特殊疾病患者输血治疗

合集下载

单病种输血管理制度

单病种输血管理制度

单病种输血管理制度示例1:单病种输血管理制度是指针对特定病种所制定的输血管理规定和程序。

输血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治疗某些疾病或病情,但其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输血的有效性。

首先,单病种输血管理制度应明确患者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不同病种对于输血的需求和限制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病情、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案等因素进行判断。

对于某些病种,如贫血、出血性疾病等,输血可能是必要的,而对于某些特定的疾病,如某些类型的肿瘤、免疫系统疾病等,可能存在禁忌证,需要谨慎斟酌。

其次,单病种输血管理制度应规定血液的选择和筛查标准。

在进行输血前,需要对供血者的血液进行充分的筛查和检测,确保所提供的血液安全可靠。

其中包括献血者的健康状况、病毒感染标志物、ABO血型和Rh 血型等相关指标。

对于某些特殊的病种,还需要对供血者的一些特定指标进行检测,以确保输血的有效性。

此外,单病种输血管理制度应制定输血的剂量和速度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确定输血的剂量和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过量输血可能会引起液体过负荷和其他不良反应,而输血过慢可能无法达到治疗效果。

因此,需要在制度中规定明确的剂量和速度指导,以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

最后,单病种输血管理制度还应包括对输血后的监测和不良反应处理的规定。

输血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输血相关肺损伤、传染性疾病等。

制度应明确不同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单病种输血管理制度对于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输血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制度的宣传和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技能,促进单病种输血管理工作的落实。

示例2:标题:单病种输血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引言:单病种输血管理制度是现代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旨在确保患者得到安全且有效的输血治疗。

特殊输血管理制度

特殊输血管理制度

特殊输血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特殊情况下的输血应对措施,规范开展临床输血工作,防范输血风险。

2.范围本文件的执行部门/科室为临床科室、输血科、医务部等;执行人员主要包括临床医师、护士、输血科工作人员及医务部相关管理人员。

适用于特殊输血工作。

3.术语、缩略语和定义常规输血:指符合我院规定的输血流程的临床输血过程,即患者在输血前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完成感染筛查和输血相容性检查,当抗体筛查阴性时,接受ABO及RhD血型相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相合的异体输血;患者抗体筛查阳性时,接受ABo 及RhD血型相同、无阳性抗体对应抗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相合的异体输血。

特殊输血:指因特殊情况,未完全满足常规输血流程要求的临床输血过程。

其中输血前无法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等归为管理类特殊输血管理;无法完成输血相容性检查、无法输注AB0∕RhD同型血等特殊情况的输血归为技术类特殊输血管理。

ABO疑难血型:指ABo血型鉴定时出现不符合ABo血型系统抗原-抗体规则的试验结果,无法明确判定ABO血型的情况。

相容性输血(Compatib1eb1oodtransfusion):指患者体内无针对输入血液血型抗原的抗体,输入患者体内的血液亦无针对患者血型抗原的抗体。

4.目标特殊情况下患者输血应对措施得当,流程规范。

5.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5.1临床科室负责根据患者临床状况评估是否实施特殊输血;按要求报批特殊输血。

5.2输血科负责特殊情况时为临床提供特殊输血建议,对临床医师提交的技术类特殊输血申请进行技术审批和备案记录。

5.3医务部负责管理类特殊输血审批、备案。

6.工作程序6.1在条件许可时,所有患者输血均应实施常规输血。

在特殊情况且延误输血将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时,遵循生命权第一原则,可实施特殊输血,但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批、备案,特殊输血审批流程。

6.1.1出现以下特殊情况时实施管理类特殊输血,由医务部负责审批、备案医务部重点审核其合规性,临床医师在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上说明,入病历保存。

特殊患者的限制性输血策略

特殊患者的限制性输血策略

特殊患者的限制性输血策略(一)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限制性输血1.贫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贫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在年老患者中发病率约为13%~40%,贫血不论是在住院前即存在还是在住院期间发生均为ACS高病死率独立预测因素。

有实验报道贫血导致ACS患者住院病死率增加四倍,一年后出现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两倍以上。

(1)贫血对心肌氧运输量的影响:贫血对组织氧运输量的影响是通过对氧含量的直接影响实现的。

尤其在基础状态下心肌氧摄取率已经很高的情况下,贫血时增加供氧储备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贫血能增加肾上腺素能神经紧张性,增加了心肌氧耗,因而促进了心肌缺血的发生。

而且,贫血还导致了出血并发症风险的增加,合并有贫血者比血红蛋白水平正常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要增加两倍以上。

综上所述,这些因素可构成一个恶性循环,从而促进了心肌氧运输量供需失衡的发展。

(2)贫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慢性贫血导致容量扩张,促进了心力衰竭的发生。

通过减少组织氧合,贫血能增加全身血管阻力,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随后导致容量扩张。

随着时间的推移,液体潴留增加了心脏负荷,导致心室重构,包括肥厚和扩张。

(3)贫血对凝血功能和炎症的影响:贫血还与一系列炎性反应有关,包括促进细胞因子和红细胞生成素释放,从而引起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加速粥样硬化形成,触发斑块不稳定以及产生促凝血状态。

尽管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身上出现的慢性炎性反应会导致贫血以及红细胞生存率的下降,贫血随后促进了红细胞生成素的释放,红细胞生成素可激活血小板,诱导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的产生。

这种不良反应的级联反应可加速冠状动脉疾病的进展。

2.输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影响理论上,输血通过增加对缺血心肌的氧运输量可能对ACS患者有利,但同样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输血反应、感染、循环超负荷、TRALI、免疫抑制等。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输血适应症禁忌症

成分输血适应症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适用于慢性贫血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病、异型血液输注后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更适合于心、肝、肾疾病患者.3.低温保存红细胞:适用于稀有血型及自身血储存.4.辐射红细胞:可有效预防输血相关性移植宿主病,适用于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输血的患者.5.粒细胞:适用于粒细胞缺乏伴有败血症或威胁生命的感染患者.6.血小板输注:适用于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障碍所所致的出血患者.7.血浆: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脏疾病;大量输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烧伤;抗凝血酶III缺乏;血栓性血小板紫癜.8.冷沉淀:适用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A,血管性假血友病;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含量降低严重创伤、烧伤、手术、感染、DIC、肿瘤.成分输血适应症及注意事项一、红细胞1、悬浮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这是一种从全血中尽量移出血浆后的高浓度缩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的高达0.90.由于原抗凝保存液被大部分移出,所含葡萄糖量很少,不能保存,加之红细胞很稠密,输注速度慢,故必须加入适量添加剂才能克服这些缺点.添加剂的配方有多种,都是特别者剂的红细胞保存液.它不仅能使红细胞很好地保存,而且红细胞被添加剂稀释了,输注更流畅.这是目前红细胞成分应用的最佳选择.适应症:悬浮红细胞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心,肾,肝功能不全需要输血者、儿童的慢性贫血特别适合本制品.注意事项:输注前需要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须时在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轻摇动血袋使红细胞悬起,以避免出现越慢的现象.若已出现滴速不畅,则可将少量生理盐水通过Y型管双头输液器移入血袋内以稀释并混匀;不应与其它药物混合输用.2、浓缩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红细胞浓缩液适应症:与悬浮红细胞相同.注意事项:输注前要混匀,禁止向袋内加任何药物,也不允许用葡萄糖液,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稀释本样品,以免红细胞发生变性,凝集或溶血.3、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总量约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80ML.生理盐水50ML.血浆和白模层大部分被去除,采用倒置离心法能去除白细胞约70%~80%.这种制品HLA抗原作用较弱,故输血不良反应少.适应症·: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患者、·准备作器官移植的患者、·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重型地中海贫血等患者,可以第一次输血起就选用本制品.如输本制品仍有发热反应,可改用洗涤红细胞或白细胞过滤器过滤添加剂红细胞或浓缩红细胞.4、洗涤红细胞制品性质每单位洗条红细胞的总量110~120ML,其中含红细胞60~70ML及生理盐水50ML,该制品已去除 80%以上的白细胞和99%的血浆.保留了至少70%的红细胞.在洗条中同时去除了,钾,氨,乳酸,抗凝剂和微小凝块等.血小板随血浆被去除.应用本制品可显着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应症:输入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的患者;由于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输血发热的患者也可试用本制品;注意事项:由于大多数单位采用的是开放式洗涤法,故本制品制成后最好在数小时内输注完毕.二、白粒细胞适应症对中性粒细胞过低的患者采用预防性粒细胞输注的方法已废弃,而治疗性粒细胞输住也呈日益减少的趋势.注意事项 1、本制品输注前必须做ABO血型交叉配合试验;2、制备后应尽快离开血管,到达感染部位,或者先到肺部,然后进入肝脾.因此,输住效果不是看白细胞数是否升高,而是看体温是否下降,感染是否好转.自体输血的优点和禁忌症及不良反应自体输血的优点:1、可避免输血相关性感染,如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及其他血源性致病源.2、既可避免同种抗体的产生,防止移植物抗宿主病,又可避免同种异体免疫作用所致的溶血、发热、过敏及异体配型失误所致的不幸事故.3、可降低因异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所致的手术后肿瘤早期复发率,4、等容量血液稀释自体输血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提高组织运氧能力、减少凝血物质的损失.5、通过自体血液回收机收集手术中的出血,经过过滤、洗涤、离心、浓缩,获得浓缩红细胞, 可以不用或少用异体血.6、不需要输血前的交叉配血及输血产生的血费,节约费用.7、特殊群体的用血如稀有血型患者、宗教信仰而拒绝使用他人血液的患者、血液供应困难地区的患者等自体输血禁忌症: 1、血液已被细菌污染2、血液可能被肿瘤细胞污染3、严重贫血者及出凝血功能障碍者4、脓毒血症或菌血症者5、胸、腹开放性损伤超过4小时或血液在体腔中存留过久6、全身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自体输血不良反应:1、稀释式自体输血放血过快可引起血压下降,甚至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输液量过多可因心脏负荷过重而发生急性肺水肿.2、贮存式自体输血手术前多次采血容易造成血患者血容量不足,采血过程可能会发生献血反应.3、回收式自体输血可能造成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继发DIC.输注前采集或贮存不当容易导致溶血反应.。

特殊病例输血管理制度

特殊病例输血管理制度

特殊病例输血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和管理特殊病例的输血过程,减少输血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该特殊病例输血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对特殊病例进行输血治疗的全过程管理。

三、术前准备1.对特殊病例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输血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2.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输血指征,并选择适宜的输血产品。

3.检查交叉配血,确保输血产品与患者的血型相容。

4.了解患者对输血的风险评估,包括可能的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

四、输血操作1.在输血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确保患者在输血时身体状况良好。

2.输血前进行适当的配血及交叉配血,确认输血产品与患者血型相容。

3.输血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输血操作,并对输血产品进行认真核对,确保输血产品的正确性。

4.对于特殊病例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患者的反应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输血结束后,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输血情况,并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顺利。

五、输血后处理1.输血结束后,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包括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2.输血结束后,应对患者进行输血反应的监测,例如过敏反应、输血相关感染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在输血结束后,及时清理输血设备,并妥善处理输血袋和器材,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卫生。

六、不良反应处理1.如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抢救、抗过敏治疗等。

2.对于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院上级进行报告,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3.对于特殊病例患者,应根据其特殊情况,进行个性化的不良反应处理和预防。

七、相关记录1.对于特殊病例患者的输血过程,应及时记录输血的日期、时间、输血量、输血产品的批号等相关信息。

2.对于输血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输血适应症都有什么

输血适应症都有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输血适应症都有什么
导语:输血是很常见的,对一些特殊疾病治疗的时候,都是需要进行输血治疗,不过在进行输血的时候,需要注意血量也是要先准备好,这样使得输血不会
输血是很常见的,对一些特殊疾病治疗的时候,都是需要进行输血治疗,不过在进行输血的时候,需要注意血量也是要先准备好,这样使得输血不会出现异常情况,输血治疗疾病并不是随意就可以选择的,要根据以上建议进行选择,那输血适应症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输血适应症:
(一)急性出血
急性出血为输血的主要适应症,特别是严重创伤和手术时出血。

一次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10%(500m1)时,临床上无血容量不足的表现,可以不输血。

失血量低于总血容量20%(500~800m1)时,应根据有无血容量不足的临床症状及严重程度,同时参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选择治疗方案。

一般首选输注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不输全血或血浆。

当失血量超过总血容量20%(1000m1)时,应及时输注适量全血。

(二)贫血或低蛋白血症
常因慢性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加或清蛋白合成不足引起。

手术前如有贫血或低清蛋白血症,应予纠正。

贫血而血容量正常的患者,原则上应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可补充血浆或清蛋白液。

(三)重症感染
全身严重感染或脓毒血症、恶性肿瘤化疗后所致严重骨髓抑制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可通过输血提供抗体和补体,以增加抗感染能力。

(四)凝血功能障碍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肿瘤患者输血的利与弊

肿瘤患者输血的利与弊

肿瘤患者输血的利与弊
汪德清
【期刊名称】《中国医刊》
【年(卷),期】2009(044)012
【摘要】@@ 恶性肿瘤患者输血不同于一般疾病,有其特殊性.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输血虽然可以扩充血容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放化疗的耐受能力,近期的作用显而易见.
【总页数】2页(P5-6)
【作者】汪德清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57.1
【相关文献】
1.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行去白细胞成分输血效果分析 [J], 舒美莉
2.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自异体输血对输血相关免疫调节效应影响的比较 [J], 黄晶; 付佳
3.去白细胞成分输血在老年肿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运用效果分析 [J], 付莹
4.肿瘤患者自异体输血对输血免疫功能、IL-10及IFN-γ水平的影响 [J], 李佳丽
5.肿瘤患者自异体输血对输血免疫功能、IL-10及IFN-γ水平的影响 [J], 李佳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特殊疾病患者输血治疗

特殊疾病患者输血治疗

进行宫内输血选择红细胞制剂时,不能孤 立地针对胎儿红细胞血型,应参照新生儿 溶血病的处理原则进行选择,并增加白细 胞过滤、血液辐照处理
大多数新生儿输血是小量的(10~ 20ml/kg)
新生儿小剂量 (10~20ml/kg) 红细胞输注的适应证
1.失血性休克 2.抽血使急性患儿失血总量在10%以上 3.患严重心或肺疾病的急性患儿且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20~ 130g/L 4.血红蛋白浓度低于70~80g/L且有贫血的临床症状
大量输血
定义为:给病人补充等同于其循环血容量的 疗法,或是在有指征提示的24小时内输入 多于10单位的压积红细胞
另外,有些学者将1小时内输入多于4单位 的压积红细胞也归入大量输血
除了输入红细胞外,病人往往还输入了其他 类型的血制品
外伤病人一般正处于失血当中,因此代偿 性生理活动启动来维持血容量,这些机制 包括心动过速、血管收缩、激活细胞因子 和激素以及凝血级联反应
应用这些策略使机体代偿到一个比正常生理 更低的血压程度,直到能控制出血的手术操 作可以进行,然后将病人送到ICU,纠正代 谢和血液学的紊乱,并将患者送入手术间施 行手术
大量输血方案(MTP)
治疗方案由输血科协助指导临床制定,包 括(举例): 10单位压积红细胞、4-6单位新 鲜冰冻血浆和一个治疗剂量的单采血小板
儿童输血
儿童的血液成分的输注指征与成人类似
但是在制定输血方案时,还需要考虑患儿的 总血容量及其对失血的耐受能力的差异,以 及年龄对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Hct)水平的 影响。正常情况下,儿童血红蛋白和血细胞 比容的水平比成人低。若贫血发展缓慢,患 儿常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因此,决定是否要输血时,在参考血红 蛋白浓度的同时,还要考虑患者的病因、 有无症状、代偿能力等以及是否有其它 可行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课件
13
大量输血
➢ 定义:是指等同于患者自身血容量的输血治疗, 或是在24小时内输入多于10单位的压积红细 胞
➢ 有些学者将1小时内输入多于4单位压积红细胞 也归入大量输血
➢ 除了输入红细胞外,患者往往还输入了其他类 型的血液制品
精选课件
14
大量输血的治疗
❖首先恢复血容量(输注晶体液、胶体液 扩容),供氧
➢ 血型鉴定
➢ 抗体筛查
➢ 交叉配血试验
➢ 血常规
➢ 凝血筛查[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 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Fg)]
➢ 生化检查(血气分析、电解质等)
精选课件
17
启动大量输血方案(MTP)的标准
➢ 出现严重休克和进行性出血 ➢ 成人在1小时内需要输入>4U压积红细胞 ➢ 儿童在1小时内需要输入>20ml/kg体重压积
注意:正确处理较小儿童的大量出血可能还需要其它血液制品
精选课件
22
大量输血导致的死亡三联症
➢ 死亡三联症:
- 酸中毒
- 低体温
- 凝血紊乱
➢ 死亡三联症与大量出血、大量输血以及所输 注的血液成分密切相关
➢ 死亡三联症通常在输入16单位血液后,仍 无法控制出血时发生
精选课件
23
采用正确治疗方案可以降低死亡三联症 在输血过程中,要对这些并发症保持高度警惕
精选课件
3
特殊疾病患者输血治疗
➢ 急性失血及大量输血 ➢ 肝移植患者输血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输血 ➢ 新生儿及儿童输血 ➢ 围手术期患者输血
精选课件
4
➢ 内科患者输血 - 慢性贫血 - 溶血性贫血 - 严重肝病 - 心功能不全 - 老年患者等输血
➢ 恶性肿瘤患者输血 ➢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输血
特殊疾病患者输血治疗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 胡丽华
精选课件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急性失血及大量输血、弥散性血管 内凝血(DIC)患者输血、新生儿及儿童输 血、围手术期输血、内科患者输血、恶 性肿瘤患者输血等的原则及特点
精选课件
2
➢临床需要输血的患者,可能存在各种特殊 情况
➢在制定输血方案时,应根据具体病情需要 和输血目的,在充分权衡输血利弊前提下, 正确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及其剂量,保障临 床输血安全
并及时处理 从总体上权衡利弊进行治疗对于良好的预后非
常关键 在大量输血中,使用重组的活化凝血因子
Ⅶ(rFVIIa)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
精选课件
24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之一 —酸中毒
➢酸中毒是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标志 ➢当输入储存期长的pH 6.5~7的红细
胞制剂时,将加重酸中毒 ➢酸中毒影响凝血功能,使凝血因子的
➢当失血量<15%(约750ml,成人)时, 常常不需要输血,除非患者已存在贫血或 有严重的心脏或呼吸系统疾患等不能代偿
精选课件
9
➢当失血量为15%~30%(约800~ 1500ml, 成人)时,需要输注晶体液或胶 体液扩容,而当患者已存在贫血且心肺储 备功能降低或有继续失血,应输注红细胞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12
➢当失血量>40%(>2000ml,成人)时, 在积极应用晶体液或胶体液扩容、输注红细 胞的同时,应注意到患者不但丢失红细胞还 可能丢失或损耗大量的凝血因子、血小板, 因此应根据具体临床情况和有关实验室指标, 适量输注新鲜全血并合理搭配、适量补充冷 沉淀、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制剂等血液成 分或凝血因子制品
标准的大量输血方案(MTP)
针对人群:成人和体重>50公斤的青少年 6U 压积红细胞(尽可能输注交叉配血相 合的同型血) 4U 新鲜冰冻血浆(FFP) 1个单采血小板(室温储存,非冰冻)
精选课件
21
儿童的大量输血方案(MTP)
针对人群:体重≤50公斤的青少年 4U 压积红细胞(尽可能输注交叉配血相 合的同型血;血液采用保温装置运送) 2U 新鲜冰冻血浆(FFP) 1个单采血小板(室温储存,非冰冻)
10
➢ AABB(美国血库协会)和BCSH(英国血液标 准委员会)推荐:
对于许多成人患者,术中失血在1000~ 1200ml之间,应避免输红细胞,可使用晶体 液和/或胶体液;健康的成年患者,则可耐受急 性等容量性血液稀释至血红蛋白浓度为50g/L 以上
精选课件
11
➢ 当失血量为30%~40%(约1500~2000ml, 成人)时,在立即输注晶体液或胶体液快速扩容 的同时,输注红细胞
活性降低,如pH 7时重组的活化凝血 因子Ⅶ(rFVIIa)的活性降低90%
精选课件
25
大量输血的并发症之二 —低体温
一般在急性失血中,机体启动代偿性生理活 动包括心动过速、血管收缩、激活细胞因子 与激素以及凝血级联反应等来维持血容量
❖病因治疗、控制出血、保持血压稳定 - 科学、合理输血 - 纠正凝血紊乱Fra bibliotek精选课件
15
大量输血
维持循环血容量
❖目的:防止低血容量性休克以及多器 官功能衰竭
❖注意: - 低体温增加终末器官衰竭和凝血紊乱 的风险 - 由于短时间内输入大量液体 因此所输入的液体要预热
精选课件
16
尽早送血样进行以下实验室检查:
精选课件
5
一、急性失血及大量输血
精选课件
6
急性失血多见于
➢严重外伤(创伤性肝、脾破裂等)出血 ➢消化道大出血 ➢产后大出血 ➢宫外孕破裂出血 ➢术中及术后大出血等
精选课件
7
在确定急性失血患者的输血方案时, 须考虑下列相关情况:
精选课件
8
考虑患者的失血量
➢尽管评估患者的失血量可能比较困难,但 是这对指导输血是非常有用的
红细胞
➢ 成人在12小时内可能需要输入>10U压积红细 胞
➢ 儿童在12小时内可能需要输入>0.1U/kg体重 压积红细胞
精选课件
18
对于大量输血,国外经验为:
➢ 每输入4U压积红细胞,输入2U新鲜冰冻血浆 (FFP)
➢ 每输入8U压积红细胞,输入一个单采血小板 ➢ 输入第16U压积红细胞时,应经验性输入10U冷
沉淀 ➢ 当血中钙离子浓度低于1.0mmol/L时应注意补
钙,优先选择氯化钙,因为其有效钙离子浓度是 葡萄糖酸钙的3倍
精选课件
19
大量输血中的血小板输注
推荐:
对于急性失血患者,血小板输注的最低阈值 为50×109/L
复合外伤或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应保持血 小板计数>100×109/L
在进行性失血情况下,血小板输注的建议阈 值为75×109/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