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硝基甲苯加氢工艺研究进展
催化加氢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的技术进展

58精细石油化工SPECIALITYPETROCHEMICALS第23卷第4期2006年7月催化加氢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的技术进展徐善利陈宏博李树德(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辽宁大连116024)摘要:综述了催化加氢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及其衍生物的近况,讨论了影响催化加氢反应的主要因素和工艺条件,并展望了催化加氢法制备芳胺工艺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催化加氢香硝基化合物芳胺中图分类号:TQ246.3文献标识码:A芳胺及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染料、农药等领域,绝大多数的芳胺及其衍生物系列产物都是由相应的芳香硝基化合物还原而来的。
芳香硝基化合物还原为芳胺的方法主要有经典化学还原法、电解还原法、CO/H:O体系还原法和催化加氢还原法。
经典化学还原法主要包括铁粉法、甲醛法、硫化碱法、水合肼法等。
这些方法工艺流程长,三废多,对环境污染大,代之以清洁生产工艺势在必行;电解还原法由于设备投资较大,能耗相对较高,工业生产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Co/H。
o还原体系对催化剂要求较高,存在贵金属催化剂回收问题,且反应大多需高温高压,目前还多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1],但是该法具有设备通用性好、反应易控制、原料来源容易等优点,是催化加氢法的一个良好补充[21;催化加氢法具有产品质量好、三废少、后处理容易以及反应选择性可控制等优点使其在工业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是目前实验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领域。
1催化加氢还原法芳香硝基化合物催化加氢还原按反应物料的状态可分为气相催化加氢法和液相催化加氢法。
气相催化加氢法是以气态反应物进行的催化加氢还原,实际上为气固反应,此法仅适用于沸点较低,容易气化或在蒸发温度下,仍能保持稳定状态的芳香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硝基苯制苯胺是气相催化加氢的典型实例。
液相催化加氢法是在液相介质中进行的加氢还原。
一般采用固体催化剂,实质上为气一液一固三相反应。
如果催化剂溶于反应体系相则为气、液两相反应,称之为均相催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DNT氢化反应工艺和反应器研究进展

Re s e a r c h Pr o g r e s s i n H yd r 0 g e na t i 0 n Pr o c e s s a n d Re a c t o r o f Di ni t r o t o l ue n e
XU Y a n — du o , LIGu i - x i a n ,J IDo n g , LIXi a o— mi n g2 F ANG We i - gu o 1 , LI UY a n g ,
,
( 1 . L a n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Ga n s u L a n z h o u 7 3 0 0 5 0 , Ch i n a ; 2 . Ga n s u Yi n g u a n g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Gr o u p Co . , Lt d . , Ga n s u Ba i y i n 7 3 0 9 0 0, C h i n a )
铁粉还原法… 将 二硝基 甲苯还原成 甲苯二胺 的方法
曾在工 业 上获 得广 泛 的应用 ,其 优点 是铁 粉廉 价 , 工艺 简单 。 但此 法 副产 的氧 化铁铁 泥 中含有 芳 伯胺 ,
有环境污染问题 ,已趋于淘汰。硫化碱还原法 将
二硝基 甲苯还 原成 甲苯二胺 也是 一 种较 为常 见 的生 产工 艺 ,反应 比较 温 和 ,但 生产 成本 较 高 ,并 且废
水 处 理 比较 麻烦 。二硝 基 甲苯 电解 还 原法 “ 由于 电
解 槽结 构 复杂 ,对 材料 要求 高 ,设 备投 资大 ,且耗
电量 大 ,我 国 尚未实 现工 业化 ;从 而受 到 限制 。催
催化加氢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制备芳胺的技术进展

精
58
细
石
油
化
工
第2卷 第 4 3 期
20 0 6年 7月
S PECI ALI TY ETROCHEM I P CA LS
催 化 加 氢 还 原 芳 香 硝 基 化 合 物 制 备 芳 胺 的 技 术 进 展
徐善 利 陈宏博 李树 德
影响。
用于 催 化 加 氢 反 应 的 催 化 剂 主 要 为 过 渡 金
属, 可分 为贵 金属 系和 一般金 属 系 。贵金属 以铂 、 钯 为主 , 外 还有铑 、 、 等 , 特点是 催化 活性 此 锇 钌 其
高 , 应条 件 温 和 , 反 适用 于 中性 或 酸性 反 应 , 虽然 铂 的活性 最好 , 但其 价格 相对 较 高 , 限制 了它 的应
常用 的催 化 剂 可 以是 金 属 单 质 的 粉末 , 如铂 黑、 钯黑等 , 可直 接 以金属 氧化物 还原制得 ; 或者是 骨架型 , R n yNi 如 ae- 。为了使活性金 属能和原料充
收 稿 日期 :0 6— 3— 9 修 改稿 收 到 日期 : 0 6— 6 9 20 0 0 } 2 0 0 —1 。
作 者 简介 : 善利 (90一 ,男, 士 , 事 染 料 中 间体 合成 的 徐 18 ) 硕 从
研究。
维普资讯
第2 3卷 第 4期
徐 善 利 ,等 . 化 加 氢 还 原 芳 香 硝 基 化 合 物 制 备 芳 胺 的技 术 进 展 催
5 9
分 接触而把金属 载到一定 的载 体上 , 如常见 的 P / d
C、 tC、 d A 。 P/ 。 P / P / l 、 tAl 等催 化 剂 。常见 的载 O O
2,4-二硝基甲苯加氢反应历程及操作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J 2 0 u 08
文 章编 号 :1 7—1 62 0 ) 30 6—5 6 35 9 ( 0 80 -0 00
2 4二 甲苯加氢反应历程及 .一 硝基 操作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李贵贤 ,司海娟 ,马建 军 , 杨 磊 ,王晓宁 ,范宗 良
(.兰州理工大学 石油化工学院 , 1 甘肃 兰州 70 5 ;2 30 0 .甘肃银光 聚银化工有限公 司,甘肃 白银 700) 3 9 0
wa y t e ie y a dn y r g n t h , 一 ss n h sz d b d ig h d o e o t e2 4 DNT. Th n l e c fo e a in l o dt n n t era - ei fu n eo p r t a n ii so h e c o c o
C omp n a y,B ii 7 0 0 ayn 3 9 0,Chia) n
Ab t a t s r c :Re cin p t wa fh d o e ain ra t no , 一 iir tl e e( , 一 a t a h y o y r g n t e ci f2 4 dnto ou n 2 4 DNT)a d ifu n eo o o o n n le c f
t e r a t n r t c e s d l e ry wi h a a y t o a e a l a c e s d wih t e p e s r n e — h e c i a e i r a e i a l t t ec t l s s g s we l s i r a e t h r s u e a d t r o n n h d n n
整体催化剂在使二硝基甲苯加氢成甲苯二胺中的应用[发明专利]
![整体催化剂在使二硝基甲苯加氢成甲苯二胺中的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ffbabc1647d27284a73515f.png)
专利名称:整体催化剂在使二硝基甲苯加氢成甲苯二胺中的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R·M·玛查多,D·J·帕里洛,R·P·贝姆,R·R·布鲁克赫伊斯申请号:CN99117513.1
申请日:19990806
公开号:CN1245163A
公开日:
2000022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硝基芳烃组合物,即二硝基甲苯加氢的改进方法,它通过在采用整体催化剂体系的反应器中使用二硝基甲苯与氢相接触。
一般地讲,改进方法在于在掺入整体催化剂的活塞流反应器体系中二硝基甲苯连续、基本无溶剂、绝热加氢成甲苯二胺。
本发明通常包括步骤:将由二硝基甲苯和反应产物组分组成的进料连续地加入反应器,所述进料中含低于30%(重)的溶剂;在绝热条件下进行二硝基甲苯加氢生成甲苯二胺;从反应器中连续地取去加氢反应产物。
申请人: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地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国籍:US
代理机构: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2,4-二硝基甲苯和2,6-二硝基甲苯催化加氢制备氨基甲苯的方法[发明专利]
![2,4-二硝基甲苯和2,6-二硝基甲苯催化加氢制备氨基甲苯的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23eca2dd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2.png)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0C N 104193624A (21)申请号 201410060118.3(22)申请日 2008.11.07200810174204.1 2008.11.07C07C 209/36(2006.01)C07C 211/50(2006.01)(71)申请人甘肃中科药源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地址730087 甘肃省兰州市空港循环经济产业基地(72)发明人马建泰 常青(74)专利代理机构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代理人张晋(54)发明名称2,4-二硝基甲苯和2,6-二硝基甲苯催化加氢制备氨基甲苯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用2,4-二硝基甲苯或2,6-二硝基甲苯或2,4-二硝基甲苯与2,6-二硝基甲苯的混合物催化加氢制备相应的二氨基甲苯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是用2,4-二硝基甲苯催化加氢制备2,4-二氨基甲苯的方法是:先在反应釜内分别加入2,4-二硝基甲苯或2,6-二硝基甲苯或2,4-二硝基甲苯与2,6-二硝基甲苯的混合物,以及乙醇和负载型催化剂,在60~90℃进行加氢反应3~8小时,加氢反应压力为1.5~3.0MPa ,反应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上清液进行产物分离,分离出的固体催化剂重新输回反应体系继续使用。
(62)分案原申请数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4193624 A1.2,4-二硝基甲苯和2,6-二硝基甲苯催化加氢制备氨基甲苯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反应釜内加入所要求比例的2,4-二硝基甲苯和2,6-二硝基甲苯混合物及乙醇和负载型催化剂,其中加入的乙醇量为加入的硝基甲苯混合物总质量的10~30%,加入的负载型镍催化剂量为加入的硝基甲苯混合物总质量的3~6%,在60~90℃进行加氢反应3~8小时,加氢反应压力为1.5~3.0MPa,反应完成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出的上清液进行产物分离,分离出的固体重新输回反应体系继续使用。
二硝基甲苯液相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技术为主的传统工艺和以德国巴斯夫技术为代表的
改进 型工 艺 , 这两 种工 艺 中 D T催 化加 氢 工 艺技 术 N 的特 点对 比见 表 1 。
2 11 载体 ..
负载型加氢催化剂载体一般为多孔性的惰性物 质, 常用的有氧化铝 、 硅藻土、 活性炭 、 硅胶 、 碳酸钙 、 氧化钛 、 氧化镁等。19 9 1年 IiaS2 i _ 发现 了碳 纳 j m 米管( a o ao b ) 由于其独特结构和性质 引 C r nN nt e , b u
( 兰州理 工大 学石 油化 工 学院
705 ) 300
摘 要 :甲苯二胺 ( D 作 为 甲苯 二 异 氰 酸 酯 ( D ) T A) T I 的合 成 中 间体 , 广泛 应 用 于聚 氨 酯 工业 中。 本 综 述介 绍 了二硝 基 甲苯 ( N ) D T 液相加 氢 制 T A催化 剂在 国 内外 的研 究进 展 , D 对各 类催 化剂 催化 D T加 氢性 能进行 了分析 , 出了各类催 化 剂 的优 缺 点 , 出了 D T液相 加 氢催 化 剂 由晶 态向 非 N 指 提 N
负 载 型 金 属 催 化 剂 不 仅 有 较 高 的活 性 和 选 择 性 , 具有 高稳 定 性 、 成本 、 回收 和 可 重复 利 用 且 低 易 等优 点 , 泛用 于 硝基 芳 香 化 合 物催 化 加 氢生 产 芳 广
胺 的过程 中。
目前 国际上 T A 的生 产 工 艺 主要 以 瑞典 杜 邦 D
1 0・
聚氨酯工业
第2 6卷
无 机载 体 领 域 中。房 永 彬 将 铂 锡 催 化 剂 分 别 负 载于碳 纳米 管 、 i 和 - 1 上 , SO A O 通过 对 硝基 甲苯 液 相加 氢制 备对 甲基苯 胺 的反应 对催 化剂 进行 活性 评价 , 结果 表 明 , 用碳 纳米 管负载 的铂 锡催 化剂 可使
温和条件下改性骨架镍催化二甲基硝基苯加氢的开题报告

温和条件下改性骨架镍催化二甲基硝基苯加氢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加氢反应在合成有机化合物的领域中逐渐受到关注。
其中,二甲基硝基苯加氢是一种重要的加氢反应,可以通过将石油中的苯乙烯加氢制备而来。
然而,传统的加氢反应通常需要深度加氢,使用高压力、高温度等条件,而这些条件会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寻找温和条件下的加氢反应方法成为了当今有机合成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
二、研究意义
改性骨架镍是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它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催化二甲基硝基苯加氢,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并且可以得到高产率和高选择性的产物。
因此,使用改性骨架镍催化二甲基硝基苯加氢是十分具有实际意义的。
三、研究内容与方案
本研究拟采用改性骨架镍作为催化剂,以二甲基硝基苯为底物,进行加氢反应,并探究该催化反应的反应条件对产物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1.合成改性骨架镍催化剂;
2.对催化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探究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产率和选择性的影响;
3.使用各种仪器测试所得产物的结构、纯度及其物理化学性质;
4.分析得到的结果,并探究该催化反应在工业上的应用前景。
四、研究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期能够制备出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改性骨架镍催化剂,并探究出一组最佳的反应条件,使得二甲基硝基苯加氢在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得到高产率和高选择性的产物。
此外,通过对催化反应产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分析,可以为该反应在工业上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为研究其他类似加氢反应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和产品收率,因此这三方面成为 的关键所在。
DNT
加氢工艺
应中的副产物 N-羟基甲苯二胺的形成。这一改进的 意义颇为重大,因为此副反应一方面降低了产物
2.1 对DN 于T气加液氢固反反应应器,通常所用的反应器的类型有:
TDA 的收率,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在后序的 TDI 生产 搅拌釜式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包括滴流床反应
Research progress of hydrogenation technology of dinitrotoluene
, , , , , MA Jianjun1,2 SI Haijuan1 YANG Lei1 LI Guixian1 DONG Yuhang1 WANG Xiaoning1
( , , , , ; 1 College o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730050 Gansu China , , , ) 2 Gansu Yinguang Juyin Chemical Engineering Limited Company Baiyin 730900 Gansu China
·844·
化工进展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
2008 年第 27 卷第 6 期
二硝基甲苯加氢工艺研究进展
马建军 ,司海娟 1,2 1,杨 磊 1,李贵贤 1,董宇航 1,王晓宁 1
(1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甘肃 兰州 ; 730050 2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甘肃 白银 730900)
以剂与及叶不片同集种成类为叶搅片拌的叶组片合,使提用出等了。一文种献新[1型5]将集催成催化
之间,具体的反应温度依赖于不期望副反应的反应 化剂搅拌反应器,从而解决了传统搅拌反应器催化
速率,即在此温度区间内,选择使副反应速率达到 剂回收困难的难题。而在搅拌轴的改进上张红[16]提
最小的温度值。另外,提高反应温度也是一个明显 出用热管作为搅拌轴,使搅拌轴既起到搅拌的作用,
第6期
马建军等:二硝基甲苯加氢工艺研究进展
· · 845
浮态或浆状的催化剂,以保证其在反应物系中的比 力。莱昂化学公司在 2002 年宣布 Tolochimie 新技
例基本不变,反应一定时间得到 TDA。如孟明扬等[9] 术实现扩能,采用该技术可提高产率,减少维修开
提到一种 DNT 加氢合成 TDA 的生产工艺,即采用 支和节减生产费用。拜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
的发展趋势,这样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扩大生产能 又可强化传热。
· · 846
化工
气体
搅拌器电机
液体
气泡
搅拌器 产物
图 1 搅拌釜式反应器
2.1.2相对固搅定拌床釜反式应反器应器,三相固定床反应器最主 要的优势在于其减少了催化剂的过滤、分离和循环 工序,但相间传质欠佳而致操作压力高,或因温度 控制不良导致热点的产生,甚至会使反应器摧毁, 而且反应器内需安装液体及气体分布器而给检修带 来困难。
加氢传统生产工艺 DNT 加氢生产工艺都是在一定的氢气压
力和反应温度下,将熔融态的反应原料(DNT)和
有机溶剂连续加入反应器,并向其中间断地加入悬
收稿日期:2008–01–08。 第一作者简介:马建军(1961—),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生 导师。E–mial mjj@。联系人:李贵贤,教授,硕士生导 师。E–mail lgx_gd@。
滴流床是最为常用的一种多相固定床反应器, 气体和液体均自上而下流过催化剂床层,液体以滴 流的形式通过催化剂,由于气流的作用,使液体如 同一层处于气流中的薄膜一样。因其具有操作费用 低、气体和液体类似柱塞流而使产品质量易控制等 优点,被广泛用于石油炼制和化学工业中的加氢过 程进加氢。行M 滴了a流实lya床验la数研等学究[17模,]对型得滴,到流并了床通实模过验型实条用验件于结范D果围N与T内模加的型氢D 预反N应测T 氢值反之应间的的适良用好一性致及性优越,性证明。了为了滴利流用床滴用于流床D的NT 优势加 并床消进除行了固相定关床的反应改器进的,采弊用端气,D体at循sev环ic滴h 等流[床18]和对液滴流体 循环滴流床,两者由于增加了物流的外部循环并设 置了外置式换热器,强化了传质和传热,增强了对 含硝基组分、石蜡及乙醛加氢等放热反应的适用性。 S 过ti液tt 等体[的14]脉提动到循一环种,采强用化脉了动传液质体和的传循热环,滴可流提床高,通滴 流床的效率、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加氢工艺 1 DNT
1.1 二D硝NT基加甲氢苯反是应由甲苯与硝酸和硫酸的混合物反 应而得到。工业中多见的是异构体 2,4-DNT 和 2,6-DNT 的摩尔比为 80∶20 与 65∶35 两种产品, 加氢产物为相同异构比的 TDA。2,4-DNT 加氢的总 括反应方程式如下:
C CH H33
C C H H33
进展
年第 卷 2008
27
液固传质速率,提高反应器的生产能力及过程的安 全性,降低能耗。 2有.1高.3对的于喷热气射量-式和液反质反应应量器体传系递来效说率,往由往于被喷认射为式是反最应有器效具 的。最为人们熟知而且在生产应用中最为成功的喷 射如丘式里图反喷2 射应所器器示,是[14]一。Bu方在ss面这循使种环气反反液应应两器器(相中B 充,u分液ss混相loo合高p,速rea将通ct气过or)相文, 分散为非常小的气泡,实现气液两相快速达到传质 平衡;另一方面在气体压头处形成轻微的负压,使 气相自然循环。分散程度良好的两相在反应器本体 中充分反应,然后经过循环泵和外置式换热器实现 液相再循环及热量交换。通过反应器外循环管路上 物料的连续输入和输出可以实现连续化操作。由于 文丘里喷嘴较为复杂,所以在这方面新的改进不断 出现,如文献[14]进一步提到一种用简单的孔板喷嘴 代替较为复杂的文丘里喷嘴的反应器——并流向下 接触反应器(co-current downflow contactor reactor), 它降低了反应器的制造和维护费用,同时又实现了 喷射式反应器传质性能好的特点。但是喷射式反应 器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是物料经过循环泵和喷嘴 所导致的催化剂机械磨损较为严重,其次由于缺少 强制搅拌致使催化剂的均匀悬浮不能得到保证,而 且其动力消耗也比较高。
各种加氢工艺不同之处在于所用的溶剂和催化 生成焦油、甲苯胺等副产物。因此无论采用何种
剂、反应器的形式以及相关操作条件的差异。当然, 生产工艺,都离不开控制反应器温度、开发新型
传统 TDA 合成工艺也在不断地改进,例如,有专 反应器以及采用新型高效催化剂,以提高生产能
利[10]表明在此反应中加入少量的一氧化碳(体积分 数 0.1%~10%)会阻止溶剂存在的情况下此加氢反
提纯。因二硝基甲苯氢化制得的粗 TDA 中含有水、 结合。
位溶剂TD、A间,位其中TD水A、、溶邻剂位和残TD渣A必、须残除渣去以。及邻痕位量T的D对A 2 DNT 加氢工艺的关键技术
聚与光合气物反,应容不易能造生成成沉异淀氰堵酸塞酯,,也而要是除生去成。环脲及其 应体由系于,具DN 有T强加放氢热反和应副是反复应杂众的多气等-液特-点固,三容相易反
, Abstract: The liquid phase hydrogenation technology of dinitrotoluene to diaminotoluene is introduced.
The lates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reactor catalyst and temperature control are reviewed. The
几个反应器串联的形式,采用质量分数为 0.1%~ 0.3%骨架镍的浆状催化剂,反应温度为 100 ℃,氢 气压为力在了满15足~2T0DMI P的a,生得产到和产分物离的过纯程度以可及达最9终9%产。 品的质量,加氢产物必须经过滤或沉降回收催化剂, 然后在一系列连续精馏操作下,将粗制 TDA 加以
必心前资经于然所还成2300的在不本06k,,清1t年/而0a但楚%实且6两~D 月应验N 大2宣0该工T%布T是加厂,D,上氢一I同其作年述生时开为多两产能发其的种厂降的关运新家低T键营工所D1I工,采艺/3创序用证之能新,新明一耗生其技能或。产尽减术创两技管少新的者术核是目投的,
摘 要:介绍了二硝基甲苯加氢反应制备二氨基甲苯的生产工艺,综述了其中加氢反应器、催化剂及温度控制等 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加氢工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二硝基甲苯;加氢工艺;加氢反应器;催化剂;温度控制 中图分类号:TQ 2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08)06–0844–06
近年来,液相预饱和技术作为传统固定床的一 种改进技术也得到了许多关注和发展[18-19]。该技术 由于反应前已使液相中的气体和液体反应物浓度达 到所需要的值,使发生在固体催化剂表面上的气液 反应如同拟均相反应一样,大大提高了反应器中的 传质效率;由于反应器中只有液相流过反应器,反 应器的压降很低;还可适当加快液体的流速,增加
率;二是通过溶剂的挥发将部分反应热带出反应器, 修及操作方便、温度控制相对灵活、相间传质程度
可强化反应换热,避免反应器超温[11]。孙羽蒙等[12] 强烈以及设备费用相对低廉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多相
则提到,由于芳香族硝基化合物溶解性的差异,从 反应中。但由于催化剂磨损程度大,回收比较困难,
而使得溶剂对加氢过程的难易产生很大的影响,并 相间流动及传质、传热状况复杂,因此反应受传递
N NO O 22
++66HH22
催化剂
cat
温度 压力 T,P ,
N N H H22 + +4H4H 2O 2O
N N 具O O2体2 的反应机理、中间产物及N N产H H22品组成因所用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