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包虫病工作实施方案

包虫病工作实施方案

包虫病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包虫病是一种由绦虫幼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受感染动物的肉或者接触受感染的犬只粪便而感染。

包虫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工作实施方案来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减少包虫病的发病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2. 原则,科学防治、综合施策、依法管理、全民参与。

三、工作内容。

1. 宣传教育。

加强包虫病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包虫病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普及包虫病的防治知识,指导人们正确对待犬只和家畜。

2. 畜牧兽医管理。

加强畜牧兽医管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加强对家畜的定期检疫和驱虫工作,减少家畜感染的可能。

3. 犬只管理。

加强对犬只的管理,普及犬只疫苗接种知识,加强犬只的定期体检和驱虫工作,减少犬只感染的可能。

4. 环境治理。

加强对家畜粪便的处理和清理工作,防止粪便中的包虫卵传播到人类生活环境中,降低感染风险。

5. 医疗保障。

完善包虫病的诊疗体系,提高对包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

6. 监测评估。

建立包虫病的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包虫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四、工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包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包虫病的立法工作,规范包虫病防控工作的法律依据。

3. 加强宣传教育。

制定包虫病的宣传教育方案,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包虫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4. 建立监测网络。

建立包虫病的监测网络,加强对包虫病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5. 加强技术支持。

加强对包虫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六、工作保障。

1. 加强资金支持。

加大对包虫病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健全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包虫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

农三师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综合防治

农三师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综合防治

农 三师各 垦 区的羊 中均有 感染 , 且感 染率 在垦 区间 、
团场 间有 不 同差异 , 总趋 势是牧 区大 于农 区 , 区 中 农 自东 向西 呈递 减趋势 ,其 中小海 子 垦区大 于喀什 垦 区, 喀什 垦 区大 于麦盖 提 垦区 。 集 中屠 宰和 市场屠 宰检 疫 , 果见 表 2 农 区感 结 。 染 率 与血清 学检 测结果 基本 一致 , 差异 不大 ; 区托 牧
2 调 查结 果与分 析 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 绵 羊 包虫病抗 体监 测情 况 .
20 0 6年 对 5个 团 场 的 4 1份 绵 羊 血 清 进行 检 8 测 ;2 0 0 7年对 1 团 场 的 17 8份 绵 羊 血 清进 行 0个 7 了检 测 , 结果见 表 1 2年 的监 测结果 显示 , 。 包虫 病在
4 3
表 1 农 三 师 绵 羊 包 虫 病 抗体 监 测 情 况统 计 (0 6 2 0 2 0 - 0 7年 )
项 四 一十团 师场西 五謦 团 四丽一干团 0监 五 一 西场叶牧 目 干团 二 丽 总 团四八 十团四 五团狱 F团丽 魁城场 十 伽 一四 四 十 十 一 四 面九 呵 十 卜 牧 一 托
主要 以集 中屠宰 、 场屠 宰为 主 , 市 调查 包虫 病感
所 占比例不 大 ,一 般 每个 养殖 户 都 饲 喂 1 2条犬 ,
收稿 日期 :o 8 l l 2 o —0 — 4
多为 看家护 院 ,为拴 养 ;牧 区每 户牧 民一 般承包 羊
维普资讯
估计 。为 全面掌握 农三 师包 虫病 的流行 现状及 危害 程度 ,师科 技局立 项在 全师 开展 了团场 包虫病 的调

互助藏羊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方案

互助藏羊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方案

藏羊包虫病又被称为刺球蚴病,是由细粒刺球绦虫的幼虫刺球蚴感染所引发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犬科类动物在寄生虫疾病传播流行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

羊包虫病包括了刺球蚴感染所引发的包虫种病和刺球蚴所引发的多病型的包虫病。

包虫病是青海地区危害较为严重的体内寄生虫疾病,特别是在放牧地区长期广泛流行。

基层地区的很多农牧民群众由于文化水平和卫生习惯相对较差,再加上该种寄生虫对宿主的适应能力较为广泛,刺球蚴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一旦发生流行就会造成循环侵染,严重威胁到当地藏羊养殖产业的安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为了进一步掌握青海省互助县藏羊包虫病的感染情况,从2018年~2021年每年的9~10月份对当地屠宰的藏羊进行进一步的检查,观察脏器组织的感染情况,然后进一步统计藏羊包虫病的感染率,并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针对性的防控方案,希望对更好的降低该种寄生虫疾病的发生流行率有一定帮助。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的概况互助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海东市下辖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市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

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大板山脉的青石岭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把全县自然地分为两大地形单元,一般习惯称巴扎和加定藏族乡为北山或后山。

把青石岭西南部分统称为前山。

县境南端是海拔约2100m的湟水河谷盆地,向北是海拔2400~3500m的丘陵、中高山,中北部是海拔4242~4374m高矗的龙王山、仙米达坂山和东砚山,高差达2274m。

互助土族自治县属大陆寒温带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季风和寒流影响,夏季受东南沿海台风影响。

平均气温为5.8℃,极端最高气温为30.3℃,极端最低气温为-26.9℃;年日照时数为2581.7h,无霜期114天,年降水量477.4mm,年蒸发量1198.3mm,年相对湿度63%,年平均风速0.9m/s,雷暴日数39天。

畜牧养殖产业是互助县的基础性产业和主导产业。

这里的牧草辽阔,水草丰茂,气候适宜,具有发展畜牧养殖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

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

欢迎阅读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一、背景包虫病、肝吸虫病、黑热病、钩虫病等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寄生虫病。

包虫病主要流行于我国西部农牧区的3501.20%年病死率达辽宁、 2006年年)》,和患者治疗,在重点地区实施了肝吸虫病、钩虫病等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

基本摸清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流行程度和范围,大批患者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疗,疫情得到不同程度下降。

当前,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还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是疫情仍然较重,局部地区感染率高。

包虫病、肝吸虫病、钩虫病患者数量居全球前列,高原地区的包虫病人群患病率是其他地区的近10倍。

二是传播环节复杂。

包虫病的传染源是犬、狼、狐狸等动物,中间宿主包括家畜以及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

肝吸虫病除了人以外,猫、犬、鼠类等都可以作为传染源。

人群和家畜的流动也为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治带来新的挑战。

三是不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依然存在。

部分流行区的畜牧生产、不足。

以“(一)总目标。

到2020年底,建立完善重点寄生虫病监测体系,基本控制包虫病流行,降低肝吸虫病等寄生虫病感染率。

(二)具体目标和主要工作指标。

1.包虫病防治。

具体目标:到2020年,70%以上的流行县人群包虫病患病率控制在1%以下,家犬感染率控制在5%以下。

主要工作指标:到2020年,2岁以下家畜患病率控制在8%以下,患者管理率、监测点任务完成率、中小学生包虫病核心防治知识知晓率、专业人员技能合格率均达到90%,犬登记管理率达到85%,家犬驱虫覆盖率达到80%,流行区定居点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95%。

2.以上;建立85%1.卡。

全面推行家犬拴养,因地制宜实施限养,对母犬进行绝育试点。

控制并减少无主犬数量,对无主犬进行集中收养,鼓励僧尼、农牧民等领养无主犬并拴养。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犬驱虫,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和配合犬驱虫工作,定期投喂犬驱虫药,并在无主犬聚集的场所或经常出没的区域投放驱虫药饵。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4.05•【文号】卫办疾控发[2007]67号•【施行日期】2007.04.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血吸虫与地方病防控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7]67号)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包虫病是由棘球蚴属绦虫寄生于人体或宿主动物体内而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我国,包虫病有囊型和泡型包虫病两种,其中,泡型包虫病由于病死率较高,被称为“虫癌”。

包虫病主要流行于西部地区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以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内蒙和四川西部最为严重。

2004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包虫病流行区人群的平均患病率为1.084%。

据此推算,目前流行区有包虫病病人38万。

包虫病在我国流行比较广泛,人群感染率较高,已严重影响到部分群众特别是西部牧区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成为我国西部牧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

为了科学、规范地指导各地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确保《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我部组织制定了《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七年四月五日包虫病防治技术方案(试行)为了科学、规范地开展包虫病防治工作,确保《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治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二、传染源犬的管理(一)犬的管理和驱虫1. 登记管理:建立犬驱虫登记卡,对流行区的所有家(牧)犬应进行登记,并以村为单位对无主犬进行登记。

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方案

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方案

包虫病综合防治工作方案一、背景及意义近年来,我国包虫病疫情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降低包虫病的发病率,提高防治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制定本综合防治工作方案。

1.1包虫病疫情概况包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食用被棘球蚴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传播。

在我国,包虫病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等地区,疫情严重的地方,患者死亡率较高。

1.2防治工作重要性包虫病防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加强包虫病防治工作,对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及任务2.1工作目标通过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包虫病发病率,减轻疫情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逐步实现包虫病疫情的有效控制。

2.2工作任务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防病意识。

2.强化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

3.实施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4.开展病源调查,查找疫情传播途径。

5.加强医疗机构能力建设,提高救治水平。

三、具体措施3.1宣传教育1.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包虫病的危害、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病意识。

2.开展健康教育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包虫病防治知识。

3.2疫情监测1.建立健全包虫病疫情监测体系,对疫情进行实时监控。

2.加强疫情报告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疫情变化趋势。

3.3疫苗接种1.对重点人群进行包虫病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2.加强疫苗接种管理,确保疫苗接种安全。

3.4病源调查1.开展包虫病病源调查,查找疫情传播途径。

2.针对传播途径,制定针对性防治措施。

3.5医疗机构能力建设1.加强医疗机构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救治水平。

2.开展医护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技能。

四、组织保障4.1政策支持1.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障包虫病防治工作顺利进行。

2.将包虫病防治工作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4.2资金保障1.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包虫病防治工作所需资金。

包虫病监督检查方案

包虫病监督检查方案

包虫病监督检查方案背景和意义包虫病是一种由犬细小病毒(Echinococcus granulosus)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常见。

此病的严重性不容小觑,患者很容易出现肝、肺、脑等多个部位的病变,并可由于包虫病的发病机制和传播途径引发人与动物之间的疑难杂症。

因此,对于包虫病的预防和控制,应该采取一系列的举措,包括开展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的基本要求政策法规•各级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应对相关法律条款进行深入研究和掌握,对监督检查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梳理,制定监督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

•各单位应加强内部管理,明确责任分工,建立科学的制度和规章制度,确保监督检查工作实施到位。

监督检查内容•包虫病疾病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疫区内畜禽免疫情况;•畜禽及畜禽产品(肉类、乳制品)交易和运输的检验制度和情况;•相关单位的环境卫生状况;•包虫病防治计划的落实情况。

监督检查范围范围包括包虫病高发地区和输区,以及相关的人群和单位。

该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农村居民住房;•养殖场、屠宰场和肉类及乳制品销售点;•相关疾病防治单位和环境卫生部门;•病人及其家属、医务工作者。

监督检查方法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染病监督检查,必须在确保数据清晰、真实和及时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开展。

因此,我们应该采用以下检查方法:•实地查看:依靠实地查看和核实,对各项制度和指标进行检查,以确保上述内容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数据核实:对涉及到的数据进行核实,比较与前年同期的同类数据,发现并解决问题以及隐患。

•网络调研:采用网络技术搜集与检验相关的信息,对检查范围的公司、个人、疫情防治部门等进行关注,并及时跟踪,网上广泛宣传政策法令,百姓反映问题的解决。

•现场抽检:对环境、水质、动植物标本、饮食等物质成分进行常规的抽检工作。

总结为了实现包虫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必须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明确责任分工,制定科学可行的检查方法,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作为监管部门和公民,大家都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和责任,积极参与包虫病的监督检查工作,全力推进包虫病防控工作,为保障大众安全和健康,共同努力!。

我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现状

我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现状

我国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现状1包虫病的流行病学囊型包虫病分布于全世界,相对而言在发展中国家的流行强度较高,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呈明显的上升态势。

我国有23个省区存在当地感染的包虫病例,其中以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和四川西部流行严重。

近lo年来虽无具体统计数据,但从1951~1990年西部6个省区手术治疗的患者数累计26 065例。

其中新疆16 663例、甘肃3233例、青海2175例、西藏1670例、内蒙古1275例、宁夏1049例。

各地应用b超进行普查的患病率新疆为0.6%~3.2%(局部地区达5.4%)、青海果洛4.2%、甘肃天祝1.8%、西藏察隅4.5%、宁夏西吉2.3%,表明了我国西部地区包虫病流行的严重性。

目前全国受棘球蚴病威胁的人口约5000余万人。

2包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2.1血清学调查大多数流行病学调查均在此基础上进行,主要以发现包虫抗体为依据。

囊型包虫病确诊一般是以发现“弧-5”抗体为准,但并非所有囊型棘球蚴病患者均有此抗体。

此类调查中一些其他占位性病变有可能被当做包虫囊肿矿血清学与影像学流行病学调查法各有其优缺点,二者若能联合运用,可弥补各自的不足。

目前影像学已应用到预后随访及疗效评价的研究中去。

2.2综合流行病学调查由于以上两种调查方法各具特点,并具有互补效果,因此目前多用血清学与影像法结合进行综合流行病学调查。

由于不同虫株对检查结果有较大影响。

对各大洲及各国调查结果较难实施统一评价。

人群中包虫病的患病率与感染率:以往对人类包虫病的患病率只能根据手术病例数字统计。

由于大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就医,这个数字距实际情况很远。

尽管由于b超等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诊断水平提高,手术病例日益增多,但仍不能反映实际的患病率。

应用b超及x线在农牧区进行普查可以获得准确的患病率水平。

影像学普查不但可取得居民的准确患病率,还可以早期发现患者,早期得到治疗。

利用血清学方法(间接elisa)检测居民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可以反映居民的感染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实施方案————————————————————————————————作者:————————————————————————————————日期:附件: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方案基线调查方案包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全国疫情报告数据显示,2004~2010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包虫病病例报告,其中98.2%的报告病例分布于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等7个省(自治区),但目前流行状况仍不太清楚。

按照《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2010~2015年)》要求,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包虫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特制订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进一步了解我国包虫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为制定防治计划、实行分类指导、进行效果考核和全面推进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二、调查范围(一)有中央补助地方包虫病防治项目支持的新疆、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宁夏、内蒙古7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项目省)的流行县(指各省曾组织调查明确的);(二)项目省流行县之外2000年以来有包虫病病例报告的县;(三)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年以来有包虫病本地感染病例报告且存在包虫病传播条件的县。

三、调查对象(一)项目省的流行县1.人群患病调查在每个流行县,以行政村为单位按牧区、半农牧区、农区和城镇进行分层,按各层人口数占全县人口总数的比例确定分层调查人数,再根据各层调查人数确定各层调查村数,共抽取16个村,每村查200人以上(人数不足时从邻近村补足。

),全县至少调查3200人。

2.儿童感染和患病情况调查在每个流行县的牧区、半农牧区、农区和城镇各抽取1所小学,对该小学全体学生进行普查。

如学生集中在县城,则抽取该县城所有的小学。

3.犬感染调查在每个流行县确定的16个人群患病调查村中,每村抽取20个养犬户(养犬户数不足时从邻近村补足),每户仅采集1条犬的粪样,共计采集犬粪样320份。

4.家畜宿主调查在每个流行县,以县为单位,在屠宰季节选取当地繁育的1岁以上的羊1000只(或牛500头),选定调查的牛、羊应来自本县10个以上的村。

5.啮齿类动物调查在有泡型包虫病流行的县,在泡型包虫病患者居住地周围和人、犬经常活动的区域捕捉各种成年鼠数不少于1000只。

6.包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调查在每个流行县确定的16个人群患病调查村中,选取干部、农牧民和宗教教职人员等共20人;在选定学校调查4年级及以上的所有学生。

(二)项目省流行县之外2000年以来有包虫病病例报告的县,以及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2000年以来有包虫病本地感染病例报告且存在包虫病传播条件的县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即网络直报系统)的包虫病报告病例为线索,对报告的病例进行核实,了解当地医院是否发现和收治过未报告的包虫病病例;对确诊和临床诊断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如确认其为当地感染的病例,且其所居住的村(社区)存在中间宿主和终宿主动物,则参照项目省流行县关于“犬感染调查”、“人群患病调查”要求,对当地感染病例居住区域的屠宰家畜进行肝肺检查,如发现存在包虫病流行,则在该村(社区)的周围和该县类似的村扩大范围进行调查。

四、调查内容与方法(一)基本情况包括户主姓名、人口数、民族、养犬数量、养羊数量、养牛数量、年自宰数量、自宰时间、饮水来源等,填写附表1。

(二)人群患病情况根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 257-2006),对接受检查的对象进行B超检查(疑似病例辅以血清学检查)和诊断,填写附表2;对查出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填写附表3。

(三)儿童感染和患病情况在选定的小学,对全部学生采用B超检查和血清学方法检测,填写附表2;对查出的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填写附表3。

(四)终宿主感染情况1.犬感染情况对收集的犬粪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犬棘球绦虫抗原,尽可能开展无主犬剖检,进行病原学检查,填写附表4。

2.其他终宿主感染情况有其他终宿主(狐狸、狼、猫等)的地方,收集其粪便进行粪抗原检测,并尽可能剖检进行病原学检查,填写附表4。

(五)中间宿主患病情况1.羊(牛)患病情况在屠宰场检查羊(牛)肝、肺等脏器,触摸检查有无囊状物、包块或结节,对发现的囊状物或硬结进行剖检和鉴别,记录动物年龄和包囊数量,填写附表5。

2.啮齿类动物(鼠)感染情况剖检捕获的鼠,观察肝、肺感染情况,填写附表6。

(六)防治知识和行为情况以问卷形式对选定调查村的干部、农牧民、宗教教职人员和学生进行防治知识与行为调查,填写附表7。

五、数据整理及分析(一)数据收集上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确定专人负责调查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完整、准确地录入调查数据,并逐级审核、汇总、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

(二)率的标准化采用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对地区分布和性别分布的感染率、血清学阳性率进行标化,用于不同省份之间及男女之间等各种率的比较。

(三)流行情况推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汇总与分析本地区调查数据,计算各地区的流行情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负责汇总与分析全国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流行情况。

(四)统计指标1.犬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粪抗原阳性率=阳性数/检查粪样数×100%犬感染率=阳性数/剖检犬数×100%。

2.羊(牛)包虫病患病情况羊(牛)患病率=棘球蚴感染羊(牛)数/检查数×100%羊(牛)平均感染度=包囊总数/检查数×100%。

3.啮齿类动物感染情况啮齿类动物感染率=感染数/检查数×100%。

4.人群患病情况人群患病率=现患病人数/检查人数×100%。

5.儿童(6-12岁)患病和血清学抗体阳性情况儿童患病率=儿童现患病人数/检查儿童人数×100%儿童血清学阳性率=阳性人数/检查儿童人数×100%。

6.防治知识与行为合格率防治知识与行为合格率=合格人数/调查人数×100%。

(五)既往人群查病数据的利用流行县2008年以来已有的人群查病数据,经省级疾控机构进行评估,符合本方案中人群患病调查要求的,予以采用;不能符合要求的,需补充调查。

六、分析总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相关专家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分析,并撰写总结报告。

七、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应贯穿于调查工作的始终。

(一)准备阶段1.培训对调查专业人员进行调查方案、问卷调查、数据录入、检测方法和检查技术等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者参与相关调查。

2.按照本方案规范调查程序和技术方法。

3.检测试剂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统一采购,在进行检测前须对试剂进行测试和评价。

4.调查表和数据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组织人员编制统一的调查表和数据录入程序,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填写和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汇总、分析、反馈。

(二)实施阶段1.抽样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抽样,确保样本和样本量达到设计要求。

2.现场调查的质量控制各县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每日调查表的检查,进行原始数据的现场核对。

3.技术指导和督查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疾控机构组织专家对调查质量进行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随机复检1~5%的人血清样品、犬粪样品、动物病变脏器标本,符合率应在95%以上,不达标者对同一批标本进行复查。

4.数据库检查和验收各县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数据录入、核对和逻辑纠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调查的数据库进行审核,抽取10%数据进行人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八、组织管理(一)在卫生部疾控局的领导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当地实际,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管理,协调相关部门参与本辖区的调查;地方各级疾控机构负责制定本辖区的实施细则、工作计划,会同相关部门具体实施。

(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负责对本次调查的省级骨干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全国资料汇总分析。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疾控机构负责当地调查人员的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本省数据汇总和分析、检查督导等。

县级疾控和医疗机构负责本县调查的具体实施。

(三)2011年10月举办全国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培训班,培训省级师资,各地启动包虫病流行情况调查;2012年12月前各地完成调查工作并完成总结分析阶段的各项工作。

附表1:调查户基本情况附表2:包虫病筛查登记表附表3:包虫病患者个案调查表附表4:终宿主(犬/狐)棘球绦虫感染调查表附表5:家畜棘球蚴病调查表附表6:啮齿类动物棘球蚴病调查表附表7:包虫病防治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表附表1调查户基本情况调查村编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乡(镇)村户号户主姓名人口数(人)民族养犬数量(只)养羊数量(只)养牛数量(头)年自宰牛羊数量(只/头)自宰时间(月份)家庭饮水来源注:饮水来源:①沟②河③井④塘⑤积水⑥泉水⑦自来水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附表2包虫病筛查登记表调查村编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乡(镇)村编号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职业文化程度居住方式B超是否查过包虫病检查结果阴性阳性注:以下选项供填写时参考宗教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其他、无职业:牧民、半农牧、农民、工人、商人、军人、干部、教师、学生、学龄前儿童、医生、家务、宗教人士、其他文化程度:学龄前、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居住方式:定居、游牧、冬季定居夏季游牧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附表3包虫病患者个案调查表编号□□□□住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乡(镇)村门牌号:一、基本情况(选择项划“√”)1.姓名:户主名:2.性别:①男②女3.年龄:周岁4.民族:①藏②汉③回④蒙⑤维⑥其他5.职业:①牧民②半农牧③农民④工人⑤商人⑥军人⑦干部⑧教师⑨学生⑩学龄前儿童○11医生○12家务○13宗教人士○14其他6.文化程度:①学龄前②文盲③小学④初中⑤高中⑥大专及以上7.宗教信仰:①佛教②伊斯兰教③其他④无8.居住方式:①定居②游牧③冬季定居与夏季游牧9.你家有(可多选):①收音机②电视机③手机④以上都无10.家庭饲养牲畜(填数字):①牛头②羊只③骆驼峰④猪头11.你家牲畜屠宰方式:①集中屠宰②零星屠宰③家庭私宰二、环境与医疗(可多选,划“√”)1.你家周围有野狗吗?①有②无③不知道2.你家邻居养狗吗?①不养②有人养③几乎每家都养3.你家有狐皮制品(帽、衣领)吗?①有,买的②有,自捕③有,别人送的④无4.你家饮水来源:①沟②河③井④塘⑤积水⑥泉水⑦自来水5.你村有医生吗?①有②无③不知道6.首次诊断为包虫病的时间:年月三、检查结果1. B超检查(1)病灶部位:①左肝②右肝③左右肝④脾⑤肾⑥腹腔(2)病灶数量:个(3)最大病灶直径:CM ×CM(4)分型:囊型:①CL型②Ⅰ型③Ⅱ型④Ⅲ型⑤Ⅳ型⑥Ⅴ型泡型:①浸润型②钙化型③液化空洞型混合型:①是②否检查者签字:2. 血清学检查(1)方法:①酶联免疫法②间接血凝法③金标渗滤法④免疫印迹法(2)结果:①阴性②阳性检查者签字:附表4终宿主(犬/狐)棘球绦虫感染调查表编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编号户主姓名动物名称检查结果日期检查者粪抗原检查剖检阴性阳性阴性阳性(注明虫种)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附表5家畜棘球蚴病调查表编号□□□□□□□□□□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镇)村屠宰场名称:编号家畜名称齿龄(岁)检查结果寄生部位包囊数量(个)备注阴性阳性肝肺其他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附表6啮齿类动物棘球蚴病调查表调查村编号□□□□□□□□□□省市县乡(镇)村密度:洞/100M2编号动物名称结果寄生部位备注阴性阳性(注明虫种)肝肺其他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附表7包虫病防治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表编号□□□□姓名:性别:年龄:问卷内容(可多选,划“√”)1.人是怎样得包虫病的:①生吃牛羊肉②狗传染③不知道2.您吃东西前洗手吗?①经常洗②有时洗③很少洗3.您与狗玩耍吗?①经常②偶尔③从不4.你家牛、羊屠宰后的有病的肝肺怎么处理的?①扔掉②自己吃③喂狗④掩埋或焚烧5.如果免费为狗驱虫,你愿意吗?①愿意②不愿意注:答对3道题为合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