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精题集锦

合集下载

青岛会考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集(附答案)

青岛会考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集(附答案)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精选1.(5分)下面是某合作小组的同学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①取两个玻璃缸,分别标记A、B②在A缸中加入500ml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ml自来水③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资料④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各一只⑤在A缸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不加入⑥保持A、B两缸水温20℃——25℃⑦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回答:(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补充完善(2)(2)第⑤步中,设置B缸的目的是什么?(3)如果实验如能按照你所修改的方案进行(假如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清楚)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②③2(7分)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型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④把A、C、B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2)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的时间与有关;(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5)若将以上四个锥型瓶全部置于阳光下,存活时间最短的金鱼应是中的金鱼,原因是3(5分)甲、乙两同学对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1)甲同学将盆栽的天竺葵进行24小时暗处理(即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乙同学对盆栽的带银边的天竺葵不进行暗处理。

(2)甲、乙两同学将各自盆栽的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甲、乙两同学各自从自己盆栽的天竺葵上摘下叶片。

(4)甲、乙两同学把各自摘下的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两个小烧杯里隔水加热10——15分钟(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烧杯,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烧杯)(5)二者都用清水漂洗叶片,然后再把各自摘取的叶片放到两个培养皿里(甲摘取的叶片放入A培养皿,乙摘取的叶片放入B培养皿),向叶片滴加碘液。

九年级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题

九年级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题

九年级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题实验题一:观察鱼的呼吸问题描述在一定时间内观察鱼的呼吸现象,找出鱼的呼吸方式及呼吸器官。

实验材料- 水缸- 活鱼- 观察笔记本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水缸,并加入适量的水。

2. 在水缸中放入活鱼,并记录下观察开始的时间。

3. 观察一段时间内鱼的呼吸现象,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记录- 观察开始时间:[填入具体时间]- 观察结果:[填入观察到的鱼的呼吸方式及呼吸器官现象]实验题二:植物光合作用研究问题描述通过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实验材料- 水培的绿色叶片植物- 透明塑料袋- 水- 磁力搅拌器实验步骤1. 准备一片健康的绿色叶片植物,并将其放入一个透明塑料袋中。

2. 加入适量的水,并将塑料袋密封。

3. 将塑料袋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以保持透明塑料袋内的氧气含量恒定。

4. 观察一段时间内植物的光合作用现象,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记录- 观察结果:[填入观察到的植物光合作用现象]- 结论:[根据观察结果得出的结论]实验题三:动物生长速度比较问题描述通过观察不同动物的生长速度,了解不同动物的生长特点。

实验材料- 小鸟、小鱼和小狗实验步骤1. 准备一只小鸟、一条小鱼和一只小狗。

2. 记录下小鸟、小鱼和小狗的初始大小。

3. 每天观察一段时间内动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观察结果。

实验记录- 观察结果:[填入不同动物的生长速度比较结果]以上是九年级生物实验探究题专题练习题的内容,希望能帮助您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咨询。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 :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含答案)1.医学典籍《中药大辞典》中记载了洋葱具有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实验人员观察了洋葱鳞片叶的结构,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研究。

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1中制作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的装片,正确实验操作顺序是。

(2)用显微镜观察时,找到了要观察的物像,若使物像更加清晰,可进一步转动图2中的【】。

(3)图3视野中右方气泡A的出现,是由于制作临时装片时图1中步骤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要将A以最短距离移出视野,应将装片向方移动。

(4)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含有该气味的物质主要来自其细胞结构中的。

(5)若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如下,那么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一组是,其放大倍数为。

A、5×10×B、5×40×C、10×15×D、10×10×2.居里夫人曾经说过: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伟大的魔术,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见证了一代代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拨的科学品质和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如图是光合作用探究过程中的一个经典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实验过程中,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采取的措施是。

(2)图①中将一个叶片的部分遮光后进行光照的目的是形成,请你按照正确的实验顺序将上图进行排序(用图中序号排序)。

(3)实验过程中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脱色,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溶解到酒精中,对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遮光/不遮光)部分变成蓝色,原因是。

(4)该实验不仅验证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同时也证明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小农夫训练营的同学们观察了花生种子结构,并对花生种子进行了播种,持续观察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开花结果的过程。

(1)花生种子萌发时,图甲中的①提供营养物质,①最先突破种皮,(填结构名称)发育成花生植株的茎和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1.洋葱是二年生草本植物,常吃洋葱能降低血压、预防感冒。

图甲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乙是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物像,据图回答。

(1)图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

其中步骤c滴加的液体是。

(2)图乙中,视野A细胞出现重叠可能是由于图甲中步骤【】操作失误导致的;视野B出现气泡可能是图甲中步骤【】操作失误导致的;而要将图C模糊的物像转变成图D清晰的物像,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3)洋葱的结构层次和人体比较,少了结构层次。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

同学们利用显微镜做了许多实验,图乙、丙、丁分别为显微镜下观察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草履虫。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显微镜时,首先对光,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的圆形视野。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3)从结构层次来分析,人体口腔上皮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在结构层次上分别属于组织和组织。

(4)图丁中,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向右上方游动(箭头表示视野中草履虫游动的方向),应将装片向方移动。

(5)为了观察到草履虫的纤毛,需将视野调暗,小明同学应调节图甲中的④和达到目的。

3.请分析回答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等相关问题:(1)若显微镜的目镜5x,物镜为40x(如图1),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

(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实验过程中,对光、下降镜筒和上升镜筒时,眼睛分别注视、、。

(从“目镜”“物镜”“反光镜”“镜筒”中选择)(3)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4)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和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象不够清晰,调节使物象更清晰。

(5)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染色时所用的染剂是图2中的。

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经典及答案

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经典及答案

初二生物实验探究综合题汇编经典及答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是几种动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______。

(2)蚯蚓的呼吸器官是______。

(3)鲍鱼不是鱼,原因是其具有软体动物的______特征。

(4)下列是对图中所示的一部分动物的分类概念图,请完成概念图中A~E的相关内容,使其符合概念图的划分意图。

A~E依次为: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5)请用图中各种动物的代表数字完成概念图中F~J的内容,使其符合概念图的分类标准:F~J依次为:F______、G______、H______、I______、J______。

答案:(1)体内无脊柱(2)湿润的体壁(3)主要(4)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角质层环节外骨骼(5)⑥ ⑧ ⑨ ④ ①③解析:(1)体内无脊柱(2)湿润的体壁(3)主要(4)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角质层环节外骨骼(5)⑥ ⑧ ⑨ ④ ①③④⑤⑦⑩【分析】图中:①蚂蚁是节肢动物、②鲍鱼是软体动物、③蜻蜓是节肢动物、④蚯蚓是环节动物、⑤蜘蛛是节肢动物、⑥水螅是腔肠动物、⑦苍蝇是节肢动物、⑧涡虫是扁形动物、⑨蛔虫是线形动物、⑩蜜蜂是节肢动物。

(1)图中所有的动物体内都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

(2)蚯蚓呼吸时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黏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

(3)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

软体动物的外套膜能分泌骨质形成贝壳,也能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鲍鱼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外套膜等特征,因此鲍鱼具备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软体动物。

(4)A处考查身体的对称方式,应填辐射对称,对应两侧对称。

B处查考扁形动物的特征:背腹扁平,B有口无肛门。

C处是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C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必刷题训练——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必刷题训练——实验探究题(含答案)

6.探究实验:生长激素类药物能促进生长发育,药物说明书上标明该类物质是属于蛋白质、用法为注射,那么口服生长激素有效吗?小甜同学就这一问题利用小白鼠进行了探究。

如下表是她的实验过程,据表回答:组别实验对象实验方法测量并记录A 饲喂普通食物B饲喂等量添加了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C30只体长、体重几乎相同的小白鼠,分成三组。

饲喂等量普通食物并注射等量生长激素各组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1)2021年4月2日,教育部提出初中生就寝时间不宜晚于22:00,保证充足睡眠。

充足睡眠有利于  (填器官名称)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2)B 组和C 组  (填“能”或“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3)实验对象中30只小白鼠体长、体重要几乎相同,目的是 。

(4)一段时间后,若比较各组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时的平均值发现:C 组的数值最大,A 组和B 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小且基本相等,则该实验的结论是 。

(5)请写出B 组数值明显小于C 组的原因: 。

7.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小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据表回答。

编号123加入适量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适量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适量馒头块+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处理方式37℃水浴10分钟后,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1)1号和2号试管分别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 (填“变蓝”或“不变蓝”),原因是唾液中含有  酶,能将  分解。

(2)若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消化的影响,应选用 号和 号两支试管进行对照。

(3)实验中37℃的水温模拟了人体  中的温度。

(4)小华的实验能否表明淀粉在口腔中变成了葡萄糖? (填“能”或“不能”)。

(1)从这个实验结果看,花生仁、黄豆和核桃仁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 (2)四种食物都能够燃烧,这是因为其中都含有 (3)为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需要设置 (4)表中①应该为 g,这是因为 12.请同学们认真分析表中所给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2加入1%的浆糊2mL2mL加入清水 2mL加入唾液2mL 震荡后保温37℃水浴10分钟37℃水浴10分钟加入碘液冷却后加碘液2滴冷却后加碘液2滴(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消化道中,淀粉的初步消化从 开始。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精题集锦精编版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精题集锦精编版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精题集锦1. 下图是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时用黑布将整个实验装置用黑布罩起来,不让光线透入,其目的是________(2)第二天揭开黑布,发现装置内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大钟罩内_________的浓度大大增加。

(3)将燃烧着的火柴伸入到大钟罩内,火柴立即熄灭,说明大钟罩内_______________浓度大大降低。

(4)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放出_________,吸收________________。

(5)植物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还能释放能量,除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所示为一科学家所做实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鼠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蜡烛熄灭(A图),小鼠死亡(B图),将一株植物单独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植物死亡(C图)。

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同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能长时间活着。

蜡烛也没有熄灭(D图)。

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鼠放到同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和小鼠都能活着(E图)。

A B C D E(1)图A、B实验中,蜡烛熄灭。

小鼠死亡的原因是玻璃罩里________。

(2)图C中植物死亡的原因是密闭玻璃罩里缺少________,植物无法进行________而死亡。

(3)图D、E实验现象说明,密闭玻璃罩内有满足蜡烛燃烧和动植物生活所需要的________。

(4)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________。

4. 某同学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作出假设: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的。

制订和实施探究方案:①取一段柳树的枝条,将其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后,插入装有土壤浸出液(无色透明,其成分为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广口瓶中;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精选(含答案)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精选(含答案)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题精选2010年真题及参考答案1.(5分)下面是某合作小组的同学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①取两个玻璃缸,分别标记A、B②在A缸中加入500ml池塘水,B缸中加入500ml自来水③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资料④在A、B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蝌蚪各一只⑤在A缸中加入少量甲状腺激素制剂,B缸不加入⑥保持A、B两缸水温20℃——25℃⑦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请回答:(1)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两个环节不够严谨,请你指出来,并加以补充完善。

(2)第⑤步中,设置B缸的目的是什么?。

(3)如果实验如能按照你所修改的方案进行(假如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不清楚)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

②。

③。

2(7分)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锥型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②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③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④把A、C、B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的时间与有关;(2)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3)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4)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5)若将以上四个锥型瓶全部置于阳光下,存活时间最短的金鱼应是中的金鱼,原因是。

3(5分)甲、乙两同学对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分别进行了如下探究:(1)甲同学将盆栽的天竺葵进行24小时暗处理(即放到黑暗处一昼夜);乙同学对盆栽的带银边的天竺葵不进行暗处理。

(2)甲、乙两同学将各自盆栽的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甲、乙两同学各自从自己盆栽的天竺葵上摘下叶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题精题集锦1. 下图是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时用黑布将整个实验装置用黑布罩起来,不让光线透入,其目的是________(2)第二天揭开黑布,发现装置内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大钟罩内_________的浓度大大增加。

(3)将燃烧着的火柴伸入到大钟罩内,火柴立即熄灭,说明大钟罩内_______________浓度大大降低。

(4)这个实验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放出_________,吸收________________。

(5)植物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作用,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还能释放能量,除一部分转化为热能散失以外,其余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所示为一科学家所做实验,把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鼠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蜡烛熄灭(A图),小鼠死亡(B图),将一株植物单独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不久植物死亡(C图)。

把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同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能长时间活着。

蜡烛也没有熄灭(D图)。

把一盆植物和一只小鼠放到同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和小鼠都能活着(E图)。

A B C D E(1)图A、B实验中,蜡烛熄灭。

小鼠死亡的原因是玻璃罩里________。

(2)图C中植物死亡的原因是密闭玻璃罩里缺少________,植物无法进行________而死亡。

(3)图D、E实验现象说明,密闭玻璃罩内有满足蜡烛燃烧和动植物生活所需要的________。

(4)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由以上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能________。

4. 某同学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作出假设: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木质部运输的。

制订和实施探究方案:①取一段柳树的枝条,将其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后,插入装有土壤浸出液(无色透明,其成分为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的广口瓶中;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该同学做出假设的依据是:茎的木质部中的________是上下相连通的;(2)该实验必须用带叶的枝条,原因是通过叶片表面的________进行________作用来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3)将柳树的枝条下部处理成只有木质部的目的是排除茎的________干扰。

(4)为了能够在茎的横切面上或纵切面上观察到溶液的位置,需要将该同学方案中无色透明的土壤浸出液改为________来做实验。

6. 为了证明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某小组的同学决定亲自做实验。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准备了下列实验材料用具:一桶河水,20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蝌蚪,甲状腺激素,两个水槽等。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是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记录表,请你帮助他们补充完整(请将答案填写在答案卷的横线上)实验记录表实验对象控制条件实验结果甲组10只蝌蚪①正常发育乙组10只蝌蚪加甲状腺激素②(2)组在上述实验中是实验组。

(3)科学家为了研究甲状腺的功能,还进行了下述实验:首先将蝌蚪的甲状腺破坏,发现蝌蚪停止了发育,不能发育成蛙。

然后在饲养缸的水中放入甲状腺激素,发现破坏了甲状腺的蝌蚪又发育成蛙。

请你分析科学家通过这一实验得出的结论:。

(4)食物中的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缺碘会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减少,使人患病,常吃、等食品对于防治这种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9.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如何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你的方案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_______(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照射4~6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

(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____________;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可以证明_____。

若将装置中的“透明塑料袋”改为“黑色塑料袋”,同时取走固体氢氧化钠,则叶片A、B绿色部分的实验结果比较,则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 。

11. 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作用。

(2)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

(3)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

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作用。

12. 取一块馒头放在口里咀嚼,细细品味时,会尝出一些甜味来,并且会越嚼越甜。

这与馒头中淀粉在口腔里的变化有关。

某实验小组将少许馒头切碎,平均分成A、B两份,作如图处理。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该小组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并充分搅拌,这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_。

(2)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1、2号试管置于37℃的水中保温10分钟后取出,再向试管内滴加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不变蓝的是____________号试管。

(4)2号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将1、2号试管置于加了冰块的水中10分钟后取出,再向试管内滴加鉴定淀粉所特用的化学试剂,变蓝的是_____________号试管。

(6)从上可知:淀粉在口腔中可以被_________消化,而且其消化过程受__________影响。

(7)认为能表示淀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情况是图_____。

13. 某班学生用围棋子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问题。

探究的方法是:甲袋中装入l00粒白色围棋子,乙袋混合装入白色、黑色围棋子各50粒。

每次从甲、乙两袋分别随机摸出l粒围棋子进行组合,l粒黑子1粒自子的组合用A表示,2粒白子的组合用B表示,每个小组组合20次。

全班5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A B组合方式组别第1组101第2组812第3组119第4组137第5组911(1)黑色围棋子模拟的生殖细胞是____________,其中有的性染色体的类型是__________。

(2)用来装围棋子的袋子应该是透明的?还是不透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每完成1次组含后,是否需要将摸出的围棋子放回袋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应对各个小组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

用这种处理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该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所示:(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___。

(2)该实验计划的过程中,设计的曲颈瓶妙在_______。

(3)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_____。

(4)把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

(5)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___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问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6)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的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16. 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和方法。

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按图示装置好后,光照2—3小时。

取下叶片A 和B,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

(提示:25%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1)实验中为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将此装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这一方案利用了天竺葵的哪项生理活动? ______。

(2)实验中,A组对B组起______作用。

(3)用碘液分别检验后,不能变蓝的叶片是______,说明它没有进行______作用。

(4)在水肥等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适当增加______浓度,可使光合作用显著增强,作物产量明显提高。

(5)如果实验时将此装置用黑布罩住,结果会怎样? ______,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

22.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图,据图回答:(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4必须操作正确,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5和图6所滴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制作的这种玻片标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

在撕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时,人的眼睛常会受到洋葱挥发物质的强烈刺激而泪水不断。

那么洋葱中含有的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_________中。

(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该同学在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如下图所示,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向______________移动装片,若此时物像变模糊,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清晰地观察细胞结构。

(6)如图有A、B、C、D、E、F六种镜头,在观察时,要使看到的物像最多,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发现在视野中有污点,移动装片和转动转换器后,污点仍没有除去,则污点肯定在_________上。

24. 某小组在“探究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形成的影响”的活动中,作出的假设是:光照能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据此假设该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甲组乙组环境条件阴暗、低温光照充足、适宜温度实验材料同样多株韭苗同样多株蒜苗处理方法将甲、乙两组植物栽种在各自环境中一段时间(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________个。

(2)请根据“光照能影响叶绿素形成”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①环境条件的设计:甲组____________,乙组_____________。

②实验材料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支持假设的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植株_______________,乙组植株________________。

27. 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组织永久切片等材料做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