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已整理)
初中生物实验重要知识点整理与梳理

初中生物实验重要知识点整理与梳理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还能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下面是初中生物实验的重要知识点整理与梳理。
1. 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阳光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生过程和影响因素。
其中一种实验是将植物置于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或改变光照强度来进行实验。
2. 酵母呼吸实验酵母呼吸是一种生物氧化过程,能够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
进行酵母呼吸实验可以观察到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的呼吸现象,并了解酵母呼吸与氧气供应的关系。
实验方法主要是将酵母与糖溶液混合并封闭在试管内,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速度来判断酵母呼吸的强弱。
3. 蚯蚓觅食实验蚯蚓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动物,它们通过消化有机物质能够改善土壤环境。
进行蚯蚓觅食实验可以观察蚯蚓对不同食物的喜好程度,并了解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作用。
实验方法是将不同种类的食物分别放入蚯蚓生活的容器中,观察蚯蚓觅食的情况。
4. 昆虫的触角反射实验昆虫的触角是它们感知外界环境的重要器官。
进行昆虫的触角反射实验可以了解昆虫触角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并研究昆虫的触角在寻找食物和躲避危险时的作用。
实验方法是用细的物体轻轻触碰昆虫的触角,观察昆虫的反应,并比较不同种类昆虫触角的敏感性。
5. 鸡蛋的离心法鸡蛋的离心法实验可以通过离心机分离鸡蛋中的不同成分。
这可用于说明鸡蛋各部分的密度不同,从而加深学生对鸡蛋组成和结构的理解。
实验方法是将鸡蛋小心地打入一个容器中,用离心机进行离心,观察离心后鸡蛋的分层。
通过进行以上的实验,初中生物学学习的知识点可以更加深入和具体化。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学概念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设计能力。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 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的目的、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
初中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已整理)

初中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甘薯(俗称地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做了如下实验:花盆编号环境因素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①取一样大小的4个花盆,分别装入同种、等量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4棵同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带芽甘薯分别种入4个花盆中。
③再将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上表),观察记录甘薯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号花盆和②号花盆是一组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①号花盆和③号花盆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3)请预测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________号花盆的甘薯。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你提出改进建议(至少两条)答: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
人教版初中生物:探究实验专题复习(一)教案设计

到底要怎么提问呢?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一起来看第一点。
一、提出问题:(展示图片)2.有一些樟树、桂花树等树的茎上会出现一种下半截是“枯叶”,上半截是绿叶的特殊“枝条”,有同学一看而过,而有的同学却在认真观察,思考:小可想:这“枝条”为什么会长成这样呢?小俊想:这种“枝条”肯定是变异了!小欣想:这“枝条”是否是一种特殊植物呢?小策想:这“枝条”可能是人挂上去的装饰?(1)你认为上面哪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更适合我们进行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你看到这种现象后,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次小珊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色,小珊觉得奇怪,想探究变色的原因,你能帮她提出问题吗?(注:植物呈绿色是因为有叶绿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1、科学性; 2、可探究性。
二、作出假设:4.某兴趣小组在做“淀粉在口腔中的消化”的实验时,有四位同学做出了自己的假设:甲同学:馒头块被牙齿嚼碎是不是被消化。
乙同学:细嚼慢咽是为了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消化无关。
丙同学:淀粉在口腔中能够被唾液消化。
丁同学:不同量的唾液对淀粉消化有影响。
(1)你认为这四种假设中,最好的是_____。
(2)你还可以作出怎样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同学做这个题时,是这样作答的,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5.【探究情景】菠萝酸甜多汁,可口开胃,但一次食用过多容易造成口腔黏膜破损,这种破损真的是由菠萝汁引起的吗?某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与口腔黏膜相似的小肠黏膜开展了以下的探究实验。
初中生物专题复习——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5个步骤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斯德的肉汤实验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
4、实施实验。
5、得出结论:二、科学探究的2个重要原则:1、对照原则,即设置对照实验。
实验中,除了要观察的一个因素外,其他因素都必须相同的一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关于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
2、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变量(变量),即对照实验中不同的条件。
两组对照实验中一般只能设计一个变量。
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两组对照装置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例1在进行“探究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一般不能作为相互对照的一组实验是()A. 甲组有光,乙组无光B. 甲组有光干燥,乙组黑暗湿润C. 甲组干燥,乙组湿润D. 甲组有空气,乙组无空气例2某生物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发芽的影响,在A、B两个花盆中种了具有萌发能力的同样豌豆,且数量相等,按下表进行实验。
这一过程有一处错误,改为()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同一温度的环境中 B.两个花盆都应放在向阳的地方C.两个花盆都应放在暗室里 D.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基础巩固1、某饭店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贝类)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有媒体报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
(甲)小明猜测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乙)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食物;(丙)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
(1)文中(甲)属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中的。
(2)步骤采用的是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3)你从小明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实验结果说明小明的假设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同种、同龄、等体重的成年雌鸟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2、甲组饲以正常食物(不含DDT),乙组饲以同种但含DDT的食物,然后比较两组鸟的蛋壳厚度。
(完整版)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全面总结

(完整版)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全面总结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全面总结生物实验是初中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科学实践能力。
本文将全面总结初中生物实验的相关知识点。
一、实验基本操作技能1. 实验器皿使用:了解各类实验器皿的用途,如试管、烧杯、量筒等,以及正确的使用方法。
2. 实验仪器操作:掌握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显微镜、电子天平等。
3. 实验室安全知识: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注意事项,如佩戴安全眼镜、穿戴实验服等。
二、实验常用技术方法1. 观察法:通过对生物现象、实验现象的观察,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2. 计量法:使用量筒、烧杯等器具对实验中的物质进行准确的测量。
3. 鉴定法:通过对生物样本的特征进行分析鉴定,如显微镜观察、化学试剂反应等。
4. 萃取法:利用溶剂的选择性溶解性质,提取有机物质、酶等。
三、实验知识点1. 植物实验:包括植物的观察、光合作用实验、植物生长实验等。
2. 动物实验:包括观察动物行为、动物解剖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繁殖实验等。
3. 细胞实验:包括细胞分裂实验、细胞观察实验等。
4. 遗传实验:包括遗传交叉实验、基因突变实验等。
四、实验设计与报告1. 实验设计:学会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实验目的和方法,并进行合理的对照组设置。
2. 实验记录: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观察结果等,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
3.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并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探究。
4. 实验报告:书写规范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
以上是初中生物实验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你能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科学实践能力。
祝你在生物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生物 探究实验题知识点总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七年级生物探究实验题知识点总复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探究实验1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作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设计实验:1:挑选两盆相似的天竺葵,先放黑暗中一昼夜,目的,把叶内原有的淀粉消耗完; 2:用两个密闭的玻璃罩,甲罩内是天竺葵和一盆氢氧化钠溶液,乙罩内是天竺葵和一盆清水,将两装置放在光下其它条件相同。
3;过几个小时后,从甲乙两组各取一片叶子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脱去叶绿素;4;用清水漂洗叶片,滴加碘液,稍后观察,甲叶片颜色不变蓝,乙罩内叶片变蓝。
;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设置乙罩的目的是做对照探究实验2: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提出问题: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吗?作出假设: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
制定计划:设置的两组环境不同条件是光,所以,变量是光方法步骤:1,选取大小相同的正常蒜瓣,平均分成两组,一组放在阳光下,一组放在黑暗中。
2.定时浇水,并保证温度等其它条件相同3;定期观察两组幼苗颜色变化,并认真做好记录请你预测有可能的实验结果:阳光下一组,幼苗为绿色,黑暗中一组,幼苗为黄(白)色得出结论:光会影响叶绿素的形成探究实验3:媒体报道:黄樟素中会导致癌症;小明开始做探究1):提出问题:黄樟素会使老鼠致癌吗2)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思考,小明认为,黄樟素会使老鼠致癌。
这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步?答:作出假设3)他准备两只老鼠。
一只喂含有黄樟素的食物,另一只喂不含黄樟素的食物,他采用的是科学探究的哪一种实验方法?答:对照实验4)一年后,两只老鼠都没有得病,针对实验结果,你替小明得出结论:黄樟素不会使老鼠得病。
5)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例如:观察、调查、资料分析等等探究实验5: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除光、温度以外,还有土壤的湿度等,请你利用右图三个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如果你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实验中,你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3)制定并实施计划:在实验中变量是光,你在实验中会选择哪一个装置:甲。
初中生物学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39张PPT)

解题技巧
1疑问句表述; 2 问题具体可行 3问题合理:据已有知识、 经验判断。
制定计划
1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表述;2假设要与问题符合, 3已知结论的,最好能与结论一致。 设计实验的思路: 1.确定实验变量 对照实验 2.设置对照实验
3.控制单一变量 单一变量 4.进行重复实验 重复实验
误区分析: 从表面上看:变量是瓶口 形状的不同,但根据实验目 的“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我们知道食品腐败是由微生 物引起的,所以变量是细菌, 而玻璃管的直或弯是控制变 量的方法。
《探究实验》专题复习 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是否只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设置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分析回答:
探究过程 背景:细细咀嚼淡馒头,会感觉有些甜味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吗?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
解题技巧
1疑问句表述; 2 问题具体可行 3问题合理:据已有知识、 经验判断。
制定计划
1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表述;2假设要与问题符合, 3已知结论的,最好能与结论一致。 设计实验的思路: 1.确定实验变量 2.设置对照实验
作出假设
对照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制定计划
条件对照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知识梳理
科学探究 的过程 提出问题
生物材料要相同
实验设计的原则
实验器具要相同
实验试剂要相同 处理方法要相同
作出假设
对照性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 等量性原则 重复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实验组:接受变量处理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不变蓝 变蓝 或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果 馒头变甜与唾液有关。据实验结果得结论 实验结论 与实验目的相呼应
第一、二单元知识复习整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

主题一变量:即改变的条件,有且只有一个控制单一变量原则除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例题1: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的实验方案: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鼠妇的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的实验结果:组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明亮处(只)23313212阴暗处(只)87797898(1)本实验的变量是光。
给鼠妇提供了明亮和阴暗两种环境(其他条件相同),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2)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吗?(3)做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生活有(或没有)影响。
(4)统计并计算全班的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为什么要计算平均值?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5)实验结束后。
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鼠妇?将鼠妇放回大自然中。
例题2: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虽然草履虫的结构很简单,但是它对外界的有利或有害刺激都能够作出反应。
图甲、乙表示两块载玻片,分别在载玻片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
当在两块载玻片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时,分析可能出现的现象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1)在甲,乙载玻片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或“←“)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图甲中,草履虫受到的刺激是有害(填“有害”或“有利”)刺激,草履虫会逃避这种刺激;图乙中,草履虫受到的刺激是有利(填“有害”或“有利”)刺激,草履虫会趋向这种刺激。
(3)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4)表层取草履虫的培养液的原因是:表层氧气充足,草履虫在表层分布多。
(5)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中央放棉花纤维的目的是: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主题二生物与环境(一)生物的基本特征主题二生物与环境(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题二生物与环境(三)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主题二生物与环境(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森林库湿地草原淡水农田城市主题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放大物像的两个结构: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调节焦距的两个结构:粗准焦螺旋(大幅度调节镜筒高度)细准焦螺旋(小幅度调节镜筒高度)(换用高倍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节)调节光线强弱的两个结构:遮光器(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和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调亮视野,用大光圈和凹面镜;调暗视野,用小光圈和平面镜白亮的圆形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考生物实验探究专题1. 小明家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
小明决定进行探究,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做出假设: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潮湿程度相当)。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铁盘中以横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
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
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相同的鼠妇,这样设计是为了。
④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每分钟统计一次干土与湿土鼠妇的数量,共统计10次。
(4)实验结果:。
(5)实验结论:鼠妇喜欢潮湿的环境,土壤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甘薯(俗称地瓜)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做了如下实验:花盆编号环境因素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 低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①取一样大小的4个花盆,分别装入同种、等量的土壤,并编号。
②将4棵同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带芽甘薯分别种入4个花盆中。
③再将4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上表),观察记录甘薯的生长状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号花盆和②号花盆是一组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①号花盆和③号花盆的变量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影响甘薯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3)请预测一段时间后,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________号花盆的甘薯。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你提出改进建议(至少两条)答: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对某小河中几种不同生物消化道内的食物进行分析,并请环保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主要(1)根据表中信息推断5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以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大量含有氮、磷的污水流入河中,引起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繁殖,在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可能是。
而当小球藻爆发性繁殖时,不仅会导致其他生物的死亡,也会有大量的小球藻死亡。
这些死亡的生物在的分解作用下,导致更多生物缺氧或中毒死亡。
(3)研究表明,甲基汞对人类的危害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而且环境中任何形态的汞均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剧毒的甲基汞。
环境中的甲基汞主要是由汞及其化合物在水体、土壤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的,它能沿着食物链传递,进行,最终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
(4)日常使用的电池不少种类含有汞,对此我们应该怎么办?4. 某校生物探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用具:有盖玻璃瓶,池水,河泥,水藻,小鱼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在四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有盖玻璃瓶中加入等量的池水,另外向C、D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第二步:向B、C、D中放入等量的水藻;第三步: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和生长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第四步:把A、C、B瓶置于阳光下,D瓶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第五步: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A~D 4个装置中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依次是C>B>A>D。
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帮助该小组同学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池水、______、温度、空气、空间等;(2)小生态瓶B、C、D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池水和河泥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属于____________。
(3)比较A、B、C的实验结果可知,小鱼存活时间的长短与和河泥有关。
(4)比较A、B的实验结果可知,水藻的作用是进行。
(5)D装置中,小鱼存活的时间比A装置中的存活时间短,最可能的原因是水藻呼吸作用消耗了______。
(6)比较C、D的实验结果可说明,水藻在有______的条件下,才能释放氧气。
5.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
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小鱼(条)水草(棵)实验结果生态瓶l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大F午死亡2条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l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__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l~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l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_____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________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6. 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叶、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神经组织永久切片等材料做实验。
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下图左所示的物像,可能是下图右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2)若要换用高倍物镜观察,应转动下图左中标号___所示结构,使下图右中标号___所示的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3)下面左图方框内为神经细胞部分结构示意图,但缺少细胞核。
请在图中画出细胞核,并画线标注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4)上面右图表示三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为相同点。
则图中B区和C区分别含有下列括号中①~⑤所示的哪些细胞结构?B_____、C____。
(填标号)(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大液泡)7. 观察人血涂片,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其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________;若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应调节____准焦螺旋。
(2)操作时发现镜头上沾有污物,要用________擦拭。
(3)所用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标注的倍数分别是“5×”和“10×”,则看到的血细胞放大了____倍。
(4)若将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在显微镜下有时会看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
因此,输血时应以输入____血为原则。
8. 下图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问题;(1)据图,请你排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___________(2)在实验中为了维持细胞的基本形状,应向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___________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以前,漱口的目的是___________(3)盖盖玻片时,要将盖玻片从生理盐水滴一侧轻轻放平,目的是___________(4)染色时,应该从盖玻片的___________加上稀碘液,用__________在盖玻片的另一端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9.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和使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王宁同学操作步骤如下:(1)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去镜头上的脏物。
(2)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然后在滴有一滴清水的载玻片中央涂抹几下。
(3)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
(4)双眼注视物镜,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3—4厘米处停止。
(5)用左眼朝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
请你写出王宁同学在操作中错误的地方。
①②③④10. 显微镜的使用。
(1)正常情况下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眼睛和镜筒的相关位置应该是下图的()(2)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细胞有流动现象。
请你帮他想一个补救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你在下列哪种细胞中没有看到叶绿体()A.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B.黄瓜表层果肉细胞C.黑藻叶片细胞D.菠菜叶肉细胞(4)观察血涂片时,看到了图①所示的物像。
如果要在同一视野中进一步清晰观察白细胞A(如图②),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A.转动转换器B.转动细准焦螺旋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11. 某生物探究小组做“探究草履虫应激性”的实验。
先取两块载玻片,在每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然后使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
存两块载玻片相同一侧的培养液边缘,分别放一小粒食盐和一滴肉汁,用肉服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如图所示,请回答:(1)在甲、乙载玻片下方的括号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的移动方向。
(2)分析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取草履虫时,要用从培养液的________吸取,这是因为________,由此特征可判断草履虫是生物。
请你试着结台草履虫的结构和生理特征,写出另外两条你认为它是生物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下图为“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图,据图回答:(1)将A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______号种子可以萌发,__________号和_______号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和_______,但A装置不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
(2)B装置放在寒冷的地方,其作用是与A装置作__________,其中5号种子_________,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我市某校的几位同学对生物学知识情有独钟,经常做一些有关生物学的小实验,这次他们准备探究某些条件与大豆种子萌发的关系。
(一)实验步骤:(1)取三个无色透明的玻璃杯,分别标记A、B、C,并且在瓶底各铺两张餐巾纸,各加适量水。
(2)取30粒黄豆种子分别放入A、B、C杯底的餐巾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