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光纤色散
CH5-第五讲光纤的色散特性

主要内容
一、色散的定义 二、色散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 三、色散的计算分析 四、单模光纤的色散波谱特性
教学重点 ●理解光纤色散的概念及其
对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
色散的定义
光纤的色散是在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随传输距离增加,由 于不同成分的光传输时延不同引起的脉冲展宽的物理效应。色散 主要影响系统的传输容量,也对中继距离有影响。色散的大小常 用时延差表示,时延差是光脉冲中不同模式或不同波长成分传输 同样距离而产生的时间差。
二、色散的种类
模式色散 材料色散 波导色散
模式色散
模式色散是由于光纤不同模式在同一波长下 传播速度不同,使传播时延不同而产生的色散。 只有多模光纤才存在模式色散,它主要取决于 光纤的折射率分布。
材料色散
材料色散是由于光纤的折射率随波长变化而使 模式内不同波长的光时间延迟不同产生的色散。取 决于光纤材料折射率的波长特性和光源的谱线宽度。
波导色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波导色散是由于波导结构参数与波长有关而产生的色散。取 决于波导尺寸和纤芯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 波导色散和材料色散都是模式的本身色散,也称模内色散。 对于多模光纤,既有模式色散,又有模内色散,但主要以模式色 散为主。而单模光纤不存在模式色散,只有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由于波导色散比材料色散小很多,通常可以忽略。
第五部分 光纤色散

模式的传输常数
β = 2πneff λ
= k0neff
模式的有效折射率neff与功率限制因子Γ的关系
基模
(1) 当归一化频率V 0 时, 电磁场几乎均匀的分布于整个光纤 横截面上,由于纤芯面积<<包层面积,因此:
Γ
0
neff n2
(2) 当归一化频率V 此时:
Γ
∞ 时, 电磁场几乎被束缚于芯子中传播,
+
1 2
β2 (ω
−
ω
0
)
2
]z
⎫ ⎬ ⎭
β2 = 0 即对应 D = 0 的零色散波长
A(0,t − β1z)
∫ A(z,t) = 1
2π
+∞ −∞
A(0,ω
−
ω
0
)
exp[
j(ω
− ω0 )(t − β1z)]dω
=
f
(t − β1z)
无色散情况下,信号形状无畸变;信号获得传输时延
β1z
=
z vg
时域的传输方程
忽略高阶色散
∂A( z, t ) ∂z
+
β1
∂A( z, t ) ∂t
−
j
β2
2
∂2 A(z,t) ∂t 2
=
0
β2 = 0 即对应 D = 0 的零色散波长
A(z, t) = f (t − β1z) 与频域分析情况一致
考虑光纤损耗和高阶色散,有 PL = P0e−αL 则:
∂A( z, t ) ∂z
传输速度最快的模式与传输速度最慢的模式通过单位长度 光纤所需的时间之差。
子午线与斜射线
子午线:轨迹通过光纤的中心轴线,在光纤端面上的投影与
第5章-光纤光学ppt课件光纤的特征参数与测试技术

如果采用线宽为 300 MHz的DFB激光器,在1 Gbps 调制 速率下光谱被展宽 2 GHz,即光源谱宽为2,300 MHz 或 .02 nm (1500 nm波长). 则传输10 公里距离,色散脉冲展 宽值为 : D = 17ps/nm/km × .02 nm × 10 km = 3.4 ps
显然这种情形下, 1 Gbps速率光通信系统没有任何问题。
课堂测验(7)
1. 哪些因素限制光通信传输距离? 2. 一光纤长220公里,已知光纤损耗为0.3dB/km,当输出光功率
为2.5 mW时,输入光功率为多少? 3. 为什么光纤在1.55μm的波长损耗比1.3μm波长小? 4. 光纤的损耗能否降为零?为什么? 5. 三角形折射率分布光纤与平方率折射率分布光纤哪种波导色散
光纤的损耗
§5.1.1 光纤材料的吸收损耗
光纤的损耗谱
不断拓展的光纤窗口波长
2004年
7
§5.1.2 散射损耗
特点:不可能消除的损耗
散射损耗
特点:非线性散射
产生新的频率分量
散射
机理: 光
新光波长+声子
§ 5.1.3 光纤的弯曲损耗
物理机制
光纤发生弯曲
全反射条件破坏
约束能力下降
导摸转化为辐射摸
大?为什么? 6. 简述光纤中三种色散的机理。在什么条件下光纤的色散为零?
习题:5.4~5.11
CH5 光纤的色散特性

第五章 光纤的色散特性影响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主要因素是光纤的色散和损耗。
光纤的色散效应将导致光脉冲展宽,引起信号的畸变。
光纤的损耗导致光信号幅度的衰减,是早期限制无中继传输距离的主要因素。
由于掺饵光纤放大器的实用化可以有效地补偿光功率的损耗,使得损耗不再是一个主要的限制因素。
所以光纤的色散特性成为光纤最重要的特性指标。
5.1色散概述色散是指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以不同的相速度和群速度在介质中传播的物理现象。
色散导致光脉冲在传播过程中展宽,致使前后脉冲相互重叠,引起数字信号的码间串扰。
在多模光纤中,不同的传播模式具有不同的相位常数,因而有不同的相速度和群速度。
在光纤的输入端,一个光脉冲的能量分配到不同的模式上,以不同的速度传播到输出端,同样导致光脉冲的展宽。
这种效应与波的不同频率(也就是不同的颜色)成分以不同的速度传播所产生的作用是一样的,这种现象广义地也可以称为色散。
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物理机理引起的色散效应,在光纤传输理论中分别将其称为波长色散和模式色散。
5.1.1 波长色散光纤中传输的光信号是用需要传输的信号去调制光源所发出的连续光波产生的,因而这种光信号是由多种频率成分的光波构成的。
光信号的频谱宽度决定于光源的线宽和调制信号的频谱。
在大多数情形下,光信号的谱宽主要取决于光源的线宽。
目前光纤通信中所用的光源主要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 )和半导体激光器(LD),前者的线宽达数百埃,后者的线宽在1O 埃数量级。
如果对光源进行调制的脉冲重复频率不超过2.5GHz ,则调制带宽仅在0.5埃左右,显然光源本身的谱宽起决定性作用。
如果进一步提高光纤传输速率,而且采用线宽极窄的动态单纵模激光器作为光源,则调制信号的带宽将成为影响光信号谱宽的决定性因素。
光信号在光纤中以群速度传播,群速度的定义为βωd d =g v (5.1-1) 式中ω为光载波的角频率,β 是相位常数。
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单位距离的时间称为群时延,用 τ 表示,则ωβτd d 1==gv (5.1-2)在自由空间中,光的速度为001εμ=c 是个物理常数,相位常数0000c k ωεμω==(5.1-2)式又可以写成01dk d c d dk d d βωωβτ==(5.1-3a ) 注意到λπ20=k ,则上式又可以写成λβπλτd d c 22-= (5.1-3b )从(5.1-3b )式可以看到,一般情形下,传输群时延 τ 是波长 λ 的函数,除非相位常数 β和 k o 之间有简单的线性关系。
第5次课 4 光纤的基本理论 色散--光缆

折射率扰动主要引起4种非线性效应:
自相位调制(SPM)
交叉相位调制(XPM)
四波混频(FWM) 光孤子形成
自相位调制 SPM
SPM是指光在光纤内传输时光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 对自身相位的作用。导致光脉冲频谱展宽,影响系统性能。
k0 n2 P Aeff P
式中:
2 n 2
单模光纤的特性参数
1、截止波长 2、模场直径(模场半径)
3、色度色散
4、高阶色散 5、偏振和偏振模色散
1、截止波长
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是指光纤的第一个高 阶模LP11模截止时的波长。工作波长要大于单 模光纤的截止波长时,才能保证光纤工作在单 模状态。
C
2 VC n1 a 2
VC是光纤的第一个高次模LP11模的截止频率, VC = 2.405
D PM D
L
km
DPMD是光纤的偏振模色散的平均值,单位是p s
其
ps km
,
典型值为0.1~1.0
。
单模光纤分类
非色散位移单模光纤 G.652光纤
常规单模光纤:使用最广泛、在1310nm处色散为零、在 1550nm处衰减系数最小,但有最大的色散系数 低水峰单模光纤:(全波光纤)、消除了OH-损耗峰,长期的 衰减稳定性,1280-1625nm全波段传输,色散较小
g
1 d C dk0
g
d
g
d
可以推出材料色散与波导色散的表达式,这里不再 赘述。
4、高阶色散
色散对光纤所能传输的最大比特速率B的影响可利用 相邻脉冲间不产生重叠的原则来确定:
g
1 B
对于光源光谱宽度为Δλ ,光纤长度为L,Δτg可以写成:
光纤的色散及降低色散的措施

(3.20)
它决定一阶群(速度)色散,称作色散参量,它是由于Vg 与 有关引起的(许多
书中称此参量为二阶色散,它是从 () 对 的二阶微商定义的,而从式 ()
v 看, 与相速度对 的二阶微商有关,因此称作二阶色散;但是从群速度看 与
群速度对 的一阶微商有关,因此称作一阶群色散)。第三项系数 为二阶群色散 (有些人称此为三阶色散,这是从相速度对频率的三阶微商而得名)。
反常色散: 0 , dVg 0 , D 0 d
(3.23b)
1.2 色散位移光纤(DSF)和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
由于总色度色散是由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构成的, 材料色散基本不能改变,而波导色散是由波导结构尺寸 决定的,最简单的改变波导色散的办法就是改变芯径尺 寸。纤芯直径下降可使波导色散下降(数值更负),从而 总色散零点就可向长波长移动,这就是色散位移光纤 (DSF)。更复杂的波导结构,如多包层结构也可使色散 零点向长波长移动。 人们一度认为色散位移光纤是最理想的光纤,限制光纤传 输特性(比特率距离积 )的两大因素,衰减和色散在
6. 用单模光纤消除模式色散 单模光纤是在给定工作波长内只能传输单一基模的光纤。前面有关
阶跃折射率光纤的讨论中已经指出,当满足单模传输条件时,光纤中只 能传输 LP01模(即矢量模的 HE11 模),此种光纤即称作单模光纤。
为了满足单模传输条件(归一化频率V 2.40483),V 要足够小,即在 光纤材料(包括纤芯和包层材料)和工作波长一定的条件下,纤芯半径 a
由式(3.20)可进一步得到
d
d
(1/Vg )
1 Vg2
dVg
d
(3.21)
在光纤通信技术中常用色散系数 D 表示群色散,定义为:
光纤中的色散和偏振模色散PPT教学课件

2020/12/11
7
其他形状的脉冲
高斯形状的光脉冲,经过傅里叶变换后仍为高 斯型,即频谱在载波频率附近服从高斯分布。实 际上,光通信中的脉冲并不是严格的高斯脉冲, 脉冲形状的变化导致频谱分布的变化,因而会影 响到在色散介质中传输后脉冲的展宽。图7.3展示 了三种不同脉冲的展宽。它们是梯形脉冲,高斯 脉冲和余弦脉冲。注意它们有不同的频谱分布和 不同脉冲展宽。梯形脉冲具有最宽的频带宽度,
式中 F是高斯包络ex tp 2的傅里叶变换
F 4 1e x p 4 2
(7.2-3)
在上面的公式中,忽略了波函数u0x,y。波函数
在信号频带范围内保持不变时,这种忽略是合理
的。注意,高斯函数的频谱函数也是高斯函数。
可以把式(7.2-2)看成是谐波场的集合,每个谐
波都是其独特的频率
2020/12/11
激发。这里的 u0x,y是一个约束模式的波函数,
是常数, 0 是光载波的频率。考虑慢变包络的情 形以使包络包含多个光振荡,这种情形对应于
2020/12/11
5
12 0。我们可以把输入脉冲 E x ,y ,z 0 ,t表示
为傅里叶积分的形式
E z 0 , t e ix 0 t F p e i t d (7.2-2)
就是众所周知的群速度色散(GVD)。在光电子
学中,我们经常要处理光波在各种光学系统中的
传输,包括光纤,调制器,以及放大器。在这样
一个普通光学系统中的群速度色散,可以通过相
移是频率的函数来描述。
2020/12/11
3
7.2 色散介质中的光脉冲传播
事实上在现代通信中,光纤中所携带的载流子 基本上都是以数字脉冲的形式存在的,每个脉冲 代表一个比特的信息。因此,脉冲越窄,在一个 给定的时隙中就能容纳更多的脉冲,更多的数据 (比特)就能在时隙中传输。实际上,现代通信 系统的脉冲宽度窄至 311 0s 1,数据速率超过1010bits 在一个 10Gbs的系统中,每秒钟就有100亿个比特。 窄脉冲高速度的趋势一直不会衰减。进一步降低
第五章光纤色散2

1 A( z, T) 2
令Ω=ω-ω0
其中A(z,T)由其各A(z, ω-ω0) 傅立叶分量叠加而成
A( z, 0 ) exp[ j ( 0 )T]d ( 0 )
n A( z, t ) [j( 0 )] A( z, 0 ) t n
n
脉冲频谱的演化方程
A z, 1 j 2 2 A z , z 2
得出脉冲在光纤中传输距离z之后的频域表达式
j A( z, ) A(0, ) exp 22 z 2
脉冲的频域表达式
j 2 A( z, ) A(0, ) exp 2 z 2
g
无色散情况下,信号形状无畸变;信号获得传输时延 1 z
z vg
二.时域分析
目的: 对光信号在光纤中的传输演化情况进行分析 观察: 仪器---示波器 信号特点---窄、宽、交叠等
时域传输方程的获得
[j( 0 )]n A( z, 0 )
忽略高阶色散
A( z, 0 ) 1 j[ 1 ( 0 ) 2 ( 0 ) 2 ] A( z, 0 ) 0 z 2 n
信号各频 率成分
E(u, v, z, ) A( z, 0 ) (u, v) exp[ j0 z)]
构成A(z,t)的各频率成分
A( z, t )
A( z, 0 )
傅立叶变换
1 Az, t 2
A( z,
0பைடு நூலகம்
) exp j 0 t d
L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导色散:不同频率不同模场分布
群时延 τ = dβ = 1 (n + w dn) = 1 = 1
群折射率 群速度
dw c
ng= n + w
vg
=
c ng
dn dw
dw
vg
c / ng
偏振模色散:不同偏振态不同传输速度
复习
单模光纤的色散
D
=
dτ dλ
=
−
2πc λ2
β2
D = DM + Dw + DP + ΔD
λ2 = 0.11612
λ3 = 9.91410
石英中少量掺杂的影响
●
掺Ge, P, Al折射率
●
掺B, F, 折射率
● 微量掺杂时,折射率的改变量与掺杂剂的mol浓度 呈线性变化关系
● 材料的Sellmeyer常数将发生相应的微小变化
群时延、群折射率与群速度
无限大介质中
β = 2π n λ
λ= c
DM
≈
−
λ
c
[
d 2n1
dλ2
Γ+
d 2n2
dλ2
(1− Γ)]
与材料有关的材料色散,二部分的加 权平均
Dw
≈
−
Δ
cλ
n1V
d 2 (bV ) dV 2
芯区的群折 射率
波导结构和功率限制因子随波长的变 化决定的波导色散
DP
≈ − 1[λn1
c 4Δ
(dΔ)2
dλ
− ng1
dΔ][V
dλ
db dV
+V
β
(ω )
=
β0
+
β1 (ω
−ω0
)
+
1 2
β2
(ω
−ω0
)2
+
⋅⋅⋅⋅⋅⋅
光纤在信号中心频 率处的传输常数
光纤在信号中心 频率处的群时延
光纤在信号中心频率处的色散
βn
=
d
nβ (ω ) dω n
β3 β4 光纤在信号中心频率处的高阶色散
群时延
2
jβ0
∂A(z,ω −ω0
∂z
)
−
(β
2
−
β
2 0
) A(z,ω
材料色散 波导色散 剖面色散→0 交叉项 → 0
第三节 光信号在单模光纤中的传输
频域分析
在光纤中沿着Z方向传输的载有信号的线偏振的电磁波可表示为:
ω0 对应的传输常数
E(u, v, z,t) = A(z,t)ψ (u, v) exp[ j(ω0t − β0z)]
光信号的幅度,与损耗有关 横向坐标
=
−
2πc λ2
β2
≈
−
λ
c
d 2n
dλ2
(ps/km.nm)
波导色散
1.概念 由于波导效应的存在,使模式的不同频率成分在波导 中的传输速度不同,由此引起的色散
2.波导色散的表示 用单位频率或波长间隔上的群时延差来表示
dτ dτ dω dλ
模式的有效折射率
光纤中的模式能量分布于纤芯与包层,其感受到的折射率既 不是n1,也不是n2,而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某一值,通常用neff来 表示, neff称为有效折射率
1
(c / n1) sinθc
= n1
c sinθc
⎪⎪⎩sin θ c
=
n2 n1
τ2
=
n12 cn2
多模光纤的模式色散为
Δτ
=τ2
−τ1
=
n12 cn2
−
n1 c
= n1 ⋅ n1 − n2 ≈ n1 ⋅ Δ
c n2
c
模式色散的计算-波动光学方法
光纤中传输的基模为 LP01 模,模式的传输常数为 β01 光纤中传输的最高次模为LPmn 模,模式的传输常数为 βmn
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偏振模色散、模式色散
芯 包层
复习
模式色散:不同模式不同传输速度
子午线
斜射线
时延分析
模式色散
抛物型光纤的群时延<<阶跃光纤的群时延
复习
材料色散:不同频率不同折射率
Sellmeyer定律:不论任何介质,由于在某些波长上,材料对电磁波存 在谐振吸收现象,因此,材料对外场的响应与电磁波的波长相关。即 材料的折射率应当是电磁波频率或波长的函数。
光纤色散
构成光信号的电磁波各分量在光纤中具有不同传输速度的现象
模间色散:不同模式不同传输速度 材料色散:不同频率不同折射率 波导色散:不同频率不同模场分布 长途系统使用单模光纤 偏振模色散:不同偏振态不同传输速度
色度色散定义:单位长度光纤传输时延随波长的变化率
D(λ) =
dτ (λ
dλ
)
,τ
(λ
)波长λ的光通过单位长度光纤的时延,
A(0,t) = f(t)
光信号的中心频率, 具有一定的光谱宽度
传播方向
E(u, v, z,ω) = A(z,ω −ω0 )ψ (u, v) exp[− jβ0z)]
构成的各频率成分
A( z, t )
A(z,ω −ω0 )
傅立叶变换
A(z,t) =
1
2π
+∞
∫ A(z,ϖ
−∞
−ϖ 0 ) exp(
= k0neff
neff = bn12 + (1− b)n22
传输常数与模式场分布
模式传输常数也可以由相应的模式场分布得到
( ) ∫ k 2 ψ n 2 − ∇tψ n 2 ds
β
2 n
=
S
∫ ψ n 2 ds
S
阶跃单模光纤的色散
D
=
dτ dλ
=
−
2πc λ2
β2
决定了波导结构 D = DM + Dw + DP + ΔD
一般取3即可获得 足够的性质
n = f (λ)
∑ ∑ n2
=1+
N λ2 B j j=1 λ2 − λ2j
=1+
N j =1
w2j w2j − w2
与材料组成有关的常数,称为Sellmeyer常数,对于纯石英材料
B1 = 0.69681
B2 = 0.40817
B3 = 0.89493
λ1 = 0.06853
第二节 单模光纤中的色散
归一化传输常数与有效折射率
( ( ) ) b
=
1
−
U V
2 2
=W2 V2
=
a2 β 2 − k02n22
a2 k02n12 − k02n22
=
β 2 − k02n22
k02n12 − k02n22
模式传输常数 β = k 0
bn
2 1
+
(1 −
b
)
n
2 2
有效折射率
β = 2πneff λ
端面上的投影为以光纤轴线为圆心,半径小于芯子半径的圆
子午线
θz
斜射线
模式色散的计算-几何光学方法
包层n2
②
芯区n1
①
① 传输最快的子午线
θc
② 传输最慢的子午线
对于①,单位长度光纤传输的时延:
τ1
=
1 V1
=
1 c / n1
=
n1 c
对于② ,单位长度光纤传输的时延:
⎪⎪⎧τ 2
⎨
=
1 V2
=
传输速度最快的模式与传输速度最慢的模式通过单位长度 光纤所需的时间之差。
子午线与斜射线
子午线:轨迹通过光纤的中心轴线,在光纤端面上的投影与
光纤芯子的直径相重合
斜射线: 阶跃光纤 轨迹不通过光纤的中心轴线,在光纤端面上的投
影为芯、包界面上的内接多边形
渐变型折射率光纤 轨迹不通过光纤的中心轴线,在光纤
ps
nm ⋅ km
色散调节手段:改变光纤结构,改变波导色散
色散对光通信系统的影响
信号畸变 光脉冲形状畸变 引起误码
时间
脉冲展宽
多模光纤中的模式色散
1.概念
光脉冲能量的载体:所有模式 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的传输速度,在光纤中沿传输方向行进 的过程中,各模式逐渐分离,使得光信号展宽。
2.模式色散的表示 单位光纤长度上,模式的最大时延差 Δτ
用单位频率或波长间隔上的群时延差来表示
β2
=
dτ dω
[ps2 km]
G.652@1.55μm: ~ 20ps2/km
D
=
dτ dλ
[ps/nm ⋅ km]
~17ps/nm⋅km
Sellmeyer定律-材料色散
不论任何介质,由于在某些波长上,材料对电磁波存在谐振吸 收现象,因此,材料对外场的响应与电磁波的波长相关。即材 料的折射率应当是电磁波频率或波长的函数。
衰减 (dB/km) 色散(ps/nm.km)
0.6 0.5 0.4 0.3 0.2 0.1
1100
1200
G.652 & G.654
20
EDFA 频带
G.653
10
0
-10
G.655
-20
1300
1400
波长(nm)
1500
1600
1700
复习
单模光纤:
光
材料色散、波导色散、偏振模色散
纤 多模光纤:
j(ϖ
−ϖ 0 )t)dϖ
∫ ⎪⎧E(u, v, z,ω) =
+∞E(u, v, z,t) exp(− jωt)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