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精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2. 学习并掌握精密机械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如CAD软件应用、机构优化等;3. 了解精密机械设计中涉及的各类机械零部件及其功能、性能和选用原则。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精密机械装置设计和分析;2. 掌握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的绘制和组装;3. 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精密机械设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精密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 增强学生对我国精密机械制造业的认识,培养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精密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力学基础、材料力学特性、机械原理等,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让学生掌握精密机械设计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

2. 精密机械设计方法与步骤:详细介绍CAD软件在精密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如零件绘制、组装、运动仿真等,以及机构优化设计方法。

3. 机械零部件及其选用:分析各类机械零部件的功能、性能、选用原则,结合教材章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常用零部件的选用。

4.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精密机械装置设计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精密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学习;第二周:CAD软件应用技能培训;第三周:机械零部件的认识与选用;第四周:实践操作,进行简单机械装置设计与分析。

教学内容科学系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合理,便于学生消化吸收,提高教学质量。

精密机械实践报告(2篇)

精密机械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精密机械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精密仪器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了解精密机械的设计与制造过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精密机械实践。

本文将详细记录实践过程,并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践目的1. 了解精密机械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2. 掌握精密机械加工、装配与调试技术;3. 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内容1. 精密机械设计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精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了精密机械的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强度校核、运动学分析等。

我们以一个实际项目为例,进行了精密机械的设计,包括以下步骤:(1)需求分析:明确设计要求,如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尺寸等;(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提出多个设计方案,并进行比较;(3)结构设计:选择最佳方案,进行结构设计,包括零件选型、尺寸计算、公差设计等;(4)强度校核:对关键零件进行强度校核,确保结构强度满足要求;(5)运动学分析:对精密机械的运动进行仿真分析,优化设计。

2. 精密机械加工精密机械加工是制造精密机械的关键环节。

我们学习了常见的精密加工方法,如精密车削、精密磨削、电火花加工等。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亲手操作了精密车床、精密磨床等设备,掌握了以下技能:(1)正确选择刀具、量具和切削参数;(2)掌握切削过程中的工艺控制;(3)提高加工精度,减少加工误差。

3. 精密机械装配与调试精密机械的装配与调试是保证其性能的关键。

我们学习了精密机械装配的基本原则和调试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装配原则:确保装配精度,保证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2)装配方法:采用合理的装配顺序和工具,提高装配效率;(3)调试方法:通过调整和测试,确保精密机械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1. 实践成果通过一个月的实践,我们完成了一个精密机械的设计、加工、装配与调试。

精密机械课程设计报告-微动螺旋机构设计

精密机械课程设计报告-微动螺旋机构设计

精密机械课程设计报告微动螺旋机构设计车刀进给机构是车床中的重要机构,刀具进给的精度决定了工件的精度。

本文设计的是一个提高车床车刀进给精度的装置。

该装置采用的是螺旋差动微动原理,实现车刀进给量的微米级精确控制,比普通的车刀进给装置精度上有了大幅的提升。

该装置的示数原理与螺旋测微器相似,是通过长刻度筒和圆刻度筒确定车刀当前位置。

然后论述了该装置的加工工艺并分析了影响该装置精度的一些因素。

关键词:车刀;进给量;精度;螺旋微动1 绪论 (1)2 方案论证 (2)3 结构设计 (3)3.1整体结构设计 (3)3.2微动装置设计 (3)3.3示数装置设计 (5)3.4导轨设计 (6)3.4.1 结构设计 (6)3.4.2工艺设计 (7)4误差分析 (9)5 总结体会 (10)参考文献 (11)1 绪论车削加工可以实现工件的外表面、端面、内表面以及内外螺纹的加工,不仅是切削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形式,并且在整个机加工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车削加工过程由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两种运动形式构成。

主运动是指车床主轴的回转运动,是切削力的主要来源;进给运动指的是刀具的移动,包括沿工件轴向的进给运动、沿工件径向的进给运动和斜向运动,刀具的运动决定了工件的外形轮廓,当然也决定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传统刀架是通过螺纹杆的转动利用螺旋副直接实现前进或回退的。

由于人手灵敏度的限制,刀具进给最小刻度一般不小于0.02mm,不可能实现微米级的精确进给控制,无法实现精确的尺寸控制。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主要是靠数控加工,或使用精密车床,但数控车床或者精密车床成本都很高,因此只适用于批量加工。

针对这一缺陷,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刀具进给控制机构。

这种机构采用的是差动螺旋微动机构的原理,用机械的方式提高了加工精度。

经过这种改造,普通车床也能实现较高精度要求零件的加工,可以为小批量生产节约生产成本。

12 方案论证方案一:减小螺纹螺距螺距就是螺杆旋转一周时所前进的距离(单线螺纹),减小螺距必然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进给量控制。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1、题目设计某一带式运输机用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运输机二班制、连续工作,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

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10年,运输带速度允差±5%.室内环境最高温度:35℃;动力来源:三相交流380/220伏;卷筒效率:0。

96。

2、参考方案(1)V带传动和一级闭式齿轮传动(2)一级闭式齿轮传动和链传动(3)两级齿轮传动3、原始数据4、其他原始条件(1)工作情况:二班制、连续工作,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

(2)使用期限:10年,大修期三年,每年工作300天.(3)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

(4)工厂能力: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精度齿轮。

(5)动力来源:三相交流(220V/380V)电源。

(6)允许误差:允许输送带速度误差5%。

一、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1、 确定传动方案本次设计选用的带式输送机的机械传动装置方案为V 带传动和一级闭式齿轮传动,其传动装置见下图。

图1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示意图F:运输带拉力; V :运输带速度; D:卷筒直径2、 选择电动机(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380V ,Y 系列。

(2) 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功率① 带式输送机的性能参数选用表1的第 6组数据,即: 输送带工作拉力F/N输送带工作速度v/m ·s -1卷筒直径D/mm29001。

3 300表一工作机所需功率为:kW k Fv w 77.3s 1.3m N 9.2P -1=⋅⨯==②从电动机到工作机的传动总效率为:212345ηηηηηη=其中1η、2η、3η、4η、5η分别为V 带传动、齿轮传动、滚动轴承、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和滚筒的效率,查取《机械基础》P 459的附录 3 选取1η=0。

95 、2η=0.97(8级精度)、3η=0。

99(球轴承)、4η=0.995、5η=0.96故22123450.950.970.990.9950.960.8609664143520.862ηηηηηη==⨯⨯⨯⨯=≈③ 电动机所需功率为kW kWP wd 374.4862.077.3P ===η又因为电动机的额定功率ed d P P ≥查《电机型号大全》,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5.5kW,满足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d ed P P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流程。

2. 学生能了解并运用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原理,进行简单机械系统的受力分析。

3. 学生能掌握并运用AutoCAD等绘图软件,绘制出符合要求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机械结构的设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机械设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具备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机械设计课程,培养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职业素养。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自我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关注机械设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认识到机械设计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本课程结合初三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项目式教学,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使学生理解机械设计的目标和过程。

教学内容:- 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 机械设计的方法2. 机械设计中的力学原理:讲解力学基本知识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教学内容:- 杆件受力分析- 轴承和连接件的受力分析- 简单机械系统的受力分析3. 机械设计绘图:教授AutoCAD等绘图软件的基本操作,使学生能够绘制出符合要求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教学内容:- AutoCAD软件的基本操作- 机械零件图的绘制方法- 装配图的绘制方法4.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机械设计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电子精密机械设计第四版课程设计 (2)

电子精密机械设计第四版课程设计 (2)

电子精密机械设计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题目开发一种控制机器人进行三维绘图的系统。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掌握电子精密机械设计方案制定的方法与技能,理解数字信号处理、控制系统设计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设计要求如下:1.设计一个机器人系统,能够绘制三维图形,并实现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定位、计算和控制;2.要求把控制板、传感器、执行机构集成在一起,进行系统初步调试;3.实现系统的稳定工作、快速响应、准确定位。

三、课程设计内容和关键技术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为:1.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机械臂的设计和选择;–电机、减速器选型;–机械结构的设计、加工和装配等。

2.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传感器的选型和布局;–控制板的选型和编程;–控制算法的设计和实现;–控制系统的调试和优化等。

3.三维绘图软件的开发:–定义文件格式和通信协议;–设计软件界面和功能菜单;–实现三维图形绘制、旋转、缩放和平移等功能;–远程控制机器人运动,完成三维绘图。

关键技术包括:1.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2.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算法;3.机器人的反馈控制和运动控制;4.硬件和软件的集成。

四、课程设计进度和安排1.第1周:确定课程设计方案,分组,制定计划,验收标准,排查风险;2.第2-3周:机械结构设计和制造;3.第4-5周:电机和控制板选型、传感器布局和测试;4.第6-8周:控制算法编程,控制板和传感器调试;5.第9-10周:机械结构和控制板的集成和测试;6.第11-12周:开发三维绘图软件,测试整个系统;7.第13周:做结课报告。

五、课程设计评估和考核本课程设计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考核:1.课程论文(含设计方案、设计报告等):60分;2.课程演示和答辩:20分;3.课程实验和实践:20分。

六、参考文献1.《机器人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模拟与分析》;2.《机器人学与控制》;3.《数字信号处理》;4.《自适应控制理论与设计》;5.《控制工程基础》。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完成设计、计算、绘图等环节,有助于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 和创新思维。
为学生未来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能够熟悉机械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规范,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为其未来 从事机械设计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设计任务
精密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
强度计算
根据零件所承受的载荷和转速, 计算出零件的应力分布和疲劳寿
命。
刚度计算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 ,计算出零件的变形量,确保满
足精度要求。
振动稳定性计算
分析零件在不同频率下的振动特 性,确保其稳定性。
热稳定性计算
考虑零件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的 热膨胀和收缩,确保其热稳定性
精密机械系统的优化设计
优化目标
提高系统的性能、降低制造成本、减小体积和重量等。
设计方法
采用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如有限元分析、可靠性设计和优化设计等,确保系统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具有更 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05
课程设计实践
设计题目与要求
设计题目:设计一款精密齿轮减速器
01
02
减速比:20:1
输入转速:1000rpm
特点
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效率、长寿命。
精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
基本原则
功能需求分析、系统整体设计、 详细结构设计、优化与改进。
设计流程
明确设计任务和目标、收集资料 和制定方案、初步设计、技术设 计、施工设计、设计评审与修改 。
精密机械设计中的材料选择与处理
材料选择
根据机械系统的性能要求,选择具有 合适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的材料。

精密机械课程设计

精密机械课程设计

(1) 高速级
T1
1) 分度圆直径
d1
、d
电机
p1
n1
2
T2
i12
p2 n2
d1 K d 3
d 1 H f
T1 K 1
2

u12 1 u12
i23
H f
p3
T3
pg
n3
工作机
式中
H f
——高速级齿轮的齿面许用接触应力, N / mm2 , 取 H 1 和 H 2 中的较小值代入。
a1 a2
拟定传动系统
电机
电机
工作机
工作机
展开式
同轴式
装配图(展开式)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轴侧图
装配图(同轴式)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轴侧图
装配图(展开式)
主视图
装配图(展开式)
俯视图
装配图(展开式)
左视图
装配图(展开式)
轴侧图
装配图(同轴式)
主视图
装配图(同轴式)
俯视图
装配图(同轴式)
四、轴的复合强度计算
按弯、扭复合强度对轴径进行校核,详见参考资料1
五、校核各轴承
深沟球轴承寿命计算:
Cj
p n L/h C ft 16670
式中
f t ——温度系数
设计步骤
六、校核键联接强度
键的挤压强度:
p
4T p d Lh
式中: T ——转矩;d ——轴径;L ——键的工作长度
设计步骤
一、拟定设计方案
1、展开式 2、同轴式
电机
i12
二、初步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题目设计某一带式运输机用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运输机二班制、连续工作,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

减速器小批量生产,使用期限10年,运输带速度允差±5%。

室内环境最高温度:35℃;动力来源:三相交流380/220伏;卷筒效率:0.96。

2、参考方案(1)V带传动和一级闭式齿轮传动(2)一级闭式齿轮传动和链传动(3)两级齿轮传动3、原始数据4、其他原始条件(1)工作情况:二班制、连续工作,单向运转,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

(2)使用期限:10年,大修期三年,每年工作300天。

(3)生产批量:小批量生产。

(4)工厂能力: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7~8级精度齿轮。

(5)动力来源:三相交流(220V/380V)电源。

(6)允许误差:允许输送带速度误差5%。

一、 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1、 确定传动方案本次设计选用的带式输送机的机械传动装置方案为V 带传动和一级闭式齿轮传动,其传动装置见下图。

图1 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示意图F :运输带拉力; V :运输带速度; D :卷筒直径2、 选择电动机(1) 选择电动机的类型按工作要求及工作条件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封闭自扇冷式结构,电压380V ,Y 系列。

(2) 选择电动机的额定功率① 带式输送机的性能参数选用表1的第 6组数据,即: 输送带工作拉力F/N输送带工作速度v/m ·s -1卷筒直径D/mm29001.3 300表一工作机所需功率为:kW k Fv w 77.3s 1.3m N 9.2P -1=⋅⨯==②从电动机到工作机的传动总效率为:212345ηηηηηη=其中1η、2η、3η、4η、5η分别为V 带传动、齿轮传动、滚动轴承、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和滚筒的效率,查取《机械基础》P 459的附录3 选取1η=0.95 、2η=0.97(8级精度)、3η=0.99(球轴承)、4η=0.995、5η=0.96故22123450.950.970.990.9950.960.8609664143520.862ηηηηηη==⨯⨯⨯⨯=≈ ③ 电动机所需功率为kW kWP wd 374.4862.077.3P ===η又因为电动机的额定功率ed d P P ≥查《电机型号大全》,选取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5.5kW ,满足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d ed P P ≥。

(3) 确定电动机的转速传动滚筒轴工作转速:m in /803.8230014.31000603.11000601r mms m D v n w =⨯⨯⨯⋅=⨯⨯=-π 查《机械基础》P 459附录3, V 带常用传动比为i 1=2~4,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常用传动比范围为i 2=3~5(8级精度)。

根据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i 与各级传动比i 1、i 2、…i n 之间的关系是i=i 1i 2…i n ,可知总传动比合理范围为i=6~20。

又 因为wmn n i =,故 电动机的转速可选择范围相应为min /06.1656min /818.496r n r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有750r/min 、1000r/min 和1500r/min 三种。

(4) 确定电动机的型号选上述不同转速的电动机进行比较,查《电动机型号大全》及相关资料得电动机数据和计算出总的传动比,列于下表:表二为降低电动机重量和价格,由表二选取同步转速为1500r/min的Y系列电动机,型号为Y132S-4。

查《电机型号大全》,得到电动机的主要参数以及安装的有关尺寸(mm),表三表四3、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的计算和分配(1)总传动比 17.183(2)分配各级传动比各级传动比与总传动比的关系为i=i1i2。

根据V带的传动比范围i1=2 ~ 4 ,初选i1=3.4366,则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5,符合圆柱齿轮传动一级减速器传动比范围i2=3~5(8级精度),且符合了在设计带传动和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组成的传动装置中,应使带传动比小于齿轮传动比,即i带<i齿。

4、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 计算各轴输入功率① 0轴(电动机轴)的输出功率为:kWP P ed 5.50==②1轴(减速器高速轴)的输入功率:从0轴到1轴,经过V 带传动和一个联轴器,所以:kW kW P P ed 225.595.05.51=⨯==带η③ 2轴(减速器低速轴)的输入功率:从1轴到2轴,经过一对轴承,一对齿轮传动,一对齿轮啮合传动,所以:kW kW P P 018.597.099.0225.512=⨯⨯==齿承ηη ④ 3轴(滚筒轴)的输入功率:从2轴到3轴,经过一对轴承,一个联轴器,所以:kW kW P P 943.4995.099.0018.523=⨯⨯==联承ηη(2) 计算各轴转速① 0轴(电动机轴)的转速: m in /1440r n n m == ② 1轴(减速器高速轴)的转速:1111m in 019.4194366.3m in 1440/--⋅=⋅==r r i n n m ③ 2轴(减速器低速轴)的转速:1121212min 804.8354366.3min 1440--⋅=⨯⋅===r r i i n i n n m ④ 3轴(滚筒轴)的转速:11212123min 804.8354366.3min 1440--⋅=⨯⋅====r r i i n i n n n m (3) 计算各轴转矩 ① 0轴(电动机轴)的转矩:m N r kWn P M ⋅=⋅⨯==-476.36min14405.59550/95501000② 1轴(减速器高速轴)的转矩:m N r kWn P M ⋅=⋅⨯==-085.119min019.419225.59550/95501211 ③ 2轴(减速器低速轴)的转矩: m N r kWn P M ⋅=⋅⨯==-833.571min804.83018.59550/95501222 ④ 3轴(滚筒轴)的转矩:m N r kWn P M ⋅=⋅⨯==-286.563min804.83943.49550/95501333把上述计算结果列于下表:表五二、 传动零件的设计1、 箱外传动件设计(V 带设计) (1)计算设计功率P ded A d P K P =根据V 带的载荷有轻微振动,二班工作制(8小时),查《机械设计与创新》P 146表10-5,取K A =1.3。

即kW kW P K P ed A d 15.75.53.1=⨯==(2)选择带型普通V 带的带型根据传动的设计功率P d 和小带轮的转速n 1按《机械设计基础》95P 图6-9选取。

根据算出的P d =7.15kW 及小带轮转速n 1=1440r/min ,查图得:1d d =112~140可知应选取A 型V 带。

A 型V 带数据:(3)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证带速由《机械设计基础》95P 图6-9查得,小带轮基准直径为112~140mm (d dmin =75mm ),则取d d1= 125mm> d dmin .(d d1根据《机械设计基础》90P 图6-4查得)4366.3121==d d d d i ,所以mm mm d d 575.4294366.31252=⨯= 根据《机械设计基础》90P 图6-4查得“V 带轮的基准直径”,得2d d =425mm ① 误差验算传动比: 434.3%)11(125425)1(12=-⨯=-=εd d d d i 误(ε为弹性滑动率)误差 %5%076.0%1004366.3|4366.3434.3|%100||11<=⨯-=⨯-=i i i i 误 符合要求② 带速 s m nd v d /42.910006014401251000601=⨯⨯⨯=⨯=ππ满足s m v s m /30~25/5<<的要求,故验算带速合适。

(4)确定中心距离、带的基准长度并验算小轮包角由式)(2)(7.021021d d d d d d a d d +≤≤+ 可得)425125(2)425125(7.00+⨯≤≤+⨯a 即11003850≤≤a ,选取0a =800mm 所以有:()022121004)(22a d d d d a L d d d d d ++++=π()()mm mm 063.24928004125-425425125280022=⎥⎦⎤⎢⎣⎡⨯+++⨯=π由《机械设计基础》85P 表6-2查得d L =2500mm 实际中心距: mm L L a a d d 9685.8032063.24922500800200=-+=++= 120544.1585.579685.8031254251805.57180121>=⨯--=⨯--=a d d a d d符合要求。

(5)确定带的根数z查机械设计手册,取P 1=1.92KW 。

由《机械设计基础》P 96表6-7查得,取Ka=0.95 由《机械设计基础》P 85表6-2查得,K L =1.03 则带的根数806.303.195.092.115.71=⨯⨯==L a d K K p p z所以z 取整数为4根 (6)确定带轮的结构和尺寸根据V 带轮结构的选择条件,Y132S-4型电机的主轴直径为d=38mm ; 由《机械设计与创新》P142 ,“V 带轮的结构”判断:当3d <d d1(125mm)<300mm ,可采用H 型孔板式或者P 型辐板式带轮,这次选择H 型孔板式作为小带轮。

由于d d2>300mm ,所以宜选用E 型轮辐式带轮。

总之,小带轮选H 型孔板式结构,大带轮选择E 型轮辐式结构。

(7)确定带的张紧装置选用结构简单,调整方便的定期调整中心距的张紧装置。

(8)计算压轴力 计算预紧力:N qv K zv P F a d 674.16342.91.01-95.05.242.9415.750015.2500220=⨯+⎪⎭⎫ ⎝⎛⨯⨯⨯=+⎪⎪⎭⎫ ⎝⎛-= 上面已得到 544.1581=a ,z=4,则:N a zF F 506.12862544.158sin 674.163422sin 210=⨯⨯⨯==∑(9)带轮的材料 选用灰铸铁,HT200。

2、 减速器内传动件的设计(齿轮传动设计) (1)选择齿轮材料、热处理方法及精度等级① 齿轮材料、热处理方法及齿面硬度因为载荷中有轻微振动,传动速度不高,传动尺寸无特殊要求,属于一般的齿轮传动,故两齿轮均可用软齿面齿轮。

查《机械基础》P 322表14-10,小齿轮选用45号钢,调质处理,硬度260HBS ;大齿轮选用45号钢,调质处理,硬度为220HBS 。

② 精度等级初选减速器为一般齿轮传动,圆周速度不会太大,根据《机械设计学基础》P 145表5-7,初选8级精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