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肺吸虫病影像

合集下载

肺吸虫你听说过吗

肺吸虫你听说过吗

肺吸虫你听说过吗作者:周素琴来源:《健康博览》 2014年第12期文/周素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40 多岁的陈女士,身体一向健康。

一年前开始反复胸闷及活动后气急,当地医院胸片检查提示胸腔积液,左侧和右侧的胸腔积液交替出现。

在当地多次住院检查及胸穿检查,及反复抗炎治疗,但胸水还是反复出现,诊断一直未能明确,陈女士一家以为她真得了什么怪病,而且这一病,对她的生活及精神上造成较大的困扰。

几个月之后,陈女士开始出现皮肤瘙痒,并发现身上多处长了皮下硬块,此起彼伏,自感有刺痛感,硬块以胸部较多。

当地医院医师检查血常规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有增高,考虑荨麻疹,抗过敏治疗后皮疹仍存在,但较之前稍有减退。

患者曾前往某医院就诊,查胸部CT 提示右下肺有多个小结节,大小不等,还进行了结核试验等相关检查后,认为肺结核病暂时不考虑。

但仍未给与明确诊断。

经多方打听及熟人推荐,陈女士专门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吴晓虹医师的专家门诊。

在吴晓虹的仔细问诊和耐心回顾患者既往一大叠检查资料及胸部CT 等影像资料后,通过对皮肤的表现及患者胸部CT 上的多个结节的分布特征的分析,结合患者一直存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情况,认为患者应首先考虑为“肺吸虫病”。

指导患者前往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了肺吸虫的皮试及抗体的检测,3天后检查结果正如吴晓虹所分析,肺血吸虫抗体阳性。

吴医师就给陈女士开了一个疗程的抗肺吸虫药物“吡喹酮”进行治疗,药费只有79元钱。

陈女士在服用完这药物几天后,就感觉胸闷好转,皮肤此起彼伏的硬块不再反复出现,复查胸水完全吸收,1月后复查胸部CT,右侧肺部多个结节就已经基本吸收。

吴医师介绍说:肺吸虫又称并殖吸虫,人体寄生的肺吸虫,在国内有卫氏肺吸虫和斯氏肺吸虫两种。

浙江省是肺吸虫特别是卫氏肺吸虫病的流行区,该病可在流行区内,通过生食或半生食石蟹、蜊蛄、沼虾或饮用生的溪水及食具(刀、砧板)的污染获得。

卫氏肺吸虫病在临床上可以表现为肺部感染或脓肿等,并可伴发皮下肌肉型呈游走性的皮下结节。

14例肺吸虫病误诊为结核的原因及胸部CT表现分析

14例肺吸虫病误诊为结核的原因及胸部CT表现分析

14例肺吸虫病误诊为结核的原因及胸部CT表现分析刘雪艳严晓峰吕圣秀李春华【摘要】目的探讨肺吸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C T特征,分析肺吸虫病误诊肺结核的原因。

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临床确诊14例肺吸虫病患者的临床及C T系列片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吸虫病误诊肺结核的原因。

结果14例患者,有明确流行病学史12例;临床表现:咳嗽、咳痰、胸痛8例;发热、盗汗4例;气促5例;皮疹2例;皮下游走性包块3例。

嗜酸性粒细胞分类增高10例。

影像学表现:支气管周围炎4例;肺浸润性改变9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斑片、条片状影,边界模糊;典型“隧道征”6例;囊状影2例。

胸腔积液11例。

病灶呈游走性4例。

14例患者行血清肺吸虫抗体检查(ELISA法),均呈阳性反应。

经吡喹酮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结论胸部C T在肺吸虫病及肺结核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放射科医师应正确判读肺吸虫病的C T影像学改变,还应重视肺吸虫病各期胸部C T及系列片影像学特点与肺结核的差异。

可疑影像学改变应主动询问患者病史、挖掘流行病学史,必要时进行体格检查;最终结合实验室检查,尽可能避免误诊、漏诊。

【关键词】并殖吸虫病;体层摄影术;误诊A nalysis of the m isdiagnosed reason of 14 cases of paragonim iasis as pulm onary tuberculosis findings LIU X u e-y a n,YAN X ia o-fen g,L U S h e n g-x iu,L I Chun-hua Chongqing Infections Disease M edical Center,Chongqing 400036,China【A bstract】O 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hest CT features of paragonimiasis pa­tients ,and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paragonimiasis being misdiagnosed as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 ethods Theclinical and CT imaging features of 14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s paragonimia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1 to March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reasons why paragonimiasis was losis were summarized. R esults In 14 patients,there were 12 cases with clear epidemiological history.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8cases with cough,expectoration and chest pain,4 cases with fever and night sweating,5cases with shortness of breath,2 cases with skin rash,3 cases with migratory subcutan sinophils increased,4 cases w ith CT imaging,4 cases with peribronchitis,9 cases with lung infiltrates showing uni­lateral or bilateral patchy and patchy shadow,Boundary blur; 6cases with typical tunnel signs,2 shadow,and 11 cases with p leural effusion. The le s i ons showed wandering in 4case s.Positiv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when 14 patients u nderwent antilDody test of serum lung fluke. After treatment with praziquantel,the clinical symptoms improved markedly. Conclusion Chest CT has important value in the diferential diagnosis of paragonimi­asis and t uberculosis. Radiologists should correctly interpret CTim aging changes and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differences of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the chest CT and the serials in various periods berculosis. Suspected i maging change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sk patients about their medical history,dig out epidemiological history,and carry o ut physical examination if necessary. Misdiagnosis and missed diagnosis can be a-vvided as much as possible when the diagnosis is finally combined with laboratory examinations.【K ey w ords】paragonimiasis; body section radiography; misdiagnosis并殖吸虫病是并殖吸虫寄身于人体各器官所致 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虫体主要寄生于肺部,故 又称肺吸虫病。

医学寄生虫学图片word版

医学寄生虫学图片word版

医学寄生虫学图片一、绦虫棘球蚴寄生于肝脏(纵切面)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带绦虫卵囊虫病(皮下肌肉型)脑囊虫病米猪肉猪带绦虫成虫猪带绦虫成节牛带绦虫成虫牛带绦虫成节棘球蚴二、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成斯氏狸殖吸虫血吸虫血吸虫成虫虫肺吸虫虫卵肺吸虫毛蚴肺吸虫囊蚴血吸虫虫卵肝吸虫成虫(大血吸虫尾蚴肝吸虫虫卵肝吸虫囊蚴体)肝吸虫成虫灵芝孢子COPT1 COPT2姜片虫卵姜片吸虫毛蚴姜片虫成虫(大体)姜片虫成虫压片姜片虫第一中间宿主-扁卷螺姜片虫第二中间宿主荸荠肝吸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肝吸虫第二中间宿主草鱼沼螺肺吸虫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喇蛄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血吸虫中间宿主肺吸虫病胸腔积肺吸虫病(肺部卫氏肺吸虫成虫三、线虫受精蛔虫卵脱蛋白膜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感染性蛔虫卵钩、蛔、蛲、鞭虫成虫形态蛔虫成虫钩虫卵十二指肠钩虫成虫美洲钩虫成虫及口囊蛲虫雌虫蛲虫成虫蛲虫卵四、孢子虫1.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环状体恶性疟原虫晚期滋养体恶性疟原虫裂殖体恶性疟原虫雄配子体恶性疟原虫雌配子体间日疟原虫环状体间日疟原虫晚期滋养体间日疟原虫未成熟裂殖体间日疟原虫成熟裂殖体间日疟原虫雌配子体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间日疟原虫及细胞内薛氏小点疟原虫(肝细胞内)疟原虫子孢子疟原虫囊合子各期疟原虫红内期的比较隐孢子虫乱囊—抗酸染色肺孢子虫包囊弓形虫卵囊弓形虫滋养体五、鞭毛虫蓝氏贾地鞭毛虫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碘液染色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扫描电镜利杜体利杜体2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阴道毛滴虫滋养体六、叶足虫结肠内阿米巴包囊(碘液染色)结肠内阿米巴包囊铁苏木精染色结肠阿米巴滋养体铁苏木精染色痢疾阿米巴包囊(碘液染色)痢疾阿米巴包囊(碘液染色)痢疾阿米巴包囊(铁苏木精染色)痢疾阿米巴滋养体铁苏木精染色阿米巴小滋养体七、节肢动物家蝇金蝇丽蝇绿蝇麻蝇库蚊幼虫库蚊蛹库蚊成虫三带喙库蚊伊蚊幼虫伊蚊蛹白纹伊蚊按蚊幼虫按蚊蛹按蚊成虫按蚊头部(雌)按蚊头部(雄)饱血按蚊库蚊头部(雄)雌蚊口器白蛉幼虫白蛉蛹中华白蛉人蚤雌人蚤雄印鼠客蚤雌印鼠客蚤雄猫蚤雌猫蚤雄蚤前胃臭虫卵臭虫若虫臭虫成虫头虱成虫人体虱(雌) 人体虱(雄)阴虱成虫头虱卵硬蜱硬蜱雌雄恙螨幼虫革螨成虫软蜱卵软蜱成虫(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儿童胸肺型合并脑型肺吸虫病的CT和MRI表现

儿童胸肺型合并脑型肺吸虫病的CT和MRI表现

儿童胸肺型合并脑型肺吸虫病的CT和MRI表现范文辉;杜柏林;梁奕;王佳;林浩【摘要】目的:研究胸肺型和脑型肺吸虫病的CT及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4例患儿经实验室检查确诊肺吸虫痛,均行胸部CT检查及脑部MR平扫加增强检查,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影像表现并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肺部表现4例均见胸腔积液并胸膜下肺结节;3例见肺内蜿蜒条状密度增高影;2例见肺内斑点状模糊影;2例见肺内小结节,其中1例结节边缘见弯曲条状影,状如“蝌蚪”.脑部表现3例见颅内大小不等出血灶;2例见多发结节状或环形强化病灶,分布于脑实质及脑室内;2例见“隧道征”;所有病灶周围均有大小不等水肿信号.结论:胸腔积液合并胸膜下肺结节、肺内蜿蜒条状密度增高影及状如“蝌蚪”的小结节是胸部较特征性的CT表现.脑实质及脑室内多发结节状或环形强化病灶及“隧道征”为脑部较特征性的MRI表现.胸部和脑部病变均具有多发及迁移性.【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6(031)010【总页数】4页(P976-979)【关键词】并殖吸虫;肺;脑;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作者】范文辉;杜柏林;梁奕;王佳;林浩【作者单位】430010武汉,武汉脑科医院/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影像科;430010武汉,武汉脑科医院/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影像科;430010武汉,武汉脑科医院/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影像科;430010武汉,武汉脑科医院/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影像科;430010武汉,武汉脑科医院/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影像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22.35;R383.33;R445.2;R814.42并殖吸虫病是并殖吸虫童虫在组织内穿行和成虫寄居引起的疾病,由于该虫主要寄生在肺脏,引起肺型并殖吸虫病,简称肺吸虫病[1,2]。

胸肺型和脑型肺吸虫病是发病较多的临床类型。

本文搜集2012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经确诊的4例同时患有胸肺型和脑型肺吸虫病的患儿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其胸部CT及脑部MRI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胸部寄生虫感染相关的影像表现-邹洋20171028

胸部寄生虫感染相关的影像表现-邹洋20171028
8
原虫1:蠊缨滴虫感染 (CONT.)
9
原虫1:蠊缨滴虫感染 (CONT.)
根据目前已报道的病例, 以下几个方面可作为蠊缨滴虫感染的诊断线索 1)肺炎、肺脓肿患者, 正规抗感染治疗无效, 并难以用常见病或原有基础
疾病解释者; 2)原有支气管扩张症患者, 无诱因出现痰量增多, 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 痰
妊娠生殖系统。
7
原虫1:蠊缨滴虫感染 (CONT.)
在生理盐水涂片中, 活虫体多是圆形或椭圆形, 半透明, 虫体呈圆形、卵圆 形或梨形, 虫体大小不一, 差别较大, 长径为10~45 μm 。一端有成簇的多 根鞭毛, 鞭毛不停地快速摆动, 使虫体沿其纵轴向前旋转泳动, 或左右摆动 前进。
涂片标本用瑞氏(或姬氏) 染色或复合染色后用油镜观察, 可见虫体多为椭 圆形或梨形, 胞浆呈紫红色, 细胞核紫褐色、泡状, 位于虫体前端。虫体的 一端外侧有成簇鞭毛, 呈深紫红色, 呈环状排列。鞭毛较多, 不易数清准确 数目, 约有40~80根, 长5~18 μm 。若固定染色不当, 虫体可缩小变形, 增加鉴定难度。
Table 2 Results of GMS staining and PCR assay in patients from different age groups
年龄(岁)
0~ 1~ 21~ 41~ 61~ 81~ 总计
检查例数
15 132 251 397 322 224 1341
阳性患者数量(%)
或进行肺泡灌洗液检查, 查到虫体即可确诊。
10
原虫1:蠊缨滴虫感染 (CONT.)
取样标本:痰,支气管灌洗液,尿, 注意事项: 超鞭毛虫体外存活时间为4 h 左右,曾观测到该患者肺泡灌洗液标本室温

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图谱.ppt

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图谱.ppt

图2-5 肺泡细胞癌合并肺间质改变
胸部HRCT: 肺内、胸膜下 大小不等结节影, 部分有融合;小叶 间隔增厚,表现为 胸膜下多边形结构;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叶间胸膜积液。
图2-6 肺泡细胞癌合并肺间质改变
胸部HRCT: 肺内、胸膜下 大小不等结节影, 部分有融合;小叶 间隔增厚,表现为 胸膜下线;牵引性 细支气管扩张;叶 间胸膜积液。
图3-9 右下叶肺不张(右下支气管鳞癌)
胸部CT: 右下叶实变,体 积缩小,紧靠右脊 柱旁、横膈上,右 上缘为下部斜裂。 萎缩的肺内支气管 轻度扩张,腔内可 见黏液栓塞。右侧 胸腔积液。
图3-10 大量胸水致右肺压迫性肺不张
患者男性,39岁。咳嗽、气喘3周。
胸部CT: 右侧大量胸 水,右肺向肺门 压缩,密度增高。 纵隔左移。
胸部后前位片: 左肺门增大,左下 肺可见片状影。
图1-19 左肺下叶小细胞肺癌
胸部左侧位片: 左肺下叶背段及基 底段可见不规则肿物影。
图1-20 左肺下叶小细胞肺癌
胸部CT: 左肺下叶各基底段 支气管的管壁增厚(套 袖征),肿物包绕支气 管。左肺下叶肿物。
图1-21 右肺上叶小细胞肺癌
患者男性,38岁。因“感冒”发现右肺阴影半年,抗炎抗痨无 效,气短2月,面部肿胀5天。支气管镜检见右肺上叶支气管明显变 窄。
图3-18 瘢痕性肺不张(肺结核)
患者男性,8岁。抗结核治疗1年半。
胸部后前位片: 左上叶大片实 变,左腋窝淋巴 结钙化。
图3-19 瘢痕性肺不张(肺结核)
图1-24 肺出血
患者男性,41岁。咯血4天。
胸部CT: 右中叶斑片状、 毛玻璃样阴影,其 内可见正常走行的 肺血管纹理。出血 停止3天后复查病 变吸收消散。

肺吸虫(冯)

肺吸虫(冯)

二、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肺吸虫成虫除寄生于人体外还可寄生于多种肉食 哺乳动物体内,如犬、猫、虎、狼等的体内。 肺吸虫的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 为淡水蟹和蝲蛄。
二、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一)生活史图解
成虫
(肺部)
随痰液吐出或 随粪便排出
体内移行
童虫
(肠壁) 经 口 感 染
虫卵 入水 毛蚴
(在人体内发育)
一、卫氏并殖吸虫形态
(一)成虫形态
肺吸虫成虫体肥厚,背面隆起, 腹面扁平。

活体呈红褐色,半透明。 固定后为椭圆形、灰白色,
体长为7.5~12mm,宽为4~ 6mm,厚3.5~5mm。大小、形态 均似半颗黄豆。
一、卫氏并殖吸虫形态
(一)成虫形态
附着器官: 卫氏并殖吸虫的口吸盘、腹吸盘大 小略同,口吸盘位于前端,腹吸盘位 于虫体中横线之前。 消化器官: 口→咽→食管→ 左右两个肠支 生殖器官: 雌雄同体 卵巢与子宫并列于在腹吸盘之后。 睾丸左右分支,并列于虫体后端 1/3处。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二)慢性期:童虫进入肺及成虫寄生引起
1、脓肿期(组织破坏期) 虫体移行 组织破坏/出血 病灶,四周肉芽组织增生 脓肿
窟穴状/隧道状
脓肿周围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脓肿壁。
X线:边缘模糊,界限不清的浸润阴影
三、卫氏并殖吸虫致病
(二)慢性期:
2、囊肿期(组织反应期)
脓肿内大量细胞浸润/集聚/死亡/崩溃/液化,脓肿内容 物 赤褐色黏稠液体,镜下见坏死组织/夏科雷登 结晶/ 虫卵,囊壁肉芽组织增生 周界清楚的结节 状虫囊。
二、卫氏并殖吸虫生活史
(二)生活史小结
1.成虫寄生部位:人或犬,猫等肉食哺乳动物的肺组织内,以 破坏的组织或血液为食 2.宿主: 人是终宿主,犬科和猫科等肉食哺乳动物是保虫宿主,野猪等 可作为转续宿主。 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 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和蝲蛄

肺吸虫病影像

肺吸虫病影像

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
超声检查
对于肺部囊肿和脓肿,超 声检查可辅助诊断,表现 为无回声或低回声区。
放射性核素检查
放射性核素检查可用于肺 吸虫病的辅助诊断,如肺 灌注显像可显示肺部血流 灌注情况。
内镜检查
对于肺吸虫病患者,内镜 检查如支气管镜、胸腔镜 等可辅助诊断和治疗。
03
肺部病变影像特征
早期肺部浸润阴影
典型案例分析分享
案例一
患者因咳嗽、咳痰就诊,胸部CT检查发现 肺部多发囊肿性病变,初步诊断为肺脓肿。 后经详细询问病史,患者有生食石蟹史,考 虑为肺吸虫病。经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后确诊 为肺吸虫病,经抗寄生虫治疗后病情好转。
案例二
患者因胸痛、咳嗽就诊,胸部X线片检查发 现肺部占位性病变,疑诊为肺部肿瘤。后经 进一步检查和询问病史,患者无吸烟史,但 有生食蜊蛄史,考虑为肺吸虫病。经实验室 检查和治疗后确诊为肺吸虫病,经抗寄生虫 治疗后病情好转。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膜增厚和胸腔积 液,表现为肋膈角变钝或消失。
囊肿和脓肿
随着病情发展,肺部可能出现囊肿和 脓肿,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 ,囊壁光滑,囊内可见液平。
CT扫描表现
肺部多发囊肿和脓肿
01
CT扫描可更清晰地显示肺部多发囊肿和脓肿,表现为低密度影
,增强扫描囊壁可强化。
隧道样改变
02
肺吸虫在肺内移行可形成隧道样改变,表现为条索状低密度影
磨玻璃状阴影
肺吸虫病早期,肺部X线或CT检查可 见磨玻璃状阴影,边界模糊,密度均 匀,多位于肺门附近。
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
随着病情发展,肺部可出现小片状或 斑点状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整, 可伴有轻度支气管扩张。
肺实质病变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吸虫病影像
近日,看到人民网的一篇报道,讲述的是一位23岁的云南姑娘小夏,3年前因低热、咳血就医,被误诊为结核病,一直抗结核治疗病情却没有好转,右肺上叶多发空洞并形成“隧道”样改变,最后确诊为肺吸虫病。

右肺上叶多发空洞,壁稍厚,并可见隧道样改变
追问病史,小夏平时爱吃生螃蟹。

我想说,又是生吃食物惹的祸。

这让我想起了不久前朋友圈发的病例,也是云南一位女孩,她的脑子、全身肌肉,每个部位都长满了虫子,全身寄生虫的感染,囊虫病。

有密集恐惧症的请略过图像。

据说,她从10岁就开始吃生猪肉了。

这一切的都是生吃肉、海鲜等等造成的,病从口入。

很多寄生虫都寄生在食物中,人通过生吃这些食物,这些虫子直接的进入人体生长。

今天我们来讲讲开头病例讲的肺吸虫感染有哪些重要的影像学表现,来提高肺吸虫的诊断率,减少临床上的误诊。

肺吸虫病是一种在国内广泛分布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多侵及肺、腹腔、大脑等脏器,淡水蟹、蝲蛄是肺吸虫的中间宿主,人因生食含肺吸虫囊蚴的溪蟹或蝲蛄,囊蚴进入消化道发育成幼虫,在小肠中脱囊而出,穿越肠壁进入腹腔沿肝脏上行,穿过膈肌达胸腔,主要寄生在肺内或胸腔内。

卫氏并殖吸虫在肺内发育成虫并产卵,而斯氏并殖吸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以童虫阶段寄生于人体,其成虫主要寄生于果子狸、犬、猫、豹等哺乳动物,动物粪便内含大量虫卵,是主要的传染源。

肺吸虫童虫或成虫向上经纵膈、颈部疏松组织移行到脑内,引起肺吸虫脑病。

儿童肺吸虫脑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尤其男童易接触蟹、蝲蛄等传染源,儿童颈部相对较短,颈部软组织相对疏松,肺吸虫极易进入颅内引起脑内感染。

肺吸虫脑病影像表现:
病变常为幕上半球皮质和皮髓质交界区,累及单侧大脑,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

易受累脑叶为大脑中动脉分布区,即顶、颞、枕叶,基底节区、丘脑较少受累,原因可能为肺吸虫病沿颈内动脉向上爬行入脑,大脑中动脉是颈内动脉延续,且较粗大,所以沿大脑中动脉进入顶、颞、枕叶机会较大。

儿童肺吸虫脑病最常见影像学表现是脑出血,血肿位于大脑凸面皮质和皮髓质交界区,为肺吸虫在脑内穿行游走损伤脑组织导致血管破裂所致,因单一血肿与其他病因引起脑出血鉴别困难。

脑炎型肺吸虫脑病MR特征是隧道样、环样、结节样强化,周围伴有较广泛水肿,其中“隧道征”是其典型的特征,MR表现为常约
20mm,宽约3mm管状结构,呈弧形或“V”形等,为肺吸虫在脑组织穿行形成窦道轨迹。

环形强化病理:
虫体停留破坏脑组织,内脑组织坏死液化,周围为肉芽、纤维组织组成囊壁,多环形强化,病理为成虫从一个囊内游出破坏脑组织,形成多个囊,囊间有隧道相通。

MR表现:
簇状分布多个强化环、形成典型的“皂泡”征,具有一定影像学特征。

强化结节病理为浸润期肉芽组织增生和血管炎。

结节状、环状、隧道样强化MR表现反映肺吸虫脑病组织破坏期、肉芽肿或囊肿期病理变化。

3种类型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混合存在。

后期病变消散,或遗留钙化或脑萎缩改变,CT上可见点片、结节或环形钙化。

MR表现为脑出血,增强不伴有结节、环状强化灶
MR可见T2WI混杂信号,周围明显水肿带。

增强可见多发相连环状强化环
左顶叶多发环状强化病灶聚集
肺吸虫亦可以侵犯肺部及胸膜,CT表现与病理三期相对应:
1、组织破坏期(脓肿期或侵润期),虫体在人体肺组织中移行引起线状出血灶或隧道状机械损伤。

CT表现为边缘模糊的斑片状阴影,密度不均,而且因虫体的移行,病灶部位随之改变。

并可见斑片影之间出现“隧道”征表现。

2、组织反应期(囊肿期),虫体分泌和代谢产物导致组织炎性反应变态反应性炎症。

局部组织坏死,周围肉芽组织增生,并逐渐纤维化形成囊壁,即所谓的“并殖囊肿”。

CT表现为结节团块状影为主,合并单囊或成簇穴窟状多房囊状改变。

边界较清,偶见条索影相连。

3、纤维瘢痕期,并殖囊肿内的虫体死亡或移往别处,囊肿内及周边的肉芽组织和纤维取代,形成瘢痕。

CT表现为囊肿逐渐吸收,周围紊乱的纤维条索或结节找,随访无变化。

偶可见钙化。

胸膜侵犯亦很常见,胸膜增厚,特别是常见局限性胸膜增厚。

胸腔积液甚至早于肺内改变。

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双侧胸腔交替性积液,即一侧胸水减少或吸收后出现对侧胸水,少数病例有多次交替或同时出现胸水。

心包增厚或心包少量积液亦可见。

右肺多发囊状、穴窟样低密度影和小片状渗出
多发空洞,呈“隧道征”
双肺斑片状渗出,并可见小囊状影
临床肺吸虫病诊断标准:
1、来自疫区有肺吸虫传染源接触史;
2、痰、粪便或肺组织中发现并殖吸虫虫卵;
3、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升高;
4、血清免疫学检查肺吸虫抗体阳性;
5、有并殖吸虫在体内移行造成的过敏性病变和相应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征象;
6、抗肺吸虫药物治疗有效。

总之,肺吸虫可侵犯脑组织,常表现为脑出血,青少年自发性脑出血排除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后,需要警惕肺吸虫脑病。

环状、结节状强化伴有广泛水肿具有一定特征性,无论是脑还是肺部,“隧道征”是其典型特征性表现。

影像学可提示诊断,确诊还需要临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