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建筑设计
skp商场建筑方案

skp商场建筑方案商场建筑方案一、选址与规划本商场建筑方案选址于城市中心繁华地段,周边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具备良好的商业环境。
商场总用地面积为X平方米。
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我们将进行集约化规划,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
二、建筑外观商场外观采用现代简约风格,演绎出时尚、商业的氛围,建筑立面使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使得整个商场给人以开阔、明亮的感觉,同时提供良好的自然光线。
三、建筑功能分区商场内部将按照不同的业态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主要包括购物区、娱乐区、餐饮区、办公区和停车区。
1. 购物区:商场将设置多个主题购物区域,如时尚、家居、电子等,以提供多样化的购物选择给消费者,并根据品牌定位和消费特点合理安排商铺的布局,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和舒适的购物环境。
2. 娱乐区:商场将设立儿童乐园、电影院等娱乐设施,为家庭消费提供更多选择和娱乐体验,增加购物的乐趣。
3. 餐饮区:商场将设计多种风格的餐饮餐厅,包括快餐、特色餐厅、咖啡馆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同时设立休闲区域,提供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4. 办公区:商场将设置一些办公空间,提供租赁给企业和个体职业者,以增加商场的收益和活力。
5. 停车区:商场将建设宽敞的停车场,提供充足的停车位给消费者,解决停车难题。
四、节能环保设计商场建筑将采用节能环保设计,包括但不限于:1. 建筑外墙将采用保温材料,降低能耗。
2. 采用高效空调、照明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安装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实现一部分自用电力的可再生能源。
4. 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进行灌溉和冲厕,减少自来水消耗。
5. 设置自动灯光控制系统和人体感应设备,合理节省用电。
五、安全设施商场将设置完善的安全设施,包括但不限于:1. 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全面监测商场各区域安全状况。
2. 设置紧急疏散通道和防火设施,确保人员安全。
3. 安装高封闭度的防盗门窗,增加商铺和消费者的安全感。
百货商场建筑设计图(共6个)

(完整版)商场设计规范

商场设计规范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第3.1.7条大型商店营业部分层数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宜设乘客电梯或自动扶梯;商店的多层仓库可按规模设置载货电梯或电动提升机、输送机。
第3.1.8条营业部分设置的自动扶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自动扶梯倾斜部分的水平夹角应等于或小于30°;二、自动扶梯上下两端水平部分3m范围内不得兼作它用;三、当只设单向自动扶梯时,附近应设置相配伍的楼梯。
第3.1.9条商店营业厅应尽可能利用天然采光。
营业厅内采用自然通风时,其窗户等开口的有效通风面积,不应小于楼地面面积的1/20,并宜根据具体要求采取有组织通风措施,如不够时应采用机械通风补偿。
第3.1.11条设系统空调或采暖的商店营业厅的建筑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围护结构应符合建筑热工要求;二、营业厅内应无明显的冷(热)桥构造缺陷和渗透的变形缝;三、通风道、口应设消音、防火装置;四、营业厅与空气处理室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兼隔音构造,并不得直接开门相通。
一、综合性营业厅内宜分开设置工业制品类及食品类商品的自选场地;二、厅前应设置顾客衣物寄存处、进厅闸位、供选购用盛器堆放位及出厅收款包装位等,其面积总数不宜小于营业厅面积的8%;三、应根据厅内可容纳顾客人数,在出厅位按每100人设收款包装台1个(含0.60m宽顾客通过口);四、每个面积超过1000㎡的营业厅宜设闭路电视监控装置。
自选营业厅的面积指标可按每位顾客1.35㎡计(如用小车选购按1.70㎡计)。
第3.2.12条大中型商店为顾客服务的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包括在营业厅面积指标内):一、顾客休息面积应按营业厅面积的1~1.40%计,如附设小卖柜台(含储藏)可增加不大于15㎡的面积;二、营业厅每1500㎡,宜设一处市内电话位置(应有隔声屏障),每处为1㎡;三、应设顾客卫生间;宜设服务问讯台。
菜市场建筑设计施工图(共13张)

商场建筑设计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商场建筑设计重点、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商场建筑设计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商场建筑设计作为一个复杂的领域,需要充分考虑商业运营、消费者体验、空间利用等多个因素。
以下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商场建筑设计重点2.1 商业运营考虑商场建筑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商业运营的需求,包括店铺布局、流线设计、空间分配等方面。
其中重要的重点包括:- 店铺布局与品牌定位的契合度- 交通流线的合理规划- 公共空间的设置与利用2.2 消费者体验提升商场的成功与否与消费者体验密切相关,因此设计中需要注重以下几个重点方面:- 舒适度:包括室内温度、通风、噪音控制等- 照明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使商场内部明亮舒适- 功能性:商场的功能性设计能给消费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购物体验3. 商场建筑设计难点与解决措施3.1 多功能性要求商场作为一个综合性建筑,需要满足多样化的功能需求。
这给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点,需采取如下解决措施:- 合理规划空间:考虑商场需要承载的各种功能,对不同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灵活性设计:设计中考虑到商场未来可能的功能变化,保留一定的灵活性和可变性3.2 环境可持续性现代商场建筑设计越来越注重环境可持续性,包括能源利用效率、建筑材料的选择等。
解决这一难点的方法包括:-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商场建筑的供能- 环保材料的选择:使用环保的材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4. 结论商场建筑设计的重点主要在于商业运营考虑和消费者体验提升。
解决难点方面,需要注意多功能性要求和环境可持续性。
通过合理规划空间、增加灵活性设计,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我们可以达到优秀的商场建筑设计效果。
以上是对商场建筑设计重点、难点的分析及应对措施的介绍。
希望本文档对于商场建筑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完整版)商场设计规范

商场设计规范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第3.1.7条大型商店营业部分层数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宜设乘客电梯或自动扶梯;商店的多层仓库可按规模设置载货电梯或电动提升机、输送机。
第3.1.8条营业部分设置的自动扶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自动扶梯倾斜部分的水平夹角应等于或小于30°;二、自动扶梯上下两端水平部分3m范围内不得兼作它用;三、当只设单向自动扶梯时,附近应设置相配伍的楼梯。
第3.1.9条商店营业厅应尽可能利用天然采光。
营业厅内采用自然通风时,其窗户等开口的有效通风面积,不应小于楼地面面积的1/20,并宜根据具体要求采取有组织通风措施,如不够时应采用机械通风补偿。
第3.1.11条设系统空调或采暖的商店营业厅的建筑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围护结构应符合建筑热工要求;二、营业厅内应无明显的冷(热)桥构造缺陷和渗透的变形缝;三、通风道、口应设消音、防火装置;四、营业厅与空气处理室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兼隔音构造,并不得直接开门相通。
普通营业厅内通道最小净宽度表3.2.33.2.4一、综合性营业厅内宜分开设置工业制品类及食品类商品的自选场地;二、厅前应设置顾客衣物寄存处、进厅闸位、供选购用盛器堆放位及出厅收款包装位等,其面积总数不宜小于营业厅面积的8%;三、应根据厅内可容纳顾客人数,在出厅位按每100人设收款包装台1个(含0.60m宽顾客通过口);四、每个面积超过1000川的营业厅宜设闭路电视监控装置。
自选营业厅的面积指标可按每位顾客1.35川计(如用小车选购按1.70川计)。
第3.2.12条大中型商店为顾客服务的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包括在营业厅面积指标内):一、顾客休息面积应按营业厅面积的1〜1.40%计,如附设小卖柜台(含储藏)可增加不大于15的面积;二、营业厅每1500m?,宜设一处市内电话位置(应有隔声屏障),每处为1m2;三、应设顾客卫生间;宜设服务问讯台。
购物广场建筑设计标准

集团商业广场设计标准建筑一、项目简介1、项目概况:某某商业广场由山东某某集团开发。
2、开发意向:某某集团商业广场的方案设计设计宗旨为:一流的外观,一流的内涵,一流的生活设施、一流的物业管理。
二、规划设计依据1、国家有关商场、住宅、酒店、别墅的规范。
2、本项目方案设计任务书纲要。
三、规划设计要求1、本项目一次规划设计,分几期实施。
每期均具备独立完整的实施方案,以利于分期投入及灵活的滚动销售。
2、建筑风格:根据各地规划要求,以现代风格为主,体现“简洁,时尚”的风格,注意空间的布局与使用功能的完美结合。
如当地有要求也可做欧式风格,部分仿用罗马柱,结合广告牌设计。
以后每一个名家广场统一外立面,形成某某风格。
3、平面布局:3.1 功能分区:商场分区在满足消防的基础上,单体面积尽可能做大、消防通道越窄越好,连廊越宽越好,功能区用封闭连廊连接。
3.2 通道宽度:卖区主通道宽度纵向5米,横向3米;非卖区主通道宽度纵向8.4米,横向5米。
3.3 卖区店铺布局:分大小店铺两种方案布置,小店铺尺寸2.8*3.3米为主,大店铺以8.4*25.2米为主,一套消防系统适应两套经营方案。
3.4 柱距:采用8.4米柱距,以利于货物摆放。
3.5 中庭布置:中庭按一大一小错开排列,①大中庭面积400平方米/个,②中中庭200平方米/个,③小中庭扶手电梯中庭,④电梯交通面积400平方米/个,按走道长形排列。
3.6 电梯布置:每个单元中间设出入口一个。
货梯按照15000平方米布置一台2000KG的货梯,中庭布置2台客梯,扶梯间距不大于35米,楼上有汽车展厅,无坡道上去的设置汽车梯。
结构采用8.4米柱距属于经济柱距。
暖通1、空调冷、热源:1.1 本项目热源为市政供热管网提供的一次热水。
市政热水设计参数为压力:1.6MPa、供回水温度:130/70℃,实际运行参数为压力:1.0MPa,供回水温度90/70℃,1.2商业部份于地下设置一处能源中心进行制冷换热,为商业提供空调冷、热水;高层住宅部分设置换热站供给住宅楼的采暖热水。
商场设计规范

第2.1.3条 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 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第2.1.5条 新建大中型商店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留有适当集散场地。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第3.1.7条 大型商店营业部分层数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宜设乘客电梯或自动扶梯;商店的多层仓库可按规模设置载货电梯或电动提升机、输送机。
第3.1.8条 营业部分设置的自动扶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第3.2.13条 大中型商店顾客卫生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男厕所应按每100人设大便位1个、小便斗2个或小便槽1.20m长;
二、女厕所应按每50人设大便位1个,总数内至少有坐便位1~2个;
三、男女厕所应设前室,内设污水池和洗脸盆,洗脸盆按每6个大便位设1个,但至少设1个;
如合用前室则各厕所间入口应加遮挡屏;
第2.2.3条 步行商业街的宽度,根据不同情况,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
二、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第2.2.4条 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
第3.4.3条 商店内部用卫生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男厕所应按每50人设大便位1个、小便斗1个或小便槽0.60m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城市商业中心与商业街
由于外来商务建筑、百货公司、大型劝业场兴建等,带动了周围街区的商店集中, 商业发达,从而形成繁华的商业街,或成为城市新的商业中心。如上海的南京路、天津 的和平路、武汉的江汉路、青岛的中山路。
我国近代商业建筑发展(1840~1949)
3、洋式店面 传统店铺受外来影响模仿当时流行的建筑形式。只在外形上改动,加设玻璃橱窗,在正面 砌筑高墙,配制假窗,使立面看似洋式楼房,以迎合当时风尚。
重点:
(1)功能合理,留有余地: 不宜设在危险性厂房、仓库、附近。
基地应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城市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在其主要出入口前应按当地规
划部门要求,留有集散场地,作为缓冲空间,避免大量人流与城市干道交通发生严重干 扰。 (2)出入便捷,流线合理 在商业建筑中,应尽量保证客流、货流和员工三条流线互不交叉,保证顾客流线和货物 流线绝对分开,消费与休闲空间不受车辆影响,尽量使顾客进也方便,合理安排购物流 线,毗邻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时,应尽量使出入口与其相连,便于吸引和疏散人流。
采光,以弥补设备条件上的不足,并注意水平与垂直交通
流线的畅达。 d.结构采用砖墙及钢屋架结构形式,建筑一般为2—4层, 在立面处理上常带折衷主义风格。
我国近代商业建筑发展(1840~1949)
下两图是天津劝业场,其平面为方形,沿街随道路走向呈锐角形,建筑主体5层,局部7层,转角 处有2层八角形塔楼,共9层。
我国近代商业建筑发展(1840~1949)
新的特点: 特点:
a.作为城市商业中心区(街)的标志和主体存在。折衷了 西方大型综合百货公司与中国传统市场的特点。 b.市场内采用分区方式,招租多种行业的店铺营业,有 的还开设有娱乐、饮食服务店铺等,类似旧式庙会性质。 c.店铺布置上多为小间连续串联式组合,平面呈周边式 布局,利用内天井贯穿大厅等回廊式平面布置,解决通风
(2)行业街市
指同业商店集合而成的街区。其组成及位置2.庙会、集市 多居于该类商品贩运集散的水陆交通衔接地 段,如江南一带大多位于江边桥畔。
(3)传统商业街市——临街设店
到了北宋仁宗时,市在空间、时间等诸 方面终于获得了解放。市不再固定于城市的 某一部位,而是分散在官邸与百姓民居之间; 坊、市的界限基本不复存在,商店“铺席” 门面直接开向大街以招揽顾客。沿大街集聚 而成的商业空间形式——传统商业街市—— 形成了城市商业系统网上的中心。
(二)唐代以前封建社会商业建筑的发展
1.古典市坊制的沿袭与鼎盛时期
长安城复原图中可以看到东西 两市的位置及大小情况。两市各占 二坊之地,长宽各约1000m(600步), “四方围墙,一面设二门,四面各 设八门”(《宋长安志》)。整个市 坊由四条街井字交叉,宽度都在 15m左右,将市坊分为9个长方形区 城,店铺分行肆布置。
局一直在我国大中城市广为沿袭、发展。
新的特点:
我国近代商业建筑发展(1840~1949)
(一)新型商业建筑形式
劝业场:是在我国传统市场基础上,效法国外陈列
和推销商品的经营手段,采用新结构、新样式发展
起来的一种综合市场。 左图是北京劝业场,面积为4000m2,外观为4 层,其中3层为营业厅,采用砖墙和钢屋架结构。 其平面沿纵深布局,有3个大厅,中厅顶部为一巨 大穹形天窗采光。
(二)唐代以前封建社会商业建筑的发展
、 1.古典市坊制的沿袭与鼎盛时期
先秦:保护农业而采取抑商政策,发展处于封闭、萎缩状况。 汉代:古典矩形市制进一步发展。《三辅黄图》--汉代长安有九市,“各方二百六十五步”。 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唐代,古典矩形市制达到极盛。 据记载,唐长安城的东市、西市都是当时著称天下的商业贸易市场。唐代的市承袭了周、汉 市制主要形制:
商业建筑的出入口实例
商业建筑的出入口设计
●设置交通过渡路段:
由于商业建筑靠近城市干道,这就涉及到其出入口与城市干道交通相协调的问 题。出入口尽可能布置在步行性道路上。 南京市新百大厦地处中山东路与中山南路的十字交叉口处,其西北角 的底层部分对交叉口退后20m左右,形成西北主入口广场,并成为繁忙的城 市交通与建筑物之间的过渡与缓冲地段。
4.设置立体交通体系
为实现商业街区人车分流或商业区的步行化,应结合城市设计,建 立立体化交通分流网络,如设置全天候入行天桥,地面架空层式或
地下步行街,使人、车分离,采取与创造多种途径消化商业人流。
出入口的选择依据
• • • 1、根据外部人流的分析确定出入口位置范围 2、依据城市规划要求的限定 3、出入口位置受内部功能的制约
商业建筑车辆道路入口距城市干道交叉口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 m,大中型商业
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长度和 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不 小于4m的运输道路及卸货场地。
商业建筑总平面基本布置方式
(1)交市集散有定时,“午时(五更)击鼓三百下,而众大会,日前七刻(黄昏),击任三百
下散”《唐会要》。 (2)交市买卖必须在市内; (3)市坊只设在州、县治所以上。
但从考古遗迹发现,唐代的市在城市中的位置已不同于周、汉。周、汉城市的格局都仿照前
朝后市的原则,如汉长安城的九市是在城的最北偏西处,在皇宫背后,而唐期的东、西两市 分别位于皇城的东南、西南位置,东西对称。
2.复合型商业建筑
与交通设施(如车站、天桥、地下道等)复合。 与高层建筑(群)的复合:如与写字楼、旅馆、政府办公楼、住宅(底商住宅)等 的复合。 与戏院、美术馆、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的复合。 与社区中心大中型综合商场的要素及特点:
1.外观形态
•
•
少开窗,外立面借助于内容物与商标等商业特点来体现。
现代商业建筑的分类
• 按行业划分:零售类、批发类等商业建筑,零售类商业建筑又
可以分为专卖店、百货商店、超市、购物中心等。 • 按消费行为划分:物品业态和体验业态商业建筑
• 按建筑规模划分:
• 按与城市环境结合类型分:
1.公共场所形态下的商业建筑
步行商业街:开放式、围绕式。 广场型 中庭型 特点:公共开放的街道、广场以至中庭,环绕以并列式店铺。
商 场 建 筑 设 计
第 一 讲
商场建筑概述
商业建筑发展
商业建筑的基本状况
1、类型 2、经营特点
我国古代商业建筑发展过程
(一)、市的起源
1.市的起源 “市”作为完成商业行为(交换物品)的固定场所,它的出现早于“城“的出现,大致在 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已逐渐形成。
古典“市“制
1 市与圜 按当时城邑制度,“市” 严格划分而单独形成一区。市位于皇城的北面,呈矩形,占地 4坊,环(圜)以围墙,市门有士兵把守。 2 市内列“肆”设“廛(chuan)” 市内按不同种类和价格的商品分区陈列,同一类商品,价格接近的商品摆在同一行列内, 称之为“肆”。“廛”则是官设贮物之所,由廛人负责。 3 市的管理——思次· 介次· 旗亭 市内有市师(又称司市,掌管市政的官员)的办公处,称为思次,上而悬挂旗帜,司市通 过变换旗帜来发号施令,作为商市的标志。司市以下还有胥师、贾师等官员,一般是由司市 任命的贾人头子,其办公处所叫介次。市内大事和重大争讼,在思次决断;小事等则在介次 处理。 4.大市· 朝市· 夕市 一天之中,针对不同对象,市的启闭时间有严格限制。日中大市,百族为主;早晨朝市, 商贾为主;傍晚夕市,贩夫贩妇为主。 (<周礼· 地官· 司市))
● 总平面设计要点
(1)功能与形态:包括建筑物的落位、建筑与场地出入口位置的选择以及
场地功能分工之间的空间关系等。 (2)卫生与舒适:包括主要朝向、不同方位的日照情况和日照间距,不同 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建筑通风问题以及防止噪声干扰等。 (3)安全与经济:包括场地内的交通组织、防火间距与安全疏散以及建筑 层数,建筑面积。 (4)环境与美观:包括建筑群体的组合设想、建筑物与其外部的空间关系 以及建筑场地与其外部城市空间景观之间的整体构思等。
(三)北宋商业街市与商业网络格局的形成
(1)独立店铺
a.坊巷散设店面 坊巷内设置各种供应日常用品及服务的 小型店铺,以饮食业和消费服务业发展最 好。服务行业有:瓦子(娱乐场)、浴堂(与 茶坊合开)、客店、洗染店、租赁及药店等。 b.前店后坊(宅)
临街设店,后为四合院式住宅的商住
结合平面布局形式。这也成为后来的传统 平面组合形式。如北京市原大仁中药店、 六必居(酱菜)、月盛斋(肉食),杭州市的胡 庆余堂(药店),天津市的样德斋(糕点),上 海市的盛锡福(帽店)等(图1—5)。
我国近代商业建筑发展(1840~1949)
(二)带有殖民特征的改建与变革
1、临街商店的“革新”:
原来传统的临街商店,为了模仿新型商店,常在原有的“前店后宅”基础上,把后 面的四合院打通,两厢改建楼房,作为营业厅的较大空间,而在中间天井、庭院上采用 钢架采光天棚,下面空间作为人流集散大厅。有时大厅可贯通三、四进,形成纵深连贯 的商店平面。为了通风、采光留出局部天井,而在外立面上,标新立异,增加许多繁琐 的装饰。
与城市道路相邻接,且有不小于1/4周边总长度和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 相邻接,以方便商业建筑的流线组织及顾客从不同方向接近和离开。
2.道路性质应明确,出入通道应便捷、通畅
一般大中型商业建筑的人流及货流量均很大。必须设置互不干扰的独立的出入通道 与城市交通相连.使道路功能明确,减少商业活动与运输基地内有可能设置不同方位 或互相分离的通道位置、应满足不小于4m的消防通道宽度。一般情况下,客流出入 通道面临城市主要道路,货运出入设于建筑背面,与城市次要道路相连,两者互不于 扰。
5. 停车场
•
考虑轿车与自行车的停车场以及恰当的位置
第二讲:现代商业建筑总平面设计
●商业建筑的选址
●商业建筑总平面设计要点及基本布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