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建筑设计(简版)

合集下载

某商场框架结构设计

某商场框架结构设计

某商场框架结构设计摘要本设计是对某办公楼进行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设计要求既符合美学要求又和所选择场地周围环境相适应的,而且需综合考虑了安全性、经济性及适用性等因素。

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了结构概念设计和结构设计计算两部分组成,结构概念设计依次进行了体系的合理选择,结构平面布置,楼盖结构设计,基础形式的选择,结构构件尺寸的初步估计。

结构设计计算首先应用结构分析软件PKPM 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分析,确定了结构概念设计的合理性。

然后选取一层楼盖结构进行楼板和次梁的设计计算,以及选取一榀框架,对其在竖向荷载、地震作用、风载作用下进行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最后进行截面设计。

依据计算数据确定了PKPM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结构分析结果和配筋结果的合理性;最后进行了楼梯设计计算和地基基础设计,并使用AUTO CAD绘制结构施工图。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Design of Market buildingAbstractThis project is about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some Market building, including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Architecture design should make the building aesthetically acceptable and adaptable to the particular site chosen. Moreover, many factors such as safety, serviceability, economical and artistic problem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In structural design, firstly, using “PKPM” establish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to prove the concept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Secondly, designing the beam-and-slab floor construction, which includes the design of the floor slab and the beam. Then, finishing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one piece of the frames, which includes : load calculation ;analysis of the internal force under the horizontal load and vertical load ;design of the section of columns and girders, etc. At last,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of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design the stairs and piled foundation, and finish construction drawings.Key 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ystem; architecture design; structure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第一章绪论................................................................................................................................. - 1 -1.1工程概况........................................................................................................................... - 1 -1.2工程地质条件................................................................................................................... - 1 - 第二章方案论述......................................................................................................................... - 2 -2.1 建筑设计说明.................................................................................................................. - 2 -2.2 结构设计说明.................................................................................................................. - 2 - 第三章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分析............................................................................................... - 3 -3.1 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 3 -3.1.1 构件的截面尺寸................................................................................................... - 3 -3.1.2 荷载汇集............................................................................................................... - 4 -3.1.3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 5 -3.2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变形与内力分析...................................................................... - 6 -3.2.1 框架梁、柱刚度................................................................................................... - 6 -3.2.2 水平地震作用分析(采用底部剪力法)........................................................... - 8 -3.2.3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D值法)....................................................... - 9 - 第四章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 17 -4.1 风荷载计算.................................................................................................................... - 17 -4.1.1 自然情况............................................................................................................. - 17 -4.1.2 风荷载计算......................................................................................................... - 17 -4.1.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D值法)......................................................... - 18 - 第五章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分析..................................................................................... - 25 -5.1竖向荷载计算................................................................................................................. - 25 -5.1.1 永久荷载计算..................................................................................................... - 25 -5.1.2 活荷载计算......................................................................................................... - 26 -5.2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 27 -5.2.1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计算简图..................................................................... - 27 -5.2.2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 30 - 第六章内力组合......................................................................................................................... - 44 -6.1 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 44 -6.1.2 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 44 -6.1.3 框架梁剪力设计值............................................................................................. - 47 -6.2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 47 -6.2.1 框架柱的控制截面............................................................................................. - 47 -6.2.2 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 48 -6.2.3 框架柱剪力设计值............................................................................................. - 50 - 第七章框架结构配筋计算......................................................................................................... - 51 -7.1 框架梁配筋计算............................................................................................................ - 51 -7.1.1 框架梁正截面配筋............................................................................................. - 51 -7.1.2 框架梁斜截面配筋............................................................................................. - 54 -7.2 框架柱配筋计算............................................................................................................ - 56 -7.2.1 框架柱截面内力的调整..................................................................................... - 56 -7.2.2 框架柱的配筋计算............................................................................................. - 56 -7.3 现浇板配筋计算............................................................................................................ - 60 -7.3.1 荷载计算............................................................................................................. - 61 -7.3.2 配筋计算............................................................................................................. - 61 - 第八章楼梯设计......................................................................................................................... - 63 -8.1 说明................................................................................................................................ - 63 -8.2 楼梯计算简图................................................................................................................ - 63 -8.3 楼梯构件设计................................................................................................................ - 63 -8.3.1 踏步板的内力及配筋计算................................................................................. - 63 -8.3.2 平台板的内力及配筋计算................................................................................. - 64 -8.3.3 平台梁的内力及配筋计算................................................................................. - 65 - 第九章独立基础设计................................................................................................................. - 67 -9.1 说明................................................................................................................................ - 67 -9.2 计算简图........................................................................................................................ - 67 -9.3 计算过程........................................................................................................................ - 68 - 第十章施工组织管理................................................................................................................. - 72 -10.1 总体部署...................................................................................................................... - 72 -10.2 工程的管理组织.......................................................................................................... - 72 -10.2.1 项目管理班子主要管理人员........................................................................... - 72 -10.2.2 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及职能部门职责........................................................... - 72 -10.3 施工准备...................................................................................................................... - 73 -10.4 施工顺序...................................................................................................................... - 74 -10.4.2 基础工程施工顺序........................................................................................... - 74 -10.4.3 主体工程施工顺序........................................................................................... - 74 -10.4.4 屋面工程施工顺序........................................................................................... - 74 -10.5 分项工程施工技术及参数.......................................................................................... - 74 -10.5.1 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 74 -10.5.2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 80 -10.5.3 主要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 89 -10.6 施工进度计划.............................................................................................................. - 93 -10.6.1 编制依据........................................................................................................... - 93 -10.6.2 划分施工项目................................................................................................... - 93 -10.6.3确定进度计划.................................................................................................... - 93 -10.7 施工措施...................................................................................................................... - 93 -10.7.1安全技术措施.................................................................................................... - 94 -10.7.2 文明施工措施................................................................................................... - 96 -10.7.3 雨季施工措施................................................................................................... - 97 - 第十一章结论与展望............................................................................................................... - 101 - 参考文献..................................................................................................................................... - 102 - 致谢......................................................................................................................................... - 103 -第一章 绪论1.1工程概况本设计是对某商场进行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结构形式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马鞍山市地产大厦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马鞍山市地产大厦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马鞍山市地产大厦建筑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马鞍山市地产大厦,位于马鞍山市雨山路南侧,市中心大道以东交叉口。

用地范围:西至中心大道,东至联通公司用地。

基地为矩形,临中心大道南北长约57米,临雨山路东西宽约67米。

总用地面积3820平方米。

拟建办公楼为集办公、会议、培训、商业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办公楼。

大厦建成后将成为马鞍山市沿雨山路的标志性建筑。

二、设计依据1、马鞍山市地产大厦建筑设计意见书2、马鞍山市规划局设计条件审核意见书z20040002 (案卷编号:TJ10044)3、马鞍山市规划局提供的建设用地红线图和电子文件4、《办公楼设计规范》5、《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其他现行的国家及地方相关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法规和规定三、总平面设计1、总平面设计原则(1)从城市设计的理念出发,单体建筑既充分体现个性和形象,又同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合。

建筑与环境相统一,构筑一个完美的建筑标志物。

(2)从创造丰富的室内空间和宜人的城市空间为原则,设计中强调合理的功能布局,顺畅的交通组织,丰富的空间序列,愉悦的环境气氛。

(3)和当今社会发展的动态趋势相适应,创造舒展的曲线体形,在满足功能和降低造价的前提下,表达建筑与现代技术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文化理念。

2、基地现状马鞍山市地产大厦,位于马鞍山市雨山路南侧,市中心大道以东交叉口。

用地范围:西至中心大道,东至联通公司用地。

基地为矩形,临中心大道南北长约57米,临雨山路东西宽约67米,总用地面积3820平方米。

3、基地分析该基地呈矩形,西边和北边均朝向城市主干道,根据规划法规均可以设置机动车出入口。

鉴于基地周围的建筑风格各异,因此本建筑的造型拟创造一个中性的、具有办公建筑自身性格,体现现代建筑材料和科技含量的建筑形象。

4、总平面布局基于以上对基地现状和建筑的分析,本方案拟把建筑主体适当退后雨山路和中心大道,使大厦前能形成建筑与城市对话的产物——广场。

建筑快题展览馆设计(终极版)

建筑快题展览馆设计(终极版)

长方形:能获得摊位布置的最大值;走道通畅、便捷,占用面积少
正方形:摊位容易布置,排列整齐,走道便捷,参观路线明确,灯光布置有利于组成天棚图案,渲染展览气氛,展览形式丰富。
圆 形:摊位布置富有变化,走道布置适当时方便参观;展厅一般照明须与走道方向取得呼应;展览形式设计较难 ,灵活性差。
多边形:摊位布置受限制;走道方向应方便而且不影响观众视线;展厅一般照明注意整体;展览形式设计应利于边角落。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
工作人员的流线 行政管理人员,研研究人员,服务人员的流线设计,不宜与陈列展出空间并列,需要单独处理,合理的进行内部区域的划分,既要出入便利,又要方便对外联络,内部协调和事务管理,还要考虑更有利于服务。
参观路线组织
01
平面: 环形相互串联,方向单一,线路简单明确,入口可分 可合;唯不够灵活,不能分段使用。
如设在一侧时,出入口应设在两个角部,以免产生人流聚集现象.
பைடு நூலகம்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顺流线路: 陈列室出入口分别在陈列室两翼,人流具有明确的顺序性和连续性.展出设施多采用版面陈列与橱柜陈列.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自由线路: 如陈列室进深较大,或大厅中采用立体陈列或单元陈列方式,则人流线路不是单一的明确线路,人流流向会产生“渗流”现象.陈列室的出入口反映的是总的前进趋势,观众在前进过程中,可以自由选择参观对象。
04
几种展厅形状的比较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5
展览馆建筑设计要点14
莱特---古根汉姆美术馆
莱特---古根汉姆美术馆
1
整个美术馆的主体建筑是四层的办公楼和六层的陈列大厅.其中以圆形陈列大厅最为重要.这个直径为30.5米的圆形大厅,上面各层实际上是连续相通的长431米的螺旋形坡道展览廊.螺旋坡道环绕大厅成上,底层坡道宽5米,直径约28米,以上逐渐向外加大直径,到顶层直径达39米,坡道貌岸然宽约10米,从而形成一个下小上大的圆筒形空

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建筑与商业

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建筑与商业

(4) 自由式——柜台货架随人流走向和人流密度变化,灵 活布置,使厅内气氛活泼轻松。将大厅巧妙的分隔成若干 个既联系方便,又相对独立的经营部,并用轻质隔断自由 的分隔成不同功能,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空间,使空间 既有变化又不起杂乱。
(5) 隔绝式——用柜台将顾客与营业员隔开的方式。商品 需通过营业员转交给顾客。此为传统式,便于营业员对商 品的管理,但不利于顾客挑选商品。
• 一般有 小、中、大接待室;小、中、大会客室; 大、中、小会议室; 各类大小不同的展示厅、资料阅览室、 多功能厅和报告厅等。
• 3.交通联系空间: • 主要指用于楼内交通联系的空间。
• 一般有水平交通联系空间及垂直交通联系空 间两种,
• (1)水平交通联系空间主要指门厅、大堂、走 廊、电梯厅等空间。
水后散发的清香,能帮助思维活动和决策事务。 2、创造一种有个性具有家庭气氛的环境,有
助于发挥工作上的能动性。 三、办公空间具有一定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求(社
交场所)
办公空间的组合与划分,
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根 据使用功能对办公空间进 行各种各样的分隔和联系, 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空间 环境,以满足各种办公活 动的需要。
商场的地面——地面应考虑防滑、耐磨、易清洁 等要求,并减少无谓的高差,保持地面通畅、简 洁。对地面耐磨要求,常以同质地砖或花岗石等 地面材料铺砌。
商场的墙面——基本上被货架、尾柜等道具遮挡,一般只需用乳 胶漆等涂料涂刷或施以喷涂处理即可,局部墙面可做重点特殊处
理,营业厅中的独立柱面往往在顾客的最佳视觉范围内,因此柱 面通常是塑造室内整体风格的基本点,须加以重点装饰。
饭堂、医务室、洗手间。
商业。空间功能组织
空间的引导与组织 1、商品的分类与分区

(完整版)商场设计规范

(完整版)商场设计规范

商场设计规范一、室内楼梯的每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40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6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8m;二、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5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30m;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第3.1.7条大型商店营业部分层数为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宜设乘客电梯或自动扶梯;商店的多层仓库可按规模设置载货电梯或电动提升机、输送机。

第3.1.8条营业部分设置的自动扶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自动扶梯倾斜部分的水平夹角应等于或小于30°;二、自动扶梯上下两端水平部分3m范围内不得兼作它用;三、当只设单向自动扶梯时,附近应设置相配伍的楼梯。

第3.1.9条商店营业厅应尽可能利用天然采光。

营业厅内采用自然通风时,其窗户等开口的有效通风面积,不应小于楼地面面积的1/20,并宜根据具体要求采取有组织通风措施,如不够时应采用机械通风补偿。

第3.1.11条设系统空调或采暖的商店营业厅的建筑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围护结构应符合建筑热工要求;二、营业厅内应无明显的冷(热)桥构造缺陷和渗透的变形缝;三、通风道、口应设消音、防火装置;四、营业厅与空气处理室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兼隔音构造,并不得直接开门相通。

一、综合性营业厅内宜分开设置工业制品类及食品类商品的自选场地;二、厅前应设置顾客衣物寄存处、进厅闸位、供选购用盛器堆放位及出厅收款包装位等,其面积总数不宜小于营业厅面积的8%;三、应根据厅内可容纳顾客人数,在出厅位按每100人设收款包装台1个(含0.60m宽顾客通过口);四、每个面积超过1000㎡的营业厅宜设闭路电视监控装置。

自选营业厅的面积指标可按每位顾客1.35㎡计(如用小车选购按1.70㎡计)。

第3.2.12条大中型商店为顾客服务的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包括在营业厅面积指标内):一、顾客休息面积应按营业厅面积的1~1.40%计,如附设小卖柜台(含储藏)可增加不大于15㎡的面积;二、营业厅每1500㎡,宜设一处市内电话位置(应有隔声屏障),每处为1㎡;三、应设顾客卫生间;宜设服务问讯台。

广州天汇广场igc设计

广州天汇广场igc设计

建设项目课程大作业广州天汇广场igc调研报告前言本文为建设项目策划课程的工作坊内容的调研活动报告文件。

调研内容:对广州大型商业体进行实地调研,对项目进行分析(地块情况、SWOT 分析、定位布局、经营状况如租金等)并就某一主题对其进行剖解。

本小组为第二小组。

调研选择的调研对象为广州天汇广场 igc,专题为“天汇广场igc 的差异化战略评价”。

调研从 2017 年 3 月 14 日开始,于 2017 年 4 月 11 日进行展示汇报。

目录第一章 (3)第二章项目概况 (4)1.1 简介 (4)1.2 基础信息 (5)1.3 品牌及分类 (5)第二章项目区位分析 (7)2.1 区位交通 (7)2.2 项目周边 (8)第三章项目定位 (15)第四章总平面分析 (16)4.1 平面交通规划 (16)4.2 功能布局与功能分区 (16)4.3 绿化景观布置 (17)4.4 建筑设计 (18)第五章功能分析 (19)5.1 地下二层 (19)5.2 地下一层 (20)5.3 地上一层 (21)5.4 地上二层 (22)5.5 地上三层 (23)5.6 地上四层 (24)5.7 地上五层 (25)5.8 地上六层 (26)5.9 垂直动线 (27)第六章经营状况 (28)6.1 租金状况 (28)6.2 出租状况 (37)6.3 客流分析 (38)第七章SWOT分析 (40)第八章专题:天汇广场igc差异化战略评价 (41)8.1 背景 (41)8.2 天汇广场 igc 的差异化战略 (42)8.3 现状 (44)8.4 总结 (45)第3页共46第一章项目概况1.1 简介天汇广场 igc 位处广州的新商业中心珠江新城,毗邻地铁猎德站,为综合发展项目。

项目由香港新鸿基地产、广州富力地产及广州合景泰富地产三大开发商联袂打造。

除商场部分,项目整体还包括超甲级双塔写字楼天盈广场、希尔顿集团旗下华南首间超五星级康莱德酒店、豪华服务式公寓天銮和城市艺术公园,总建筑面积近 57.8 万平方米。

购物中心商场商业建筑流线设计研究分析(上)

购物中心商场商业建筑流线设计研究分析(上)

商业建筑流线设计研究(上)目录顾客人流流线员工人流流线商品运输流线商业建筑主要功能元素顾客人流流线水平人流动线垂直交通流线顾客人流流线水平人流动线顾客购物流线示意图顾客人流流线水平人流动线流线分级可分为主要水平流线和次要水平流线主要水平流线通常与出入口、楼梯、电梯或扶梯等垂直交通工具相联系,次要流线则用来联系主要流线与各售货单元。

主要水平流线的宽度相对较宽,尤其是大型百货商场中的主要水平流线宽度可达六股人流以上。

现代大中型商业建筑中常常设有中庭,主要水平交通流线一般围绕中庭形成环形交通流线。

顾客人流流线水平人流动线动线分类动线的基本分类:单一动线案例:深圳华润万象城、上海恒隆广场、港汇广场、香港朗豪坊。

特点:单一动线对基地的先天要求很高,基地最好呈一字形或L形,同事进深不能过大。

复(多)线形案例:杭州万象城特点:可以避免店铺进深过深或利于划分出更多的小型店铺。

通常有T字形动线,十字形动线。

循环动线案例:深圳COCO Park、深圳中心城特点:自然引导顾客走完全场,能比较均匀的照顾每个店铺。

但潜在问题是,它是一个封闭的圆环,顾客容易缺乏方向感。

顾客人流流线水平人流动线流线形式交通流线的形式与商场的空间形式、柜台和货架的布置方式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按照空间形式,常见的柜台布置形式有:顺墙式、正交式、斜交式、岛屿式、放射式和自由式等。

不同流线的特点:1)顺墙式流线常用于沿街面较长而进深较小的中小型商场。

2)正交式流线方向性强,目标明确,流线简洁。

3)放射式流线较为开放,空间富于变化,易形成销售单元,但占地面积偏大。

4)斜交式流线一般将柜台、货架等设备与结构柱网呈45°斜交布置。

这种布置方式能够拉长室内视距,形成较为深远的视觉效果,既有变化又有规律可寻,避免了空间单调感。

5)自由式流线较为灵活,可根据所售商品的特性将营业空间灵活分割成若干个不同的销售空间,彼此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便于联系,空间变化丰富而不杂乱。

广州天汇广场igc设计

广州天汇广场igc设计

建设项目课程大作业广州天汇广场igc调研报告前言本文为建设项目策划课程的工作坊内容的调研活动报告文件。

调研内容:对广州大型商业体进行实地调研,对项目进行分析(地块情况、SWOT 分析、定位布局、经营状况如租金等)并就某一主题对其进行剖解。

本小组为第二小组。

调研选择的调研对象为广州天汇广场 igc,专题为“天汇广场igc 的差异化战略评价”。

调研从 2017 年 3 月 14 日开始,于 2017 年 4 月 11 日进行展示汇报。

目录第一章 (3)第二章项目概况 (4)1.1 简介 (4)1.2 基础信息 (5)1.3 品牌及分类 (5)第二章项目区位分析 (7)2.1 区位交通 (7)2.2 项目周边 (8)第三章项目定位 (15)第四章总平面分析 (16)4.1 平面交通规划 (16)4.2 功能布局与功能分区 (16)4.3 绿化景观布置 (17)4.4 建筑设计 (18)第五章功能分析 (19)5.1 地下二层 (19)5.2 地下一层 (20)5.3 地上一层 (21)5.4 地上二层 (22)5.5 地上三层 (23)5.6 地上四层 (24)5.7 地上五层 (25)5.8 地上六层 (26)5.9 垂直动线 (27)第六章经营状况 (28)6.1 租金状况 (28)6.2 出租状况 (37)6.3 客流分析 (38)第七章SWOT分析 (40)第八章专题:天汇广场igc差异化战略评价 (41)8.1 背景 (41)8.2 天汇广场 igc 的差异化战略 (42)8.3 现状 (44)8.4 总结 (45)第3页共46第一章项目概况1.1 简介天汇广场 igc 位处广州的新商业中心珠江新城,毗邻地铁猎德站,为综合发展项目。

项目由香港新鸿基地产、广州富力地产及广州合景泰富地产三大开发商联袂打造。

除商场部分,项目整体还包括超甲级双塔写字楼天盈广场、希尔顿集团旗下华南首间超五星级康莱德酒店、豪华服务式公寓天銮和城市艺术公园,总建筑面积近 57.8 万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面停车场(2)地下停车场(3)上部停车场(4)独立式停车库
汽车车型外廓尺寸
停原则车场设计:排列紧凑、
通道短捷、出入迅速、保证 安全和与柱网相协调,并应 满足一次进出停车位要求
停车方式:平行式、斜列式(有
倾角30°、45°60°)和垂 直式,或混合采用此三种停 车方式。
停车场设计规范
1、 大中型车库的库址,车辆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各汽车出入口之间的净距应大于 15m。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3.50m,双车行驶时不宜小 于6.0m。 2、 特大、大、中型汽车库出入口应设于城市次干道,不应直接与主干道连接。车库
立体分流将不同性质的交通流组织到垂直方向的不同层面中去,用垂 直交通工具联系,不产生干扰并增加道路通行能力。
商业中心架空步行天桥
美国先锋广场室外过街天桥
多层立体分流
解决人流疏散,利用人行过街天桥与商场二层相接。
●停车场地设计
1、停车量预测:与建筑所处城市、商圈情况、商业业态、经营状况有关
2、停车方式:
1)商业建筑场地中,顾客活动的地面标高与城市道路标高接近,停车场、货 物仓库设置在地下层。 2)以步行平台、过街楼等方式将商业建筑空间相连,车辆行驶和停放安排在 其下部分空间中进行。 3)城市道路两边的建筑通过架设过街天桥相连。
4)商业空间由地下通道进入,车辆在其上行驶,如地铁附近的商业建筑,可 以跨越车辆行驶道路,从地下连通。
1.平面分流
在同一交通平面上,迫使不同 类型的人流、物流在不同空间中进 行的一种交通组织方式。
1)顾客人流组织应设在商业建筑面 临主要道路正面的位置 2)货物和职工流线设置在建筑的背 面或侧面。三种流线相互之间应有一 定的距离
2、立体分流:
通过一定的处理方法,迫使不同类型的人流、物流在不同层面 中进行的一种交通组织方式。
●层高: 影响因素:营业厅的面积大小、平面形式、结构类型、客流量多少、 自然采光条件、通风组织、空调设备的设置、空间的比例等因素。
●服务空间
顾客用附属设施:座椅、饮水器、卫生间、问讯服务台、电话亭、储藏所、指示 牌、导购图、宣传栏、花卉、水池、喷泉等。
1、问靠近入口、楼梯间、走廊两端或转角处 (2)隐蔽设计:----厕所门不要对准人流经过的区域 ----避免开门见山,视线贯通 ----男女厕所隔离设计
式和自由式等类型,它们可通过柜台、货架、隔断等的布置来形成。 ●通道式流线
●正交式流线:正交式流线方向性强,目 标明确,流线简洁,大量使用会造成 空间单调。
●放射式流线:
顾客围绕客流交通枢纽呈放射式 布置,适合集中性较强的空间。
●斜交式流线
柜台、货架与柱网轴线斜成45度布置。其 特点是能够拉长室内视矩,形成较为深远的视 觉效果,使空间具有变化,避免单调性。要注 意避免死角。 ●自由式流线 柜架随人流走向和密度变化及商品部分 划分呈有规律性的灵活布置
模式
1、线形平面:所有的商业子空
间大致沿一条线排列的形式。包 括一字形、弧形、折线形。 流线比较单一,走向明确而具有 连续性。为了在行进兼顾两边的商 店,这种线形空间的廊道宽度为: 主道一般为12~15m,次道为4~6m。 同时设置合理的绿化、喷泉、休息 座等。
2、辐射形平面:各商业子空间是由一个中央公共点朝某几个方向延伸出去。
布置不够灵活,购物流线易形成回头路。在节点和端头处理为庭空间,以形 成迂回流线,或在端头设核心商店以构成吸引力。
3、环形平面:以中庭为
整个商业空间的组织中心, 商业子空间环绕其周围展开。 这种平面形式核心空间十分
突出,具有凝聚力,将所有
商业子空间连为整体并形成 环行流线,是现代商业空间 常用的结构模式。
2、位于道路转角路口
注意与城市交通的关系:进商场的车辆按照左进右出的要求进行交通组 织,购物顾客入口应尽量离开道路交叉口,以免与路口的过境人流、车流产
生过大冲突,方便快捷地解决大量人流与车流的集散问题。
结合基地形状,在总平面布局时运用轴线、对称、旋转、均衡等构图手 法、注重与周围原有建筑在平面形态、空间格局上的对应关系,使之成为城
• • 尽量靠近交通流量大的城市道路,入口宽度要满足规模及人流量要求。 入口设计有特色,以吸引顾客。
4. 营业厅
• 以自动扶梯为中心,采用回游平面布局,统筹考虑平面形状、柱距、层高以及消防 等方面设计。
5. 停车场

考虑轿车与自行车停车场的位置
第二讲:现代商业建筑总平面设计
●商业建筑总平面设计要点及基本布置方式
●停车场设计
●商业建筑总平面实例及分析
总平面设计要点
1.功能合理,留有余地:
不宜设在危险性厂房、仓库、附近。 基地应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城市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在其主
要出入口前应按当地规划部门的要求,留有集散场地,作为缓冲空间,
避免大量人流与城市干道交通发生严重干扰。 如设置步行广场、下沉 空间。 为便于商场进货时货物装卸、开包拆箱、车辆回旋及后勤生活等 辅助工作的需要,因此商场内部应尽量设置内院。
种商品的展示、陈列、收发等功能。 (三)适应社会发展,利于城市环境:
二.商业建筑的分类
1.经营方式 • 综合商店、专业店、连锁店、百货公司、 自选商场、购物中心,其它零售形式。 2.按坐落位置 • 市中心区商业、居住区附近商业及其它市区商 业、交通枢纽附近商业、市郊商业、非城市商业。 3.按规模分 • 大型商业(建筑面积大于1万平方米)----城市商业中心 • 中型商业----地区的商业中心 • 小型商业
●自动扶梯 对于无中庭的商业空间来说,自动扶梯的 设置有三种方式: (1)设在平面的几何中心。 (2)设在平面的一侧 (3)营业厅外设交通厅
●楼梯 普通楼梯:单跑楼梯、双跑楼梯、三跑楼梯、弧形楼梯、旋转楼梯 疏散楼梯: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应以最大楼层的建筑面积计算,一般
按每100m2需0.6m净宽计算。
2、垂直流线组织方式
●电梯 1)应位于人流集中的交通枢纽处,具有较好的可识别性
2)电梯厅的位置应避开交通流线,以免等候人流和过往人流交叉干扰。
3)电梯厅的设计应满足《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要求。 4)设有多台电梯时,宜成组集中设置,既便于电梯的维修管理,也有利于减少候梯 时间。
●自动扶梯 1)布置方式:连续直线型、往返折线型、叠加型、交叉型 2)常见设置位置:商场出入口处、商场中庭周边、设在平面的一侧、营业厅外 设专用空间。 自动扶梯两端应连接主通道,两端水平部分3m范围内不得兼作它用。其倾斜部分 的水平夹角应等于或小于30°。水平部分底部与下层楼地面之间净高应大于2.4m。
三. 现代商业的经营特点
• 大中型综合商场的要素及特点:
1.外观形态


少开窗,外立面借助于内部商品与商标等商业特点来体现。
在外部空间形式方面可通过与其他功能部分(餐厅、剧院、高楼等)以及公共性空 间(广场、中庭等)的复合方式。
2.开放空间
• 利用广场型、街道型、中庭型来丰富城市公共空间。
3.入口
2.出入便捷,流线合理
商业建筑车辆道路入口距城市干道交叉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
70 m,大中型商业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
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 道路相邻接。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及
卸货场地。
在商业建筑中,应尽量保证客流、货流和员工三条流线互不交叉, 保证顾客流线和货物流线绝对分开,一般情况下,客流出入通道面临城 市主要道路,货运出入设于建筑背面,与城市次要道路相连,两者互不 于扰。消费与休闲空间不受车辆影响,当建筑相邻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时 ,应尽量使出入口与其相连,便于吸引和疏散人流。
营业厅设计
一、营业厅设计的一般要求
●柱网尺寸应根据顾客流量、商店规模、经营方式和有无地下车库而定;
合理确定开间、进深及层高。柱网应尽可能统一,以便货架和柜台灵活 布置。 ●合理设计交通流线和购物流线。避免流线交叉和人流阻塞,为顾客提供 明确的流动方向和购物目标,使顾客能顺畅地浏览商品,避免死角。大 中型商场应设自动扶梯和电梯,以方便顾客上下。 ●创造良好的购物环境。营业厅内应有良好的采光与通风,中小型商场宜 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非营业时间内,营业厅应与其他空间隔离,以便于安全管理。
的出入口,距离城市道路的规划红线不应小于7.5m,并在距出入口边线内2m处作
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第 三 讲 商业建筑的功能划分及设计
●商业建筑功能空间构成
(一)流线分类
●顾客购物流线
●职工工作流线
●商品运输流线
主要功能空间组成流线
商业 空间 平面
结构
仓储空间及辅助部分设计
●仓储空间设计
(1)仓储空间的概念 (2)仓储空间的组成 (3)仓储空间与营业空间 的组合方式
●仓储空间的设计要点

商店应根据经营规模与方式、商品销售量等特点设置供商品短期周转
的储存库房和有关的验收、整理、加工、管理等辅助用房。 营业厅同层宜设置分库以减轻垂直货运 进货入口处应靠近道路,并设卸货平台 大中型商场应设两部以上货运电梯 库房根据商品特点分类储存,同是采取防潮、防晒、防盗、防污染、 通风等各种措施。
建筑设计2
商 场 建 筑 设 计
燕山大学建筑系 2014年4月
现代商业建筑的类型及构成 • 定义:为有形物品进行现场买卖的商业活动建造的空间场所。 • 构成商业建筑的三大基本要素:
(一)人的需求与行为影响:满足买卖交易空间的布局,满足顾客各种 层次的需求。
(二)商品的多样化特色化:种类多,商业建筑的形式和空间要满足各
●坡道
坡道的起点、终点、转弯处必须设休息平台,若较长则每隔 9m设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