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和终点

合集下载

起点和终点作文范文(5篇)

起点和终点作文范文(5篇)

起点和终点作文范文(5篇)起点和终点作文范文精选篇1从一个起点开始,终究会到达一个终点;而这个终点,亦是一个新的起点。

清晨,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时。

在这一天的起点,我跟随着太阳,站在黄山脚下,站在这趟旅程的起点。

我仰头,瞭望着那云雾缭绕的山巅,瞭望着我将会到达的终点。

“起程吧,”我默默地对自己说,“走向山巅,走向终点,去看看,那不一样的风景。

”我踏上眼前的这条布满了青苔的石板小道,青苔上,似乎还挂着一些晶莹闪烁的露珠。

小道旁遍布着笔直的青松,那墨绿色,仿佛是毛笔蘸足了浓墨挥洒而出的,向山顶蔓延着。

晨雾渐渐散了,阳光也更足了。

越向上走,风景便越发的奇特。

奇松在这里生长,怪石在这里陈列。

石阶路不愿规规矩矩地趴在那里了,石阶立了起来,向前看,他如腾飞的巨龙一般,直冲云霄;向后看,脚下的石阶似乎是悬空立着的。

从这山腰处可以看到两旁的峭壁上,是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

而松树,却弯弯曲曲的斜插在石缝中。

遒劲的根茎穿过岩石,裸露在空气中,如同老人的手,抓紧了石块,永不放松。

苍劲有力的枝干外包裹着一层灰褐色的,生满了树瘤与皲裂的树皮,如同饱经风霜的老人的皮肤,那上面布满了褶皱与凸起的经脉,只有经历了日日夜夜的风吹雨打,才能锤炼出来这样刚韧的茎干。

即使脚下的岩石缺少它们所需的土壤与水分,他们依旧在努力,努力活下来,努力生长的更加强壮。

一轮红日渐渐西垂,这一天的终点就快到来了,我也即将走上这趟旅程的终点——山巅。

踏上山巅的这一刻,我被震撼了。

这里没有什么树木、花草,甚至都没有别的杂乱的石块,只有一块巨大的、平滑的岩石。

站在这里,眼前没有别的什么,只有远至天边的云海和一轮垂在天边的夕阳。

白色的云海被映红了,淡蓝的天空也被映红了,这里除了红色,就是白色,已经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云了,空旷的似乎只剩下自己一人。

重新走到这条小路的尽头,向下看这条小路,曲曲折折,又好像没有尽头一般。

从这里再下去,这个终点又是一个新的起点,那曾经的起点,又将会变成一个终点。

2起点和终点

2起点和终点

提问:“你怎么知道纸蛙跳了多远?” 引导学生说出,在纸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纸蛙落地点画一条 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纸蛙跳了多远。 (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思考问题。)
(2)确定纸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 教师需要指出,我们通过在地上画线的方式记录了纸蛙跳远的距离,但 是无法方便地与别人纸蛙跳远的距离进行比较。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 纸带上记录纸蛙跳远的距离,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
本课教材安排了一下三个环节: 聚焦(比谁跳得远); 探索(比比谁的纸青蛙跳得远); 研讨(谁的纸青蛙跳得最远)。 这三个环节是层层推进的,教材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小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经历、幼儿园中的一些与科学 相关的活动,具备了基本的一些科学观察方法和能力,但是这些方法和 能力是支离破碎的,不成系统的。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 ,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有了初步确定起 点与终点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需要,学会标记起点和 终点。
五、说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 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 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本节课中教师应该通过有结构的活动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 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梳理出正确的比较距离的步骤,建构起正确的测量方 法。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小组材料:两只塑料青蛙、两把剪刀、两卷纸带、两根塑料棒 教师材料:两只可吸在黑板上的塑料青蛙
板块一、游戏导入,聚焦主题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跳远比赛吗? 谁愿意来试试?(请3位同学比赛跳远,其他学生观察)

起点和终点作文12则

起点和终点作文12则

起点和终点作文12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起点和终点作文的资料1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2.起点和终点(1)2. 起点和终点滇池度假区实验学校杨映坤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第2节课。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较为科学的比较方法并意识到科学测量的重要意义。

经过前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可以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来比较大小。

《起点和终点》这节课在整个单元的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纸带的使用为后续卷尺的引出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核心活动是纸蛙跳远比赛,通过在纸带上标出起点和终点来比较哪只纸蛙跳得更远,从而让学生掌握比较长度的简单方法。

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刚接触科学学科,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实验纪律的管理,在交流汇报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2. 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3. 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跳点和落地点来标识【科学探究】1. 学习标记起点和终点的方法2.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记录和组织信息【科学态度】1. 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测量的认同感2. 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3. 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探究证据。

4. 认同客观地记录纸蛙跳远距离比获得比赛胜利更重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 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2. 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教师准备:每组3只小纸蛙(A 蛙、B 蛙、C 蛙)、3条纸带学生准备:铅笔教学过程设计:一、问题聚焦(情境导入):1、师:我们班哪位同学跳远跳得最远?2、师:要比较谁跳得远,大家的起点要一样,看谁的终点远(板书课题)。

二、探究:(一)让小纸蛙向前跳1、师: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用小纸蛙代替我们跳远吧。

试试看,你能让小纸蛙向前跳吗?2、学生尝试,练习让纸蛙向前跳。

起点与终点经典短句

起点与终点经典短句

起点与终点经典短句1. 人生的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

2. 爱情的起点是相遇,终点是相守。

3. 旅行的起点是出发,终点是归来。

4. 学业的起点是入学,终点是毕业。

5. 竞赛的起点是报名,终点是冠军。

6. 创业的起点是创意,终点是成功。

7. 事业的起点是选择,终点是成就。

8. 交往的起点是认识,终点是友谊。

9. 婚姻的起点是婚礼,终点是白头偕老。

10. 职业的起点是聘用,终点是退休。

起点与终点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关键点,无论是个人的成长发展,还是事业上的追求,都离不开起点和终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起点,而终点则代表着一个阶段的结束或目标的实现。

以下将从不同的角度,列举起点与终点的经典短句。

1. 人生的起点是出生,终点是死亡。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经历成长、学习、工作、婚姻、子女等不同的生活阶段,最终走向终点——死亡。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无法逃避的现实,因此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2. 爱情的起点是相遇,终点是相守。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它从相遇开始,经历相知、相爱,最终达到相守的终点。

爱情的起点是缘分的降临,终点是两颗心紧紧相连,共同度过一生。

3. 旅行的起点是出发,终点是归来。

旅行是人们放松身心、开阔眼界的方式之一,它从出发的起点开始,经历探索、体验,最终回到起点的终点。

旅行不仅能让人感受不同的风景和文化,还能丰富人们的人生经历和见识。

4. 学业的起点是入学,终点是毕业。

学习是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从入学的起点开始,经历课堂学习、考试,最终达到毕业的终点。

学业的起点是知识的积累,终点是能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

5. 竞赛的起点是报名,终点是冠军。

竞赛是人们展示自己才华和实力的舞台,它从报名的起点开始,经历赛前准备、比赛,最终争取冠军的终点。

竞赛的起点是勇气和信心,终点是胜利和荣誉。

6. 创业的起点是创意,终点是成功。

创业是追求梦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它从创意的起点开始,经历计划、筹资、运营,最终实现成功的终点。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起点的概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起点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点的起点1.2 教学内容起点定义:起点是事物开始的地方或时间起点的作用:确定事物发展的起始位置,便于测量和比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起点的方法:以原点(0,0)为起点,其他点的坐标根据横纵坐标的数值来确定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起点的概念和作用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实际操作确定点的起点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1.4.2 讲解:讲解起点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起点的方法1.4.3 实践: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实际操作确定点的起点,教师给予指导1.4.4 总结:归纳总结起点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起点的方法第二章:终点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终点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点的终点2.2 教学内容终点定义:终点是事物结束的地方或时间终点的作用:确定事物发展的终止位置,便于测量和比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终点的方法:根据点的坐标找到对应的横纵坐标值,确定终点位置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终点的概念和作用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实际操作确定点的终点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2.4.2 讲解:讲解终点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终点的方法2.4.3 实践: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实际操作确定点的终点,教师给予指导2.4.4 总结:归纳总结终点的概念和作用,强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终点的方法第三章:起点和终点的联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如何确定事物的发展过程3.2 教学内容起点和终点的联系:起点是事物发展的开始,终点是事物发展的结束,起点和终点共同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确定事物发展过程的方法:根据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值,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和方向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的联系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确定事物的发展过程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起点和终点知识3.4.2 讲解:讲解起点和终点的联系,解释如何确定事物的发展过程3.4.3 实践:让学生实际操作确定事物的发展过程,教师给予指导3.4.4 总结:归纳总结起点和终点的联系,强调确定事物发展过程的方法第四章:起点和终点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4.2 教学内容起点和终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确定物体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计算物体移动的距离和方向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起点和终点,运用数学知识计算距离和方向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起点和终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采用实践法,让学生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4.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起点和终点知识4.4.2 讲解:讲解起点和终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释如何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4.4.3 实践:让学生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给予指导4.4.4 总结:归纳总结起点和终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强调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教学评价的目的和重要性让学生学会第六章:教学评价的方法与工具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教学评价6.2 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价的方法: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等教学评价的工具:问卷调查、测试、观察表、反思日志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教学评价6.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教学评价知识6.4.2 讲解:讲解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介绍不同的评价工具6.4.3 实践:让学生实际操作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教学评价,教师给予指导6.4.4 总结:归纳总结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方法,强调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性第七章:教学评价的实施与反馈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7.2 教学内容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进行教学评价的实施和反馈7.4 教学步骤7.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教学评价知识和方法7.4.2 讲解:讲解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解释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7.4.3 实践:让学生实际操作进行教学评价的实施和反馈,教师给予指导7.4.4 总结:归纳总结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和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反馈的方法,强调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性第八章:教学评价的改进与提高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改进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8.2 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改进目的:通过评价结果找出教学中的不足,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改进目的和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8.4 教学步骤8.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教学评价知识和方法8.4.2 讲解:讲解教学评价的改进目的和方法,介绍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8.4.3 实践:让学生实际操作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给予指导8.4.4 总结:归纳总结教学评价的改进目的和方法,强调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第九章:教学评价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教学评价案例,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9.2 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案例分析的目的:通过分析教学评价案例,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价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评价结果、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方法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实际操作分析教学评价案例9.4 教学步骤9.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教学评价知识和方法9.4.2 讲解:讲解教学评价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方法,介绍分析教学评价案例的方法9.4.3 实践:让学生实际操作分析教学评价案例,教师给予指导9.4.4 总结:归纳总结教学评价案例分析的目的和方法,强调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第十章:教学评价的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学会如何对教学评价进行总结和展望10.2 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价值: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评价进行总结和展望的方法:总结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起点和终点》的教学教案设计,共十个章节。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设计

《起点和终点》教学教案设计第一章:起点和终点的概念1.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旅程、比赛等,让学生感受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1.2 讲解:解释起点和终点的定义,强调它们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应用。

1.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找出起点和终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起点和终点在坐标系中的应用2.1 引入:介绍坐标系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坐标系中起点和终点的重要性。

2.2 讲解:讲解坐标系中起点和终点的表示方法,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x, y)坐标。

2.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运用坐标系确定物体的起点和终点。

第三章:起点和终点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3.1 引入: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如建筑物、家具等,让学生感受起点和终点在几何图形中的重要性。

3.2 讲解:讲解几何图形中的起点和终点,如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圆的圆心等。

3.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识别几何图形中的起点和终点。

第四章:起点和终点在函数图象中的应用4.1 引入: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让学生了解起点和终点在函数图象中的重要性。

4.2 讲解:讲解函数图象中的起点和终点,如一次函数的y轴截距等。

4.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找出函数图象中的起点和终点。

第五章:起点和终点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5.1 引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如路线规划、比赛计分等,让学生感受起点和终点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5.2 讲解:讲解如何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

5.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运用起点和终点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起点和终点在运动中的应用6.1 引入:通过观察运动员跑步、赛车等运动中的起点和终点,让学生了解起点和终点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6.2 讲解:讲解运动中的起点和终点的意义,如比赛中的起跑线和终点线。

6.3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例,识别运动中的起点和终点。

第七章:起点和终点在时间管理中的应用7.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时间管理实例,如计划安排、任务分配等,让学生感受起点和终点在时间管理中的重要性。

起点和终点作文(5篇)

起点和终点作文(5篇)

起点和终点作文(5篇)最新起点和终点作文篇1人生有两个点,一个叫做起点,一个叫做终点。

——题记。

当我们作为婴儿从母亲的肚子里出来时,我们的人生便已经开始了。

这一段漫长的人生,没有人可以知道未来的终点,但是人生的起点我们都经历过。

“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

”当我们站在人生的新起点上,看着远处的道路,也许会觉得很累,觉得很心酸。

但是我们大可不必去担忧,也许以自己如今的能力的确没有资格前进,可是人是会成长的,没有任何人会原地踏步,走着走着我们就发现自己变得更加坚强了。

回首过去的点点滴滴,很多的记忆也都变得不复存在了,然而我们却依旧可以怀念着过去,这是我们独特的一份记忆。

过去了的得失,过去了的哭笑,都已经变为了往日的浮云,早就不在了。

与其我们还耿耿于怀,不如把自己的眼光放长远些,这样也就不算退步。

我相信明日的太阳会更加明亮,也相信未来的日子会更加美好。

每一个崭新的起点,总是意味着很多冒险。

创造,就是一个新的起点。

一个新起点,有新困难,也有新篇章、新境界。

站在人生的起点上,看着每一段走过的日子,都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那些从新的起点走过的人,无疑都是勇敢的,因为他们有勇气去迈出自己的第一部。

人类历史上的进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不过这些起点已经有人去做过了,所以他们在历史的路上留在了痕迹。

那些历史名人,难道仅仅只是一个名声吗?当然不是,他们也曾站在一个世界的新起点上迈出了自己沉重的一步,也许如今的生活也都是因为他们才出现的,所以我们要感谢那些迈出第一部的人们,他们是勇敢的。

如果把一个新的起点比作一颗小小的种子的话,那么这个种子的成长过程就是我们此刻经历的。

多少的日夜,这颗种子会经受多少的风雨,多少的磨难,但是它依旧还是要努力地长着,不为了别的,只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多走走,多看看,也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在自己小小的脚印。

多思考一下自己的处境吧,因为每一个人的起点都不同,自己要走的路,也许是别人未曾走过的。

人生是一道难题,这道难题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所以别再犹豫了,勇敢点,走下去。

起点终点的高级说法

起点终点的高级说法

起点终点的高级说法(实用版)目录1.引言:起点和终点的概念2.起点终点的高级说法:始发地和目的地3.举例说明:交通工具、旅行和物流等方面的应用4.始发地和目的地的表达方式:词汇和短语5.结论: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发展正文1.引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描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这种描述通常涉及到起点和终点这两个概念。

例如,在旅行中,我们可能需要提及旅程的起点和终点;在物流运输中,也需要标明货物的发货地和收货地。

然而,在正式场合或者书面表达中,我们可以使用更专业的词汇来表示起点和终点,那就是“始发地”和“目的地”。

2.起点终点的高级说法:始发地和目的地“始发地”和“目的地”这两个词汇来源于英语,分别是“origin”和“destination”。

它们表示的是一个事物或者行为发生的最初地点和最终地点。

相较于普通的“起点”和“终点”,“始发地”和“目的地”更具有专业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3.举例说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例子来进一步了解“始发地”和“目的地”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交通工具:火车从北京站出发,前往上海站。

在这里,北京站就是始发地,上海站是目的地。

- 旅行:游客从广州出发,计划前往拉萨旅游。

在这个例子中,广州是始发地,拉萨是目的地。

- 物流:一批货物从深圳发出,预计运往北京。

这种情况下,深圳是始发地,北京是目的地。

4.始发地和目的地的表达方式:词汇和短语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使用“始发地”和“目的地”这两个词汇来表达起点和终点,还可以使用一些相关的短语,例如:- 始发地:出发地、源头、起始点- 目的地:到达地、终点、目标地点5.结论语言是沟通的工具,也是思想和文化的载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交流需求的提高,语言表达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从“起点”和“终点”到“始发地”和“目的地”,我们可以看到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发展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远是最古老的竞技项目之一,在古希腊 奥林匹克的“五项运动”中就有跳远。据 史料记载,首次正式的跳远比赛是在公元 前708年举行的,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 史。当时跳远的设施非常简单,只是把地 面的土质刨松,然后在前面放一条门槛代 替起跳板,后为避免落地时产生伤害事故, 改用沙坑代替了松土。
18世纪末,法国教育家古特木 斯和雅安把跳远列为锻炼身体 的重要项目之一,并在他们的 著作里详细介绍了跳远运动的 设备和训练方法,高度肯定了 跳远在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聚焦
跳远比赛,怎样 知道谁跳得更远?
准备一支纸蛙,我 们来进行跳远比赛。
小青蛙跳进我们的课堂
他们要进行一场跳远比赛
怎么知道谁跳得更远呢?
1
怎么知道它跳 了多远呢?
2
2பைடு நூலகம்
2
2
3
做纸蛙视频
纸蛙跳远比赛视频
跳远
跳远,又名急行跳远,是田径运动跳 跃项目,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 等动作组合而成,比赛时以跳的远度 决定名次。跳远距离的测量是从起跳 线量起到运动员在沙坑中留下的最近 痕迹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