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连杆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机械连杆设计说明书

机械连杆设计说明书

机械连杆设计说明书1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内燃机的需要大大增加,连杆是内燃机上的重要零件,其生产虽然已有较成熟的工艺方法,但在工艺上主要使用专用机床,在加工精度方面受到工人技术的影响。

随着市场对个性化产品的需要,产品的更新换代日益迅速,旧工艺,旧设备已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要求。

数控加工的发展,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和柔性制造技术的出现,使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化。

大、小头孔和螺栓孔的加工是连杆加工的关键技术。

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组合机床和刀具制造厂,如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Ex-Cell-O、Alfing、Grob、Hüler Hille、Ernst Krause & Co等机床厂和Komet、Plansee、Beck、Mapal等刀具厂都十分重视这类技术设备及专用刀具的开发。

近几年来,特别是在专用刀具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对提高加工精度、刀具耐用度和加工效率起着积极作用。

本文以CA140发动机连杆为例,在现有条件和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对生产工艺进行讨论。

2工艺路线的制定2.1 零件分析在制定工艺规程时,必须首先了解零件在产品中所起的作用,了解零件的结构特点,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

以上都是通过对设计原始资料零件图及产品装配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

另外,还要审查零件图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对产品零件图提出修改意见。

2.1.1连杆的作用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传力部件之一,其小头经活塞销与活塞连接,大头与曲轴连杆轴颈连接。

燃烧室内受压缩的油气混合气体经点火燃烧后急剧膨胀,以很大的压力压向活塞顶面,连杆则将活塞所受的力传给曲轴,推动曲轴旋转。

连杆部件一般由连杆体、连杆盖和螺栓、螺母等组成。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连杆要承受膨胀气体交变压力的作用和惯性力的作用,连杆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尽量减少惯性力的作用。

连杆杆身一般都采用从大头到小头逐步变小的工字型截面形状。

为了减少磨损和便于维修,在连杆小头孔中压入青铜衬套,大头孔内衬有具有钢质基底的耐磨巴氏合金轴瓦。

说明书——精选推荐

说明书——精选推荐

说明书毕业设计说明书⼀.连杆⼯艺性分析1.连杆结构功⽤分析连杆是活塞式发动机和压缩机的重要零件之⼀,其⼤头孔与曲轴相连,⼩头孔通过活塞销与活塞相连,起作⽤是把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所以连杆承受⽓缸内燃⽓的爆发⼒、连杆往复运动的惯性⼒、活塞连杆组在⾼速摆平⾯上的惯性⼒,因此必须要求连杆有⾜够的刚度、强度,并且该件为⼩质量,外形复杂,不易定位;连杆的⼤、⼩头是由细长的杆⾝连接,故刚性差,易弯曲、变形。

尺⼨精度、形位精度和表⾯质量要求⾼。

该件为薄弱件属难加⼯零件。

所以在安排⼯艺过程时,应把各主要表⾯的粗、精加⼯⼯序分开。

2.连杆的使⽤要求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汽车发动机的动⼒性能及可靠性能要求越来越⾼,⽽连杆的强度、刚度对提⾼发动机的动⼒性及可靠性⾄关重要。

因此,国内外各⼤汽车公司对发动机连杆的材料及制造技术的研究都⾮常重视。

“⼩体积、⼤功率、低油耗”的⾼性能发动机对连杆提出更新、更⾼的要求:(1)作为⾼速运动件重量要轻,减⼩惯性⼒,降低能耗和噪声;(2)强度、刚度要⾼,并且要有较⾼的韧性;(3)连杆⽐要⼤,连杆要短。

这意味着对连杆的设计和加⼯有着更⾼的要求。

其⼀,杆⾝有⾜够的刚度可以预防⼯作时发⽣弯曲变形;其⼆,连杆的⼤端和连杆盖有⾜够的刚度以防⼤端变形时连杆螺栓承受附加的弯曲应⼒和⼤端失圆,使轴承润滑破坏。

同时,还要求连杆组具有⾜够的疲劳强度和冲击韧性。

⼆.连杆的结构与特点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传动部件之⼀,它由连杆体及连杆盖两部分组成。

如图所⽰:连杆体及连杆盖上的⼤头孔⽤螺栓和螺母与曲轴装在⼀起。

为了减少磨损和便于维修,连杆的⼤头孔内装有薄壁⾦属轴⽡。

轴⽡有钢质的底,底的内表⾯浇有⼀层耐磨巴⽒合⾦轴⽡⾦属。

在连杆体⼤头和连杆盖之间有⼀组垫⽚,可以⽤来补偿轴⽡的磨损。

连杆⼩头⽤活塞销与活塞连接。

⼩头孔内压⼊青铜衬套,以减少⼩头孔与活塞销的磨损,同时便于在磨损后进⾏修理和更换。

连杆杆⾝⼀般都采⽤从⼤头到⼩头逐步变⼩的⼯字型截⾯形状。

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设计方案说明书

柴油机连杆加工工艺设计方案说明书

摘要连杆机构中两端分别与主动和从动构件铰接以传递运动和力的杆件。

例如在往复活塞式动力机械和压缩机中,用连杆来连接活塞与曲柄。

连杆多为钢件,其主体部分的截面多为圆形或工字形,两端有孔,孔内装有青铜衬套或滚针轴承,供装入轴销而构成铰接。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它连接着活塞和曲轴,其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把作用在活塞上的力传给曲轴以输出功率。

连杆在工作中,除承受燃烧室燃气产生的压力外,还要承受纵向和横向的惯性力。

因此,连杆在一个复杂的应力状态下工作。

它既受交变的拉压应力、又受弯曲应力。

连杆的主要损坏形式是疲劳断裂和过量变形。

通常疲劳断裂的部位是在连杆上的三个高应力区域。

连杆的工作条件要求连杆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又要求具有足够的钢性和韧性。

连杆是柴油机的主要传动件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部分工序夹具设计。

制定工艺路线时主要考虑粗、精加工安排、加工方法选择、工序集中与分散、加工顺序等方面的要求。

接着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切削用量,最后设计夹具。

本论文介绍了确定加工连杆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确定连杆的毛坯材料及尺寸,确定毛坯加工余量;设计连杆加工工艺;确定部分重要工序所用的工艺装备和设备;计算部分重要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设计重要工序所用的夹具。

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工作环境恶劣,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

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并修正加工后的变形,才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 连杆。

变形。

工作环境。

加工工艺。

夹具设计前言本次设计是一次综合性的练兵设计,是对我们三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检验,在设计中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而,我们必须认真、谨慎、踏实、一步一步、绝不马虎地完成设计。

从而给三年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毕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案环节,通过毕业实习使我们了解到一些实际与理论的差异。

1.8L汽油机连杆组设计

1.8L汽油机连杆组设计
力传给曲轴。
本文在充分研究了与本研究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发动机连杆
组的发展现状,通过对汽油发动机实体进行拆装测绘进行了连杆组的总体设计并用
EXCEL对发动机进行了热力和动力计算对部分零件进行了校核。通过设计、分析为连杆
组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1 1.8L汽油机连杆组设计 摘 要 活塞连杆组是发动机中工作条件最严酷的组件其性能好坏对内燃机的性能指标有
着很重要的影响。活塞组的作用是保证发动机工质的可靠密封并在工质的压力下做上下
运动连杆组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并把作用在活塞组上的
缸的磨损采用扭曲环或组合式油环以及油环下设减压腔能有效控制泵油的发生。气环从
断面形状分有矩形环、锥形环、扭曲环和桶形环、梯形环,其中矩形环由于结构简单与缸
壁接触面积大散热好等优点常被用于做第一道环。油环的作用是将气缸壁上多余的润滑油
刮下来有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其中组合式因密封好、无侧隙、刮油能力强、适应性好
=7
通常情况下压缩始点的压强在aP=0.80.90pP0为当地大气压力值假定外界0P=0.10MPa选定ap=0.09 MPa将压缩过程近似看作绝热过程由1n=1.30并利用PVn=const可以在excel中绘出压缩过程线。混合气体在气缸中压缩后经等容加热利用
关键词发动机连杆 1 绪 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 连杆组包括连杆体连杆盖连杆轴瓦和连杆螺栓。而连杆体又通常分为连杆
小头杆身和大头三部分。连杆的作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并把作用在活塞组上的力传给曲轴。
连杆是内燃机的主要运动受力部件之一它在工作中所受的各种外载荷复杂
制成的厚壁管状体。有全浮式连接和半浮式连接两种。全浮式是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

发动机设计90mL汽油机连杆

发动机设计90mL汽油机连杆

目录0序言 (3)1发动机结构参数设计 (4)1.1初始条件 (4)1.2发动机结构形式 (4)1.3发动机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4)2运动学计算 (5)2.1 活塞位移 (5)2.2活塞的速度 (6)2.3活塞的加速度 (6)3热力学计算 (7)3.1热力循环计算 (7)3.1.1参数的确定 (7)3.1.2压缩过程 (7)3.1.3膨胀过程 (7)P 图的绘制 (8)3.2理想V3.3p-v图的调整 (8)3.4热力学的校核 (9)4动力学计算 (10)4.1气体压力 (10)4.2往复惯性质量 (10)4.3合成力 (11)4.4连杆力 (11)4.5侧向力 (12)4.6径向力 (12)4.7切向力 (13)4.8单缸转矩 (13)5 活塞的设计 (14)5.1 活塞材料的选择 (15)5.2 活塞头部 (15)5.2.1 压缩高度确定 (15)5.2.2活塞头部与气缸的配合 (16)5.3活塞裙部 (16)5.4活塞质量估算 (17)6活塞销的设计 (18)6.1活塞销材料的选取 (18)6.2活塞销结构尺寸的确定 (18)6.3活塞销与活塞销座的配合 (19)6.4活塞销质量估算 (19)7连杆的设计 (20)7.1连杆材料的选择 (20)7.2连杆长度的确定 (20)7.3 连杆小头尺寸设计 (20)7.4连杆杆身的设计 (21)7.5连杆大头尺寸确定 (21)7.6连杆小头质量估算 (21)8曲轴的设计 (22)8.1曲轴的结构形式 (22)8.2主轴颈尺寸设计 (22)8.3曲柄销尺寸设计 (23)8.4曲柄臂尺寸设计 (23)8.5平衡重尺寸设计 (23)9校核计算 (24)9.1连杆长度检验 (24)9.2连杆小头 (24)9.2.1衬套过盈配合及受热膨胀产生的应力 (24)9.2.2由惯性力拉伸引起的小头应力 (25)9.2.3 由压缩载荷引起的小头应力 (27)9.2.4小头的疲劳强度安全系数 (27)9.2.5 小头横向直径减少量 (28)9.3 连杆杆身 (28)9.4 连杆大头 (29)10附录 (30)11小结 (36)12参考文献 (37)90mL四冲程汽油机连杆设计0序言《发动机设计课程设计》是我们大学阶段最后一个综合的课程设计,它是将设计和制造有关知识有机的结合,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的毕业设计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发动机连杆设计说明书

发动机连杆设计说明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二〇年月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序言 (1)一、生产纲领及零件说明 (2)二、材料与毛坯 (3)三、连杆的技术要求 (4)四、加工工艺路线 (5)五、指定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六、指定工序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6)七、指定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7)参考文献 (9)序言??《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汽车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的课程设计,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汽车制造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的课程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于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目前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善我国的汽车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探索可能的途径。

但由于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时间以及深度有限,本设计中会有许多不足,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指正。

一.生产纲领及零件说明1. 生产纲领发动机连杆零件,年产量为30000件,现已知该产品属于轻型机械,根据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查阅参考文献,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大批量生产的工艺特征:(1)零件的互换性:具有广泛的互换性,少数装配精度较高处,采用分组装配法和调整法。

毛坯的制造方法和加工余:广泛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模锻或其他商效方法。

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

(2)机床设备及其布置形式:广泛采用商效专用机床及自动机床,按流水线和自动排列设备。

(3)工艺装备:广泛采用高效夹具,复合刀具,专用量具或自动检验装置,靠调整法达到精度要求。

柴油发动机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柴油发动机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柴油发动机连杆工艺规程设计姓名:学号:0811114019班级:机电(1)班届别:2008指导教师:2011 年7月摘要连杆是柴油机的主要传动件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连杆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连杆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

逐步减少加工余量、切削力及内应力的作用,并修正加工后的变形,就能最后达到零件的技术要求。

机械加工工艺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障。

然而夹具又是制造系统的重要部分,工艺对夹具的要求也会提高,专用夹具、成组夹具、组合夹具和随行夹具都朝着柔性化、自动化、标准化、通用化和高效化方向发展以满足加工要求。

所以对机械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摘要 (I)绪论 (4)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 (7)1.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7)1.1.1产品结构和工艺分析 (7)1.1.2 平面加工 (7)1.1.3 孔加工 (8)1.1.4 技术要求分析 (8)1.2毛坯的确定 (9)1.2.1 有关设计条件的说明 (9)1.2.2. 毛坯的材料 (10)1.2.3 制坯方法的确定 (10)1.3连杆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定位方案分析 (12)1.4加工经济精度与加工工序安排 (13)1.4.1加工经济精度 (13)1.4.2连杆加工主要加工表面的工序安排 (13)1.5典型表面的加工方法 (14)1.6连杆加工工艺过程的确定 (15)1.6.1定位基准的选择 (15)1.6.2工艺路线的拟定 (15)1.7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18)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卡片的设计 (20)2.1确定加工工艺过程 (20)2.2机械加工余量的确定 (20)2.3各项加工数据的计算 (21)致谢 (28)参考文献 (30)绪论一、连杆的结构特点连杆是发动机的主要零件之一,它连接活塞和曲轴,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气体的压力传给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为曲柄的旋转运动,又受到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缩气缸中的气体。

活塞连杆组设计说明书

活塞连杆组设计说明书

活塞连杆组设计说明书
活塞连杆组是发动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将发动机的运转转化为使
车轮运动的动力。

活塞连杆组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强度、轻量化、接
口配合等因素,以下是活塞连杆组的设计说明书:
1.活塞材料选择:推荐选用高强度铝合金作为活塞材料,因为铝合金
比钢材轻,可以减轻活塞引起的负担。

此外,铝合金热传导性好,散热快,可以提高活塞的寿命和性能。

2.连杆材料选择:连杆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硬度和韧性。

一般
情况下,可以使用高强度铸钢或锻钢,也可以使用双金属组合。

对于高性
能发动机,推荐选用钛合金连杆,因为钛合金的比强度更高,可以减轻发
动机的重量。

3.活塞与缸体接口设计:应考虑到缸壁的热胀冷缩和活塞的热胀冷缩
不对称性,设计缸套和活塞的配合间隙。

推荐在活塞顶部加装平面密封垫圈,降低热漏失和机油消耗率。

4.连杆与曲轴接口设计:推荐使用轴向长轴和小轴,使连杆的重心与
曲轴重心重合,减少惯性力的影响。

此外,必须保证连杆与曲轴的佩配精度,尽量减少活塞偏心等现象。

5.连杆结构设计:应尽可能减少连杆的重量,增加杆的截面积,提高
连杆的承载能力。

此外,连杆最好是H型结构,可以提高连杆的刚度和硬度。

6.均衡设计:必须确保活塞质量均衡性和连杆长度一致性,避免造成
发动机振动和频率干扰。

总之,活塞连杆组是发动机内部关键部件之一,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强度、轻量化和接口配合等因素。

只有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发动机才能发挥最佳的性能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二〇年月·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序言 (1)一、生产纲领及零件说明 (2)二、材料与毛坯 (3)三、连杆的技术要求 (4)四、加工工艺路线 (5)五、指定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6)六、指定工序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6)七、指定工序专用夹具设计 (7)(参考文献 (9):序言《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习完大学阶段的汽车类基础和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程之后的一个综合的课程设计,它是将设计和制造知识有机的结合,并融合现阶段汽车制造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较先进成熟的制造技术的应用,而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通过本课程的训练,将有助于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的课程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对于本人来说,希望能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的学习,学会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工艺课程实习所得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从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希望能超越目前工厂的实际生产工艺,而将有利于加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机器零件的制造中,为改善我国的汽车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局面探索可能的途径。

但由于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时间以及深度有限,本设计中会有许多不足,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予指正。

】'一.生产纲领及零件说明1. 生产纲领发动机连杆零件,年产量为30000件,现已知该产品属于轻型机械,根据生产类型与生产纲领的关系查阅参考文献,确定其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大批量生产的工艺特征:】(1)零件的互换性:具有广泛的互换性,少数装配精度较高处,采用分组装配法和调整法。

毛坯的制造方法和加工余:广泛采用金属模机器造型,模锻或其他商效方法。

毛坯精度高,加工余量小。

(2)机床设备及其布置形式:广泛采用商效专用机床及自动机床,按流水线和自动排列设备。

(3)工艺装备:广泛采用高效夹具,复合刀具,专用量具或自动检验装置,靠调整法达到精度要求。

(4)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对调整工的技术水平要求高,对操作工的技术水平要求较低。

(5)工艺文件:有工艺过程卡或工序卡,关键工序要调整卡和检验卡。

(6)成本:较低。

(7)生产率:高。

)2. 零件说明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传动部件之一,它把作用于活塞顶面的膨胀的压力传递给曲轴,又受曲轴的驱动而带动活塞压缩气缸中的气体。

连杆在工作中承受着急剧变化的动载荷。

连杆由连杆体及连杆盖两部分组成。

连杆体及连杆盖上的大头孔用螺栓和螺母与曲轴装在一起。

为了减少磨损和便于维修,连杆的大头孔内装有薄壁金属轴瓦。

轴瓦有钢质的底,底的内表面浇有一层耐磨巴氏合金。

在连杆体大头和连杆盖之间有一组垫片,可以用来补偿轴瓦的磨损。

连杆小头用活塞销与活塞连接。

小头孔内压入青铜衬套,以减少小头孔与活塞销的磨损,同时便于在磨损后进行修理和更换。

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连杆受膨胀气体交变压力的作用和惯性力的作用,连杆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尽量减小连杆自身的质量,以减小惯性力的作用。

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平衡,同一发动机中各连杆的质量不能相差太大。

考虑到装夹、安放、搬运等要求,连杆大、小头的厚度相等(基本尺寸相同)。

零件要求总结:足够的强度,刚度,较好的抗冲击能力,尽量小的自身质量。

二.连杆的材料和毛坯锻压件是汽车零件制造业中常用的一种毛坯。

它是材料塑性变形的结果,因此晶粒较细,力学性能较好,强度较高,耐冲击性、抗疲劳性好。

模锻是制造锻压件的一种方法,模锻有生产效率高,模锻件尺寸相对精确,加工余量小,节省材料,操作简单等特点。

适合大批量生产,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有效降低成本,但需要较大的锻造设备。

由于零件是大批量生产故选用模锻制造连杆毛坯。

连杆的材料选用35CrMo。

35CrMo是中淬透性调制钢,其主要化学成分为:~%C, ~%Mn, ~%Si, ~%Cr, ~%Mo。

35CrMo的淬透性较好,调质后综合力学性能较好,能够承受较大载荷,还能承受一定的冲击。

)毛坯的与零件的综合生产工序:1.下料。

2.锻造:使用模锻锻造零件毛坯,毛坯的各个加工面的余量为4mm3.退火:使用低温退火,消除锻造时的残余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

减轻淬火时变形开裂的倾向为最终热处理做准备。

把毛坯随炉缓慢(100~~150℃/h)加热到500~650℃,保温一段时间后随炉缓慢(50~100℃/h)冷却到200~300℃。

4.粗机加工。

|5.调制处理:把毛坯加热到850℃左右保温,然后放入油中冷却淬火。

再采用500~650℃的高温回火处理。

6.精机加工。

:三.连杆的技术要求1.连杆的小头孔的尺寸公差不低于IT7,表面粗糙度Ra<,圆柱度公差等级不低于7级。

2.连杆大头孔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μm;圆柱度公差等级不低于6级。

3.连杆小头孔对大头孔轴线的平行度:在大、小头孔轴所决定的平面的平行方向上,平行度公差值不应大于100:;垂直于上述平面的方向上,平行度公差应不大于100:。

…4.连杆大、小头孔中心距的极限偏差通常为±0.05mm;连杆大头两端面对连杆大头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不低于8级。

两端面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于。

5.在前面已经说过,连杆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急剧的动载荷的作用。

这一动载荷又传递到连杆体和连杆盖的两个螺栓及螺母上。

因此除了对螺栓及螺母要提出高的技术要求外,对于安装这两个动力螺栓孔及端面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规定:螺栓孔按IT8级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μm加工;6.在连杆受动载荷时,对口面的歪斜使连杆盖及连杆体沿着剖分面产生相对错位,影响到曲轴的连杆轴颈和轴瓦结合不良,从而产生不均匀磨损。

结合面的平行度将影响到连杆体、连杆盖和垫片贴合的紧密程度,因而也影响到螺栓的受力情况和曲轴、轴瓦的磨损。

对于本连杆,要求结合面的平面度的公差为0.025 mm。

%四.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以及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表1)]五.小头孔粗镗工序的相关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根据文献3《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8-21);工序前尺寸Φ40 mm小头孔标注尺寸Φ43+ mm加工余量 2 mm加工公差)(9052.0H工序尺寸Φ42 mm¥六.小头孔粗镗工序的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根据文献4《实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表8-15,8-25)背吃刀量ap =2 mm切削速度V = m/s。

进给量f = mm/r工额定时:主轴转速按机床选取 n = 800r/min,实际切削速度v= Dn/(1000×60)= m/s镗削工时L = 40mm L1 = 3 mm L2 = 3 mm基本时间T j= 4*(L+L1+L2) / (f*n) = min)】七.小头孔粗镗工序专用夹具设计(1)基准选择在本工序之前小头孔已经进行了扩铰孔。

此夹具装夹工件时先使用假销跟对小头孔进行定位,保证加工后的孔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

连杆的两个端面在之前也精加工完毕,端面跟支承板的精确贴合保证了小头孔轴线跟端面的垂直度。

(2)夹紧、定位方案的确定此工序加工的孔为通孔,沿Z方向的位移自由度可不予限制,但实际上以工件的端面定位时,必须限制该方向上的自由度防止窜动。

支承板基面跟上方的螺钉限制工件3个自由度,两个V形块限制3个自由度,属完全定位。

前后2个紧固螺钉辅助夹紧。

*(3)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由于夹具的大头孔有突台定位,故不需要计算转矩,只计算加工时的径向力跟轴向力。

本工序是镗孔,使用硬质合金镗刀,由《现代机床夹具设计》表4-18的计算公式得镗时的径向切削力:F p= = 2380 * * 0.20.6 * *= N镗时的轴向切削力:F f = = 3326 * 2 * 0.20.5 * *= N径向夹紧力为个螺栓的点接触夹紧力,轴向夹紧力为单个螺栓的面接触夹紧力。

由《现代机床夹具设计》表4-23得;镗时的径向夹紧力:5000N镗时的轴向夹紧力:3800N(4)定位误差分析加工时采用的定位基准为连杆两端面及小头孔,对小头孔进行粗镗。

设计基准为小头孔轴线,此工序以假销对小头孔进行定位所以不存在基准不重合误差。

所以定位误差ΔDw=δD+δd+Δmin=δD+0+0~=0.033mm课程设计总结通过为期两周的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中对汽车连杆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对粗加工小头孔夹具和铣结合面夹具的设计,使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机械加工的知识,主要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连杆件外形较复杂,而刚性较差。

且其技术要求很高,所以适当的选择机械加工中的定位基准,是能否保证连杆技术要求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连杆的实际加工过程中,选用连杆的大小头端面及小头孔作为主要定位基面,同时选用大头孔两侧面作为一般定位基准。

为保证小头孔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可采用自为基准的加工原则;保证大小头孔的中心距精度要求,可采用互为基准原则加工。

对于加工主要表面,按照“先基准后一般”的加工原则。

连杆的主要加工表面为大小头孔和两端面,较重要的加工表面为连杆体和盖的结合面及螺栓孔定位面,次要的加工表面为轴瓦锁口槽、油孔、大头两侧面及连杆体和盖上的螺栓座面等。

《连杆机械加工路线是围绕主要加工表面来安排的。

连杆加工路线按连杆的分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连杆体和盖切开之前的加工;第二个阶段为连杆体和盖的切开加工;第三个阶段为连杆体和盖合装后的加工。

第二方面:主要是关于夹具的设计方法及其步骤。

(1)定位方案的设计:主要确定工件的定位基准及定位基面;工件的六点定位原则;定位元件的选用等。

(2)导向及对刀装置的设计:由于本设计主要设计的是扩大头孔夹具和铣结合面夹具,所以主要考虑的是选用钻套的类型及排屑问题,以及对刀块的类型,从而确定钻套和对刀块的位置尺寸及公差。

(3)夹紧装置的设计:针对连杆的加工特点及加工的批量,对连杆的夹紧装置应满足装卸工件方便、迅速的特点,所以一般都采用自动夹紧装置。

(4)夹具体设计:连杆的结构特点是比较小,设计时应注意夹具体结构尺寸的大小。

夹具体的作用是将定位及夹具装置连接成一体,并能正确安装在机床上,加工时能承受一部分切削力。

所以夹具体的材料一般采用铸铁。

(5)定位精度和定位误差的计算:对用于粗加工的夹具,都应该进行定位误差和稳定性的计算,以及设计的夹具能否满足零件加工的各项尺寸要求。

(6)绘制夹具装备图及夹具零件图。

-在此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对我们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给我们的帮助。

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也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同样巨大。

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会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