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卵石碎石

合集下载

建筑用碎石卵石检验指导书

建筑用碎石卵石检验指导书

建筑用碎石卵石检验指导书一、引言建筑用碎石卵石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房屋等建筑工程中。

为了确保其质量和使用性能,对建筑用碎石卵石进行科学的检验是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为建筑工程质量检验人员提供建筑用碎石卵石的检验操作方法和标准,以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二、检验方法2.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对建筑用碎石卵石外观特征进行评估的重要步骤。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碎石卵石表面应无明显裂纹或破损。

•碎石卵石颗粒外形应规整,尺寸应均匀。

•碎石卵石的颜色和光泽应符合标准。

2.2 物理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是对建筑用碎石卵石在物理力学方面性能的评估。

下面是常见的物理性能检验项目:2.2.1 大颗粒、中颗粒和小颗粒含量检验根据相关标准,将建筑用碎石卵石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级,检验不同颗粒大小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2.2.2 含水率检验用称量法或速效加热法检测建筑用碎石卵石的含水率,确保其在指定的含水率范围内。

2.2.3 密度检验通过测量建筑用碎石卵石的密度,判断其质量。

2.2.4 粒度分析检验使用筛网进行粒度分析,分析建筑用碎石卵石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

2.3 化学性能检验化学性能检验是对建筑用碎石卵石化学成分的评估。

常见的化学性能检验项目包括:2.3.1 碱活性检验使用酚酞指示剂法或其他适当的方法检验建筑用碎石卵石的碱活性。

2.3.2 有机物含量检验通过烘烤和称重的方法检测建筑用碎石卵石中的有机物含量。

2.3.3 氧化铁含量检验使用盐酸或其他适当的溶液进行氧化铁含量检验。

三、检验标准建筑用碎石卵石的质量检验需要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标准:•GB/T 14684-2011《砂、石及其制品物理力学试验方法标准》•GB/T 17888-2017《混凝土用骨料大颗粒含量试验方法》•CJ/T 204-2014《公路工程特种石材质量等级与检验》建筑用碎石卵石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方面。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建设用石占混凝土质量近1/2,其使用遍及建筑、交通、铁路等众多行业。

据测算,现全国每年仅建设用石量约为40 多亿吨,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材料。

如产品标准的管理和要求不能与生产和使用相协调,建设用石的生产不仅会影响山体及河堤安全,破坏鱼类生存环境,污染水质,影响景观,破坏农田或植被,威胁铁路、桥梁与电力设施,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而且由于石子质量的控制不够,直接带来结构耐久性不够等工程质量问题。

随着工程建设对石的消耗不断增加,石的来源趋于复杂;同时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石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标准只有根据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修订,才能跟得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而且能利用废弃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循环经济、保护资源与环境。

2001 年对《建筑用卵石、碎石》的修订及实施,初步实现了上述的目的和意义。

经过7 年的实施,紧跟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进行本次修订,完善技术指标的控制,进一步实现上述的目的。

本次修订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8】168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 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国家标准制修计划的通知》。

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列入此修订计划。

标准归口管理单位为中国建材联合会,负责起草单位为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参编单位包括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西安公路研究院、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6 家来自不同地区的企事业单位。

《建设用卵石、碎石》在修订中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确保国家标准质量的意见》,保证标准修订的质量,关注节材方面的要求。

在标准修订中本着有利于建设用石行业的进步,有利于促进混凝土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贯彻实施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原则进行;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水利、公路、铁道等行业用石的不同,提高标准的可执行性。

建筑用碎石、卵石检验指导书

建筑用碎石、卵石检验指导书

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CQ/Q040514-2003 建筑用碎石、卵石检验指导书批准人:状态:持有人:分发号:2003年11月1日批准2003年11月25日实施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经济开发区春园路电话:0、2600330 传真:0建筑用碎石、卵石检验指导书1.适用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石和碎石。

2.引用标准:(GB/T 14685-2001) 《建筑用卵石、碎石》3、试验项目和质量要求:3.1 试验项目: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坚固性、压碎指标值、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与空隙率。

3.2 质量要求:3.2.1 卵石和碎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3.2.2 卵石、碎石的含泥量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表3.2.23.2.3 卵石、碎石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表3.2.33.2.4 卵石和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3.2.4的规定。

表3.2.43.2.5 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卵石和碎石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3.2.5的规定。

坚固性指标表3.2.53.2.6 压碎指标值应小于表3.2.6的规定压碎指标表3.2.64、取样与缩分4.1 取样4.1.1 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验收批论。

4.1.2 每验收批取样方法应按下列规定执行: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从不同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15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用接料器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定时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8份,组成一组样品。

从火车、汽车、货船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等量的石子16份,组成一组样品。

建筑用砂卵石矿工业指标分类

建筑用砂卵石矿工业指标分类

建筑用砂卵石矿工业指标分类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并归口,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大学等单位共同负责修订的GB/T 14684-2022《建设用砂》、GB/T 14685-2022《建设用卵石、碎石》国家标准于2022年4月15日正式发布,2022年11月1日起实施。

一、标准修订背景砂石骨料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用量最大的材料,我国每年产销量约200亿吨,占世界总量的一半。

砂石骨料广泛用于建筑、道路、桥梁、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为造福城乡人民生活、服务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作出了积极贡献。

砂石骨料品质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关乎国计民生和人民安居乐业。

2011年,国家标准委发布《建设用砂》(GB/T 14684-2011)和《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自2012年开始实施,对引导和规范我国砂石行业发展、促进企业技术水平提升和保障工程建设安全性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和建筑工程快速发展,近几年砂石行业一度出现供需失衡、价格高涨等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解决天然砂石资源面临枯竭的现实问题,大力发展机制砂石已成为新形势下砂石行业安全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但机制砂石性能指标不统一、来源渠道受限等问题阻碍了砂石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针对上述情况,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牵头组织,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大学等单位共同负责开展《建设用砂》《建设用卵石、碎石》国家标准修订工作,以进一步增强砂石产品品质和供给水平,满足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为砂石行业的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标准主要修订内容(一)GB/T 14684-2022《建设用砂》新标准规定了建设用砂的分类与类别、一般规定、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储存和运输,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和普通砂浆用砂。

新标准结合高性能混凝土的需求对I类砂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出分计筛余级配要求、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指标及相应试验方法等。

建筑用碎石、石子验收方法

建筑用碎石、石子验收方法
密度大于2.5g/cm³ 松散体积密度大于1500kg/m3 空隙率小于45%。
石子
2.验收方法 1)资料验收 根据发货单及质量合格证明,核对实物的品种、规格是否相符。 2)数量验收 数量验收时,应选择平坦坚实的场地,组成整齐的梯形,表面取平,丈量后求其体积:
梯形体积=(顶长+底长)×(顶宽+底宽)/4×高
精益管控 追求品质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石子
在车上进行量方验收。车上应堆放整齐。计算公式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有尖顶和平顶。 尖顶 计算方式=[车高-底高+(尖高1+尖高2)/4]×车长×车宽 平顶 1.计算方式=(车高-底高) ×车长×车宽+(顶长+车长)×(顶宽+车宽)/4× (尖高1+尖高2) /2 2.计算方式=[车高-底高+(尖高1+尖高2)×3/8]×车长×车宽
(4)对碎石、砾石、米厘石等石材,主要是防止规格混杂和杂物的混入,碎石、砾石规格混杂会改 变级配而降低质量。
以奋斗者为本
奋斗者,志存高远,锲而不舍,乐于付出非同常人之努力,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给奋斗者阳光雨露,不断培育和凝聚开拓创新的力量。
为担当者担当
担当者,职责所在,使命必达,甘于承受非同常人之磨砺,敬畏于心、敬业于行。 为担当者铺路架桥,持续打造和拓展恪尽职守的舞台。
注:平顶的第一种计算方式比较准,第二种是根据经验判断。
石子
石子
3)外观验收 碎石、砾石应査看其中粘土、杂物、软弱颗粒及针片状颗粒含量是否超出要求,如有怀疑,需根 据质量指标要求项目进行测定。质量验收最好的方法就是用锤子砸,硬度越高质量越好,反之质 量就低。

建筑用卵石、碎石、水泥试验方法

建筑用卵石、碎石、水泥试验方法

建筑用卵石、碎石、水泥试验方法第一部分 水 泥1.1试验方法1.1.1负压筛法a) 筛析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 范围b) 称取试样25g ,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的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完,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c) 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 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1.1.2 水筛法1.1.3手工干筛法1.1.4试验筛的清洗试验筛必须经常保持洁净,筛孔畅通。

如果筛孔被水泥堵塞影响筛余量时,可用弱酸浸泡,用毛刷轻轻的刷洗,用淡水冲净、晾干。

2.2 试验结果2.2.1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1-1) 计算:(1-1)100⨯=WR F S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W—水泥试样的质量,g。

结果计算至0.1%。

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2.1 原理2.1.1 水泥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

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

2.1.2 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

2.2 安定性2.2.1 雷氏法是观测由二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标准稠的净浆体积膨胀的程度。

2.2.2 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的净浆试饼的外形变化程度。

2.2.3材料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饮用水,如有争议应以蒸馏水为准。

2.3 试验条件2.3.1 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2.3.2 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应湿度不低于90%。

2.4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2.4.1 试验前必须做到a) 维卡仪的金属棒能自动滑动;b) 调整至试杆接触到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c) 搅拌机运行正常。

GB_T_14685-2010_建设用卵石、碎石解析

GB_T_14685-2010_建设用卵石、碎石解析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卵石、碎石的术语和 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标志、储存和运输等。 •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除水工建筑物) (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 石、碎石。(其他工程用卵石和碎石也可 参照本标准执行。)(第二处修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 本适用于本文件。 •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6.技术要求
6.8吸水率(第二处增加) 6.9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试件 应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在规 定的试验龄期膨胀率应小于0.10%。 6.10含水率(第三处增加)和堆积密度(第 九处修改) • 报告其实测值。
7.试验方法
7.1试样 7.1.1取样方法 7.1.2取样数量:吸水率、放射性和含水率 7.1.3试样处理 7.2试验环境和试验用筛 7.3颗粒级配 • 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采用修约 值比较法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7.4含泥量:2倍(略大于) 3h以上(1~3h)
8 检验规则
8.1.2型式检验(第十三处修改) • 卵石、碎石的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6.1~6.7 规定的所有技术要求,碱集料反应、吸水率根 据需要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 检验: 1)新产品投产时; 2)原材料产源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 3)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4)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5)出厂检验结果与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Ⅰ类
泥块含量 0
Ⅱ类
<0.5
Ⅲ改)
Ⅰ类
Ⅱ类
<15
Ⅲ类
<25
针、片状含量

《建设用卵石、碎石》课件

《建设用卵石、碎石》课件

建设用卵石、碎石常用于园林景观的铺设 和装饰,增加景区的美观度和步行的舒适 度。
4. 建设用卵石、碎石的加工和运输
1
加工工艺
卵石和碎石的加工工艺包括破碎、筛分和清洗等步骤,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形状和 尺寸。
2
运输方式和注意事项
卵石和碎石的运输方式可采用卡车、铁路和水运等,需要注意保护材料的质量和 避免污染。
在卵石和碎石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材料的回 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负荷。
7. 结束语
建设用卵石、碎石的重要性
建设用卵石、碎石是建筑和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建筑和工程行业的发展,建设用卵石、碎石将不断提升其质量和环保性能,满足各类 工程的需求。
2. 卵石和碎石的特点
卵石的外观和性质
卵石通常具有圆滑的外观和 坚固的性质,适用于地面铺 设和装饰性用途。
碎石的制作和性质
碎石通常由岩石破碎而成, 具有锐利的边缘和多样的尺 寸,适用于路面和建筑材料。
卵石、碎石的优点 和缺点
建设用卵石和碎石具有耐久 性和抗冲击性的优点,但也 存在产量有限和成本较高等 缺点。
3. 建设用卵石Leabharlann 碎石的应用领域1 道路建设
建设用卵石、碎石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 和隧道等道路建设项目,用于路基、路面 和路堤。
2 建筑施工
建设用卵石、碎石在建筑施工中常用于混 凝土、砌体和地基等工程,强化结构的稳 定性。
3 水利工程
4 园林绿化
用于堤坝、河床和水闸等水利工程中,建 设用卵石、碎石能够增强工程的抗洪和抗 侵蚀能力。
《建设用卵石、碎石》 PPT课件
欢迎来到《建设用卵石、碎石》PPT课件!本课程将介绍建设用卵石、碎石 的特点、分类、用途,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环保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建设用卵石、碎石》修订说明建设用石占混凝土质量近1/2,其使用遍及建筑、交通、铁路等众多行业。

据测算,现全国每年仅建设用石量约为40 多亿吨,是消耗自然资源最大的材料。

如产品标准的管理和要求不能与生产和使用相协调,建设用石的生产不仅会影响山体及河堤安全,破坏鱼类生存环境,污染水质,影响景观,破坏农田或植被,威胁铁路、桥梁与电力设施,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而且由于石子质量的控制不够,直接带来结构耐久性不够等工程质量问题。

随着工程建设对石的消耗不断增加,石的来源趋于复杂;同时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石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

标准只有根据社会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不断修订,才能跟得上工程技术发展的需求,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而且能利用废弃资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循环经济、保护资源与环境。

2001 年对《建筑用卵石、碎石》的修订及实施,初步实现了上述的目的和意义。

经过7 年的实施,紧跟社会发展和工程技术的进步,进行本次修订,完善技术指标的控制,进一步实现上述的目的。

本次修订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8】168号文件《关于下达2008 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国家标准制修计划的通知》。

国家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列入此修订计划。

标准归口管理单位为中国建材联合会,负责起草单位为中国砂石协会、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工业技术监督研究中心,参编单位包括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西安公路研究院、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北京恒坤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6 家来自不同地区的企事业单位。

《建设用卵石、碎石》在修订中深入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标准制修订管理确保国家标准质量的意见》,保证标准修订的质量,关注节材方面的要求。

在标准修订中本着有利于建设用石行业的进步,有利于促进混凝土质量的提高有利于贯彻实施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的原则进行;同时充分考虑建筑、水利、公路、铁道等行业用石的不同,提高标准的可执行性。

在本次标准修订中主要参考《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等国内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及《混凝土用骨料》ASTM C33-08、《混凝土用骨料》BSEN12620-2002+A1-2008等国外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在本次修订中,考虑到原标准的一些技术要求,经过多年的使用证明基本合理,且与其他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基本一致的,没有作修改,主要包括含泥量、有害物质、岩石抗压强度、碎石压碎指标、碱骨料反应、坚固性。

现将本标准的主要修订内容说明如下:1 标准名称与范围在众多建设工程领域,石子的生产工艺相同,产品的基本技术指标一样,作为国家标准应该有更大范围的适用性,因此将标准的名称由建筑用卵石、碎石改为建设用卵石、碎石,其范围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用卵石和碎石。

考虑到水利工程混凝土多为大体积混凝土,使用环境特殊,水利行业用砂石的技术要求与其他行业区别较大,多年来形成了行业内生产和供应,与其他行业少有交叉的局面,因此本标准所指建设工程不包括水利工程。

适用范围的改变,扩大了标准的使用领域,统一了相关行业对石子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石子的生产质量控制和选用。

2 用途与规格原标准将卵石、碎石的类别划分Ⅰ类、Ⅱ类、Ⅲ类,用于区别石子质量的优劣,并按不同类别规定了用途,其目的在于保证混凝土的性能,但随着混凝土技术的不断进步,用Ⅲ类石子可以配制C30 甚至更高等级的混凝土。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不同类别石子的用途规定已不具备实际意义,反而对混凝土技术进步有限制,因此本次修订撤消了原标准有关不同类别石子用途的规定。

原标准对规格的描述在执行中没有实际意义,无论是单粒粒级还是连续粒级其公称粒径都有多种,在颗粒级配的技术要求中已对不同的单粒粒级和连续粒级分别作出要求;而用户完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满足要求的产品,不需在标准中作出相关规定,因此本次修订撤消了原标准中的规格。

3 技术要求3.1 颗粒级配国内外先进的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应用表明,以单粒粒级进行粗骨料的生产及产品供应,由混凝土的生产单位按其需要选用单粒粒级或将不同单粒粒级混合形成连续粒级后用于混凝土的生产,这种方式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非常有利的,也是混凝土技术新发展的一个趋势。

原标准有6 个连续级配即5~10、5~16、5~20、5~25、5~31.5、5~40,5 个单粒粒级即10~20、16~31.5、20~40、31.5~63、40~80。

考虑到5~10 粒级,其粒径范围仅有一个区间,归入单粒粒级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更为合适,因此将5~10 粒级由原来的连续粒级调整为单粒粒级;考虑到新修订的标准为建设用石,其适用于建筑、交通、铁路等工程领域,综合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等相关标准规范对于粗骨料的颗粒级配的分级情况,增加了10~16、16~25 两个单粒级以满足公路工程的需求;同时考虑在实际应用中,31.5~63 单粒级几乎没有,故将这一粒级删除。

经过以上修订,粗骨料包含5 个连续粒级即5~16、5~20、5~25、5~31.5、5~40、7 个单粒粒级即5~10、10~16、10~20、16~25、16~31.5、20~40、40~80,突出了单粒粒级的设置,有了更多的单粒粒级,用户可根据自己需要用不同比例、不同规格的单粒粒级合成连续粒级,给石子的用户以更大的空间,并且更加容易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在本次修订中,对不同地区现有碎石的颗粒级配进行了试验或调研,共取得数据51 组(见附件1),对比《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本次修订草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中颗粒级配的要求,有1、3、13、24~26、31~33、35共10 组级配不合格,占19.6%;对比《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有1~10、12、13、19、21~33、35、51 共28 组级配不合格,占54.9%,且大多为16mm 粒级不满足要求。

调研结果表明,80%以上的石子级配能够满足修订后的GB/T14685 的颗粒级配要求;工程应用也表明,大多数的粗骨料级配是可以配制出满足使用要求的混凝土的,因此对各粒级级配的要求是:原标准中已有的粒级其不同粒径累计筛余范围不变,新增加的10~16、16~25 两个单粒粒级不同粒径累计筛余范围从《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中引用。

3.2 泥块含量原标准对Ⅰ类、Ⅱ类、Ⅲ类石的泥块含量分别限制为0、<0.5%、<0.7%。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 对泥块含量分为0、<0.2%、<0.5%三个等级要求;《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 分为≤0.2%、≤0.5%、≤0.7% ,但特别指出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强度等级小于C30 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中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分为0、≤0.5%、≤0.7%;《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及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2005]157 号要求粗骨料中泥块含量应≤0.25%。

本次标准修订,进行了石子的泥块含量的试验或调研(见附件2),结果表明55 个样品的泥块含量,有11 个为0;<0.25%的有34 个,占64.2%;<0.5%的有43 个,占79.6%。

综合各有关标准对粗骨料泥块含量的要求可以看出0.5%是一个比较基本的指标要求,从试验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近80%的石子泥块含量满足<0.5%的要求,本着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有害物质的原则,本次修订将Ⅰ类、Ⅱ类、Ⅲ类石的泥块含量分别限制为0、<0.25%、<0.50%。

3.3 针片状颗粒含量石子中针片状颗粒含量是严重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指标之一,高强乃至高性能混凝土都要求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另外随着骨料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石中针片状颗粒逐渐减少。

原标准对Ⅰ类、Ⅱ类、Ⅲ类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分别为<5%、<15%、<25%的规定已不符合石子的生产和应用现状。

本次修订针对针片状颗粒含量作了重点试验及调研,共取得263 个数据(见附件3),统计分析见表1。

表1 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调查结果分析针片状颗粒含量<15 <12 <10 <8 <6 <4 <3(%)样本个数 262 261 258 235 199 140 94所占比例(%)99.6 99.2 98.1 89.7 75.7 53.2 35.7从表1 可以看出,针片状颗粒含量小于4%的样本超过了53%;小于8%的样本超过了85%以上;小于10%的样本超过了95%以上。

虽然有关标准中多以5%为最高等级要求、25%为最低等级要求,但本着有利于砂石行业进步、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原则,本次修订将Ⅰ类、Ⅱ类、Ⅲ类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分别限制为<4%、<8%、<10%。

3.4 坚固性原标准对Ⅰ类、Ⅱ类、Ⅲ类石的坚固性分别限制为质量损失<5%、<8%、<12%。

针对目前寒冷地区存在的混凝土冻害现状,编制工作会议上提出,对混凝土存在冻害的代表性地区使用的石子的抗冻性进行调研,以确定原标准此项技术要求是否合理。

编制组选择宁夏和陕西两个地区的石子抗冻性进行调研,结果见表2、3。

表2 宁夏区石灰石碎石抗冻性岩石类型产地质量损失(%)太阳山0.04石灰岩碎石黑城6.7乌海二矿0.02表3 陕西省石灰石碎石坚固性岩石类型及名称规格型号产地质量损失(%)石灰岩碎石10-20mm,5-10mm,3-5mm 乾县五峰石料场0.9石灰岩碎石10-20mm 乾县北羊牧石料场1.2石灰岩碎石5-30mm 泾阳2.4石灰岩碎石10-20mm 泾阳口镇7.9从表2、3 可以看出,石子受冻后质量损失均小于8%,全部满足原标准Ⅱ类石子坚固性要求;7 个样本中有5 个质量损失小于5%,占样本总数的71.4%,满足原标准Ⅰ类石子坚固性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