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剂的标准符号表示

合集下载

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

制冷基础知识——制冷剂制冷剂的命名与标识制冷剂的标识符号由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和字母构成。

“R”是英语中制冷剂(refrigerant)的首字母,后面的数字则根据制冷剂的化学组成按一定规则编写。

▍无机化合物制冷剂:无机物制冷剂的符号是R7加上该物质的分子量的整数部分,例如氨的符号表示是R717。

▍氟利昂制冷剂:氟利昂的分子通式是CmHnFxClyBrz,其中,n+x+y+z=2m+2,简写为R(m-1)(n+1)(x)B(z)。

分子中含氯、氟、碳的完全卤代烃简称为“CFC”制冷剂,例如R12分子中含氢、氯、氟、碳的不完全卤代烃简称为“HCFC”制冷剂,例如R22分子中含氢、氟、碳而不含氯的卤代烃简称“HFC”制冷剂,例如R134a▍碳氢化合物制冷剂,简称“HC”制冷剂:a.饱和碳氢化合物,命名规则基本上和它的衍生物氟利昂一样。

例如:丙烷代号为R290:(分子式为C3H8,m=3,n=8,x=0,那么m-1=2,n+1=9);但丁烷代号为R600是个例外(化学式为CH3CH2CH2CH3);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面加字母a以示不同,如异丁烷代号为R600a(它的化学式为CH(CH3)3)。

b.非饱和碳氢化合物与他们的卤族元素衍生物的符号命名是先在R后面写上一个“1”,然后再按氟利昂编号规则书写“1”后面的数字,例如乙烯代号为R1150 (它的化学式是C2H4)。

c.环状有机物,是在R后面先写上一个“C”,然后按氟利昂的命名方法书写后面的数字。

如八氟环丁烷,它的化学式为C4H8,代号为RC318。

▍混合物制冷剂a. 共沸制冷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混溶的单纯制冷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这种混合物在固定的压力下蒸发或者冷凝时,蒸发温度或冷凝温度保持不变,气相和液相的组分也保持不变,就好象单纯的制冷剂一样。

其代号规定为在R后面的第一个数字为5,其后的两位数字按混合工质命名的先后次序编写,最早命名的共沸制冷剂就记为R500,以后依次为R501、R502、R503等。

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

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

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
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是指对于各种制冷剂的命名方式和规则。

在制冷剂的命名中,通常会采用一些简单的缩写和数字来表示其化学组成和性质。

例如,R22代表一种氟利昂制冷剂,其中R代表制冷剂,22表示其化学组成和性质。

此外,还有一些制冷剂的编号采用了更为复杂的表示方法,比如R1234yf,其中yf代表其低温性能优异,1234则表示其化学组成和性质。

对于不同的制冷剂类型,其命名方式也存在一些差别。

例如,氨制冷剂的编号通常采用NH3表示,而碳氢制冷剂则采用HCFC或HFC 等缩写表示。

此外,还有一些制冷剂的编号中会添加一些特殊的标识,如酸度指数、温度指数等,以便于制冷剂的辨识和使用。

总之,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方便人们对于制冷剂的识别和使用,还能够保证制冷剂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因此,在制冷剂的生产和使用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 1 -。

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

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

制冷剂编号命名规则
制冷剂是用于制冷、空调和其他制冷设备中的物质,其编号命名规则是由国际制冷学会(IIR)制定的。

制冷剂的编号通常由一个字母和一组数字组成,字母代表制冷剂的化学类别,数字代表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

以下是常见制冷剂编号及其意义:
1. R-22:氟利昂,常用于空调和冷冻机中。

2. R-134a:1,1,1,2-四氟乙烷,用于汽车空调和家用空调中。

3. R-410A:由氟利昂和三氟甲烷组成的混合制冷剂,用于家用和商用空调中。

4. R-404A:由氟利昂、三氟甲烷和二氧化碳组成的混合制冷剂,用于商用制冷设备中。

5. R-507:由氟利昂和三氟甲烷组成的混合制冷剂,用于商用冷库和制冷设备中。

6. R-290:丙烷,一种天然制冷剂,用于小型制冷设备中。

7. R-600a:异丁烷,一种天然制冷剂,用于小型制冷设备和家用冰箱中。

8. R-717:氨,一种天然制冷剂,用于大型工业制冷系统中。

以上是常见制冷剂编号及其意义,制冷设备在使用制冷剂时应注意其编号及其物理性质,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1 -。

制冷剂标准符号表示

制冷剂标准符号表示

R1130
R22/152a/124 (33/1525/290/22 (38/2/60) R290/22/218 (5/75/20)
R1132a R1140 R1141 R1150
R290/22/218 (5/56/39)
R1270
R125/143a/134a (44/52/4)
六氯乙烷 CCl3CCl3 R506
一 氟 五 氯 CCl3CFCl
乙烷
2
R507
二 氟 四 氯 CFCl2CFC
乙烷
l2
二 氟 四 氯 CF2ClCCl
乙烷
3
R50
三氟三氯 乙烷
CF2ClCFC l2
R170
R22/115(48.8/51.2) R23/13(40.1/59.9) R32/115(48.2/51.8) R12/31(78.0/22.0) R31/114(55.1/44.9) R125/143a(50.0/50.0)


CF2ClCF3
R1270b
丙烯
CH3CH=C H2
六氟乙烷 CF3CF3
有机氧化物
R120 R123 R124 R124a R125 R133a R134a R140a R142b R143a R150a R152a R160 R170a R218 R290a
RC316 RC317 RC318
乙醚 甲酸甲脂 无机物 氢(正氢和仲氢) 氦 氨 水 氖 氮
空气 氧 氩 二氧化碳 一氧化二氮 二氧化硫 脂肪族胺
甲胺 乙胺 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二氟二氯乙烯 三氟一氯乙烯 四氟乙烯 三氯乙烯
二氯乙烯
二氟乙烯 氯乙烯 氟乙烯 乙烯
丙烯
C2H5OC2 HHC5 OCCH

制冷剂编号表示方法1

制冷剂编号表示方法1

制冷剂的代号最早是针对氟里昂而规定的,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是美国供暖制冷工程协会于1967年制定的标准(ASHRAE Standard 34-67)中的规定。

这一标准的编号方法是将制冷剂的代号同它的种属和化学构成联系起来,只要知道它的化学分子式,就可以写出它的代号。

代号是由字母“R”和其后边的数字组成的。

R代表制冷剂(制冷介质)“Refrigerant”,以前F代表氟里昂“Freon”,目前都用国际公认的R命名制冷剂。

(1)无机化合物类制冷剂如氨命名为:R717(分子式NH3)“7”代表无机化合物类,17为其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2)氟里昂制冷剂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烷族)的卤族元素的衍生物的总称。

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 m H2m+2,当H2m+2被氟、氯或溴等部分或全部取代后,所得的衍生物就是 C m H n F x Cl y Br z,这就是氟里昂的分子通式,且n+x+y+z = 2m+2 。

对于甲烷系,因为m = 1,所以n+x+y+z = 4对于乙烷系,因为m = 2,所以n+x+y+z = 6氟里昂的代号是由R(m-1)(n+1)(x)B(z)组成的。

如果z = 0 ,则B可以省略,例如: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为 CHF2Cl ,m-1=0, n+1=2, x=2, z=0 ,因而代号为 R22。

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 CF2Cl2,m-1=0, n+1=1, x=2, z=0 ,因而代号为 R12。

(3)饱和碳氢化合物代号的编号规则与氟里昂相同,如:甲烷为 R50乙烷为 R170丙烷为 R290但丁烷不按上述规则书写,而写成为 R600。

另外,如果属于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边加字母“a”或在个位数上加一个数字,如:异二氟乙烷为 R152a ,异丁烷为 R601等。

(4)环状化合物环状有机化合物是在R后边加上一个字母“C”,然后按氟里昂的编号规则书写,如:六氟二氯环丁烷写作 RC316八氟环丁烷写作 RC318等。

制冷剂的标准符号表示

制冷剂的标准符号表示
N2O
R218
八氟丙烷
CF3CF2CF3
R764
二氧化硫
SO2
R290a
丙烷
CH3CH2CH3
脂肪族胺
环状有机物
R630
甲胺
CH3NH2
RC316
六氟二氯环丁烷
C4F6Cl2
R631
乙胺
C2H5NH3
RC317
七氟一氯环丁烷
C4F7Cl
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RC318
八氟环丁烷
C4F8
R1112a
二氟二氯乙烯
CH3CF2Cl
R728

N2
R143a
三氟乙烷
CH3CF3
R729
空气
0.21O2,0.78N2,0.01Ar
R150a
二氯乙烷
CH3CHCl2
R732

O2
R152a
二氟乙烷
CH3CHF2
R740

Ar
R160
氯乙烷
CH3CH2Cl
R744
二氧化碳
CO2
R170a
乙烷
CH3CH3
R744a
一氧化二氮
二氟二氯甲烷
CF2Cl2
R407B
R32/125/134a(10/70/20)
R13
三氟一氯甲烷
CF3Cl
R407C
R32/125/134a(23/25/52)
R13B1
三氟一溴甲烷
CF3Br
R408A
R125/R143a/22(7/46/47)
R14
四氟化碳
CF4
R409A
R22/124/142b(60/25/15)

蒙特利尔议定书——制冷剂

蒙特利尔议定书——制冷剂

《蒙特利尔议定书》(中文、全)制冷剂定义韦氏词典把制冷剂定义成“在制冷循环中使用的或像冰用于直接冷却的一种物质”。

HVAC工业的业外人士可能会把制冷剂描述成空调器中使用的某种流体。

HVAC工业的许多业内人士将马上想到CFC族物质(氯氟碳)。

以上这些定义都是对的,但制冷剂比那些物质更广泛。

水是制冷剂,在吸收式制冷机中使用。

二氧化碳(CO2)和氨(NH3)作为“天然”制冷剂而为人所知。

易燃物质如丙烷和异丁烷也被作为制冷剂使用。

制冷剂的命名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或字母表示制冷剂,根据制冷剂分子组成按一定规则编写无机化合物简写符号规定为R7( )( ) 括号中填入的数字是该无机物分子量的整数部分例如:氨的相对分子量为17,其编号为R717,二氧化碳和水的编号分别为R744和R718。

氟里昂和烷烃类 CmH(2m+2)简写符号规定为R(m-1)(n+1)(x)B(z) 数值为零时省去写,同分异构体则在其最后加小写英文字母以示区别正丁烷和异丁烷例外,用R600和R600a(或R601)表示例如: CF2Cl2的代号为R12, CHF2Cl 的代号为R22,C2F4Br2 的代号为R114B2,CH3CHF2的代号为R152 a非共沸混合工质简写符号为R4( )( ) 括号中的数字为该工质命名的先后顺序号,从00开始若构成非共沸混合工质的纯物质种类相同,但成分含量不同,则分别在最后加上大写英文字母以示区别共沸混合工质简写符号为R5( )( )括号中的数字为该工质命名的先后顺序号,从00开始环烷烃、链烯烃以及它们的卤代物简写符号规定:环烷烃及环烷烃的卤代物用字母“RC”开头,链烯烃及链烯烃的卤代物用字母“R1”开头,其后的数字排写规则与氟里昂及烷烃类符号表示中的数字排写规则相同。

制冷剂符号举例化合物名称分子式m、n、x、z值简写符号一氟三氯甲烷CFCl3m=1n=0x=1R11二氟二氯甲烷CF2Cl2m=1n=0x=2R12二氟一氯甲CHF2Cl m=1n=1x=2R22常用的制冷剂目前常用的制冷剂主要有以下几类,无机物:水(R-718)、二氧化碳 (CO2) (R-744)和氨(NH3) (R-717) 是几种天然制冷剂的例子。

制冷剂代号命名规则

制冷剂代号命名规则

制冷剂代号的命名规则制冷剂的代号最早是针对氟里昂而规定的,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是美国供暖制冷工程协会于1967年制定的标准(ASHRAE Standard 34-67)中的规定。

这一标准的编号方法是将制冷剂的代号同它的种属和化学构成联系起来,只要知道它的化学分子式,就可以写出它的代号。

代号是由字母“R”和其后边的数字组成的。

R代表制冷剂(制冷介质)“Refrigerant”,以前F代表氟里昂“Freon”,目前都用国际公认的R命名制冷剂。

(1)无机化合物类制冷剂如氨命名为:R717(分子式NH3)“7”代表无机化合物类,17为其分子量的整数部分。

(2)氟里昂制冷剂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烷族)的卤族元素的衍生物的总称。

饱和碳氢化合物的分子式是:Cm H2m+2,当H2m+2被氟、氯或溴等部分或全部取代后,所得的衍生物就是 Cm HnFxClyBrz,这就是氟里昂的分子通式,且n+x+y+z = 2m+2 。

对于甲烷系,因为m = 1,所以n+x+y+z = 4对于乙烷系,因为m = 2,所以n+x+y+z = 6氟里昂的代号是由R(m-1)(n+1)(x)B(z)组成的。

如果z = 0 ,则B可以省略,例如:二氟一氯甲烷,分子式为 CHF2Cl ,m-1=0, n+1=2, x=2, z=0 ,因而代号为 R22。

二氟二氯甲烷,分子式为 CF2Cl2,m-1=0, n+1=1, x=2, z=0 ,因而代号为 R12。

(3)饱和碳氢化合物代号的编号规则与氟里昂相同,如:甲烷为 R50乙烷为 R170丙烷为 R290但丁烷不按上述规则书写,而写成为 R600。

另外,如果属于同素异构物,在代号后边加字母“a”或在个位数上加一个数字,如:异二氟乙烷为 R152a ,异丁烷为 R601等。

(4)环状化合物环状有机化合物是在R后边加上一个字母“C”,然后按氟里昂的编号规则书写,如:六氟二氯环丁烷写作 RC316八氟环丁烷写作 RC318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氟二氯甲烷
CF2Cl2
R407B
R32/125/134a(10/70/20)
R13
三氟一氯甲烷
CF3Cl
R407C
R32/125/134a(23/25/52)
R13B1
三氟一溴甲烷
CF3Br
R408A
R125/R143a/22(7/46/47)
R14
四氟化碳
CF4
R409A
R22/124/142b(60/25/15)
R401C
R22/152a/124(33/15/52)
R1132a
二氟乙烯
CH2=CF2
R402A
R125/290/22(60/2/38)
R1140
氯乙烯
CH2=CHCl
R402B
R125/290/22(38/2/60)
R1141
氟乙烯
CH2=CHF
R403A
R290/22/218(5/75/20)
CF2BrCF2Br
R1150b
乙烯
CH2=CH2
R115
五氟一氯乙烷
CF2ClCF3
R1270b
丙烯
CH3CH=CH2
R116
六氟乙烷
CF3CF3
有机氧化物
R120
五氯乙烷
CHCl2CCl3
R610
乙醚
C2H5OC2H5
R123
三氟二氯乙烷
CHCl2CF3
R611
甲酸甲脂
HCOCCH3
R124
四氟一氯乙烷
N2O
R218
八氟丙烷
CF3CF2CF3
R764
二氧化硫
SO2
R290a
丙烷
CH3CH2CH3
脂肪族胺
环状有机物
R630
甲胺
CH3NH2
RC316
六氟二氯环丁烷
C4F6Cl2
R631
乙胺
C2H5NH3
RC317
七氟一氯环丁烷
C4F7Cl
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RC318
八氟环丁烷
C4F8
R1112a
二氟二氯乙烯
R12/152a(73.8/26.2)
R31
一氟一氯甲烷
CH2FCl
R501
R22/12(75/25)
R32
二氟甲烷
CH2F2
R502
R22/115(48.8/51.2)
R40
氯甲烷
CH3Cl
R503
R23/13(40.1/59.9)
R41
氟甲烷
CH3F
R504
R32/115(48.2/51.8)
R50a
制冷剂的标准符号表示
代号
化学名称
分子式
代号
化学名称
分子式
氟里昂
R405A
R22/152a/142b/C318(45/7/5.5/42.5)
R10
四氯化碳
CCl4
R406A
R22/600a/142b(55/4/41)
R11
一氟三氯甲烷
CFCl3
R407A
R32/125/134a(20/40/40)
R12
CF2=CCl2
非共沸混合工质
R1113
三氟一氯乙烯
CFCl=CF2
R400
R22/114(80/20)
R1114
四氟乙烯
CF2=CF2
R401A
R22/152a/124(53/13/34)
R1120
三氯乙烯
CHCl=CCl2
R401B
R22/152a/124(61/11/28)
R1130
二氯乙烯
CHCl=CHCl
CHFClCF3
无机物
R124a
四氟一氯乙烷
CHF2CF2Cl
R702
氢(正氢和仲氢)
H2
R125
五氟乙烷
CHF2CF3
R704

He
R133a
三氟一氯乙烷
CH2ClCF3
R717

NH3
R134a
四氟乙烷
CH2FCF3
R718

H2O
R140a
三氯乙烷
CH3CCl3
R720

Ne
R142b
二氟一氯乙烷
R1150
乙烯
CH2=CH2
R403B
R290/22/218(5/56/39)
R1270
丙烯
CH2CH=CH2
R404A
R125/143a/134a(44/52/4)
注:a甲烷、乙烷和丙烷按序号放在氟利昂类,但它们实际上属于碳氢化合物;
b乙烯、丙烯放在碳氢化合物里,但它们实际上属于不饱和有机物。
甲烷
CH4
R505
R12/31(78.0/22.0)
R110
六氯乙烷
CCl3CCl3
R506
R31/114(55.1/44.9)
R111
一氟五氯乙烷
CCl3CFCl2
R507
R125/143a(50.0/50.0)
R112
二氟四氯乙烷
CFCl2CFCl2
碳氢化合物
R112a
二氟四氯乙烷
CF2ClCCl3
CH3CF2Cl
R728

N2
R143a
三氟乙烷
CH3CF3
R729
空气
0.21O2,0.78N2,0.01Ar
R150a
二氯乙烷
CH3CHCl2
R732

O2
R152a
二氟乙烷
CH3CHF2
R740

Ar
R160
氯乙烷
CH3CH2Cl
R744
二氧化碳
CO2
R170a
乙烷
CH3CH3
R744a
一氧化二氮
R20
氯仿
CHCl3
R410A
R32/125(50/50)
R21
一氟二氯甲烷
CHFCl2
R411A
R1270/22/152a(1.5/87.5/11)
R22
二氟一氯甲烷
CHF2Cl
R411B
R1270/22/152a(3/94/3)
R23
三氟甲烷
CHF3
共沸混合工质
R30
二氯甲烷
CH2Cl2
R500
R50
甲烷
CH4
R113
三氟三氯乙烷
CF2ClCFCl2
R170
乙烷
CH3CH3
R113a
三氟三氯乙烷
CCl3CF3
R290
丙烷
CH3CH2CH3
R114
四氟二氯乙烷
CFCl2CF3
R600
丁烷
CH3CH2CH2CH3
R114a
四氟二氯乙烷
CF2ClCF3
R601
异丁烷CH(CH3)3R114B2四氟二溴乙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