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写作和出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和流畅性。
下面将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正确用法。
1. 句号(。
)句号用于句子的结束。
每个完整的句子都应以句号结束,无论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感叹句。
示例:他今天早上很早起床。
2. 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
它表示一个句子是一个问题,需要回答。
示例:你明天会来吗?3.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意见。
它强调一种情感上的强烈或紧迫的语气。
示例:多么美丽的风景啊!4. 逗号(,)逗号用于表示句子中的短暂停顿,分隔列举的项目或分隔被插入句子中的修饰语。
示例:在市场上,你可以买到新鲜的水果、蔬菜和肉类。
我喜欢中国的风景,尤其是杭州的西湖。
5.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相关的独立分句,或者在列举项目之间更清晰地进行区分。
示例:他是一个勤奋的学生;他总是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6. 冒号(:)冒号用于引出一个例子、解释、定义、总结以及书写对话和引用的句子前。
示例:他告诉我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应该做出改变。
7. 引号(‘’、“”)引号用于引用他人的语句,以表示直接引用或特定含义。
示例:他说:“明天要下雨了。
”8. 括号(())括号用于插入额外的信息,使得句子更加清晰。
示例:我要购买两件商品(包括一套书和一本笔记本)。
以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流畅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思。
国标标点符号用法

国标标点符号用法国标标点符号是中国具有独特特色的标点符号体系,也是国际通用标点符号体系的一种变体。
国标标点符号用法准确规范,能够有效地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意思,提高文本的阅读流畅度和准确度。
以下是国标标点符号的常用用法:1. 顿号(、)顿号用于列举或连接并列成分,具有从属关系。
例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有: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
又如:请带上以下物品:雨伞、钥匙、手机。
2. 顿号的衬字顿号的衬字通常使用全角的阿拉伯数字或大小写的英文字母,并用圆括号括起来。
例如:(1)、(A)、(a)、(一)等。
3. 逗号(,)逗号的用法是非常常见的标点符号,它用来分隔句子中的并列词、短语或成分,并表示相对独立的意思。
例如:他非常聪明,但是有点懒。
逗号还可以用于分隔长数字以提高可读性,例如:150,000。
4. 书名号(《》)书名号用于书名、报刊名、剧名、歌曲名、诗歌等作品名称的标注。
例如:他正在读《红楼梦》。
又如:我非常喜欢《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
5. 句号(。
)句号是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用于陈述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的结尾。
例如:他很勤奋。
又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6. 问号(?)问号是表示疑问句的标点符号,用于句子结尾,表示询问、疑惑或怀疑。
例如:你是不是明天要去北京?又如:你喜欢吃苹果吗?7. 感叹号(!)感叹号是表示感叹句或表示强调语气的标点符号,用于句子结尾。
例如:多么美丽的风景啊!又如:你真厉害!8. 冒号(:)冒号的主要用途是引导下文说明、列举或解释前面的内容、引述例证等。
例如:他喜欢吃所有的水果:苹果、香蕉、橙子等。
又如:请你将以下材料准备好:笔、纸、橡皮。
9.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意义紧密但句法结构比较独立的句子,多用于复合句的主句和并列连词之间、长句子的分句之间。
例如:她很漂亮;他很有才华。
10. 括号(())括号有两种类型:圆括号和方括号。
括号内的内容是对主句的补充、解释、注释或插入语。
例如:他是我最好的朋友(至少在过去是这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发布日期:2017-07-3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
本标准对汉语书写规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标准适用于汉语书面语。
外语界和科技界也可参考使用。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句子sentence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陈述句declarative sentence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imperative sentence用来要求听话人作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interrogative sentence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exclamatory sentence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complex sentence , clause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词语expression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3 基本规则3.1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3.2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于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句内点号用于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4 用法说明4.1 句号4.1.1 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4.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例如:a)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卓顶精文最新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docx

卓顶精文最新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 一、标点符号的种类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
1.点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
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1.1句末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
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1.2句内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表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1.引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形式有双引号““””和单引号“‘’”,左侧的为前引号,右侧的为后引号。
1.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1.2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1.3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示例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1.4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1.5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示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
……”1.6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目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目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目一起标引。
示例1:“5·12”汶川大地震示例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标点符号的用法——国家最新标准(2012年6月1日施行)

标点符号的用法——国家最新标准(2012年6月1日施行)问号“基本用法”增加了两项。
一、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可叠用问号。
通常应先单用,再叠用,最多叠用三个问号。
示例:这就是你的做法吗?你这个总经理是怎么当的??你怎么竟敢这样欺骗消费者二、问号也有标号的用法,即用于句内,表示存疑或不详。
示例1:马致远(1250?—1321) ,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示例2:钟嵘(?—518) ,颖川长社人,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
叹号“基本用法”增加了两项。
一、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大时,可叠用叹号;表达强烈语气时也可以叠用叹号,最多叠用三个叹号。
示例1:轰!!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女娲猛然醒来。
示例2:我要揭露!我要控诉!!我要以死抗争二、当句子包含疑问、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如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和带有惊愕语气的疑问句),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问号、叹号各一)。
例1:这点困难就能把我们吓倒吗?!例2:他连这些起码的常识都不懂,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顿号“基本用法”增加了两项。
一、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通常不用顿号。
例1: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例2: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
二、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如引语或书名号之后还有括注),宜用顿号。
示例1:“日”“月”构成“明”字。
示例2:店里挂着“顾客就是上帝”“质量就是生命”等横幅。
示例3:《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示例4:李白的“白发三千长”(《秋浦歌》)、“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
引号“基本用法”增加了一项。
一、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实施)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
本标准对汉语书写规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标准适用於汉语书面语。
外语界和科技界也可参考使用。
2. 定义 :句子——前後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词语——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3. 基本规则3.1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3.2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於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於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4. 用法说明4.1 句号,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 . ”,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4.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4.1.3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4.2 问号4.2.1 问号的形式为“?”。
4.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4.2.3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
4.3 叹号4.3. 叹号的形式为“!”。
4.3.2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
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标点符号在书写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使句子更加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思,同时也能够让读者更加流畅地理解文章内容。
因此,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标点符号的用法,以国家标准为准。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句号的使用。
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它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
在句号后面,需要空两个格,然后写下一个句子。
另外,句号还可以用在缩写词的末尾,比如“etc.”。
逗号也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标点符号。
它主要用于连接并列成分,比如“她喜欢吃苹果、梨子和香蕉。
”此外,逗号还可以用于分隔并列的形容词、副词,以及分隔数字的千位。
另外,分号的使用也是需要注意的。
分号一般用于分隔长句中的并列成分,或者用于分隔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比如,“他很忙;然而,他总是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
冒号在写作中也有其独特的用法。
它通常用于引出例证、解释、总结、概括等。
比如,“有一件事情很重要,做好每一次的准备工作。
”。
另外,问号和感叹号也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标点符号。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而感叹号则用于表示感叹或者强调。
比如,“你知道他在哪里吗?”“多么美丽的风景啊!”。
在引号的使用上,需要注意中文和英文的区别。
在中文中,引号一般是使用全角的“”,而在英文中则使用半角的“”。
引号主要用于引述他人的话语或者表示特殊含义的词语。
比如,“他说,‘我很喜欢这个礼物。
’”。
最后,括号的使用也是需要注意的。
括号一般用于插入说明性的内容,或者表示补充说明。
比如,“他在演讲中(这是我亲眼所见)表现得非常出色。
”。
总的来说,标点符号在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够使文章更加准确、清晰地表达作者的意思,同时也能够让读者更加流畅地理解文章内容。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需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遵循国家标准,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国家标点符号使用标准

国家标点符号使用标准
在中文中,国家标点符号使用标准遵循《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的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家标点符号使用规则:
1. 顿号(、):用于列举事物、名称或句子成分,并且不表示顺序关系。
2. 逗号(,):用于分隔并列词、词组或短语,以及在句子中分隔主谓、宾语等。
3. 问号(?):用于表示疑问句。
4. 句号(。
):用于表示陈述句或命令句的句末。
5. 叹号(!):用于表示感叹句或强调句的句末。
6. 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说明、总结或列举等。
7. 分号(;):用于分隔意义相关但较长的独立分句,或者用于分隔列举中的子项。
8. 引号(“”、‘’):用于引用直接的他人言论或引用文本。
9. 括号(()):用于插入补充说明、附加信息或解释。
10. 破折号(——):用于表示语气的突然转折、强调或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1. 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暂停的意义。
12. 书名号(《》):用于标注书籍、文章、歌曲、影片等作品的名称。
请注意,具体的标点使用还需要根据语境和具体要求进行判断。
以上是一般的使用规则,但在特定的文体、领域或出版物中,可能会有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使用约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标准)一、标点符号的种类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
1.点号点号的作用是点断,主要表示停顿和语气。
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1.1句末点号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
包括句号、问号、叹号。
1.2句内点号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包括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标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表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
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分隔号。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1. 引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或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
形式有双引号““””和单引号“‘’”,左侧的为前引号,右侧的为后引号。
1.1标示语段中直接引用的内容。
示例: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1.2标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
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1.3标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如别称、简称、反语等。
示例1:电视被称作“第九艺术”。
示例2: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示例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1.4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1.5独立成段的引文如果只有一段,段首和段尾都用引号;不止一段时,每段开头仅用前引号,只在最后一段末尾用后引号。
示例:我曾在报纸上看到有人这样谈幸福:“幸福是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不喜欢什么。
……“幸福是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
……“幸福是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
……”1.6在书写带月、日的事件、节目或其他特定意义的短语(含简称)时,通常只标引其中的月和日;需要突出和强调该事件或节目本身时,也可连同事件或节目一起标引。
示例1:“5·12”汶川大地震示例2:“五四”以来的话剧,是我国戏剧中的新形式。
示例3: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1.7 “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名,宜用引号标引。
当“丛刊”等为选题名的一部分时,放在引号之内,反之则放在引号之外。
示例1:“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示例2:“中国哲学典籍文库”示例3:“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2.连接号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连接。
形式有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三种。
2.1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均用短横线。
2.1.1 化合物的名称或表格、插图的编号。
示例1:3-戊酮为无色液体,对眼及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示例2:表2-8、表2-9。
2.1.2 连接号码,包括门牌号码、电话号码,以及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等。
示例:2011-02-152.1.3 在复合名词中起连接作用。
示例:吐鲁番-哈密盆地2.1.4 某些产品的名称和型号。
示例:WZ-10直升机具有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2.1.5 汉语拼音、外来语内部的分合。
示例1:shuōshuō-xiàoxiào(说说笑笑)示例2:盎格鲁-撒克逊人示例3:让-雅克·卢梭(“让-雅克”为双名)示例4:皮埃尔·孟戴斯-弗朗斯(“孟戴斯-弗朗斯”为复姓)2.2 标示下列各种情况,一般用一字线,有时也可用浪纹线。
2.2.1 标示相关项目(如时间、地域等)的起止。
示例1:沈括(1031―1095),宋朝人。
示例2:2011年2月3日―10日示例3:北京―上海特别旅客快车2.2.2 标示数值范围(由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构成)的起止。
示例1:25~30g示例2:第五~八课2.2.3浪纹线连接号用于标示数值范围时,在不引起歧义的情况下,前一数值附加符号或计量单位可省略。
示例1:5公斤~100公斤(正确)示例2:5~100公斤(正确)3.书名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出现的各种作品的名称。
形式有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两种。
3.1 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
示例1:《红楼梦》(书名)示例2:《史记·项羽本记》(卷名)示例3:《论雷峰塔的倒掉》(篇名)示例4:《每周关注》(刊物名)示例5:《人民日报》(报纸名)示例6:《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3.2 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
示例1:《渔光曲》(电影名)示例2:《追梦录》(电视剧名)示例3:《勿忘我》(歌曲名)示例4:《沁园春·雪》(诗词名)示例5:《东方欲晓》(雕塑名)示例6:《光与影》(电视节目名)示例7:《社会广角镜》(栏目名)示例8:《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示例9:《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3.3 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
示例: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电脑卫士》杀毒软件。
3.4 标示作品名的简称。
示例:我读了《念青唐古拉山脉纪行》一文(以下简称《念》),收获很大。
3.5 当书名号中还需要书名号时,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
示例:《教育部关于提请审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3.6 不能视为作品的课程、课题、奖品奖状、商标、证照、组织机构、会议、活动等名称,不应用书名号。
下面均为书名号误用的示例。
示例1:下学期本中心将开设《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两门课程。
示例2:明天将召开《关于“两保两挂”的多视觉理论思考》课题立项会。
示例3:本市将向70岁以上(含70岁)老年人颁发《敬老证》。
示例4:本校共获得《最佳印象》《自我审美》《卡拉OK》等六个奖杯。
示例5:《闪光》牌电池经久耐用。
示例6:《文史杂志社》编辑力量比较雄厚。
示例7:本市将召开《全国食用天然色素应用研讨会》。
示例8:本报将于今年暑假举行《墨宝杯》书法大赛。
3.7有的名称应根据指称意义的不同确定是否用书名号。
如文艺晚会指一项活动时,不用书名号;而特指一种节目名称时,可用书名号。
再如展览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组织形式时,不用书名号;特定情况下将某项展览作为一种创作的作品时,可用书名号。
示例1:2008年重阳联欢晚会受到观众的称赞和好评。
示例2:本台将重播《2008年重阳联欢晚会》。
示例3:“雪域明珠——中国西藏文化展”今天隆重开幕。
示例4:《大地飞歌艺术展》是一部大型现代艺术作品。
3.8 书名后面表示该作品所属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标在书名号内。
示例:《我们》杂志3.9书名有时带有括注。
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应放在书名号之外。
示例1:《琵琶行(并序)》示例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示例3:《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组织条例(草案)》示例4:《百科知识》(彩图本)示例5:《人民日报》(海外版)3.10 书名、篇名末尾如有叹号或问号,应放在书名号之内。
示例1:《日记何罪!》示例2:《如何做到同工又同酬?》3.11 “丛刊”“文库”“系列”“书系”等作为系列著作的选题名,宜用引号标引,而不用书名号。
(见1.7)4.专名号标号的一种,标示古籍和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特定类专有名词。
形式是一条直线,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4.1 标示古籍、古籍引文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出现的专有名词,主要包括人名、地名、国名、民族名、朝代名、年号、宗教名、官署名、组织名等。
示例1:孙坚人马被刘表率军围得水泄不通。
(人名)示例2:于是聚集冀、青、幽、并四州兵马七十多万准备决一死战。
(地名)示例3:当时乌孙及西域各国都向汉派遣了使节。
(国名、朝代名)示例4:从咸宁二年到太康十年,匈奴、鲜卑、乌桓等族人徙居塞内。
(年号、民族名)4.2 现代汉语文本中的上述专有名词,以及古籍和现代文本中的单位名、官职名、事件名、会议名、书名等不应使用专名号。
必须使用标号标示时,宜使用其他相应标号(如引号、书名号等)。
4.3 在古籍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为与专名号配合,书名号也可改用浪线式"﹏"。
这可以看作是特殊的专名号或特殊的书名号。
5.着重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重要的或需要指明的文字。
形式是“.”,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5.1 标示语段中重要的文字。
示例1:诗人需要表现..。
..,而不是证明示例2:下面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2 标示语段中需要指明的文字。
示例:下边加点的字,除了在词中的读法外,还有哪些读法?着.急子弹.强调.5.3不应使用文字下加直线或浪纹线等形式表示着重。
文字下加直线为专名号形式;文字下加浪纹线是特殊书名号。
着重号的形式统一为相应项目下加小圆点。
6.分隔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诗行、节拍及某些相关文字的分隔。
形式是“/”。
6.1 诗歌接排时分隔诗行(也可使用逗号和分号,见12.1、14.1)。
示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6.2 标示诗文中的音节节拍。
示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3 分隔供选择或可转换的两项,表示“或”。
示例:动词短语中除了作为主体成分的述语动词之外,还包括述语动词所带的宾语和/或补语。
6.4 分隔组成一对的两项,表示“和”。
示例:13/14次特别快车示例:羽毛球女双决赛中国组合杜婧/于洋两局完胜韩国名将李孝贞/李敬元。
6.5 分隔层级或类别。
示例: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省辖市(地级市)/县(县级市、区、自治州)/乡(镇)/村(居委会)6.6 分隔号又称正斜线号,须与反斜线号“\”相区别(后者主要是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专门符号)。
使用分隔号时,紧贴着分隔号的前后通常不用点号。
7.间隔号标号的一种,标示某些相关联成分之间的分界。
形式是“·”。
7.1 标示外国人名或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
示例1:莎拉·布莱曼示例2:阿依古丽·买买提7.2 标示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
示例:《淮南子·本经训》7.3标示词牌、曲牌、诗体名等和题名之间的分界。
示例1:《沁园春·雪》示例2:《七律·冬云》7.4 用在构成标题或栏目名称的并列词语之间。
示例:《天·地·人》7.5 以月、日为标志的事件或节日,用汉字数字表示时,只在一、十一和十二月后用间隔号;当直接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月、日之间均用间隔号(半角字符)。
示例:“九一八”事变“五四”运动“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3·15”消费者权益日“9·11”恐怖袭击事件7.6 当并列短语构成的标题中已用间隔号隔开时,不应再用“和”类连词。
示例1:《水星·火星和金星》(错误)示例2:《水星·火星·金星》(正确)8.省略号标号的一种,标示语段中某些内容的省略及意义的断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