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标点符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写作和出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文章的意思,提高文本的可读性和流畅性。
下面将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正确用法。
1. 句号(。
)句号用于句子的结束。
每个完整的句子都应以句号结束,无论是陈述句、疑问句还是感叹句。
示例:他今天早上很早起床。
2. 问号(?)问号用于疑问句的结尾。
它表示一个句子是一个问题,需要回答。
示例:你明天会来吗?3.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意见。
它强调一种情感上的强烈或紧迫的语气。
示例:多么美丽的风景啊!4. 逗号(,)逗号用于表示句子中的短暂停顿,分隔列举的项目或分隔被插入句子中的修饰语。
示例:在市场上,你可以买到新鲜的水果、蔬菜和肉类。
我喜欢中国的风景,尤其是杭州的西湖。
5. 分号(;)分号用于连接两个相关的独立分句,或者在列举项目之间更清晰地进行区分。
示例:他是一个勤奋的学生;他总是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6. 冒号(:)冒号用于引出一个例子、解释、定义、总结以及书写对话和引用的句子前。
示例:他告诉我一个大胆的想法:我们应该做出改变。
7. 引号(‘’、“”)引号用于引用他人的语句,以表示直接引用或特定含义。
示例:他说:“明天要下雨了。
”8. 括号(())括号用于插入额外的信息,使得句子更加清晰。
示例:我要购买两件商品(包括一套书和一本笔记本)。
以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流畅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思。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点符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点符号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点符号标准一、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点符号标准》是我国大陆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中文文稿中使用的标点符号的类型、用法和排列顺序。
标点符号在中文写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体现语气、语态和逻辑关系,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本文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点符号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标点符号的类型和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点符号标准》规定了中文文稿中使用的标点符号的类型和用法。
标点符号主要包括逗号、句号、叹号、问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和省略号等。
这些标点符号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用法,比如句号用于表示句子的结束,逗号用于连接并列成分,问号和叹号用于疑问和感叹等。
三、标点符号的排列顺序在中文文稿中,标点符号的排列顺序也有着一定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点符号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排列顺序为:“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
正确的标点符号排列顺序能够使文章的表达更加清晰、有条理,有助于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点符号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中文写作、提高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可以让文章的意思更加清晰明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原意。
我们在写作中应该严格遵守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从而提高文章的质量和传达效果。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点符号标准》的全面评估和个人观点的陈述,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中文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和意义。
标点符号在中文写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够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还能够为文章增添韵味和情感色彩。
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和提高标点符号的使用水平,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精彩和生动。
六、标点符号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除了标点符号在一般文章和写作中的应用外,不同的文体和创作形式也对标点符号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应用。
标点符号国标完整版

标点符号国标完整版前言1951年9月,原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同年10月原政务院下达指示,要求全国遵照使用。
四十年来,文字书写和书刊排印已由直行改为横行,标点符号用法也有了某些发展变化,因此,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重新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
本标准就是在新颁《标点符号用法》的基础上制定的。
本标准参考了国内外标点符号用法的文献,广泛听取了语文学界、新闻界、出版界、教育界的意见。
本标准对汉语书面语中常见的标点符号用法进行了规定和说明,目的在于使人们正确掌握标点符号用法,以准确表达文意,推动汉语书面语言的规范化。
本标准从1996年6月1日起实施,从实施之日起,原《标点符号用法》即行废止。
本标准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标点符号用法》课题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千炎、刘一玲。
标点符号用法本标准从1996年6月1日起实施,从实施之日起,原《标点符号用法》即行废止。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
本标准对汉语书写规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标准适用于汉语书面语。
外语界和科技界也参考使用。
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句子sentence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陈述句declarative sentence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祈使句imperative sentence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interrogative sentence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exclamotory sentence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complex sentence , clause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词语expression词和短语(词组)。
词(word),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关于标点符号按格书写的基本规范 申论考试好帮手

关于标点符号按格书写的基本规范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是相当重要的。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对标点符号行款格式的规定是这样的:1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
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
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4 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以上都是针对横行文稿的标点符号书写格式而言的。
直行文稿的标点符号的使用略有不同。
但现在一般手书中不太用,此不赘述。
《标点符号用法》中虽然有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只是比较笼统地谈了“一般”情况,具体到按格书写时,还是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下面分别以图片展示之。
一、点号的一般书写格式1.在格中居左偏下的点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2.问号、叹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二、标号的一般书写格式1.引号、书名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上引号写在格子的右上角,并要紧贴标示的文字;下引号写在格子的左上角,也要紧贴所标示的文字。
上引号和下引号各占一格。
书名号前一半写在格子的右半格,后一半写在格子的左半格,两部分各占一格。
括号的写法与此相同。
2.破折号、省略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三、点号和引号、书名号合用一格的情况四、标点符号在行末时的变通书写格式1.行末点号的变通写法如下两张图片所示:由于要避免点号出现在下一行之首,故挤在上一行最后一格书写。
2.行末标号的变通书写(1)省略号和破折号: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格。
为避免破折号和省略号因换行而断开,故挤写在上一行末。
(2)引号和书名号的行末变通书写:如上图所示,为避免上引号和前书名号出现在一行之末,所以采用和下字挤占末格的写法。
如上图所示:为避免下引号和后书名号出现在一行之首,故采用和前字挤占在行末一格的写法。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第二十六条部分规定: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是判别标点符号正误的依据。
所以我们讲“标点符号”就结合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3批准发布1996-06-01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8226;标点符号用法》中的“用法说明”部分,及《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以及《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进行,这三个规定,正好从一正一反为我们讲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错误种类。
一、句号1.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2.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例如: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3.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句号的误用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句子而不句断。
常见一段文字一逗到底。
例如:已经25岁了,我终于成为专业歌剧演员,遗憾的是,没唱几年歌剧,领导却让我改唱评剧,由于唱法路子不对而毁了嗓子,终于被迫离开我喜爱的舞台。
(这一段文字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演员”和“评剧”后的标点应改为句号。
)(二)不是句子而用了句号。
常见把一个句子拆成几个句子。
例如:1电视短剧《荷花》通过一个卖扇子的小女孩同小偷勇敢斗争的故事。
表现了小女孩的纯洁、善良、勇敢的性格。
反映了小女孩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这是一个单句,句子中间的两个句号应改为逗号。
)2产生经费紧张的原因,一个是实在缺得多。
另一个是在经费使用效率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是一个复句,句中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还有几点提示:1.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时,为避免“。
”“.”的传插使用,可编统统采用“.”。
最新标点符号国家标准

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5834—1995,与GB/T 15834—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编写规则(GB/T1.1—2009),对本标准的编排和表述做了全面修改;——更换了大部分示例,使之更简短、通俗、规范;——增加了对术语“标点符号”和“语段”的定义(2.1/2.5);——对术语“复句”和“分句”的定义做了修改(2.3/2.4);——对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的定义做了修改,更强调句末点号与句子语气之间的关系(4.1.1/4.2.1/4.3.1);——对逗号的基本用法做了补充(4.4.3);——增加了不同形式括号用法的示例(4.9.3);——省略号的形式统一为六连点“……”,但在特定情况下允许连用(4.11);——取消了连接号中原有的二字线,将连接号形式规范为短横线“-”、一字线“—”和浪纹线“~”,并对三者的功能做了归并与划分(4.13);——明确了书名号的使用范围(4.15/A.13);——增加了分隔号的用法说明(4.17);——“标点符号的位置”一章的标题改为“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形式”,并增加了使用中文输入软件处理标点符号时的相关规范(第5章);——增加了“附录”: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主要说明标点符号不能怎样使用和对标点符号用法加以补充说明,以解决目前使用混乱或争议较大的问题。
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对功能有交叉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做了区分,并对标点符号误用高发环境下的规范用法做了说明。
本标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沈阳、刘妍、于泳波、翁姗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本标准适用于汉语的书面语(包括汉语和外语混合排版时的汉语部分)。
标点符号的用法1

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标点符号使用用法的规定顿号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
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
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
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
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
/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
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
/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
/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逗号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实施)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
本标准对汉语书写规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标准适用於汉语书面语。
外语界和科技界也可参考使用。
2. 定义 :句子——前後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词语——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3. 基本规则3.1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3.2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於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於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4. 用法说明4.1 句号,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 . ”,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4.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4.1.3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4.2 问号4.2.1 问号的形式为“?”。
4.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4.2.3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
4.3 叹号4.3. 叹号的形式为“!”。
4.3.2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明确指出引号的用法有四种: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
引号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但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
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
1、“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卢沟桥烽火》)
2、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克隆之谜》)(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
1、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学会合作》)
2、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
(《早》)
3、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海伦·凯勒》)
在这些句子中,“合作”、“早”、“泥土”、“种子”都是这些句子所着重论述的对象。
有的老师认为第3句中的”泥土“、”种子“加上引号是表示引用,引用海伦学会的单词。
实际上前文已经说过,引用是直接引用他人的话,或者是格言、诗词、歌词等,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
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以前的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卢沟桥烽火》)
2、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人类的”老师“》)
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
因为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
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
1、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海伦·凯勒》)
说明:在这里,并不是说手指真的会说话了,而是指海伦学会了摸读盲文和用盲文与他人交流。
2、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说明:”活菩萨“在这里并不是指活着的菩萨,而是指具有菩萨一样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的人。
”中日友谊的使者“显然也不是指奉命出使中日,缔结友谊的人,而是指聂荣臻将军像使者一样架起了中日友谊的桥梁,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所以说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具有了不同于原来意思的新的含义。
此
外,课本中有几个例子特别容易引起混淆、争议,因此单独列出来作一个详细的说明。
1、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詹天佑》)
说明:这里的”人“字加引号实际上表示的是摩形格的比喻手法,即形象化地将铁路的形状比喻成为像个”人“字。
3、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说明:这里的”金“字加引号实际上也是表示的是摩形格的比喻手法,形象化地将金字塔的轮廓比喻成像个”金“字。
(四)、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
1、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黄鹤楼送别》)
2、爸爸意味深长地对聪聪说:”看来要想真正理解一个词语的意思,不仅要会查有字的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哪!“(《学会查”无字词典“》)
这两个例子都是属于”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的情况,外面的双引号都是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直接引用中的引用,为了表明层次,所以要用单引号。
”无字词典“加引号是表示特殊的含义,指生活中的学问。
特殊用法:前引号与后引号没有成对使用
引号还有一种特殊的用法,一般地说,前引号跟后引号要成对使用,但也有例外。
即如果引用的文字连着有好几段,每一段开头都应该只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例如在《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中,高尔基信的内容引用了三段话,第一、二、三段的段首都用了前引号,但第一、二段段尾不用后引号,只在第三段末用了一个后引号。
这就是引号的特殊用法。
在《天鹅的故事》中,斯杰潘老人讲的故事共有五段话,也使用了引号的这种特殊用法。
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用了前引号,但第一、二、三、四段段尾都不用后引号,只在第五段末用了一个后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