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你吃什么》教案
【K12学习】《汉语教程》 第7课教案

《汉语教程》第7课教案《你吃什么》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材:《汉语教程》第一册上对象:语言进修2班课题:第7课《你吃什么》教学目的与要求:1、教授量词:个、碗、一些,补充量词瓶;2、汉字认读和书写,重难点,加强示范,打好基础;3、掌握汉语基本交际语:你吃什么?我吃……你喝什么?我喝……教学步骤与课时分工:第1、2课时一、组织教学二、复习运用上表带领学生复习词语“学期”、“天气、气温”的说法及寒暑假的时段,补充词汇:“到”、“度”。
三、新课生词1、带领学生认读生词,同时纠音;2、领读生词、领读的过程中加入组词组句3、讲解生词用时间轴的图示,讲解词语“中午”,补充词汇:早上、晚上、上午、下午;用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完整的一句话:“中午在食堂吃饭”,并用动作路径强化时间、地点、事件的顺序。
用“馒头”的图片释词,并引出量词“个”用“鸡”引出“鸡蛋”,用“鸡蛋”引出重点生词“一些”“六个鸡蛋=一些鸡蛋”用图片释词:饺子、包子、米、米饭,并强化重点词语“一些”,引出量词“碗”图片释词:面条、鸡蛋汤、啤酒,补充量词“瓶”汇总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练习句型:“你吃什么?我吃。
”、“你喝什么?我喝。
”课文领读课文找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给三分钟记课文,把书合上,根据课文内容提问问题。
PPT展示问题:1、玛丽中午去哪儿吃饭?2、玛丽吃什么?她要吃几个?3、麦克吃馒头吗?他要吃什么?4、玛丽喝什么?5、麦克喝什么?用PPT引导学生完成对话练习四、布置作业下节课听写生词。
第3、4课时一、复习用全班同学的照片,复习“这是谁?那是谁?”句型,同时练习生日、日期的说法。
二、新课1、展示班级会餐照片2、用图片展示,补充生词如下:3、展示照片做对话练习:4、用图片释词,补充词汇:干杯、青菜、面包、牛奶、酸奶5、复习“不”的变调引出“一”的变调三、讲解课后练习题。
对外汉语教案

对外汉语教案教案设计:你吃什么任课教师:XXX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学生:XXXA4F汉语教学班43人(零基础)教材选择:《汉语口语速成(第二版)》之入门篇(上)课文题目:第三课你吃什么课程类型:汉语口语初级课时:1课时(60分钟)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汉语口语中关于日常饮食和文具的相关信息。
2.让学生掌握食物、饮料和文具等方面的名词和“吃、喝、买”三个动词。
3.通过学生小组对话练和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你吃什么?”、“你喝什么?”、“你买什么?”等询问句的用法和“我吃…。
”、“我喝…。
”、“我买…。
”等回答用语。
4.文化展示部分:让学生了解几种中国传统乐器并欣赏由这些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生词:吃、什么、喝、买、饺子、米饭、面包、面条、啤酒、矿泉水、茶、书、书包、词典、本子、笔。
2.重点语法点:疑问代词“什么”的基本用法,“你吃什么?”、“你喝什么?”、“你买什么?”等疑问句的用法及其回答。
三、教学方法:导入话题、生词领读、生词讲解、回顾生词、小组问答对话、分析讲解、归纳总结、文化介绍、教师表演。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先向同学们打招呼,复日常用语“你好、你们好、同学们好、老师好”。
告诉学生中国是美食国度,要在中国餐厅里点餐就必须先研究饮食方面的词汇,让学生知道这一课的实用性,引起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兴趣。
同时,打开PPT课件,展示课文的题目“你吃什么”。
二)讲解、练生词(15分钟):老师利用带图片、拼音、汉字和英文释义的PPT课件带领同学读生词、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也用部分时间让学生单独念单词,主要纠正发音。
注意快速的随机轮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念。
重点讲解“饺子、米饭、面包、面条、啤酒、矿泉水、茶、书、书包、词典、本子、笔”等词语。
三)小组问答对话(2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用所学词汇进行对话,练“你吃什么?”、“你喝什么?”、“你买什么?”等疑问句的用法及其回答。
甜汉语教程你吃什么PPT学习教案

第14页/共1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5页/共15页
复述课文
麦克:中午你去哪儿吃饭?
玛丽:我去
。
麦克:你吃什么?
玛丽:我吃
。
麦克:你要几个?
玛丽:
。你吃吗?
麦克:不吃。我吃。你喝来自么?玛丽:我要一碗。你喝吗?
麦克:不喝。我喝
。
玛丽:这些是什么?
麦克:这是 ,这是 ,那是 ,
第10页/共15页
会话练习
1A:你吃什么?
B:我吃
。
2A:你喝什么?
B:我喝
手机shǒujī 伞sǎn
电视diànshì 汽车qìchē
电脑diànnǎo 自行车
z x ngch ì í ē 第12页/共15页
生词new words
中午 米饭 鸡蛋 一些 面条
吃饭 要 汤 那些
食堂 个 啤酒 饺子
馒头 晚 这些 包子
第13页/共15页
练习 exercise
你吃什么

外汉1001 101120122 李晶《你吃什么》教案课文:在教室(in a classroom)麦克:中午你去哪儿吃饭?Zhōngwǔ nǐ qù nǎr chīfàn玛丽:我去食堂。
wǒ qù shítáng在食堂(in a dining hall)麦克:你吃什么?nǐ chī shénme ?玛丽:我吃馒头。
wǒ chī mántou.麦克:你要几个?nǐ yào jǐ gè?玛丽:一个,你吃吗?Yí gè . nǐ chī ma?麦克:不吃,我吃米饭。
你喝什么?bù chī, wǒ chī mǐfàn. Nǐhē shénme?玛丽:我要一碗鸡蛋汤。
你要吗?wǒ yào yì wǎn jīdàn tāng. nǐ yào ma ?麦克:不喝,我喝啤酒。
bùhē,wǒ hē píjiǔ.玛丽:这些是什么?Zhèxiē shì shénme?麦克:这是饺子,这是包子,那是面条。
zhè shì jiǎozi, zhè shì bāozi,nà shì miàntiáo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教学课时:1课时(50分钟)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对话的意思,领会并正确使用本课生词;2,能正确使用对话中的重难点句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1、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词性和词义;2、能熟练地使用本课生词进行扩展;3、熟悉掌握“一”的变调。
教学难点:量词的正确运用。
教学步骤:1、课堂导入:首先将一部分最为常见的中式早餐图片展示给学生们,问他们是否认识这些食物,并鼓励学生们自己说出它们的名字,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汉语教程》_第7课教案设计

课程作业:《你吃什么》教案课程名称:汉语语言要素技能教学授课教师:梁云学生姓名:朱萌学号:107622012210658年级:2013级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第7课你吃什么?一、教学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该教材(《汉语教程》上)的十五课,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讲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
学完该本教材,学生应能熟练掌握语音部分,掌握2900左右的生词,能够日常交际。
(二)分析教材:《汉语教材》共分为三册,每册又分为上下两册,而该本《汉语教程》上是第一册的上册,共十五课,针对对象是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
教材建议每课应2学时完成,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偏低和班级人数多,应每课分4学时完成,让学生在初级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本课目标1、掌握“一”的变调,熟练运用基本交际语“你吃什么?我吃……”“你喝什么?我喝……”2、能够听辨生词正确发音;能够应用本科生词及句型点餐;流利朗读课文对话;能够书写本课重点生字。
3、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一点了解。
4、学会将对话内容转变成段落表达。
二、教学对象1.学生学习汉语时间短,年龄在18-28岁之间。
学生汉语程度较低,自控力不强,应注意说话语速,变换教学方法,避免一成不变;2.学生大部分来自中亚,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均与汉族有一定差异,在理解课文时应关注这方面信息3.学生大部分有俄语背景,生词释义及语法讲解时应多注意进行俄汉对比分析,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语音1、“一”的变调2、特指疑问句语调(二)词汇1、动词:吃、喝、要2、名词:馒头、鸡蛋汤、饺子、包子、面条儿3、量词:碗、些(三)语法1、句型“你吃什么?我吃馒头。
”(四)汉字1、独体字:午、头2、合体字:要、些、喝、酒(五)课文1、中国人的主食有哪些;2、大学食堂不供应啤酒,课文中出现只为扩展生词量;四、教学方法1、听说法:语音部分2、图片展示法、举例法:生词部分3、句型法:语法部分五、教具准备1、幻灯片课件;2、游戏卡片;3、教室中的实物六、课时分配本课将用4个学时进行教学,1-2课时主要讲解生词、课文记忆;3-4课时运用生词和课文句型,讲解练习。
对外汉语:你吃什么PPT课件

…边
❖ 上边 ❖左边 右边 ❖ 下边
❖前边 后边 外边 里边
23
餐厅
❖舍远吗?
❖ A离B远吗? ❖ 宿舍离教室远吗? ❖ 学校离超市远吗?
24
❖A:餐厅离宿舍远吗? ❖B:不远,就在留学生宿舍后边。
25
12
矿泉水 kuàngquánshuǐ
13
酸奶 suān nǎi
14
牛奶 niú nǎi
15
奶茶 nǎi chá
16
果汁 guǒzhī
17
咖啡 kāfēi
18
吃 chī
❖米饭 ❖包子 ❖面条 ❖馒头 ❖饺子…… ❖中餐
❖ 面包 ❖ 蛋糕 ❖ 披萨 ❖ …… ❖ 西餐
❖ 好吃
19
喝 hē
第五课
你吃什么
1
看一看,认一认 look and read
• mǐ fàn •米 饭
2
包子 bāo zi
3
面条 miàn tiáo
4
馒头mán tou
5
饺子 jiǎo zi
6
茶 chá
7
面包 miànbāo
8
披萨 pīsa
9
蛋糕 dàn gāo
10
啤酒 píjiǔ
11
可口可乐 kěkǒu kělè
❖茶
❖好喝
❖啤酒
❖可乐
❖矿泉水
❖牛奶
❖酸奶
20
❖ A:你吃什么? ❖ B:我吃中餐。(西餐、米饭、面包…)
❖ A:你喝什么? ❖ B;我喝茶。(咖啡、牛奶、啤酒…)
21
❖ A:你吃什么? ❖ B:我吃米饭,你呢? ❖ A :我吃馒头。
❖ A:你喝什么? ❖ B:我——,——? ❖ A:——。(可乐 水)
汉语口语速成-第三课 你吃什么教案

教学方法示范:听说法《汉语口语速成》第三课你吃什么教案【教学目标】通过看图学习,认识并会读生词,并能够把生词运用到句型当中,并掌握能熟悉掌握句型,并能正确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教学难点】S.+V.+什么?S.+V.+N.【教学重点】S.+V.+什么?S.+V.+N.【教学对象】汉语初级阶段留学生【教堂用具】投影仪,苹果,饼干,矿泉水,笔,书包,本子等实物【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内容】S.吃什么?S.吃+N. S.喝什么?S.喝+N. S.买什么?S.买+N.【教学要求】1、生词:掌握每个生词的读音、词性及用法;2、能够把生词应用到所学的句型当中。
3、能够在情景中自如运用句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来中国有没有交中国的朋友,如果有的话如果对方请你吃饭,给你点餐你知道对方会怎么询问你想吃什么吗?如果去便利店买东西,别人又会怎么问,我们又该怎么回答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句子。
(引入ppt)(大约1分钟)二、看图学习生词和句型(一)看图认生词,练习句型教学方式1、认读1)读句型,并讲解。
老师展示ppt图片,讲解生词的含义,扩展其他常用义,主要采用老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法2)领读,学生跟读(两遍)——学生朗读课本一遍——脱离拼音朗读(看ppt)2、注意听学生的对—错3、学了新词后,让学生选词然后填进去,然后重复朗读句子。
(大约每个句型5分钟)具体步骤:1.你吃什么?我吃饺子教师:第一个生词“吃”在英文中是to eat 的意思,看课本上的第二个生词“什么”也就是what 的意思。
一般我们和朋友一起吃饭会问对方What do you want to eat? 在汉语里我们说成“你吃什么?”当我们回答I want to eat dumplings. 在中文就是“我吃饺子”教师:什么是“饺子”看图,我们重复一下这个句子。
教师:看下面的生词“米饭”那么我们用这个句型怎么说?(找个两个学生问答)学生A:你吃什么?学生B:我吃米饭教师:我们看下面的生词,面条面包。
中班语言教案《吃什么》

03
食物链中的角色
讲解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食物链中的不同作用和 地位。
植物类食物链基础知识
植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植物的多样性与食物链
阐述植物作为食物链的生产者,通过 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 供能量来源。
介绍不同植物种类对食物链的影响, 以及植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 作用。
植物与动物的食物关系
市购买食品的场景。
实践体验
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活动, 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食物 和健康的关系,同时也可以锻炼 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
05 课程总结与延伸拓展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01
02
03
04
课程主题:《吃什么》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使 幼儿能够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 成分,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1.谢谢聆 听
鼓励幼儿多吃蔬菜、 水果等营养丰富的食 物,少吃零食和垃圾 食品。
提供相关资源,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学习
01
提供有关饮食健康的图书、图片等资源,供幼儿自主阅 读和学习。
02
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营养餐、参观农场等, 加深对食物的了解和认识。
03
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探索和学习有关饮食健康的知识, 促进家园合作。
你们知道哪些食物是健康的吗?”,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回答。
02
鼓励回答
老师应当鼓励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对于正确的回答可以给予肯定和表
扬,对于错误的回答可以耐心引导和纠正。
03
拓展思维
在孩子们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思考更深层次
的问题,例如“为什么你们喜欢吃这种食物?”或者“这种食物对我们
教学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吃什么》教案设计
任课教师:YYY (菲律宾YYYY大学孔子学院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
学生:De La Salle Lipa大学CBEAM学院A4F汉语教学班43人(零基础)
教材选择:《汉语口语速成(第二版)》之入门篇(上)
课文题目:第三课你吃什么
课程类型:汉语口语初级
课时:1课时(60分钟)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汉语口语中关于日常饮食和文具的相关信息。
2.反复操练,让学生掌握食物、饮料和文具等方面的名词和“吃、喝、买”三个动词。
3.通过学生小组对话练习和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你吃什么?”、“你喝什么?”、“你买什么?”等询问句的用法和“我吃…。
”、“我喝…。
”、“我买…。
”等回答用语。
4.文化展示部分:让学生了解几种中国传统乐器并欣赏由这些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生词:
吃、什么、喝、买、饺子、米饭、面包、面条、啤酒、矿泉水、茶、书、书包、词典、本子、笔。
2.重点语法点:
疑问代词“什么”的基本用法,“你吃什么?”、“你喝什么?”、“你买什么?”等疑问句的用法及其回答。
三.教学方法:导入话题、生词领读、生词讲解、回顾生词、小组问答对话、分析讲解、归纳总结、文化介绍、教
师表演。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先向同学们打招呼,复习“你好、你们好、同学们好、老师好”等日常用语。
告诉学生中国是美食国度,要在中国餐厅里点餐就必须先学习饮食方面的词汇,让学生知道这一课的实用性,引起学生对本篇课文的兴趣。
同时,打开PPT课件,导出课文的题目“你吃什么”。
(二)讲解、练习生词(15分钟):
老师利用带图片、拼音、汉字和英文释义的PPT课件带领同学读生词、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也用部分时间让学生单独念单词,主要纠正发音。
注意快速的随机轮流,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念。
重点讲解“饺子、米饭、面包、面条、啤酒、矿泉水、茶、书、书包、词典、本子、笔”等词语。
如讲解“矿泉水”这个词语时,先拿着一瓶矿泉水让同学知道其意思,再呈现拼音让学生拼读这个词语,然后说明其词性是名词并展示构成这个词的每个字的意思“矿是指mineral,泉是指spring,水是water”。
老师大声领读几次,让几个同学单独
试读这个词,再全班一齐读,老师再纠音。
讲解“书包”时,先拿着书包向学生展示实物,再呈现拼音让学生试读,老师随后纠音并大声领读,使同学掌握其发音,再说明“书”就是前面提到过的book,“包”也是前面学到的“包子”这个词语其中一个字,意思是bag,装书的包,就是schoolbag。
(三)语法点讲练(20分钟):
先给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分好的各个学习小组布置问答对话练习任务,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法点准备造句的紧迫感。
再呈现三个重点动词“吃”、“喝”、“买”,告诉其含义和用法,并让学生会读会说,接下来展示疑问代词“什么”并紧跟“你吃什么?”、“你喝什么?”、“你买什么?”三个疑问句,再告诉学生回答方式“我吃…。
”、“我喝…。
”、“我买…。
”特别强调“吃”后面应该接上食物类的名词,“喝”后面应该接上饮料类的名词,“买”后面应该接上文具类的名词。
留给学生5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各小组至少完成三个问答的对话,让他们自行商讨和决定该如何表演展示,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走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其解决疑难。
准备时间结束后让各个小组依次上讲台进行问答对话表演,其他小组安静地听台上的同学在说什么,教师在每小组表演完成后都先鼓掌称赞,再问台下同学听到了什么,最后对刚表演完的小组的发音、语调进行纠正,指出亮点和不足。
(四)课文讲解(10分钟):
先由老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读两遍。
再由学生一齐读一遍,老师随后纠正同学们的错误发音。
然后,让同学们分成两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引导同学们有感情有语气地进入情境之中达到交际和实践的高度。
在同学们能够独自熟读课文后,老师再对其中一些字词进行替换练习。
如把“我吃饺子。
”替换为“我吃米饭。
”或者“我吃包子。
”等。
(五)文化体验(10分钟):
简单介绍中国民族传统乐器的知识,呈现出笛子、二胡、琵琶和古筝的图片,说明这些乐器都是竹子或木材配以响簧或弦制成的,和以金属为制作材料的西洋乐器反映的是完全不同的审美追求。
再让他们分别欣赏笛子吹奏的《梁祝》、二胡曲《二泉映月》、琵琶曲《十面埋伏》和古筝曲《高山流水》的片段。
最后介绍少数民族乐器葫芦丝,教师拿出葫芦丝实物比照图片向学生展示,再由教师亲自吹奏当地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我心永恒》和具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的葫芦丝经典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让学生得到直接的文化体验和审美享受。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回去在点餐和购物时用中文互相询问,练习在实际情景中的对话。
2.让学生预习第四课《多少钱》,准备下节课的情景表演和角色扮演。
六.总结:
作为一堂初级汉语口语课,这篇课文是以交际运用为指向编写的。
所以在学习课文之前,要以新颖的多媒体手段引入话
题和情景,这样才能调动起同学们的热情和兴趣。
由于交际对
话必须依靠一定的词汇量,所以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学习生词是
很有必要的。
本教案重在让学生学以致用以达到学习促进交
际,交际帮助学习的理想效果。
课堂结尾的文化展示是本堂课的亮点所在,因为任课教师有演奏葫芦丝的特长才艺,在简单介绍和欣赏了几种其他中国
传统乐器后,由教师亲自拿出乐器实物进行现场演奏,可以达
到气氛层层上升的效果,这堂汉语课在老师演奏乐器学生愉快
欣赏的和谐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