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麦子河连通工程建设分析
宿州市运粮河流域治理必要性及实施效果分析

2 2 1154道生态恢复相结合,采取内源治理和外源控制并重、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并举的治理模式■参考文献:[1]葛伟,马晶晶.盐城市区主要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科技创新导报[J],2016(35):82-83.[2]杨红尉,叶春霞.浅析盐城市河流健康评估体系.江苏水利[J],2016(9):33-37.[3]杨桂书,王超磊,吕军.盐城市城市防洪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水资源开发与管理[J], 2017(10):68-72.[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S].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宿州市运粮河流域治理必要性及实施效果分析孙建华(宿州市埇桥区水利局 宿州 234000)【摘 要】本文分析了宿州市运粮河流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运粮河治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总结了运粮河治理工程的实施效果。
通过治理工程建设实施,显著提高了城市宿州城防洪排涝能力,有效地改善了区域水环境质量,同时对进一步打造运粮河流域“水清、岸绿、景美”,推进新农村美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治理效果 防洪排涝 运粮河 水环境1 流域概况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河以北,黄淮海平原南端, 地处皖苏鲁豫四省交汇地带,是安徽的北大门。
西邻淮北市,北连徐州市,东与江苏睢宁、泗洪县接壤,南接蚌埠市。
宿州市城市位于东经116°58′,北纬33°39′,是皖北重要城市,市区建成区面积75km 2,人口近70万人。
根据《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宿州市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约110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为110km 2。
宿州市主城区排水分属于沱河、北沱河、浍河流域,沱河以南地区涝水主要通过南北向的运粮河、东牛沟、大陈沟等大沟排向浍河,其中以运粮河排泄为主。
运粮河自环城河起,流经埇桥区南关、三里湾、鞋城、北杨寨、桃园、祁县等乡镇街道,于祁县镇金庄村入浍河,长21.45km,流域面积100km 2。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_1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发布时间:2022-09-02T09:31:14.37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5月第9期作者:赵淮北[导读] 沿河居民越来越密集,污水排放量也越来越大。
许多河流水体质量下降,特别是地表和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容量早已超过自身负荷赵淮北砀山县水利局排灌中心站安徽砀山 235300摘要:沿河居民越来越密集,污水排放量也越来越大。
许多河流水体质量下降,特别是地表和浅层地下水的污染容量早已超过自身负荷,水体因失去应有的自净功能而受到大面积污染。
不仅河道周边的水生动植物无法生存,周边城镇的日常供水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建设基本安全行洪通道的同时,城市河道整治,尚需以生态保护与修复为核心,整合景观、文化、休闲、游憩等多元功能,优化、提升河道环境,提升城市河道的生态与活力,为人们构建一个水清岸绿、鱼翔浅的大自然环境,促进人文、生态与社会经济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河道整治;施工管理;问题;对策引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水利工程不时涌现。
水利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河道整治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只有保证河道整治的效果,才能保证河道的防洪、排涝、净水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河道治理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科学的河道治理措施,才能保障水利工程发挥正常的灌排和防洪等作用。
1、河道整治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减灾能力比较弱在我国,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开发河道整治工程可以减少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
但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发现,许多河道抗洪能力较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尤其是雨季,很多地区发生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河堤周围都是农田,土质疏松,长时间被雨水冲刷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危险的河段,洪涝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更为严重。
研究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及其质量控制_1

研究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治理及其质量控制发布时间:2021-05-21T07:37:44.699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4期作者:侯菲[导读] 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可得到加快。
为切实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需充分重视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
就目前来讲,很多地区在河道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要探索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对策,持续提高河道治理水平。
新疆鑫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新疆五家渠市 831300摘要:水利工程的修建,不仅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也可得到加快。
为切实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需充分重视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工作。
就目前来讲,很多地区在河道治理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对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要探索水利工程河道治理对策,持续提高河道治理水平。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河道治理;质量控制水利工程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河道治理,它不仅有着防洪的作用,还能稳定河道的生态环境,推动我国水上交通的发展。
然而在我国,水利工程还存在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为了推动城市更好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就要加强对河道的治理。
1水利工程中河道治理的常见问题 1.1河流污染严重河道在治理的过程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河流污染严重,主要是由于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导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将生活中的废水、垃圾倒在河道里,甚至有的企业还会将废水、废渣排泄在河道里,这些举动都会对河道产生重要的影响,使得垃圾在河道里产生出新的微生物,影响了河道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水污染,影响了河道的水质。
再加上人们日常饮用的水资源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经过污染的河道很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保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1.2防洪能力不足水利工程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因素皆会影响到河道,严重降低河道防护功能,导致河道护岸厚度不足等问题出现。
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及治理措施探究_1

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及治理措施探究发布时间:2023-03-02T01:35:13.192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20期作者:韩磊[导读] 我国农村面积广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
韩磊天津泰来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天津300000摘要:我国农村面积广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
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保证供水的稳定性,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可以对水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调度,对于我国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防洪是农村水利工程的重要功能之一,现阶段洪涝灾害频发,给社会造成了严重财产损失,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人们开始重视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功能的发挥。
目前河道防洪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制约了防洪效果的提高,需要重点针对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治理计划。
基于此,本文就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及治理措施进行研究,以期可以为水利工程河道防洪建设提供有效参考意见。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防洪治理引言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趋严格,对于供水水库,其入库支流的水质优劣直接影响水库供水安全。
为减少流域污染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对于一些特殊的依靠外来水源的供水水库,通过采用新建河道,将一定标准下的流域洪水截排至水库下游,以保障供水安全。
1农村水利工程河道治理的意义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又容易引发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遭受到重大的损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河道的有效治理体现出了它的价值。
水利工程关系着国家的民生和人民的幸福,科学有效地河道治理可以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当地政府会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的降雨降水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洪计划,将财产损失降到最低,为人民的生命财产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着整个生态的平衡。
2农村水利工程河道防洪现状 2.1河床泥沙淤积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某些地区气候干旱、降雨量较少,河道经常会出现断流的现象。
荞麦地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荞麦地河道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 经济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 社会效益显著........................................................................................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 研究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索_1

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索发布时间:2023-02-28T06:29:33.333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5卷19期10月作者:张银[导读] 水资源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
张银中铁二十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水资源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
可是,由于我国重工业的发展,导致了水的污染,许多的企业,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污水,如果不经过妥善的处理,就会进入到河道之中,会对河道的水质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政府要在处理这些问题上,加大对污水的整治力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提高人民的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对相关的生产和生产的管理,对于相关的污水进行合理的处置,加强河道的看护工作保护水资源要受到国家的重视。
关键词: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绿化和生态保护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为让人民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政府机关加大了对河道整治的投资力度,与整治工程相比,城市居民更注重的是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避免破坏河道生态,危害人民的生命。
1.河道整治工程概述整治河道是目前国家非常关注的一项工程,它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水资源开发。
河道整治工程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相关部门要根据水体的特性,对河道的排放进行细致的了解,要对水文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对相关的河道进行调查,并对相应的堤坝、护岸和河堤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根据有关的法规来进行整治,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污染,从而有效地控制河道的蓄水能力。
2.河道整治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河道防涝减灾能力比较弱洪灾是我国较为普遍的一类自然灾害,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而实施河道整治可以减少洪水造成的损失。
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很多河道的防洪性都很差,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 邢辉

浅谈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及建议邢辉发表时间:2017-12-14T15:26:09.0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作者:邢辉[导读] 本文总结了当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甘肃省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局甘肃玉门 735211 摘要: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中小河流的泄洪标准和防洪能力,稳定河流岸线,保护河道沿线耕地、生产生活设施和灌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流域除害与兴利公举的科学发展模式,积极创造人水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中小河流治理投入,通过多年治理,中小河道防洪体系得到巩固提升,河道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较大的提升改善。
本文总结了当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尝试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问题1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河流是由源头、支流、湿地、湖泊以及河口组成的一个水系,具备完整的形态,昼夜不停地为人类提供着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经开展实施了大量的防洪工程,形成了以重点控制枢纽为节点,以大江大河以及重要支流堤防为支撑的骨干防洪体系。
为了能够进一步加强区域防洪工程建设,完善防洪工程体系,中小河流治理则承担起了区域防洪度汛、供(输)水以及生态调节的功能。
因此,我们应给予中小河流治理以足够的重视。
但是目前,在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1设计方案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的问题在目前已经实施完毕或正在实施的中小河流的治理工程中,设计方案侧重“渠化”、“硬化”等刚性防护设计。
刚性防护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刚性防护设计透水性小,在稳定河道岸线,提高河道防洪能力的同时,会封闭河道两岸水生态循环体系,影响河道周边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与栖息环境,破坏河道生态环境。
二是在“渠化”、“硬化”等刚性防护实施过程中,“深挖高垫”等工程措施易对原河道内相对稳定的河床、基岸以及相关附着物生产扰动和破坏,反而影响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河道治理的目标相悖。
运粮河施工方案范文

运粮河施工方案项目背景运粮河是河南省的一条重要河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条河流,提高其运输效率,进行了运粮河航道大提升工程。
目前,已经完成了一些工作,但仍需要进一步施工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目标运粮河航道大提升工程的目标是完善该河段的航运能力,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施工和改造,包括扩宽航道、提升航道深度、增加船闸数量等。
需要的资源为了完成这个工程,我们需要以下资源:1. 人力需要一支强大的团队来实施这个项目。
这个团队需要专业技能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和劳动者。
他们需要有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并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
2. 资金这是大型工程所必需的资源。
需要充分考虑资金的来源和分配,同时需要注意保证工程的质量,以确保项目的实施效果。
3. 设备为了实现运粮河航道大提升工程的目标,需要一些特定的工程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各种测量设备、船闸、挖掘机、装载机、船舶等。
4. 材料这个工程需要使用各种材料,包括钢筋、水泥、石料、砂子等。
需要仔细计算每种材料的使用量,确保及时备货和采购。
施工方案根据我们的目标和需要的资源,我们制定了以下施工方案:1. 拓宽航道我们计划通过拓宽运粮河的航道,提高其运输能力。
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完成:1.1 确定航道的拓宽方案:我们将考虑不同的航道宽度,寻找最佳的航道拓宽方案。
1.2 测量航道:我们将进行实地勘测,确定航道的长度和深度,以便于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1.3 施工:在测量的基础上,我们将用挖掘机和装载机等设备,挖掘和清理沿岸的土地和河床。
我们还需要使用各种船舶,将浮在水面上的杂物清理出去。
2. 提升航道深度提升航道深度也是提高运粮河运输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
以下是我们的具体规划:2.1 选择提升深度的区域:我们将选择航道上的浅滩和湾区,进行深度提升,提高船只通行的便利性。
2.2 开展清淤工程:我们需要使用挖掘机和装载机等设备,将沿岸的土地和河床上的泥沙进行清理和清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麦子河连通工程建设分析
发表时间:2019-02-22T09:45:13.33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作者:山佳灵
[导读] 麦子河水库灌区作为陆良县经济水平领先地区,其农业生产与发展是造就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
云南省陆良县水务局 655600
摘要:麦子河水库灌区作为陆良县经济水平领先地区,其农业生产与发展是造就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
然而,随着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日益扩大,灌溉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突出矛盾。
为了解决该矛盾,结合水库灌区地势以及灌水情况,开展了麦子河连通工程的建设。
本文针对该工程的建设情况展开进一步分析,以期为后期的连通工程提供可参考依据。
关键词:麦子河;连通工程;建设分析
前言
麦子河水库是陆良县的基础经济支柱,也是附近农民生活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不仅承担着农作物灌溉的责任,同时也是维持生态、保护附近居民免受洪水侵蚀的关键保障。
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水库灌溉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粮食作物种植;因此,对原有水库工程进行连通成为发展的必然结果。
麦子河连通工程的建设也基于此逐步开展起来,为了进一步了解该项工程的具体内容,本文将从必要性入手,对其设计要点、施工分析以及生态、经济效益展开探讨,希望与广大专家学者共同分享、研究。
1.麦子河连通工程的必要性分析
麦子河水库是一项建于1955年的中型水库工程,主要职能为灌溉,同时也兼具了防洪灌溉的功能,对于农田灌溉、水利民生的发展均有着重要意义。
但由于麦子河水库负担的灌溉面积过大,总面积约达3.6万亩,而水库的实际可供水量远远无法满足根本的灌溉需求,这便向麦子河工程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由于麦子河灌区属于粮食的生产区,在供水不足的情况下极易对水稻产量、栽插节令产生不良影响,这一情况下,将麦子河连通工程落实到位便显得至关重要。
完成引水渠新建工程后,不仅可使工程隐患得到进一步消除,同时也能实现渠水利用系数的进一步提升,对于灌溉面积的扩大、农田灌溉条件的改善均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有助于工程的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发挥。
由此可见,要从根源上针对麦子河工程老化、失修、渠道淤积等问题做出根本改善,促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此增强实际灌溉能力,实现农产品的增收,便需将引水渠的新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予以落实,为灌溉条件的改善提供更为有利的基础。
2.麦子河连通工程设计要点总览
麦子河连通工程以扩大灌溉规模为主要目的,在设计过程中,以水流量为根本依据,其引水管道作了特殊处理;其次,在工程以及建筑物级别划分中,麦子河抗旱应急引水工程为Ⅴ等,相应的灌溉渠道和渠系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
从具体的工程布局上看,首先,由于工程所处地域部分覆盖层厚度较大,对开挖环节造成难度,因此预采取顶管施工法策略处理覆盖层5m以上的部分,其余路段分别设置了老干渠防渗、矩形断面明渠导流、Ⅲ级C50混凝土预制管顶管施工法以及埋DN1500混凝土预制管施工法等渠线优化格局。
其次,整个麦子河水库引水管道总工程设计数据为1.83km,管道在其中的投资占主要比例,通过计算确定合理管直径为1.1m,综合考虑以DN1500的Ⅲ级混凝土预制管顶管施工方案可确保成本费用最低。
另外,工程预计灌溉3.6万亩的农作物面积,根据相关标准,引水渠工程处于Ⅴ等水平,其渠道与渠系建筑物均为五级水平。
在此基础上,对本工程的其他具体环节进行相应的科学设计。
3.麦子河连通工程的施工过程分析
在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施工条件,经勘查以及调查可知,工程项目具有交通方便、运输成本低等优势,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均有相配套的附近市场作为补充,基本满足设计以及施工的具体要求。
其次,在施工前,选择的施工时期为枯水期,节省了导流的成本。
另外,在工程施工区域的东边,存在砂石料厂,并且具有较高水平的质量,很好地适应了施工混凝土碎石料的使用需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些区域分布有灰岩地层并且覆盖了大片的红黏土,为施工所用的防渗灌浆掺合料提供材料;新坝水库上游薛官堡山上距大坝6km处有大片的砂页岩强风化土料,厚5-10m,平均厚度8m,面积较广,剥离层厚度0.5m,储量数百万立方米。
在此原材料丰富的基础上,应针对其料场资源进行合理开采。
其中,要遵循合理利用、少占农耕地、减少占地面积、控制成本的原则,人工开挖与机械开挖相配合,以汽车、拖拉机等机械用车进行原材料的运送。
另外,在施工过程中的运输方面,由于原料场地与工程区较近,且有国道、乡村道路为依托,可由一般的建材机械设备完成运输。
除了场外的交通运输外,工程内部具有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但由于农耕用地的阻碍,新建了一条长度为1km的便道,以满足工程内部的运输需要。
从工程的总体布局来看,首先,所有的施工区都处于一条线上,各施工区域的距离相对较近,在附近设置仓库、工厂、实验室、生活区时可适当减少成本,以提高施工的综合效益。
从总体施工进度上看,计划总工期为6个月,到期竣工并交付使用。
在施工期间,首先用1个月的实践进行基础建设整修,包括公路、电路、以及大型设备搭建等;在此基础上,4个月的时间分别完成顶管工程施工以及引水渠的建设施工,最后1个月的时间完成清理以及扫尾的工作。
4.麦子河连通工程的生态以及经济效益分析
在设计、施工的分析基础上,对整个麦子河连通工程进行包括生态以及经济效益在内的综合分析对于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首先,麦子河连通工程作为水土工程之一,其水土保持的效用和影响对环境的发展至关重要;对于本工程而言,其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以水力侵蚀为主,集中在建设期;但由于本工程的持续施工期较短,因此不会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情况。
但针对水土流失,采取了对渠道、道路沿线植草的策略。
除了水土流失以外,麦子河连通工程可能造成的环境破坏还包括废水污染、噪声污染、粉尘污染以及弃土弃渣污染等。
针对这些类型的污染因素,可采取严格控制、防尘、隔声以及专用设备控制、加强防疫检疫、提高清理频率与检查力度等策略,确保工程建设区域不对附近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坏。
从经济效益看,本工程对整个投资行为以概算编制为基础,通过分部分项工程量乘单价的形式计算;在此基础上,金属结构设备、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按单项工程量乘单价计算。
小型设备及管材安装费按设备费(或装置性材料费)的15%计算。
另外,对建设的管理费用、勘测设计费用以及建设、施工场地的征用费用采取独立费用的计算形式。
总的来说,麦子河水库抗旱应急连通工程设计概算总投资为
1021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8%,大于社会折现率12%;经济净现值115.36万元,大于0;经济效费比为1.4,大于1;在该项工程的计划工期以及计划运行时期条件下,其各项经济指标都高于行业的一般标准,说明其经济效益处于可操作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麦子河连通工程是陆良县农业生产过程中相对关键的基础建设之一,其对该区域的农耕地灌溉将作出重大贡献。
在该主要目的的指导下,该工程的建设符合生态以及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可作为后期相似工程的建设参考。
参考文献
[1]蔡奕墙. 晋江市湖库连通工程建设探讨[J].水利水电快报,2015(06):25-27.
[2]王元元,陆志华,马农乐等人. 太湖流域河湖连通工程调度模式综述[J].人民长江,2016(12): -.
[3]王萱子,魏巍. 关于农村水系连通工程及其技术要求的探讨[J].江西水利科技,2015(05):359-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