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病例分析及总结范文

病例分析及总结范文

患者,男,35岁,已婚,从事IT行业。

因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2个月,加重伴气促1周入院。

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泡沫痰,无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

近1周来,咳嗽、咳痰加重,伴气促,夜间明显,影响睡眠。

既往无类似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二、病例分析1. 病史采集患者2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痰,无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考虑为慢性支气管炎可能性大。

近1周来,咳嗽、咳痰加重,伴气促,夜间明显,考虑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2. 体征检查患者查体:体温37.2℃,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80mmHg。

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无杂音。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8,血红蛋白130g/L;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正常。

4. 影像学检查胸部CT:双肺纹理增粗,可见散在的点状阴影,考虑慢性支气管炎。

三、诊断根据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四、治疗方案1. 抗感染治疗:给予头孢克肟0.5g,每日2次,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

2. 解痉平喘治疗:给予氨茶碱0.25g,每日3次,口服,解痉平喘。

3. 祛痰治疗:给予盐酸氨溴索片30mg,每日3次,口服,祛痰治疗。

4. 支持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保证充足睡眠。

1.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

2. 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应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包括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等。

3.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戒烟限酒,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

通过本病例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疗水平。

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

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

病案分析报告范文6篇
第一篇:患者A的病案分析报告
患者A,男性,56岁,主诉头痛。

根据病史回访资料显示,患者A近期头痛
症状持续,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且发作频繁。

初步诊断为偏头痛,需进一步进行头部MRI检查。

第二篇:患者B的病案分析报告
患者B,女性,42岁,主诉胸痛。

查体发现患者B心率异常,心电图显示ST
段改变,初步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予以急救处理并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

第三篇:患者C的病案分析报告
患者C,男性,65岁,主诉乏力。

验血结果显示患者C红细胞计数异常偏低,白细胞计数略高,提示贫血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第四篇:患者D的病案分析报告
患者D,女性,30岁,主诉恶心呕吐。

患者D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伴有
恶心、呕吐,初步诊断为急性胃炎,建议禁食休息并予以护胃治疗。

第五篇:患者E的病案分析报告
患者E,男性,50岁,主诉腰痛。

患者E近期腰痛症状加重,伴有下肢酸软
无力感,查体提示可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需进一步进行腰椎MRI检查。

第六篇:患者F的病案分析报告
患者F,女性,20岁,主诉咳嗽。

患者F近期出现持续性咳嗽症状,伴有咳痰,初步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建议行胸部CT检查明确病情。

以上为六例患者的病案分析报告范文,仅供参考。

《病例分析》模板

《病例分析》模板

CSF检查
2017-12-29腰穿压力165mmHg 脑脊液 常规示颜色 淡黄色;透明度 微混; 潘氏球蛋白定性试验阳性(+); 细胞总数1155 x 106L;白细胞计数155 x 106L; 多个核细胞比例 5 %;单个核细胞比例95 %; 脑脊液生化 示总蛋白测定0.71 g/L;乳酸脱氨酶52U/L;氯离子118.6 mmol/L;
起病以来精神、睡眠、食纳欠佳,大小便正常, 体重无明显减轻。
第一部分
现病史
既往、个人、家族史
既往有痛风,慢性胃炎,颈椎退行性变,高血压病史2年,最高 150mmHG,未曾服药降压治疗,否认前驱感染史。
个人史:出生地:原籍,外地久居史:无。无血吸虫病疫水接触 史。毒物接触史:无。生活:规律,否认治游史。吸烟史:有, 平均40支/每天,已戒烟2年余。饮酒史:无。
乳酸 3.2 mmol/L; 三大染色正常。
第三部分
其他辅助检查
维生素B12示:>1476pmol/L; 风湿、狼疮全套示正常;
脑脊液普通细菌培养及鉴定示:经三天普通培养,无细菌内生长; 脑脊液结核分歧杆菌DNA检测阴性(-);结合抗体阴性;
脑脊液梅毒明胶颗粒试验阴性(-),梅毒螺旋抗体 阴性(-),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阴性(-); CSF和血清均未出现IgG型寡克隆区带。
入院体查
第二部分
入院后完成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中性细胞值 6.33 109/L ; 淋巴细胞值1.04 109/L ; 淋巴细胞比率13.3% 电解质示:钾离子2.91mmol/L ;心肌酶示:肌酸激酶41 U/L ;
凝血功能、肾功能、脑钠肽均正常。 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输血四项示正常。
甲状腺功能示促甲状腺素5.00ulu/ml; 血脂示甘油三醇2.50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92 mmol/L;总胆固醇/高密度 5.00;

病例分析案例总结范文

病例分析案例总结范文

一、病例概述患者,男,64岁,退休工人。

主诉:反应迟钝8个月,加重1周入院(2010-3-9)。

现病史:患者于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应迟钝,外出在商店里找不到出口,记忆力下降,伴走路不稳,易摔到,家人未在意,未诊治。

4个月前上诉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且出现不认识家人,自言自语,幻听幻视,智能低下,曾按脑血管病诊疗,症状有所改善,之后出现精神症状,烦躁不安,行为幼稚,入我院住院诊治,期间行颅脑MRI检查示皮质多发高信号影,拟诊为脑梗死、痴呆,经对症处理,情绪稳定后出院。

1周前上诉症状加重,出现行为幼稚,智能进一步减退,患者为求系统诊治来诊,收住院,患者发病后饮食正常,睡眠正常,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明显增减。

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脑梗塞、反复骨折病史,否认传染病及接触史,否认手术史及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

个人史:生于原籍,无外地居住史,否认烟酒不良嗜好,适龄结婚,育1女,体健,夫妻关系和睦。

家族史:父母去世,死因不详,否认家族性遗传、肿瘤及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T36.5 P90次/分R18次/分BP170/100mmHg。

二、病例分析1. 病史特点:患者为老年男性,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等慢性病史,病程长,病情反复。

患者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行为幼稚等症状,提示可能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2.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颅脑MRI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脑梗死、痴呆。

脑梗死可能为痴呆的病因之一。

3. 治疗方案: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对症治疗,包括降压、降糖、抗血小板聚集等。

同时,给予改善认知功能的治疗,如抗抑郁药、益智药等。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病例特点:本病例具有以下特点:(1)患者为老年男性,有慢性病史;(2)病程长,病情反复;(3)认知功能障碍明显,表现为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行为幼稚等;(4)颅脑MRI检查提示脑梗死。

三、病例总结1. 本病例提示,老年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时,应考虑脑梗死、痴呆等疾病,及时进行颅脑MRI等检查,明确诊断。

内科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完整版

内科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完整版

患者接受治疗,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提 高
目前患者仍在接受治疗,病情稳定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同时,患者接受了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 戒烟、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胸闷、胸 痛等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

04
病例四:肺癌
病例简介
01
患者男性,58岁,已婚
02
职业:退休工人
居住地:城市
03
病史及症状
吸烟史
30年,每天吸烟2包
咳嗽
干咳,持续3个月
痰中带血
时有发生,无其他明显症状
视力模糊
视力减退,看东西模糊不清 。
皮肤瘙痒
下半身皮肤瘙痒,尤其在冬 季更为明显。
检查与诊断
• 血糖:空腹血糖13.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2.5mmol/L。 • 尿糖:尿糖强阳性。 • 尿酮体:阴性。 • 血酮:正常。 • 糖化血红蛋白:12.0%。 • 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 血压:130/85mmHg。 • 体征:消瘦,皮肤干燥弹性差,双下肢轻度水肿。 • 诊断:糖尿病(Ⅱ型)
生活方式干预:减轻工作压力,改善饮食及戒烟限酒
建议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干预,定期随诊复 查
02
病例二:糖尿病
病例简介
患者年龄:45岁
性别:男
职业:职员
病程:2年
病史及症状
多饮多尿
患者主诉每日饮水量约2升 ,排尿次数每天约10次,且 夜尿较为频繁。
消瘦乏力
患者体重较2年前下降约10 公斤,并时常感到乏力、精 神不振。
内科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完 整版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病例分析总结材料范文

病例分析总结材料范文

一、病例背景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发作性胸痛2年,加重1周”入院。

患者2年前开始出现胸痛,每次发作持续约30分钟,休息后可缓解。

近1周来,胸痛症状加重,持续时间延长,伴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患者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

二、入院检查1. 体征:体温37.2℃,脉搏8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80mmHg。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指标正常。

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120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0U/L,乳酸脱氢酶(LDH)180U/L,肌钙蛋白(cTnI)0.5ng/mL。

3. 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片显示心脏形态正常,未见明显异常。

冠状动脉CTA检查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狭窄50%。

三、诊断与治疗1. 诊断: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2. 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硝酸甘油等药物,以缓解胸痛症状,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2)介入治疗:患者于入院后第3天,在局麻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成功植入冠状动脉支架,改善冠状动脉血流。

(3)术后治疗:术后给予患者抗血小板、抗凝、降血脂、稳定斑块等治疗,预防冠状动脉事件再次发生。

四、病例分析1. 病因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胸痛症状。

2. 治疗分析: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迅速给予药物治疗,缓解胸痛症状,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随后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预后分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

经过抗血小板、抗凝、降血脂、稳定斑块等治疗,患者病情稳定,预后良好。

五、总结本病例为一名中年男性,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

各个病例分析模版(完整版)

各个病例分析模版(完整版)

各个病例分析模版(完整版)一、病例基本信息1. 病例编号:_______2. 患者姓名:_______3. 性别:_______4. 年龄:_______5. 职业:_______6. 家庭住址:_______7. 主诉:_______8. 现病史:_______9. 既往史:_______10. 家族史:_______11. 体格检查:_______二、病例分析1. 临床表现分析(1)症状分析:主要症状:_______次要症状:_______相关症状:_______(2)体征分析:阳性体征:_______阴性体征:_______2. 辅助检查分析(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_______尿常规:_______生化全套:_______其他检查:_______(2)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_______CT检查:_______MRI检查:_______其他检查:_______3. 诊断分析(1)初步诊断:_______诊断依据:_______(2)鉴别诊断:_______鉴别依据:_______4. 治疗方案分析(1)药物治疗:药物名称:_______用法用量:_______疗程:_______(2)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_______康复治疗:_______手术治疗:_______5. 预后分析(1)病情转归:_______预后良好:_______预后不良:_______(2)复发风险:_______低风险:_______高风险:_______1. 本次病例分析的收获:_______2. 需要改进的地方:_______3. 对今后病例分析的启示:_______四、病例讨论与多学科协作1. 病例讨论(1)组织科室内部讨论:讨论时间:_______参与人员:_______讨论内容:_______讨论结果:_______(2)跨科室会诊:会诊时间:_______会诊科室:_______会诊专家:_______会诊意见:_______2. 多学科协作(1)协作目标:_______解决问题:_______提高疗效:_______(2)协作过程:阶段一:_______阶段二:_______阶段三:_______五、患者教育与随访1. 患者教育(1)疾病知识普及:疾病病因:_______疾病危害:_______预防措施:_______(2)日常生活指导:饮食建议:_______运动建议:_______心理调适:_______2. 随访计划(1)随访时间安排:出院后1个月:_______出院后3个月:_______出院后6个月:_______之后每年:_______(2)随访内容:病情评估:_______治疗效果:_______生活方式调整:_______六、病例分析与临床实践相结合1. 病例分析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1)提高诊疗水平:通过病例分析,提升对疾病的认识:_______优化治疗方案:_______(2)促进医疗质量改进:发现问题:_______制定改进措施:_______(1)成功案例分享:病例特点:_______成功经验:_______(2)失败案例反思:失败原因:_______吸取的教训:_______七、病例分析的伦理与法律考量1. 伦理方面(1)患者隐私保护:在病例分析中,确保患者个人信息保密,不泄露隐私。

病例分析_精品文档

病例分析_精品文档

写人作文:爱哭的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写人作文:爱哭的我我是个爱哭的女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病例分析题
1.患者,女,20岁,妊娠33+4周。

主诉两周以来自感心悸、气短,渐有加重。

一周以来夜间出现明显的胸闷、呼吸困难,无法平卧。

患者既往无心脏疾患,妊娠期内无并发症。

查体:心率115次/分,血压115/85mmHg,呼吸22次/分。

(1)该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异常表现?
(2)针对患者目前状况,后期何时还需要加强监护?
答:(1)该患者出现的症状属于妊娠期循环系统的生理改变,即由于妊娠32周起孕妇心排出量和血容量增加至最大程度,增加了心脏负担所致。

(2)该患者的临床表现提示她可能有发生心衰的危险,根据妊娠分娩期间孕产妇好发心衰的时间,后期在分娩时,尤其是第二产程,以及产褥期前三天内,也需要加强对孕产妇的监护,防止心衰出现。

1.患者,女,25岁,已婚。

主诉食欲减退2周,晨起恶心呕吐明显;乳房有轻度胀痛,自检时发现乳晕周围有褐色突起。

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至今时隔57天,逾期27天。

(1)该患者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有何依据?
(2)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须进行哪些辅助检查?
答:(1)该患者最可能的情况是早孕。

依据包括停经、早孕反应和乳腺蒙氏结节。

(2)进一步诊断的检查包括妊娠试验测定β-hCG水平、超声查找妊娠囊、宫颈黏液涂片等。

1.患者,女,22岁,平素月经规律,月经周期28天。

既往孕产情况:0-0-2-0。

主诉停经62天,近一周自觉乏力、嗜睡、食欲减退,晨起自觉恶心,双侧乳房胀痛。

(1)该患者最可能的医疗诊断是什么?
(2)请解释该患者的既往孕产情况;患者末次月经为2011年7月5日,请推测其预产期。

(3)产科门诊护士需要为该患者建立体检记录,尚需要搜集哪些健康状况信息?后续该患者尚需要进行几次检查?
答:(1)该患者最可能的情况是早孕。

(2)0-0-2-0提示该患者既往无足月产、无早产、有两次流产,因此尚未有存活子女。

其末次月经2011年9月5日,推测得到的预产期为2012年4月12日。

(3)该患者的健康评估内容包括孕妇的年龄、职业、全身及慢性疾病等过去史、家族史和配偶健康状况。

常规的产前检查程序为妊娠28周前每4周检查一次,28周后每2周检查一次,36周后每周检查一次。

如出现高危妊娠情况,酌情增加产检次数。

1.产妇,26岁,3天前阴道分娩一活女婴。

生命体征平稳,自述腹部疼痛,影响睡眠。

(1)产妇询问护士为什么产后腹部仍明显突起?何时能恢复?
(2)产妇自分娩当日起未解便,自觉腹胀,请为其解释出现该症状的原因。

答:(1)正常分娩后产妇子宫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产后第一天产妇宫底平脐,之后每日下降1-2厘米,产后一周子宫缩小至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扪到宫底;产后10太难子宫降至盆腔内,腹部检查扪不到宫底。

(2)该产妇出现了产后便秘,主要原因包括产后产妇体力消耗大,体液流失多;食欲欠佳,胃肠蠕动减弱;卧床休息运动少、盆底肌肉松弛。

1.产妇,32岁,2天前剖宫产一男活婴,产后第二天主诉乏力,阴道流血量如平素月经。

乳腺胀痛,尚无乳汁分泌,尝试母乳喂养多次失败。

(1)如何观察患者的恶露情况?常见异常情况有哪些?如何判断?
(2)该患者为何出现乳房胀痛?如何进行护理?
答:(1)恶露的观察要点包括颜色、气味和出血量。

常见的恶露异常表现包括恶露少、宫缩差、宫底上升提示子宫内有积血;恶露鲜红色持续流出、宫缩好提示存在软产道损伤;
产妇自觉肛门坠胀提示阴道后壁血肿;恶露有臭味可提示胎盘残留或感染。

(2)该患者由于未开奶,乳腺内有乳汁堆积导致乳腺胀痛,需要指导其进行母乳喂养。

哺乳前予热敷按摩,刺激乳汁分泌;哺乳时可取坐位或半坐位,产妇与婴儿胸贴胸、腹贴腹;用手辅助婴儿含接乳头,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置于婴儿口中;一侧乳房吸空后换另一侧,哺乳结束抱起婴儿轻拍背部。

哺乳结束乳房未排空,应人工挤出剩余乳汁。

1.患者,初产妇,产后第六天。

阴道分娩试产8小时后因胎儿窘迫行剖宫产,产后新生儿送监护室隔离。

患者十分担心孩子的安危,白天情绪沮丧拒绝进食,夜间无睡意,并为之自责。

近两日开始后悔怀孕生育,抑郁情绪有加重。

(1)患者最可能的医疗问题是什么?
(2)针对该患者现状,应如何实施护理?
(1)该患者出现了产后抑郁症。

(2)主动关心患者,与之沟通,讲解新生儿近况,减少担心;鼓励产妇表达情绪,缓解压力;保证病室安静清洁,提供舒适环境;鼓励家属陪伴,给予心理支持和生理照护;密切观察患者言行举止,关注其行为改变
1.患者,女,已婚,40岁。

体检时发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状泡沫样,有臭味。

患者否认阴道炎症病史,但分泌物中检测到滴虫,医生建议药物治疗。

(1)患者最可能的医疗问题是什么?
(2)请根据患者实际提供健康指导。

答:(1)该患者可诊断为滴虫阴道炎。

(2)该患者的健康指导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卫生用具;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告知患者使用抗生素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反应;强调坚持治疗、正规治疗、坚持随访的重要性。

月经干净后复查白带,连续3次阴性即为治愈。

1.患者,女,33岁,因高热寒颤、下腹痛入院。

体检发现下腹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妇科检查发现阴道大量脓性分泌物,宫体旁压痛明显。

患者自述慢性盆腔炎病史五年,未行治疗。

(1)患者最可能的医疗问题是什么?
(2)患者最可能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3)患者当前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什么?
)(1)该患者最可能出现了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2)最可能的处理方法是抗生素治疗。

(3)当前护理问题包括体温过高、疼痛、舒适改变。

1.患者,女,63岁,平素体健,主诉阴道内有肿块脱出持续两年,近一年肿块有增大趋势,平日行走感到不适,经常自觉尿液外溢不能控制。

患者育有八个子女,均为阴道分娩。

(1)该患者最可能的医疗问题是什么?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2)该患者现存的护理问题有哪些?(例举三项)
(1)该患者最可能的问题是子宫脱垂,病因为分娩产伤。

(2)患者现存护理问题包括舒适改变、有感染的危险、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知识缺乏等。

1.患者,女,34岁,已婚。

面色苍白,情绪低落,主诉月经不规律,经量增多一年余。

三天前突发阴道流血,上一次月经系两个月前。

患者母亲及祖母有子宫内膜癌病史,因此十分担心自己也患了恶性肿瘤。

查体发现患者贫血貌,妇科检查发现子宫大小正常,双附件无触痛及包块,尿hCG(-)。

(1)该患者最可能的医疗问题是什么?属于何种疾病分型?
(2)为进一步明确该患者的诊断,需进行哪些检查?
(3)该患者现存哪些护理问题(至少三项)?
(1)该患者存在功血,结合其临床表现,最可能的是无排卵性功血。

(2)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要行诊断性刮宫术,取子宫内膜组织行活检,明确病理变化,排除肿瘤可能;其他检查项目还包括超声、宫颈黏液结晶检查、激素测定等。

(3)该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包括:焦虑;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有感染的危险;疲乏;舒适改变;知识缺乏等。

1.患者,女,51岁,十年前诊断乳腺癌,手术切除后至今未复发。

主诉近两年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变短,经量变少。

自感阵发性潮热,易出汗,偶有心悸眩晕。

妇科检查示子宫稍小,余无殊。

(1)该患者最可能的医疗问题是什么?有何依据?
(2)该患者能否使用激素药物治疗?为什么?
(1)该患者出现了围绝经期综合征。

依据包括:患者年龄51岁,已到达围绝经期阶段;月经不规则、潮热、心悸眩晕属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查体未发现异常可排除其他妇科疾病。

(2)该患者不宜使用激素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使用激素替代疗法时须警惕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该患者有既往乳腺癌病史,使用激素治疗可能诱发肿瘤复发。

1.患者,35岁,已婚,5年前流产两次,之后未孕。

平素月经规律,近三年痛经反复且加剧,且有性交痛。

患者考虑自身年龄问题希望怀孕,故来院就诊。

(1)患者最可能的医疗问题是什么?有何依据?
(2)如何进一步明确该患者的诊断?
(1)该患者最可能的医疗问题是内异症,依据包括宫腔操作史(可能是子宫内膜种植的原因);内异症的典型表现包括痛经(随病程发展加剧)、性交痛(提示子宫后倾固定,有周围组织粘连)、不孕(受精卵输送障碍可能)。

(2)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可实施B超检查确定内异症病变部位和大小;测定CA125判断有无升高;或实施腹腔镜直接对病变部位进行活组织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