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谣唱法的几种介绍

关于民谣唱法的几种介绍
关于民谣唱法的几种介绍

关于民谣唱法的几种介绍

流行歌曲的演唱讲求个性,歌星们在声音上的差异之大,演唱风格之多样,使得我们无法像在“美声唱法”中那样将其划分为几个声部(男高音、女中音等),即便是用“声线”这个时下非常流行,却又是莫名其妙的万能术语,也还是难以一一描述清楚。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其渊源以及发声特点、演唱风格归纳出几种典型的“唱法”。

“低吟唱法”(Crooning),形成于30年代。那个时候,许多酒吧、舞厅、夜总会里添置了电子扩音设备,歌手们开始对着“麦克风”(话筒)唱歌。“低吟唱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的。由于话筒的扩音作用,歌手们不必像歌剧演员那样竖着嗓子吼,也不必像有些民族歌手那样横着嗓子喊,他们只须用说话般的音量轻轻哼唱,众多的听众同样可以听得真真切切。一些非常细致的艺术处理方式,如一声轻微的叹息、一个小小的停顿,都能被纤毫毕现地展示出来。

早先的“低吟”歌手都是有着一定的美声基础的男中音或男低音。中国听众非常熟悉的平.克劳斯贝便是第一代低吟歌手。三四十年代“低吟”歌手演唱的抒情歌曲和爵士乐风格的歌曲是当时澈地歌曲的主流。50年代后,随着“摇滚乐”的兴起和民谣的复兴,流行乐坛不再是“低吟歌手”的一统天下了。但是“低吟唱法”并没有就此消亡,作为一种演唱方法,“低吟”对后来所有流行歌手的演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话筒的运用,声音的控制,旋律线条的连贯圆滑,歌词语气的表现,微颤音和气声运用等流行歌曲演唱的基本技巧在“低吟”中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

民谣在世界各地的流行歌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民谣歌手用“本嗓”演唱,与“低吟”相比,这种唱法一般不刻意追求声音的圆润和共鸣,音色扁平、自然,强调吐字的清晰和口语化。鼻音在“美声”和“低吟”唱法中都是很忌讳一个毛病,然而许多民谣歌手(如约翰.丹佛、鲍勃.迪伦)却喜欢使用带有浓重鼻音的演唱方式,这种鼻音具有独特的抒情色彩,尤其是在演唱平缓的叙述性歌曲时,会产生一种亲切自然、富有磁性的魅力。民谣还经常采用重唱的形式,主旋律往往放在中低音声部,而高声部的伴唱常用轻柔透明的假声来演唱,因而假声也是民谣演唱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民谣唱法不仅限于民谣歌手,也包括一些摇滚歌手。如著名的“披头士”的大部分歌曲都是用民谣风格演唱的。

民谣唱法代表了流行歌曲演唱中平实自然的一面,而美国黑人歌手则使得流行歌曲的演唱增添了华丽的色彩。

美国黑人歌曲的渊源可上溯到奴隶制时期的田间号子,此后又陆续出现了灵歌(Spiritual)、福音歌(Gospel)、布鲁斯、索尔(Soul)等声乐体裁形式。黑人歌曲常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领唱者用呐喊、尖叫、抽泣、呜咽、滑音、颤音、假声等富于装饰性的演唱技巧,常常能将一些简单的旋律片断即兴演绎发展成极富感染力的毕彩乐句,产生出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富有激情和即兴装饰是美国黑人歌手演唱艺术的灵魂。许多摇滚乐歌手(尤其是硬摇滚和重金属摇滚歌手)的演唱风格也是由这种唱法衍生发展出来的。只不过摇滚歌手大都比较强调其嘶喊爆发的一面,而缺乏那种细腻的装饰技巧。

爵士乐出现后,美国黑人歌手又创造出一种高度炫技性的演唱方式。在与乐队的即兴交流中,他们用一些没有具体含义的衬词唱出各种复杂多变的节奏型(称为Scatting)或用人声来模仿爵士乐队中的各种乐器的音响(称为Vocalese)。80年代兴起的饶舌乐(Rap,以急速的节奏念出歌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些高难度的人声表现方式的延续。以上介绍的是流行歌曲的几种比较典型的演唱风格。在千变万化的流行歌坛上,绝大部分的歌星并不固守某一种“唱法”,而往往是在这几种基本演唱风格的基础上,根据其自身的声音条件和特点并结合歌曲表现的需要,加以变化融和,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唱方法和艺术风格。

音区与音色

人声音区的各个部分有着不同的色彩:高音区明亮,中音区柔美,低音区沉厚。流行歌曲的演唱通常也是遵循各音区的自然属性,发挥其自身的表现作用。但有时也会根据歌曲内容表现的需要而改变各音区的自然色彩。如《一无所有》的旋律常在高音区徘徊,但在演唱时却应该将音色处理得暗一些。倘若一味强调高音区的高亢明亮,就难以表现出歌曲中所蕴含着的那份执著和抗争。

流行歌曲的演唱追求的是本色自然,但许多初学演唱的人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能找到自己的“本色”,而往往是模仿录音带上自己喜欢的歌星的声音特征和发声方法。流行歌坛中有许多嗓音嘶哑嘈杂的歌手,以至于引起这样的误解:只有沙嗓子才能当歌星。事实上,流行歌坛中的甜美圆润的歌手并不比沙嗓子的歌手少,只不过是沙嗓子的歌手因其音色的独特而更为人们所瞩目罢了。

对沙嗓间的崇尚并不是流行歌曲演唱中所独有的审美指向,在各国的民间音乐,尤其是我国的戏曲中,沙哑音色早已是习以为常的一种表现手段了。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音色的沙哑上,而是这种音色所能表现的情感的力度和深度。当人的情感达到极端状态时,常会伴随出现嗓音的沙哑。这种音色有时也会与某种特定的审美意象相联系:粗犷强悍的阳刚美,饱经沧桑的成熟美,这些都理颇具偶像魅力的。此外,流行歌曲中常见的反叛、挣扎、调侃和嘲讽等内容也适合于用沙哑的音色来表现。

嗓音沙哑的歌手在演唱不同类型的歌曲时,会对音色稍作调整,以适合歌曲的表现需要。如罗大佑唱《超级市民》时声音偏“破”偏“炸”,唱《痴痴的等》时偏“哑”偏“压”,而《沉默的表示》就干净柔和了许多。

每个人的嗓音都有其特定的音色。尽管这种音色有一定的伸缩性和可塑性,但嗓音的调整改变是有限度的,超出了限度,就会引起发声器官的疲劳。时间长了,还会引发病变。有许多声音甜美的歌手就是因为盲目模仿沙嗓子而毁坏了声带。断送了自己的艺术前程。

假声与气声

所谓“假声”是指演唱时通过有意识的控制而只使部分声带发生振动所发出来的声音,这种声音比由整个声带都振动的“真声”要高要弱,而且音色有一种晶亮透明的感觉。

大部分流行歌手(无论男女)是用真声演唱的,以获得一种自然、亲切、贴近口语的风格。有些女歌手(如齐豫、黄莺莺)在演唱音域较宽、艺术性较强的歌曲时则以假声为主的。男歌手在演唱伴唱声部时常用假声,如美国的“西蒙与伽芬科尔”重唱组中的伽芬科尔,和台湾“优客李林”重唱组中的林志炫等。这也是乡村音乐风格重唱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像“摩登谈话”(Modern Talking)中的主唱那样的纯用柔美的假声来演唱的男歌手是不多的。

发出优美的假声的关键是要有比较高的发声位置,在运用假声时要注意真假声之间衔接转换的光滑流畅,不能有断裂。一般说来,假声比较缺乏力度,但在必要时也可将假声转换成一种半真半假、半嘶半哑的叫喊。许多重金属摇滚乐歌手就喜欢用嘶哑的假声来演唱。

假声还可以作为一种修饰声音的方法,将真假声结合在一起的“混合声”能产生一种柔和、细腻、略带飘渺的艺术效果。比较一下童安格与屠洪纲演唱的《生命过客》,前者是用纯粹的真声,而后者用的是介于真假声之间的音色来演唱的。刘欢和齐秦演唱的《大约在冬季》也有这样的区别。

童安格的《忘不了》、伍思凯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所使用的真假声间的突然转换,朱哲琴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结尾处用假声演唱的华彩段,都是流行歌曲中常见的假声应用方法。惠特妮.休斯顿的《所有的爱都留给你》中先用温馨的混合声在中低音区轻轻吟唱,然后用挺拔高亢的真声将歌曲逐渐推向高潮,及至歌曲的最高点,突然改用极柔美的假声。这是在演唱中运用真假声的转换变化来表现起伏跌宕的情感的一个优秀的范例。

国内常有所谓的“气声唱法”。其实“气声”并不成其为一种“唱法”,而是一种声音运用技巧。气声本无语格调高下之分,关键是不能滥用。若能抓准时机,运用

得当,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美国歌星莱昂纳尔.里奇演唱的《你好》(Hello)在副歌处先是用激昂的声音反复铺陈,最后用气声轻轻送出一声“I love you”,很有表现力。台湾的邓丽君也是一位十分善于运用气声的歌手,与气声类似的还有“泣声”和“破音”。运用时也必须非常的谨慎。

“泣声”就是在歌声中掺入一些抽泣、哽咽的成分。包娜娜演唱《掌声响起》中“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的“掉”字上就非常得当地加了一点“泣声”。玛多娜唱过一首《这里爱情不复存在》(Love is not here any more),从头至尾“泣声”不绝,但在具体处理上很有层次。先是轻轻抽泣,然后从呜咽到放声痛哭,直至泣不成声。流行歌坛上还有一些被称为“催泪人”(Tearjerker)的歌手,如美国的埃迪.费谢(Eddie Fisher)、汤姆.琼斯(Tom Jones),他们的声音中总是带着一些“哭泣”。张学友和潘越云也善于在演唱时运用“哭腔”。以强气流冲击声带所造成的“破音”也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声音装饰技巧,刘欢演唱的《我心中的太阳》最后一句中的“我”字上就用了一点。

摇摆

流行歌曲的伴奏部分一般都有一个打击乐器和低音乐器提供的基本节奏,这个基本节奏往往是比较稳定而鲜明的,而演唱者通常会在这个伴奏节奏之上对旋律的节奏作一些细微的伸缩变化,以打破其律动的方整性。这种处理称为“摇摆感”(Sense of Swing)。

在长音之前常往后拖一拖,如《故乡的云》;有时又往前赶一赶,如《痴痴的等》;各种大拍子的连音(如四分音符的三连音)也是形成这种节奏变化的常用手段,如《无尽的爱》(Endless Love)。经常使用切分节奏是流行歌曲的一个重要特征。欧美流行歌曲中经常会出现长时间的连续切分,使伴奏中的基本节奏与声乐主旋律之间形成错位,造成一种“悬浮”的效果。如“比吉斯”小组(Bee Gees)演唱的《你的爱有多深》(How Deep is Your Love);还有的歌曲中运用了许多细微的切分节奏,能产生一种独特的韵律。如美国歌星迈克尔.杰克逊演唱的《拯救这世界》。华彩

华彩是演唱者对歌曲的基本旋律进行即兴装饰变化的一种手段,在民间歌曲、古典美声歌曲的演唱中都很常见,在流行歌曲,尤其是爵士风格的歌曲中,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表现手法。电影《监狱枭雄》(Unchained)中有一段器乐演奏的配乐,其中的一段旋律便是这样的。

“棒小伙”(Righteous Brothers)演唱组唱的《锁不住的旋律(Unchained Melody)是将旋律填上歌词而成的。他们在演唱时用旋律华彩的技巧来加以润饰;电影《保镖》中的插曲《我将永远爱你》(I Will Always Love You)原先也是一首纯朴的乡

村歌曲,惠特妮.休斯顿在演唱时加入了许多花腔,便使歌曲变得华丽奔放。

花腔还时常作为一种“变奏”手段,在乐句或乐段重复时使用,以使音乐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就像台湾歌星杨庆煌演唱的《会有那么一天》中那样。

有时花腔还可作为伴唱,与未经装饰的旋律原型同时陈述。如英国歌星罗德.斯蒂沃特演唱的《航行》(Sailing)。

歌曲的结尾处也是展示花腔的好时机,如美国黑人歌星阿隆、奈维尔演唱的《无需知道太多》(Don"t Know Much)的结尾。

华彩需要高超的演唱技能。歌手必须对于真假声转换、颤音、顿音和快速的旋律跑动等高难度技巧都能驾驭自如。华彩还需具备即兴创作旋律的才能。这种创作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凭空捏造,而是以歌曲的旋律走向、和声框架、情绪发展和艺术风格等因素为依据的。就其本质而言,华彩是歌手在处于高度激情状态中的一种下意识的表现,而这种表现的成败优劣则取决于歌手平时的艺术感觉、修养和积累

摇滚唱法是喊与吼,是对这种音乐的误解。那种不正确的唱法对嗓子没有好处。国外有些摇滚明星也有被这种唱法害了的。现在的摇滚歌手除了某些HEAVY METAL,有不少不是用喊与吼的。而是用假声与膈肌力量。

民谣琴颈弯曲的调整

当吉他调到标准音时,或使用一个阶段后,民谣吉他的琴颈都会不同程度的弯曲,将直接导致琴弦与高品位指板之间距离的变大,影响弹奏质量,也更容易伤害到手指。

对于新手来说调琴颈多少存在点风险,一是不知道调整的方向,二是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去掌握调整的程度,调少了没效果,调过了会容易打品或是导致琴颈断裂。

视情况而定吧,要是弯曲程度不大,而且对高把位的弹奏没什么要求,就以保险起见不调也罢。要是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弹奏就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要准备好工具,因为不同品牌、不同大小的吉他的琴颈里的钢筋的内径不一样,所以调琴颈的扳手也分型号,比如说60(内直径,单位毫米)或80的。价格上不会超过2元。

然后把琴弦都调松,是为了琴颈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得到调整,也方便扳手的旋转。

方向也很重要,逆时针(朝6弦方向)是将琴颈向内调整,一般是解决打品的现象;顺时针(朝1弦方向)是将琴颈向外调整,可以解决高把位琴弦过高的现象。

用力要用韧劲,而且力道要慢慢加大,不可突然发力。每次调整的角度不宜超过15°。

六、民谣(音乐流派)

?六、民谣 ?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近代作曲家,有用民谣为主题来创作各种乐曲的,如德沃夏克(antonin dvorák)的《自新大陆》交响曲、柴可夫斯基(peter llyitch tchaikovsky)的《第四交响曲》;丹第(vincentd'indy)的《山歌交响曲》;哈利斯(roy harris)的《民歌交响曲》;布鲁赫(mar bruch)的《苏格兰民歌协奏曲》;威廉士沃恩(williams vaughan)的《英吉利民歌组曲》;杜宾斯基(arcadydubensky)的《史蒂芬佛斯特组曲》;以及李亚道夫(anatol constantinovitch liadov)的《八段民歌管弦乐曲》等,皆为美妙动人的音乐,受到世人普遍的欢迎。 ?(一)英格兰民谣:

英国的民族音乐,直到19世纪末期才复活。当时有一位名叫塞西尔·夏普(cecil sharp)者,搜集了将近3000多首的民歌,其中1600多首,传到了北美阿巴拉契山脉一带。说也奇怪,真正的英国传统音乐,在美国所保存的比英国本土要多。所谓英国传统音乐,其主要的特色就是一种以乡土音乐,加配流行音乐来叙述故事的民歌。 ?(二)法兰西民谣: 法国的民谣,通常都充满着放荡不羁的情感和世俗的幽默。从他们的民谣之中,不但可以了解法国人民的习性,好像还尝到了他们的美酒佳肴,仿佛还看到了他们的轻盈妙舞。 ?(三)德意志民谣: 流行歌曲和风土音乐的旋律,对于德国的民族音乐所发生的影响很大,而且,流行歌曲和风土音乐都是他们户外生活及团体活动的一部分。 ?(四)荷兰民谣: 德国的民族音乐,不只是在德国境内流传,事实上,也盛行在北海附近的几个国家里。荷兰就是其中之一,主要是因为与德国北邻的国家,他们的语言习俗也多与德国相似,因此,德国的民族音乐便很自然的被他们接受了。

民族唱法发声

第一周: 一、发声练习; 1、12 32 1‖ 嗯………. 要求:声音不要大,张口哼鸣与闭口哼鸣位置要相同声音一致。 · 2、1. 3 5.1 5 .3 1 ‖ 咪哞咪哞 要求:断唱,有跳的感觉 3、5.6 4.5 | 3.4 2.3| 1 0‖ Luo la Luo la Luo 要求:半声歌唱,气息饱满,虚唱。 ︵︵ 4、1234 50 | 40 30 | 20 1‖ 嗯捏捏捏捏 要求:每个字,每个音要短促有力。 ·· 5、10 60 40 |10 60 40‖ mi mi mi mo mo mo 要求:每个字,每个音要短促有力。 高音时要体会口往下落的感觉,感觉把口放到胸口。 二、歌曲演唱:《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 1、“巍巍井冈山”中的“山”要往an 上靠以找到亮点。 全曲要有流动性速度可稍快。

第二周: 1、12 32 1‖ 嗯………. 要求:声音不要大,张口哼鸣与闭口哼鸣位置要相同声音一致。 ⌒⌒⌒⌒ 2、53 42 1 | 53 42 1 ‖ 呜呜啊呜啊咿 要求:“呜”要进里面“啊”到“咿”的过度要集中高位置亮点。 3、5.6 4.5 | 3.4 2.3| 1 0‖ Luo la Luo la Luo 要求:半声歌唱,气息饱满,虚唱。 ︵︵ 4、1234 50 | 40 30 | 20 1‖ 嗯捏捏捏捏 要求:每个字,每个音要短促有力。 ·· 5、10 60 40 |10 60 40‖ mi mi mi mo mo mo 要求:每个字,每个音要短促有力。 高音时要体会口往下落的感觉,感觉把口放到胸口。歌唱曲目《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水长》

最新中国民歌的相关简介

最新中国民歌的相关简介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中国民 歌包括用以演唱的歌和用于吟诵的谣两种形式。 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中,流传着歌唱长篇叙事诗,历史诗的民歌,例如彝族的《梅葛》、苗族的《古歌》、瑶族的《盘王歌》、哈尼 族的《开天辟地歌》、景颇族的《木瑙斋瓦》、独龙族的《创世纪》、傈僳族的《木刮基》等等。 人生礼仪功用 人生有四个最重要的阶段,即诞生、成年、婚姻和死亡。在我国许多民族中,民歌贯穿于这四大礼仪。例如彝族接生婆所唱的《秧 子歌》,广西壮族男子18岁成年时所唱的《十八岁之歌》,蒙古族、普米族的婚礼歌曲,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土族、傣族、侗族、 彝族、哈尼族、土家族、汉族的《伴嫁歌》(或《哭嫁歌》),壮族、苗族、普米族的丧葬歌曲等等。 祭祀与驱邪功用 在一些民族中,民歌常用于祭祖活动,以及由巫师、神婆主持的祭神驱邪、除病免灾的仪式。例如傣族的《祭神调》、《师娘调》、《卜卦调》,侗族的《踩堂歌》(侗语叫《多耶》或《耶》)等等。 1.茉莉花 2.青藏高原 3.东方红 4.南泥湾 5.在那遥远的地方 6.成都印象 7.走西口 8.草原之夜 9.康定情歌10.你的眼神 11.赞歌12.好日子13.摇篮曲14.十送红军15.敖包相会 16.掀起你的盖头来17.阿里山的姑娘18.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19.乌苏里船歌

20.月光下的凤尾竹21.牧歌22.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3.吐鲁番的葡萄熟了24.出塞曲25.阿拉木汗 26.北京的金山上27.北国之春28.蒙古人29.小河淌水30.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一、民谚、民谣

一、民谚、民谣 二、地方风俗 港口镇80%以上是农业人口,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都带有浓厚的大沙田地区特色,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端阳)节,中元节(鬼仔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等。在喜庆的日子里,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气氛欢乐祥和。 传统习俗有喜事有:结婚、生日、生育、新居落成等,大都择个好日,图个吉利。 丧事,老年人去世,后人尽孝,丧葬仪式改革,从习惯土葬改为火葬,港口镇1999年、2000年遗体火化率都达100%。 三、婚姻·家庭 婚姻登记 1980年9月,国家颁布了《婚姻法》,规定法定结婚年龄比原来提高了2年,港口民政事务办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做好婚姻登记管理工作。1991年起实行婚姻登记档案立卷归档管理。 1979年全镇准予登记结婚人数398对,1992年(高峰期)603对,2005年为405对。2001年离婚登记21对,以后几年呈上升趋势,2005年为45对。 四、水利设施建设 1979年,辖区内中顺大围干堤总长27.88公里,其中大南堤段长20.57公里,港口片堤段长7.31公里。1993年6月接管沙蓢镇堤段2.3公里后,全镇中顺大围总长30.18公里,干堤水闸12座,闸门均为钢混或木质结构,管理操作为双扇一字流冲人力启闭。干堤高为珠基3~3.5米,堤面宽2~3米。至1986年,主要抓好水利续建、加固堤围、填塘固基、维修窦闸等基础建设。其中大南联围完成土石方 3.66万立方米,砼方154万立方米,投入资金23.2万元,防洪抗御标准达10年一遇。 1987年起,开展科技和技术改革水利达标工程,加高托宽堤面(高为珠基4米,

堤面宽4米)、整治堤系、重建险闸,全部闸门由原来设施改为电动启闭操作的钢板闸门。至1994年,完成土石方82.7万立方米,总投资715万元。防洪抗御标准达20年一遇。 1995年~2000年,水利上新台阶工程建设,完成主干堤179万立方米,堤面托宽至6米,铺设石粉3.55万立方米,混凝土2600立方米。完成沿江堤险段防船浪空箱工程3.5公里,维修加固水闸6座,涵窦15个,整治围内排灌系统310公里,完成土方121.5万立方米,总投资3351万元。至此,全镇干堤防洪抗御标准达50年一遇。全镇28千瓦以上的电排设备34座,36台机组装机容量3216千瓦,电排受益面积4.25万亩。 五、饮食服务业 1979年,港口的饮食业主要分布在城镇中心或集贸市场地带,农村内极少饮食店。港口最具规模是“港口茶楼”,楼面面积500多平方米,可同时接待300人用餐,至1995年结业。1996年后,颇具规模的亨记海鲜酒楼、大有酒楼、港口渔村、大丰美食城、港龙大酒楼等成为港口一流饮食业。港龙大酒楼由原来的个体餐厅发展至独资企业经营,大丰美食城集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经营。2000年底,全镇从事餐饮业共有307家,从业人员近3000人。 六、休闲娱乐 七、房地产业 1988年7月,港口镇地产房屋发展公司成立,至2000年共征用土地14520.8亩。1998年~1999年,;国家对金融实行宏观调控,缺乏后续资金,退回征地面积4155.7亩,实际征用10365.1亩,其中开发商住地1267.7亩,工业用地9097.4亩。1992年7月成立大丰地产开发公司。至2000年,镇房地产公司共建成星晨、兴港、美景三大花园,共占地979.7亩,建筑面积47.65万平方米共5108户,其中星晨花园一至六期占地934.7亩,建筑面积41.87万平方米,前三期具有加拿大建筑特色,后三期拥有西班牙欧陆建筑风格,在4531户中,99%

研究性学习——美国乡村音乐(论文)

美国乡村民谣 汕头市第一中学陈俊武高二(2)班 英语研究性学习指导老师:吴伊妮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美国乡村音乐的起源、发展,介绍了美国乡村音乐的类别,以及在乡村音乐的发展历程中,一些对乡村音乐有重大贡献、有重大影响力的歌手。 【关键词】乡村音乐、起源、发展、类别、歌手 一、前言 现在的社会正在飞速发展,音乐也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不同的时代都有着不同的音乐,然而我们又对音乐了解多少。仅 仅局限于流行音乐的我们,无法领略到真正的音乐魅力。 二、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音乐发展中重要的阶段,音乐风格的不同转变,从而使我们对音乐这个唯美的艺术有着更加透彻地了解。在共同研究中,我们还可以对历史事件有了更 丰富的认识。研究音乐,也是一种提高个人修养的好方法,沉浸于浓香的音乐史, 给人更多的是震撼。 三、研究的方法 查阅资料、访问 四、研究成果 (一)美国乡村音乐的起源 这个名字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它的源流很广。那时歌曲的内容,除了表现劳动生活之外,厌恶孤寂的流浪生活,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甜蜜 的爱情以及失恋的痛苦等都有。 1925年,美国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建立了一家广播电台。他们开办了一个"往昔的歌剧--老乡音"的专栏节目。邀请了一位名叫杰米·汤普森的81岁的民间歌手演唱, 节目受到听众们的热烈欢迎。从此,人们统称这种音乐为"乡村音乐"。乡村音乐成 为美国劳动人民最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在美国,"蓝领"指的是下层人,故这种音 乐又称"蓝领音乐"。

(二)美国乡村音乐的发展 纳西维尔电台自开办"往昔的歌剧--老乡音"节目之后,延续数十年,成为该台传统名牌节目。而纳西维尔市也被公认为"美国乡村音乐的白宫",所有乡村歌手都视之为"乡村音乐的圣地"。 四、五十年代,乡村音乐来到大的城市,受其它乐队的影响,加进了钢琴及其 它乐器和电声扩音,那时人们对这种音乐叫"纳什维尔"。由美国国家录音艺术学院举办的"格莱美奖"是其中最高奖项。 在唱法上,起先多用民间本嗓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或小合唱,用吉他、班卓琴、口琴、小提琴伴奏。 乡村音乐的曲调,一般都很流畅、动听,曲式结构也比较简单。多为歌谣体、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 在服饰上也比较随意,即使是参加大赛及音乐厅重要场合演出,也不必穿演出服,牛仔裤、休闲装、皮草帽、旅游鞋都可以。 乡村音乐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弦乐伴奏(通常是吉他或是电吉他,还常常加上一把夏威夷吉他和小提琴)及歌手的声音。乡村音乐抛开了在流行乐中用得很广的“电子声”(效果器)。最重要的是,歌手的嗓音是乡村音乐的标志(民间本嗓),乡村音乐的歌手几乎总有美国南部的口音,至少会有乡村地区的口音。 (三)美国乡村音乐的叛逆时代 20世纪60年代是乡村音乐史上最辉煌的十年,这一时期出现了像乔治·琼斯(George Jones)、约翰尼·卡什(Johny Cash)、帕特兹·克琳(Patsy Cline)等顶级的乡村音乐家。但是由于乡村音乐的普及,使纳什维尔的乡村音乐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如加利福尼亚的贝克斯菲尔德(Backsfield)和德克萨斯的奥斯汀(Austin)等地,也因出现了著名歌手而成为日后乡村音乐中心之一。到了70年代,乡村音乐已经显得老态龙钟了,因此一场"叛逆运动"改变了乡村音乐的传统模式。原来由制作人挑选歌曲以及安排曲目的制作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要求自己选择歌曲,自己制作,以此来体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维护自己的出版权 力。威廉·奈尔逊(Willie Nelson)领导了这场"叛逆运动"。 1968年,纳什维尔地区的制作人们对奈尔逊那种新鲜的个人化音乐采取了强烈的排斥态度,因此威廉·奈尔逊离开了纳什维尔,来到了德克萨斯的奥斯汀。在那里他开始了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并吸引了一批有着同样爱好的年轻人。他们那种纯朴的、根源化的风格加上个性化的表现方式,使乡村音乐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 当一个个新的概念融合到一起的时候,一个争论因此而生了,"到底什么是乡村音乐?" 著名乡村歌手肯尼·罗杰斯(Kenny Rogers)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乡村音乐就是乡下人买的一切音乐。”"一句简单地回答完美的解释了全体乡村音乐家的心声,即:什么是乡村音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乡村听众感受到不同的、既新鲜又熟悉的乡村生活体验。

民族唱法歌曲

茉莉花 牧羊歌 兰花草 小夜曲 小白菜 兰花花 刨洋芋 走绛州 苏武牧羊 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有个金太阳 凤阳歌 凤阳花鼓 收秋 大红枣儿甜又香——芭蕾舞剧《白毛女》选曲北风吹——歌剧《白毛女》选曲 二月里来——选自《生产大合唱》 五月的鲜花——话剧《阿银姑娘》序曲 塞外村女——电影《逃亡》插曲 月牙五更 无锡景 四季歌——电影《马路天使》插曲 花好月圆——电视连续剧《西厢记》插曲 化蝶——根据《染祝》小提琴协奏曲改编 紫竹调 康定情歌 送别——电影《城南旧事》插曲 秋收——电影《白毛女》插曲 掀起你的盖头来 鄂伦春小唱 送我一枝玫瑰花 小草——歌剧《芳草心》主题歌 牧羊姑娘 交城山 牧羊曲——电影《少林寺》插曲 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 拥军花鼓 八月桂花遍地开

毛主席的光辉 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 翻身农奴把歌唱——纪录影片《今日西藏》插曲半屏山 逛新城 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 沂蒙山小调 我的家乡沂蒙山 清蓝蓝的河 黄杨扁担 龙船调 纺绵花 敖包相会——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 夫妻双双把家还——黄梅戏曲片《天仙配》选曲采花 月之故乡 送别——电影《怒潮》插曲 十送红军 一支人马强又壮——电影《怒潮》插曲 春天里——电影《十字街头》插曲 八路军拉大栓 毛主席永远和我在一起 毛主席的话儿记在我们的心坎里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电影《地道战》插曲跑旱船 大路歌——电影《大路》插曲 大河涨水沙浪沙 小河水呀静静流 弥渡山歌 雨不洒花花不红 赶牛山 绣荷包 赶马调 放马山歌 绣荷包 小河淌水 打连成 崖畔上开花——电影《陕北牧歌》插曲

雄鸡,雄鸡,高呀高声叫——《兄妹开荒》选曲夫妻识字 赶牲灵 三十里铺 绣金匾 猜调 南泥湾 拣棉花

民谣及其赏析讲稿.

民谣及其赏析 大家好,我是电气2班的曹慈航。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有关于民谣的一些内容。那么,什么是民谣呢?“百度百科”的定义是: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而我们亦可以这样理解:所谓民谣,包含民歌和童谣。民谣美妙动人的词句,是一种以乡土音乐加配朗朗上口的地方语言来表达叙述故事的民歌。民谣表现一个地方民族的风俗与习尚(如民谣《听戏》等),充满着世俗的幽默和情感(如《娶个媳妇好尿床》、《小三妮》等)。童谣类民谣,歌词好学易记朗朗上口。小儿在做游戏时互相对唱,可以增加儿童记忆、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既丰富孩子的娱乐又增长了知识,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如《捞扯歌》、《小白孩》等)。 中国的民谣种类和数量繁多,在课堂上我们不可能讲完。所以,接下来,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欣赏我们安徽地区的特色民谣。 1、太和民谣 做花鞋 小白孩,坐坑沿;① 洗白手,做花鞋; 做喽花鞋搁哪个, 搁板上;② 鸡叨跑,狗撵上; 叫小白孩气的哭一场。 ———— ①坑沿:(方言)小河边,沟边。 ②搁板(bai)上:方言,放在板凳上面。 2、太湖民谣 无题 一粒稻子两头尖,爷娘留我过千年; 千年万年留不住,婆家打轿大门前; 爷哭三声牵上轿,娘哭三声锁上门; 哥哭三声抬轿走,嫂哭三声别家人。 3、来安地区民谣 十条手巾 一条手巾绒线挑,色纸包包送郎腰; 手巾破掉绒线在,千针万线亏姐挑。

乡村音乐课堂实录

课例名称:乡村音乐 授课教师:洪雁郧西第二中学 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乡村音乐 2.教学目标 (1)能够在活动中聆听全曲,也能安静地聆听全曲。 (2)体会乡村音乐音乐特点。 3、教学难点:1.体验不同时期乡村音乐音乐特点。 2.变奏曲的变奏手法 4.教学用具 用CoolEditpro2.0软件剪辑乐曲各乐段的音响,用Microsoft PowerPoint制作的包含谱例、图片、音响和视频的演示文稿,以及钢琴、遥控器、选择器。 二、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由“导入课题”、“欣赏引子”、“欣赏呈示段”、“欣赏中段”、“欣赏再现段”、“欣赏全曲”和“课堂小结”7个环节组成。具体过程如下: (一)导入课题 活动1.1 师生谈话引出话题 通过“你们喜欢听的音乐”提问,引出“乡村音乐”的话题。 活动1.2 聆听音乐 教师播放《人鬼情未了》音响片段。学生聆听之后。 活动1.3 介绍乐曲明确课题 教师介绍乡村音乐Country music)是一种具有美国民族特色的流行 是美国白人民族音乐代表。乡村音乐的特点是曲调简单,节奏平稳,带有叙事性,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亲切热情而不失流行元素。多为 (二)欣赏引子 环节目标:通过聆听,准确感知引子渲染的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合理的想象。

活动2 聆听引子感受情境 学生带着“听这段音乐感觉如何”这个问题聆听音乐音响,想象音乐情境。 (三)欣赏乡村音乐不同发展时期代表作 早期乡村音乐----牛仔音乐--------兰草音乐--------乡土摇滚------------纳什维尔之声------叛道运动-------新传统主义-------另类乡村音乐 --------回归音乐-------乡村音乐的叛逆时代 活动3.1 感受形象体验情境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体会乡村音乐与 生活方式;六、地区的骄傲;七、家庭;八、上帝与国家。前两个主题绝不是乡村音乐所独有的,但是后六大主题则把乡村音乐与其他的美国流行音乐流派区分开来。简而言之,乡村的人们有他们自己的幽默感;喜欢牛仔风格的疯玩;以一种与城市人很不同的方式生活;以自己所在的乡镇、州、地区为荣;极为重视家庭;不羞于表达宗教情 音乐。乡村音乐所包含的内容往往最吸引美国南部与西部乡村的白人。作为群体,乡村音乐的听众往往是农民和蓝领,他们通常比美国平均水平穷点儿,在政治与社会问题上也更保守一点。

民族唱法的歌唱技巧有哪些

民族唱法的歌唱技巧有哪些 民族唱法的歌唱技巧有哪些 一、起音(Attack) 起音是歌唱发声的开始动作。“起音”这个词,是中国声乐界很通俗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虽开头的音。从不同的外文上翻译过来 的名称,有的称之为“激起”,有的称之为“起首”,还有的称之 为“始音”。实际上,这些名称都是一个意思。 沈湘教授指出:“起音好坏,对发声的质量有很大影响。起音起不好,找不到正确的起音感觉,后边唱出来的声音都不会好。一首歌,一开头声音就不对,唱整首歌的声音也对不了,而且越唱越砸。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正确的起音”。 起音之前决不能紧张,在任何音高上起音,心情始终是“轻松安静”的状态,发声器官各部分都不紧张。这种心理状态,是良好起 音的关键。在此前提下,全身要以松弛而又积极的心态投入歌唱发 声工作,使人声“乐器”处在协调的歌唱状态之中,去努力体验 “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感觉。 起音时,找到胸口起音的发声位置极为重要。因为,好的起音声带及喉头是不应该有任何感觉的。 起音之前声带是闭合状态,发音时气息冲开声门,就像“极轻微咳嗽的感觉”。也卞是说,起音时声门不是向里闭合,而是向外打开。就在声门打开的刹那间,感觉气息“轻轻一碰嗓子”(声门)就 产生出明亮、通畅的音响。它同“起间时声带向里闭合”的方法是 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法。 起音之前深吸气,但不要吸得太多。发音时,在“吸着唱”的心理感觉中控制呼气的量,同时,以“向下轻微叹气”的感觉使气息 均匀而又缓慢地“冲击声门”。在感觉上,真正的声门没有“冲击”

现象存在,只感觉气息“冲击”着胸口“嗓子眼儿”的发声位置, 这种起音既干净又轻松。 二、连音(Legato) 歌唱发声时,唱好连音,是表现歌唱旋律优美乐感必不可少的技巧手段。 演唱连音时必须从气息与发声位置两方面入手解决问题。沈湘教授明确指出:“气息的连贯是声音连贯的前提。气息就像一根绳子 把声音的‘珠子’串起来,穿成一串儿的时候,要感到气息总是连续、均匀、自如、流畅地从‘嗓子眼儿’通过,而深部位的呼吸支 持一定要稳定。这种气息的稳定性与送气的.连贯性是唱好连音最重 要的方法。在歌唱发声时,这种连贯性与稳定性自始至终不受旋律 变化及咬字吐词变化的干扰。在声音上,音与音的连接是均衡的、 圆滑的,不允许有裂痕出现”。因此,一样宽窄的母音,一样明亮、统一的音色、一样通畅的气息、一样均衡的共鸣音量是连音技巧的 基础。掌握了这种连唱的技巧,就可以根据音乐的表现,去变化声 音的力度和音色,唱出连贯、优美的旋律线条。连唱能磨掉音符之 间生硬的“楞角”,使歌唱发声更富有乐感。连音唱得好,就能将 乐感自然地表现出来。(@歌唱艺苑Artsinging) 三、断音(Staccato) 英国声乐家凯萨利说:“断音是由于在声带开始振动之后,这种振动的行动突然停止的结果。在一串断音中,动和停的动作连续交 替出现。断音不只是歌曲中的一种装饰,对于声带和开动声速的肌 肉也是一种健康锻炼。用它来改正由于内收不够有力而产生的声音 无力也是很有效的。”① 断音与顿音、弹跳音的唱法,感觉是基本一致的。这种技巧常见于女声特别是花腔女高音的演唱中。断音发声状态同生活中人们开 怀“哈哈”大笑的情形很相像,所以,很多声乐教师用这种大笑的 感觉启发学生来掌握断音技巧。 从演唱断音的感觉上,应掌握如下要领:

湖北民歌介绍

湖北民歌介绍 前言 荆楚民歌,荆楚地区正是现在的湖北省,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春秋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以“楚辞”著名,详见荆楚文化。民歌是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间文学的一种。劳动人民的诗歌创作,一般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渊源 荆州是楚国郢都的所在地,是楚文化的中心。“郢人善歌”闻名于世。据载,约在“唐虞之世”就产生“楚歌”的雏形了,相传帝舜南游时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歌中唱道:“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到了周代初年,民歌更是在楚地盛行,仅《诗经》中记载的就有《汉广》、《江有汜》等篇。刘向《说苑》中的《越人歌》是楚民歌向“楚辞体”发展的标志。屈原在搜集、加工、改造南方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楚辞》,其《离骚》的骚体形式,是从民歌的“楚声”学来的,在艺术上开辟了民歌的发展道路,对荆楚民歌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湖北通志》载:“楚国南郢之地……杨歌,郢中田歌也。其别为三声子、五声子、曰樵声,通谓之杨歌,一人唱,和者以百数。” 民歌种类 时至今天,民歌在荆楚大地广为传唱,种类繁多,有田歌、号子、山歌、情歌、灯歌、风俗歌等数十种,内容十分丰富。在湖北江汉平原,农民种田必唱山歌,自古以来,相沿成习。荆楚田歌非常丰富,有薅草歌、打麦歌、车水歌(车水锣鼓)、载秧歌、扯草歌等等。 民歌分类 民歌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流布于荆楚境内民间音乐究竟有多少种类,每一种类中又有多少种形式?虽然经过了多年多次的调查,但至今恐怕谁也无法说得清楚。一是因为民歌的种类繁多,种类与种类之间的界线难以划分;二是因为民间音乐是在不断地发展嬗变的,过去没有形成的,现在形成了,或者正在形成之中。

二十四节气谚语(整理版)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署: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晴,雨水匀。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雨水节气谚语 ◆有关雨水节气的天气谚语很多,特别是在长江流域和江南广大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有: 雨水日晴,春雨发得早。(赣) 雨水有雨,一年多水。(湘)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湘) 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赣) 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桂) 暖雨水,冷惊蛰,暖春分。(桂) 雨水前雷,雨雪霏霏。(苏) 雨水节气南风紧,则回春旱;南风不打紧,会反春。(湘)

◆雨水节气时,雨下在早晨和晚上可以预兆出未来不同的天气,这方面的谚语有: 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浙) 早晨下雨当天晴,晚间下雨到天明。(苏) ◆有关春雨的气象谚语有: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场春雨一场暖,十场春雨穿单衣。 惊蛰期间的谚语 ◇惊蛰至,雷声起。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春分节气谚语 ◆描写昼夜等长的,如: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根据春分晴雨预示后期天气及年景的有: “春分有雨到清明,清明下雨无路行” “春分无雨到清明” “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根据冷暖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根据风来预示后期天气的有: “春分西风多阴雨”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清明节气谚语 ◆清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鲁) ◇阴雨下了清明节,断断续续三个月(桂) ◇清明宜晴,谷雨宜雨(赣)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音乐鉴赏民谣

音乐鉴赏民谣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中国民谣 概述: 民间流行的、富于民族色彩的歌曲,称为民谣或民歌。民谣的历史悠远,故其作者多不知名。民谣的内容丰富,有宗教的、爱情的、战争的、工作的,也有饮酒、舞蹈作乐、祭典等等。民谣既是表现一个民族的感情与习尚,因此各有其独特的音阶与情调风格。如法国民谣的蓬勃、意大利民谣的热情、英国民谣的淳朴、日本民谣的悲愤、西班牙民谣的狂放不羁、中国民谣的缠绵悱恻,都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气质与色彩。 1、民谣的起源 在民谣传播研究中涉及民谣起源的研究是比较少的,在何群着的《民谣语》一书中引用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的劳作,必须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鲁迅《门外文谈》)。”正是这样的一段话被人们用来解释和说明文学艺术的起源,也认为这是语言的鼻祖。《民谣语》一书中运用分析引论,合理清晰的呈现出“杭育杭育”这个叫道,确为民谣的起源,同时她认为劳动与民谣的产生有很大关系。 2、民谣的界定 有学者把民谣定义为“歌谣”、“顺口溜”、或是“民谚”;“牢骚语”。古书上说:“徒歌谓之谣。言无乐而空歌。其声逍遥然也”;“合曲曰歌”。可见,谣是一种没有配曲更不用乐器伴奏的供人们随口说唱或吟诵的语言形式。它与民歌,民谚,俚语之间是存在区别的。吕肖奂在搜集整理考察了大量古代民谣之后,首次将民谣从民歌、谚语中剥离出来。上述民谣的定义引用得比较广泛,也比较具有权威性。 3、民谣的分类 按照民谣的内容大致划分为三类: (1)时政民谣,又名政治民谣,诉说的是中国历代的时事政治和社会变革,或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政治斗争和军事战争,或揭露历史社会的黑暗政治,抨击腐败现象,或是谴责历代昏君奸佞,或是颂扬历代圣者先贤,仁人志士,或是赞美和平,进步,文明等,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政治

教你怎样唱歌 民族唱法篇

A.常见的呼吸问题及纠正方法 (一)漏气 吸气后,控制气息的能力较差,往往在出声前气漏掉,或气声同时呼出,造成“沙音”或气不够用。 纠正的方法:加强气息控制,加强咬字,避免漏气。 (二)用通常说话的呼吸唱歌 这是“白声”、“喊声”、“憋唱”的根。这种唱法,遇到困难的乐句或高音区,喉部、咽部及颈部肌肉就会用力帮忙,而出现脖粗脸红的紧张状态。 纠正的方法:加强锻炼,控制气息的能力,把劲下移两肋和腹肌,不要追求音量,可用小声闭口哼唱寻找混合共鸣,避开紧张。 (三)呼吸量小而不积极 表现为声音虚弱、漂浮、过分单薄、细、没有共鸣等。喉部用力时则表现“咩咩声”。 纠正的方法:加强“吸气”的深度,控制“呼气”时(即加强收腹提气的力量与吸气控制力量的对抗,)体会气声结合,声音的结实变化,理解气息的作用,必要时,专门训练大音量的方法,锻炼“呼气”的力量。 (四)呼吸“僵” 原因是控制呼吸的力量和动作死板,如:控制呼吸力量过大,肌肉失去弹性,不能灵活的适应歌曲旋律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只能延长音程跳动不大的连贯性曲调,不能唱节奏性强,速度轻快,音程跳动较大的旋律,或虽然能唱,但不能突出,常把一首朝气蓬勃的歌曲唱得死气沉沉,无精打采。 纠正的方法:加强跳音,华彩乐句和速度快、节奏性强的歌曲练习加以解决。 总之,气息不正确的原因,往往是呼吸器官不积极工作,造成其他器官的用力帮忙,使下颚僵硬,颈部紧张,或控制不适当,使气息失去灵活弹性,都是不利于唱歌的。因此,无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只要是歌曲,就不能漫不经心地随便唱,就是发一个简单的音,也要作到情绪饱满,有目的地体会歌曲与呼吸的关系,和气息的御用。流畅、自如、圆滑、优美的歌声来自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对呼吸的控制作用,正确的呼吸是自然、舒畅、均匀、不紧张、不僵硬的。 B.究竟什么是民族唱法 吕远(著名作曲家):民族唱法这个提法,历来就有各种解释,甚至还存在观点上的分歧。当前全国各地的声乐比赛大都仅有三种分类: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我认为仅三种分类不够科学与规范,声乐界还需就此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有人认为民族唱法只有一种,是指彭丽媛式的民族唱法,我认为也可以规范为“民族美声唱法”。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无形当中就排除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京剧、河北梆子、评剧等作为民族唱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中国的民族唱法局限在一种不全面的范畴之内。

最新平陆方言——民谚民谣

一、地理 1.平陆不平沟三千,破地占有了一千三; 2.平陆不平沟三千,沟沟都用树来填; 3.平陆不平沟三千,大沟都在曹家川; 4.平陆不平沟三千,沟哈流泭塬上干,吃泭更比吃油难; 5.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鸡犬声相闻; 6.云走东,婆滋空,云走西,婆滋溢,云走南,泭滩滩,云走北,戴钢盔; 7.早雾晴,晚雾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8.三九四九,冻破石头; 9.张店一场风,开春刮到冬; 10.站在中条山,远看黄河滩,道光二十三(1843年),黄河涨上天,冲走太阳渡,捎走金家滩(老县城); 11.地包天,吃一千,天包地,吃狗屁; 12.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白菜还不晚; 二、人物 1.白间悠门摆四方,黑脑熬夜补裤裆; 2.人富不在闲,人穷跑断肠; 人心换人心,四两换一斤; 巴屎不擦沟,干了拿手扣; 吃喝嫖赌抽,抗蒙拐骗偷,十恶不齐全,不是好党员;

敲过寡妇门,挖过祖宗坟,上山落过匪,下山当过贼; 尿尿滋一鞋,喝汤洒一裆,放屁崩出屎,擦沟扣破纸; 三、风俗 请问KW和KVA的换算及意义,在向供电局申请用电时如何填报? 在交流电路中,电功率的概念有三个: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KVA表示视在功率,它包含了无功功率和有功功率,KW表示有功功率,Kvar表示无功功率。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换算还有一个概念——功率因数cosФ,有功功率KW=UIcosФ、无功功率Kvar=UIsinФ、而视在功率KVA=UI.(U-电压、I-电流)。 在向供电局申请用电时应该填报你需要使用的有功功率,也就是需要多少KW就行. 补充回答:如果你计算的建筑总用电量合计为4500KW,象这样大的用电量,供电局肯定要求你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假定你补偿后的功率因数能达到0.9以上,以0.9计算。那视在功率就需要4500/0.9=5000KVA,再考虑一定的负荷余量及变压器的规格型号,恐怕最小得用5600KVA 的变压器才行。当然这只是计算,实际运用中,还得看你的负荷的同时率等因素来考虑。 kW是有功功率的单位,kVA是视在功率的单位。 视在功率就是电压与电流之积,三相交流电路中就是根号3倍相电压、相电流之积或者根号3倍线电压、线电流之积。 视在功率乘以功率因数cosФ就是有功功率。 如果您说的变压器输出的线路上的负载的功率因素等于1(实际上是不太可能出现功率因素等于1的),那变压器标称的KVA数就是可带负载的KW数;但由于在用电线路上功率因素不等于1,一般都在“滞后”状态,所以实际的用电设备的总功率要小于变压器的VA数。但是如果要估算一台变压器可以在额定范围内带多大的负载,您可以按变压器的“VA数乘以0.8”来计算是比较适宜的。也就是说您的这台1250KVA的变压器,大概可以带1000KW的用电设备。 一台额定功率为1250千伏安(KVA)的变压器,满载最好在900---1100千瓦(KW),要留有一点负荷备用,负荷低浪费,负荷太高容易引起变压器过热。 千伏安(KVA) =千瓦(KW) 1W =1V×1A 100KVA 的变压器可以带最大的安全范围的负载,一般来说因为KVA是个“视在功率”,它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总和,所以如果线路上是纯电阻负载的才可以“总功率”和变压器的KVA数相同;但是由于线路上一般都有感性负载,功率因素不可能达到1,所以它的可带的负载的额定值肯定要比变压器的KVA 数小才能符合要求。我们假设线路上的功率因素为0.85,那100KVA的变压器就可以带85KW的负载,总之您可以查一下,您那里线路上的功率因素情况,把变压器的KVA数乘以功率因素就是可带的安全负载范围了。一般来讲,变压器的KVA 数乘以0.85也就是比较适宜的一个取值。 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单位都可以是KW或KVA,KW和KVA表示的意义一样,都指“功率”。

新时代的乡村民谣与青春之歌——《秀美人生》观后感

新时代的乡村民谣与青春之歌——《秀 美人生》观后感 上周五,廉州分队组织大家一起观看了《秀美人生》这部以黄文秀同志为原型的电影,虽然之前知道了故事的大概情节,也通过网络媒体等了解了黄文秀的扶贫事迹,也知道了故事的结局,但是在观影过程中还是被一些镜头和场景打动了,尤其是看到有个小女孩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家长想让她外出务工她伤心难过的把书包里所有的书都倒出来扔到地上时我也忍不住哭了,这个场景虽然不太真实(我们小时候上学发课本时都舍不得在上面写字,拿到语文数学的新书时马上迫不及待地把课本的封门用别的纸张或者塑料包装好,真正爱书的读书人是舍不得把书丢在地上的),但是却让我想起了我们童年时的很多上学的故事,我想这世上对我们有所触动的场景都是我们有所经历的吧,唯有经历过在往后的人生中再次看到类似场景时内心柔软的部分才会被这些熟悉的记忆所触动。 整个电影由几个小故事(银匠带两个孙子搬家下山重拾打银的故事、黄大贵的乡村爱情故事、青年诗人阿布回乡开展农业技术指导的故事,小女孩因家里无力承担学费辍学又复学的故事等)构成,回顾了文秀同志短暂而灿烂的一生。虽然影片在细节处理上有些瑕疵(比

如文秀同志和工作队员、村支书几个人搭乘一辆摩托车不带头盔且超载,不仅涉及安全问题还有交通违法问题),逻辑上也有些不够贴近实际(比如驻村工作队有4人,但是直到李贺到来时才买了一辆摩托车去找银匠和其他贫困户,那之前3人是怎么去开展扶贫工作的?在有李贺的摩托车之前的时间里是否有开展遍访贫困户的活动?是否到过影片中这几户贫困户家中?还有文秀同志经常往返家与百坭村没有反映出请假这些情况,有时候村支书也不了解情况,也不知她是否向分队长汇报,有擅自离村的嫌疑),但是瑕不掩瑜,这些都不影响整个电影的精彩程度给观众带来的触动,虽然明明知道是后来才拍摄的电影,但是通过影片的镜头和熟悉的情节场景联想到我们驻村扶贫工作以来发生的一切矛盾不愉快的事情,甚至有时候感到纠结犹豫彷徨有过的一些畏难情绪想打退堂鼓等等还是忍不住泪流满面,从十几分钟开始我几乎是哽咽着看完整个电影的,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释放情绪的情节,比如黄大贵第一次出走离开家门坐在满是石头的后山上的辽阔镜头,比如银匠下山前去祭祀家人那一望无际的山野,比如阿布回乡给文秀在路边摘了一束野花塞给她时(应该是导演或者剧本作者朱山坡的特意安排,给文秀同志真实人生中还来不及的轰轰烈烈的恋爱在电影里面得到些许补偿)比如黄大贵去要桂芳八字时喝的三十碗酒最后一碗支书想喝时,又比如每每看到文秀同志那满脸纯真的张

民族唱法歌唱技巧

民族唱法歌唱技巧 民族唱法歌唱技巧 提高演唱水平,自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其过程充满曲折和艰辛。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民族唱法歌唱技巧,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歌唱发声技巧,是声乐技术宝塔的上层建筑,它的技术内容更高级、更细致、更复杂、更精明,因此,它的难度也就越大。演唱的 技巧越高超,歌唱的艺术表现力也就越精湛。但是,必须防止脱离 艺术内容而单独卖弄技巧的错误倾向发生。要遵循艺术内容与开成 完美统一的美学原则去不断完善与发展声乐技巧。 一、起音(Attack) 起音是歌唱发声的开始动作。“起音”这个词,是中国声乐界很通俗的说法,顾名思义就是虽开头的音。从不同的外文上翻译过来 的名称,有的称之为“激起”,有的称之为“起首”,还有的称之 为“始音”。实际上,这些名称都是一个意思。 沈湘教授指出:“起音好坏,对发声的质量有很大影响。起音起不好,找不到正确的起音感觉,后边唱出来的声音都不会好。一首歌,一开头声音就不对,唱整首歌的声音也对不了,而且越唱越砸。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会正确的起音”。 起音之前决不能紧张,在任何音高上起音,心情始终是“轻松安静”的状态,发声器官各部分都不紧张。这种心理状态,是良好起 音的关键。在此前提下,全身要以松弛而又积极的心态投入歌唱发 声工作,使人声“乐器”处在协调的歌唱状态之中,去努力体验 “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感觉。 起音时,找到胸口起音的发声位置极为重要。因为,好的起音声带及喉头是不应该有任何感觉的。

起音之前声带是闭合状态,发音时气息冲开声门,就像“极轻微咳嗽的感觉”。也卞是说,起音时声门不是向里闭合,而是向外打开。就在声门打开的刹那间,感觉气息“轻轻一碰嗓子”(声门)就 产生出明亮、通畅的音响。它同“起间时声带向里闭合”的方法是 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法。 起音之前深吸气,但不要吸得太多。发音时,在“吸着唱”的心理感觉中控制呼气的量,同时,以“向下轻微叹气”的感觉使气息 均匀而又缓慢地“冲击声门”。在感觉上,真正的声门没有“冲击”现象存在,只感觉气息“冲击”着胸口“嗓子眼儿”的发声位置, 这种起音既干净又轻松。 二、连音(Legato) 歌唱发声时,唱好连音,是表现歌唱旋律优美乐感必不可少的技巧手段。 演唱连音时必须从气息与发声位置两方面入手解决问题。沈湘教授明确指出:“气息的连贯是声音连贯的前提。气息就像一根绳子 把声音的‘珠子’串起来,穿成一串儿的时候,要感到气息总是连续、均匀、自如、流畅地从‘嗓子眼儿’通过,而深部位的呼吸支 持一定要稳定。这种气息的稳定性与送气的连贯性是唱好连音最重 要的方法。在歌唱发声时,这种连贯性与稳定性自始至终不受旋律 变化及咬字吐词变化的干扰。在声音上,音与音的连接是均衡的、 圆滑的,不允许有裂痕出现”。因此,一样宽窄的母音,一样明亮、统一的音色、一样通畅的气息、一样均衡的共鸣音量是连音技巧的 基础。掌握了这种连唱的技巧,就可以根据音乐的表现,去变化声 音的力度和音色,唱出连贯、优美的旋律线条。连唱能磨掉音符之 间生硬的“楞角”,使歌唱发声更富有乐感。连音唱得好,就能将 乐感自然地表现出来。(@歌唱艺苑Artsinging) 三、断音(Staccato) 英国声乐家凯萨利说:“断音是由于在声带开始振动之后,这种振动的行动突然停止的结果。在一串断音中,动和停的动作连续交 替出现。断音不只是歌曲中的一种装饰,对于声带和开动声速的肌

民歌民谣

民歌民谣 一绣一只船,船在江心里航,绣了个姜太公,手持钓鱼竿. 二绣张果老,骑驴过州桥,张果老骑驴过的是赵州桥。 三绣和合仙,和合二神仙,又绣个刘海戏金蟾。 四绣包文正,做官多清明,白断阳来夜里断阴灵。 五绣午端阳,菖蒲配雄黄,绣了个白娘子爱许仙。 六绣六月仙,湘子持花篮,韩湘子花篮开的是牡丹. 七绣七月七,牛郎会织女,他二人隔在天河两岸里. 八绣八大仙,洞宾戏牡丹,吕洞宾戏的是白牡丹. 九绣九重阳,九月菊花黄,九天仙女绣的是鸳鸯. 十绣十大神,六路正财神,四路的福神来到咱家门 探妹 正月里探妹正月正,我接小妹看花灯。看灯是假意,接你是真情。 二月里探妹龙抬头,我领小妹下扬州。免受窝囊气,一去不回头。 三月里探妹三月三,我领小妹打银簪。银簪打齐备,不用你花钱. 四月里探妹四月八,我领小妹吃黄瓜。大的才打纽,小的才开花。 五月里探妹午端阳,江米粽子拌沙糖。两个咸鸭蛋,留你过端阳。 六月里探妹三伏天,洋纱褂子大镶边。请人做齐备,留你夏天穿。 七月里探妹七月七,牛郎织女会佳期,老天心大毒,拆散他好夫妻. 八月里探妹是中秋,月饼柿于共石榴。还有两只梨,留你过中秋。 九月里探妹菊花黄,我与小妹进洞房。打开红罗帐,一股桂花香。 端午节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