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设计---中文

合集下载

座椅布置设计指南PPT课件

座椅布置设计指南PPT课件

No
- C ontour D ata (S urface S T O )?
No
- O S C A R (S A E J 8 2 6 ) O c c u p a n t P a c k a g in g / P e n e tra tio n ?
No
- S tiffn e s s / P re s s u re M a p / T ra n s m is s ib ility?
靠背侧翼角
.
30
座椅舒适性校核简易图
.
31
座椅舒适性CAD检查清单
C o m f o r t In f lu e n c e : T a r g e t , O S C A R , S u r f a c e , F o a m , T r im ,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
20
座椅靠背压限量以及到骨架距离
.
21
坐垫有效长度
.
22
坐垫 Bite line
.
23
靠背有效长度
.
24
靠背 Bite line
.
25
腰托到H点的距离
.
26
坐垫内部、外部宽度
坐垫
坐垫侧翼高度
.
27
坐垫
坐垫侧翼角
坐垫长度
.
28
靠背
靠背外部宽度、内部宽度
靠背侧翼高度
.
29
靠背侧翼角
.
4
与座椅相关边界
.
5
相关法规的研究
GB11550 汽车座椅头枕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Head Restraint-Performance Requirement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汽车研发:整车座椅制作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

任我通汽车整车座椅制作设计教程;首先制作汽车座椅目的是:个性,舒适,丢弃残旧内饰,进行整改翻新;整车座椅制作改装设计开发方法与流程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表明,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驾驶座椅是影响驾驶与乘坐舒适程度的重要设施,对于减少驾驶员疲劳程度,降低事故发生率有重要作用,汽车驾驶员座椅设计优劣与否直接关系到驾驶质量与安全。

故座椅的设计开发在整车的设计中尤为重要。

一、座椅组成及术语1座椅总成的组成1)座椅(seat)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

它包括单独的座椅或长条座椅的一个座位。

2)固定装置(anchorage)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辆结构上的装置。

包括车身上受影响的部件。

3)调节装置(adjustment system)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

该装置应有如下功能:A. 纵向位移(longitudinal displacement)B. 垂直位移(vertical displacement)C. 角位移(angular displacement)4)锁止装置(locking system)使座椅及部件保持在使用位置的装置。

5)头枕(head restraint)用于限制成年乘员头部相对于其躯干后移,以减轻在发生碰撞事故时颈椎可能受到的损伤程度的装置。

2相关术语1)“H”点(“H”point)二维或三维人体模型样板中人体躯干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胯点(HipPoint)。

2)“R”点“(R”point)GB11551—2003中附录C定义的乘坐基准点。

基准线(referenceline)为GB11551—2003中附录C附件1图C.1中所示的通过三维人体模型的线。

3)加速踏板踵点(AHP)在加速踏板未压缩时,人体模型的踵点在被压塌的地板覆盖件上的点。

4)拇趾参考点(BOF)在侧视图上过AHP点作人体样板鞋底的切线在该切线上离AHP点203mm处的一个点。

4汽车内外饰设计学习-奇骏(日产 SUV)之驾驶员座椅总成讲解

4汽车内外饰设计学习-奇骏(日产 SUV)之驾驶员座椅总成讲解

1汽车内外饰设计学习-奇骏(日产SUV)之驾驶员座椅总成讲解奇骏(日产X-TRAIL)是一款非常经典的SUV.直指同级对手丰田rav4和本田crv。

奇骏的设计理念定位在“城市四驱车“,奇骏的性价比很高,在一年一度的英国Fleet World 杂志评选中,奇骏力压群雄,连续第二年夺得年度最佳四轮驱动汽车称号。

本文将对奇骏实车拆解,详细为大家介绍驾驶员座椅总成的构成、安装位置、安装定位结构、重量、安装标准件等核心知识点。

(项目耗资2000万,价值巨大,无论内外饰设计学习、设计工作,一定用得到,手慢无!!!
)。

ECE 17中文版

ECE 17中文版

ECE关于车辆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认证的统一规定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ING THE APPROVAL OF VEHICLES WITHREGARD TO THE SEATS,THEIR ANCHORAGESAND ANY HEAD RESTAINTS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研院NO.17 关于车辆座椅、座椅固定装置以及头枕认证的统一规定1 适用范围1.1 本法规适用于M1 和N 类车辆座椅、头枕及其固定装置强度方面的认证,也适用于M2和M3 类车辆座椅、头枕及其固定装置强度方面的认证,且不受第80 号法规01 修正系列的限制(1)。

1.2 本法规也适用于座椅靠背后面部分(2)的设计,以及M1 类车辆行李前冲位移的乘员防护装置。

本法规不适用于折叠式座椅、侧向座椅、后向座椅以及此类座椅的头枕。

2 定义在本法规中:2.1 “车辆认证”是指座椅及其固定装置强度,座椅靠背后部设计以及头枕性能方面的车辆型式认证。

2.2 “车辆型式”是指在下列主要方面没有差异的车辆:2.2.1 座椅的结构、形状、尺寸、材料以及质量,允许座椅蒙皮和颜色不同;允许质量差在批准座椅型式的座椅质量的5%范围内;2.2.2 座椅、座椅靠背及其组成部件的调节装置、位移装置及锁止装置的型式和尺寸;2.2.3 座椅固定装置的型式和尺寸;2.2.4 头枕的尺寸、构架、材料和衬垫,允许其蒙皮和颜色不同;2.2.5 头枕附件的型式和尺寸,若头枕为分体式头枕还包括头枕连接部件的特性。

2.3 “座椅”是指供一个成年乘员乘坐且有完整装饰并与车辆结构为一体或分体的乘坐设施。

它包括单独的座椅或长条座椅的一个座位。

2.4 “长条座椅”是指供一个以上成年乘员乘坐且具有完整装饰的乘坐设施。

2.5 “固定装置”是指将座椅总成固定到车辆结构上的装置,包括车身上受影响的部件。

2.6 “调节装置”是指能将座椅或其部件的位置调整到适应乘员乘坐姿态的装置。

基于典型断面的汽车座椅设计方法

基于典型断面的汽车座椅设计方法

基于典型断面的汽车座椅设计方法代宁杨诚张蒙蒙成立王永青(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摘要:主要探讨座椅设计前期如何通过断面的方法进行设计,具体包括:典型断面的定义,中截面的断面设计方法,座椅纵向断面设计方法,法律法规对断面设计的影响,如何通过断面进行舒适性设计等。

关键词:座椅舒适性典型断面法律法规1引言汽车座椅作为汽车总成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主要功能是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支撑,定位驾乘人员,确保驾驶员方便操作,提供转弯时必要的侧向支撑,减轻长途驾驶疲劳等功能。

汽车座椅结构复杂,在前期座椅STO面设计过程中主要涉及的造型和工程两个维度;造型方面主要是座椅面料的分块、座椅各个面料拼接处的缝纫线信息等,而工程层面需要考虑到更多方面如外形尺寸,法律法规、舒适性,总布置的空间、工艺可行性等本文主要探讨座椅设计前期如何通过断面的方法进行设计。

2座椅设计参考点R点是座椅的设计参考点它是座椅制造厂规定的设计基准点。

考虑到座椅的所有调节形式(水平垂直和彳顷斜),座椅参考点确定了在正常驾驶或乘坐时座椅的最后位置。

它表征了当第95百分位的人体模型按规定摆放在座椅上时,实际H点应与座椅参考点R相重合。

一般设计之初R点信息由总布置连同95%的假人一起输入到工程。

95%的假人和R点是断面设计的主要参考点,断面设计的整个过程都将围绕此展开。

3座椅典型断面定义座椅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需要时刻围绕假人展开,在座椅断面设计时除了R点外,假人的大腿线和躯干线是座椅设计中主要的设计基准。

3.1坐垫典型断面定义为便于设计一般对坐垫断面定义分别如下:过R点并垂直于大腿的断面C0,与C0平行向后100的断面C-100,与C0断面平行向前100的断面C+100,与C0断面平行向前200的断面C+200,与C0断面平行向前300的断面C+300,详见图2O3.2靠背断面定义为便于设计一般对靠背断面定义分别如下:过R点并垂直于躯干线的断面B0,与B0平行向上100的断面B+100,与B0断面平行向上200的断面B+200,与B0断面平行向上300的断面B+300,与B0断面平行向前上450的断面B+450,详见图2。

座椅结构

座椅结构

一﹑座椅在整车的重要性
汽车座椅作为安全部件是在被动保护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组成部件。首先,在事故中它要保
证乘员处在自身的生存空间之内,并防止其他车载体进入到这个空间。其次,要使乘员在事故
发生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姿态,以使其他的约束系统能充分发挥其保护效能。除了防止事故发生
的功能,座椅还应具有在乘员与其发生碰撞时(在事故中乘员与车内部发生的碰撞称为 二次碰 撞”),使对乘员的伤害减轻到最低的性能,即能吸收乘员与之碰撞的能量。座椅安全功能失 效时可引起以下几种形式的乘员伤害:
No. 1 2 3 4 5
Test Item
LOCK strength Free play 锁止强度 间隙
Specification
> 1700 Nm/Pice < 0.18º <2. 5 Nm 2.0º (30º+ 70º ) lock
Operating effort 操作力 Increment 步进 Adjust range 调节角度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发展,人们对于座椅舒适要求也不断提升。其
中汽车座椅的舒适度及安全性设计已成为当今汽车产商所关注的主要内容。座椅的主要功能是 支撑驾驶员及乘坐人员的身体,减缓路面不平传给人体的冲击并减弱由此而引起的振动。给驾 乘提供舒适、安全的乘坐条件和便于驾驶操作的良好的工作条件。由生物动力学研究表明,长 时间地承受高强度的全身振动对于人体健康的损害是相当严重的。主要是腰脊和相关的神经系 统会受到影响。新陈代谢以及源于机体内部的一些其他因素会恶化这个影响,通常认为环境因 素,如身体姿势、低温及气流会引起肌肉疼痛。:
安全带提醒装置SBR是当驾驶员和前排乘员
没有使用安全带时,提醒驾驶员和前排乘员 的系统。 系统由探测未系安全带的传感器和两级提醒驾 驶员的信号(第一级是视觉信号,第二级是视觉 和听觉信号)所组成。 对于车祸事故中的乘员,正确的使用安全带是 最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一结论已得到大家的公认。 调查表明,大多数不系安全带的乘员在受到适当

qct47-92汽车座椅术语

qct47-92汽车座椅术语

qc t 47-92 汽车座椅术语
汽车座椅术语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座椅术语及其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载货汽车、越野汽车、客车、轿车等座椅。

2分类
2、1设计部分
2、1、1用途及位置
2、1、2形状
2、1、3结构
2、2零部件部分
2、2、1部件
2、2、2骨架
2、2、3弹簧
2、2、4软垫
2、2、5护面总成
2、3性能部分
3术语
3、1设计部分
3、1、1用途及位置
1> 2形状
3、1、3 结构
3、2 零部件部分3、2、1 部件
3、2、2骨架
3、2、3弹簧
3、2、4软垫
3、2、5护面总成
图]
图号术15
3.2*5,7 护面囱宦件trimming cortl
3、3性能部分
图3图2

扶手
双人區椅
多人座椅
图5
圈4
换向式座椅
嵌入式头枕處椅
图8
弹畫囲左板
图10
//
弓形图14
Z
图]
6
ffll5
卡子
图』
7
图18
附加说明
: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汽车装饰制造厂、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负责起草。

本标准要紧起草人:邹积勤、赵六奇、陈悟、吴旭亭。

座椅布置设计规范

座椅布置设计规范

XXXXXXX有限公司座椅布置设计规范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发布实施XXXXXXX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范围 (3)2.设计指南引用文件 (3)3.定义 (3)4.设计指南内容 (4)座椅系统设计指南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座椅专业术语,对座椅系统及下属零件的设计流程、设计要点、参数选择、设计校核、性能要求及试验大纲等进行了描述。

本规范适用于M1,N1类汽车座椅的设计开发。

2.设计指南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引用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GB 15083 《汽车座椅、座椅固定装置及头枕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1550 《汽车座椅头枕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 l4167 《汽车安全带安装固定点》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GB 11552 《汽车内部凸出物》GB11551 《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3.定义本规范采用以下定义:3.1座椅骨架平台指前排座椅基础骨架本体,包含功能件,可根据项目需要,对前排座椅骨架进行高度、宽度的适应性修改后使用3.2 泡沫型面舒适性标杆座椅指根据动态、静态主观评价结果,用于座椅泡沫造型舒适性参考的标杆座椅。

3.3动态舒适特性标杆座椅指根据模态、振动衰减性能测试结果,选取的用于座椅模态和振动衰减性能参考的目标座椅。

4.设计指南内容4.1 座椅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功能4.1.1座椅系统主要结构:座椅系统从外到内,主要由座椅面套、座椅泡沫、座椅骨架、装饰塑料件、附属功能件及线束等几大部分组成;为满足不同的市场配置需求,座椅系统装有满足配置功能要求的附属功能件。

如从舒适性考虑,常见的有腰托、按摩装置、腿托、扶手、加热、通风装置等配置;从安全性考虑,有安全带、侧气囊、乘客重量传感器等配置;从储物功能考虑,有小桌板、杯托、抽屉、地图袋等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00
BENCH
头部高度要求
欧洲
(ECE17.07, EEC96/37)
单位 : mm
澳洲
(ADR 22/03)
FR & RR
捷克/波兰/斯洛文尼亚
FR ONLY
≥ 800/750, ≥ 700 ≥ 750/700, ≥ 700
≥ 700
FR : BUCKET ≥ 170
BENCH ≥ 254
RR :
3. 座椅相关法规
座椅相关法规
SEAT 尺寸
TORSO LINE
CTR.
b
c
d
a
HIP POINT
CUSHION / BACK部尺寸要求
HIP POINT
e
国家 项目
CUSH./ BACK 尺寸
SEAT间 距离
SLIDE 有
SLIDE 無
韩国 a ≥ 400 b ≥ 400
e ≥ 460
e ≥ 650
通风板
一般通风座椅
冷暖式通风座椅
控制单元
Distribution Layer CCS Blower
通风板
Air Duct
座椅新技术
发展动向
车辆受到后方撞击时, 头枕会向乘客头部后上方推出, 以防止乘客 颈部受伤,增大安全性 .
后方 撞击时 UP
HINGE & LINK
RETURN SPRING SUSPENSION
PULLMA PLAX
座椅介绍
座椅的构成及作用
滑轨 总成
SEAT的 前后 调节装置, 保证驾驶员的最佳驾驶条件.
SLIDE CHANNEL
UPPER CHANNEL LOWER CHANNEL
SLIDE LEVER
C形
T形
W形
座椅介绍
座椅的构成及作用
高度调节装置总成
SEAT的 上下调节装置, 保证驾驶者的最佳驾驶条件.
BACK FRAME
LUMBAR SUPPORT ; 腰托 调节
RECLINER : BACK角度调节
HEIGHT ADJUSTER : CUSH 上.下
高度 调节 SLIDE : SEAT 前.后 移动 调节
座椅介绍
座椅的构成及作用
CUSHION FRAME
CUSHION部 形状 维持 及 强度 确保.
SEAT SYSTEM 介绍
SEAT 设计
目录
1. 座椅介绍 - 座椅的构成 - 座椅构成种类及功用
2. 座椅新技术 3. 座椅相关法规
1.座椅介绍
座椅介绍
座椅的构成
HEAD REST
SEAT BELT BUCKLE
BACK
COVER’G
CUSHION
CUSH PAD CUSH FRAME
BACK PAD
一般规定 高度
(H/REST 最下端)
宽度 头部高度
170
254
254
254
65
635
TORSO LINE HIP POINT
BUCKET
宽度要求
中国 FR ONLY
北美
(FMVSS 202)
FR ONLY
≥ 700
≥ 700
BUCKET ≥ 170 BENCH ≥ 254
-
BUCKET ≥ 170 BENCH ≥ 254
UP/DOWN TYPE
FOLD`G TYPE
ACTIVE H/REST
座椅介绍
座椅的构成及功用
PAD ASSY
维持SEAT的形状, 当车身受到震动和冲击等时,吸收能量保证乘客的安 全,
POLYURETHANE FOAM
PALM LOCK
座椅介绍
座椅的构成及功用
COVERING ASSY
座椅的外观受材料,色彩, 触感, 舒适感及车内整体装饰的影响
CLOTH
皮质
2. 座椅新技术
座椅新技术
发展动向
- 可移动式座椅, SINK`G 座椅, 后放置式座椅 及 折叠式头枕适用
REMOVAL SEAT REAR SEAT
SINK`G SEAT 折叠式头枕
座椅新技术
发展动向
使用车型 : AUDI A8 - SEAT COVER’G SUEDE 使用等,高级 / 多样化等
北美 a ≥ 400 b ≥ 400
e ≥ 460
e ≥ 650
e
e
SEAT间距离要求
欧洲
a ≥ 400 c ≥ 400 d ≥ 400
单位 : mm
澳洲
800 ≥ a ≥ 400 (1人用)
-
-
-
-
座椅相关法规
HEAD RESTRAINT 尺寸
H/REST 最上端 H/REST 最下端
高度要求
国家 项目
≥ 170
BUCKET ≥ 170 BENCH ≥ 254
≥ 100
-
座椅相关法规
CAM TYPE
DRUM TYPE
LUMBAR PLATE
SCHUKRA TYPE
PULLMA PLAX
座椅介绍
座椅的构成及功用
RECLINER ASSY
通过调整BACK的强度,保证乘客的安全.
外置形
内置形
座椅介绍
座椅的构成及功用
HEAD RESTAINT
当受到后方的冲击时,保证乘客的头脑后部的安全.
CUSHION MAIN部 SUEDE 使用
座椅新技术
发展动向
为了提高座椅的舒适度,将坐垫设计为软,硬2层泡沫
构造, 可以弥补硬质泡沫刚入座时的感觉,以及长时间驾驶 时,身体的支持力不够的缺点.
2种强度 PAD
SOFT PAD
<制造工艺>
Soft pad 成形
1 阶段
Hard pad 成型 2 阶段
- FRT SEAT POWER调节装置 ;在DR TRIM位置
座椅新技术
发展动向
- REAR SEAT 球固定式,折叠时,可以改善外观
LATCH 构造
标致 307
BALL FIX 构造
座椅新技术
空调/通风座椅
在汽车座椅上装置一个可以控制温度的装备,可以 对座椅加热, 制冷, 除湿 等的系统.
- 可以对座椅直接加热,制冷 - 保证座椅因乘客出汗而引起的座椅潮湿问题 - 原基础上添加功能,达到更舒适的目的,并且可以减少空调的负荷。
DIAL TYPE
PUMP`G TYPE
LEVER
座椅介绍
座椅的构成及作用

BACK FRAME
保证BACK部的最佳形状, 乘客的位置维持及强度保证.
PIPE 构造
CHANNEL 构造
시座트椅介일绍반
座椅的构成及功用
LUMBAR SUPPORT ASSY
保证驾驶员在长距离驾驶时的腰部舒适度.
LUMBAR SUPPORT LEVER
HARD PAD 3 阶段
座椅新技术
发展动向
- 耐脏的儿童座椅&儿童保护使用 ※ 儿童保护: 后排右侧座椅靠背上,保证儿童的安全
沃尔沃 SALLEN
FORD FUSHION
座椅新技术
发展动向
使用车型: 奔驰 e500
- RR H/REST可以纳入后行李架(拓宽后方 视野)
;不可以手动调节(仅PWR调节) - CTR部位 使用3-POINT S/BELT SEA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