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教案篇1: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过程与方法: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可以举例说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动与静是相对的,从而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学习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学习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方式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min)〖师〗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十章内容,认识到多彩的物质世界,知道了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都有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那么这些物质存在的状态如何呢?[讨论][总结1] 今天,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
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板书本章课题)[总结2] 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机械运动(10min)1.现象[问题] 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回答](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2)走路的人是运动的;(3)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4)地球是运动的;(5)分子是运动的;……(6)黑板是静止的;(7)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8)公路是静止的;(9)大桥是静止的;……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问题:(1)星星是静止的;(2)太阳是静止的;……[分析](1)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
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
(2)宇宙在运动。
我在小学科学课上学过,地球本身是绕着太阳自转和公转的,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
同样的,银河系也在运动,宇宙也是,所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宇宙中所有的物体都在运动。
(3)小分子在运动。
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这些分子也在运动。
[总结]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练习一:
请同学们自己举例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 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彼此交流。
练习二: 把课本平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个橡日擦,推动课本使它沿 桌面缓缓移动,同学们思考问题: (1)选取课桌作标准,橡皮擦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选取课本作标准,橡皮換课桌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选取橡皮擦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一、机械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举例: 下班高峰期,汽车每分钟前进的距离约10米。 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上升1.8厘米。
坐在车里的乘客,司机说他静止没动,路边的孩子们 ?
二、参 照 物
课堂练习
3.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
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B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课堂小结
一.机械运动 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 二.参照物 分析物体机械运动用来做参考,视为不动 的物体。 三.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飞行 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行员以为这是 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大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他 发现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
问题:大家都知道,子弹的飞行速度是相当快的,这名法国 飞行员为什么会肴运云天的本领呢?另什么飞行员能抁有这 么大的本领呢?为什么飞行员能抓到子弹?
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也会不同, 因此,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是相对的, 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课堂练习
1.甲乙两人并肩向前走,如果以乙作参照物,甲是 静止 的,路旁的树木是 运动 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 甲是 运动 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课件

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2. 参照物:
①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我们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参 照物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一般 也不一样。所以,物体的静止和运动具有相对性。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速度很小或一 样,它们之间近似相对静止。
例、某车向东行驶,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 树怎样运动?看到与其并排向东同速行驶 的另一辆车上的乘客如何运动?
树以跟车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
另一辆车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扶梯上的运动与静止关系
空中加油机
(1)利用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空 中加油机和歼击机可以实现空中加油:
照物,则( B )
A.标志牌静止 B.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向西运动 D.丙车向东运动
典型例题
甲、乙、丙三人各驾驶一架直升机,从他们自己乘坐的 飞机里往外看,甲看见丙的飞机匀速上升,乙看见甲的 飞机匀速下降,丙看见楼房和乙的飞机都在匀速上升。
则这三架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C )
A.甲、乙匀速上升,丙匀速下降 B.甲、乙、丙均静止 C.甲、乙、丙均匀速下降 D.甲、乙、丙均匀速上升
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为什么小朋友说乘客是运动的,而司机却说乘客是静止的?
比较标准不同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 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假定不动的
小小竹排江中游,
巍巍青山两岸走。
第1句以 岸 为参照物; 第2句以 自己、竹排 为参照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 运动的描述 和VT图ST图

第二、三节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2、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者。
3、绝对运动相对静止:整个宇宙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体的普遍规律,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二、速度甲、乙两同学谁跑得更快?乙和丙同学谁跑得更快?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如果相同时间,则是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
路程,运动得越快。
2)如果相同路程,则是比较所用的时间。
所用时间越小,运动得越快。
当时间和路程不同时,则如何比较?甲和丙同学谁跑得更快?2、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用S表示路程,用t表示时间,用v表示速度,则速度公式为:v=;3、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4、速度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它的基本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
1m/s=3.6km/h。
5、速度有大小有方向,速率是只有大小。
练习:1)100跑比赛时我们是采用相同______比较______的方法。
2)正在修建的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铜仁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162km。
汽车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铜仁到鹦鹉溪需 1.5h,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合_________m/s。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4)一辆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的速度为85___(填上合适的单位),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为____.5).一小球在光滑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通过的路程为100m,问:(1)小球前8秒的速度?(2)小球前8内通过的路程?(3)通过60m所用的时间?三、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1、物体做机械运动,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说课稿:12运动的描述

2.机械运动:学习机械运动的概念,理解静态和动态的区别,掌握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3.速度:学习速度的概念,理解速度的计算方法,掌握如何描述和分析物体的速度变化。
4.加速度:学习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的计算方法,掌握如何描述和分析物体的加速度变化。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练习题:设计一些与运动描述和分析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巩固他们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2.实验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他们选择一个运动物体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提升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说课稿:12运动的描述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运动的描述”。本章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运动的描述和分析,为学生后续学习动力学、力学等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章主要知识点包括: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描述和分析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位置的相对性、机械运动、速度、加速度和运动的图像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物理量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同时,如何通过运动的图像分析和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1.2运动的描述备课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资源
- 硬件资源:物理实验室、运动传感器、刻度尺、秒表、直尺、三角板、实验小车、滑轮组等。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如何科学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性?”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场景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运动描述的必要性。
简短介绍物体运动描述的基本概念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运动描述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描述的基本概念、物理量及其意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运动状态描述及案例的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运动描述的实用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物体运动的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在课后作业中,通过撰写关于物体运动描述的短文或报告,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与物体运动描述相关的科普书籍,如《运动的世界》、《物理的奥秘》等,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 视频资源:观看与物体运动相关的纪录片,如《运动的科学》、《速度与激情》等,加深对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在作业布置和反馈方面,我感到满意的是,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且在作业中表现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作业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错误,如计算错误或对概念理解不清晰。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作业的及时批改和个别辅导,以便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并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2节《运动的描述》教案一. 教材分析《运动的描述》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一节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和掌握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物体运动的一些基本知识,如位移、路程等。
但他们对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2.掌握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展示物体运动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3.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PPT。
3.实例和图片。
4.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的运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你们可以看到这些物体的运动吗?如何描述它们的运动呢?”让学生意识到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性。
2.呈现(15分钟)介绍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基本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的定义和公式。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描述和分析物体的运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例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
可以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思维碰撞。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课件(共39页)

板书设计
照 物:在描述物体运动时,事先 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相对静止
学生活动
1 两名同学同向同速 以其中一个同学为参照物,另一个是____. 以其中一个同学为参照物 , 其他同学是___。 2 两名同学同向向右不同速运动。 以前面的同学为参照物,后面的同学是— 以后面的同学为参照物,前面的同学是—
那为什么我们还说建筑物,树木是静止的呢?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 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 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注意 观察,思考下面问题:Fra bibliotek学生实验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书本相对于桌 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钢笔相对于书 本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钢笔相对于桌 面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4)通过上面的活动,你能明白什么问题?
国庆阅兵场景欣析
相对天安门城楼,检阅方队在 向前运动 ;
相对检阅方队,天安门城楼在 向后运动
相对其它检阅方队,其中的任一方队都是 相对 静止 的;
;
请同学们举例
运动的汽车上有个小球,当小球向上抛出后,小 球会落在哪个地方?
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 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汽车风洞实验
新型汽车研制中,将汽车模型放在风洞中不 动,让风高速迎面吹来,可研究汽车高速行 驶的情形
你能想出办法吗?
生死时速
让另一辆汽车与这辆车沿相同的方向行驶, 当两辆车并排行驶速度相同时,乘客就可以 安全撤离到另一辆汽车上。即让两车保持相 对静止。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 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来,于 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 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 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描述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会选择参照物并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4、能够用实例来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机械运动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要点进阶: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要点二、参照物
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4)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
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要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要点进阶: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典型例题】
类型一、机械运动
例1、(2014秋•南岸区校级期中)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南辕北辙B.夸父追日C.顺水推舟D.精忠报国
类型二、参照物及其选取
例2、(2016•杭州中考)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举一反三:
【变式】人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球
B、月亮
C、云朵
D、太阳
例3、(2015•晋江市一模)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
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说航天员处于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A.月球B.地球C.飞船D.太阳
举一反三
【变式】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B.河岸C.水D.岸上的树
类型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4、小敏和小华在探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用彩笔在一张很长的硬纸片上画出房屋,树木和白云作背景,再在一张宽卡片的下方画上两条横线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画一辆汽车,在宽卡片的上部两侧各开一条狭缝,使窄纸片恰好能插入,如图所示
①向左拉动窄纸片你会看到小车_______
②向右拉动窄纸片你会看到小车_______
例5、观察如图所示的小旗,判断船相对岸上楼房的运动状态有哪几种可能,并作简单的说明。
举一反三
【变式】公路边有一农舍,它的烟囱正冒着烟,插有旗帜的a、b两
车在农舍旁的公路上,观察图中旗与烟的情况,判断以下关于a、b
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a、b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a车可能运动,b车向右运动
D.a车可能静止,b车向左运动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人造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_______的。
2、(2016•祁阳县一模)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3、如图所示,甲、乙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子先用手蒙住眼睛,后放开手,发现编号________和________的小朋友做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
4、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________状态。
5、(2015•哈尔滨校级模拟)在一张白纸上画一片草地,草地上画一个小洞,将一个小球放在图中草地上。
分别进行以下操作:
(1)纸板不动,将小球拉到“洞”中;
(2)保持小球不动,拉动白纸,使小球进入“洞”中。
两种情况下小球的运动结果(填“相同”或“不相同”)吗?这个过程说明了。
二、选择题
6、(2015春•兴隆县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机械运动的是()
A.汽车过后,尘土飞扬
B.煮饭时米粒上下翻滚
C.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会全变红了
D.苹果从树上落下
7、(2016•射阳县二模)下列诗句中加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8、甲、乙两人分别坐在相邻的两个升降机中,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
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
D.以上三种情况都不对
9、(2015•广安区模拟)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A.满眼风光多闪烁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D.是船行
10、在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并且感到乙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甲车 C.乙车 D.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我国宇航员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举起了五星红旗。
某同学说他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太阳B.地球C.月亮D.“神舟七号”飞船
12、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
这是因为()
A.以地面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B.以机场内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C.以停在机场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三、简答题
13、《西游记》中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如图所示,其他电影、电视剧中也有武艺高强的武林人士“飞檐走壁”以及飞行的“飞机”和奔驰的“火车”等镜头。
其实,这些镜头是这样拍摄的:演员做出某种姿势或动作,剧组人员将画有山川、云雾的布景快速向后拉动,同时,用排风扇迎着演员吹风,使演员衣裙向后飘动,这样在播映时便会出现腾云驾雾的镜头。
想想看,这样做为什么可以给观众以逼真的感觉呢?
14、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
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
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说明理由。
15、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么一段描述:宝叔在外求学读书,宝叔的父亲去看他,宝叔向父亲询问家中可有怪事。
他父亲说:“怪事倒也不多,只是昨夜一阵大风甚怪,把咱家院中的一口井吹到了篱笆院外。
”如图所示,宝叔细想言道:“此风少也,确实甚怪。
”请你仔细分析一下,此风“怪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