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肌肉解剖结构

合集下载

口腔颌面部颈部解剖—面颈部肌肉(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口腔颌面部颈部解剖—面颈部肌肉(口腔解剖生理学课件)
• 当口腔充满气体而颊部膨 胀时,颊肌的收缩还可将 气体驱出口外。
02
其他表情肌
三、其他表情肌
• 鼻部肌 • 眼周围肌 • 耳周围肌 • 颅顶肌
(一)鼻部肌
• 鼻部肌肉包括鼻肌、降鼻 中隔肌和鼻根肌
• 鼻肌和降鼻中隔肌的主要 作用是开大或缩小鼻孔
• 而鼻根肌可牵拉眉间部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肤向下,使鼻根部的皮 肤产生横纹
(二) 唇周围肌下组
• 降下唇肌(depressor labii inferioris): 又称下唇方肌,呈方 形,位于颏孔和颏结节之间,起自下颌骨外斜线,行向上内, 与对侧同名肌汇合,止于下唇和颏部的皮下 。其作用是降下 唇。
• 颏肌(mentalis): 又称颏提肌,呈圆锥状,位于降下唇肌 的深面,起自下颌骨侧切牙及中切牙的 牙槽突的骨面,行向 内下,靠近对侧颏肌,止于颏部皮下。其作用是收缩时上提 颏部皮肤,前伸下唇。
• 提上唇鼻翼肌(levator labli superioris alaeque nasi):起自上颌骨额突和眶 下缘,呈内、外两束向外下,内侧束止于鼻大翼软骨和周围的皮下,外侧束 与提上唇肌共同参与口轮匝肌的构成。其主要作用是牵拉鼻翼向上。
• 提口角肌(levator anguli oris):又称尖牙肌,位于提上唇肌的深面,起自上 颌骨的尖牙窝,向下止于口角的皮下,并参与口轮匝肌的构成。其主要作用 是牵拉口角向上。
止于:下颌骨内侧面及翼肌粗隆;
功能:上提下颌骨。一侧收缩, 产生侧向运动。
神经支配:翼内肌神经
4.翼外肌
上头:起自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 下;
下头:起自翼外板的外面;
止于:关节翼肌窝,部分止于关节 囊和关节盘;
功能:牵引髁突和关节盘向前,使 下颌前伸并有降下颌的作用。 单侧收缩使下颌向对侧运动 。

口腔颌面部肌肉解剖结构【27页】

口腔颌面部肌肉解剖结构【27页】

可编辑ppt
19
三.颈部肌 (一)颈浅肌群 1.颈阔肌 起止:
作用:
可编辑ppt
20
2.胸锁乳突肌 起止:
作用:
可编辑ppt
21
(二)舌骨上下肌群
1.舌骨上肌群(见前)
2.舌骨下肌群
⑴肩胛舌骨肌
⑵胸骨舌骨肌
⑶胸骨甲状肌
⑷甲状舌骨肌
可编辑ppt
22
四.腭咽部肌
(一)腭部肌
1.腭帆提肌
2.腭帆张肌
可编辑ppt
27
第四节 肌
可编辑ppt
1
可编辑ppt
2
口 轮 匝 肌 呈扁环形
一、分层 1、浅层:固有纤维,从一侧到对侧 2、中层:由颧肌、上唇方肌、尖牙肌、三角肌
和下唇方肌的纤维参与组成
3、深层:来自颊肌。 二、作用:闭唇、参与咀嚼、发音。
可编辑ppt
3
可编辑ppt
4
表情肌的特征:
可编辑ppt
5
二.咀 嚼 肌
主要附着在下颌骨上,管理开口、闭口和 下颌骨的前伸与侧方运动。分为闭口肌和开口 肌两组肌群。
狭义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
广义咀嚼肌:还有舌骨上肌群
咀嚼肌均为左右成对。
可编辑ppt
6
1、咬肌(master muscle)
起止: 作用:
可编辑ppt
7
可编辑ppt
8
2.颞 肌(temporal muscle) 起 止: 作 用:
3.腭咽肌
4.腭舌肌
5.腭垂肌
可编辑ppt
23Βιβλιοθήκη (二)咽 部可编辑ppt
24
五.口颌系统肌链及其临床意义 口颌系统肌链: (一)组成 1.水平肌链:

口腔颌面部肌肉精品PPT课件

口腔颌面部肌肉精品PPT课件

颈浅肌
❖ 胸锁乳突肌 位于颈阔肌深面 起于:胸骨和锁骨 止于:乳突 作用:主要维持头的姿势;两侧同时收缩---头后仰;一侧收缩 ----头向同侧倾斜并向对侧斜转 临床意义:颈淋巴清扫术、确定颈动静脉
颈中肌
❖ 舌骨上肌群---不再赘述 ❖ 舌骨下肌群:下拉舌骨
肩胛舌骨肌:细长,分上下腹,下腹起于肩胛骨上缘,止 于胸锁乳突肌深面的中间腱,上腹止于舌骨体下缘。
❖下列肌肉中没有提下颌骨向上运动作 用的是
❖A. 翼内肌
C、E
❖ B. 嚼肌
❖ C. 翼外肌
❖ D. 颞肌
❖ E. 二腹肌
颈部肌
• 颈阔肌
颈浅肌 • 胸锁乳突肌
• 舌骨上肌群
颈中肌 • 舌骨下肌群
• 外侧:前中后斜角肌
颈深肌 • 内侧:椎前肌-头、颈长肌
颈浅肌
❖ 颈阔肌 颈部皮下,宽而薄 起于:三角肌和胸大肌筋膜 止于:下颌体下缘和面下部皮肤 作用:协助降下颌、向下牵引下唇与口角 临床意义:构成颈浅筋膜,与下方的颈深筋膜浅层只有一 层很薄的结缔组织。此肌是下颌下切口和颈部切口深度的 解剖标志。
▪ 咬肌 ▪ 颞肌 ▪ 翼内肌 ▪ 翼外肌 ▪ 舌骨上肌群
• 二腹肌 • 下颌舌骨肌 • 颏舌骨肌 • 茎突舌骨肌
咀嚼肌
咬肌
浅层:起于上颌骨颧突 、颧弓下缘的前2/3, 止于下颌支和下颌角外 侧面的下半部
深层:起于颧弓深面, 止于下颌支上部和喙突
作用:提下颌骨向上, 使下颌骨微向前伸,也 参与下颌侧向运动。
▪ 作用:降下颌骨, 拉舌骨向前。
二腹肌
舌骨上肌群
下颌舌骨肌
▪ 起自下颌舌骨线, ▪ 止于舌骨体 ▪ 作用:参与口底构成
,降下颌骨,拉舌骨 向前。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牙周病
总结词
牙周病是指牙齿周围组织的炎症和破坏,常见症状包括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 动等。
详细描述
牙周病的主要病因是牙菌斑和牙结石,长期吸烟、糖尿病等因素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治疗牙周病的方法包括洁治、刮治、根面平整等基础治疗,以及牙周手术、正畸治疗等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总结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颌面部疾病,表现为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等症状。
言语
口腔颌面部结构参与发音和语言形成 ,通过舌头、牙齿、嘴唇等部位协同 作用,产生清晰和特定的语音。
发声
发声是通过声带的振动产生声音,再 经过口腔颌面部的调制,形成不同的 音调和音色。
表情与微笑
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过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来表达情感和情绪状态,如喜悦、悲伤等。
微笑
微笑是口腔颌面部肌肉协同作用的结果,能够展示友好和亲近的情感,增强人 际交往的效果。
定期口腔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 现和处理口腔问题,预防口腔疾病的 发生。
牙齿美白与矫正
牙齿美白
牙齿矫正
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牙齿变白,常用 的牙齿美白方法有冷光美白、激光美白等 。
通过矫治器对牙齿施加外力,使牙齿逐渐 移动到正确的位置,改善牙齿排列不齐、 上下牙弓关系异常等问题。
隐形矫正
肌肉
口腔颌面部肌肉主要包括咀嚼肌 和表情肌,对维持面部形态、咀 嚼、言语和表情等功能具有重要
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 和翼外肌等,主要负责咀嚼动作

表情肌主要分布在眼裂、口裂和 鼻孔周围,能够表达情感和形成
面部表情。
血管与淋巴系统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及检查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及检查
能。
颞骨
位于颅骨两侧,与颧骨 、上颌骨等结构相邻, 参与听觉、平衡等功能

面部解剖
01
02
03
04
皮肤
覆盖面部的组织,具有保护、 感觉等功能。
肌肉
面部有许多肌肉,如咬肌、笑 肌等,具有运动等功能。
神经
面部有许多神经分支,如三叉 神经、面神经等,具有感觉、
运动等功能。
血管
面部有许多血管,如面动脉、 面静脉等,具有供应氧气和营
牙齿
人类共有32颗牙齿,分为切牙 、尖牙、磨牙等类型,具有咀 嚼食物的功能。
牙龈
围绕牙齿的软组织,具有保护 牙齿、固定牙齿等功能。
颌骨解剖
上颌骨
位于面部中部,与鼻腔 、上颌窦等结构相邻, 参与咀嚼、发音等功能

下颌骨
位于面部下部,与舌骨 、颞骨等结构相邻,参 与咀嚼、语言等功能。
颧骨
位于面部两侧,与上颌 骨、颞骨等结构相邻, 具有保护颅内组织的功
面部软组织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外 界冲击对脑部的损伤。
感觉功能
美容功能
面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能够感知外 界刺激和温度等感觉。
面部轮廓、肌肉和皮肤的状态影响个体的 外貌和美感,是人体美的重要体现之一。
03
口腔颌面部检查
口腔检查
口腔检查是口腔颌面部检查的重要部 分,包括观察牙齿、牙龈、舌、唾液 腺等部位,以及检查口腔感觉、运动 和分泌功能。
养物质等功能。
02
口腔颌面部生理功能
口腔生理功能
咀嚼功能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通过牙齿的咀 嚼将食物研磨成食糜,便于消化。
呼吸功能
口腔是呼吸的通道之一,在发音和言语时辅 助鼻腔进行呼吸。

口腔局部解剖、面部局部解剖

口腔局部解剖、面部局部解剖

❖ 重力性皱纹线:
因皮下脂肪逐渐减少,肌肉松弛, 骨萎缩,皮肤松弛下垂所致 —— 眼袋、肿眼泡
❖ Langer皮肤裂线
穿刺尸体皮肤产生的缝状裂线,走向与真皮内 胶原纤维 和弹性纤维的排列方向一致,出生后走向不再改变。
❖ 3 面部皮肤皱纹线和面部Langer皮肤裂线的区别 (1)面部皮肤皱纹线是老化的征象 (2) Langer皮肤裂线是皮肤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 性纤维的排列方向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021/5/162021/5/16Sunday, May 16,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2021/5/162021/5/162021/5/165/16/2021 6:27:33 A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021/5/162021/5/162021/5/16May- 2116-M ay-21
舌系带延长术注意
内容及排列
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颌下腺管及舌N-舌下N及伴行V-舌下A
舌下腺及下颌下腺深部
前-舌下腺 后-下颌下腺深部 外侧-舌下腺窝 内侧-颏舌肌
下颌下腺管及舌N
❖ 舌下腺内侧-后前-深-浅-穿舌下间隙-开口舌下肉阜 ❖ 舌N在舌骨舌肌前缘-钩绕关系-下7舌侧下方
舌下N及伴行V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6**May-2116- M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Sunday, May 16,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5.1621.5.16** May 16,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 **21.5.16

颌面部断层解剖学

颌面部断层解剖学

核磁共振成像
01
将断层解剖与MRI技术相结合,更深入地了解软组织的结构与
功能。
计算机断层扫描
02
利用CT技术进行多角度、多平面的断层扫描,提供更全面的颌
面部结构信息。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03
用于研究颌面部的生理功能和疾病进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
供依据。
临床与科研的进一步结合
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相结合
将断层解剖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颌面部疾病的诊疗 水平。
手术模拟
利用三维重建技术,医生 可以在手术前模拟手术过 程,预测手术效果,为实 际手术提供参考。
术中导航
通过将断层解剖影像与手 术设备进行实时配准,医 生可以在术中实时导航, 提高手术的效率和精度。
颌面部影像学研究
解剖结构研究
通过对颌面部断层解剖影像的研 究,可以深入了解颌面部的解剖 结构,为颌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
通过观察断层图像,可以了解 颌面部的正常结构、病变特征 以及手术操作的影响。
断层图像的解读有助于提高颌 面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2023
PART 03
颌面部重要结构与功能
REPORTING
牙齿与牙周组织
牙齿
是颌面部最重要的咀嚼器官,具 有咬碎、磨细食物的功能。根据 牙齿的形态和功能,可分为切牙 、尖牙、磨牙三种类型。
唾液腺肿瘤治疗
唾液腺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根 据肿瘤的性质和分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3
PART 05
颌面部断层解剖的临床应 用
REPORTING
诊断颌面部疾病
诊断肿瘤病变
通过断层解剖影像,医生可以观 察到颌面部的肿瘤病变,如颌骨 囊肿、血管瘤等,为制定治疗方

1.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重点

1.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重点

第一章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重点第一节概述口腔(Oral Cavity)前壁为唇,经口裂通向外界,后经咽门与口咽槽骨形成牙弓将口腔分为两部分,牙列与唇颊之间为口腔前庭(Oral Vestibulum),牙列以内为固有口腔(oral cavity proper)。

口腔前庭: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骨牙弓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

在口腔前庭各壁上,可见口腔前庭沟、上下唇系带、颊系带、腮腺导管口、磨牙后区和翼下颌皱襞。

固有口腔: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具有临床意义的解剖主要有腭、舌、舌系带、颌下腺导管开口和口底。

第二节牙体和牙周组织解剖1.牙位记录牙齿分类、名称及临床牙位记录法人一生中先后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

乳牙20个,恒牙28~32个(图1、2)。

根据牙的形态特点和功能特性,恒牙分类中切牙、侧牙牙、尖牙、双尖牙(第一、二前磨牙),磨牙(第一、二、三磨牙)。

乳牙没有双尖牙及第三磨牙。

图1 恒牙32个图2 乳牙20个以“+”符号将上下牙弓分为四区。

符号的水平线用以区分上下;垂直线用以区分左右。

或以a B C D分别代表各区,A代表右上区,B代表左上区,C代表右下区,D代表左下区。

恒牙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8代表,乳牙用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代表,乳牙名称及代号见(图3),恒牙名称及代号见(图4),例如:图3 乳牙名称和代号图4 恒牙名称和代号2.牙齿的表面从外部观察,牙体由冠、牙根及牙颈三部分组成(图5)。

图5 牙齿的表面解剖名称牙根的数目:各个牙齿的牙根数目不尽相同,归纳如下。

3.牙齿组织结构牙齿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四部分组成(图6)。

图6 牙齿组织结构4.乳恒牙萌出时间及鉴别要点。

幼儿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2-3岁时,乳牙全部萌出,共20个。

6岁时前后开始长出恒牙,脱换乳牙,12-13岁时,乳牙脱换完毕,恒牙共长出28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 止:
作 用:
3.翼 内 肌
4.翼外肌
起止:
作用:
5.舌骨上肌群
(1)二腹肌
起止:
作用:
(2)下颌舌骨肌
起止:
作用:
(3)颏舌骨肌:
起止:
作用
(4)茎突舌骨肌
起止:
作用:
三.颈部肌 (一)颈浅肌群
1.颈阔肌
起止:
作用:
2.胸锁乳突肌
起止:
作用:
(二)舌骨上下肌群
1.舌骨上肌群(见前) 2.舌骨下肌群 ⑴肩胛舌骨肌 ⑵胸骨舌骨肌
第四节 肌
一.表情肌
口 轮 匝 肌
呈扁环形
一、分层 1、浅层:固有纤维,从一侧到对侧 2、中层:由颧肌、上唇方肌、尖牙肌、三角肌
和下唇方肌的纤维参与组成
3、深层:来自颊肌。 二、作用:闭唇、参与咀嚼、发音。
表情肌的特征:
⑴起于骨面或皮肤,止于皮肤。肌肉收缩,皮 肤呈现不同纹理,以表达喜、怒、哀、乐感情 ⑵位于浅筋膜内,肌束薄弱。
3.姿态肌链
(二)口颌系统肌链的临床意义
1.口颌系统肌链对颌骨的发育、牙弓的形成
和牙合的建立有明显的作用。 2.口颌系统肌链,尤其是姿态肌链在维持下
颌骨的位置、各肌肉间的平衡有明显影响。
⑶胸骨甲状肌
⑷甲状舌骨肌
四.腭咽部肌
(一)腭部肌 1.腭帆提肌 2.腭帆张肌 3.腭咽肌
4.腭舌肌
5.腭垂肌
(二)咽
1.咽缩肌:

咽上缩肌、咽中缩肌、咽下缩肌 2.咽提肌: 茎突咽肌、咽鼓管咽肌、腭咽肌
五.口颌系统肌链及其临床意义
口颌系统肌链:
(一)组成 1.水平肌链:
影响牙弓和牙合的形成
2.垂直肌链:
⑶呈放射状或环状排列在孔裂周围,开大或 缩小孔裂。
二.咀


主要附着在下颌骨上,管理开口、闭口和 下颌骨的前伸与侧方运动。分为闭口肌和开口 肌两组肌群。 狭义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和翼外肌 广义咀嚼肌:还有舌骨上肌群
咀嚼肌均为左右成对。

1、咬肌(master muscle)
起止:
作用:
2.颞 肌(temporal musc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