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论文创造力的培养论文:小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8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8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8篇1.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意教育该论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通过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介绍了一些创意教育的教学策略和案例。

2.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视觉艺术素养培养该论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视觉艺术素养,包括观察力、形象思维、美学鉴赏等方面的培养。

论文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案例,以提高学生的视觉艺术素养水平。

3.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手工制作技能培养该论文讨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通过设计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论文还介绍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案例,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技能。

4.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史教育该论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艺术史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论文介绍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引入艺术史教育的方法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

5.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过程指导该论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过程,包括素描、绘画、雕塑等方面的指导。

论文介绍了一些具体的指导方法和案例,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技巧。

6.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多元文化教育该论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多元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论文介绍了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何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的方法和案例,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7.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该论文讨论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将美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美术表现能力。

论文介绍了一些融入科学元素的美术教学方法和案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和培养美术创作能力。

8.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评价与反馈该论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进行评价与反馈,帮助学生提升美术水平。

论文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评价和反馈策略,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进步。

小学美术培养孩子的美感与创造力

小学美术培养孩子的美感与创造力

小学美术培养孩子的美感与创造力在小学阶段,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美感和创造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美术教育,孩子们可以开发独特的艺术感知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育对孩子美感和创造力的培养,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小学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孩子的美感。

美术教育可以启发孩子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激发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学习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艺术形式,孩子们可以学会欣赏不同艺术作品所蕴含的美,培养对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的敏感度。

例如,在绘画课堂上,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观察大自然中的景物,引导他们用画笔去表现自己眼中的美。

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美术技能,还能让他们从小就对美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其次,小学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孩子们在成长中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

通过美术教育,孩子们可以培养艺术创作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例如,在绘画创作中,老师可以鼓励孩子们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思路,让他们勇于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同时,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主题和背景,在自由的环境中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

这样的创作经历可以让孩子们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学美术教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拥有一支优秀的美术教师队伍是保障小学美术教育质量的关键。

应该鼓励美术教师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研究,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学校可以加强与美术院校的合作,邀请专业美术教师来指导学生的学习。

其次,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学校应该配备齐全的美术教学设备,例如绘画工具、彩色纸张、雕塑材料等。

同时,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美术教室,创造良好的艺术创作氛围,为孩子们展示和欣赏艺术作品提供场所。

最后,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鉴赏能力。

除了让孩子们亲身参与艺术创作,我们还应该引导他们学会欣赏各种艺术形式。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艺术展览、音乐会等,引导他们发现美的来源和内涵。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

小学美术教学论文(10篇)(优秀论文)1. 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美术在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研究和欣赏美术。

2. 美术教学与学科融合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我们提出了一些跨学科的教学方法,如将美术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学科综合素质。

3. 美术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本文探讨了美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我们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观察力等能力,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4. 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本文重点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艺术鉴赏教育。

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鉴赏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分析和评价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5. 创意素质的培养与美术教学本文讨论了美术教学对学生创意素质的培养。

我们探索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如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表达个性等,以帮助学生在美术研究中发展自己的独特创意。

6. 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本文研究了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我们认为美术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表达能力。

我们探讨了一些引导学生表达情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7.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本文聚焦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艺术创作教育。

我们介绍了一些有效的艺术创作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8.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本文研究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游戏化教学。

我们认为通过将美术教学与游戏化元素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参与度。

我们介绍了一些游戏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中研究和体验美术。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一、引言在小学教育中,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绘画技巧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培养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发现美的能力发现美的能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而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知力,让他们学会发现身边的美。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的景色、人物、物品等,让他们用心去感受、观察事物的形态、颜色、纹理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观察和感知的过程,提升学生对美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三、激发学生创造力1. 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美术教学应给学生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主题或者素材,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空间,鼓励他们探索和尝试不同的表现形式。

2. 鼓励独立思考与表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不拘泥于传统的观念和方式。

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多样化的艺术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需要给予他们多样化的艺术体验。

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各种艺术作品,参观美术馆和画展,了解不同流派和风格的艺术作品。

通过欣赏和体验艺术,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灵感和启发,拓展他们的创造思维。

四、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创造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个体的过程,还需要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实现。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或者集体创作的活动,让学生共同探索、讨论和合作完成作品。

通过合作与交流,学生可以从他人身上学习到更多的创新思维和方式,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五、培养坚持与自我反思精神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具备坚持和自我反思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他们保持毅力和耐心。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研究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创造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
部分学校和教师仍然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知 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
缺乏有效的培养策略
虽然许多学校和教师已经意识到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但 由于缺乏有效的培养策略和方法,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 果。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也是影响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之一。一些学校由于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方面的不足, 难以提供良好的创造力培养环境。
3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 重要因素之一。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着功 利化、浮躁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也会对 学生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产生负面影响 ,从而制约其创造力的发展。
05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改 进策略
完善美术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
多元化课程设置
设置多样化的美术课程,如绘画 、雕塑、工艺、书法等,以满足 学生不同的兴趣和需求,激发他
研究目的和问题
01
02
03
04
05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 探讨美术教育对小学生 创造力培养的影响,分 析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培 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美术教育的 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小 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研究问题:本研究将围 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探 讨
1. 美术教育对小学生创 造力培养的作用机制是 什么?
创造力培养逐渐被重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小学生创 造力的培养,并将其纳入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中。
美术课程成为重要载体
美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途径,逐渐 被学校和教育部门所重视,并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美术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他们自由表现想象力和情感。

本文将从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方法和策略进行浅析,以期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学生创造力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创造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和新手段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素质。

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时期,因为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活跃,灵感敏感,对美的感受也更为直接、真切。

通过美术教学来培养学生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

美术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和创造,激发自己的想象力,表现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感受。

通过绘画、造型等活动,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观察领域,促进脑力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表现力。

美术作品是学生情感和思想的抒发,通过作品的表现形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观点以及对美的认知表现出来。

通过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艺术表现形式,学生的表现力和表达能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美术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学习艺术的技巧和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教育学生在观察和感受的基础上,启发他们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地进行反思和尝试。

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和策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富有特色的教室环境、提供充足的美术工具和资源、以及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示范、引导、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小学生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生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小学生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策略研究一、引言美术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而在小学生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则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美术教学中的创造力培养策略,旨在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发展。

二、创造力的定义和重要性创造力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创造事物或产生新想法时所展现出的独立、独特和具有创新性的能力。

它在学生的个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三、培养创造力的策略1. 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媒介多样的材料和媒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各种不同形式的绘画纸、颜料、笔刷、颜色笔等艺术工具,以及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媒介,例如素描、水彩画、油画等,让学生在自由创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表达机会。

2. 提供开放性的任务和问题开放性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任务和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画一幅与自己家乡有关的画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表达来展现对家乡的独特理解。

3. 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观察和想象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例如,在学习静物画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实物的形态、细节和特点,同时也鼓励他们运用想象力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4. 提倡思考和交流思考和交流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和评价,同时也鼓励他们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中汲取灵感,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和思维广度。

5. 提供自主学习机会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艺术材料和创作题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言: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每位美术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和策略,旨在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其创造潜能。

一、提供多样的艺术体验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在多样的艺术体验中得到培养。

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摄影等,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形式的美。

此外,学生还可以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观摩大师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技巧。

通过这些多样的艺术体验,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艺术视野,激发创造力的源泉。

二、鼓励自由创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材料,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术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话题或者故事,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但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不要限制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表现方式。

通过自由创作,学生可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造力的发展。

三、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作过程而非结果是非常重要的。

美术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创作思路、表达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作品的成品。

美术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创作动机和想法,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进一步提升创造力。

同时,美术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分享,让学生互相欣赏和学习,促进彼此的成长。

四、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观察力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例如,学生可以观察身边的事物,绘制生活中的景物或者人物,锻炼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同时,美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非常规的创作,如画出一只会说话的动物、一座梦幻的城堡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提供合适的挑战和反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提供合适的挑战和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论文创造力的培养论文:小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摘要】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

应通过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

文章结合自身的实践浅谈了小学生美术创造力培养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造力;培养
指导小学生绘画创作,很重要的是要从小学生心理特征出发,教养小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

美术创作是形象思维。

应通过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

这个过程,重要的是对学生艺术创作的引路人,要善于了解学生,启发小学生对美的兴趣和感受,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尊重学生神奇的幻想。

如老师要求孩子们创作一幅《救救大熊猫》的画。

一个孩子在画面上画出一只大熊猫在哭,一群小朋友围了过来,有的送苹果、有的送香蕉,有的送巧克力。

另一小学生异想天开,画了一个猪形的“扑满(储蓄罐)”,上面帖了红纸,与上“寄给大熊猫收”,还帖上一张邮票。

真使人意想不到。

发掘这种天真奇妙的创造力,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神奇的幻想,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看问题,就会在他们心灵中挖掘不尽的美的宝藏。

画出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

不可忽视,让孩子学会自己造型。

孩子画画,开始往往是画小孩,他们总是先画一个圆圈,这是一个头,再画上嘴巴,嘴巴很重要,它能吃糖、唱歌、讲故事,作用可大呢。

又点上两小点是眼睛,它不象嘴巴那样重要。

再刷刷几根头发。

这就是他脑子里有的印象。

至于耳朵、鼻子他们往往疏忽了的。

如一竖是身体,二横是手臂,手掌不清楚,但五个手指头是不会弄错的,两腿和脚就只有两竖和两个小圈儿了。

看到这里,我们首先要夸奖:“画得好!”鼓励他这样画下去。

千万不能说:画得一点也不象,这样会扼杀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幼小心灵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

而小学生认识形象,不会超出自己的理解能力。

孩子不能理解的东西,大人不能操之过急,强迫接受,这样就会引起小学生的厌烦,减退画画的兴趣。

在启发小学生创作热爱祖国为主题的绘画时,教师启示以爱国旗为题。

这时,孩子纷纷举手,说要画国旗。

一个孩子提问:“能不能画降旗?”教师问:“为什么?”原来他记忆起去年学校中曾发生的一件事:一天突然下大雨,几个红领巾看见操场上国旗还没降下来,他们冒雨下了国旗。

他想画这个场面。

这是很好的设想,教师鼓励他进一步构想,这个孩子画了三个红领巾冒雨降旗,并将教学楼,操场上的篮球架、双杠、单杠等都画了进去。

教师提示:这样画太庞杂了,主题不突出,绘画就是
要画出生活中最美的东西。

象教学楼、篮球架、双单杠和降国旗爱祖国有什么关系呢?孩子接受了意见,画面只剩下三个小朋友在呼叫,奔跑,解旗杆绳索,天上正下着大雨,并题名《下雨了》。

画面集中,形象单纯,主题突出。

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

为了开拓孩子们的眼界,教师要求家长在休息天、假期里多带孩子出外写生,到公园小学生游乐场、动物园、马路、风景优美的地方写生,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丰富孩子的创作。

一次我带着孩子参观盲童学校,那儿环境清静,一尘不染,绿树成荫,真如到了一座大花园,看到盲童在这里的学习生活,处处有人照料,健康愉快地成长。

更使孩子们惊奇的是他们还能以手代目,进行雕塑,刺绣等艺术创作,甚至还能学习推拿医疗技术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在祖国的怀抱里,残废人生活幸福,使孩子们很爱感动。

他们回来后,立即创作了《推拿》、《勤学苦练》等作品,并获得好评。

在表现形式方面,孩子临摹画册也是一种学画的手段;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画活的东西,多观察,多写生,自己选材自己造型。

同时要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不能单画一种画,要让孩子广泛涉猎,包括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油画、腊笔画等等。

经过多种实践,可以丰富孩子在造型、创作、色彩等多方面的表现能力。

对于小学生画画的兴趣,要注
意“留有余地”,爱护他们的积极性,不能让他们画厌了。

小学生时期要以学文化为主,每天可有一定时间画画,保持他们精力旺盛,画兴不衰。

熟悉小学生的美感情趣。

小学生崇拜英雄,崇拜解放军,哪个孩子不喜欢学解放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在画着:五个孩子骑着马,一个举着红旗,第二个吹喇叭,第三个提着小木枪,第四个端起步枪瞄准,第五个还高举着大刀!嘴里还喊着“达、达底达、冲呀!”这不是一面在游戏,一面在创作吗?我们的责任就要从孩子“画画”的游戏中去启发、诱导,使小学生对画画的兴趣和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

如果以成人的透视、比例等去要求小学生,小学生力不能及,必然会打击孩子的画兴。

作为辅导教师,有必要蹲下来和孩子同一视平线,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物的形象,看孩子画得是否真有道理,而不是武断的改这改那,有时成人看来“不完善”、“不正确”的,恰好是小学生天趣之所在。

今天我们看到有些小学生缺乏真趣,往往是成人过多干涉的结果。

尊重孩子,爱护童心,是小学生画指导者应有的素养。

小学生画指导者不仅是一位美术爱好家,也应是小学生心理学家。

参考文献
[1]邓福星,程明太著.美术教育学.98页,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美]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4.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朱银鹭,朱银端。

论创造力在素质教育中的原则.[r]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