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危及人类健康。

治疗高血压,需要一个缓慢的治疗过程。

苯磺
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种缓释剂,能够长期有效控制血压,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本文通过临床
效果分析,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种Sigma制药公司研发的长效缓释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已经广
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在临床治疗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常常和其他降压药一起使用。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把血压稳定在一个合适的水平,是其平衡生活的基础。

二、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共100例高血压患者的数据,均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

对照组采
用ACEI治疗,通过实际用药情况和测量血压找到治疗高血压的最佳方案。

三、结果
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ACEI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总有效率达到92%,而ACEI的总有效率仅为85%。

此外,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和ACEI治疗高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和83%。

四、讨论
五、结论
综上所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种药物,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应用,有助于治疗
高血压的病人更好地平衡日常生活,提升其生活质量。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

本次研究旨在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本研究选取了10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占60%,女性占40%,年龄范围在40岁至70岁之间。

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均未接受任何降压治疗。

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

观察组接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3个月的治疗,治疗期间每月进行一次随访。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28.5mmHg,舒张压为85.3mmHg,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为142.2mmHg,舒张压为93.7mmHg。

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浆中肾素含量明显降低,而肾上腺素含量无显著变化。

对照组则肾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均无显著变化。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升高,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说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能够抑制氧化应激反应的产生。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率明显降低,而对照组患者的心率变化不明显。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

在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轻度头痛和胃肠反应是常见的轻度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心电图、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等指标检查方面均未出现异常。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

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该药物安全有效。

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量较小,研究时间较短,随机性和盲法不够严格,因此仍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长期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和延伸本研究的结果。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一、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从而扩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和心脏前负荷,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其特点是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对心肌的负性肌力作用较小,对心率的影响也较小,适合长期治疗。

临床上已经证实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1.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和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并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选取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首诊高血压患者,年龄在40-65岁之间,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患者分别来自于医院门诊和社区,均为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

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剂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节,一般起始剂量为每日1片,随着治疗效果逐渐加量或减量。

治疗周期为12周。

4.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主要包括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等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用药后患者的身体不适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

5. 结果分析经过治疗后,观察发现100例高血压患者的SBP和DBP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显著的降低,部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对于患者的身体不适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较小。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

6. 结论本次观察结果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作为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血压控制作用明显,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由于观察样本的局限性,仍然需要更大样本量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不受控制会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卒中、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就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

本文旨在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研究背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

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

其主要成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的对映体中的左旋异构体。

二、研究目的通过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价其对患者降压的效果、安全性和耐受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

观察疗程为3个月。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临床症状、心电图、血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

四、结果及分析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且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和血生化指标均呈现良好的改善趋势。

临床上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

五、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该药物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通过本次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对于广大高血压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项积极的利好消息。

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加强对药物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为高血压患者找到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案。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摘要】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但其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

通过对一定数量高血压患者进行观察性研究,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后的血压变化、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头晕、恶心等。

在临床应用时需要谨慎监测并调整剂量。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充分考虑其副作用并加以管理。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情况及更长期的预后影响。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高血压、临床效果、预后、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临床应用、副作用、研究结论、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关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一些临床研究显示,该药物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但也有一些研究指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副作用较多,患者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心率不齐、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用药指导,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中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2.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长期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3.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包括心血管事件、肾功能变化等指标。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用药指导,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有效参考,帮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36例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36例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众多学者认为 , 理想 的降压药 物应该具备 以下 三个特 点 , 如: 半衰期 长、 血压波动性小 、 安全有效 。本 文通过对我 院高血压 患者 进行调查 , 采 用苯磺酸氨氯地平 治疗 的观察组总有效 率为 9 4 . 4 4 %,明显高 于采用硝
苯地平治疗的对照组 。苯磺酸氨 氯地 平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 , 用于治疗
常见病 、 多发病。如何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高血压 , 已经成为人们最 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我 院高血 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 , 采 用苯
磺 酸 氨 氯 地平 治 疗 , 取得 了 良好 的 效果 。 现将 具 体 报 告 如 下 。
在S P S S 1 5 . 0统计 学软件 上进行处理 , 计 数资料用频 数( n ) 或率 ( %) 表 示, 采用卡方检验, 以 P<O . 0 5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经过不 同方 法治疗后 , 观 察组患者的总有效 率为 9 4 . 4 4 %, 明显 高于对照组( P<0 . 0 5 o结论 : 采 用苯磺 酸氨 氯地平治疗 高血压效果十
分显著 , 不仅 降 压 效 果 平稳 持 久 , 同 时该 药给 患 者 带 来 的 不 良反 应很 少 , 是 高血 压 患 者 理 想 的 降 压 药 。值 得 广 泛推 广 和 使 用 。
2 结 果
两 组 患者 在 经 过 不 同方 法 治疗 后 ,观察 组 患 者 的总 有 效 率 为
9 4 . 4 4 %, 明显 高于对 照组( P< O . 0 5 ) 。具体数据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 比较[ n ( %)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2 0 1 4年 7月 第 1 3卷 第 7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摘要】该研究旨在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通过对10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观察,发现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明显控制,平均降压幅度达到20mmHg。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和药物相关的安全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由于样本容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等局限性,仍需要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试验来验证这一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可能成为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有力选择,但仍需更多研究来完善和确证其疗效。

【关键词】关键词: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观察,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临床意义, 安全性分析, 结论, 展望, 研究局限性.1. 引言1.1 研究背景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虽然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患者对现有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寻找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高血压患者是至关重要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并为进一步完善高血压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通过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我们希望能够全面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为通过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降低效果;2.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在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长期效果;3. 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及可能的不良反应;4. 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关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临床应用指导,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血压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

在药物介绍中,介绍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的特点和作用机制。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患者的血压变化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药物联合治疗组的血压明显下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低。

副作用分析表明,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但总体安全性良好。

结论部分指出药物联合治疗的优势,总结了临床效果显著,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研究可认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有效且安全。

【关键词】高血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临床效果、副作用、安全性、药物介绍、研究方法、临床观察结果、药物联合治疗的优势、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高血压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容易引发多种危险并发症,如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一种降压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

而缬沙坦是一种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也被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针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仍有较多的空白和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这种联合治疗方案进行临床观察,评估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实际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该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在高血压管理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评估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包括降压幅度和控制率。

2. 观察药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防效果,包括心肌梗死、中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8-08-01T09:46:50.1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7月第21期作者:陈怀君
[导读] 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近两年在我中心治疗的12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案例
陈怀君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经济试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近两年在我中心治疗的12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分为甲、乙、丙三组,均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观察三组患者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案例治疗后总有效率94.5%,血压均下降,效果显著;甲组、乙组和丙组分别为97.7%、92.9%、89.9%,三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甲、乙、丙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5.4%、6.9%,三组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

结论:对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控制血压,保护心脑肾等器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高血压;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135-02 高血压病发病率高;长期的血压升高对心脑肾等脏器功能有一定影响,需要及时选用合适的药物降压。

为了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随机选择我中心12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案例,治疗后进行效果分析、对比。

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中心治疗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案例;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根据高血压分级将128例病例分为甲(1级高血压,43例)、乙(2级高血压,56例)、丙(3级高血压,29例)三组:其中甲组男女比例为23/20;乙组男女比例为30/26;丙组男女比例为17/12。

所选患者年龄41~80岁,平均年龄(54.9±4.3);经检查及既往病史证实,均为无肝肾功能不全、继发性高血压者;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基本情况、信息资料对比后差异不明显(P>0.05),可以进行对比和分析。

1.2 方法
甲、乙、丙三组患者均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压氏达,华润赛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700)降压,5mg/次,1次/天,服用2周后若血压下降不理想,可单次日增加剂量至10mg,晨起7时左右顿服;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

1.3 评价标准
显效:收缩压下降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及以上,或血压降至正常140/90以下;有效:收缩压下降10~20mmHg和/或舒张压下降5~10mmHg;无效: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均不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资料录入和分析。

血压剂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有效率、不良反应等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治疗效果对比
甲组、乙组和丙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7%、92.9%、89.5%,三组总有效率两两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如表1。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病率极高,临床表现有头晕、头痛、心悸、乏力等,严重的可伴有心、脑、肾等脏器的功能或器质性的损害,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如不及时进行干预,后果严重。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临床中需要及时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高血压患者中老年人居多,现亦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对身体及社会的机能影响颇大。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有较长的消除半衰期,可用于治疗血管痉挛,高血压和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具有药效持久、安全性高等优点;只有长半衰期的降压药物,才能有效控制血压,防止清晨血压升高,有效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苯磺酸氨氯地平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降低心肌细胞中游离钙离子的浓度,扩张血管,起到降低周围血管阻力,降血压的作用[2]-[3]。

此外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其具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氧化以及扩张血管的优势。

案例研究中发现苯磺酸氨氯地平对收缩压的降压效果较舒张压更为明显,尤其适用于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患者。

综上所述,对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降压治疗,能有效降低血压,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患者依从性好,容易为患者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胜利.陈燕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药理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72-73.
[2]李琛琛,李丹.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吲达帕胺胶囊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4):34-35.
[3]朱璧懿.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2):74-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