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合集下载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翁旭青(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浙江杭州310018)[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杭州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目前,杭洲市八大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融资难、部分创意产业竞争能力不强、缺乏创新创意人才等问题。

政府部门应对出版市场进行全面整合,尽量减少垄断性保护。

同时,还要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加强大专院校的文化产业学院、院系、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建设,着力培育创意人才、设计人才、策划人才、管理人才,培养能够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经营人才和营销人才等。

商业金融机构也应改变过去向大型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贷款支助,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大,以及对于创意产业无形资产重视不够的现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关键词]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一、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2009年,杭州市获得了“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荣誉称号。

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度高峰会”上,市文创办获“2009中国创意产业推动奖”。

在2009年度中国游戏行业年会上,杭州市被评为“2009年度支持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模范政府”、市节展办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动漫游戏行业——全国促进产业发展先进单位”。

(一)信息服务业以电子科技为主的文体休闲娱乐市场健康发展,新的消费热点逐渐形成。

目前杭州市围绕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目标,充分发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等国家级基地的集聚与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社区、数字城市等信息化建设。

杭州已经拥有一批如“阿里巴巴”等以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为主的电子文化商务产业。

2008年,在阿里巴巴、恒生电子、浙大网新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和软件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8.61亿元,同比增长47.2%,占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1.8%。

浅谈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建设--以杭州为例

浅谈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建设--以杭州为例

仍日 益严重 , 城市 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 日益市场化 , 许 多企 业在 “ 关、 停、 并、 转” 、 “ 退二进三” 、 旧城 更 新 、
环境政 治等 一 系列政 策措施 下 , 迫使对 杭州 市大 量 旧 工业建 筑 的保护 和再 利用进 行 深入 的研究 , 并颁 布 了 《 杭 州市 区工业 遗产 保护规 划 》 。 例如 L o { t 4 9园 区位 于 杭 州 市 北部 、 举 世 闻名 的 京 杭 大运 河西 岸 , 距 著 名 的 运 河 古 桥 —— 拱 宸 桥 仅
跨 越发 展 的可行 之路 。通过 层级 化的规 划研究 , 满 足
计 未 来 5年 , 我 国文化 产业 增加值 将达 1 8 0 0 0亿
不 同层 次 的发展需 求 , 故 对 园 区的文化 规划方 法从 城
市层面、 园 区层 面两个 方面分 析探讨 。
元, 文化产业 增加值 占 G D P的 比重将 超过 5 %_ 2 J 。
并以 5 %的 年均 增 速不 断递 增 _ 】 ] 。 目前 我 国的 文 化 产 品和 文化 服 务 出 口额 占全 球 市 场 的 2 0 . 8 % 。预
建设活动, 对其的研究离不开对其所在城市、 甚至更 高层次的研究 , 结合杭州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 , 创造 具 有杭 州特 色 的创 意 园区 , 无 疑是 杭州 创意产 业 园 区
2 O世 纪 9 O年 代 中期 之 前 , 机 器轰鸣 , 人流 鼎沸 、 一 片 工业 文 明 的繁 荣 景 象 。随 着 杭 州 市 经 济 结 构 的 调整和转 变 , 这 片 老 厂 区 开 始 逐 步 从 繁 荣 走 向 衰 弱 。2 0 0 2年 , 随着 杜 雨 波 先 生 和 他 的 美 国 D I 设 计

市场秩序视角下促进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

市场秩序视角下促进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

经 济学 市 场秩 序 的基 本 分 析框 架 。依据 这 个分 析 框


文 化 创 意 市 场 秩序 的 内涵 与 功 能
架 , 化创 意 市场 秩 序应 该 是 一种 竞 争适 度 、 文 产权 清 晰、 契约 尊重 和管制 有效 的和 谐有序 状态 。竞 争适 度 是 指 既要鼓 励 文 化创 意 企业 开 展 以 品牌 、 量 、 格 质 价
2 1— 0 2 9
服 务 发展
市场秩序视角下促进杭州市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
杭 州 市 工 商 学 会 课 题 组
摘 要 : 化 创 意 产 业 被 公 认 为 是 2 世 纪 最 具 商 业 价 值 和 文 化 内涵 的 朝 阳 产 业 。 文 化 创 意 市 场 文 1
秩 序 的建 立 和 完善 是 这 个产 业健 康发 展 的保 障 , 建 立和 维护 文化 创 意市 场秩序 是 工商行政 管理部 而
供 文化 、 乐 产 品和 服务 的活 动 . 娱 以及 与 这些 活 动 有 关联 的集合 。 文化 创 意 市场 是 文 化创 意 产业 资 源 配置 机 制 的 总和。 文化创 意市 场秩 序是指 文化 创意 产业 资源 在市 场 配置过程 中所 呈现 出的一种 和谐 、 有序 状态 。 以新 制度 经济 学 的视角 可 以得 出 , 场秩 序是 对市 场运 行 市 的规则 构 建 以 及 对 规 则 的遵 从 , 制 度 基 础 是 产 权 其 和 契 约 , 实施 机 制 主要 包 括 自我 实 施 和 政 府 强 制 其 实施 。 竞争 、 产权 、 契约 和管制 四个 要素 构成 了新 制度
授 理 查德 ・ 夫 斯认 为 , 凯 创意 产业 是 指 能 够提 供 与 文 化、 艺术 、 乐 等 附加 价 值相 联 系 的产 品与服 务 的行 娱 业 , 意经 济之父 霍金 斯则认 为创 意产 业应 该是 包 含 创 所有 商标 、 版权 、 计 及专利 的行 业 。 0 4年 , 国国 设 20 我

杭州文旅产业发展趋势

杭州文旅产业发展趋势

杭州文旅产业发展趋势杭州是中国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以其千年古迹、美丽的西湖和富有特色的文旅产业而闻名于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杭州的文旅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文旅产业的定义、杭州的文旅资源、杭州文旅产业的现状和杭州文旅产业发展的趋势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文旅产业的定义文旅产业是指由文化和旅游两个产业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产业。

文化产业是指借助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交流等方式进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创造、生产、管理、咨询、传播和销售等活动的产业。

旅游产业是指以旅游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包括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导游服务、交通运输、旅游购物等一系列与旅游相关的活动。

文旅产业的发展,可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同时也可以为旅游业提供各种文化元素和服务,丰富旅游的内涵,提升旅游的品质,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杭州的文旅资源杭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

首当其冲的是杭州的西湖,被誉为“人间天堂”,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十大名胜之一。

西湖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西湖畔的雷峰塔、宝石山、岳王庙等也是热门的旅游景点。

此外,杭州还有许多古建筑、文化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如宋城、岳阳楼、浙江大学、钱塘江大桥等都是杭州重要的文化景观。

此外,杭州还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茶文化资源。

龙井茶、西湖龙井茶、庐山云雾茶等都是杭州的特色名茶,吸引着大量的茶文化爱好者前来品鉴和学习。

此外,杭州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和美食,如丝绸、剪纸、刺绣、古琴等,为杭州的文旅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元素。

三、杭州文旅产业的现状目前,杭州的文旅产业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绩。

根据杭州市文旅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杭州接待国内外游客总量超过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

其中,西湖景区、灵隐寺、九溪公园、宋城等景区都是热门的旅游景点。

浙江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浙江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浙江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国民经济支柱。

而其中,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步增长,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浙江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其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挑战备受关注。

本论文旨在探讨浙江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浙江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浙江的民营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是本地市场受惠,而且对全球市场有着深远的影响。

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浙江省的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816亿元,其中民营文化产业规模已达到577亿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34.5%)。

而在文化产业中,传统文化、互联网文化、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新型文化业态成为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

1、文化旅游浙江省拥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如西湖、千岛湖景区等。

2019年,全省文化旅游收入达到了421.95亿元,其中民营文化旅游收入占到了60.7%。

2、文化创意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创新式地推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文化产品,如具有浙江特色的“童趣动漫”、“折纸艺术”、“道教文化”等,市场效益显著。

3、互联网文化浙江省的互联网业务不仅涉及广泛,而且形式多样,包括各种网站、电子游戏、移动互联网业务等。

尤其像杭州的阿里巴巴、网易等,作为全球互联网巨头企业,它们也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二、浙江民营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浙江民营文化产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1、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浙江省的民营文化企业缺少政策支持。

加上市场环境与产业生态未完全成熟,而且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在竞争和生产成本方面存在差异,给民营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问题。

2、人才短缺浙江省的民营文化企业人才短缺,这不仅难以满足发展的需求,有时也会成为阻碍文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3、缺乏创新能力浙江的传统文化产业优势与创新实力不够突出,企业缺乏研究和开发能力,只能面对市场上的不断变化而气馁。

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对策

杭州市十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现状及发展对策

1. 3 建设发展要素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布局形式多样 ( 见表 2 ) ,其中西湖创意 谷、下沙大学科技园两个园区为依托大学开发,之江文化创意园、 运河天地文化创意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 3 个园区由改造旧厂 房及仓库而建,西 湖 数 字 娱 乐 产 业 园、白 马 湖 生 态 创 意 城 两 个 园 区为依托原有产 业 基 础 进 行 传 统 布 局 而 兴 起 ,创 意 良 渚 基 地、西 溪创意产业园、湘湖文化创意产业园依托自然生态及文化环境开 辟新区而建[1]。各个园区依托不同的文化基础和产业基础,保持 各自不同的活力,其中杭州原主城 5 区内的园区运营相对比较成 熟,在租金方面各个园区近年来都有所提高 ( 见表 2) ,最高已上 升至近 3 元 / ( m2 ·d) ; 而滨江区、萧山区和余杭区 3 个园区的运 营状态不佳,租金较低甚至减免以吸引企业入驻。
西湖区 西湖区 西湖区 拱墅区 下城区 余杭区 西湖区 江干区 滨江区 萧山区
2007 2008 2004 2008 建设中 2008 2009 2007 2007 2007
2. 3 22. 14 8. 3 21. 18 66. 3 1 759 1. 6
88 1 500
8 3 476. 82
1. 8 2. 7 5 24 30 53 1. 5 11. 2 35 1. 5 165. 7
杭州市的十大园区在官方网站上的类型划分如表 4 所示,而 实际上的产业布局却是大相径庭。只有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西 溪创意产业园和下沙大学科技园在实际的主导产业类型上与给 定的园区类型定位相对应,其他园区的最大比重产业都未能与园
19 124 71 130 建设中 14 41 75 38 71 564
注:1) 下沙大学科技园相关信息是根据园区内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内信息所得;2) 本文中所有关于十大园区的产业数量都是以实际经营企业数量为准

数读2009: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大盘点

数读2009: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大盘点
八 大行 业增 加值 总额 的 7 % :从增 2
速 看 , 息服 务 业 、 化 休 闲旅 游业 信 文
人数 1 0 2人 。全 市新 兴 园区规 划 3 5
建 筑 面 积 1 49 0 .2万 平 方 米 ,建 成 面
积 4 .6 万 平 方 米 , 已 使 用 面 积 90 3 .8万 平 方米 , 聚企 业 1 0 79 集 2 1家 ,
大 园 区外 , 涌现 了山南 国际 设计 创 还
资金达 1 6亿元 。西泠 拍 卖的首 位度 不 断 提 升 ,春 秋 两 季 成 交 额 76亿 .
元。
认 定管 理 办 法 ( 行 )的通 知 》 《 试 ) 、 关
于 印发 ( 州市信 息服 务 业特 色产 业 杭 园认 定 与 管理 办法 ( 行 )的 通 知 》 试 ) 等 政 策 文件 ,0 9年 2O 20 .5亿 元 的专 项 资金 总计 扶 持 文 创 产 业 项 目 4 8 6
文 刨 产 业 实 现 增 加 值 6 24亿 元 , 4. 按
解决 文创融 资难 问题 20 0 9年 顺 利 完成 首期 6 0 0 0万 元 的 “ 石 流 霞 ” 创 产业 债 权 信 托 宝 文
可 比价计 算增 长 1 .% ,高于 全 市 O 5 G DP增 速 5个 百 分点 ,高 于全 市 服
银 江 电子 、 新 同花 顺 、 网科 技 3 核 顺 家企 业 已在创 业板 上市 ,华 策影视 、 宋城 旅游 、 思美传 媒 等企业 也被列 为 上市培 育对 象。 “ + 政策体 系逐 渐完 善 l X”
区 、 创 企业 等 方面 , 文 品牌 建 设 纷 纷
取 得显著成 效 。 园 区面积 逐步扩 大 截止 2 0 0 9年 底 ,十大 园区规 划

杭州市文创产业集聚现状及趋势调研——以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

杭州市文创产业集聚现状及趋势调研——以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

杭州市文创产业集聚现状及趋势调研——以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倪焱;刘丙孜;唐艳昕【期刊名称】《杭州科技》【年(卷),期】2013(000)006【总页数】6页(P38-43)【作者】倪焱;刘丙孜;唐艳昕【作者单位】杭州市经济信息研究院;杭州市经济信息研究院;杭州市经济信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发成长到政府引导,再到市场化运作,实施园区建设,最后由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化目标发展这四个阶段。

本文以之江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阐述了集群式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得出未来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还需在园区的基础上依靠集群优化发展的结论,对如何引导文创产业由集聚向集群更高效高质发展提出了建议。

考察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演进的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见表1):表1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各项政策的推动下,伴随着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的逐步改善,杭州市文化产业开始进入自发成长阶段。

这一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艺术设计、图书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复苏。

当时的经济体制虽然仍以计划经济为主,但一些不同形态从事文化产业的个体、企业和机构已开始零散地自发发展。

杭州本身所具有的丰富的人文积淀为杭州文创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该阶段,文化产业和相关设施主要集中于老城区的狭小地块。

在产业发展模式上,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时称浙江美术学院)等艺术名校,杭州的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藏品鉴定、艺术品设计等行业开始陆续发展。

西泠印社也相继开展了集会、展览、收藏、出版等一系列商业活动。

此外,国外动漫创作产业链的进入带动了杭州动漫产业的全新发展。

初期仅仅是为海外动漫产品进行后期加工,80年代末的杭州已成为当时中国连环画最大的生产基地。

在这一时期,随着文化市场的逐步开放,大批文化事业单位在“以文补文”政策的激励下开始走向经营之路,杭州文创产业不断在传统文化产业基础上衍生出新的现代文创产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翁旭青(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系,浙江杭州310018)[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杭州城市软实力的体现。

目前,杭洲市八大文化创意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融资难、部分创意产业竞争能力不强、缺乏创新创意人才等问题。

政府部门应对出版市场进行全面整合,尽量减少垄断性保护。

同时,还要重视人才培养,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加强大专院校的文化产业学院、院系、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建设,着力培育创意人才、设计人才、策划人才、管理人才,培养能够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经营人才和营销人才等。

商业金融机构也应改变过去向大型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贷款支助,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大,以及对于创意产业无形资产重视不够的现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关键词]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B一、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2009年,杭州市获得了“中国大陆最具软实力城市”荣誉称号。

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年度高峰会”上,市文创办获“2009中国创意产业推动奖”。

在2009年度中国游戏行业年会上,杭州市被评为“2009年度支持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模范政府”、市节展办被评为“2009年度中国动漫游戏行业——全国促进产业发展先进单位”。

(一)信息服务业以电子科技为主的文体休闲娱乐市场健康发展,新的消费热点逐渐形成。

目前杭州市围绕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目标,充分发挥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服务外包基地等国家级基地的集聚与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社区、数字城市等信息化建设。

杭州已经拥有一批如“阿里巴巴”等以提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为主的电子文化商务产业。

2008年,在阿里巴巴、恒生电子、浙大网新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广播电视传输服务业和软件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68.61亿元,同比增长47.2%,占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1.8%。

2009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一枝独秀,以49.6%的增速远远超过其他行业。

目前杭州集聚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专业电子商务公司。

在《互联网周刊》组织开展的“2009网商城市竞争力排行TOP100”评比中,杭州得分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

(二)动漫产业目前,杭州拥有5个国家级动画基地、5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35家动漫企业,正在逐步形成了产业体系相对完整、结构布局日趋合理、整体技术水平先进、市场导向作用明显的杭州动漫产业格局。

2009年上半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杭州动漫产业依旧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动漫游戏产业的营业收入达15833万元,其中衍生产品收入1620万元,相当于上年同期的近两倍。

2009年杭州市生产原创动画片35部、1477集、27409分钟,产量超过广州、长沙、深圳等城市,首次跃居全国第一;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优秀动画片共8部,推荐数量同样位居全国第一。

西湖国家数字娱乐产业基地,园区创税1344.09万元,同比增长97%。

在国家广电总局2009年度第一批推荐的10部国产优秀动画片中,浙江中南卡通集团的《天眼神牛》和《郑和下西洋》,浙江华人卡通集团的《绿树林的故事》榜上有名,杭州获推荐的动画片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2009年国际动漫节有78万人次参加了包括动漫产业博览会、动画片交易大会、动漫高峰论坛、“美猴奖”大赛、动漫人才招聘会等20多项活动。

动漫节累计成交额达65亿多元人民币,其中签约项目35个,成交额达55.3亿元人民币;现场交易额近10亿元人民币。

(三)设计服务业随着杭州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建设的有机更新,带动了杭州市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的快速发展和环境规划设计、园艺设计、城市色彩设计等新兴设计业态的兴起。

杭州具有发展设计服务业的优势,杭州的园林设计和建筑设计已处于全国一流水平。

2008年,以建筑装饰业、工程勘察设计、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和广告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设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4.71亿元,同比增长21.7%,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12.9%。

杭州设计服务业可以带动工业产品附加值增加,提高杭州产品的竞争力和知名度。

2009年上半年,杭州设计服务业实现增幅16.3%。

467创意联盟自成立以来,主要吸引动漫设计、旅游产品设计、建筑景观设计、软件设计、工业设计等设计类企业,现入驻企业近70家,拥有设计人才1200余人,创地方税收201万元。

(四)现代传媒业2009年上半年,以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书报刊印刷和图书报刊批发、零售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传媒业实现增加值2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占文化创意产业比重为8.6%。

杭州拥有电视台2座22套节目,广播台9座18套节目,电视、广播人均综合覆盖率均达到99.8%。

全市有线电视入户数184.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96.43万户,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现全覆盖。

西湖之声继2008年、2009年后,第三次蝉联“金长城传媒奖”—“2010中国最具影响力广播电台”荣誉称号。

西湖之声总监孙俊明荣获“2010中国传媒年度创新人物”奖。

西湖之声品牌栏目《金手指乐翻天》同时获得“2010中国最具创新广播电视栏目”奖。

继获得“2010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媒体”称号后,交通91.8又在第三届中国传媒学院奖评选中获得“2010年度营销传播机构奖”。

(五)艺术品业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和西泠印社为主体的美术教育研究力量,为杭州发展艺术品业提供了强大的学术与人才支撑;浙江画院、杭州画院等众多艺术单位和众多艺术家,形成了强大的艺术品创作和生产力量。

2008年,以工艺品制造、文物及文化保护、其他文化艺术等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品业,实现增加值23.91亿元,同比增长6.8%,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4.1%。

按照市场规模、成交份额、质量水平和辐射力综合评估,杭州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中国排名第三位的艺术品市场,但是对照北京、上海国内一流艺术品大市,杭州还有不小的差距。

(六)教育培训业教育培训越来越被认作是一种个人对事业的投资行为。

“按揭、零利率、分期付款”,这些房地产行业最为热门的字眼,如今在杭州的高端教育培训业也开始悄悄流行,这让许多在校、在职的学员放下后顾之忧,开始了对自己教育“投资”的历程。

积极依托在杭高校和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坚持高起点、差异化、多元化,大力发展教育培训业。

2008年,以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其他教育业等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业,实现增加值105.09亿元,同比增长16.2%,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18.1%。

(七)文化休闲旅游业旅游产业是杭州文化产业的主体,2008年,以娱乐健身、旅游休闲、美容保健、文化创作与表演、群众文化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休闲旅游业迅速发展,实现增加值13.39亿元,同比增长17.8%,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2.3%。

在文化旅游方面,杭州市涌现了宋城集团、金海岸等一批重点企业,打造了《宋城千古情》、《西湖之夜》、《印象西湖》等一批优秀的旅游文化产品。

另外,杭州旅游综合配套设施日渐完善,综合接待能力也显著提高。

一批新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和纪念馆、博物馆等也开始进入规划和建设,成为杭州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2009年上半年,文化休闲旅游业以27.1%和16.3%的增幅位居八大行业第二位。

(八)文化会展业杭州会展也发展迅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网商大会、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女装展览会、西湖国际烟花大会、西湖艺术博览会等一批富有特色的重大会展。

2008年,以会议及展览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会展业,实现增加值8.25亿元,同比增长11.6%,占文化创意产业的比重为1.4%。

第三届中国杭州文化创意博览会,展场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参展企业家数达500余家,为期四天的展会先后接待参观人数达30万人次,其中专门来杭寻找商机的专业观众达10万多人次,仅主会场实现贸易成交额达2.5亿元,意向成交额达3.5亿元,重大产业项目落实资金达16亿元以上。

杭州文博会已经成为继中国国际动漫节后,又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会展平台。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融资难由于受国际环境及纸张、采购节目、工资等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现代传媒业2008年增加值增幅比上年下降19.5个百分点。

出版业、旅游业等其他行业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解决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问题迫在眉睫。

2009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融资迈出了坚实的开创性的一步,“宝石流霞”债权基金运营于2月3日顺利结束,29家文创企业6000万元贷款全部解保,坏账率为零;贷款企业整体业务发展迅速,其中有12家企业获得了商业银行共3560万的跟进债权融资,2家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机构共4260万的股权融资。

但这些都只是融资开端,由于创意产业版权价值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商业金融机构偏向于向大型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贷款支助,对中小企业冷眼旁观;只注重有形资产,对于创意产业无形资产不是很欢迎,这些现实问题还是存在的。

(二)部分创意产业政府保护严重,竞争能力不强与广播电视业不同,出版业作为一种垄断性资源,不是依靠广告盈利的,而主要依赖财政补贴,因此,长期以来地方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相当严重。

目前杭州市的出版单位的性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各不一样,上级主管部门也不同,各主管部门之间还存在复杂的级别隶属关系。

各单位产业市场化发展意识不强,把出版业当作安排冗余人员、发表论文的“后院”,读者意识、市场意识淡薄,经营效益低下。

因此,政府部门要对出版业市场进行全面整合,减少对其的保护力度,促使其竞争力提高,以达到整个行业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三)缺乏创新创意人才从目前从业人员构成情况来看,杭州文化娱乐业从业人员3.47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682人,只占27.9%,而专业技术人员中,中高端人才只有10%。

文化创意类毕业生中,真正能发挥创意作用的很少,中高端创意人才缺乏已经成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吸引人才有两个途径:一是引进人才,从国内外引入创意人才;二是培养人才,派文化创意从业人员去国内外培训,提升其创意技术和能力。

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加强大专院校的文化产业学院、院系、文化产业研究基地的建设,着力培育创意人才、设计人才、策划人才、管理人才,培养能够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经营人才和营销人才,即所谓的“新媒介人”阶层,如艺术经纪人、传媒中介人、制作人、文化公司经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