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基础复习题答案.doc
医用高分子材料复习题复习(1).doc

1、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应用类型。
C1)与生物体组织不直接接触的材料这类材料用于制造虽在医疗卫生部门使用,但不直接与生物体组织接触的医疗器械和用品。
C2)与皮肤、粘膜接触的材料用这类材料制造的医疗器械和用品,需与人体肌肤与粘膜接触,但不与人体内部组织、血液、体液接触,因此要求无毒、无刺激,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C3)与人体组织短期接触的材料这类材料大多用来制造在手术中暂时使用或暂时替代病变器官的人工脏器,C4)长期植入体内的材料用这类材料制造的人工脏器或医疗器具,一经植入人体内,将伴随人的终生,不再取出。
(5)药用高分子这类高分子包括大分子化药物和药物高分子。
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对环境一般有哪些要求?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对环境具有一定的要求,即通常所说的无尘、无菌要求,具有一定的空气洁净度。
3、医用高分子制品的消毒主要有哪些方法?目前医用高分子制品的消毒主要有消毒剂灭菌和辐射灭菌。
常用化学消毒剂按其杀灭微生物的效能可分为: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或含碘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甲醛、戊二醛和环氧乙烷等;中效消毒剂,如乙醇和煤酚皂溶液等;低效消毒剂,如洗必泰和新洁尔灭等。
辐射灭菌主要是用钻-60 (锢-137)和Y射线辐射灭菌。
4、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性能有哪些特殊要求?(1)化学隋性,不会因与体液接触而发生反应(2)对人体组织不会引起炎症或异物反应(3)不会致癌(4)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5)长期植入体内不会减小机械强度(6)能经受必要的清洁消毒措施而不产生变性(7)易于加工成需要的复杂形状5、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高分子材料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又叫生物相容性,是指植入生物体内的材料与肌体之间的适应性。
对生物体来说,植入的材料不管其结构、性质如何,都是外来异物。
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一般都会出现排斥现象。
这种排斥反应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由于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中的应用目的不同,生物相容性又可分为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两种。
高分子材料试题及答案

高分子材料试题及答案《高分子材料》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材料按所起作用分类,可分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两种类型。
2、按照聚合物和单体元素组成和结构变化,可将聚合反应分成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两大类。
3、大分子链形态有伸直链、折叠链、螺旋链、无规线团四种基本类型。
4、合成胶粘剂按固化类型可分为化学反应型胶粘剂、热塑性树脂溶液胶粘剂、热熔胶粘剂三种。
5、原子之间或分子之间的系结力称为结合键或价键。
6、高分子聚合物溶剂选择的原则有极性相近、溶解度参数相近、溶剂化原则。
7、液晶高分子材料从应用的角度分为热致型和溶致型两种。
8、制备高聚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方法有插层聚合和插层复合两种。
二、解释下列概念(20分,每小题4分):1、材料化过程:由化学物质或原料转变成适于一定用场的材料,其转变过程称为材料化过程或称为材料工艺过程。
2、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用适当的工艺方法组合起来,而得到的具有复合效应的多相固体材料称之为复合材料。
3、聚合物混合物界面:聚合物的共混物中存在三种区域结构:两种聚合物各自独立的相和两相之间的界面层,界面层也称为过渡区,在此区域发生两相的粘合和两种聚合物链段之间的相互扩散。
4、共混法则:共混物的性能与构成共混物的组成均质材料的性能有关,一般为其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与均质材料的性能乘积之和。
或是倒数关系。
5、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复合材料结构中至少有一个相在一维方向上是纳米尺寸。
所谓纳米尺寸是指1nm~100nm的尺寸范围。
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均质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析出纳米级尺寸增强相和基体相所构成的原位复合材料、纳米级尺寸增强剂的复合材料以及刚性分子增强的分子复合材料等。
三、比较下列各组聚合物的柔顺性大小,并说明理由(5分,每小题2.5分):1、聚丙烯与聚苯烯聚丙烯>聚苯烯,原因:随着长链上侧基体积的增大,限制了分子链的运动,分子的柔性降低。
113-高分子材料学参考答案

(高分子材料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通用塑料与工程塑料理解答题。
参考答题要点如下:通用塑料:人们将产量大、价格低、用途广、影响面宽的一些塑料品种习惯称之为通用塑料。
通用塑料的分类按照塑料的受热形式可分为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
重要的通用塑料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品种。
工程塑料:工程塑料是指物理机械性能及热性能比较好的、可以当做结构材料使用的且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可承受一定的机械应力和较严苛的化学、物理环境中使用的塑料材料。
如:尼龙、聚甲醛、聚酰亚胺等。
2、热塑性弹性体理解答题。
参考答题要点如下: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指在常温下具有橡胶的弹性,高温下具有可塑化成型的一类弹性体材料。
热塑性弹性体按照制备方法分为共聚型和共混型两大类。
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一般为多相结构,至少两相组成,各相的性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决定热塑性弹性体的最终性能。
3、原位增强塑料理解答题。
参考答题要点如下:4、界面与界面相理解答题。
参考答题要点如下:界面与界面相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发挥与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界面是一个表面,即在一个整体材料中的任何两个组分间形成的边界。
界面相是一个区域,即在制备过程中生成的具有一定厚度并与基体与增强体结构不同的第三相物质,一个界面相至少含有两个界面。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聚丙烯有哪些不足,如何对其改性可改善这些不足?可举例简要说明。
理解答题。
参考答题要点如下:聚丙烯的不足有:低温脆性大、热变形温度低、收缩率大、厚壁制品易产生缺陷等。
用对聚丙烯进行改性的方法克服上述不足。
聚丙烯的改性方法有:聚丙烯共聚物、聚丙烯合金、聚丙烯接枝改性、聚丙烯表面改性、填充聚丙烯聚丙烯、增强聚丙烯、茂金属聚丙烯、防静电处理等。
举例:①聚丙烯共聚物:聚丙烯共聚物一般为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可分为无规共聚物和嵌段共聚物两种。
聚丙烯无规共聚物中乙烯单体的含量为1%~7%,乙烯单体无规地嵌入阻碍了聚合物的结晶,使其性能发生了变化。
高分子材料基础复习题(含答案)

8、简述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的区别。
相同点:都是采用成纤高聚物的浓溶液来形成纤维。
不同点:与湿纺不同的是,干纺时从喷丝头毛细孔中压出的纺丝液细流不是进入凝固浴,而是进入纺丝甬道中。
通过甬道中热空气流的作用,使原液细流中的溶剂快速挥发,挥发出来的溶剂蒸汽被热空气流带走。
原液在逐渐脱去溶剂的同时发生固化,并在卷绕张力的作用下伸长变细而形成初生纤维。
9、橡胶硫化的目的是什么?制品强度很低、弹性小、遇冷变硬、遇热变软、遇溶剂溶解等,无使用价值。
橡胶经硫化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由塑性的混炼胶变为高弹性的或硬质的交联橡胶,从而获得更完善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和拓宽了橡胶材料的使用价值和应用范围。
10、橡胶加工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塑炼,降低生胶的分子量,增加塑性,提高可加工性混炼:使配方中各个组分混合均匀,支撑混炼胶压延:混炼胶或与纺织物,钢丝等骨架材料同过压片,压型,贴合,擦胶,贴胶等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半成品的过程。
压出:混炼胶通过口型压出各种断面的半成品的过程。
硫化:通过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后,使橡胶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交联的过程。
11、成纤聚合物的基本性质是什么?1、成纤聚合物大分子必须是线性的、能伸直,大分子上支链尽可能少,且没有庞大侧基及大分子间没有化学键;2、聚合物分子之间有适当的相互作用力,或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3、聚合物应具有适当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较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4、聚合物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且具有可溶性或可熔性,其熔点或软化点应比允许使用温度高得多。
12、特种胶粘剂主要有哪几种类型?1)耐高温胶粘剂:可在200℃以上长期工作。
大多为含芳杂环的耐高温聚合物为基料配制成的。
如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聚亚苯基、聚苯硫醚、有机硅氧烷等。
2.超低温胶粘剂:多以聚氨酯及其改性产物为基料构成,能在-180℃以下工作。
3)导电胶粘剂:具有导电能力的胶粘剂。
(完整版)高分子材料基础——习题

第一章一.选择题1.1907年,世界上第一个合成树脂()也即电木,投入工业化生产。
A.脲醛树脂B.有机硅树脂C.醇醛树脂D.酚醛树脂2.世界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是信息工业、能源工程、生物工程和()。
A.木材工业B.材料工业C.金属工业D.家具工业3.以下哪一种材料()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
A.聚氯乙烯B.头发C.硅酸钠D.蛋白质4.()双键既可均裂,也可异裂,因此可进行自由基聚合或阴阳离子聚合。
A.烯类单体的C—CB.醛、酮中羰基C.共轭D.不存在5.分子中含有()基团,如烷基、烷氧基、苯基、乙烯基等,碳—碳双键上电子云增加,有利于阳离子聚合进行。
A.吸电子B.推电子C.极性D.非极性6.分子中含有(A)基团,如腈基、羰基(醛、酮、酸、酯)等有利于阴离子聚合进行。
A.吸电子B.推电子C.极性D.非极性7.连锁聚合反应每一步的速度和活化能(A)。
A.相差很大B.相差不大C.没有规律D.完全相同8.多数()反应是典型的逐步聚合反应。
A.自由基聚合B.阳离子聚合C.缩聚D.加成9.()可分离出中间产物,并使此中间产物再进一步反应。
A.自由基聚合B.阳离子聚合C.连锁聚合D.逐步聚合10.羧基在中和反应中的活性中心是()。
A.—COOHB.HC.—OHD.—COO11.羧基在酯化反应中的活性中心是()。
A.—COOHB.HC.—OHD.—COO二.填空题1.高分子化合物简称(),又称()或(),是指分子很长很大,相对分子质量很高的化合物。
2.当一个化合物的()足够大,以致多一个链节或少一个链节不会影响其基本性能时,称为()。
3.聚合物的形成是指()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以一定的()方式以共价键彼此连接起来的。
4.1965年我国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个(),对于揭开生命的奥秘有着重大的意义。
5.按性能分类,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和()三大类。
6.按主链元素组成分类,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和()。
高分子材料基础复习题答案

高分子材料基础复习题答案(总11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高分子复习一、名词解释1、单体单元:与单体分子的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完全相同、仅电子结构有所改变的结构单元。
2、重复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也称重复单元、链节。
3、构型: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4、构象: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由于C-C单键内旋转而形成的空间排布(位置、形态),是物理结构。
5、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通过内旋转作用改变其构象的性能称为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6、熔体纺丝:是将聚合物加热熔融,通过喷丝孔挤出,在空气中冷却固化形成纤维的化学纤维纺丝方法。
7、胶粘剂:它是一种能够把两种同类或不同类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8、生胶:没有加入配合剂且尚未交联的橡胶,一般由线型大分子或带有支链的线型大分子构成,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9、硫化胶:混炼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作用下,经交联由线型大分子变成三维网状结构而得到的橡胶。
一般不溶于溶剂。
10、应变: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几何形状和尺寸所发生的变化称应变或形变,通常以单位长度(面积、体积)所发生的变化来表征。
11、弹性模量:是指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单位应变所需应力的大小。
是材料刚性的一种表征。
12、塑料:塑料是以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力等)下可塑成一定形状并且在常温下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材料。
13、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作用,可做功能材料使用的高分子化合物。
14、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用适当的工艺方法组合起来,而得到的具有复合效应的多相固体材料。
15、缩聚反应:通过单体分子中的某些官能团之间的缩合聚合成高分子的反应。
16、结构单元: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
药用高分子材料期末复习资料及答案

名词解释1.PE :聚乙烯 P2482.PVP:聚维酮(聚乙烯吡咯烷酮)P2003.Polymer: 聚合物 P194.CMC-Na:羧甲纤维素钠P1325.PS:聚苯乙烯P2516.HPMC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P1517.PEC: 氯化聚乙烯8.HPMCAS: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P1529.PET: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25110.EVA: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P20611.CMS-Na:羧甲淀粉钠(或乙醇酸淀粉钠)P10712.Pluronic:泊洛沙姆的商品名普流罗尼P21713.PAA:聚丙烯酸P18114. pentaerythritol :季戊四醇15. PEG:聚乙二醇P20816. Poloxamer: 泊洛沙姆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的非专利名P21617.PP: 聚丙烯P24918.聚乙二醇: HO-[CH2-CH2-O] n-H19.amylose: 支链淀粉20. powdered cellulose :粉状纤维素P11221.CAP:纤维醋法酯(又称醋酸纤维素酞酸酯)P12922.MC:甲基纤维素P13523.HPC:羟丙纤维素P14324.HEC:羟乙纤维素P14125:L—HPC:低取代羟丙纤维素P14526.HPMCP: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P151 (和 6 题重复)27. Carbomer :卡波沫为丙烯酸键合蔗糖(或季戊四醇)P18528.NF:法国标准的代号29.De:30.DDS:给药系统1.大多数共混聚合物都是非均相体系。
(√)P352.高分子化合物是以配位键连接若干个重复单元所形成的以长链结构为基础的大分子量化合物。
(×)P183.聚ε - 己内酰胺和聚ε- 氨基己酸是同一种聚合物。
(√) P234.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在分子量相同时,则醋酸乙烯比例越大,材料的溶解性、柔软性、弹性和透明性越大。
(√)P2065.无机高分子由除碳以外的其他元素原子组成,即在主链和侧链结构中均无碳原子,一般呈(不)规则交联的面型结构或体型结构。
高分子材料分析及测试期末复习及答案

期末复习作业一、名词解释1.透湿量透湿量即指水蒸气透过量。
薄膜两侧的水蒸气压差和薄膜厚度一定,温度一定的条件下1㎡聚合物材料在24小时所透过的蒸汽量(用θ表示)v2.吸水性吸水性是指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
通常以试样原质量与试样失水后的质量之差和原质量之比的百分比表示;也可以用单位面积的试样吸收水分的量表示;还可以用吸收的水分量来表示。
3.表观密度对于粉状、片状颗粒状、纤维状等模塑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中的质量(用η表示)a对于泡沫塑料的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泡沫塑料在规定温度和相对湿度时的重量,故又称体积密度或视密度(用ρ表示)a4、拉伸强度在拉伸试验中,保持这种受力状态至最终,就是测量拉伸力直至材料断裂为止,所承受的最大拉伸应力称为拉伸强度(极限拉伸应力,用σ表示)t5、弯曲强度试样在弯曲过程中在达到规定挠度值时或之前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力(用σ表示)f6、压缩强度指在压缩试验中试样所承受的最大压缩应力。
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试样破裂的瞬间所承受的压缩应力(用σ表示)e7、屈服点应力—应变曲线上应力不随应变增加的初始点。
8、细长比指试样的高度与试样横截面积的最小回转半径之比(用λ表示)9、断裂伸长率断裂时伸长的长度与原始长度之比的百分数(用ε表示)t10、弯曲弹性模量表示)比例极限应力与应变比值(用Ef11、压缩模量指在应力—应变曲线的线性围压缩应力与压缩应变的比值。
由于直线与横坐标的交点一般不通过原点,因此可用直线上两点的应力差与对应的应变差之比表示(用E表示)e12、弹性模量在负荷—伸长曲线的初始直线部分,材料所承受的应力与产生相应的应变之比(用E表示)13、压缩变形指试样在压缩负荷左右下高度的改变量(用∆h表示)14、压缩应变指试样的压缩变形除以试样的原始高度(用ε表示)15、断纹剪切强度指沿垂直于板面的方向剪断的剪切强度。
16、剪切应力试验过程中任一时刻试样在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剪切负荷。
17、压缩应力指在压缩试验过程中的任何时刻,单位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上所承受的压缩负荷(用σ表示)18、拉伸应力为试样在外作用力下在计量标距围,单位初始横截面上所承受的拉伸力(用σ表示)19、热性能高聚物的热性能是其与热或温度有关的性能的总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分子复习一、名词解释1、单体单元:与单体分子的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完全相同、仅电子结构有所改变的结构单元。
2、重复单元: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也称重复单元、链节。
3、构型:指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4、构象:是指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由于C-C单键内旋转而形成的空间排布(位置、形态),是物理结构。
5、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通过内旋转作用改变其构象的性能称为高分子链的柔顺性。
6、熔体纺丝:是将聚合物加热熔融,通过喷丝孔挤出,在空气中冷却固化形成纤维的化学纤维纺丝方法。
7、胶粘剂:它是一种能够把两种同类或不同类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物质。
8、生胶:没有加入配合剂且尚未交联的橡胶,一般由线型大分子或带有支链的线型大分子构成,可以溶于有机溶剂。
9、硫化胶:混炼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作用下,经交联由线型大分子变成三维网状结构而得到的橡胶。
一般不溶于溶剂。
10、应变: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其几何形状和尺寸所发生的变化称应变或形变,通常以单位长度(面积、体积)所发生的变化来表征。
11、弹性模量:是指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单位应变所需应力的大小。
是材料刚性的一种表征。
12、塑料:塑料是以聚合物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温度、压力等)下可塑成一定形状并且在常温下保持其形状不变的材料。
13、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特定的功能作用,可做功能材料使用的高分子化合物。
14、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用适当的工艺方法组合起来,而得到的具有复合效应的多相固体材料。
15、缩聚反应:通过单体分子中的某些官能团之间的缩合聚合成高分子的反应。
16、结构单元:聚合物分子结构中出现的以单体结构为基础的原子团。
17、单体:二、判断正误,正确的√,错误的×。
(每题2分)(1)高分子链能形成的构象数越多,柔顺性越大(√)。
(2)单体单元就是单体(╳)。
(3)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柔顺性也变大(╳)。
(4)对同一聚合物而言,分子量对结晶速度有显著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一般分子量低结晶速度快(√)。
(5)玻璃化温度是非晶态热塑性塑料使用的上限温度,是橡胶使用的下限温度(√)。
(6)重复单元和结构单元总是相同(╳)。
(7)涂料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对制品具有保护作用(√)。
(8)橡胶硫化的实质是使线型橡胶分子交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
(9)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称为非晶态聚合物的三种力学状态(√)。
(10)聚合物分子的运动是一个松弛过程(√)。
(11)聚合物的分子运动与温度无关(╳)。
(12)聚合物的力学性能指的是其受力后的响应(√)。
(13)成膜物质是涂料中的主要物质(√)。
(14)聚丙烯是所有合成树脂中密度最小的一种(√)。
(15)交联技术是提高PE性能的一种重要技术(√)。
(16)热固性高分子在受热后会从固体状态逐步转变为流动状态(╳)。
(17)顺丁橡胶的低温性能好,可在寒带地区使用(√)。
(18)乙丙橡胶具有突出的耐臭氧性能(√)。
三、根据聚合物的简称写出其名称LDPE 低密度聚乙烯HDPE 高密度聚乙烯UHMWPE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E)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PVC聚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A66聚己二酰己二胺(尼龙66)PC聚碳酸酯POM聚甲醛PU聚氨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EPR乙丙橡胶CR氯丁橡胶四、问答题1、按主链结构分,高分子材料分为哪几类?答:1)碳链高分子,其主链完全由碳原子组成。
如,聚乙烯,聚丙烯,其特点是不溶于水,可塑性好(可加工性),但耐热性差。
2)杂链高分子,主链除碳原子外,还含氧、氮、硫等杂原子。
如,聚乙二醇,其特点是具有极性,易水解、醇解,耐热性比较好,强度高。
可用作工程塑料。
3)元素有机高分子,主链上没有碳原子,主链原子由Si,B,Al,O,N,S,P等杂原子组成。
如硅橡胶,能在-123 ℃使用,耐低温性好。
其特点是具有无机物的热稳定性,有机物的弹性和塑性。
2、按照连接方式,共聚物的序列结构分为哪几类?答:由两种以上的单体键合而成的聚合物叫共聚物。
以A、B两种单体单元所构成的共聚物为例,可分为:1)交替共聚物:即两种结构单元交替排列。
ABABABABABABABA2)无规共聚物:即两种高分子无规则地平行联结。
AABABBAA3)嵌段共聚物:即两种结构单元嵌段排列。
AAAAAABBBBBAAAAAA4)接枝共聚物:即将一种高分子作为主链,将另一种高分子作为支链。
AAAAAAAAAAAAABB无规、交替——改变了结构单元的相互作用状况,因此其性能与相应的均聚物有很大差别。
嵌段、接枝——保留了部分原均聚物的结构特点,因而其性能与相应的均聚物有一定联系。
3、简述聚合物力学三态的分子运动特点。
答:1)玻璃态:温度低,链段的运动处于冻结,只有侧基、链节、链长、键角等局部运动,形变小;2)高弹态:链段运动充分发展,形变大,可恢复;∆ 热运动的能量还不足以使整个分子链产生位移。
∆ 此状态下高聚物表现出类似于橡胶的性质,受较小的力就可以发生很大的形变(100%~1000%),外力除去后形变可完全恢复。
∆ 高弹态是高分子特有的力学状态,在小分子化合物中不能观察到。
3)粘流态:链段运动剧烈,导致分子链发生相对位移,形变不可逆。
4、简述聚合物的分子运动的特点。
答:1)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具有多重性;具体包括到有:1.整链的运动,即以高分子链为一个整体作质量中心的移动,即分子链间的相对位移。
2.链段的运动,即由于主链σ键的内旋转,使分子中一部分链段相对于另一部分链段而运动,但可以保持分子质量中心不变(宏观上不发生塑性形变)。
3.链节的运动,即指高分子主链上几个化学键(相当于链节)的协同运动,或杂链高分子的杂链节运动。
4.侧基、支链的运动,即侧基、支链相对于主链的摆动、转动、自身的内旋转。
2)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具有明显的松弛特性;即高分子在外界条件作用下通过分子运动从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需要一个过程,具有明显时间依赖性。
3)分子运动的温度依赖性。
1.活化运动单元,即温度升高,增加了分子热运动的能量,当达到某一运动单元运动所需的能量时,就激发这一运动单元的运动。
2.增加分子间的自由空间,即温度升高,高聚物发生体积膨胀,自由空间加大。
当自由空间增加到某种运动单元所需的大小时,这一运动单元便可自由运动。
5、聚合物高弹性的特点都有哪些?答:高弹性的特点:1)弹性模量小,形变量很大。
一般材料的形变量最大为1%左右,而橡胶的高弹形变很大,可以拉伸5~10倍,弹性模量只有一般固体材料的1/10000.2)弹性模量与绝对温度成正比。
一般材料的模量随温度的提高而下降。
3)形变时有热效应,伸长时放热,回缩时吸热。
4)在一定条件下,高弹形变表现明显的松弛现象6、塑料主要分为哪几大类?并简述之。
答: a. 按组分数目分,可分为单一组分的塑料和多组分的塑料;b.按受热后形态性能分,可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c.按使用范围和用途分,可分为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
7、简述挤出成型的工艺过程。
答:挤出成型工艺:原料的预处理和混合(热塑料一般为粒料或粉料可能含有水分,对原料进行预热和干燥)→→挤出成型(将挤出机加热到预定的温度,然后开动螺杆,同时加料)→→挤出物的定型和冷却(塑料机头口模后处于熔融状态,具有很大的塑性变形能力,必须立即进行定型和冷却,一般采用空气或水冷)→→制品的牵引、卷曲(或切割)(要连续而均匀地将挤出物牵引开)→→后处理(主要包括热处理和调湿处理)8、简述干法纺丝和湿法纺丝的区别。
答:1)相同点:都是采用成纤高聚物的浓溶液来形成纤维。
2)不同点:与湿纺不同的是,干纺时从喷丝头毛细孔中压出的纺丝液细流不是进入凝固浴,而是进入纺丝甬道中。
通过甬道中热空气流的作用,使原液细流中的溶剂快速挥发,挥发出来的溶剂蒸汽被热空气流带走。
原液在逐渐脱去溶剂的同时发生固化,并在卷绕张力的作用下伸长变细而形成初生纤维。
9、橡胶硫化的目的是什么?答:经硫化后,橡胶大分子由线型结构变为网状结构,橡胶则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由塑性的混炼胶变为高弹性的或硬质的交联橡胶,从而获得更完善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和拓宽了橡胶材料的使用价值和应用范围。
10、橡胶加工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答:1、塑炼:降低生胶的分子量,增加塑性,提高可加工性。
2、混炼:使配方中各个组分混合均匀,制成混炼胶。
3、压延:混炼胶或与纺织物、钢丝等骨架材料通过压片、压型、贴合、擦胶、贴胶等操作制成一定规格的半成品的过程。
4、压出:混炼胶通过口型压出各种断面的半成品的过程,如内胎、胎面、胎侧、胶管等。
5、硫化:通过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后,使橡胶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交联的过程。
11、成纤聚合物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答: 1)成纤聚合物大分子必须是线性的、能伸直,大分子上支链尽可能少,且没有庞大侧基及大分子间没有化学键;2)聚合物分子之间有适当的相互作用力,或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3)聚合物应具有适当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较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4)聚合物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且具有可溶性或可熔性,其熔点或软化点应比允许使用温度高得多。
12、特种胶粘剂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答:1)耐高温胶粘剂2)超低温胶粘剂3)导电胶粘剂4)导磁胶粘剂5)导热胶粘剂6)密封胶粘剂7)光敏胶粘剂13、从组成上看,涂料一般包含哪几大部分?答:1)成膜物质,即是涂料中的主要物质,为高分子化合物,亦称涂料树脂,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
2)分散介质,即在涂料中起到溶解或分散成膜物质及颜(填)料的作用,以满足各种油漆施工工艺的要求,其用量在50%(V/V)左右。
3)颜(填)料,即是涂料中的次要成膜物质,但它不能离开主要成膜物质(涂料树脂)而单独构成涂膜。
颜料是一种不溶于成膜物质的有色矿物质或有机物质。
4)各类涂料助剂。
即助剂:在涂料中的用量很少,约10-3(w/w),但作用很大,以对涂料的生产过程、储存过程、施工过程以及对涂膜性能产生作用,不可或缺。
14、现代涂料助剂主要有几大类?简述之。
答:1)对涂料生产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消泡剂、润湿剂、分散剂、乳化剂等;2)对涂料储存过程发生作用的助剂,如防沉剂、稳定剂,防结皮剂等;3)对涂料施工过程起作用的助剂,如流平剂、消泡剂、催干剂、防流挂剂等;4)对涂膜性能产生作用的助剂,如增塑剂、消光剂、阻燃剂、防霉剂等。
15、功能高分子材料主要有哪几类?举例。
答:1)反应型功能高分子,如:高分子试剂、高分子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螯合树脂等;2)光敏高分子,如:光刻胶、光稳定剂、光导材料、光致变色材料、光电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