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毕胜 苯 甲苯 乙苯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毕胜 苯 甲苯 乙苯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毕胜 苯 甲苯 乙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分离苯(1)-甲苯(2)-乙苯(3)混合物

班级:化工06-2班

姓名:毕胜

指导教师:马庆兰

设计成绩:

设计任务书

目录

工艺流程简图

第一部分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第一节产品组成及产品量的确定

一、清晰分割法

二、质量分率转换成摩尔分率

三、物料平衡表

第二节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

一、回流罐温度

二、回流罐压力

三、塔顶压力

四、塔顶温度

五、塔底压力

六、塔底温度

七、进料压力

八、进料温度

第三节最小回流比的确定

第四节最少理论板数的确定

第五节适宜回流比的确定

一、作N-R/R min图

二、作N(R+1)-R/R min图

三、选取经验数据

第六节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第七节实际塔板数及实际加料板位置的确定

附表:温度压力汇总表

第八节塔径计算

一、精馏段塔径

二、提馏段塔径

第九节 热力学衡算 附表:全塔热量衡算总表

第二部分 塔板设计

第一节 溢流装置设计

第二节 浮阀塔板结构参数的确定 第三节 浮阀水力学计算 第四节 负荷性能图

第三部分 板式塔结构

第一节 塔体的设计

一、筒体设计 二、封头设计 三、人孔选用 四、裙座设计

第二节 接管的设计

第四部分 辅助设备设计

第一节 全凝器设计 第二节 再沸器选择 第三节 回流泵选择

第五部分 计算结果汇总 第六部分 负荷性能图 第七部分 分析讨论

附录 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 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第一节 产品组成及产品量的确定

一、清晰分割法(P492)

重关键组分为甲苯,轻关键组分为苯,分离要求较高,而且与相邻组分的相对挥发度都较大,于是可以认为是清晰分割,假定乙苯在塔顶产品中的含量为零。现将已知数和未知数列入下表中:

注:表中F 、D 、W 为质量流率,a 1、a 2、a 3为质量分率

列全塔总物料衡算及组分A 、B 、C 的全塔物料衡算得,

W

a 0.3F W a 0.01D 0.42F 0.013W 0.99D 0.28F W

D F W ,3W 2=+=+=+=,

由(1)、(2)两式,F F W 7267.0013

.099.028

.099.0==--?

将式(5)代入式(4)解得,4123.07276.03.0,3==F

F

a W

由式(1),0.2724F 0.7276)F (1W F D =-=-= 由式(3),0.7276F 0.2724F 0.010.42F W ,2??a += 解得,0.5735 W ,2=a 说明计算结果合理 已知,h t 8.8F =

解得,

h

t 2.48.80.2724D h

t 6.48.80.7267W ====??

二、质量分率换算成摩尔分率(P411)

物性参数 化工热力学 P189

注:温度单位K ,压力单位0.1MPa

换算关系式:()

∑=N

i i i

j

j j M a

M a x 1

同理,解得进料、塔顶、塔底各组分的摩尔分率

解得,h

kmol 65.78h kmol 30.74h

kmol 6.529==W D F =

三、物料平衡表

将以上的结果列入下表中:

物料平衡表

第二节 一、回流罐温度

一般应保证塔顶冷凝液与冷却介质之间的传热温差:℃=△20t 已知,冷却剂温度:℃25=i t 则,℃△回45=+=t t t i

二、回流罐压力

纯物质饱和蒸气压关联式(化工热力学 P199):

饱和蒸气压关联式 化工热力学 P199

以苯为例,434.02.562/15.3181/1=-=-=C T T x

同理,解得MPa P b 1.00985.00

?=

∵atm P 1<回∴取MPa atm P 1.00133.11?==回 三、塔顶压力

塔顶管线及冷凝器的阻力可以近似取作0.15atm 则,MPa P P 1.01653.1atm 15.115.0?==+=回顶 四、塔顶温度 露点方程:

==n

i i i p p y 1

1 试差法求塔顶温度

五、塔底压力

六、塔底温度 泡点方程:

p x p

n

i i i

=∑=1

试差法求塔底温度

七、进料压力 设计中可近似取:MPa P P P 1.02653.12

?=+=底

顶进

八、进料温度(P498) 物料衡算和相平衡方程:

1)1(11

1

,==-+∑∑==C

i C

i i i

F

i x e

K

x

1.0=e (质量分率)

试差法求进料温度

106.02995

.05564.02995

.03268.0,=--=

--=

i

i i F i x y x x e (摩尔分率)

第三节

试差法求θ

第四节 最少理论板数的确定(P503)

6.813879

.2lg )0162.06058.00085.09915.0lg(1lg ))()lg((min =-?=-=

m W l h D h l x x x x N α(不包括再沸器) 第五节 适宜回流比的确定

2

1)

1(75.0min

min

567.0+-=

+-=

-=N N N Y R R R X X Y (不包括再沸器)

一、作N-R/R min 图

二、作N (R+1)-R/R min 图 三、选取经验数据

第六节 理论塔板数的确定(P504)

联立解得,

3

.61.10==S R N N

第七节 实际塔板数及实际加料板位置的确定(P465)

液体粘度由查图确定(P375),s

mPa s mPa s

mPa c b a ?=?=?=29.025.023.0μμμ

19

1185547

.01

.10285547

.04

.15=+====

===RP T R RP T T P N N E N N E N N 进(不包括再沸器) N P 与假设实际塔板数N=30近似,可认为计算结果准确。

第八节 一、精馏段塔径

查图得,

3

23

1323

1/4.3/9.2/800/807m kg m

kg m kg m kg v v l l ====ρρρρ

查图得(《课程设计》P66 Smith 气相负荷因数关联图),09.020=C 查图得,液体表面张力

m N m

N /0212.0/0209.021==σσ

气相负荷因数0908.0)02

.0(2.020==σ

C C

最大容许气速s m C u V

V

L /152.1max =-=ρρρ 二、提馏段塔径

试差法得,3.125=t 查图得,

3

33

23

1333231/9.3/5.3/0.3/749/756/761m

kg m kg m kg m kg m kg m kg v v v l l l ======ρρρρρρ,,,,

查图得,08.020=C 选择塔径1000mm

第九节 热力学衡算

回流罐:

查图得,mol kJ H mol kJ H B A /21203/8498==, 第一块板:

查图得,mol kJ H mol kJ H B A /27757/14380==, 塔顶:

查图得,mol kJ H mol kJ H B A /62068/44449==, 进料: 同理,

1045

.027733390.043902322====y x y x ,,

查图得,

塔底:

查图得,mol kJ H mol kJ H mol kJ H C B A /549/34977/20533===,, 塔顶冷凝器热负荷: 再沸器热负荷: 所需冷却水热量: 所需加热蒸汽用量:

第二部分 塔板设计

第一节 溢流装置设计

精馏段设计 流型选择:

塔径1000mm ,塔顶液相流量h m h kmol L /06.9/913

== 根据P70,表2-5,选择单溢流塔板。 降液管、堰尺寸的确定:

选用弓形降液管和平口堰,由经验值确定,mm

h m D b m

D l w w 5017.017.07.07.0=====堰高堰宽堰长

不设进口堰,降液管下口至塔板距离mm h S 50= 降液管停留时间s t 5~3>

降液管宽度b 及面积Ad 的确定:

由70.0/=D l w ,P135附录七,0878.0/143.0/==T D A A D b , 则降液管

2

0689.00878.0143143.0m

A A mm D b T d ====面积宽度

受液盘:

由经验得,本塔采用凹形受液盘,盘深50mm 进口堰:

在用凹形受液盘时不必设进口堰 降液管高度: 底隙高度等于盘深 提馏段设计:

流型选择、降液管、堰尺寸的确定、降液管停留时间、降液管宽度及面积、受液盘、进口堰、降液管高度均与提镏段相同。

第二节 浮阀塔板结构参数的确定

浮阀型式选择:

普通采用F-1型浮阀,浮阀开度2.5~8.5mm ,选用标准化的F-1型浮阀,阀重34g ,直径48mm ,阀孔直径39mm

浮阀的排列:

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三角形底边长度S 取75mm 浮阀数及开孔率计算:

初设mm z mm z mm z 507580321===,, 取阀孔动能因数13=D F 精馏段:

保证阀孔气速应排列的浮阀数

则以塔板总面积为基准的塔板开孔率%34.1714

14.3039.0414

.31142

2=???

=

Φ P142附录十,查得,选择F1010型浮阀塔板。 提馏段:

保证阀孔气速应排列的浮阀数

则以塔板总面积为基准的塔板开孔率%08.2014

14.3039.0414

.31322

2=???

=

Φ P142附录十,查得,选择F1010型浮阀塔板。 塔板布置图,见附图

第三节 浮阀水力学计算

精馏段:

干板压力降Pa gu

P 3166.2779.19175

.0==干△

计算表明,浮阀在所取阀孔气速下处于刚刚全开,应取54.4mm 通过液层压力降L w g h h P ρ)(5.01+=液△

堰上液面高度32

3

)(1084.2w

L L L

k h -?=

P76,查图得,当7.0/=D l w 时,2866.58105

.2=w

l L

,得04.1=k 雾沫夹带量(P76) 泛点率

取%82~%80%57.761<=F

降液管内液面高度p d ow w d h h h h h H ++++=△ h 忽略不计,

07.005

.07.03600832

.8=??=p w S h l L 淹塔不会发生 漏液检验:

降液管内液体停留时间及流速: 提馏段:

干板压力降Pa gu

P 45.2609.19175

.0==干△

计算表明,浮阀在所取阀孔气速下处于刚刚全开,应取35.2mm 通过液层压力降L w g h h P ρ)(5.01+=液△

堰上液面高度32

3

)(1084.2w

L L L

k h -?=

P76,查图得,当7.0/=D l w 时,95.108105

.2=w

l L

,得06.1=k 雾沫夹带量(P76) 泛点率

取%82~%80%73.761<=F

降液管内液面高度p d ow w d h h h h h H ++++=△ △h 忽略不计,

158.005

.07.0360096

.19=??=p w S h l L 淹塔不会发生 漏液检验:

降液管内液体停留时间及流速:

第四节 负荷性能图

(1)过量雾沫夹带线: (2)淹塔线: (3)过量漏液线: (4)降液管超负荷线: (5)液相负荷下限线: 负荷性能图,见附图

第三部分 板式塔结构

第一节 塔体的设计

一、筒体设计

塔顶空间高度m H D 2.1= 塔底空间高度m H B 3= 进料空间高度m H F 1.1= 筒体总高度m H H H

H H D n i F T B i

172.11.145.0)228(31

1

=++?-+=+++

=∑-=

1000mm 塔径的筒体壁厚选Q235钢的5mm 二、封头设计

选用标准椭圆形封头,基本尺寸: 公称直径mm D g 1000= 曲面高度mm h 2501= 直边高度mm h 252=

三、人孔选用

取圆形人孔规格Dg450,塔底、塔顶、进料处各设一人孔,精馏段、提馏段再各加一人孔 四、裙座设计

塔高径比17<30,采用圆筒形裙座

塔径为1m ,裙座上需开2个Dg450的人孔 塔底有再沸器,裙座的座圈高度取4m

基础内环直径mm D D i 900)95.0~9.0(== 基础外环直径mm D D o 1100)18.1~08.1(==

第二节 接管的设计

塔顶蒸气出口管管径dD : P104,表3-5,s m u /150=

P109,表3-8,选取公称直径Dg250接管 回流管管径dR :

选用泵输送,取s m u R /2=

冷凝液45℃,806

802806

21===m ρρρ

P106,表3-6,选取32522?=?S dg 进料管管径dF : 取s m e u u V

m /7.4==

P106,表3-6,选取5.35722?=?S dg 塔底出料管径dW :

取2164

.97774

/2.10===L L M s

m u ρ

P106,表3-6,选取公称直径Dg50 塔底再沸器管径dL : 循环比5(质量比),取接管内液体流速1.3m/s P106,表3-6,选取公称直径Dg125 再沸器返塔管径dB : 选取公称直径Dg400

第四部分 辅助设备设计

第一节 全凝器设计

P10,查表1-5,初选600=K

错流传热温差℃△△4.20=='m m

t t ε 总传热面积29

7.933600

4.206001013.4m t K Q A m =???==?△

油走壳程,水走管程 选择FLA-600-130-16-2

核算:

误差小于1%

第二节 再沸器选择

选择FLA400-25-25-2

第三节 回流泵选择

绝对粗糙度取0.3mm

《化工原理》P50,查得,04.0=λ 塔高m Z 21417=+=△ 根据经验取m L 50= 标准弯头90℃,75.0=ξ

压力损失

m H Z g P H m

g u d L H f f 452.222181

.98.806105.12.222)2(5

2

=++??=++=

=+=△△△△ρξλ

《化工原理》P395,选择65AY-60A

第五部分 计算结果汇总

工艺计算结果汇总表

设备计算结果汇总表

第六部分负荷性能图

精馏段:

提馏段:

第七部分分析讨论

一、工艺计算过程中主要分析回流比的选取,回流比是精馏段操作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下限是最小回流比,采用较大回流比可减少理论板数和降低塔高,可降低费用。但塔径、再沸器、冷凝器的热负荷,泵的动力消耗也随之增加,使操作费用增大。从经济角度考虑,需选用合适回流比。

二、塔板负荷性能图分析。对结构参数已定的塔板,为保证其稳定操作,汽液相流率将受到液体泄漏量、雾沫夹带量、淹塔及降液管超负荷等确定。操作点必须在操作范围内,并有一定操作弹性。

三、辅助设备选取。换热面积必须有一定的裕度,使实际生产有一定的可调节性和换热器有一定可靠性,同时流体通过换热器压降不应过大以免使泵功率过大或设备受到损坏。

附录参考资料

《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

《化工物性算图手册》

《石油化工基础数据手册》

《石油化工设计手册》

《化工原理》

《化工热力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冷却器的设计

XXXX大学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目录 一、......................................... 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 2、...................................... 工艺要求及操作条件 3、...................................... 设计要求 二、......................................... 设计说明书 1确定设计方案 ........................... 2、...................................... 确定物性数据 3、...................................... 计算总传热系数 4、...................................... 计算出热面积 5、...................................... 工艺结构尺寸的计算 6、...................................... 换热器核算 三、......................................... 设计课汇集 四、......................................... 评价 五、......................................... 参考文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最终版

青岛科技大学 化工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乙醇-正丙醇溶液连续板式精馏塔的设计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35班 日期: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二塔板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精馏塔设计模拟 (三)塔板工艺尺寸计算 1)塔径 2)溢流装置 3)塔板分布、浮阀数目与排列 (四)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 1)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强降2)淹塔 3)雾沫夹带 (五)塔板负荷性能图 1)雾沫夹带线 2)液泛线 3)液相负荷上限 4)漏液线 5)液相负荷上限 (六)塔工艺数据汇总表格 三塔的附属设备的设计 (一)换热器的选择 1)预热器 2)再沸器的换热器 3)冷凝器的换热器 (二)泵的选择 四塔的内部工艺结构 (一)塔顶 (二)进口 ①塔顶回流进口 ②中段回流进口 (三)人孔 (四)塔底 ①塔底空间 ②塔底出口 五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六主体设备图 七附件 (一)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二)主体设备图 八符号表 九讨论 十主要参考资料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设计一板式精馏塔,用以完成乙醇-正丙醇溶液的分离任务 【设计依据】如表一 表一 【设计内容】 1)塔板的选择; 2)流程的选择与叙述; 3)精馏塔塔高、塔径与塔构件设计; 4)预热器、再沸器热负荷及加热蒸汽消耗量,冷凝器热负荷及冷却水用量,泵的选择; 5)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及主体设备图。 二塔板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设计的任务是分离乙醇—正丙醇混合液,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运用Aspen软件做出乙醇—正丙醇的T-x-y 相图,如图一:

图一:乙醇—正丙醇的T-x-y相图 由图一可得乙醇—正丙醇的质量分数比为0.5:0.5时,其泡点温度是84.40o C (二)精馏塔设计模拟 1.初步模拟过程 运用Aspen软件精馏塔Columns模块中DSTWU模型进行初步模拟,并不断进行调试,模拟过程及结果如下: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精馏塔设计

资料 前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化工生产常需进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以达到提纯或回收有用组分的目的,精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并借助于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达到轻重组分分离的方法。塔设备一般分为阶跃接触式和连续接触式两大类。前者的代表是板式塔,后者的代表则为填料塔。 筛板塔和泡罩塔相比较具有下列特点:生产能力大于%,板效率提高产量15%左右;而压降可降低30%左右;另外筛板塔结构简单,消耗金属少,塔板的造价可减少40%左右;安装容易,也便于清理检修。本次课程设计为年处理含苯质量分数36%的苯-甲苯混合液4万吨的筛板精馏塔设计,塔设备是化工、炼油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它可使气(或汽)液或液液两相之间进行紧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及传热的目的。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设计的精馏塔具有较大的生产能力满足工艺要求,另外还要有一定的潜力。节省能源,综合利用余热。经济合理,冷却水进出口温度的高低,一方面影响到冷却水用量。另一方面影响到所需传热面积的大小。即对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均有影响,因此设计是否合理的利用热能R等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经济问题。 |

'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精馏条件的确定 (1) 精馏的加热方式 (1) 精馏的进料状态 (1) 精馏的操作压力 (1) 确定设计方案 (1) 工艺和操作的要求 (2) 满足经济上的要求 (2) 保证安全生产 (2) 第二章设计计算 (3) 设计方案的确定 (3)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3) 原料液进料量、塔顶、塔底摩尔分率 (3)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3) 物料衡算 (3) 塔板计算 (4) 理论板数NT的求取 (4) 全塔效率的计算 (6) 求实际板数 (7) 有效塔高的计算 (7)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8) 操作压力的计算 (8) 操作温度的计算 (8) 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 (8) 平均密度的计算 (10) 液体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 (11) 液体平均黏度的计算 (12) 气液负荷计算 (13)

最新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一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一第二阶段在线作 业

第1题自由沉降的意思是。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自由沉降”的定义。 第2题过滤推动力一般是指: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过滤初始的阻力来自过滤介质;随着过滤的进行、滤饼增厚,过滤阻力包括了过滤介质及滤饼层的阻力。 第3题回转真空过滤机中是以下部件使过滤室在不同部位时,能自动地进行相应的不同操作: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回转真空过滤机”的工作原理。 第4题板框过滤机中: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板框过滤机的“板”分为过滤板和洗涤板两种。 第5题在讨论旋风分离器分离性能时,分割直径这一术语是指。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分割直径”的定义。 第6题旋风分离器的总的分离效率是指。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分离效率”的定义。 第7题过滤基本方程是基于推导得出来的。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过滤基本方程式假设滤液通过滤饼通道的流动为层流。 第8题一般而言,旋风分离器长径比大及出入口截面小时,其效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一般旋风分离器的出入口截面尺寸和直径是成一定比例的,长径比大的分离器其出入口截面就会较小。长径比大的分离器其效率高、阻力大。 第9题一般而言,旋风分离器长径比大及出入口截面小时,其阻力。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一般旋风分离器的出入口截面尺寸和直径是成一定比例的,长径比大的分离器其出入口截面就会较小。长径比大的分离器其效率高、阻力大。 第10题推导过滤基本方程式时一个最基本的依据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过滤基本方程式假设滤液通过滤饼通道的流动为层流。 第11题旋风分离器分离效果不够满意,有人提出以下建议,你认为哪一个建议较合理?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并联另一个相同的分离器,会使入口速度降低,导致效率下降;串联另一个相同的分离器,并不影响分割直径,但颗粒的分离时间和分离路径延长,使分离效率有所增加;串联另一个小尺寸的分离器,可减小分割直径,颗粒的分离时间和分离路径也延长,使分离效率有较大的提高,但阻力增加的较大。 第12题恒压过滤,且介质阻力忽略不计时,如粘度降低20%,则在同一时刻,滤液增大。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参见Word文档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报告精馏塔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苯-氯苯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 (3) 一.设计题目 (3) 二.操作条件 (3) 三.塔设备型式 (3) 四.工作日 (3) 五.厂址 (3) 六.设计内容 (3) 设计方案 (4) 一.工艺流程 (4) 二.操作压力 (4) 三.进料热状态 (4) 四.加热方式 (4) 精馏塔工艺计算书 (5) 一.全塔的物料衡算 (5) 二.理论塔板数的确定 (5) 三.实际塔板数的确定 (7) 四.精馏塔工艺条件及相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8) 五.塔体工艺尺寸设计 (10) 六.塔板工艺尺寸设计 (12) 七.塔板流体力学检验 (14) 八.塔板负荷性能图 (17) 九.接管尺寸计算 (19) 十.附属设备计算 (21) 设计结果一览表 (24) 设计总结 (26) 参考文献 (26)

苯-氯苯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苯-氯苯分离过程精馏塔设计任务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座苯-氯苯连续精馏塔,要求年产纯度为99.6%的氯苯140000t,塔顶馏出液中含氯苯不高于0.1%。原料液中含氯苯为22%(以上均为质量%)。 二.操作条件 1.塔顶压强自选; 2.进料热状况自选; 3.回流比自选; 4.塔底加热蒸汽压强自选; 5.单板压降不大于0.9kPa; 三.塔板类型 板式塔或填料塔。 四.工作日 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五.厂址 厂址为天津地区。 六.设计内容 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流程说明 2.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3.塔板数的确定; 4.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5.精馏塔主要工艺尺寸;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加热器设计

太原工业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苯加热器设计 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完成时间: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一个换热器,将纯苯液体从55℃加热到80℃。纯苯的流量为1.4×104 kg/h。加热介质采用的是具有200 kPa的水蒸气。要求纯苯液体在换热器中的压降不大于30kPa,试设计或选择合适的管壳式换热器,完成该任务。 设计要求 (1)换热器工艺设计计算 (2)换热器工艺流程图 (3)换热器设备结构图 (4)设计说明

目录 一、方案简介 (4) 二、方案设计 (5) 1、确定设计方案 (5) 2、确定物性数据 (5) 3、计算总传热系数 (5) 4、工艺结构尺寸 (6) 5、换热器核算 (7) 三、设计结果一览表 (10) 四、设计总结 (12) 五、参考文献 (13) 附图··········································································

一、方案简介 1、概述 换热器是化工、石油、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生产规模、物料的性质、传热的要求等各不相同,估换热器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 按用途特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可分为三大类:混合式、蓄热式、间壁式。 间壁式换热器的特点是冷、热流体被固定壁面间隔开,不想混合,通过间壁进行热量的交换。此类换热器中,以列管式应用最广。本设计任务是利用饱和水蒸气给纯苯加热。利用热传递过程中对流传热原则,制成换热器,以供生产需要。 2、换热器类型 列管式换热器又称为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主要分三大类: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壳程检修和清洗困难,壳程必须是清洁、不易产生垢层和腐蚀的介质。 (2)浮头式换热器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消除了温差应力,是应用较多的一 种结构形式。 (3)U型管式换热器结构简单,适用于高温和高压场合,但管内清洗不易,制 造困难。 二、方案设计 某厂在生产过程中,需将纯苯液体从55℃冷却到80℃。纯苯的流量为1.4×104kg/h。加热介质采用的三具有200 kPa的水蒸气,要求纯苯液体在换热器中的压降不大于30kPa。试设计或选择合适管壳式换热器。 1.确定设计方案 (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 冷流体进口温度55℃,出口温度80℃。 热流体为饱和水蒸气,温度恒为T s,查表得,200kPa的饱和水蒸气的饱和温度为T s=120℃ 该换热器采用饱和水蒸气冷凝放热来加热冷流体,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流体压强不高,初步确定选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考虑到管壁与壳壁温差较大情况,因此,换热器应安装膨胀节,进行热补偿。 (2)管程安排 从流体流经管程或壳程的选择标准来看,纯苯液体有毒,为减少向环境泄露的机会,苯宜走管程;水蒸气较洁净,不会污染壳程,所以饱和蒸汽宜走壳程,以便及时排除冷凝液。综上所述,纯苯液体走管程,饱和水蒸气走壳程。 2、确定物性数据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化工原理(二)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第三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20道题) 收起 1.( 2.5分)在恒速干燥条件下,将含水20%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开始时干燥速率恒定,当干燥至含水5%时,干燥速率开始下降,再继续干燥至物料恒重,并测得此时物料含水量为0.05%,则物料的临界含水量为。 ? ? ? 2.(2.5分)理想干燥器的特点为。 ? ? ? 3.(2.5分)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 ? ? 4.(2.5分)不仅与湿物料的性质和干燥介质的状态有关,而且与湿物料同干燥介质的接触方式及相对速度有关的是湿物料的。 ? ? ? 5.(2.5分)湿空气通过换热器预热的过程为________。

? ? ? 6.(2.5分)空气相对湿度越高,其吸收水汽的能力。 ? ? ? 7.(2.5分)湿度表示湿空气中水汽含量的________。 ? ? ?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8.(2.5 分)

? ? ?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9.(2.5 分) ? ? ?

10.(2.5 分) ? ? ? 11.(2.5分)不能引发降液管液泛这种不正常操作现象的原因是: ? ? ?

12.(2.5 分) ? ? ? 13.(2.5分)下列几种板式塔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 ? 14.(2.5分)下列几种板式塔中,单板压降最小的是: ? ? 15.(2.5分)板式塔中塔板上溢流堰的作用主要是:

? ? ? 16.(2.5分)板式塔中板上液面落差过大将导致: ? ? ? 17.(2.5分)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________。 ? ? ? 18.(2.5分)对湿度一定的空气,以下各参数中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 ? ? 19.(2.5分)如需将空气减湿,应使气温。 ? ? ? 20.(2.5分)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增加,则临界含水量________。 ? ? ?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和甲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苯-甲苯分离过程筛板式精馏塔设计者:班级化工2009级(1)班 姓名郑健 学号 2009071976 日期 2012年6月26日 指导教师:(签名) 设计成绩:日期 单位: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

目录 1设计方案的选择及流程说明 (4) 1.1概述 (4) 1.1.1精馏原理 (4) 1.1.2精馏塔选定 (4) 1.2设计方案的确定 (4) 2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5) 2.1原料液及塔顶和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5) 2.2原料液及塔顶和塔底的摩尔分率 (5) 2.3物料衡算 (5) 3塔数的确定 (6) N的求取 (6) 3.1理论板层数 T 3.1.1相对挥发度的求取 (6) 3.1.2求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 (6) 3.1.3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7) 3.1.4求操作线方程 (7) 3.1.5采用逐板法求理论板层数 (7) 3.2实际板层数的求取 (8) 4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8) 4.1操作压力的计算 (8) 4.2操作温度的计算 (9) 4.3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9) 4.4平均密度计算 (10) 4.4.1气相平均密度计算 (10) 4.4.2液相平均密度计算 (10) 4.5液体平均表面张力的计算 (11) 4.6液体平均黏度计算 (12) 5塔及塔板的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13) 5.1塔径的设计计算 (13) 5.1.1精馏段: (13) 5.1.2提馏段: (14) 5.2塔的有效高度的计算 (15)

5.3塔的实际高度的计算 (15) 5.4溢流装置的计算 (15) 5.4.1精馏段: (15) 5.4.2提馏段: (16) 5.5塔板布置 (17) 5.5.1精馏段: (17) 5.5.2提馏段: (18) 6流体力学验算 (20) 6.1塔板压强降 (20) 6.1.1精馏段: (20) 6.1.2提馏段: (21) 6.2液沫夹带量的校核 (21) 6.2.1精馏段: (21) 6.2.2提馏段: (22) 6.3溢流液泛的校核 (22) 6.3.1精馏段: (22) 6.3.2提馏段: (23) 6.4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的校核 (23) 6.4.1精馏段: (23) 6.4.2提馏段: (23) 6.5漏液点的校核 (23) 6.5.1精馏段: (23) 6.5.2提馏段: (24) 7塔板负荷性能图(以精馏段为例) (25) 7.1漏液线 (25) 7.2液沫夹带线 (25) 7.3液相负荷下限线 (26) 7.4液相负荷上限线 (26) 7.5液泛线 (27) 7.6负荷性能图及操作弹性 (28) 8计算结构汇总表 (29) 9小结 (30)

中国石油大学-高等数学第一次在线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高等数学(二) 第一次在线作业 第1题 您的答案:C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元函数的连续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概念 第2题 您的答案:C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元函数全微分的存在条件

第3题 您的答案:D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元函数的连续与偏导数存在之间的关系 第4题 您的答案:C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元函数的连续、偏导数、可微之间的关系 第5题 </p> 您的答案:C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重积分的计算。具体方法:式子两边做区域D上的二重积分的计算,令已知的等式中的二重积分为一个固定的字母,然后再求得此字母的值,代入初始给的等式中即得到结果。 第6题 您的答案:B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可微与偏导存在的关系 第7题 您的答案:D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重积分的计算 第8题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元函数的偏导数的定义 第9题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重积分的定义 第10题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元函数的极限、连续、偏导数、可微之间的关系第11题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元函数的极限、连续、偏导数、可微之间的关系第12题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重积分的定义 第13题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重积分的定义 第14题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考察的知识点:二重积分的定义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换热器的设计

中南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煤油冷却器的设计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工0802 学号: 1505080802 姓名: ****** 指导教师:邱运仁 时间:2010年9月

目录 §一.任务书 (2) 1.1.题目 1.2.任务及操作条件 1.3.列管式换热器的选择与核算 §二.概述 (3) 2.1.换热器概述 2.2.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2.3.设计背景及设计要求 §三.热量设计 (5) 3.1.初选换热器的类型 3.2.管程安排(流动空间的选择)及流速确定 3.3.确定物性数据 3.4.计算总传热系数 3.5.计算传热面积 §四. 机械结构设计 (9) 4.1.管径和管内流速 4.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4.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4.4.壳程内径及换热管选型汇总 4.4.折流板 4.6.接管 4.7.壁厚的确定、封头 4.8.管板 4.9.换热管 4.10.分程隔板 4.11拉杆 4.12.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 4.13.防冲板或导流筒的选择、鞍式支座的示意图(BI型) 4.14.膨胀节的设定讨论 §五.换热器核算 (21) 5.1.热量核算 5.2.压力降核算 §六.管束振动 (25) 6.1.换热器的振动 6.2.流体诱发换热器管束振动机理 6.3.换热器管束振动的计算 6.4.振动的防止与有效利用 §七. 设计结果表汇 (28) §八.参考文献 (29) §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之心得体会 (30)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1.题目 煤油冷却器的设计 1.2.任务及操作条件 1.2.1处理能力:40t/h 煤油 1.2.2.设备形式:列管式换热器 1.2.3.操作条件 (1).煤油:入口温度160℃,出口温度6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17℃,出口温度30℃ (3).允许压强降:管程不大于0.1MPa,壳程不大于40KPa (4).煤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ρ=825kg/m3,黏度7.15×10-4Pa.s,比热容2.2kJ/(kg.℃),导热系数0.14W/(m.℃) 1.3.列管式换热器的选择与核算 1.3.1.传热计算 1.3. 2.管、壳程流体阻力计算 1.3.3.管板厚度计算 1.3.4.膨胀节计算 1.3.5.管束振动 1.3.6.管壳式换热器零部件结构 §二.概述 2.1.换热器概述 换热器是化工、炼油工业中普遍应用的典型的工艺设备。在化工厂,换热器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10%~20%,在炼油厂约占总费用35%~40%。换热器在其他部门如动力、原子能、冶金、食品、交通、环保、家电等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设计和选择得到使用、高效的换热器对降低设备的造价和操作费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即简称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 换热器的类型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混合式、蓄热式和间壁式。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泛,如表2-1所示。 表2-1 传热器的结构分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氯苯分离精馏塔——浮阀塔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苯-氯苯混合液浮阀式精馏塔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苯-氯苯连续精馏塔的设计 (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 设计任务 (1)原料液中含氯苯35% (质量)。 (2)塔顶馏出液中含氯苯不得高于2%(质量)。 (3)年产纯度为99.8%的氯苯吨41000吨 操作条件 (1)塔顶压强4KPa(表压),单板压降小于0.7KPa。 (2)进料热状态自选。 (3)回流比R=(1.1-3)R min。 (4)塔底加热蒸汽压强506 KPa(表压) 设备型式 F1型浮阀塔 设备工作日:每年33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 (三)设计内容 1).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2) 塔板数的确定; 3)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4)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5)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6) 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7) 塔板负荷性能图; 8) 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 9) 辅助设备的设计与选型 2.设计图纸要求: 1) 绘制工艺流程图

2) 绘制精馏塔装置图(四)参考资料 1.物性数据的计算与图表 2.化工工艺设计手册 3.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 4.化学工程手册 5.化工原理 苯、氯苯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数据 其他物性数据可查有关手册。

目录 前 言 ........................................................................................................................................................ 6 1.设计方案的思考 ............................................................................................................................ 6 2.设计方案的特点 .............................................................................................................................. 6 3.工艺流程的确定 ............................................................................................................................ 6 一.设备工艺条件的计算 ...................................................................................................................... 8 1.设计方案的确定及工艺流程的说明 ............................................................................................ 8 2.全塔的物料衡算 . (8) 2.1 料液及塔顶底产品含苯的摩尔分率 ...................................................................................... 8 2.2 平均摩尔质量 .......................................................................................................................... 8 2.3 料液及塔顶底产品的摩尔流率 .............................................................................................. 8 3.塔板数的确定 ................................................................................................................................ 9 3.1理论塔板数T N 的求取 ........................................................................................................... 9 3.2 确定操作的回流比R ............................................................................................................. 10 3.3求理论塔板数 ......................................................................................................................... 11 3.4 全塔效率T E ......................................................................................................................... 12 3.5 实际塔板数 p N (近似取两段效率相同) (13) 4.操作工艺条件及相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13) 4.1平均压强 m p (13) 4.2 平均温度m t .......................................................................................................................... 14 4.3平均分子量m M (14) 4.4平均密度 m ρ (15) 4.5 液体的平均表面张力m σ (16) 4.6 液体的平均粘度 m L μ, (17) 4.7 气液相体积流量 (18) 6 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设计 ................................................................................................................ 19 6.1 塔径 ........................................................................................................................................ 19 7 塔板工艺结构尺寸的设计与计算 ................................................................................................ 20 7.1 溢流装置 ................................................................................................................................ 20 7.2 塔板布置 .. (23) 二 塔板流的体力学计算 ...................................................................................................................... 25 1 塔板压降 . (25)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2009 年 1 月 5 日 目录 1.设计任务书及操作条件 2.前言 2.1 设计方案简介 2.2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3 工艺设计及计算 3.1、铺助设备计算及选型 3.2、设计结果一览表 4.设计的评述 5、主要符号说明

6、参考文献 7.主体设备条件图及生产工艺流程图(附后) 1.设计任务书及操作条件 (1)处理能力:1×104吨/年正己烷。 (2)设备型式:列管式换热器 (3)操作条件 1 正己烷(含水蒸汽20%):入口温度1000C, 出口温度350C。 2 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250C,出口温 度350C。

3 允许压降:不大于105Pa。 4 每年按330天计。 5 建厂地址广西 (三)设计要求 1.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2.要进行工艺计算 3.要进行主体设备的设计(主要设备尺寸、衡算结果等) 4.编写任务设计书 5.进行设备结构图的绘制(用420*594图纸绘制装置图一张) 2.前言

2.1 设计方案简介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换热管束固定在两块管板上,管板又分别焊在外壳的两端,管子、管板和壳体都是刚性连接。当管壁与壳壁的壁温相差大于50℃时,为减小或消除温差产生的热效应力,必须设有温差补偿装置,如膨胀节。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比较简单,制造简单,制造成本低,管程可用多种结构,规格范围广,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因壳侧不易清洗,故不适宜较脏或有腐蚀性的物流的换热,适用于壳壁与管壁温差小于70℃、壳程压力不高、壳程结垢不严重、并可用化学方法清洗的场合。 本设计任务为正己烷冷却器的设计,两流体在传热过程中无相的变化,且冷、热流体间的温差不是太大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场合。当换热器传热面积较大,所需管子数目较多时,为提高管流速,常将换热管平均分为若干组,使流体在管内依次往返多次,即为多管程,从而增大了管内对流传热系数。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在相同的壳体直径内,排管数最多,旁路最少;每根换热管都可以进行更换,且管内清洗方便。 2.2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 工艺流程草图附后 流程图说明: 正己烷和循环冷却水经泵以一定的流速(由泵来调控)输入换热器中经换热器进行顺流换热。正己烷由100℃降到35℃,循环冷水由25℃升到35℃,且35℃的冷水回到水槽后,由于冷水的量多,回槽的水少,且流经管路时也有被冷凝,因此不会引起槽中水温太大的变化从而使水温保持25℃左右。 3 工艺设计及计算 (1) 确定设计方案 1. 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两流体温度变化情况:热流体进口温度100℃,出口温度35℃;冷

在线作业答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5秋《化工原理(一)》第三阶段在线作业100分满分答案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5秋《化工原理(一)》第三阶段在线作业100分满分答案 单选题 (共20道题) 1.( 2.5分)多层平壁定态导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没关系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下列准数中反映物体的物性对对流传热系数影响的是。 大众理财作业满分答案 A、Nu B、Re C、Pr D、Gr 正确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从传热角度来看,工业锅炉与工业冷凝器是依据来设计的。 A、核状沸腾与膜状冷凝 B、膜状沸腾与膜状冷凝 C、核状沸腾与滴状冷凝 D、膜状沸腾与滴状冷凝 正确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 A、表面光滑、色泽较深 B、表面粗糙、色泽较深 C、表面光滑、色泽较浅 D、表面粗糙、色泽较浅 正确答案:C 分 5.(2.5分)有一套管换热器,在内管中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环隙内有119.6℃的水蒸汽冷凝,内管管壁温度接近℃。 A、35 B、119.6 C、84.8 D、60.8 正确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在管壳式换热器中,热流体与冷流体进行换热。若将壳程由单程改为双程,则传热温差。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一定 正确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对流传热速率=系数×推动力,其中推动力是。 A、两流体的温度差

B、两流体的速度差 C、同一流体的温度差 D、流体温度和壁温度差 正确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下列关于流体在换热器中走管程或走壳程的安排,不合理的是。 A、流量较小的流体宜走壳程 B、饱和蒸汽宜走壳程 C、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 D、压强高的流体宜走管程 正确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大于饱和蒸汽的对流传热系数 B、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饱和蒸汽的对流传热系数。 C、空气一侧的对流热阻很小,可以忽略 D、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饱和蒸汽的温度 正确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下列关于换热设备的热负荷及传热速率的理解错误的是。 A、热负荷决定于化工工艺的热量衡算 B、传热速率决定于换热设备、操作条件及换热介质 C、热负荷是选择换热设备应有的生产能力的依据 D、换热设备应有的生产能力由传热速率确定 正确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一般工程材料,其辐射能力愈大,其吸收辐射的能力。 A、愈小 B、也愈大 C、与辐射能力无关 D、不变 正确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 A、. B、. C、. D、. 正确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 A、. B、. C、. D、. 正确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 A、. B、. C、.

中国石油大学近三年高数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等数学(2-1)》期末考试A 卷 (工科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 5 分)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 ,如果正确,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正确请举一个反例进行说明. 1.若)(x f 在),(∞+a 无界,则∞=∞ +→)(lim x f x .( ? )------------- ( 1分 ) 例如:x x x f sin )(=,在),1(∞+无界,但∞≠∞ +→x x x sin lim . ------- ( 2分 ) 2.若)(x f 在0x 点连续,则)(x f 在0x 点必可导.( ? )------------- ( 1分 ) 例如:x x f =)(,在0=x 点连续,但x x f =)( 在 0=x 不可导. ------ ( 2分 ) 3.若0lim =∞ →n n n y x ,则0lim =∞ →n n x 或.0lim =∞ →n n y ( ? )-------------- ( 1分 ) 例如: ,0,1,0,1:n x ,1,0,1,0:n y 有0lim =∞ →n n n y x ,但n n x ∞ →lim ,n n y ∞ →lim 都不存在. ---------------------------- ( 2分 ) 4.若0)(0='x f ,则)(x f 在0x 点必取得极值.( ? )------------------- ( 1分 ) 例如:3)(x x f =,0)0(='f ,但3 )(x x f =在0=x 点没有极值. ---------( 2分 ) 5.若)(x f 在],[b a 有界,则)(x f 在],[b a 必可积.( ? )------------- ( 1分 ) 例如:?? ?=.,0,1)(为无理数 当为有理数, 当x x x D ,在]1,0[有界,但)(x D 在]1,0[不可积. ( 2分 ) 二.(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 1分) 1. 指出函数x x x f cot )(?=的间断点,并判断其类型. 解 函数x x x f cot )(?=的间断点为: ,2,1,0,±±==k k x π ------------------------------------------------------- ( 3分 ) 当 ,0=k 即 0=x 时, ,1sin cos lim cot lim )(lim 0 ===→→→x x x x x x f x x x 0=∴x 为函数x x x f cot )(?=的第一类可去间断点; ----------------------- ( 2分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空气中丙酮的回收工艺操作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工 0902 姓名(学号):侯祥祥 3091303039 朱晓燕 3091303036 熊甜甜 3091303035 周利芬 3091303033 指导教师:吴才玉 2012年01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目录 一、前言 (3) 二、设计内容 (5) (一)设计对象 (5) (二)工艺路线设计 (5) 1.路线选择 (5) 2.流程示意图 (8) 3.流程说明 (9) (三)工艺的设计计算 (10) 1.物料衡算 (10) 2.热量衡算 (12) (四)设备的设计计算 (21) 1.主要参数 (21) 2.直径 (21) 3.附加条件 (21) (五)设备示意图 (23) 三、总结体会 (24) 四、参考文献 (29) 五、附录 (31)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前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化工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 计使我们初步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设计原则及方法;学会各种手册的使 用方法及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查找方法和技巧;掌握各种结果的校核,能画 出工艺流程、塔板结构等图形。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理论上的可行性,还 要考虑生产上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 在化工生产中,常常需要进行混合物的分离以达到提纯或回收有用组分的 目的,吸收和精馏两个单元操作为此提供了重要措施。气体吸收过程是化工生 产中常用的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 特定的液体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实现各组分分离的单元操作。精馏是常用 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操作,它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并借助于 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从而达到轻重组分分离的目的。 塔设备是一种重要的单元操作设备,其作用实现气—液相或液—液相之间 的充分接触,从而达到相际间进行传质及传热的过程。它广泛用于吸收、精馏、萃取等单元操作,随着石油、化工的迅速发展,塔设备的合理造型设计将越来 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塔设备一般分为连续接触式和阶跃接触式两大类。前者的 代表是填料塔,后者的代表则为板式塔。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吸收操作采用的 是填料塔,而精馏操作采用的则为板式塔。 填料塔的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压力降小,传质效率高,便于采用耐腐蚀 材料制造等,对于热敏性及容易发泡的物料,更显出其优越性。过去,填料塔 多推荐用于0.6~0.7m以下的塔径。近年来,随着高效新型填料和其他高性能 塔内件的开发,以及人们对填料流体力学、放大效应及传质机理的深入研究, 使填料塔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筛板塔是1932年提出的,当时主要用于酿造,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 维修方便,造价低,气体压降小,板上液面落差较小,相同条件下生产能力高 于浮阀塔,塔板效率接近浮阀塔。其缺点是稳定操作范围窄,小孔径筛板易堵塞,不适宜处理粘性大的、脏的和带固体粒子的料液。但设计良好的筛板塔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