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毕胜 苯 甲苯 乙苯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胜苯-甲苯-乙苯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胜苯-甲苯-乙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分离苯(1)-甲苯(2)-乙苯(3)混合物班级:化工06-2班姓名:毕胜指导教师:马庆兰设计成绩:设计任务书目录工艺流程简图第一部分精馏塔的工艺设计第一节产品组成及产品量的确定一、清晰分割法二、质量分率转换成摩尔分率三、物料平衡表第二节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一、回流罐温度二、回流罐压力三、塔顶压力四、塔顶温度五、塔底压力六、塔底温度七、进料压力八、进料温度第三节最小回流比的确定第四节最少理论板数的确定第五节适宜回流比的确定一、作N-R/R图min二、作N(R+1)-R/R图min三、选取经验数据第六节理论塔板数的确定第七节实际塔板数及实际加料板位置的确定附表:温度压力汇总表一、精馏段塔径二、提馏段塔径第九节热力学衡算附表:全塔热量衡算总表第二部分塔板设计第一节溢流装置设计第二节浮阀塔板结构参数的确定第三节浮阀水力学计算第四节负荷性能图第三部分板式塔结构第一节塔体的设计一、筒体设计二、封头设计三、人孔选用四、裙座设计第四部分辅助设备设计第一节全凝器设计第二节再沸器选择第三节回流泵选择第五部分计算结果汇总第六部分负荷性能图第七部分分析讨论附录参考资料第一部分精馏塔的工艺设计第一节产品组成及产品量的确定一、清晰分割法(P492)重关键组分为甲苯,轻关键组分为苯,分离要求较高,而且与相邻组分的相对挥发度都较大,于是可以认为是清晰分割,假定乙苯在塔顶产品中的含量为零。

现将已知数和未知数列入下表中:注:表中F 、D 、W 为质量流率,a 1、a 2、a 3为质量分率列全塔总物料衡算及组分A 、B 、C 的全塔物料衡算得,Wa 0.3F W a 0.01D 0.42F 0.013W 0.99D 0.28F WD F W ,3W 2=+=+=+=,由(1)、(2)两式,F F W 7267.0013.099.028.099.0==--⨯将式(5)代入式(4)解得,4123.07276.03.0,3==FFa W由式(1),0.2724F 0.7276)F (1W F D =-=-=由式(3),0.7276F 0.2724F 0.010.42F W ,2⨯⨯a +=解得,0.5735 W ,2=a说明计算结果合理已知,h t 8.8F =解得,ht 2.48.80.2724D ht 6.48.80.7267W ====⨯⨯二、质量分率换算成摩尔分率(P411)物性参数 化工热力学 P189注:温度单位K ,压力单位0.1MPa换算关系式:()∑=Ni i ijj j M aM a x 1=同理,解得进料、塔顶、塔底各组分的摩尔分率解得,hkmol 65.78h kmol 30.74hkmol 6.529==W D F =三、物料平衡表将以上的结果列入下表中:物料平衡表第二节 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一、回流罐温度一般应保证塔顶冷凝液与冷却介质之间的传热温差:℃=△20t已知,冷却剂温度:℃25=i t则,℃△回45=+=t t t i二、回流罐压力纯物质饱和蒸气压关联式(化工热力学 P199):饱和蒸气压关联式 化工热力学 P199以苯为例,434.02.562/15.3181/1=-=-=C T T x同理,解得MPa P b 1.00985.00⨯=∵atm P 1<回∴取MPa atm P 1.00133.11⨯==回三、塔顶压力塔顶管线及冷凝器的阻力可以近似取作0.15atm则,MPa P P 1.01653.1atm 15.115.0⨯==+=回顶四、塔顶温度露点方程:∑==ni ii p p y 11 试差法求塔顶温度五、塔底压力六、塔底温度泡点方程:p x p ni i i =∑=1试差法求塔底温度七、进料压力设计中可近似取:MPa P P P 1.02653.12⨯=+=底顶进八、进料温度(P498)物料衡算和相平衡方程:1)1(111,==-+∑∑==Ci Ci i i Fi x eK x1.0=e (质量分率)试差法求进料温度将代入方程式的结果列如下表中:106.02995.05564.02995.03268.0,=--=--=ii i F i x y x x e (摩尔分率)第三节 最小回流比的确定(P502)试差法求θ第四节 最少理论板数的确定(P503)6.813879.2lg )0162.06058.00085.09915.0lg(1lg ))()lg((min =-⋅=-=m W l h D h l x x x x N α(不包括再沸器)第五节 适宜回流比的确定21)1(75.0minmin567.0+-=+-=-=N N N Y R R R X X Y (不包括再沸器)一、作N-R/R min 图二、作N (R+1)-R/R min 图三、选取经验数据第六节 理论塔板数的确定(P504)联立解得,3.61.10==S R N N第七节 实际塔板数及实际加料板位置的确定(P465)液体粘度由查图确定(P375),smPa s mPa smPa c b a ⋅=⋅=⋅=29.025.023.0μμμ191185547.01.10285547.04.15=+=======RP T R RP T T P N N E N N E N N 进(不包括再沸器) N P 与假设实际塔板数N=30近似,可认为计算结果准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苯与乙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甲苯与乙苯
2.1.2进料状态
进料热状态以进料热状况参数q表达。进料状态有5种,可用进料状态参数q值来表示。进料为过冷液体:q>1;饱和液体(泡点):q=1;气、液混合物:0<q<1;饱和蒸气(露点):q=0;过热蒸气:q<0。q值增加,冷凝器负荷降低而再沸器负荷增加,由此而导致的操作费用的变化与塔顶出料量D和进料量F的比值D/F有关;对于低温精馏,不论D/F值如何,采用较高的q值为经济;对于高温精馏,当D/F值大时宜采用较小的q值,当D/F值小时宜采用q值较大的气液混合物。本设计中已制定为冷进料。
适宜回流比应通过经济核算决定,即操作费用和设备折旧费之和为最低时的回流比为适宜回流比。
(1)先求出最小回流比Rmin,取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1~2倍,即R=(1.1~2)Rmin;
(2)在一定的范围内,选5种以上不同的回流比,计算出对应的理论塔板数,作出回流比与理论塔板数的曲线。当R=Rmin时,塔板数为∞;R>Rmin后,塔板数从无限多减至有限数;R继续增大,塔板数虽然可以减少,但减少速率变得缓慢。因此可在斜线部分区域选择一适宜回流比。
(3)保证安全生产
例如酒精属易燃物料,不能让其蒸汽弥漫车间,也不能使用容易发生火花的设备。又如,塔是指定在常压下操作的,塔内压力过大或塔骤冷而产生真空,都会使塔受到破坏,因而需要安全装置。
以上三项原则在生产中都是同样重要的。但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中,对第一个原则应作较多的考虑,对第二个原则只作定性的考虑,而对第三个原则只要求作一般的考虑。
平衡线方程:
最小回流比可按ae线的斜率: (3-6)
故Rmin=1.4375
R=1.8Rmin=2.5875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3-7)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3-8)
平衡线方程可写为:

化工原理-苯-甲苯-课程设计(优秀九十分版本)

化工原理-苯-甲苯-课程设计(优秀九十分版本)

化工与制药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03 学生姓名发题时间:2012 年 6 月18 日一、课题名称苯-甲苯连续板式精馏塔的设计二、课题条件1.文献资料:【1】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齐鸣斋编,化工原理。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02 【2】贾绍义,柴诚敬编。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12【3】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

化工过程开发设计。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02【4】刘道德编。

化工设备的选择与设计。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04【5】王国胜编。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02【6】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任晓光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1.2.仪器设备:板式精馏塔3.指导老师:方继德三、设计任务1设计一连续板式精馏塔以分离苯和甲苯,具体工艺参数如下:原料苯含量:质量分率= 30.5%原料处理量:质量流量= 4.1 t/h产品要求:塔顶含苯的质量分率:98.5%塔底含苯的质量分率:1%塔板类型: 浮阀塔板2工艺操作条件:塔顶压强为4kPa(表压),单板压降≯0.7kPa,塔顶全凝,泡点回流,R =(1.2~2)Rmin。

3 确定全套精馏装置的流程,绘出流程示意图,标明所需的设备、管线及有关控制或观测所需的主要仪表与装置;4 精馏塔的工艺计算与结构设计:1)物料衡算确定理论板数和实际板数;(采用计算机编程)2)按精馏段首、末板,提馏段首、末板计算塔径并圆整;3)确定塔板和降液管结构;4)按精馏段和提馏段的首、末板进行流体力学校核;(采用计算机编程)5)进行全塔优化,要求操作弹性大于2。

5 计算塔高和接管尺寸;6 估算冷却水用量和冷凝器的换热面积、水蒸气用量或再沸器换热面积;7 绘制塔板结构布置图和塔板的负荷性能图;8 设计结果概要或设计一览表;9 设计小结和参考文献;10 绘制装配图和工艺流程图各一张(采用CAD绘图)。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 : 苯——甲苯二元物系板式精馏塔的设计2.设计条件 :常 压: 1p atm (绝压) 处理 量: 100kmol/h 进料组成: F x =0.45 馏出液组成:D x =0.98釜液组成: W x =0.035 (以上均为摩尔分率) 塔顶全凝器 泡点回流回流比: R =(1.1-2.0)R min 加料状态: q =0.96 单板压降: ≤0.7kpa 3.设 计 任 务 :1.完成该精馏塔的工艺设计(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筛板塔的设计计算).2.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塔板负荷性能图、精馏塔工艺条件图、精馏塔设备条件图. 3.撰写精馏塔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结果汇总).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工生产的理论知识,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健全合理的知识结构可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次化工原理设计是精馏塔的设计。

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十分重要的设备。

精馏塔内装有提供气液两相逐级接触的塔板,利用混合物当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将混合物进行分离。

在精馏塔中,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板之间上升,来自塔顶冷凝器的回流液从塔顶逐渐下降,气液两相在塔内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质传热过程,轻组分上升,重组分下降,使混合物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精馏塔的分离程度不仅与精馏塔的塔板数及其设备的结构形式有关,还与物料的性质、操作条件、气液流动情况等有关。

本设计我们使用筛板塔。

其突出优点为结构简单,造价低板上液面落差小,气体压强低,生产能力较大,气体分散均匀,传质效率较高。

筛板塔是最早应于手工业生产的设备之一。

合理的设计和适当的操作筛板塔能够满足要求的操作弹性而且效率高。

采用筛板塔可解决堵塞问题适当控制漏夜实际操作表明,筛板在一定程度的漏液状态下,操作是板效率明显降低,其操作的负荷范围较泡罩塔窄,但设计良好的筛板塔其操作弹性仍可达到标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word文档良心出品)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word文档良心出品)

绪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是《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总结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门课程及有关选修课程的基本知识去解决某一设计任务的一次训练。

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它也起着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不同于平时的作业,在设计中需要学生自己做出决策,即自己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进行过程和设备计算,并要对自己的选择做出论证和核算,经过反复的分析比较,择优选定最理想的方案和合理的设计。

所以,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益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训练和培养:1. 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包括从已发表的文献中和从生产现场中搜集)的能力;2. 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迅速准确的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4. 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5. 学习绘制简单的工艺流程图和主体设备工艺尺寸图6. 学会编写设计说明书。

第一节概述1.1精馏操作对塔设备的要求精馏所进行的是气(汽)、液两相之间的传质,而作为气(汽)、液两相传质所用的塔设备,首先必须要能使气(汽)、液两相得到充分的接触,以达到较高的传质效率。

塔设备是炼油、化工、石油化工等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气液传质设备。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部件的结构型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

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目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式穿过板上液层进行质热传递,气液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级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填料塔内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层,液体自塔顶沿填料表面下流,气体逆流向上(也有并流向下者)与液相接触进行质热传递,气液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属微分接触操作过程。

工业上对塔设备的主要要求是:(1)生产能力大;(2)传热、传质效率高;(3)气流的摩擦阻力小;(4)操作稳定,适应性强,操作弹性大;(5)结构简单,材料耗用量少;(6)制造安装容易,操作维修方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胜-苯-甲苯-乙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毕胜-苯-甲苯-乙苯
选用标准椭圆形封头,基本尺寸:
公称直径
曲面高度
直边高度
封头壁厚S=6mm
三、人孔选用
取圆形人孔规格Dg450,塔底、塔顶、进料处各设一人孔,精馏段、提馏段再各加一人孔
四、裙座设计
塔高径比17.5/1.4<30,采用圆筒形裙座
塔径为1.4m,裙座上需开2个Dg450的人孔
塔底有再沸器,裙座的座圈高度取4m
0.2974
1.0080
1.1729
1.1799
pb0
0.0985
0.3871
0.4587
0.4618
等式左边
3.4203
1.0056
0.8639
0.8587
等式右边
0.8582
0.8582
0.8582
0.8582
五、塔底压力
六、塔底温度
泡点方程:
试差法求塔底温度
t
90.0
120.0
128.0
128.7
由 ,P135附录七,
则降液管
受液盘:
由经验得,本塔采用凹形受液盘,盘深50mm
进口堰:
在用凹形受液盘时不必设进口堰
降液管高度:
底隙高度等于盘深
提馏段设计:
流型选择、降液管、堰尺寸的确定、降液管停留时间、降液管宽度及面积、受液盘、进口堰、降液管高度均与提镏段相同。
第二节浮阀塔板结构参数的确定
浮阀型式选择:
核算:
误差小于1%
第二节再沸器选择
a1
a2
a3
备注
进料(F)
0.28
0.42
0.3
给定
塔顶产品(D)
0.99
0.01
0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毕胜_苯_甲苯_乙苯

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原理课程设计_毕胜_苯_甲苯_乙苯

word格式整理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分离苯(1)-甲苯(2)-乙苯(3)混合物班级:化工06-2班姓名:毕胜指导教师:马庆兰设计成绩:日期:2009.6.8-2009.7.4设计任务书目录工艺流程简图第一部分精馏塔的工艺设计第一节产品组成及产品量的确定一、清晰分割法二、质量分率转换成摩尔分率三、物料平衡表第二节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一、回流罐温度二、回流罐压力三、塔顶压力四、塔顶温度五、塔底压力六、塔底温度七、进料压力八、进料温度第三节最小回流比的确定第四节最少理论板数的确定第五节适宜回流比的确定一、作N-R/R min图二、作N(R+1)-R/R min图三、选取经验数据第六节理论塔板数的确定第七节实际塔板数及实际加料板位置的确定附表:温度压力汇总表第八节塔径计算一、精馏段塔径二、提馏段塔径第九节热力学衡算附表:全塔热量衡算总表第二部分塔板设计第一节溢流装置设计第二节浮阀塔板结构参数的确定第三节浮阀水力学计算第四节负荷性能图第三部分板式塔结构第一节塔体的设计一、筒体设计二、封头设计三、人孔选用四、裙座设计第二节接管的设计第四部分辅助设备设计第一节全凝器设计第二节再沸器选择第三节回流泵选择第五部分计算结果汇总第六部分负荷性能图第七部分分析讨论附录参考资料第一部分 精馏塔的工艺设计第一节 产品组成及产品量的确定一、清晰分割法(P492)重关键组分为甲苯,轻关键组分为苯,分离要求较高,而且与相邻组分的相对挥发度都较大,于是可以认为是清晰分割,假定乙苯在塔顶产品中的含量为零。

现将已知数和未知数列入下表中:注:表中F 、D 、W 为质量流率,a 1、a 2、a 3为质量分率列全塔总物料衡算及组分A 、B 、C 的全塔物料衡算得,Wa 0.3F W a 0.01D 0.42F 0.013W 0.99D 0.28F WD F W ,3W 2=+=+=+=,由(1)、(2)两式,F F W 7267.0013.099.028.099.0==--⨯将式(5)代入式(4)解得,4123.07276.03.0,3==FFa W由式(1),0.2724F 0.7276)F (1W F D =-=-=由式(3),0.726F 0.274F 0.010.42F W ,2⨯⨯a +=解得,0.5735 W ,2=a1.00.41230.57350.013 W ,3W ,2W ,1=++=++a a a说明计算结果合理 已知,h t 8.8F =解得,ht 2.48.80.2724D ht 6.48.80.7267W ====⨯⨯二、质量分率换算成摩尔分率(P411)物性参数 化工热力学 P189注:温度单位K ,压力单位0.1MPa换算关系式:()∑=Ni i ijj j M aM a x 1=()3268.0168.1063.0114.9242.0114.7828.0114.7828.0111F ,1=++==∑=Ni i iM aM a x同理,解得进料、塔顶、塔底各组分的摩尔分率解得,hkmol 65.78h kmol 30.74hkmol 6.529==W D F =三、物料平衡表将以上的结果列入下表中:物料平衡表第二节 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一、回流罐温度一般应保证塔顶冷凝液与冷却介质之间的传热温差:℃=△20t 已知,冷却剂温度:℃25=i t 则,℃△回45=+=t t t i二、回流罐压力纯物质饱和蒸气压关联式(化工热力学 P199):CC S T T x Dx Cx Bx Ax x P P /1)()1()/ln(635.11-=+++-=-饱和蒸气压关联式 化工热力学 P199K t T 15.31815.273=+=回回以苯为例,434.02.562/15.3181/1=-=-=C T T x1.5)434.033399.3434.062863.2434.033213.1434.098273.6()434.01()/ln(635.11-=⨯-⨯-⨯+⨯-⨯-=-C S P P01.02974.09.48)1.5ex p(a S P MPa P =⨯=⨯-=同理,解得MPa P b 1.00985.00⨯=MPa P x Px P b D a D 1.02957.00985.00085.02974.09915.00,20,1⨯=⨯+⨯=⨯+⨯=回∵atm P 1<回∴取MPa atm P 1.00133.11⨯==回三、塔顶压力塔顶管线及冷凝器的阻力可以近似取作0.15atm 则,MPa P P 1.01653.1atm 15.115.0⨯==+=回顶四、塔顶温度露点方程:∑==ni i i p p y 11 试差法求塔顶温度℃顶2.85=t五、塔底压力MPaP P P P N P 1.03652.1atm 2.0⨯=+=≈⋅=全顶底单实际全△△△六、塔底温度泡点方程:p x pni i i=∑=1试差法求塔底温度℃底7.128=t七、进料压力设计中可近似取:MPa P P P 1.02653.12⨯=+=底顶进八、进料温度(P498)物料衡算和相平衡方程:1)1(111,==-+∑∑==Ci Ci i iFi x eKx1.0=e (质量分率)试差法求进料温度℃进9.112=t将代入方程式的结果列如下表中:106.02995.05564.02995.03268.0,=--=--=ii i F i x y x x e (摩尔分率)第三节 最小回流比的确定(P502)005.011,≤+--∑=ni ij Fi ij q x θαα ℃操作温度底顶1072/)(=+=t t t mMPa p p pm 1.02653.12/)(⨯=+=底顶操作压力试差法求θ563.1=θ882.11562.110085.01562.13760.29915.03760.211,min ∑==--⨯--⨯=--=ni ij D i ij x R θαα第四节 最少理论板数的确定(P503)3879.22315.26435.16657.35551.24618.01799.10000=⋅=======W D m b a Wb a D p p p p ααααα 6.813879.2lg )0162.06058.00085.09915.0lg(1lg ))()lg((min =-⋅=-=m W l h D h l x x x x N α(不包括再沸器)第五节 适宜回流比的确定21)1(75.0minmin567.0+-=+-=-=N N N Y R R R X X Y (不包括再沸器)一、作N-R/R min 图二、作N (R+1)-R/R min 图三、选取经验数据58.1/min =R R974.2=R第六节 理论塔板数的确定(P504)4.153895.016.83895.02123895.0)2747.01(75.0)1(75.02747.01974.2882.1974.21min 567.0567.0min =-+⨯=-+==-=-==+-=+-=Y N Y N X Y R R R X4.161603.1]7404.307820.65)0085.00162.0(3268.04156.0[)]()()[(206.02206.02=+=+=⋅⋅==T S R Dh Wl F l h S R N N N D W x x x x N N 联立解得,3.61.10==S R N N第七节 实际塔板数及实际加料板位置的确定(P465)℃操作温度底顶1072/)(=+=t t t m液体粘度由查图确定(P375),sm P a s m P a sm P a c b a ⋅=⋅=⋅=29.025.023.0μμμsmPa x i F i L ⋅=⨯+⨯+⨯=⋅=∑2538.029.02576.025.04156.023.03268.0,μμ3760.29088.01595.200===b a m p p α5547.0)2538.03760.2(49.0)(49.0245.0245.0=⨯=⋅=--L m T E μα191185547.01.10285547.04.15=+=======RP T R RP T T P N N E N N E N N 进(不包括再沸器) N P 与假设实际塔板数N=30近似,可认为计算结果准确。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连续精馏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连续精馏塔的设计
精馏塔塔体结构设计
根据物料性质、分离要求和操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塔径、塔高和塔板数,并进行强度校核 和稳定性分析。
塔内件和辅助设备选择与设计
根据物料性质、操作条件和分离要求,选择合适的塔板类型、填料类型、液体分布器等, 并进行详细设计。同时,根据热负荷和操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冷凝器、再沸器、回流罐等 辅助设备,并进行详细设计。
精馏原理
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 通过加热使轻组分汽化、冷凝使重组 分液化的过程,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分离。
精馏过程涉及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 通过回流比、塔板数等操作参数的控 制,实现不同组分的有效分离。
连续精馏塔设计原理
连续精馏塔是实现精馏过程的设备,由塔体、塔板、进料口、冷凝器、再沸器等组 成。
优化操作参数
通过优化操作参数,如降低回流比、 提高塔顶温度等,降低精馏塔的能耗 和排放。
采用热集成技术
采用热集成技术,如热泵精馏、内部 热集成精馏等,实现能量的有效利用 和降低能耗。
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
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处于 良好状态,降低因设备故障导致的能 耗增加和排放超标风险。
06
安全防护与环保要求
工艺流程顺畅、操作方便。
设备优化
02
针对设备选型和参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改进,提高
设备的分离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少投资。
控制系统设计
03
根据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系统,实现设备的
自动化操作和远程监控。
05
操作条件与优化策略
操作条件设定
塔顶温度
根据苯-甲苯体系的物性,设定合适的 塔顶温度,以确保塔顶产品达到预定的
纯度要求。
回流比
根据塔顶产品和塔底产品的纯度要求 ,以及塔的经济性考虑,设定合适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分离苯(1)-甲苯(2)-乙苯(3)混合物班级:化工06-2班姓名:毕胜指导教师:马庆兰设计成绩:设计任务书目录工艺流程简图第一部分精馏塔的工艺设计第一节产品组成及产品量的确定一、清晰分割法二、质量分率转换成摩尔分率三、物料平衡表第二节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一、回流罐温度二、回流罐压力三、塔顶压力四、塔顶温度五、塔底压力六、塔底温度七、进料压力八、进料温度第三节最小回流比的确定第四节最少理论板数的确定第五节适宜回流比的确定一、作N-R/R min图二、作N(R+1)-R/R min图三、选取经验数据第六节理论塔板数的确定第七节实际塔板数及实际加料板位置的确定附表:温度压力汇总表第八节塔径计算一、精馏段塔径二、提馏段塔径第九节 热力学衡算 附表:全塔热量衡算总表第二部分 塔板设计第一节 溢流装置设计第二节 浮阀塔板结构参数的确定 第三节 浮阀水力学计算 第四节 负荷性能图第三部分 板式塔结构第一节 塔体的设计一、筒体设计 二、封头设计 三、人孔选用 四、裙座设计第二节 接管的设计第四部分 辅助设备设计第一节 全凝器设计 第二节 再沸器选择 第三节 回流泵选择第五部分 计算结果汇总 第六部分 负荷性能图 第七部分 分析讨论附录 参考资料第一部分 精馏塔的工艺设计第一节 产品组成及产品量的确定一、清晰分割法(P492)重关键组分为甲苯,轻关键组分为苯,分离要求较高,而且与相邻组分的相对挥发度都较大,于是可以认为是清晰分割,假定乙苯在塔顶产品中的含量为零。

现将已知数和未知数列入下表中:注:表中F 、D 、W 为质量流率,a 1、a 2、a 3为质量分率列全塔总物料衡算及组分A 、B 、C 的全塔物料衡算得,Wa 0.3F W a 0.01D 0.42F 0.013W 0.99D 0.28F WD F W ,3W 2=+=+=+=,由(1)、(2)两式,F F W 7267.0013.099.028.099.0==--⨯将式(5)代入式(4)解得,4123.07276.03.0,3==FFa W由式(1),0.2724F 0.7276)F (1W F D =-=-= 由式(3),0.7276F 0.2724F 0.010.42F W ,2⨯⨯a += 解得,0.5735 W ,2=a 说明计算结果合理 已知,h t 8.8F =解得,ht 2.48.80.2724D ht 6.48.80.7267W ====⨯⨯二、质量分率换算成摩尔分率(P411)物性参数 化工热力学 P189注:温度单位K ,压力单位0.1MPa换算关系式:()∑=Ni i ijj j M aM a x 1=同理,解得进料、塔顶、塔底各组分的摩尔分率解得,hkmol 65.78h kmol 30.74hkmol 6.529==W D F =三、物料平衡表将以上的结果列入下表中:物料平衡表第二节 一、回流罐温度一般应保证塔顶冷凝液与冷却介质之间的传热温差:℃=△20t 已知,冷却剂温度:℃25=i t 则,℃△回45=+=t t t i二、回流罐压力纯物质饱和蒸气压关联式(化工热力学 P199):饱和蒸气压关联式 化工热力学 P199以苯为例,434.02.562/15.3181/1=-=-=C T T x同理,解得MPa P b 1.00985.00⨯=∵atm P 1<回∴取MPa atm P 1.00133.11⨯==回 三、塔顶压力塔顶管线及冷凝器的阻力可以近似取作0.15atm 则,MPa P P 1.01653.1atm 15.115.0⨯==+=回顶 四、塔顶温度 露点方程:∑==ni i i p p y 11 试差法求塔顶温度五、塔底压力六、塔底温度 泡点方程:p x pni i i=∑=1试差法求塔底温度七、进料压力 设计中可近似取:MPa P P P 1.02653.12⨯=+=底顶进八、进料温度(P498) 物料衡算和相平衡方程:1)1(111,==-+∑∑==Ci Ci i iFi x eKx1.0=e (质量分率)试差法求进料温度106.02995.05564.02995.03268.0,=--=--=ii i F i x y x x e (摩尔分率)第三节试差法求θ第四节 最少理论板数的确定(P503)6.813879.2lg )0162.06058.00085.09915.0lg(1lg ))()lg((min =-⋅=-=m W l h D h l x x x x N α(不包括再沸器) 第五节 适宜回流比的确定21)1(75.0minmin567.0+-=+-=-=N N N Y R R R X X Y (不包括再沸器)一、作N-R/R min 图二、作N (R+1)-R/R min 图 三、选取经验数据第六节 理论塔板数的确定(P504)联立解得,3.61.10==S R N N第七节 实际塔板数及实际加料板位置的确定(P465)液体粘度由查图确定(P375),smPa s mPa smPa c b a ⋅=⋅=⋅=29.025.023.0μμμ191185547.01.10285547.04.15=+=======RP T R RP T T P N N E N N E N N 进(不包括再沸器) N P 与假设实际塔板数N=30近似,可认为计算结果准确。

第八节 一、精馏段塔径查图得,32313231/4.3/9.2/800/807m kg mkg m kg m kg v v l l ====ρρρρ查图得(《课程设计》P66 Smith 气相负荷因数关联图),09.020=C 查图得,液体表面张力m N mN /0212.0/0209.021==σσ气相负荷因数0908.0)02.0(2.020==σC C最大容许气速s m C u VVL /152.1max =-=ρρρ 二、提馏段塔径试差法得,3.125=t 查图得,333231333231/9.3/5.3/0.3/749/756/761mkg m kg m kg m kg m kg m kg v v v l l l ======ρρρρρρ,,,,查图得,08.020=C 选择塔径1000mm第九节 热力学衡算回流罐:查图得,mol kJ H mol kJ H B A /21203/8498==, 第一块板:查图得,mol kJ H mol kJ H B A /27757/14380==, 塔顶:查图得,mol kJ H mol kJ H B A /62068/44449==, 进料: 同理,1045.027733390.043902322====y x y x ,,查图得,塔底:查图得,mol kJ H mol kJ H mol kJ H C B A /549/34977/20533===,, 塔顶冷凝器热负荷: 再沸器热负荷: 所需冷却水热量: 所需加热蒸汽用量:第二部分 塔板设计第一节 溢流装置设计精馏段设计 流型选择:塔径1000mm ,塔顶液相流量h m h kmol L /06.9/913== 根据P70,表2-5,选择单溢流塔板。

降液管、堰尺寸的确定:选用弓形降液管和平口堰,由经验值确定,mmh m D b mD l w w 5017.017.07.07.0=====堰高堰宽堰长不设进口堰,降液管下口至塔板距离mm h S 50= 降液管停留时间s t 5~3>降液管宽度b 及面积Ad 的确定:由70.0/=D l w ,P135附录七,0878.0/143.0/==T D A A D b , 则降液管20689.00878.0143143.0mA A mm D b T d ====面积宽度受液盘:由经验得,本塔采用凹形受液盘,盘深50mm 进口堰:在用凹形受液盘时不必设进口堰 降液管高度: 底隙高度等于盘深 提馏段设计:流型选择、降液管、堰尺寸的确定、降液管停留时间、降液管宽度及面积、受液盘、进口堰、降液管高度均与提镏段相同。

第二节 浮阀塔板结构参数的确定浮阀型式选择:普通采用F-1型浮阀,浮阀开度2.5~8.5mm ,选用标准化的F-1型浮阀,阀重34g ,直径48mm ,阀孔直径39mm浮阀的排列: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三角形底边长度S 取75mm 浮阀数及开孔率计算:初设mm z mm z mm z 507580321===,, 取阀孔动能因数13=D F 精馏段:保证阀孔气速应排列的浮阀数则以塔板总面积为基准的塔板开孔率%34.171414.3039.0414.311422=⨯⨯⨯=Φ P142附录十,查得,选择F1010型浮阀塔板。

提馏段:保证阀孔气速应排列的浮阀数则以塔板总面积为基准的塔板开孔率%08.201414.3039.0414.313222=⨯⨯⨯=Φ P142附录十,查得,选择F1010型浮阀塔板。

塔板布置图,见附图第三节 浮阀水力学计算精馏段:干板压力降Pa guP 3166.2779.19175.0==干△计算表明,浮阀在所取阀孔气速下处于刚刚全开,应取54.4mm 通过液层压力降L w g h h P ρ)(5.01+=液△堰上液面高度323)(1084.2wL L Lk h -⨯=P76,查图得,当7.0/=D l w 时,2866.58105.2=wl L,得04.1=k 雾沫夹带量(P76) 泛点率取%82~%80%57.761<=F降液管内液面高度p d ow w d h h h h h H ++++=△ h 忽略不计,07.005.07.03600832.8=⨯⨯=p w S h l L 淹塔不会发生 漏液检验:降液管内液体停留时间及流速: 提馏段:干板压力降Pa guP 45.2609.19175.0==干△计算表明,浮阀在所取阀孔气速下处于刚刚全开,应取35.2mm 通过液层压力降L w g h h P ρ)(5.01+=液△堰上液面高度323)(1084.2wL L Lk h -⨯=P76,查图得,当7.0/=D l w 时,95.108105.2=wl L,得06.1=k 雾沫夹带量(P76) 泛点率取%82~%80%73.761<=F降液管内液面高度p d ow w d h h h h h H ++++=△ △h 忽略不计,158.005.07.0360096.19=⨯⨯=p w S h l L 淹塔不会发生 漏液检验:降液管内液体停留时间及流速:第四节 负荷性能图(1)过量雾沫夹带线: (2)淹塔线: (3)过量漏液线: (4)降液管超负荷线: (5)液相负荷下限线: 负荷性能图,见附图第三部分 板式塔结构第一节 塔体的设计一、筒体设计塔顶空间高度m H D 2.1= 塔底空间高度m H B 3= 进料空间高度m H F 1.1= 筒体总高度m H H HH H D n i F T B i172.11.145.0)228(311=++⨯-+=+++=∑-=1000mm 塔径的筒体壁厚选Q235钢的5mm 二、封头设计选用标准椭圆形封头,基本尺寸: 公称直径mm D g 1000= 曲面高度mm h 2501= 直边高度mm h 252=三、人孔选用取圆形人孔规格Dg450,塔底、塔顶、进料处各设一人孔,精馏段、提馏段再各加一人孔 四、裙座设计塔高径比17<30,采用圆筒形裙座塔径为1m ,裙座上需开2个Dg450的人孔 塔底有再沸器,裙座的座圈高度取4m基础内环直径mm D D i 900)95.0~9.0(== 基础外环直径mm D D o 1100)18.1~08.1(==第二节 接管的设计塔顶蒸气出口管管径dD : P104,表3-5,s m u /150=P109,表3-8,选取公称直径Dg250接管 回流管管径dR :选用泵输送,取s m u R /2=冷凝液45℃,80680280621===m ρρρP106,表3-6,选取32522⨯=⨯S dg 进料管管径dF : 取s m e u u Vm /7.4==P106,表3-6,选取5.35722⨯=⨯S dg 塔底出料管径dW :取2164.97774/2.10===L L M sm u ρP106,表3-6,选取公称直径Dg50 塔底再沸器管径dL : 循环比5(质量比),取接管内液体流速1.3m/s P106,表3-6,选取公称直径Dg125 再沸器返塔管径dB : 选取公称直径Dg400第四部分 辅助设备设计第一节 全凝器设计P10,查表1-5,初选600=K错流传热温差℃△△4.20=='m mt t ε 总传热面积297.9336004.206001013.4m t K Q A m =⨯⨯⨯==ϕ△油走壳程,水走管程 选择FLA-600-130-16-2核算:误差小于1%第二节 再沸器选择选择FLA400-25-25-2第三节 回流泵选择绝对粗糙度取0.3mm《化工原理》P50,查得,04.0=λ 塔高m Z 21417=+=△ 根据经验取m L 50= 标准弯头90℃,75.0=ξ压力损失m H Z g P H mg u d L H f f 452.222181.98.806105.12.222)2(52=++⨯⨯=++==+=△△△△ρξλ《化工原理》P395,选择65AY-60A第五部分 计算结果汇总工艺计算结果汇总表设备计算结果汇总表第六部分负荷性能图精馏段:提馏段:第七部分分析讨论一、工艺计算过程中主要分析回流比的选取,回流比是精馏段操作的一个重要参数,其下限是最小回流比,采用较大回流比可减少理论板数和降低塔高,可降低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