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课件
合集下载
动物检疫实验室生物安全常见问题分析PPT课件

15
生物安全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
“实验室生物安全” (laboratory biosafety)一 词用来描述用以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 暴露及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以及实践。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 (laboratory biosecurity)是指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 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 的安全措施。
动物检疫实验室生物安全 常见问题分析
2010年10月22日
1
内容: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简要回顾 动物检疫实验室生物安全常见问题
2
第一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对动物检 疫实验室生物安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3
我国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6、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织等。 组织细胞的培养和某些类型的核酸的转染。
18
实验室相关感染
暴露途径:
气溶胶吸入感染:吸入悬浮空气中的病原体或带有病 原体的飞沫
粘膜接触感染:手部先接触病原体而其后再接触自己 的眼、口或鼻,病原体可透过这些器官的黏膜而进入 体内
经皮接种感染:病原体经皮肤的伤口或针刺进入体内 食入感染:进食遭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饮料 遭动物虫鼠咬伤或抓伤 遭蚊叮而染上登革热或日本脑炎等病
法
8
总局的相关要求
1、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的通知(国质检动函 [2009]112号)
生物安全
BIOSAFETY and BIOSECURITY
“实验室生物安全” (laboratory biosafety)一 词用来描述用以防止发生病原体或毒素无意中 暴露及意外释放的防护原则、技术以及实践。
“实验室生物安全保障” (laboratory biosecurity)是指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 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 的安全措施。
动物检疫实验室生物安全 常见问题分析
2010年10月22日
1
内容: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简要回顾 动物检疫实验室生物安全常见问题
2
第一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对动物检 疫实验室生物安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3
我国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 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6、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7、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织等。 组织细胞的培养和某些类型的核酸的转染。
18
实验室相关感染
暴露途径:
气溶胶吸入感染:吸入悬浮空气中的病原体或带有病 原体的飞沫
粘膜接触感染:手部先接触病原体而其后再接触自己 的眼、口或鼻,病原体可透过这些器官的黏膜而进入 体内
经皮接种感染:病原体经皮肤的伤口或针刺进入体内 食入感染:进食遭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饮料 遭动物虫鼠咬伤或抓伤 遭蚊叮而染上登革热或日本脑炎等病
法
8
总局的相关要求
1、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检疫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的通知(国质检动函 [2009]112号)
《生物安全培训》PPT课件

02 生物安全基本原则
防止交叉感染
总结词
措施
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在不同宿主之间 传播,导致原本无病的人群被感染。
实验人员应接受培训,掌握正确的消 毒和防护方法,了解常见病原体的传 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在生物安全培训中,应强调防止交叉 感染的原则,确保实验人员遵循严格 的生物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病原体在 不同宿主之间传播。
BSL-1级别
BSL-2级别
BSL-3级别
BSL-4级别
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 度和传播途径,将实验室 生物安全分为四个级别, 分别为BSL-1、BSL-2、 BSL-3和BSL-4,级别越 高,生物安全防护要求越 高。
适用于对人类和环境不 构成严重危害的病原体 ,如细菌、病毒等。
适用于具有一定危害程 度、通过直接或间接途 径传播的病原体,如炭 疽杆菌、SARS冠状病毒 等。
无害化处理
介绍动物尸体、组织、血液等废弃物的无害化处 理方法。
环保要求
强调动物实验废弃物处理应符合环保要求,避免 对环境造成污染。
05 公共场所生物安全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与要求
公共场所卫生标准
制定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包括空 气质量、水质、噪声等方面,确 保公共场所环境安全。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
建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明 确卫生管理责任,加强日常卫生 检查和监督。
实验动物选择
实验前准备
实验操作流程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 的动物种类、品系、年
龄和体重等。
包括实验动物的饲养、 适应环境、麻醉方法等。
详细介绍实验操作的步 骤、注意事项和安全防
护措施。
实验后护理
关注实验动物的恢复和 观察,确保动物福利。
生物安全ppt课件

腐胺
苯酚
石炭 酸
杀菌
无色晶体
有剧毒性和高度腐蚀性,可 致严重烧伤
ELISA实验涉及有毒及危险试剂
试剂名称 别名 主要作用 物理性状
主要毒害作用
会造成刺痛及暂时性变白
H2O2
戊二醛
丙三醇
双氧 水 胶醛 甘油
还原剂
无色透明液体
酶与蛋白联合
蛋白保护剂 生物缓冲液
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无色粘稠液体 白色粉末
吸入、摄入或经皮吸收有害
我国兽医工作进入一个新时期,为制 定、执行生物安全问题奠定了更为坚 实的基础。有条件、有能力解决兽医 活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二、兽医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
兽医工作的内含
从社会发展及动物需求出发,兽医开展 的相关活动。 • 目的是保障动物的福利和健康,保障人 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生产的 发展和保障人类需求;维护生态环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四、兽医实验室建设 • 人员与档案
我国兽医工作进入一个新时期
• 国家兽医局成立。 • 加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 。承担相应义
务、获得相应支持,兽医工作全面与国际接轨 • 兽医工作各项法律、法规、标准发布和施实,规 划的制定和推进。(国家标准、国际准则)。 • 国家兽医体系建设获重大进展(国家兽医官、执业 兽医、动物卫生执法、动物疾病控制、兽药生产 及监察、参考实验室等)。
1.兽医各学科实验室、临床诊断室等需使用 的各种试剂在不断增加,其中有毒有害试 剂的不正确使用和保管,会对接触者产生 危害,有的是致命性的危害。(实验室通用 危险)
对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工作者的忠告!
• • • • • 实验前对所有物质的性质要十分的熟悉。 处理具有挥发性和易吸入性物质要在通风厨内进行。 决不能用嘴吸取溶液。 处理大量酸碱时要带护目镜和合适的手套及面罩。 对于强酸强碱,避免溢出撒到皮肤和衣服上。若溢出,用 大量的清水稀释溢出物。 • 重金属盐通常为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大多为强有力的酶 抑制剂。对人、动物和环境是有害的。 • 几乎所有的以“ase”结尾的名词如过氧化氢酶(catalase), β-葡糖醛酸糖苷酶(β- glucuronidase)等都归为酶类。但 有些不是系统命名,如胃蛋白酶(pepsin)也是酶,由生 产厂商命名,其制品中含有缓冲物质等。要了解在这些物 质中所含原料的特性。 • 激光辐射(可见和不可见)都能引起对眼睛和皮肤的严重 伤害。
2024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ppt课件

《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 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
运输管理规定》等
02
实验室生物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流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确定评估目的和范围
明确评估的实验室类型、生物因 子种类、实验活动等内容。
组建评估团队
包括生物安全专家、实验室管理 人员、实验人员等。
制定评估计划
确定评估的时间表、方法、资源 等。
编制评估报告
将评估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提 出改进建议。
风险评估结果
对识别出的风险进 行量化和定性评估, 确定风险等级。
结论与展望
总结评估结果,展 望未来的改进方向 和计划。
03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实验室设计与建设要求
实验室选址
实验室布局
建筑材料
应远离人群密集区,通 风良好,便于排放废气。
分区明确,包括清洁区、 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确 保人流、物流不交叉。
BSL-2:适用于对人体、 BSL-3:适用于主要通 BSL-4:适用于对人体、
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 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 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
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 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 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
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 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
动植物和环境不会造成 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 或未知的、危险的致病
分析评估结果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 识别潜在的风险。
实施评估
通过现场检查、资料审查、人员 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
风险识别与分析
生物因子风险
识别实验室涉及的生物因子种类、 来源、传染性、致病性等特性,
分析其可能带来的风险。
实验活动风险
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ppt课件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物理限制的主要原则和要求
• 限制的工具不能作为常规的饲养工具。 • 工具的设计应合理,不要仅考虑实验的便利,主要考虑尽
量减少动物的不适,避免伤害。 • 尽量减少限制的时间,以达到实验目的为基准。 • 在限制过程中,如果发生损伤或严重的行为改变,应暂停
实验动物的护理和使用原则
• 实验动物饲养和使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和规定 • 应明确使用实验动物的理由和目的 • 明确实验所使用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动物的数量应满足统计学的要求。 • 完善操作规程,避免或减轻因实验对动物造成的不适和痛苦。包括使
用适当的镇静、镇痛或麻醉方法;禁止不必要的重复操作 • 严格按程序实施实验后动物的处理,包括麻醉、止痛、实验后的护理
• 使用实验室得到认可后,根据申请表中申请的动物种属 和数量,安排实验动物的饲养和使用。
• 实验动物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饲养和使用,禁止在实验 室饲养动物。实验操作结束时,动物须返回指定的饲养 区域内,不能在实验室内过夜。
• 动物实验应在实验室内指定的区域进行。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4.废弃物和尸体处理
1. 血液和体液标本的处理 用于抗体、抗原、病原微生物、生化指标等检查的血
液和体液,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并检测,检测后的标本经 121℃,30min高压消毒处理。 2. 动物脏器组织的处理
动物器官组织,尤其是用于病原微生物分离的组织按 照标准程序进行处理;用于病理切片的组织,均需要经 过 甲 醛 固 定 后 再 进 行 切 片 。 剩 余 的 组 织 经 121℃ , 30min高压消毒处理。
实验动物与生物安全课件

第二类
ABSL-3
第一类
ABSL-4
实验动物生物危害及控制
废弃物
动物粪便 动物尸体 野生动物及昆虫 动物致敏源 有害气体
动物饲养及实验人员安全防护
安全教育及操作培训 健康检查及接种疫苗 实验中个人防护 实验中意外损伤的防护
第十四章 实验动物与生物安全
实验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要求
危害程度分类
第四类 第三类
防护水平
ABSL-1 ABSL-2
实验室操作和安全设施
限制出入,穿戴防护服和手套。 ABSL-1的操作内容加上, 危险警告标志。 可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应使用Ⅰ级或Ⅱ级 BSC。废弃物和饲养笼具在清洗前先清除 污染。 ABSL-2的操作内容加上,进入限制,所有 操作均在BSC内进行,并穿着专用特殊防 护服。 ABSL-3的操作内容加上,严格限制出入, 进入前更衣,配备Ⅲ级BSC或正压防护服, 离开时淋浴,所有废弃物在清除出设施前 需先清除污染。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技术管理规范PPT课件

(1995)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1国务院
304号令)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1996
农业部7号令)
3 定义
兽医实验室(Veterinary Laboratory):一切从事兽医病 原微生物、寄生虫研究与使用,以及兽医临床诊疗和疫病 检疫监测的实验室。
兽医微生物(Veterinary Microorganisms):一切能引起 动物传染病或人畜共患病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
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总则
➢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内容包括: 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防护); 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二级防护); 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与规程。
➢ 兽医实验室除了防范病原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外, 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原体的逃逸
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总则
➢ 对每一特定实验室,应制定有关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 编写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并有专人负责生物 安全工作。
➢ 生物安全水平根据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和防护要求分为4 个等级,即Ⅰ、Ⅱ、Ⅲ、Ⅳ级。
➢ 有关DNA重操作和遗传工程体的生物安全应参照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执行。
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fil-ter):在额定风量下,对粒径大于等于0.3μm的粒子捕 集效率在99.97%以上及气流阻力在245 Pa以下的空气过滤 器。
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处理危险性微生物时所 用的箱形负压空气净化安全设备。分为Ⅰ、Ⅱ和Ⅲ级。
时间防护 距离防护 屏蔽防护
304号令)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1996
农业部7号令)
3 定义
兽医实验室(Veterinary Laboratory):一切从事兽医病 原微生物、寄生虫研究与使用,以及兽医临床诊疗和疫病 检疫监测的实验室。
兽医微生物(Veterinary Microorganisms):一切能引起 动物传染病或人畜共患病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
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总则
➢ 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内容包括: 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防护); 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二级防护); 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与规程。
➢ 兽医实验室除了防范病原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外, 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原体的逃逸
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总则
➢ 对每一特定实验室,应制定有关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 编写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手册,并有专人负责生物 安全工作。
➢ 生物安全水平根据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和防护要求分为4 个等级,即Ⅰ、Ⅱ、Ⅲ、Ⅳ级。
➢ 有关DNA重操作和遗传工程体的生物安全应参照 《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执行。
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fil-ter):在额定风量下,对粒径大于等于0.3μm的粒子捕 集效率在99.97%以上及气流阻力在245 Pa以下的空气过滤 器。
生物安全柜(Biosafety Cabinet):处理危险性微生物时所 用的箱形负压空气净化安全设备。分为Ⅰ、Ⅱ和Ⅲ级。
时间防护 距离防护 屏蔽防护
动物实验及安全管理ppt课件

2、常见人兽共患病源及防护-隔离、检疫、免疫、消毒 • • • • • • • • • • 汉坦病毒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弓形体 沙门氏菌 狂犬病毒 布氏杆菌 钩端螺旋体 志货氏菌 猴B病毒 结核杆菌
3、物理性、化学性、实验相关危害及防护
• • • • •
健全管理制度 建立危害报告制度 培训危害救治知识 配备急救设备材料 配备相关药品、疫苗。
4、生物安全分级
微生物危害分级: 第一級危險群(Risk group 1 , RG1)微生物 與人類健康成人之疾病無關。 第二級危險群(Risk group 2 , RG2)微生物 在人類所引起的疾病很少是嚴重的,而且通常有預防及 治療的方法。 第三級危險群(Risk group 3 , RG3)微生物 在人類可以引起嚴重或致死的疾病,可能有預防及治療 之方法。 第四級危險群(Risk group 4 , RG4)微生物 在人類可以引起嚴重或致死的疾病,但通常無預防及治 療之方法。
• 对于良好的实验室操作技术规范每个操作者都必 须时刻铭记在心。
• 对于每一个新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都应该给予 严格的训练,以使其掌握正确的要领,避免养成 不良的习惯,从而保证以正确的意识、操作技术 和工作习惯展开工作。
• 养成正确的生物安全意识非常重要,它可以使操 作者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避免失误和事故的发 生,哪怕即使发生意外,也会进行妥善的处理。
从事实验活动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 不管是谁,从事实验活动都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①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通过考核,获得上 岗证书; ②在开始相关工作之前,应对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 和其他危险物质以及相关操作进行危险评估,根 据国家对于各种微生物操作的危险等级划分和防 护要求以及危险评估的结果,制定全面、细致的 标准操作规程和程序文件。 对于关键的危险步骤设计出可行的防护設備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