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知识

合集下载

幼儿保健小常识(共10篇)

幼儿保健小常识(共10篇)

幼儿保健小常识(共10篇)幼儿保健小常识(一): 养生保健小常识"养生保健小常识",谁能正确"养生保健小常识"是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积累的,能够保养人们健康的小经验幼儿保健小常识(八): 4.社区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内容有哪些方面请回答!预防接种最重要.统计资料也是儿童保健工作的主要内容.幼儿保健小常识(九): 幼儿园的认知、技能、情感目标各包括哪些如认知包括对数学、语言、常识、科学、社会的一些知识,数学又分成数概念、图形、统计、分类、排序、空间、方位、时间、测量等等,数概念具体包括对1--10的数的感知和理解,能数和物体量的匹配等等,希望越具体越好!谢谢广大的教育工作研究者的帮助!把握《纲要》精神确立幼儿环境教育目标环境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综合环境素质得到提高,其教育目标包括情感目标、伦理目标、认识目标和行为目标,而作为学前教育这一特殊阶段,我们认为应该把情感目标放在首位.首先,《纲要》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应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是以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为依据的.幼儿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因而他们对环境价值的判断,对道德准则的衡量都处在无意识之中,其特点是可塑性很大,不善于控制和调节,情感不仅富有易变性,很容易受外界事物支配,而且还富冲动性,随着儿童经验的发展,随着儿童内抑制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儿童情感的稳定性和有意性就逐步增长起来.其中最重要的社会性情感,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尤为关键的是儿童情感的发展在儿童个性的形成立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此时引导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养成爱护公共环境的习惯,形成欣赏、关爱环境及生命万物的品质,对他们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现代社会要求和新型的公民格外重要. 其次,情感目标是教育过程中最为基础的目标,主要发展幼儿对自然,对人类的热爱,要树立幼儿对待环境的正确的价值观与态度,了解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通过环境教育,使幼儿自觉遵守环境道德准则,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并且能初步识别和抵制那些不自觉甚至侵害他人环境的不道德行为.幼儿保健小常识(十): (2023•平原县二模)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婴儿在医院刚出生就要进行预防接种,满两个月后要在户口所在地(或出生地)医院或防疫站办理接种登记.如图是临沂市预防接种证和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部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出生 1次第一次一月龄第二次二月龄第一次三月龄第二次第一次四月龄第三次第二次五月龄第三次六月龄第三次八月龄出免 1.5周岁加强一次四周岁加强一次 7周岁加强一次百白破二联一次加强一次(1)预防接种的疫苗主要是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针对儿童进行计划免疫的措施属于______;从免疫的类型分析,这种免疫属于______(2)从儿童计划免疫程序表可以看出,婴儿刚出生就要注射卡介苗,主要是因为婴儿出生后首先进行的重要生命活动就是______,卡介苗可以刺激婴儿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______,预防肺结核病.(3)乙肝疫苗是基因工程疫苗,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外衣壳蛋白,不含有内部的______,并非完整病毒.它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即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1)在人群中进行计划免疫,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们体内产生抗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因此在人群中进行计划免疫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疫苗进入人体后,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该病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2)婴儿出生后首先进行的重要生命活动就是呼吸,计划免疫是指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如给少年儿童接种卡介苗能有效的预防结核病.从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的免疫机理分析,卡介苗相当于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对结核杆菌起到免疫作用,预防肺结核病.(3)疫苗是由经过减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乙肝疫苗的主要成分是乙肝病毒的外衣壳蛋白,不含有内部的遗传物质,并非完整病毒.它不具备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保留了免疫原性,即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能力..故答案为:(1)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2)呼吸;抗体;(3)遗传物质秋季幼儿保健小常识幼儿园幼儿保健小常识。

幼儿园儿童健康保健知识

幼儿园儿童健康保健知识

幼儿园儿童健康保健知识幼儿园儿童健康保健知识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幼儿园时期是儿童健康保健的关键时期。

幼儿园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需要得到妥善的关注和保护。

因此,孩子们和家长们需要了解一些关于幼儿园儿童健康保健的知识,以便确保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以下是一些关于幼儿园儿童健康保健的重要知识和建议。

一、饮食营养1.合理饮食搭配:幼儿园儿童的每日膳食应包含五大类食物,即主食、蔬菜、水果、蛋类和鱼禽肉类,各类食物搭配合理,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

2.饮食习惯:养成定时定量吃饭的习惯,避免过量食用高糖、高脂食物,多鼓励食用蔬菜水果,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二、运动锻炼1.户外活动:每天安排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游戏等,帮助孩子们锻炼身体,增强体力和心肺功能。

2.体育课程:在幼儿园设置适当的体育课程,引导孩子们参与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如游泳、篮球、足球等,培养他们的体能和协调性。

三、卫生保健1.个人卫生: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修剪指甲、保持口腔卫生等。

2.环境卫生:保持幼儿园的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玩具和教学用具,确保孩子们的健康与安全。

四、预防传染病1.疫苗接种:及时按照国家规定的疫苗接种计划,为孩子接种疫苗,预防各类传染病。

2.个人防护: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个人防护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遮住口鼻等,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五、心理健康1.关心孩子情绪:留意孩子们的情绪变化,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

2.培养社交能力:组织适当的团体活动,帮助孩子们与他人互动,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六、眼保健1.用眼正确:合理安排用眼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适当休息眼睛,保护视力健康。

2.提供良好照明:确保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明亮,避免使用过于暗淡或刺眼的照明。

七、应对过敏1.了解过敏源:了解孩子是否有过敏史,并尽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如宠物毛发、花粉等。

2.加强室内清洁: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避免灰尘、霉菌等过敏原的滋生。

儿童保健科应知应会知识点

儿童保健科应知应会知识点

儿童保健学知识点一、发育基础:详见《儿童保健学>体格、神经心理发育,儿童营养与喂养等相关章节一、体格生长:1,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有相应的测量值,是机体量的改变。

发育:是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口生长和发育两者密不可分,共同表示机体的动态变化。

2.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与特点:生长发育都遵循一定规律:(1)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而有阶段性的过程;(2)各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3)儿童生长发育按照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有序变化过程;(4)存在个体差异。

3.体重:是身体各器官、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与体液重量的总和,是反映近期营养状况和评价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

青春期前儿童随年龄的增加体重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呈一非匀速过程。

生后3个月内婴儿体重增长约30g/d,3~4月间体重增长约20g/d,生后3~4月龄的婴儿体重约等于出生体重的2倍;生后第4~12个月体重的增长约等于生后O~4个月体重的增长,即12月龄时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3倍(9.5~10.5kg),故生后第一年是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为第一个生长高峰口生届第二年体重增加约2.5~3kg,为出生体重的4倍(12~13kg);2岁后至青春前期体重稳步增长,年增长约2~3kg。

体重粗略计算公式:3~12个月:体重=[月龄+9 ]/2 1~6岁:体重=年龄(岁)×2+8 7~12岁:体重=年龄(岁)x3+24.身(长)高:代表头部、脊柱和下肢长度的总和。

3岁以下小儿测量时应采用仰卧位,故称身长。

身高是反映长期营养状况和骨骼发育最合适的指标,不易受暂时营养失调的影响。

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3月龄身长61~63cm,增长约11~13Cm;l岁时约为出生时身长的1.5倍,5-77cm。

出生后第一年身长增加约25~27cm,是生后增长最快的时期,生后第二年增长速度减慢,平均年增长约10~12cm,即2岁时身长为85—87cm0 2岁后到青春期前每年增长速度较稳定,约5~7cm。

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大全 儿童日常保健小常识

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大全 儿童日常保健小常识

儿童日常保健小常识一、幼儿园秋季保健护理一、穿衣想要呵护孩子的健康,家长们要和幼儿园的老师们一起配合。

孩子在幼儿园有充足的活动时间,在玩耍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流汗问题。

为了预防孩子流汗感冒,我们要为孩子多准备贴身衣物,放在幼儿园中。

老师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及时为孩子更换贴身内衣,防止孩子着凉感冒。

多为孩子准备几件衣服,方便孩子替换。

由于孩子在室内上课和室外做活动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状态,做活动的时候,孩子觉得热,喜欢穿少一些。

室内上课,孩子们都比较安静,也可能会觉得冷。

有些地方在春季还是比较寒冷的。

建议爸爸妈妈们为孩子准备方便穿脱的外套。

二、饮食孩子的饮食问题一直是爸爸妈妈们所关注的。

幼儿园们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营养安排以及饮食健康。

饮食健康包括食材的新鲜性以及饮食餐具的卫生性。

要指导孩子们健康饮食。

勤洗手,预防腹泻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孩子适合吃哪些食物?1.维生素A。

维生素A是孩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

春季容易出现流行性感冒问题,孩子要注意预防呼吸道方面的感染,需要借助食物提高免疫能力。

因此,饮食上还是要选择维生素A含量较多的食物,比如有胡萝卜和一些绿色蔬菜。

丰富维生素C。

春季幼儿园护理中,补充维生素C,能够增强孩子自身的抵抗能力。

3.补充食用菌。

春天也是孩子们长高的好机会。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也建议孩子们多吃一些含钙多的食物,同时也要调节肠胃健康,选择食用一些食用菌。

比如蘑菇和木耳等等。

4.粗粮。

在幼儿园配餐中,饮食的多样性才能够提高孩子们的饮食兴趣。

我们也可以为孩子准备粗粮类型的食物。

比如为孩子准备玉米或者是地瓜,这些都含有丰富营养。

三、居住幼儿园的卫生环境问题对于孩子健康影响存在直接关系。

特别是春季容易存在流感病毒。

在节假日期间,幼儿园要组织工作人员对园内的一些设施进行消毒,从而能够更好的预防病毒的感染。

孩子所使用的被褥,爸爸妈妈们也要趁着放假的机会,为孩子清洗被褥。

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孩子的居住环境卫生。

儿童保健知识_妇幼宣传

儿童保健知识_妇幼宣传

儿童保健知识_妇幼宣传儿童保健是指针对0-18岁儿童的健康护理措施和知识,旨在维护儿童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发展。

妇幼宣传在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父母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儿童的健康水平。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儿童保健知识,供妇幼宣传使用。

1.合理的饮食儿童的身体发育需要足够的营养,因此要保证他们的饮食均衡。

父母应尽量提供新鲜、天然和多样化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蛋白质食物等。

还要避免过多的油腻食物和糖分,这有助于预防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

2.定期体检儿童的身体健康状况需要通过定期体检来进行评估。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在体检过程中,医生会对儿童的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心肺功能等进行全面检查。

3.充足的睡眠儿童的脑力和身体发展对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很大的依赖。

根据年龄的不同,儿童每天需要不同的睡眠时间。

父母应确保孩子有固定的睡眠时间和环境,更加注意不让孩子睡太晚。

4.科学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父母应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以增强体质、促进全身器官和系统的发育。

此外,儿童也可以参加一些体育课程,如舞蹈、游泳班等,有助于增强协调性和灵活性。

5.保持口腔卫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父母应引导孩子正确刷牙,每天至少刷两次,每次两分钟。

此外,定期带孩子去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问题,如龋齿和牙周炎。

6.注意视力保护现代社会,儿童经常长时间地面对电子屏幕,容易造成视力问题。

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孩子的视力,如控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适度的眼保健操等。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视力问题,应及时带孩子去眼科检查。

妇幼宣传应该密切关注这些儿童保健知识,并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进行广泛宣传。

同时,也可以通过传单、海报、讲座等形式向父母传授这些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健康。

幼儿园保健知识内容(精选10篇)

幼儿园保健知识内容(精选10篇)
第 二十七 页
量,动静交替。 8、让小儿到大自然中去锻炼,有氧锻炼是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好方
法,可大多数父母都是怕孩了冻着,很少有怕孩子热着的,早早就给 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盖上厚厚的被子,天气刚刚有些凉意,就闭门 闭窗,这无异于剥夺了小儿在大自然锻炼的机会。
9、秋燥食粥最适宜,粥具有清火养胃健脾之功效,把它与一些生 津养阴润肺的食物共同煨食服用,对于改善秋燥症状大有益处。
第 三十二 页
3.幼儿外出活动时,必须要是适量运动,及时穿脱衣服,补水。 4.尽量同步孩子在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学会自理。 三、如何给孩子正确用药 不要给孩子进补: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补品就是正常科学的日常 饮食。 四、孩子患病后的科学护理 1.注意休息,多喝白开水。若要小儿安,须予三分饥与寒注意饮 食清淡,吃七八分饱。 2.根据季节变化及时增减衣服,没有特殊情景,不要穿得过多。 五、幼儿园如何制定带量食谱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和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儿童每 日膳食中营养素推荐摄入量表,按照幼儿生理需要摄入热能和各种营 养成分的需求,制定幼儿园带量食谱。做好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 彩搭配。 六、家长配合 1.早晨不要让孩子空腹喝冷饮食品、牛奶、豆浆;排队晨检时嘴 巴不要有食物。 2.关注教师发的信息。 3.有疑问可及时咨询园医。 幼儿园保健知识资料(七): 幼儿户外活动时应注意什么?
10、对孩子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促进核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白我防范意识。
幼儿园保健知识资料(四): 你是用什么消毒液?怎样使用的? 常用 84 消毒液配制剂量: 1.桌子:两餐前两点前请按 1:100 比例配置的 84 消毒液,然后 用抹布或喷壶对桌面、桌腿、边缘及下头进行擦拭或喷雾。 2.椅、柜、把手、床边、窗台、扶手、水龙头、墙面:每一天午 饭后、傍晚孩子离园后请按墙面 1:50 其他 1:100 的比例配置消毒液, 用抹布或喷壶进行擦拭或喷雾。 3.地面及厕所:请按照 1:50 的比例配置消毒液,按照地面随脏 随拖随喷雾、厕所随用随冲随喷雾的方法,每一天至少 4 次对厕所和 地面进行消毒,洗刷间的水龙头、水管、墙面等处要每次用前都消毒。 4.毛巾:每周两次将毛巾投放在 1:200 比例配置的消毒液中浸泡

幼儿保健知识大全

幼儿保健知识大全

幼儿保健知识大全幼儿的健康是每个家庭都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

幼儿保健知识的掌握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成长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些幼儿保健知识的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家长们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健康。

1.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包括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家长可以教育孩子要经常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到脏物后,养成洗手的习惯,以防止细菌感染。

2. 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他们需要充足而均衡的营养。

家长应该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建议多食用新鲜蔬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限制垃圾食品的摄入。

3.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幼儿需要足够的休息来保证他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健康。

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此外,幼儿在睡眠时也要注意睡姿的正确,避免睡眠不足或者姿势不正确导致的健康问题。

4. 预防疾病的接种:接种是预防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家长应该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及时带孩子去接种相应的疫苗。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5. 预防意外伤害:幼儿期孩子的身体机能还不健全,容易发生意外伤害。

家长要注意家庭环境的安全,将危险物品放置在孩子无法接触到的地方。

此外,还要教育孩子有关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灾逃生等知识,增加他们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6. 定期进行体检:定期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幼儿健康问题的早期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体检时,医生会评估孩子的身高、体重、视力、听力等,以及进行一些常见疾病的筛查,比如贫血、口腔问题等。

7.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幼儿期孩子的心理健康也非常重要。

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尽量提供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

如果孩子有异常的情绪表现,比如焦虑、抑郁等,应该及时与专业人士进行咨询和干预。

8.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幼儿期是孩子建立社交关系的重要时期。

儿童保健小常识健康讲座总结

儿童保健小常识健康讲座总结

儿童保健小常识健康讲座总结
儿童保健小常识健康讲座总结如下:
1. 正确的饮食习惯:提倡多吃蔬菜水果和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避免过多的糖分和垃圾食品。

2. 注重身体锻炼:儿童应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包括户外活动、游戏和体育运动,以促进身体发育和强健身体。

3. 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规律的睡眠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免疫力提高。

4. 预防传染病:儿童应接种疫苗,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交叉感染,避免接触感染源。

5. 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减少儿童对电视、电脑和手机的使用时间,防止过度依赖和视力损害。

6. 心理健康关怀: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关注,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情感。

7. 安全教育和防护:教会儿童有关交通安全、火灾安全、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总之,儿童保健小常识健康讲座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以维护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保健知识母乳喂养优点1、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死亡率,国内外资料表明,不同喂养方式的婴儿其死亡率不同,人乳喂养者显著低于其他方式喂养。

2、降低婴儿患病率,如完全母乳喂养的婴儿很少患腹泻,是因为人乳中各营养素的含量及比例适合于婴儿的消化功能,而且还含有多种免疫因子,又不会受到污染的缘故。

3、减少营养不良的危险性,人乳是最适合婴儿营养需用和消化能力的食物,又能使乳儿少患传染病,故能保证婴儿正常生长。

4、增进母婴感情交流,使婴儿获得安全感,有利于婴儿情感发育。

5、其他,尽早进行母乳喂养能促使胎粪排出,降低胆红素肠肝循环,有利于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

资料表明,母乳喂养还能减少乳母患乳腺癌和卵巢肿瘤的可能性。

辅食添加一、辅助食品是除母乳或配方奶粉以外,为过渡到成人固体食物所添加的富含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食物。

二、添加目的为完全断离母乳作准备。

1、产后6个月以后的母乳营养已不能满足婴儿成长,如铁营养素。

2、婴儿消化功能逐步成熟。

3、促进婴儿咀嚼、吞咽功能及味觉发育。

三、添加时间取决于婴儿消化道发育成熟程度以及婴儿生长所需,一般婴儿4~6个月龄应逐步添加其他食物,过早添加易增加婴儿食物过敏和肠道感染的机会,延迟添加会使婴儿错过咀嚼、吞咽功能和味觉发育的敏感期(4~6月),使以后进食其他成人食物困难、营养摄入不足而产生营养不良。

四、添加食物的选择原则第一种辅助食物的选择,应是婴儿易于吸收、不易产生过敏、可补充一定量的铁营养素的食物,强化铁米粉为首选,其次是根、块茎、蔬菜和不易产生过敏的水果如香蕉、苹果,动物性食物应延迟到6个月以后,以减少食物过敏的机会。

五、添加方法1、用勺有利于咀嚼与吞咽功能发育。

2、一种到多种先习惯一种食物,再引入另一种食物,引入新食物时暂停用其他辅食,以便观察婴儿对引入食物的反应。

引入食物品越多越利于婴儿味觉发育。

3、从少量到多量先每日一到二匙,至婴儿会吞咽不吐,习惯味道后逐渐加量,7~8月后可替代1~2次母乳或配方乳。

4、从细到粗、从稀到稠4~6个月龄半流质,7~9个月龄后小块固体食物。

六、杯与奶瓶使用应训练婴儿7个月后用杯饮奶与水,有益于口腔和心理行为健康,婴儿一岁后应完全断离奶瓶。

七、自己进食8~12月龄始让婴儿学习抓握食物,有利于眼手协调和独立能力、自信心的发展。

儿童保健知识生长监测对个体儿童的体重进行定期连续的测量,并将测量值记录在生长发育图中,观察分析其体重曲线在生长发育图中的走向,目的是早期发现生长缓慢现象,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促使小儿充分生长。

一、定期、连续、准确测量个体儿童体重新生儿出生时要测量出生体重,一岁内测5次(1、3、6、8、12月龄),1~2岁测3次(18、24月龄),2~3岁测2次(30、36月龄),每次测量时间最好在小儿出生日期。

二、在生长发育图中描记小儿的体重曲线每次测量小儿体重后在生长发育图横坐标上找出小儿本次测量体重的月龄,在纵坐标上找出体重测量值,在月龄上方与体重值相交的空格内画一圆点,再画一条线将本次圆点与前次画的圆点连接成线。

三、评价小儿的体重曲线在生长发育图中的走向,分析曲线变化的原因。

四、根据监测儿童体重曲线的变化的形式及变化原因,指导家长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定期健康检查是儿童保健工作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检查达到如下目的:1、了解体格和神经精神发育状况、喂养、护理、教养和环境等,有无不利于小儿生长和发育的因素,设法预以消除。

2、检查有无营养性疾病和其他异常情况,给予矫治。

3、了解并督促免疫程序,进行计划免疫。

4、对家长进行优育、优教的宣传和指导。

因此,定期健康检查对保护儿童健康、预防疾病、监测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般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7天、满月各检查一次,一岁内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各检查一次,1~3岁每6个月检查一次,3~7岁每年检查一次。

检查内容有问诊、体格测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儿童保健知识免疫程序的实施严格按免疫程序实施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免疫效果,使接种疫苗的人群达到和维持高度免疫水平,有效地控制相应传染病的流行,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儿童免疫程序为:免疫年龄制品名称出生卡介苗(初种)2个月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初服)3个月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复服)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一针)4个月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复服)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二针)5个月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三针)8个月麻疹减毒活疫苗(初种)1.5-2岁百白破混合制剂(加强针)4岁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复服)7岁卡介苗(复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复种)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12岁卡介苗(复种农村)除计划免疫的四种疫苗外,根据当地流行情况,还可实施下列预防接种:1、乙型脑炎疫苗初种年龄为1岁,共注射2针,间隔7-10天,2、3岁各加强一针。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每年10-11月份为6月以上小儿接种,皮下注射1针为基础免疫,第二年再注射一次作为加强免疫。

3、乙肝疫苗(1)、对于HB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和1月龄时,各接种1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2、3、6月龄各接种乙肝疫苗。

(2)、对HBsAg阴性的母亲,新生儿按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

(3)、对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普遍接种乙肝疫苗,2岁以下未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免验接种,2岁以上者均需筛查HBsAg、抗-HBs、抗-HBc,如果三项均为阴性(包括低滴度抗-HBs者)应视为易感者,按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

儿童保健知识小儿龋齿可以预防吗?龋齿是由细菌、饮食等多个因素导致的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小儿多发疾病,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俗称“蛀牙”,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

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还可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但小儿龋齿是可防可治的,而且预防是关键。

1、增强牙齿的抗龋性。

主要是通过氟化法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层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

氟牙膏刷牙法,一般浓度为0.4%氟化钠,儿童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有一定降低龋齿的效果。

2、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

加强宣传教育,使儿童从小养成口腔卫生习惯,以改变口腔环境,创造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其中,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

小儿可由家长用柔软毛巾或绒布擦洗牙齿。

3岁以后就可以开始学习刷牙。

要做到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里里外外都刷到,还要注意刷后牙的咬面,尽可能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睡前刷牙更为重要。

同时,选择合适的牙刷亦较为重要,幼儿使用的牙刷毛束不超过2排,每排5-6束,毛质要软,小学生使用的牙刷毛束不宜超过3排,每排6-7束。

3、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

近年来食糖消耗量增加,精制食品显著增多,应注意教育儿童养成少吃零食和糖果糕点的习惯,睡前不吃糖,注意儿童三餐的质和量。

重视母乳喂养婴儿,从幼儿开始就养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含钙、磷、维生素等较为丰富的食物的习惯,要尽可能多吃些粗粮。

4、定期带孩子到卫生所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儿童保健知识婴儿正常发育图谱1月俯卧时尝试着要抬起头来;2月垂直时能抬起头来;3月俯卧时以肘支起前半身;4月扶着两手或髋骨时能坐;5月坐在妈妈身上能抓住玩具;6月扶着两个前臂时可以站得很直;7月自己会坐;8月会爬;9月扶着栏杆能站立;10月推着推车能走几步;11月牵着一个手会走;12-14月会自己站立;15月会蹲着玩;18月会爬小梯子。

挖掘儿童潜能始于零岁0-3岁是小儿全身各脏器器官及生理功能不断发育成熟,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大脑及神经发育的黄金阶段,从新生儿开始早期教育能使正常儿童更聪明,使窒息、早产等围产因素可能影响智力发育的高危儿避免智力低下。

理论研究证明,出生后2-3年内脑发育最快,出生时脑重量是成人重量的25%,而体重只占成人的5%,6个月时脑重量占成人的50%,而体重到10岁才达到成人的50%,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变慢。

可见,婴儿大脑发育大大超过身体发育的速度。

婴幼儿时期是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年龄愈小,发展愈快,在3岁以下,特别是0-1岁小儿的智能发育日新月异。

人的学习能力是有关键期的,人生下来就有很多潜能,如不给予丰富的环境刺激,使这些能力发挥出来,其潜能就会消退,永远也激发不出来。

所以,人学习的黄金期是3岁以前,挖掘儿童潜能始于零岁,坚持量力、直观、主动、启发、连续、鼓励、环境、讨论、控制、指导、暗示、轻松、统一等原则,可以于孕期当中,在医生的指导之下采用播放音乐或抚摸胎儿等方式对胎儿进行胎教,出生后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训练小儿,促进小儿健康成长、协调发展。

培养小孩良好的饮食习惯1、饮食定时定量,不要随便吃零食;水果放在饭后吃,不能以过多的水果代替粥、饭。

2、食前要洗手并有进食的准备时间,不要让孩子玩得高兴时立即进食,也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

3、应按时添加辅食,哺喂时母亲可用语言、动作引起小儿兴趣,以增加小儿的食欲,每天进食不要过多,冷热要适度。

4、对孩子进行自食训练。

1岁内的孩子可逐步学会自己拿着饼干等食物吃;1岁半的小儿已经能掌握匙子,可以试着让孩子自己吃;4岁以后的孩子可学会用筷子吃饭。

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吃,不要因为孩子吃饭慢就不让他自己吃,以致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

5、吃饭时精神要集中,家长不要说与吃饭无关的话,不要边看电视边进食,不能让孩子满地跑着吃,不要勉强小儿进食。

6、不要在就餐时责骂或训斥小孩,发生事情要在饭后处理,以免影响小儿正常的消化功能。

7、每次不要给过多的饭菜,宁可吃完后再添。

要使孩子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不要吃剩。

8、不要把小儿养成是饭桌的中心人物。

当小孩任性发脾气时,更不可用食物来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9、针对小儿模仿力强,大人吃饭要做好榜样,特别是不要在小儿面前议论某种食物的优劣,以免小儿形成挑剔饭菜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