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温度与内能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 12.1温度和内能 ppt课件

沪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 12.1温度和内能 ppt课件

互 相 吸 引 的 分 子 有 没 有 势 能 呢
2、物理科学法 :
类比
结 论 : 互 相 吸 引 的 分 子 也 具 有 势 能
?
③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 具有势能。
讨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 没有势能呢?
结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 势能。
三.内能跟温度的关系?
温度越高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
3、摄氏温度
温度单位:摄氏度(℃)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50
记作1℃
40 50
0
10
20
30
60
70
80
90 100
0
-1 ℃
等分100份 1份为1摄 氏度
100
101 ℃
读数练习: 1.人的正常体温是37℃ 读作37摄氏度 2.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 -4.7℃ 读作负4.7摄氏度 或零下4.7摄氏度
试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操作依次排列 B A D C E F 。 为______ ___________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物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
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E.取出温度计 F.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373 100 ℃=_____K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_____Biblioteka 3.2010
记作12℃ 读作12摄氏度
0
4.
负4摄氏度 或零下4摄氏度 读作
0
记作-4 ℃
10
范围: -20℃~110 ℃
实验用温度计
分度值: 1 ℃ 根据水银的热胀冷缩 原理: 的性质制成的

第一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温度和内能—2020年秋季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共24张PPT)

第一章 第二节 第一课时 温度和内能—2020年秋季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共24张PPT)

7. 以下例子中,主要用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B)
A.用手抱着冰块,冰块融化 B.双手相互搓动,感到暖和 C.用煤气烧水 D.放在热汤中的金属勺子很快变得烫手
8. 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当热传递停止时 (B)
A.两个物体内能相等 B.两个物体温度相等 C.两个物体热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D.用火种引燃木柴的过程与钻木取火的原理不相 同
11. 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60℃的水一定比 30℃的水的内能大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物体的热量也增加 C.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的 D.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一定降低
12. 热水的“热”是指 温度 ;摩擦生热的“热” 是指 内能 .(填“内能”“温度”或“热量”)
13. 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 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t1 时刻物体分子总动能 大于 t2 时刻物 体分子总动能,t2 时刻物体内能 大于 t3 时刻物体内 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 (教材改编题)某同学学习了“热传递 可以改变内能”后,为了探究其他改变内能的 方法,他在广口瓶内装入一些细沙,用带孔的 软木塞堵住瓶口,并在木塞的小孔中插入一支温度计, 如图所示,然后用干燥的厚棉布裹住广口瓶,用力迅速 上下摇动瓶内细沙.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
第1课时 温度和内能
1. 温度表示物体的 冷热 程度.温度反映了构成 物体的大量分子 做无规则运动 的剧烈程度.物体内 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叫做 热运动 .热运动与
温度 有关:温度越 高 ,扩散越 快 ,分子无 规则运动越 剧烈 .
2. 物体内所有分子的 动能 和分子间相互作用 的 势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 焦 耳 (J).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课件:专题一 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

九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课件:专题一 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

9.下列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同一物体温度高时含有的热量多,温度低时含有的热量少 B.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C.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 量 D.搓手变暖和,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手的热量增加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机械能为零的物体,内能一定也为零 B.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 C.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温度升高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 D.用气筒对自行车车胎打气过程中,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 车胎内气体的内能
法正确的是( D ) A.t1时刻物体含有热量最多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比t3时刻内能小 D.t1时刻分子动能比t2时刻大
17.如图所示,图甲将装有热奶的奶瓶放入室温的水中,容器中水温 约20 ℃,热奶的温度约90 ℃,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测量一下容器中水的 温度和奶瓶中热奶的温度,图乙为热奶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该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要吸收热量 C.冰熔化过程中,内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 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0 ℃的冰块内能不能为零 D.温度相同的两物体不会发生热传递
A.物体运动时动能的大小
B.物体势能的大小
C.物体内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D.分子势能的大小
2.关于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B.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内能越大
C.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一节《温度与内能》PPT共24页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一节《温度与内能》PPT共24页
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一节《温 度与内能》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4:温度、内能 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4:温度、内能 课件 (共28张PPT)

中考特训
★比热容
7.(2018·烟台)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
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沙子
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
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D )
A.密度
B.内能
C.热量
D.比热容
中考特训
8.(2018·桂林)经常下厨的小关发现,同时用 相同的燃气灶加热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 食用油,油的温度总是升高得快些.这是因为 ( B) A.水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B.油的比热容小,吸热后温度升高得快 C.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在相同的时间内,油吸收的热量较多
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 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__酒__精___做测温物质.
重难点突破
2.分子动理论初步知识 (2018·随州)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
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 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C )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粘接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
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
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
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重难点突破
2.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D )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 力 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 的热运动越剧烈
中考特训
★分子热运动 3.(2018·自贡)关于分子热运动及热现象,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与液体中 B.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0℃的冰块内没有内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19张ppt)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19张ppt)

定义:
改变 物体 内能 的方 式
热 发生条件: 传 热量传递方向: 递 结果:
实质:
做 规律
功 实质:
练一练
1.在下列选项中,物体内能的改变是通过做功实现的是( C D )
A.在炎热的夏 天,在啤酒中 放入一些冰块, 啤酒变凉
B.太阳能热 水器水箱中 的水被晒热
C.行驶的汽车, 轮胎会变热
D.划火柴, 火柴燃烧
3.老师在做“向装有少量水的瓶子内打气”的实验过程中,不
断的向瓶内打气,使得瓶内的水蒸气,气压增大,水蒸气的内
能 增加 (填“增加”或“减少”),温度 升高 (填“升高” 或“降低”)。 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 白雾 , 这是因为水蒸气对瓶塞 做功 ,内能 减少 (填“增加”或 “较少”)。温度 降低 (填“升高”或“降低”)。 水蒸气 而液化 成小液滴。白雾未消失时,如果马上盖上塞子,再次向 瓶内打气,则会看到 白雾马上消失 。
练一练
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热量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练一练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的温度降低,它含有的热量就减少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吸收了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的内能越大,含有的热量越多。
注: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练习二
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做功 和_热__传__递__
2.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__热__传__递__的方法增 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 转移 ; 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 做功 的方法增加手 的内能,在这过程中, 机械 能转化为内能.

福建省福州市九年级物理 121《温度与内能》课件

福建省福州市九年级物理 121《温度与内能》课件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实验用温度计
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线
光测

温度计课小结
▪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 3、0 ℃ 和100 ℃的规定:(1摄氏度的规定) ▪ 在一个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
100℃ 0℃
一标准大气压下, 沸腾的水
记作1℃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1 ℃
等分100份
1份为1摄
氏度
101 ℃
100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把0度到100度平均分 100等份,每一份就是1摄氏度 ▪ 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 1 、测量前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 2、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但不能碰到 容器底或容器壁; ▪ 3、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 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 4、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 (体温 计除外),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专题一《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精品课件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专题一《正确区分温度、热量和内能》精品课件

过 程 量
吸收、放出
一个物体吸收热 量,内能增大, 温度可能升高; 放出热量,内能 减小,温度可能
降低
内能
物体内所有分子 无规则运动的动 能和分子势能的
总和
一个小增、热大高温量,,度;温可可内度能能能可吸降减能收低小升了,,
可能放出了热量
1.(2018·永定县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0 ℃的冰和0 ℃的水内能相等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 D.热传递传递的是温度 2.(2018·泸县一模)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对外做了功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7.(2018·南海区期末)如图所示,瓶内装有少量的水,在上方有水蒸气, 塞紧瓶塞,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塞跳起时,有白雾产生,这说明气体对 外做功时,内能减小,温度_降__低_。
8.生活中所说的“热”可以有温度、热量和内能多种含义, 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热”字的含义。 (1)搓手即能发热:__内__能; (2)合肥这几年的夏天很热:___温_。度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要吸收热量 C.冰熔化过程中,内能不变 D.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0 ℃的冰块也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D.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
5.(2018·番禺区期末)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温度为0 ℃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热量越多 C.质量为1 kg温度为0 ℃的水和质量为1 kg温度为0 ℃的冰内能相同 D.在相同状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减小 6.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了,其原因是( ) D A.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C.一定是对外做了功 D.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惑?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不变 内能的 转移
传递热量 的多少
对物体做功, 内能_____;
改变 机械能与内
物体对外做功, 能相互转化
内能_____。
做功的 多少
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下列图示现象是利用什么方 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钻木取火
天冷了,搓搓手。
哟!屁股真烫呀!
小青蛙:天冷了,晒晒太阳!
下列图示现象是利用什么方式 改变物体的内能的?
用打气筒通过塞子的孔往瓶里打气,这
是用_________的方法使瓶里的气体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当瓶塞跳起来,是 对_____做
功,
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
冷,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滴,观
察到“雾”这种现象。
什么叫热量
(1).定义: 在热传递过程中,转 移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用符号Q表示
(2)、热量(Q)的单位: 国际制单位为焦耳,
• 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越多(×)
• 20℃的水一定比80℃的水内能小(×

×
• 0℃的物体的内能也为0( )
• 放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它不具有
任何形式的能( )
想一想
有一根铁丝,你能通过哪些方法 使它的温度升高?(使它的内能增加)
A、放在太阳下晒; C、放在热水中烫; E、用锤子敲 G、用力反复弯折;
B、在石头上摩擦; D、放在火上烧; F、放在手中捂
总结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 热传递 ※ 做功
实例分析 将铁丝放在热水中
1、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铁丝,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热 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2、热传递过程中,是内能的转移 3、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可用 传递的热量来量度
实例分析
1、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 对外做功,内能减少。
2、做功过程中,是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3、在做功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可用 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改变பைடு நூலகம்体的内能
方式
热 传 递
做功
(机械功)
内能如何变化 能的种类 如何量度改
是否改变 变了多少
物体吸收热量, 内能_____; 物体放出热量, 内能_____。
水壶烧水
壶里的水沸腾时, 火箭升空
壶盖常会向上跳动
下列现象是利用什么方式改变物 体的内能的?
• 用锯子锯木头,锯条发热了。 • 阳光下的冰块很快就熔化了。 • 用热水袋取暖 • 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过一
会,气筒壁发热
讨论
• 若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温度是否一定升高?
• 若物体内能增加,是否一定是吸 收了热量?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
第2课时 内能与热量
你还记得吗?
热水
温水
冷水
还记得《分子动理论》吗?
_。
分子
运动
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有能量吗?
物体的内能——
思考 物体的内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质量的大小、温度的高低
内能跟温度有什么关系?
结论:
增加 减少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