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种偏方调治水肿

合集下载

水肿治疗方法

水肿治疗方法

水肿治疗方法
首先,调整饮食习惯是预防和治疗水肿的重要方法之一。

过多的盐分摄入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因此应该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此外,多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菠菜等,有助于促进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另外,多喝水也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但是要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因为它们会加重水肿。

其次,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缓解水肿。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

常见的适宜运动包括散步、游泳、瑜伽等,但是要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水肿症状。

另外,进行腿部抬高运动也是一种缓解水肿的方法,可以帮助促进淋巴液循环,减轻下肢水肿。

除此之外,中医中药也是治疗水肿的有效方法。

中医认为水肿是由于体内湿气过重所致,因此可以通过中药来祛湿。

常用的中药包括茯苓、泽泻、猪苓等,可以通过煎煮或泡水的方式服用。

但是在服用中药时,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可随意服用。

最后,定期按摩也可以帮助缓解水肿。

按摩可以促进淋巴液循
环,帮助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

常用的按摩手法包括轻柔地推压、揉捏和轻拍,但是要避免用力按摩,以免损伤皮肤和血管。

总之,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是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中医中药和按摩等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水肿症状。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消除水肿9偏方

消除水肿9偏方

消除水肿9偏方水肿是肾脏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成年人的细胞外液如果增加水3000毫升以上,且又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就会出现水肿的症状。

而且,有近70%的肾病患者经常以水肿为首发症状。

肾病水肿常从眼睑开始,部分患者从下肢开始,严重者会出现全身水肿,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肾病水肿十分特别,通常水肿发生在细胞比较疏松的部位。

肾病水肿的性质比较软、移动性比较大,晨起为眼睑部分水肿,中午便可能为脸肿或者小腿肿,而在劳累后或者到下午水肿程度则更加严重。

方1【原料】海带、玉米须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化痰散结,利尿消肿。

用治心源性水肿。

方2【原料】玉米须1000克,白糖500克。

【用法】将玉米须洗净,水煎1小时后去渣,再用文火煎至浓稠时,离火冷却,加入白糖拌匀,晒干压碎,每服10克,每日3次,开水冲服。

【功效】利尿消肿。

用治心源性水肿。

方3【原料】黑鲤鱼1条(300~500克),葱白60~100克。

【用法】将鲤鱼剖杀,去鳞、鳃、肠杂,洗净;葱白洗净、切碎,塞满鱼腹,外用荷叶包裹,黄胶泥封严,置木炭火上(禁用煤火)煨熟后去泥及荷叶。

将鱼1次服下,每日1剂,连服3剂。

【功效】逐水消胀。

用治水肿腹胀。

方4【原料】西瓜皮300克。

【用法】切碎,加水煎煮,每服浓汁半杯,每日2次,可连续服用。

【功效】清热利水消肿。

适用于尿毒症、肝脏病变引起的水肿等。

方5【原料】蚕豆200克红糖200克。

【用法】先将蚕豆煮去壳,加入红糖文火煮烂,食豆饮汤。

【功效】清热利水消肿。

适用于各种水肿。

方6【原料】鲜白茅根200克(干品50克),大米150克。

【用法】先将白茅根加适量水煎煮,水沸半小时后捞去药渣再加入洗净的大米煮粥,1日内分2次食用。

【功效】利水消肿。

适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

另外几个民间秘方供参考:冬瓜鲫鱼汤【食材】鲫鱼一条约500克,冬瓜100克,薏薏米20克,盐、姜、鸡精等各适量。

【做法】将鲫鱼去鳞处理干净,冬瓜切成块,二者与薏薏米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和盐、鸡精、姜片等,用大火烧至沸腾,然后改用小火炖煮到薏薏米烂熟即可起锅食用。

最好的利尿消水肿药这几个中药偏方快速起效

最好的利尿消水肿药这几个中药偏方快速起效

最好的利尿消水肿药这几个中药偏方快速起效
在临床当中发现很多人因为后天不良习惯影响,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出现脾胃虚弱、湿气重、身体浮肿等等症状。

专家指出,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通过中药辨证调理是最佳方法,那么,可选用的最好的利尿消水肿药有哪些?应用这几个中药偏方可快速起效:
黄芪三皮饮:配方成分主要包括了冬瓜皮、茯苓皮、黄芪、生姜皮、大枣、白糖。

制作的时候把这些药物处理干净之后放入锅内加水500毫升,按照常法来煮取300毫升,煎好之后去渣,根据口味调入白糖适量。

可以起到行水消肿、补气利湿、健脾等较好的作用,主要可用于治疗脾虚所致的水肿。

患者每日使用一剂,可分2次服完。

山药黄芪龟甲汤:这种中药方的成分为山药、黄芪、龟甲等三种。

制作的时候首先应该将龟甲洗净,放入锅里之后先加适量水使用小火连续煮1小时,接着放入洗好的黄芪继续煮30~40分钟,最后捞出龟甲、黄芪之后放入切块的山药煮熟。

服用之后可以健脾补肾、去湿消肿,主要用于治疗肾虚型水肿。

多味黄芪粥:首先应该准备好生黄芪、薏苡仁、赤小豆、鸡内金粉、金橘饼、糯米。

制作的时候首先需要把黄芪用布包好,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沸,然后加入洗干净的薏苡仁、赤小豆,使用小火煮半小时之后捞出黄芪,然后再次放入鸡内金粉和洗好糯米煮成粥。

使用这种粥可以起到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效果,主要适用于治疗脾虚型水肿。

服用方法是用粥送服准备好的金橘饼,每日可使用1剂。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三种最好的利尿消水肿的中药偏方,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也已经清楚在使用中药偏方之前,还是应该辨清身体病理体质类型,因此在这里着重提示大家,在用药之前一定要先经过专业医生指导,千万不能自己随便选用偏方治疗,以免出现越治越糟的情况。

治疗水肿的中药方剂

治疗水肿的中药方剂

治疗水肿的中药方剂文章目录*一、治疗水肿的中药方剂1. 治疗水肿的中药方剂2. 引水肿的生理原因3. 哪些疾病会引起水肿*二、消水肿吃什么*三、水肿平时要注意事项治疗水肿的中药方剂1、治疗水肿的中药方剂水肿病:白乌鸡1只,当归30g,桑皮30g,赤小豆30g。

将后几味压碎,装入洗干净的鸡腹内,用线缝好,置锅内加水煮熟,不放盐。

喝汤食肉,分3~5次吃完。

具有温暖肾阳、行水消肿之功用。

经上方治疗水肿多例,效果良好。

轻者1剂,重者2~3剂可愈。

鲜白茅根500g,将上药切细,加四大碗水煮沸,移其炉旁,候10分钟,视药若不沉水底,再煮一沸,再移其炉旁,视药皆沉水底,其药汤即成。

去渣温服大半杯,日服5~6次,夜服2~3次,12小时后,小便自利。

此药不可久煎。

方中白茅根性微凉,味甘淡。

功能宣通脏腑、畅达经络、清虚热、利周身之水。

罗布麻根12~15g。

将上药2次水煎服,每日1剂。

方中罗布麻根为夹竹桃科植物,以根人药,性凉,味甘苦。

2、引水肿的生理原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见于蛋白质吸收不良或营养不良及伴有大量蛋白尿的肾脏疾患等。

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力压升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阻塞或静脉回流障碍。

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管活性物质(组胺、激肽)、细菌毒素、缺氧等可增加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而引起水肿。

淋巴回流受阻,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腋窝淋巴结切除后的局部淋巴液循环破坏,可发生患侧上肢水肿。

3、哪些疾病会引起水肿心脏疾病风湿病、高血压病、梅毒等。

肾脏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

肝脏性疾病肝硬化、肝坏死、肝癌、急性肝炎等。

营养性因素如原发性食物摄入不足等。

妊娠因素如妊娠后半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

内分泌疾病如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结缔组织病所致水肿,常见于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等。

消水肿吃什么1、红豆属赤色,入心,能带动血液循环;古籍也记载,红豆有清热解毒功效,经常被用来改善脚气病及消下肢水肿。

2、绿豆清热解毒,且利尿、消除水肿的功效。

民间治疗水肿偏方6则

民间治疗水肿偏方6则

民间治疗水肿偏方6则民间偏方治疗水肿有奇效水肿是体内水液泛溢肌肤,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严重者可伴胸水、腹水的一种疾病。

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肾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内分泌失调以及营养障碍等疾病所出现的水肿。

一、桑白皮饮:【组成】:桑白皮30g【做法】:先把桑白皮的一层表皮轻轻刮去,冲洗干净、切成短节,同时用砂壶盛水煮沸,随即投下桑白皮,煮3-4沸,即行离火,用盖盖紧,稍闷几分钟,即可斟在茶杯里,代茶频饮,每日1剂。

【功效】:水肿,水湿浸渍型。

症见全身浮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舌苔白腻。

桑白皮能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此外亦具降压及镇静作用。

二、玉米须茶:【组成】:玉米须30-60g,松萝茶(其他绿茶亦可)5g【做法】:用干燥玉米须50g,加温水600mL,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取过滤液300-400mL,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肾炎效果显著。

或用干玉米须60g煎服。

【功效】:治疗肾病综合征,消水肿。

玉米须即玉米之花柱,能泻热利尿,降血糖,提高血小板数量,止血,改善肾功能,消肿,使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白茅根茶:【组成】:白茅根10g(去须根、洗净),茶叶5g【做法】:上2味加水适量,煎沸15分钟即可;亦可将白茅根剪碎与茶叶用沸水冲泡15分钟即可。

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

【功效】:水肿,湿热雍盛型(急、慢性肾炎)。

症见遍体浮肿,皮肤绷紧亮,烦热口渴,舌苔黄腻。

茅根能清热利尿,凉血止血。

对水肿、小便不利及多种热性疾病疗敚颇佳。

白茅根治疗急性肾炎、水肿,对慢性肾炎亦有一定作用。

四、蚕豆壳饮:【组成】:蚕豆壳30g【做法】:将蚕豆放水中浸泡透,剥下豆壳,晒干,炒焦,白开水冲泡。

代茶饮,每日1次。

【功效】:水肿,水湿浸渍型。

症见全身水肿,小便不利,胸闷,泛恶。

蚕豆壳即蚕豆皮,能利水渗湿,治小便不利,水湿内盛的水肿病。

五、芫花叶饮:【组成】:芫花叶30g,白糖15g【做法】:水煎,代茶饮。

中药泡脚缓解水肿的秘方

中药泡脚缓解水肿的秘方

中药泡脚缓解水肿的秘方水肿是指身体组织内液体积聚,导致身体部位肿胀的一种症状。

中医学认为,水肿与体内湿气堆积、气血循环不畅等因素有关。

中药泡脚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广大民众用于缓解水肿和促进血液循环。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泡脚的秘方,帮助您缓解水肿。

1. 麻黄杏仁桂枝汤泡脚麻黄杏仁桂枝汤是经典的中药方剂,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关节疼痛等症状,同时也对水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麻黄15克,杏仁10克,桂枝10克。

步骤:1. 将麻黄、杏仁、桂枝一同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2. 用中小火煎煮20-30分钟,使药性充分溶解入水中。

3. 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将双脚浸泡在药液中,轻轻按摩脚底。

4. 泡脚时间为20-30分钟,每周2-3次,连续使用1-2个月。

这种中药泡脚对于缓解水肿、舒缓疲劳具有一定的功效,但需要遵循适量使用,避免过度泡脚。

2. 三黄汤泡脚三黄汤是一种由栀子、黄芩、黄连组成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利尿的作用。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栀子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

步骤:1. 将栀子、黄芩、黄连一同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2. 用中小火煎煮30分钟,使药性充分溶解入水中。

3. 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将双脚浸泡在药液中,轻轻按摩脚底。

4. 泡脚时间为30分钟,每周3-4次,连续使用1-2个月。

三黄汤泡脚可清热利尿,有助于减轻水肿症状。

但对于体内有热毒的人群,需要遵循专业医师的建议。

3. 红花汤泡脚红花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红花10克。

步骤:1. 将红花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水。

2. 用中小火煎煮30分钟,使药性充分溶解入水中。

3. 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将双脚浸泡在药液中,轻轻按摩脚底。

4. 泡脚时间为30分钟,每周3-4次,连续使用1-2个月。

红花汤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水肿症状,但需要避免过度使用,避免对皮肤产生刺激。

4. 当归生姜汤泡脚当归和生姜是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暖身驱寒的功效。

小腿水肿的偏方

小腿水肿的偏方

小腿水肿的偏方
小时候经常听老人讲偏方治大病,其实说到底还是原来的经济条件不允许,连饭都吃不饱就更不用说治病的问题了.对于现代人来说如果什么小病都去医院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况且现在的医患关系很微妙,所以如果可以通过偏方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病,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省心不少的,当然也是省钱不少的.
1、泡脚消水肿泡脚消水肿,采用温开水和渗透压原理,泡脚5~10分钟,就可以很好的改善腿部水肿的问题.方法:泡脚水里,可以加进适量的米酒、天然盐或姜汁,就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代谢掉身体里多余的水分,水量要超过小腿肚.
2、倒立消水肿倒立可以让下肢的血液回流,加快下半身的血液循环,对消除水肿也有很好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每天坚持半小时以上才会有效果,可以在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就好像踩单车一样运动着.
3、饮食消除浮肿要消除身体浮肿,可以从饮食方法入手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饮食均衡才是最重要的,摄取过量的盐分会令
水份滞留在体内,从而出现浮肿现象,所以要维持水分平衡,就必须将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多吃加强水分循环的食物可帮助消肿.还有就是,平常要减少摄取身体易受寒的食物、冷饮或增加胃负担的食物,让你的胃变得疲劳,使体内的水分滞留下来.除此之外,要对付浮肿,温和或有利尿作用的食物要均衡摄取,而要使胃部
得到休息,晚上也应该减少进食,最好不要吃夜宵,以减少大量水分的摄取.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小腿水肿这样的疾病如果不是很严重是可以通过偏方来解决.但是这只是针对于不太严重的情况,如果胀痛已经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大家就最好还是选
择去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不能再依赖偏方了.。

古方治疗下肢水肿的方法

古方治疗下肢水肿的方法

古方治疗下肢水肿的方法下肢水肿是指腿部出现明显的肿胀和水分潴留的症状。

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静脉瓣膜功能障碍、淋巴管阻塞、心衰、肾病、肝病等。

在中医中,有很多古方可以治疗下肢水肿。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古方治疗下肢水肿的方法。

1. 吳茱萸湯吳茱萸湯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草药方剂,可以有效缓解下肢水肿。

它由吳茱萸、大腹皮、大黃组成。

吳茱萸湯具有温阳化湿的作用,可以促进体内的水分代谢,改善淋巴管阻塞性水肿和静脉性水肿。

2. 三峽石膏湯三峽石膏湯是另一种常用的古方,由石膏、知母、甘草组成。

它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作用,可以减轻下肢水肿的症状。

三峽石膏湯适用于由湿热引起的下肢水肿,如湿热型肾炎导致的水肿。

3. 桃仁茯苓丸桃仁茯苓丸是一种中药丸剂,由桃仁、茯苓、赤芍、白朮等组成。

它具有活血祛湿、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改善下肢水肿。

桃仁茯苓丸适用于由湿邪阻滞引起的下肢水肿,如湿热型肾炎和淋巴管阻塞引起的水肿。

4. 花蕊痔湯花蕊痔湯是一种名方剂,由乌草、地骨皮、细辛、白酒组成。

它具有活血疏络、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下肢水肿。

花蕊痔湯适用于淋巴管阻塞引起的下肢水肿,如久坐不动导致的静脉曲张引起的水肿。

5. 積冷痰散積冷痰散是一种中草药方剂,由川贝、大黄、厚朴、半夏等组成。

它具有理气化痰、利水消肿的作用,可以改善下肢水肿。

積冷痰散适用于由湿寒痰湿引起的下肢水肿,如湿寒型肾炎导致的水肿。

总结起来,中医古方治疗下肢水肿的方法有吳茱萸湯、三峽石膏湯、桃仁茯苓丸、花蕊痔湯和積冷痰散等。

这些古方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适用于不同病因所致的水肿。

但是,使用古方治疗下肢水肿时,应该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剂,并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此外,中医古方治疗下肢水肿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该坚持治疗,同时注意饮食调理和适量运动,有助于加速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种偏方调治水肿
偏方一、茯麦赤豆粥
配方:茯苓皮、大麦、赤小豆各30克。

制法:将茯苓皮加水先煎,然后再放入大麦和赤小豆,煮至豆烂如粥。

功效: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型水肿。

用法:每天2次,早晚服食。

偏方二、扁豆粥
配方:白扁豆100克,大米150克,油,盐适量。

制法:将白扁豆、大米洗净,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水煮成粥,加油、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消肿、适用于脾虚型水肿。

用法:分2次,空腹服食。

偏方三、杯山薏米粥
配方:山药30克,薏苡仁120克,白糖少许。

制法:将山药,薏苡仁一起洗净,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益气健脾、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型水肿。

用法:早晚空腹食用。

偏方四、薏枣山药粥
配方:薏苡仁、大枣各15克,山药粉12克,荸荠粉3克,糯米、白糖各75克。

制法:先将薏苡仁洗净,加水煮至开裂时,放入糯米、大枣共煮至烂,撒入山药粉,边撒边搅,煮20分钟后,撒入荸荠粉,搅匀后停火,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利湿止泻、生津止渴,适用于脾胃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贫血,水肿等症。

用法:分3次服。

偏方五、多味黄芪粥
配方:生黄芪、薏苡仁各10克,赤小豆30克,鸡内金粉3克,金橘并1个,糯米30克。

制法:将黄芪用布包好,加适量水煮沸,再加入洗净的薏苡仁,赤小豆,用小火煮30分钟,捞出黄芪,然后加入洗净的糯米和鸡内金粉,煮成粥。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型水肿。

用法:用粥送服金橘饼,每日1剂。

偏方六、蚕豆龙眼枣汤
配方:蚕豆、大枣各50克,龙眼肉15克。

制法:将蚕豆洗净,加适量水煮至蚕豆开花,然后加入洗净
的大枣和龙眼肉煮至食材熟软即可。

功效:健脾补肾、补心养血,适用于脾虚所致的水肿。

用法:分早晚服食。

偏方七、黄芪三皮饮
配方:冬瓜皮、茯苓皮、黄芪各30克,生姜皮10克,大枣5枚,白糖适量。

制法:将以上各味加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渣,加白糖适量。

功效:补气、利湿、行水、消肿、健脾,适用于脾虚所致的水肿。

用法:分2次服,1日服完。

偏方八、芪瓜鲫鱼汤
配方:黄芪30克,冬瓜250克,鲫鱼1条(250克)
制法:将鲫鱼洗净去内脏,冬瓜切块,黄芪用布包好放入鱼腹中,将鲫鱼和冬瓜块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小火炖至鱼熟瓜烂。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消肿,适用于脾虚型水肿。

用法:喝汤食鱼肉。

偏方九、黄酒炖鲤鱼
配方:大鲤鱼1条,黄酒500克、
制法:将鲤鱼去鳞剂内脏,冲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黄酒及少量清水,煮至汤汁将尽即成。

功效:利水消肿,适用于营养不良所致的脾虚水肿、身面皆肿。

用法:佐餐食用。

本方不宜用醋、盐、豆豉等调料。

偏方十、芡实煲老鸭
配方:芡实200克,老鸭1只(约1500克),盐适量。

制法:将老鸭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将芡实纳入鸭腹中,置于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炖至鸭肉熟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水,适用于脾阳虚所致的水肿。

用法:吃肉喝汤,分2次食完。

偏方十一、蚕豆炖牛肉
配方:蚕豆、牛肉各150克,食盐少许。

制法:将牛肉洗净,切片;蚕豆洗净,与牛肉加水同煮,至牛肉熟烂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气、消水,适用于脾虚型水肿。

用法:佐餐食用,每天1次。

偏方十二、茯苓饼
配方:茯苓10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将茯苓、粳米研成细粉,加水调成糊状,入白糖搅匀,做成小薄饼,烙熟。

功效:益脾安神、利水渗湿,适用于脾虚型水肿。

用法:当零食食用。

偏方十三、山药黄芪龟甲汤
配方:山药、黄芪、龟甲各10克。

制法:将龟甲浮灰洗净,入锅,加适量水用小火煮1小时,再下黄芪同煮30~40分钟,捞出龟甲、黄芪、加入山药,再煮至熟。

功效:健脾补肾、去湿消肿,适用于肾虚型水肿。

用法:趁热喝汤吃山药。

偏方十四、金钱草炖猪蹄
配方:金钱草100克,小茴香10克,猪蹄2只,食盐少许。

制法:将猪蹄洗净,切块,与金钱草、小茴香一起加适量水炖煮至猪蹄熟烂,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燥湿,适用于肾虚型水肿。

用法:喝汤食肉。

偏方十五、大蒜炖鲫鱼
配方:鲫鱼1尾(约200克),大蒜1头,砂仁粉1克。

制法:将鲫鱼洗净去鳞及内脏,大蒜剥皮、与砂仁粉均匀放入鱼腹内,隔水炖至熟。

功效:适用于肾虚型水肿。

用法:不加盐,食鱼肉。

偏方十六、大蒜红糖煮黑豆
配方:黑豆100克,大蒜、红糖30克。

制法:将黑豆洗净、大蒜切片备用。

炒锅放旺火上,家虽1000克煮沸后倒入黑豆、大蒜和红糖,用文火炖至黑豆熟即可。

功效:健脾补肾,适用于肾虚型妊娠水肿。

用法:每日2次。

一般用5~7次有效。

偏方十七、麻黄连翘赤豆汤
配方: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桑白皮10克,连翘、杏仁各9克,麻黄、生姜、甘草各6克。

制法:除赤小豆、大枣外,余药用布包煎,煮取汁液,用药汁与赤小豆、大枣同煮,直至将赤小豆煮烂熟。

功效:清热解毒、疏风利湿,适用于湿热蕴结所致之水肿。

用法:吃豆枣,喝汤汁,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3天。

偏方十八、田螺粥
配方:大米100克,田螺肉50克,姜末、食盐、料酒、植物油各适量。

制法:将田螺肉洗净,剁碎,锅中放植物油烧热、下姜末煸炒一下,放入田螺肉翻炒片刻,烹入料酒,炒至七成熟,然后转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和洗净的大米一起煮至粥将熟,再加入食盐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利水、除湿解毒,适用于湿热内蕴型水肿。

用法:每天早晚温热服食。

偏方十九、瓜蒜盅
配方:大蒜100~120克,西瓜1个
制法:将西瓜洗净,在顶端挖一个三角形洞,放入去皮大蒜,再将洞口盖好。

放入一个大盘中,隔水蒸熟。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除湿,适用于湿热内蕴型水肿。

用法:趁热饮汁。

偏方二十、薏仁二豆荷叶粥
配方:薏苡仁50克,黑豆30克,赤小豆15克,鲜荷叶半张。

制法:先将荷叶洗净撕成小片,加水煎10分钟,去叶取汁,加入薏苡仁、黑豆,赤小豆、煮至豆烂。

功效:清热、利湿、消肿,适用于湿热内蕴型水肿。

用法:食豆饮汤,每日分2次服完。

偏方二十一、冬瓜汤
配方:冬瓜200克。

制法:将冬瓜去皮、洗净,切成薄片,加适量水煮成冬瓜汤。

功效:清利湿热,适用于湿热内蕴型水肿。

用法:吃瓜饮汤,每日数次。

偏方二十二、赤豆鲫鱼汤
配方;鲫鱼240克,赤小豆120克,商陆3克。

制法:将鲫鱼鳞片、肠肚等,洗净,与赤小豆、商陆同煮至豆熟鱼烂成浓汤。

功效:行气利水,适用于水湿浸渍型水肿。

用法:不拘时,代茶饮。

偏方二十三、赤豆鲤鱼汤。

配方:鲜鲤鱼1条,赤小豆50克
制法:将鲜鲤鱼去鳞及肠脏,再去除头、尾及骨,冲洗干净备用。

赤小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用旺火烧开后改小火煮至半熟时,加鲤鱼,煮至熟烂即成。

功效:利水消肿,适用于水湿浸渍型水肿。

用法:不加调料淡食。

偏方二十四、樟柳根赤豆汤
配方:赤小豆100克,樟柳根60克。

制法:将樟柳根加适量水先煎,取汁、去渣,然后将洗净的赤小豆,放入樟柳根汁中,煮至赤小豆熟烂。

功效:利尿消肿、疏风解毒,适用于风水相搏所致的水肿。

用法:空腹吃,渴则饮汁,连服3天。

偏方二十五、桑白皮粥
配方:桑白皮15克,粳米50克
制法:将桑白皮洗净,加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留汁,放入洗净的粳米一同煮至粥成。

功效:宣肺、利水、消肿,适用于风水相搏型水肿。

用法:随意服食。

偏方二十六、车前草粥
配方:鲜车前草30克,葱白1根,粳米50克。

制法:将鲜车前草洗净、切碎,葱白洗净、切段,二者一起入锅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然后加入洗净的粳米煮成粥。

功效:清热、利水、消肿,适用于风热相搏型水肿。

用法:趁热饮服,每日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