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中药方剂

合集下载

中医论牙痛 偏方针灸齐上阵

中医论牙痛 偏方针灸齐上阵

中医论牙痛偏方针灸齐上阵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症状,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胃火炽盛、肾虚火旺、虫蚀牙齿等原因所致。

中医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胃之经脉络于龈中,所以齿与肾、龈与胃关系最为密切,宜从肾治,中医治疗手段很多,针灸按摩偏方等等,效果都很好,赶跑牙痛,轻松好胃口。

*一、中药方剂
*1、风火牙痛: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薄荷连翘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竹叶12克,绿豆衣12克,知母12克,生地黄15克,薄荷6克(后下),牛蒡子10克。

水煎服。

中成药:牙痛一粒丸,每次取1~2丸,填人龋齿洞内或肿痛的齿缝处,外塞一消毒小棉球,防止药丸滑脱,并注意将含药后渗出的唾液吐出,不宜咽下。

民间偏方:
(1)生石膏18克,生地黄15克,牡丹皮9克,荆芥6克,
防风6克,青皮4.5克,生甘草3克。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2)白菜洗净捣烂用纱布挤汁,左牙痛将菜汁滴入左牙?
右牙痛将菜汁滴人右牙,数量少许不宜多。

*2、胃火牙痛:清胃泻热,凉血止痛。

清胃散:黄连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牡丹皮12克,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升麻6克。

水煎服。

若胃腑积热,大便秘结。

加大黄以通里泻热。

若肿连腮颊,加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等,以清热解毒。

若胃火上蒸,灼伤血络,齿龈出血,宜选加鲜芦根、西瓜翠衣、竹叶、绿豆、丝瓜络、金银花,以清胃凉血。

治牙痛,这两位国医大师各有好方

治牙痛,这两位国医大师各有好方

治牙痛,这两位国医大师各有好方
1.牙痛方(邓铁涛方)
药物组成
旱莲草15g,侧柏叶15g,细辛6g
海桐皮30g。

功效主治
滋阴降火,消肿止痛。

主治牙龈肿痛,牙痛,牙周炎。

2.牙痛方(贺普仁方)
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由体内蕴热,过食辛辣厚味,复感风邪,侵袭阳明经络,郁而化火,火邪循经上炎,发为阳明风火牙痛,此为实证;亦有素体肾阴不足之人,虚火上炎引发牙痛者,此属虚证。

临床表现
牙痛甚烈,兼有口臭,舌苔黄,口渴,便秘,脉洪等症,乃阳明火邪为患;如牙痛甚而龈肿,兼形寒身热,脉浮数等症者,为风火牙痛;如隐隐作痛,时作时息,口不臭,脉细或牙齿松动者,属肾虚牙痛。

治疗方法
治法:散风泻火,填精益肾。

取穴:合谷、下关、颊车。

刺法: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典型案例
李某,男,65岁。

牙痛1天,昨日开始左上侧牙痛,疼痛隐隐,时作时息。

患者恐惧拔牙而不愿到口腔科就诊,而要求针灸止痛。

望诊:舌红,少苔。

切诊:脉弦细。

辨证: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治则:滋阴补肾,通络止痛。

取穴:患侧颊车、双侧合谷、太溪。

刺法:太溪用补法,余穴用泻法,留针30分钟。

针刺后,疼痛有所减轻。

共治疗2次,牙痛消失。

按语
手阳明经入下齿中,足阳明经入上齿中,故取阳明经的合谷、下关、颊车作为主穴。

风火牙痛配外关、风池,实火牙痛配内庭、劳宫,虚火牙痛配太溪、行间。

龋齿引发的牙痛,针刺只能起到暂时性止痛效果,对炎症性的牙痛,针灸能起到一定的消炎作用。

牙痛神效方

牙痛神效方

牙痛神效方方1。

我用花椒粒止牙痛每次都有效果。

用干花椒1~2粒,去籽放在患处(用手或舌尖放到患处)。

花椒在患处约1刻钟,即发挥效用,花椒产生的唾液,可以吐出也可咽下。

方2。

我的牙痛是用茄子皮灰治愈的。

用生茄子皮化灰,放于避风处过夜去其火气,与蜂蜜拌匀,涂于痛处,立即见效。

方3。

“八爪丁”中药治牙痛使我晚年享尽口福。

当牙痛时,即将“八爪丁”中药切碎含在痛处,待一二十分钟后,将热涎吐出,牙痛自除。

方4。

我长达7年的顽固性牙痛用车前草治愈。

每次用两株车前草配以两块似核桃大的冰糖煎煮,文火熬制一茶杯汤水口服。

每日3次,7天为一疗程,一般两个疗程痊愈。

方5。

我的家传秘方治牙疼效果非常好。

熟地、生地各50克,大黄5克,升麻、卜子、荆芥、防风、甘草、双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重者2~3剂即可见效。

方6。

我用本方3剂药治愈了自己的牙痛。

荆芥15克,黄芩6克,防风、升麻、连翘、生地、栀子、大黄、甘草各9克,竹叶为引,水煎服。

方7。

我用单药公丁香治各种牙痛均在数秒钟内止痛。

取公丁香数十粒,研细末,贮瓶中备用。

牙痛者可将丁香粉纳入龋洞内或牙隙处。

方8。

我用四种西药片治牙疼真是一服即愈。

强的松、芬布芬(联苯丁酮酸)、维生素B1、维生素C各2片。

四次即愈。

禁忌:14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消化系溃疡者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方9。

我用本方治好一位牙痛剧烈病人。

生石膏15~30克,当归15克,升麻5克,黄连5克,生地15克,丝瓜15克,丹皮5克,牛蒡子10克,煎服,每日3次。

可治牙齿剧烈疼痛。

方10。

我用瓦松白糖治牙疼有特效。

瓦松一把,白糖100克。

将瓦松用水洗净,放入锅内,加水一大碗,煎至半碗,将瓦松捞出,把药液倒入白糖碗内喝下,一次即愈。

最多3剂可愈。

方11。

我以三种西药片治好许多牙痛患者。

消炎痛1片,保太松2片,解热止痛片2片同时服下,2~3分钟后,牙痛即消。

注意:儿童禁用,成人患胃炎、胃溃疡者禁服,治愈后不宜久服,饭后服。

牙病牙痛牙疼民间偏方疗法

牙病牙痛牙疼民间偏方疗法

牙病牙痛牙疼民间偏方疗法方一用赭石汤赭石(捣碎)30 克,生石膏(捣碎)30 克,生地黄 30 克,麦冬12 克,川牛膝 21 克,知母 9 克,水煎,1日分 3 次,温服。

方二用丁香油牙痛取脱脂棉蘸丁香油,塞痛牙缝,可以止痛。

方三用大蒜和轻粉牙痛用大蒜捣烂,加少许轻粉,厚敷经渠穴和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焰处,并用绷带包扎,待敷药部位发热而起水泡时,用消毒后的针挑开水泡,排出积水,止痛。

男取左手,女取右手。

方四用松针和松脂牙痛取松针 5 - 6 个,放痛牙咬,或取松脂塞龋洞,可止痛。

方五用耳针牙痛取耳部齿痛点和拔牙麻醉点,针刺,可在.3 分钟内止痛。

方六止痛酒川乌 3 克,草乌 3 克,良姜 3克,细辛 3 克,白芷 3 克,白酒 2两。

将药与酒共同置酒壶内,稍浸片刻,煨热。

用酒含漱,连用2—3 次即可。

方七用公丁香公丁香1 份(辗碎),95%乙醇2 份,将公丁香放入乙醇内泡35 天备用。

牙痛时,取脱月 S棉球1 小块浸透药液,将其放在痛牙上。

或直接将公丁香末涂于痛牙处,亦可止痛。

方八用玄参苍耳饮牙痛取玄参、苍耳子各 15克,水煎服。

方九用洋葱牙痛取洋葱捣烂炒热,敷痛牙相反侧手腕跳脉处,可止痛。

方十用蓖麻子牙痛取蓖麻子去皮,在一头用针挖一小洞点火烧,待从小洞中出油时,贴痛牙处,凉则拿掉,可止痛。

牙痛取生姜置砖上焙干,加其五分之一的枯矾,研末,涂患处。

枯矾是指用白矾烧成的灰白色粉末。

方十二用白面和烧酒牙痛取白面、烧酒调和,摊于纸或布上,湿敷面颊,干则换药,可止痛。

〔方十三用梅干〕牙痛取梅干去籽,饭糊调和,摊于纸,敷牙痛侧面颊,可止痛。

方十四用玄明粉含化拣取洁净玄明粉 30 克,用时取适量置牙痛处,上下牙轻度咬合,用口涎含化,后将药液吞服,连续使用,一般半小时后可止痛。

方十五用当归三黄汤当归 9 克,生地黄 9 克,黄连 9 克,黄芩 9 克,生石膏 6 克,丹皮 6 克,细辛3 克,水煎,每日早晚空腹服。

草药偏方治百病-五官科部分-牙痛

草药偏方治百病-五官科部分-牙痛

草药偏方治百病-五官科部分-牙痛方 1〔组成〕鲜芫花根二层皮 90g。

〔用法〕用 75%酒精 0.25kg 浸泡 3~5 天,牙痛时用棉球蘸药液放患牙上 3~5 分钟。

方 2〔组成〕双飞蝴蝶 15g,两面针 1Sg,金钱风 18g,细辛 9g。

〔用法〕将上药放入 95%酒精 100ml 内浸泡 15 天后备用。

用时以药棉少许蘸药液涂于疼痛部位,每日 2~3 次。

如有炎症,可适当加些消炎药物。

方 3〔组成〕蕃勒鲁根 45g,油茶木根二层皮 6g。

〔用法〕将上药共放入口中含。

方 4〔组成〕了哥王二层白皮适量。

〔用法〕切碎后加 95%酒精和开水各半浸泡 3~7 天(浸泡时间越久,疗效越好)。

用棉球蘸药液放子痛牙处 3~5 分钟,最快半分钟,多数 2~4分钟即止痛。

方 5〔组成〕鸡矢藤 50g,蛇莓 50g,蒴藋 25g。

〔用法〕用药后 5 分钟即开始止痛,反复用药 1~3 天即可止痛消肿。

方 6〔组成〕黄荆根一小段。

〔用法〕洗净,捣烂,咬于患牙处 15~30 分钟后吐掉。

〔附注〕口涎应顺其流出,勿吞咽。

方 7〔组成〕二叶红薯 15g,栀子根 15g,芦根 3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风火牙痛。

方 8〔组成〕丁茄根适量。

〔用法〕加水浓煎,漱口。

〔附注〕此方用于龋齿痛。

方 9〔组成〕大尾摇 50g,天竹根 10g,蒲公英 15g,爵床 15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风火牙痛。

方 10〔组成〕鲜马甲子根 30g,乌贼鱼于 1 只。

〔用法〕水炖服。

方 11〔组成〕鲜车桑子根 30~60g。

〔用法〕水煎服。

方 12〔组成〕瓦松、明矾各等量。

〔用法〕水煎,漱口。

〔附注〕此方用于风火牙痛。

方 13〔组成〕石仙桃 30g,野木瓜 3g。

〔用法〕水煎服。

方 14〔组成〕乌饭树 3g,鸡蛋 1 个。

〔用法〕水煎服。

方 15〔组成〕白檀根 30g。

〔用法〕水煎服。

方 16〔组成〕排钱草 60g。

〔用法〕水煎服。

几张治疗牙痛的小方子

几张治疗牙痛的小方子

几张治疗牙痛的小方子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现从《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中选取几张治疗牙痛的方子备用。

一、生地青皮细辛丹皮荆芥防风石膏甘草各三钱
加减法:上门牙加黄连一钱,下门牙加知母一钱,左上牙加羌活、胆草各一钱,右上牙加枳壳、大黄各一钱,左下牙加柴胡、栀子各一钱,右下牙加桔梗、黄芩各一钱,以上牙痛重者各加三钱。

此方疗效甚好,本人用时皆各取5g,煎好之后先含涮,再咽,有一种发麻发凉的感觉。

二、花椒黑豆海盐鲜姜各三钱,葱根三个,水煎,温涮立止。

三、黄连黄芩黄柏山栀仁细辛干姜各三钱,共为细末,用米泔水涮口后,擦药于患处。

此方名黄连赴筵散,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四、冰片二分烧酒共灌耳内既愈。

五、擦牙二黄散:生黄连、生黄柏各一钱硼砂二钱冰片五分共为细末,专治胃火上升,牙龈疼痛,口舌生疮,牙缝出血,每用少许擦于牙上,待流涎水,吐出自愈。

六、旱莲草五钱石膏一两青盐二钱细辛一钱五分,用法同上一条。

治牙痛特效方

治牙痛特效方

治牙痛特效方本文仅供参考,治疗仍需辨证牙痛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胃,肾气亏虚,胃逆不降,浊气壅逅逆冲,攻突牙床而作。

一、基本方:补骨脂、白蒺藜各12克,水煎3次,药液混匀在一起,分三次服,每日一剂。

二、随症加减:1、痛剧加防风、荆芥各9克;2、痛久不愈加桃仁、红花各10克,川牛膝12克;3、便秘加大黄12克;4、小便黄赤加栀子9克,竹叶8克;5、牙齿松动加石膏、熟地各30克,知母15克,麦冬、牛膝各12克;6、牙龈肿痛,口气臭秽加石膏30克,生地黄20克,黄连、黄芩各10克,升麻8克,牡丹皮12克;7、小儿龋齿加生石膏、熟地各20克,细辛3克;8、发热加银花60克,连翘30克,玄参15克;9、夜间口咽干燥加熟地50克,巴戟天15克,麦冬10克,茯苓9克,五味子5克;10、牙痛白天轻、晚上严重加当归30克,知母15克;11、遇冷痛剧加麻黄10克,细辛5克,制附子6克。

一般1剂见效,2~3剂可治愈。

【正耀补注】:①牙痛止痛特效药:牙痛如果痛得太厉害的话,可以加止痛药。

牙痛止痛药有细辛、徐长卿、六神丸(蟾酥)等。

附录:白通汤治疗虚火牙痛原文:对治疗牙痛的一点心得作者:drongh——摘自《黄煌经方论坛》本人牙痛3年,一直无法治愈,整个左边下牙都感觉松动,不能咬食物。

单用麦门冬,一时好转,但几天后又复发。

后来读《伤寒论》白通汤,用葱白30克、生姜3片,3天治愈牙痛,至今有2年了,未复发。

相似的经验还有我母亲的牙痛,也是这样治愈的。

最近看论坛上治牙痛方,基本是寒凉药。

其实牙痛也需辨别虚实,搞错了会没有效果。

我当初为何选用白通汤治牙痛呢?主要是自己感觉体表有热象,脉无力,头上有点热,感觉表有热里有寒,虚火上冲。

只要是虚证,不是瘀血证、热证,这方都管用。

为了治牙痛,我尝了很多药。

生姜、砂仁可以治疗,但不能根治。

寒证牙痛巴豆也可以治,当时我也试过,用了另一侧牙齿红肿。

另外我的那个牙齿都给西医看过,牙髓都拿了,补好了。

治牙痛秘方(方10首)

治牙痛秘方(方10首)

治牙痛秘方(方10首)治牙痛秘方15.1 齿痛验方【来源】沈仲圭,《新编经验方》【组成】生石膏18克,生地15克,粉丹皮9克,荆芥、防风、青皮各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清热止痛、散风消肿。

【方解】气火上升所致牙痛。

方用荆芥、防风、青皮祛风消肿;石膏清热;生地、丹皮凉血清热;甘草解毒和中。

全方具清热止痛、散风消肿之功,用治风火牙痛,功效颇著。

【主治】气火上升、齿痛龈肿。

【加减】心火旺者,加焦山栀、麦冬各9克;相火旺者,加知母、黄柏各9克;肝火旺者,加龙胆草、黄芩各9克;便秘者,加制川军、枳壳各6克;恶寒头痛者,加羌活、白芷各6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颇著。

15.2 虚火牙痛汤【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组成】肉桂末1.5克,熟地15克,熟附片、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牛膝、车前子各10克,细辛2克,玄参、山药各15克。

【用法】水煎服(先用开水泡30分钟,再慢火熬2小时),分3次饭前服,3剂为度。

【功用】滋阴和阳,引火归元。

【方解】牙痛原因甚多,必须辨证施治。

肾主骨,齿者骨之余。

若肾中真阳不足,虚火上炎,致阴寒独盛于下,虚火浮越于上所致。

此牙痛等症,要皆以两足逆冷如冰为特征。

方用辛温大热之附子,甘辛大热之肉桂,辛温之细辛等入少阴以温肾补火;更入治无根浮游之火的玄参,引火下行之牛膝、车前子加入六味地黄汤中,补命门真火而祛下焦阴寒,养肝肾真阴而散浮游虚火,滋阴和阳,而奏引火归元之效。

凡属阴盛于下,虚火浮于上,用之无有不效。

【主治】虚火牙痛,寒牙痛,并且能治虚火上炎所引起的慢性口疮、舌烂、咽喉溃疡腐烂等久治不愈。

且牙痛不甚剧烈,牙龈不红不肿不热,牙根不动摇。

脉沉细而数,伴下肢常冷,尤以冬春两季逆冷如冰者即可用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

一般服10剂左右即获痊愈。

15.3 肾虚牙痛汤【来源】龚志贤,《龚志贤临床经验集》【组成】生地20克,丹皮、枣皮(或用女贞子15克代)、炒草果仁各10克,山药、茯苓、泽泻各12克,地骨皮30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方剂(一)【辨证】阴虚火旺。

【治法】补肾益阴。

【方名】阴虚牙痛方。

【组成】生地24-30克,熟地24-30克,元参15克,骨碎补9克,二花15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卢学理方。

中医方剂(二)【辨证】阳明热炽,胃火循经上炎;或年老阴液不足,虚热上浮。

【治法】清胃泻火,通腑润肠。

【方名】白玉汤。

【组成】生地15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石膏(先煎)30克,元参18克,花粉15克,牛膝10克,大黄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

中医方剂(三)【辨证】肝胆火旺。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疏风。

【方名】齿灵汤。

【组成】生地12克,丹皮10克,青皮6克,石膏12克,荆芥10克,防风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山西中医》。

中医方剂(四)【辨证】胃腑蕴热,循经上蒸。

【治法】清泻胃火,疏风解毒。

【方名】清胃解毒汤。

【组成】生石膏15-30克,知母12克,谷精草12克,银花12克,蝉衣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2.甜瓜(香瓜)皮6克,水煎,冷后含漱,治风火牙痛。

3.露蜂房20克,煎浓汁含漱,每日数次。

治风火牙痛。

4.五倍子15克,煎浓汁舍漱,每日数次,治风火牙痛。

5.白矾3克,水煎后取药液漱口,用于齿问出血疼痛。

牙痛治疗中药方:▲灵仙饮细辛3克(后下),白芷10克,威灵仙10克。

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劳液十大功劳叶9克。

水煎,顿服,每日1剂,痛甚者服2剂。

▲糖莲饮青莲子芯2-3克,冰糖10克。

水煎,时时饮用。

本方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适用于龋齿疼痛、风炎牙痛。

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牙痛,可用本方配入生地、石膏、细辛、白芷等,水煎服。

▲扁蓄饮扁蓄50-100克。

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绿豆甘草饮绿豆100克,甘草15克。

水煮至豆熟,去甘草,分2次食豆饮汤。

▲花椒方花椒1粒,放在牙痛处,咬紧,可立即止痛(不包括龋齿)。

▲大蒜方独头蒜2-3个,去皮放火上煨熟,趁热切开熨烫痛牙处,蒜凉后再更换,可连续多次。

▲六神丸方六神丸3-5粒,研碎,涂于患处,约5分钟后牙痛即减,1小时后可得缓解骨碎辛麻汤主治:不分上下左右之牙痛及所牵引的头痛属于风热者处方:骨碎补三钱,细辛五分,赤芍,连翘,牛蒡子各三钱,升麻,荆芥薄荷各一钱半,生甘草一钱石辛梅黄汤主治:牙痛属內火上炎者处方:生石膏六钱至一两,细辛三分,乌梅肉一钱半,元参,生山栀,大白芍各三钱,生大黄二钱清胃祛风汤主治:牙痛牵引头痛或牙龈红肿或颊腮肿痛,面赤发热,口干思凉,大便不爽,舌红苔燥,属于肠胃积热及外感风邪所致者处方:生石膏六钱至一两,槐花,地骨皮,丹皮,酒黄芩,荆芥,防风,川芎,白芷,生甘草各三钱,细辛,升麻各七分地黄补阴汤主治:牙痛属于肾阴亏虚者处方:熟地,生地各五钱,玄参,骨碎补各三钱牙痛酒主治:各种牙痛处方:薄荷霜,冰片各一分,白酒100毫升牙痛水主治:各种牙痛处方:生石膏一两,川椒三钱,细辛一钱芷冰散主治:牙痛,头痛处方:白芷一两,冰片二分牙痛塞耳散主治:一切风火牙痛(包括急慢性牙髓痛,牙周炎,蛀牙龋齿作痛)并治气闭耳聋以及感冒鼻塞。

处方:猪牙皂二钱,雄黄一钱五分,细辛,芒硝各一钱,樟冰一分蒲公英酒主治:牙神经痛,龋齿痛处方:蒲公英根7株,白酒二两二硝雄冰散处方:火硝一钱,元明粉五分,雄黄,冰片各一分椒辛散主治:各种牙痛处方:花椒皮,细辛,食盐各等份牙痛漱剂主治:火热牙痛处方:山豆根一辆蜂房食盐散主治:龋齿处方:露蜂房,食盐各等份治:用于各种牙痛。

转载自医生在线荜拨10克高良姜9克细辛4克冰片3克,将上药共研细末,过筛装瓶备用。

牙痛时取药粉少许,塞入鼻孔内用力吸入。

转载自医生在线方解:本方用于治疗各种牙疼。

方中荜拨、良姜、白芷、细辛味辛性温,芳香走窜,取其温散之性,以发散郁火及风热,冰片芳香开窍,清热消肿止痛。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以上诸药均有镇痛、抗菌、消炎的作用。

本方仅是缓急治标的方法,只能解除症状而不能根治,若有条件,还当积极治疗患牙。

鼻粘膜破溃者慎用。

二、主治各种牙痛。

川黄连50克大黄50克冰片10克薄荷冰5克,黄连、大黄共为极细末,先用少量药末分别同冰片、薄荷冰研细,最后混匀研细,密封备用。

一枚牙齿用~克,加热开水调成极稠的糊状敷患牙(冬季或牙齿遇凉痛加重者用温白酒调)。

转载自医生在线按语:本散剂要密封保存,以防有效成分挥发。

并注意药敷牙上后,让患者闭口咬牙不语,持续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药液到口腔后,勿吐,可咽下。

以上诸药,必须选优质良材,否则不能持久取效。

期间禁食辛辣食物。

三、主治风火牙痛。

组成:生石膏30克高良姜10克细辛4克荜拨6克薄荷10克,先将石膏压为细末,再与另4味药合捣为粗末,贮于密闭之容器中。

每次取药末20克,放于标中,以开水200毫升浸泡,盖严,待冷去滓频频含漱。

四、验方四,主治各种牙痛,万以“火牙”为佳。

生地30克元参30克生石膏10~15克胆草10克细辛3克,武火煎煮20~30分钟,将药液含入口中片刻,而后咽下,其痛立减。

每剂煎2次,分2次服。

1剂愈者勿再服,病重者可日服2剂。

功用:滋阴泻火,祛风止痛。

转载自医生在线加减:牙龈红肿加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出血加茅根30克;痛甚加乳香、没药各10克;阴虚加熟地20克;虚火上炎加知母、黄柏各10克,肉桂3克;见风痛甚加防风10克;龋齿加川椒10克,乌梅15克1.治牙痛。

和香附子、艾叶煎汤漱口,同时用香附子末擦牙。

又方 : 香附子( 炒存性) 三两,青盐、生姜各半两,共研为末,每日擦牙。

2.再方。

用苍耳子五升,加水一斗,煮取五升,乘热含漱,冷即吐去另换热汁。

用茎、叶煮水含漱或水中加少量盐都有效。

3.再方。

用附子一两( 烧灰) 、枯矾一分,共研为末,擦牙。

又方 : 川乌头、川附子,生三匣面糊成丸子,如小豆在。

每次以制包一丸咬口中,又方;用炮附子末纳牙孔中,痛乃止。

4.再方。

用牛蒡子(炒过),煎水含嗽。

又方 : 用棉裹鹅不食草,怀干研末,嗅入与牙痛同侧的鼻孔中。

又方 : 用梁上尘,盐炒,研细。

左牙痛,吹械鼻中,右牙痛,吹右鼻中。

又方 : 把大戟放口中齿痛处,咬定。

止痛效果好。

5.再方。

用泽漆研为末,开水泡汁漱口。

又方 : 用黄连末搽痛处。

又方 : 用大川芎一个,焙干,加入细辛,共研为末擦牙。

又方 : 用蛇床子煎汤,乘热漱口。

又方 : 和木香末加少许麝香迭牙,同时以盐汤漱口。

6.再方。

口中常嚼缩砂仁,有效。

又方 : 用杨梅树皮及根煎水含漱。

又方 : 用独蒜煨熟,切小,熨痛处。

又方 : 用川姜( 炮) 、川椒,等分为末,敷搽患处。

又方 : 和秋茄花( 干品) 烧存性,研末涂痛处。

7.再方。

用壶卢子半升,加水五升煎成三升,含漱。

和茎叶煎汁含漱亦可。

又方 : 用木耳、荆芥等分,煎汤频漱。

8.再方。

用水银一钱、大蒜一瓣,合捣成饼,安在颧骨前陷(即肋窝)中,先用一枚铜钱垫住。

安饼后再用贝壳盖好,扎牢。

一夜可愈。

左牙痛,安在右边,右牙痛安在左边。

9.再方。

用雄黄和枣肉,捏成小丸,塞牙齿空洞中。

又方 : 把皂荚煎成浓汁,加入朴硝煎化。

倒在石上,等结成箱后,刮取擦牙。

10.牙齿久痛。

用补骨脂二两、青卤半两,炒过研细擦痛处。

11.再方( 突然疼痛) 。

用苦竹烧一头,另一头出汗,取汁涂痛处。

冲下。

12.再方( 胃火) 。

用石膏一两,火煅,淡酒淬过。

加防风、荆芥、细辛、白芷各五分,共研细。

天天擦牙,有效。

13.再方( 虚火) 。

用淫羊藿煎汤,不时嗽口,很见效。

14.再方( 胃热) 。

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

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15.再方( 齿龈肿) ,用牛蒡根一斤,捣汁,加盐花一钱,在银器中熬成膏,涂牙龈。

16.牙痛难忍,诸药不效。

用芫花末擦牙令热。

痛定后,以温水漱口。

17.多锒酸物,齿不着力。

细嚼胡桃即解。

中药治疗牙痛偏方有几种2008年4月21日-中药治疗牙痛偏方(一)【辨证】阴虚火旺。

【治法】补肾益阴。

【方名】阴虚牙痛方。

【组成】生地24-30克,熟地24-30克,元参15克,骨碎补9克,二花15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卢学理方。

中药治疗牙痛偏方(二)【辨证】阳明热炽,胃火循经上炎;或年老阴液不足,虚热上浮。

【治法】清胃泻火,通腑润肠。

【方名】白玉汤。

【组成】生地15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石膏(先煎)30克,元参18克,花粉15克,牛膝10克,大黄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

中药治疗牙痛偏方(三)【辨证】肝胆火旺。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疏风。

【方名】齿灵汤。

【组成】生地12克,丹皮10克,青皮6克,石膏12克,荆芥10克,防风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山西中医》。

中药治疗牙痛偏方(四)【辨证】胃腑蕴热,循经上蒸。

【治法】清泻胃火,疏风解毒。

【方名】清胃解毒汤。

【组成】生石膏15-30克,知母12克,谷精草12克,银花12克,蝉衣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广西中医药》中药治疗牙痛偏方(五)【辨证】风火上攻。

【治法】清火止痛。

【方名】牙痛定疼汤。

【组成】生地20克,元参20克,生石膏15克,升麻2克,细辛2克,槐花10克,丹皮9克,地骨皮10克,黄芩10克,川芎6克,白芷6克,荆芥9克,防风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山豆根、夏枯草各15克,将其分成3等份,每日取其1份放入暖瓶内,倒入开水,闷1小时,当茶饮,1日内喝完,中间可以续水,但不能加药。

连喝3天。

治火牙疼。

切1块姜片,用温火烤一下,然后咬于患处,1小时可止痛。

取大蒜1瓣,捣烂如泥,塞于龋齿内,不仅可以止痛,还能消炎、杀菌、防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