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验方治疗牙痛50例
中药土方舒缓牙痛的奇药

中药土方舒缓牙痛的奇药牙痛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不便和痛苦。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有了各种治疗方法,但是对于寻求自然疗法的人来说,中药土方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中药土方凭借其独特的草药成分,被广泛用于舒缓牙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土方舒缓牙痛的奇药。
1. 中药土方之三七薄荷叶三七薄荷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痛舒缓的功效。
使用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将三七薄荷叶用清水煮沸,然后用温水漱口。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缓解牙痛,还可以清除口腔异味。
2. 中药土方之川芎逍遥散川芎逍遥散是一种中药配方,由多种中草药组成。
它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对治疗牙痛非常有效。
将川芎逍遥散用开水冲泡成茶,每日饮用一杯,可以缓解牙痛并促进口腔的健康。
3. 中药土方之白芷牙散白芷牙散是一种治疗牙痛的传统中药土方。
它具有镇痛、抗菌的功效。
将白芷研磨成粉末,然后用棉签沾取适量的白芷粉,涂抹在疼痛的牙齿上,能够有效止痛。
但是需要注意,使用白芷牙散时应该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引起不适。
4. 中药土方之黄蜡牙散黄蜡牙散是一种由黄蜡和其他中草药制成的中药土方。
它可以舒缓牙龈肿胀、牙痛等症状。
将黄蜡熔化后,加入适量的其他中草药制成膏状,然后涂抹在疼痛的部位。
黄蜡具有润燥、镇痛的作用,能够迅速舒缓牙痛。
总之,中药土方是一种非常好的舒缓牙痛的方法。
无论是三七薄荷叶、川芎逍遥散,还是白芷牙散和黄蜡牙散,都有着各自的独特功效。
在使用这些中药土方时,我们应该遵循医嘱,控制用量,以避免不良反应。
如牙痛症状持续或加重,务必及时就医。
希望这些中药土方能够帮助到有牙痛问题的人们,让他们远离痛苦,恢复健康的口腔。
26种偏方调治牙痛

26种偏方调治牙痛26种偏方调治牙痛偏方一、升麻薄荷饮配方:升麻10克,薄荷6克制法:将升麻加水煎取药汁,将成时加入薄荷稍煎功效:清热、止痛,适用于风火牙痛。
用法:代茶频饮。
偏方二、香蕉皮炖冰糖配方:香蕉皮2个,冰糖30克制法:将香蕉皮洗净,与冰糖一起放入锅内,隔水炖烂。
功效:清热养阴,适用于风火牙痛。
用法:口服,每日3次。
偏方三、丝瓜姜汤配方:鲜丝瓜300克,鲜姜60克。
制法:将鲜丝瓜洗净切段,鲜姜洗净切片。
二味加水煎1小时即可。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风火牙痛。
用法:每日饮汤2次。
偏方四、西瓜脆衣冰片配方:西瓜脆衣10克,冰片适量。
制法:削去西瓜皮一层翠衣,洗净后,经晾晒待其完全干燥后研成细末,放入瓶中,然后与冰片一起拌匀。
功效:清热止痛用法:用卫生棉球蘸适量的西瓜翠衣粉末擦拭患处,每天擦5~6次。
偏方五、绿豆鸡蛋糖水配方:绿豆100克,鸡蛋1个,冰糖适量制法:将绿豆捣碎,用水洗净,放锅里加水适量,煮至绿豆烂熟,把鸡蛋打入绿豆汤里,加汤搅匀即可。
功效:适用于风火牙痛、口腔红肿热痛的风热牙痛者。
用法:稍凉后一次服完,连服2~3天。
偏方六、垂杨柳根炖瘦肉配方:垂杨柳根30克,猪瘦肉150克,植物油、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将垂杨柳根洗净切条,猪肉切小块,加适量清水用文火炖至猪肉熟烂,加油、盐、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润燥、祛风清热,主治风火牙痛。
用法:拣去杨柳根,饮汤食肉。
偏方七、桃柳皮漱口方配方:桃柳皮、柳树皮各4克,白酒适量。
制法:将桃树皮、柳树皮洗净,放入砂锅内,倒入适量白酒,以文火煎煮10分钟即可。
功效:清热止痛,祛风散肿,主治风火牙痛和牙周发炎。
用法:趁热将酒液含在口中,待酒液凉后吐出,日淑数次。
偏方八、炒马齿苋配方:鲜马齿苋250克,调味料适量。
制法:将马齿苋洗净,切段,用常法清炒。
功效:解毒消痛,主治胃火上炎之牙龈肿痛。
用法:佐餐食用。
偏方九、西瓜皮饮配方:西瓜嫩皮适量。
制法:将西瓜嫩皮洗净,切块,加水煎汤。
中医缓解牙疼的32偏方

中医缓解牙疼的32偏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牙痛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这种疼痛随时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当然,如果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中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牙痛。
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中医缓解牙痛的 32 种偏方。
1. 超细之石汤这是一种用中药配制的汤剂,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并且可以清热解毒。
它可以帮助你缓解牙痛几小时,每天饮用 2-3 次。
2. 金银花安神颗粒这是一种颗粒剂,它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减轻焦虑和紧张的感觉,并且可以缓解头痛和牙痛。
每天饮用 1-2 包。
3. 当归茯苓丸这是一种用中药配制的丸剂,可以起到补血滋阴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牙痛、腰痛、头痛和失眠等症状。
每天饮用 2-3 次。
4. 炒麦芽茶这是一种中药茶,可以起到补肝肾、滋阴补血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牙痛、头痛等症状。
每天饮用 2-3 次。
5. 桑菊饮这是一种中药茶,可以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牙痛、头痛、喉痛等症状。
每天饮用 2-3 次。
6. 伏熟地黄丸这是一种用中药配制的丸剂,可以起到补肾益气的作用,可以用于缓解牙痛、腰痛、失眠和焦虑等症状。
每天饮用 2-3 次。
7. 珍珠粉这是一种中药,可以帮助缓解牙齿过敏的症状,并且可以使牙齿更加美白健康。
每天饮用 2-3 次。
8. 三花片这是一种用中药配制的茶叶,可以帮助缓解牙痛并且可以清热解毒。
每天饮用 2-3 次。
9. 桔梗汤这是一种用中药配制的汤剂,可以帮助缓解牙痛,并且可以清热解毒。
每天饮用 2-3 次。
10. 紫草汤这是一种用中药配制的汤剂,可以帮助缓解牙痛,并且可以清热解毒。
每天饮用 2-3 次。
11. 芦根汤这是一种用中药配制的汤剂,可以帮助缓解牙痛,并且可以清热解毒。
每天饮用 2-3 次。
12. 白头翁汤这是一种用中药配制的汤剂,可以帮助缓解牙痛,并且可以清热解毒。
每天饮用 2-3 次。
13. 半夏茯苓汤这是一种治疗头面部牙痛的方剂。
可以缓解咬肌痉挛和为牙齿提供一定的止痛作用。
牙痛方

7、再方。用壶卢子半升,加水五升煎成三升,含漱。和茎叶煎汁含漱亦可。又方:用木耳、荆芥等分,煎合捣成饼,安在颧骨前陷(即肋窝)中,先用一枚铜钱垫住。安饼后再用贝壳盖好,扎牢。一夜可愈。左牙痛,安在右边,右牙痛安在左边。
9、再方。用雄黄和枣肉,捏成小丸,塞牙齿空洞中。又方:把皂荚煎成浓汁,加入朴硝煎化。倒在石上,等结成箱后,刮取擦牙。
7、杏仁15克(去皮尖)加盐少许,煎汤含漱,日3~4次(注意不要咽下去)。
牙痛偏方8、用冰块按摩合谷穴5分钟。
9、针刺患侧太冲穴,捻转进针,得气后,属风火牙痛用泻法,虚火牙痛先泻后补。牙痛缓解后再针下关穴,得气后留针30分钟。
牙痛偏方10、鸡蛋一枚,将蛋清倒入碗内,加白酒100毫升,搅成糊状,睡前服之。
转载自医生在线
方解: 本方用于治疗各种牙疼。方中荜拨、良姜、白芷、细辛味辛性温,芳香走窜,取其温散之性,以发散郁火及风热,冰片芳香开窍,清热消肿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以上诸药均有镇痛、抗菌、消炎的作用。 本方仅是缓急治标的方法,只能解除症状而不能根治,若有条件,还当积极治疗患牙。鼻粘膜破溃者慎用。
13.将搪瓷杯放火上,放入适量白酒和白糖,小火将白酒和白糖熬成糊状,放温后喝一口含在口中,使药泡在牙痛的地方,慢慢咽下,然后再喝再含,一天含3~4次。注意:用药后头一天牙痛会加重,第二天症状就可缓解。
牙痛偏方14.核桃仁50克,白酒100克,将酒煮开后,把核桃仁放入浸泡,用碗盛放,上面盖严。待凉时,取出核桃仁慢慢嚼碎吞下。
四、验方四,主治各种牙痛,万以“火牙”为佳。 生地30克 元参30克 生石膏10~15克 胆草10克 细辛3克, 武火煎煮20~30分钟,将药液含入口中片刻,而后咽下,其痛立减。每剂煎2次,分2次服。1剂愈者勿再服,病重者可日服2剂。 功用: 滋阴泻火,祛风止痛。转载自医生在线
【经典名方】治疗牙痛的中草药方大全

【经典名方】治疗牙痛的中草药方大全牙痛是多种口腔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之一,轻者不影响正常生活,严重者可导致不能咀嚼,更有甚者可见局部面颊肿胀,影响说话,其疼痛连及目、耳及脑,使人感到痛苦万状,故在民间有“牙痛小毛病,痛起来要人命”之说。
牙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龋齿是牙痛的主要病因,其他如牙龈炎、牙龈脓肿、牙外伤等牙周病变也可引起牙痛;部分脏腑病变,亦可通过经络的络属关系而导致牙痛。
临床上治疗牙痛的方法很多,食疗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饮食疗法应遵循“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原则,首先应控制饮食的温度,不宜太烫或过冷以免诱发或加重疼痛;其次饮食宜松软而易消化,必要时可服流质饮食,伴有牙龈红肿及颜面肿胀者,不宜食用鱼、虾等发散动风的食品,以免加重病情。
每次吃饭后均应立即漱口、刷牙,以保持口腔清洁卫生,这样有助于控制病情。
中草药方偏方1:升麻饮【配方】升麻10克,薄荷6克。
【用法】将升麻、薄荷洗净切碎,加水煎煮。
滤去渣后,代茶频频饮服。
【功效】疏风清热,消肿止痛。
用于风热上攻之牙痛。
【来源】民间验方。
偏方2:漱口茶【配方】生姜、连须葱白、艾叶、盐各18克,花椒15克,黑豆30克。
【用法】上药水煎去渣,漱口。
【功效】辅助治疗虚火牙痛,牙龈红肿。
【来源】民间验方偏方3:西瓜嫩皮饮【配方】西瓜嫩皮适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3次。
【功效】清热生津。
适用于胃火内炽引起的牙痛。
【来源】民间验方偏方4:枸杞子麦冬饮【配方】枸杞子15克,麦冬10克。
【用法】将枸杞子和麦冬用水煮沸15分钟,取汁频频饮用。
【功效】滋补肾阴,清热生津。
适用于肾阴虚损之牙根宣露、咀嚼无力、牙齿疼痛等症。
【来源】民间验方。
偏方5:双花茶【配方】金银花、野菊花各30克。
【用法】将金银花、野菊花混合,加水煮沸5分钟后饮用,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
适用于热毒炽盛之牙龈红肿疼痛、溢脓。
【来源】民间验方。
偏方6:蚌粥【配方】蚌120克,大米50克。
牙痛神效方

牙痛神效方方1。
我用花椒粒止牙痛每次都有效果。
用干花椒1~2粒,去籽放在患处(用手或舌尖放到患处)。
花椒在患处约1刻钟,即发挥效用,花椒产生的唾液,可以吐出也可咽下。
方2。
我的牙痛是用茄子皮灰治愈的。
用生茄子皮化灰,放于避风处过夜去其火气,与蜂蜜拌匀,涂于痛处,立即见效。
方3。
“八爪丁”中药治牙痛使我晚年享尽口福。
当牙痛时,即将“八爪丁”中药切碎含在痛处,待一二十分钟后,将热涎吐出,牙痛自除。
方4。
我长达7年的顽固性牙痛用车前草治愈。
每次用两株车前草配以两块似核桃大的冰糖煎煮,文火熬制一茶杯汤水口服。
每日3次,7天为一疗程,一般两个疗程痊愈。
方5。
我的家传秘方治牙疼效果非常好。
熟地、生地各50克,大黄5克,升麻、卜子、荆芥、防风、甘草、双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重者2~3剂即可见效。
方6。
我用本方3剂药治愈了自己的牙痛。
荆芥15克,黄芩6克,防风、升麻、连翘、生地、栀子、大黄、甘草各9克,竹叶为引,水煎服。
方7。
我用单药公丁香治各种牙痛均在数秒钟内止痛。
取公丁香数十粒,研细末,贮瓶中备用。
牙痛者可将丁香粉纳入龋洞内或牙隙处。
方8。
我用四种西药片治牙疼真是一服即愈。
强的松、芬布芬(联苯丁酮酸)、维生素B1、维生素C各2片。
四次即愈。
禁忌:14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消化系溃疡者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方9。
我用本方治好一位牙痛剧烈病人。
生石膏15~30克,当归15克,升麻5克,黄连5克,生地15克,丝瓜15克,丹皮5克,牛蒡子10克,煎服,每日3次。
可治牙齿剧烈疼痛。
方10。
我用瓦松白糖治牙疼有特效。
瓦松一把,白糖100克。
将瓦松用水洗净,放入锅内,加水一大碗,煎至半碗,将瓦松捞出,把药液倒入白糖碗内喝下,一次即愈。
最多3剂可愈。
方11。
我以三种西药片治好许多牙痛患者。
消炎痛1片,保太松2片,解热止痛片2片同时服下,2~3分钟后,牙痛即消。
注意:儿童禁用,成人患胃炎、胃溃疡者禁服,治愈后不宜久服,饭后服。
牙痛内外治效方大汇集,试过极灵验

2、垂杨柳根炖瘦肉
[用料]垂杨柳树根30克,瘦猪肉150克,调料适量。
3、蕹菜根醋治疗龋齿牙痛
[用料]蕹菜根200克,醋、水各250克。
[用法]共煎汤。待水凉后频频含漱多次。
[功效]消炎化肿。用治风火牙痛,牙龈红肿。
17、韭菜根花椒止龋齿痛
[用料]韭菜根10根,花椒20粒,香油少许。
21、茄蒂末治疗走马牙疳
[用料]茄蒂、硼砂各适量。
[用法]将鲜茄蒂阴干烧灰存性,研末,每0.3克入硼砂0.6克。涂抹患处。
[功效]消炎镇痛。用治虫蛀牙痛。
5、酒煮黑豆治疗虚火牙痛
[用料]黑豆、黄酒各适量。
[用法]以黄酒煮黑豆至稍烂。取其液漱口多次。
[用法]柳根洗净切条,猪肉切小块,加清水适量用文火炖,待将熟时下调料少许。饮汤食肉。
[功效]滋阴润燥,祛风清热,清肺止痛。用治风火牙痛、虚火牙痛及牙龄炎等疾患。
[功效]清热,止痛。用治龋齿牙痛。
4、花椒浸酒治疗诸牙痛
[用料]花椒15克,白酒50克。
[用法]将花椒泡在酒内10-15天,过滤去渣。棉球蘸药酒塞蛀孔内可止痛。一般牙痛用药酒漱口亦有效。
[功效]清热,止痛。常用治虫蛀牙痛、胃火牙痛、伤风牙痛等。
8、丝瓜姜汤清热解痛
[用料]丝瓜500克,鲜姜100克。
13、红茶水漱服治疗牙质过敏
[用料]红茶50克。
[用法]水煎后用茶液漱口,然后饮服。每日数次。不可中断,直至痊愈。此方为每次量,再漱饮需用新茶,不宜再煎。
[功效]清热,生津,养血。用治风火牙痛、阴虚手心足心发热等。
11、白菜根疙瘩治疗风火牙痛
临床用中医验方治疗牙痛

临床用中医验方治疗牙痛
*导读:临床用中医验方治疗牙痛50例,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大65……
临床用中医验方治疗牙痛50例,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男22例,女28 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40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3天。
诊断标准:①牙齿疼痛,龋齿牙痛除外;②牙龈红肿出血;
③舌质红,脉数。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耳鼻喉科学》第4版教材。
二、治疗方法
西洋参、地骨皮各10克,生地、黄芩各6克。
牙龈红肿明显者可去生地,加当归、甘草各5克。
上述药每日1剂,水煎后去渣取汁,并分成2份,每份约 200毫升。
服用时取1份中药汁加20 克白砂糖、1个溏心荷包蛋黄,拌匀后饮服。
每日服2次。
连服2剂。
三、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牙痛消,牙龈红肿出血消退,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 年不复发;好转:牙痛、牙龈红肿出血及伴
随症状均减轻,或已治愈1年以内复发者;无效:各项症状基本无改变。
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服药时间最长3天,最短1天,平均服药时间2 天。
治愈46例(92%),好转3例(6%),无效l 例(2%),总有效率98%o
四、体会
临床上可见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及龋齿牙痛等。
由西洋参、地骨皮、生地、黄芩等组成的验方具有滋阴清热、活血止痛之功效,既能清实火又兼清虚火,故有良效。
金佳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验方治疗牙痛50例
作者:路亮许华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15期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验方对牙痛的疗效。
方法 50例患者给予由白条参、地骨皮、生地、黄芩等组成的中药验方治疗。
1剂,水煎分2次服, 200 ml/次。
每200 ml滤过的药汁加100 g白砂糖, 2~3个糖心荷包蛋,喝汤吃鸡蛋。
1剂愈者无须再服,病重者服2~3剂。
结果治愈46例,好转3例,无效1例。
50例患者中服药时间最长3 d,最短1 d,平均服药时间2 d。
结论中药验方治疗牙痛,疗效显著。
【关键词】中药验方;牙痛
牙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达40%~70%,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1]。
其病位居高,邪客非浅,病情易反复。
表现为:牙龈红肿、遇冷热刺激痛、面颊部肿胀等。
中医认为牙痛是由于外感风邪、虫蚀牙齿、胃火炽盛、肾虚火旺等原因所致。
龈为胃之络,齿为骨之余,暴痛必因胃火亢炽,缓痛必兼肾阴亏虚。
张介宾《景岳全书》中记载:“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少阴不足,阳明有余,烦热干渴,头痛牙疼,失血等证如神。
”[2]认为牙痛不外肾阴不足和阳明火热。
本方为作者收集的中药验方,作者自2012年以来,运用此方治疗虚火或实火所致牙痛50例,取得了显著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40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3 d。
诊断标准:①牙齿疼痛,龋齿牙痛除外;②牙龈红肿出血;③舌质红、脉数。
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耳鼻喉科学》第4版教材。
中医辨证分型,胃热型:证见牙齿痛甚,牙龈红肿,或出脓渗血,牵及颌面疼痛,头痛,口渴口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风火型:证见牙齿痛,牙龈红肿疼痛,遇冷则痛减,遇风、热则痛甚,或有发热,恶寒,口渴,舌红,苔白干,脉浮数;虚火型:证见牙齿隐隐微痛,牙龈微红、微肿,久则牙龈萎缩,牙齿松动,伴有心烦、失眠、眩晕,舌红苔少,脉细数[3]。
1. 2 治疗方法白条参12 g,地骨皮12 g,生地9 g,黄芩9 g,牙龈红肿者可去生地加当归、甘草,各9 g。
上述药1剂/d,水煎分2次服, 200 ml/次。
每200 ml滤过的药汁加100 g 白砂糖, 2~3个糖心荷包蛋,喝汤吃鸡蛋。
1剂愈者无须再服,病重者服2~3剂。
1. 3 方义分析白参性微寒,主要具有补气滋阴,清虚热、益智宁神的作用。
古语云:“白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故补而不燥是白参(生晒参)的特别之处。
地骨皮气微,性寒,味甘,归肺、肝、肾经。
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
主治阴虚发热、盗汗骨蒸、肌瘦潮热,肺热咳嗽,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及内热消渴等证。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四》[4]载地骨皮散、治齿风疼痛极效方、升麻散等均使用地骨皮治疗牙齿疼痛。
卫琮玲等[5]通过采用扭体法、热板法和齿髓致痛法等动物实验模型发现,地骨皮可明显抑制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提高小鼠热致痛及家兔电刺激致痛痛阈值。
研究表明地骨皮尚有镇痛作用,对牙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生地黄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炎解热、镇静催眠作用[6];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黄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其可以有效抑制中间普氏菌、溶血链球菌以及伴放线菌等多种口腔致病菌的生长;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具有抗炎、抗菌及免疫增强、镇痛、对缺血组织有保护作用[7]。
鸡子黄,即卵黄,味甘,性平。
归心、肾、脾经。
具有滋阴润燥、养血息风、排脓疗疮的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研究认为糖心蛋黄含有许多富有营养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在蛋熟透后会被破坏。
吴鞠通《温病条辨》云:“盖鸡子黄有地球之象,为血肉有情,生生不已,乃奠安中焦之圣品,有甘草之功能,而灵于甘草;其正中有孔,故能上通心气,下达肾气,居中以达两头,有莲子之妙用;其性和平,能使亢者不争,弱者得振;其气焦臭,故上补心;其味甘咸,故下补肾”[8]。
白砂糖性平,味甘,能润肺生津,补中缓急。
此外,白砂糖有抑菌防腐的作用。
1. 4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牙痛消失,牙龈红肿出血消退,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年不复发;好转:牙痛、牙龈红肿出血及伴随症状均减轻,或已治愈1年以内复发者;无效:各项症状基本无改变。
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2 结果
治愈46例(92%),好转3例(6%),无效1例(2%),总有效率98%。
50例患者中服药时间最长3 d,最短1 d,平均服药时间2 d。
3 典型病例
3. 1 患者,女, 55岁, 2012年6月10日初诊。
患者诉3年来双侧上、下磨牙疼痛反复发作,本次发作7 d,牙跳痛不止,受热冷刺激症状加重,不敢对咬,牙龈红肿连及左腮肿痛,口臭,颈部淋巴结肿大,压之疼痛,二便正常,舌尖红、苔黄,脉弦数。
既往曾多次做过根管治疗,效果不佳,易反复。
西医诊断:牙髓炎;中医诊断:胃火牙痛。
处方予白条参12 g,地骨皮12 g,当归9 g,黄芩9 g,甘草9 g,水煎分2次服, 200 ml/次。
每200 ml 滤过的药汁加100 g白砂糖, 2~3个糖心荷包蛋,喝汤吃鸡蛋。
服药2 d后牙痛症状消失,牙龈红肿消退。
嘱勤漱口,注意口腔卫生,随诊2年,牙痛未再发作。
3. 2 患者,男, 65岁, 2014年2月23日初诊。
患者诉右侧下前磨牙间断疼痛15 d,伴左侧面部肿痛及头痛,经检查牙龈红肿,二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西医诊断:牙周炎;中医诊断:肾虚牙痛。
治宜急则治其标,泻火止痛。
处方予白条参12 g,地骨皮12 g,生地9 g,黄芩9 g水煎分2次服,去当归和甘草加生地9 g以滋阴泻火, 200 ml/次。
每200 ml滤过的药汁加100 g白砂糖, 2~3个糖心荷包蛋,喝汤吃鸡蛋。
服药2 d后牙痛症状消失,牙龈红肿消退。
嘱勤漱口,注意口腔卫生,随诊1年,牙痛未再发作。
4 讨论
牙痛多为火、风、虚、虫所致,这些致病因素往往又可相兼致病,以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大肠手阳明之脉,入下齿中,故实症多属阳明风火;齿为骨之余,肾主骨,故虚症多肾虚火炎。
临床上可见风火牙痛、胃火牙痛、虚火牙痛及龋齿牙痛等,由白条参、地骨皮、生地、黄芩等组成的验方具有滋阴清热、活血止痛之功效,既能清实火又兼清虚火,可依两者主次调整用药剂量。
50例牙痛患者,大部分运用此方治疗效果显著,唯有1例糖尿病患者因血糖高,在服用汤剂时未加白砂糖,用药无效,关于白砂糖是否影响疗效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查证或实验证实。
牙痛发作应该受到重视,及早治疗,采用正确治疗方法,可以提防并发症出现。
如今,治疗牙痛的方法很多,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而言,中药治疗牙痛疗效迅速、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樊明文,张平.免疫防龋的研究新进展.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9(2):69.
[2] 张介宾. 景岳全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9.
[3] 杜天植. 漫谈景岳玉女煎. 陕西中医, 1998, 19(11):520.
[4] 高学敏. 中药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53.
[5] 卫琮玲,闫杏莲,柏李. 地骨皮的镇痛作用.中草药, 2000, 31(9):688-689.
[6] 刘卫欣,卢兖伟,杜海涛,等.地黄及其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2009, 36 (4):27-280.
[7] 夏泉,张平,李绍平,等.当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 2004, 15(3):164-165.
[8] 吴瑭. 温病条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22-123.
[收稿日期:20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