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赏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朝花夕拾PPT讲课课件

篇章组成
《朝花夕拾》由十篇散文组成,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 野先生》、《范爱农》。
时间线索
以作者童年、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为线索,通过回忆和怀念,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 人情世态。
主题思想
03
06
中世纪骑士教育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 义教育,关注品格培养和个性发展。
05
古希腊哲学和罗马法律为基础,注重逻 辑思考和公民教育。
04
西方教育起源
不同文化背景下童年教育观念异同
相同点
01
02
都重视基础教育,如语言、数学、科学等。
都强调品德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道 德品质。
03Leabharlann 04不同点中国教育更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西 方教育更关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02
采用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法,打破传统的时间顺序,增 强故事的层次感和深度。
03
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和 故事情节。
语言风格特点
运用朴实自然、贴近生活的语言 ,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和共鸣。
注重语言的节奏和韵律,通过长 短句、排比等手法增强语言的音
乐性和感染力。
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
作品风格与特点
作品风格
鲁迅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幽默,思想深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批 判精神。
特点
《朝花夕拾》以回忆为主线,通过对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现了 鲁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作品中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批 判和反思。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朝花夕拾》由十篇散文组成,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 野先生》、《范爱农》。
时间线索
以作者童年、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为线索,通过回忆和怀念,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 人情世态。
主题思想
03
06
中世纪骑士教育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 义教育,关注品格培养和个性发展。
05
古希腊哲学和罗马法律为基础,注重逻 辑思考和公民教育。
04
西方教育起源
不同文化背景下童年教育观念异同
相同点
01
02
都重视基础教育,如语言、数学、科学等。
都强调品德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道 德品质。
03Leabharlann 04不同点中国教育更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能力,西 方教育更关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02
采用倒叙、插叙等叙事手法,打破传统的时间顺序,增 强故事的层次感和深度。
03
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细节展现人物性格和 故事情节。
语言风格特点
运用朴实自然、贴近生活的语言 ,使读者产生亲切感和共鸣。
注重语言的节奏和韵律,通过长 短句、排比等手法增强语言的音
乐性和感染力。
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
作品风格与特点
作品风格
鲁迅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犀利、幽默,思想深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批 判精神。
特点
《朝花夕拾》以回忆为主线,通过对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现了 鲁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作品中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批 判和反思。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完整版PPT课件

4五猖会——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 心目中是一个节日。作者表达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 的急迫、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和痛 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 残。
5无常——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 到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那么悲伤,决定放她儿子“还阳 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 忆无常的时候,对现实生活中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予以辛 辣的嘲讽,虚幻的无常给予了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
赏析:
文中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所谓的 “名医 〞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 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抒发感慨极具挖 苦意味。
片段再现:阿长与〈山海经〉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 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 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 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风波,不 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 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 〞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 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朋友
3范爱农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 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向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 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 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父亲
4父亲 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 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 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 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从中 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作品赏析PPT课件

走进作者,导入新课 用图片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整体感知,导读全书 由题目的解析入手,整体感知全书 走进文本,深入探究 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交流理解每篇文章的内容 堂清测试,知识达标 有针对性的进行堂清测试,及时检测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利用读书报告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全书的了解
说教案——第二课时
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作品 诞生的历 史文化背 景,帮助 学生理解 作品内容。
了解作品 的主要内 容,并能 够对重要 的作品做 深入的了 解。
引导学生 用粗读和 细读相结 合的方法, 了解全书 的内容, 熟悉精彩 片段。
培养学生 多向思维 的能力, 提高其语 言综合素 养。
说教案
说教案——第一课时
第一次堂清测试注重学生 对全书整体内容的把握
第二次堂清测试注重对语 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说作业
说作业
第一课时作业
在《朝花夕拾》中作者提到的人物较多,其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请做简要说明。
第二课时作业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文本、图片、音像资料,制作自己的 手抄报。
谢谢观看
第一次步步清 安排在“联系作品,分析人物”环节后,重点培养学生根据语段分析人物
形象的能力。
第二次步步清 安排在“指导阅读,归纳手法”环节后,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本书中涉及
的重点写作手法。
说堂清达标测试
说堂清达标测试
每一课时后安排一次堂清测试,共 两次。题型以填空、选择题为主, 难度较小,覆盖面广,包括全书每 一篇文章,注重对全书内容的把握。
阅读计划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
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说课标——重要性与目的
说教案——第二课时
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作品 诞生的历 史文化背 景,帮助 学生理解 作品内容。
了解作品 的主要内 容,并能 够对重要 的作品做 深入的了 解。
引导学生 用粗读和 细读相结 合的方法, 了解全书 的内容, 熟悉精彩 片段。
培养学生 多向思维 的能力, 提高其语 言综合素 养。
说教案
说教案——第一课时
第一次堂清测试注重学生 对全书整体内容的把握
第二次堂清测试注重对语 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考查
说作业
说作业
第一课时作业
在《朝花夕拾》中作者提到的人物较多,其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请做简要说明。
第二课时作业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文本、图片、音像资料,制作自己的 手抄报。
谢谢观看
第一次步步清 安排在“联系作品,分析人物”环节后,重点培养学生根据语段分析人物
形象的能力。
第二次步步清 安排在“指导阅读,归纳手法”环节后,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本书中涉及
的重点写作手法。
说堂清达标测试
说堂清达标测试
每一课时后安排一次堂清测试,共 两次。题型以填空、选择题为主, 难度较小,覆盖面广,包括全书每 一篇文章,注重对全书内容的把握。
阅读计划 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
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说课标——重要性与目的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47张ppt)

种弊端,批判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分篇梳理
《 思考探究:你认为衍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 琐
记 从她冬天怂恿孩子们吃冰,让“我”看不健康的 》
书,唆使“我” 偷拿母亲的钱,然后又放出流言
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的事可以看出
她是个表里不一,喜欢搬弄是非、造谣生事的人。
分篇梳理
《 五 内容概括:本篇记叙了我儿时盼望到东关看迎神 猖 赛会前,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故事,表现了 会 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之间的隔膜,含蓄地批 》
中考链接
(1)《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 ”的充满童趣的“我”。 (2)《藤野先生》《范爱农》中有一个苦苦寻求 救国救民真理爱国的“我”。
中考链接
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 》和《藤野先生》两文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看 电影事件”,这两个事件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
受民众的喜欢。在夹叙夹议中国对打着“公理”“正
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分篇梳理
《
思考探究:为什么无常受到民众的喜欢?
无
常
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公
》
正的裁判在阴间,无常句代表了公正的裁
判这一形象;同时无常也讲人情味儿。
教育思想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儿时在百 草园得到的乐趣,借此表达了教育应当尊重孩子天性, 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在接受教 育的同时,也要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
怀念师长故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五猖会》 《无常》
分篇梳理
《
内容概括:本文追忆了童年时救养了一只隐鼠 狗
且遭到迫害的经历,集中探讨了猫和鼠的不同秉
分篇梳理
《 思考探究:你认为衍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 琐
记 从她冬天怂恿孩子们吃冰,让“我”看不健康的 》
书,唆使“我” 偷拿母亲的钱,然后又放出流言
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的事可以看出
她是个表里不一,喜欢搬弄是非、造谣生事的人。
分篇梳理
《 五 内容概括:本篇记叙了我儿时盼望到东关看迎神 猖 赛会前,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故事,表现了 会 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父子之间的隔膜,含蓄地批 》
中考链接
(1)《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 ”的充满童趣的“我”。 (2)《藤野先生》《范爱农》中有一个苦苦寻求 救国救民真理爱国的“我”。
中考链接
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 》和《藤野先生》两文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看 电影事件”,这两个事件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
受民众的喜欢。在夹叙夹议中国对打着“公理”“正
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讽刺。
分篇梳理
《
思考探究:为什么无常受到民众的喜欢?
无
常
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公
》
正的裁判在阴间,无常句代表了公正的裁
判这一形象;同时无常也讲人情味儿。
教育思想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儿时在百 草园得到的乐趣,借此表达了教育应当尊重孩子天性, 保护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在接受教 育的同时,也要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
怀念师长故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五猖会》 《无常》
分篇梳理
《
内容概括:本文追忆了童年时救养了一只隐鼠 狗
且遭到迫害的经历,集中探讨了猫和鼠的不同秉
朝花夕拾ppt讲解

头。
何时到来,表达了鲁迅先生内心的悲凉。
选择专题,制订计划
O6
春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use the reference line in PPT.
选择专题,制订计划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质朴笔墨——鲜活的人物 深邃思想——真挚的情感 多样阅读——深刻的感悟
方法实践,名篇攻略
2.默读《琐记》,概括作者记叙了哪些琐事。
方法实践,名篇攻略
2.默读《琐记》,概括作者记叙了哪些琐事。 答案示例: (1)“我”与衍太太的交往。 (2)“我”去江南水师学堂。 (3)“我”去矿务学堂学习。 (4)“我”去日本留学前的准备。
方法实践,名篇攻略
3.精读“‘我’与衍太太的交往”部分并思考:这部 分概括写了衍太太哪些事?
选择专题,制订计划
阅读 时间
阅读 阅读 时长 篇目
《朝花夕拾》读书卡
提要摘记
阅读心印(可从文章主题、人物、语 言、环境等方面呈现你的发现与收获)
2020.9 5分钟 《父亲的病》
细节描写,两次出现,表现父亲内心
我 的 父 亲 沉思 的愤怒和不甘,旧社会江湖术士堂而
了一会儿,摇摇 皇之地招摇撞骗,而科学和理智不知
选择专题,制订计划
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 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小明抢先说:“阅读《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地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 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 理。”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 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谢 谢 观 看
5
导入新课
6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ppt课件完整版-2024鲜版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ppt 课件完整版
2024/3/27
1
目
录
2024/3/27
• 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 • 内容概述与篇章结构 •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 • 艺术手法与审美特征 • 知识拓展与跨文化对比 • 阅读策略与学习方法建议
2 contents
01 作品背景及作者 简介
2024/3/27
3
鲁迅生平与创作背景
倡导进步思想
鼓励人们追求进步和创新, 反对守旧和倒退,推动社 会不断向前发展。
14
04 艺术手法与审美 特征
2024/3/27
15
独特叙事方式和抒情技巧
回忆性叙事
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将故 事串联起来,形成独特的 叙事风格。
2024/3/27
情感渗透
在叙事过程中,作者的情 感自然流露,使读者产生 共鸣。
21
当代价值: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01
弘扬民族精神
《朝花夕拾》作为一部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作品,通过 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2024/3/27
02 03
促进文化创新
《朝花夕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来 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启示,有助于推动文化创新 和发展。
通过长妈妈的形象,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意。
2024/3/27
02 03
藤野先生
他是一位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教育家。作者通过藤野先 生的形象,歌颂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并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 切怀念之情。
范爱农
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作者通过范爱农 的形象,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2024/3/27
1
目
录
2024/3/27
• 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 • 内容概述与篇章结构 •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 • 艺术手法与审美特征 • 知识拓展与跨文化对比 • 阅读策略与学习方法建议
2 contents
01 作品背景及作者 简介
2024/3/27
3
鲁迅生平与创作背景
倡导进步思想
鼓励人们追求进步和创新, 反对守旧和倒退,推动社 会不断向前发展。
14
04 艺术手法与审美 特征
2024/3/27
15
独特叙事方式和抒情技巧
回忆性叙事
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将故 事串联起来,形成独特的 叙事风格。
2024/3/27
情感渗透
在叙事过程中,作者的情 感自然流露,使读者产生 共鸣。
21
当代价值:传承优秀文化传统
01
弘扬民族精神
《朝花夕拾》作为一部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作品,通过 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有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2024/3/27
02 03
促进文化创新
《朝花夕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来 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启示,有助于推动文化创新 和发展。
通过长妈妈的形象,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意。
2024/3/27
02 03
藤野先生
他是一位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教育家。作者通过藤野先 生的形象,歌颂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并表达了对藤野先生的深 切怀念之情。
范爱农
他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作者通过范爱农 的形象,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主题解析】①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天真、 幼稚、欢乐的心理(热爱自然和追求知识)。 ②批判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
四、精彩篇章赏析
(七)《父亲的病》
◆【故事梗概】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 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 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 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
(2)1926 年“三·一八”惨案后,鲁
迅写文章怒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
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
生活。
(生活背景)
(3)1926 年 9 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 学的聘请,南下教书,见识了种种知识分 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社会背景)
三、《朝花夕拾》阅读指南
《朝花夕拾》何为朝花?何为夕拾? ★朝花:旧事 (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 ★夕拾:追忆且悟新 (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抨击和嘲讽 旧思想、旧势力)
◆【人物形象】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 喜欢使坏的妇人。
◆【主题解析】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 气”,表现出作者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
四、精彩篇章赏析
(九)藤野先生
◆【故事梗概】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 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 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 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 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野草》《坟》《热风》《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 《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 《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 《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二、《朝花夕拾》创作背景
(1)1926 年 2 月到 11 月是民国以 来北洋军阀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历史背景)
四、精彩篇章赏析
(七)《父亲的病》
◆【故事梗概】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 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 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 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
(2)1926 年“三·一八”惨案后,鲁
迅写文章怒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
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
生活。
(生活背景)
(3)1926 年 9 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 学的聘请,南下教书,见识了种种知识分 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社会背景)
三、《朝花夕拾》阅读指南
《朝花夕拾》何为朝花?何为夕拾? ★朝花:旧事 (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 ★夕拾:追忆且悟新 (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抨击和嘲讽 旧思想、旧势力)
◆【人物形象】衍太太:自私自利,多嘴多舌, 喜欢使坏的妇人。
◆【主题解析】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 气”,表现出作者探求真理的强烈愿望。
四、精彩篇章赏析
(九)藤野先生
◆【故事梗概】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 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 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 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 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野草》《坟》《热风》《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华盖集续编的续编》 《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 《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 《附集》《准风月谈》《集外集》 《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二、《朝花夕拾》创作背景
(1)1926 年 2 月到 11 月是民国以 来北洋军阀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历史背景)
名著朝花夕拾主要知识点梳理教学PPT演示课件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0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人。代表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
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川流不息的人群热闹地挤在小小的骑 廊下, 或单独 一人, 或三三 两两。 有的低 头私语 ,有的 莞尔窃 笑,没 有大声 的喧哗 和吵闹 ,似乎 谁都不 愿破坏 平和的 气氛。 放眼长 长的一 条街道 ,逛街 的人都 好象在 做服装 秀,尤 其是那 些披红 戴绿穿 着入时 的少男 少女, 是中山 路上最 亮丽的 风景。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20世纪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
的奠基人。代表作: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
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
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物形象—庸医
陈莲河——巫医不分、故弄玄虚、 勒索钱财、草菅人命
4、《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鉴略》,让我感 到痛苦。 5、鲁迅小时侯最喜欢在百草园 玩耍。 6、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天演论》
7、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 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无 常》,《《五五猖猖会会》》。
(6) 写家道衰落,饱受人冷眼。表现世态的炎凉,与 封建主义决裂的是:
《琐记》 (7) 追念师恩的是:
《藤野先生》 (8)怀念友人的是:
《范爱农》
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
1、《狗•猫•鼠》——写童年仇猫的原因,鲁 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写猫的“媚态”和幸 灾乐祸,折磨弱者的性格。这篇文章取了 “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痛恨和对弱小者的同情。
A、《风筝》
B、《无常》
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
2、《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
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B )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3、鲁迅早年留学学习医学的国家是( A )
A、日本
B、美国
C、苏联
D、英国
4、《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 点(C)
长妈妈——愚昧迷信、粗俗多事但她身上保存着朴 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 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 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 一面。
人物形象—— 藤野先生
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平等待人,关心弱国子民 的学业,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卧冰求鲤
古时候,有一个叫王祥的小孩子,他的生母去世了, 父亲再娶了一个妻子,就是王祥的后母。后母不喜 欢王祥,可是,王祥很听后母的话,后母叫他做的 事,他都尽力做好。 一个寒冷的冬日,后母生了病, 想吃活鱼,要王祥到河捉鱼。天下着大雪,北风呼 呼地吹着,河水早已结冰,哪有鱼呢? 王祥想:我 可以用体温使冰块溶化啊!他脱掉衣服,卧在冰上, 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关打颤,全身颤抖,但他仍然 强忍着、忍着……突然间,他身体下的冰块裂开了, 两条鲤鱼跳了上来。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 煮鱼汤给后母吃。
老莱其实也不小了,也年过70。一次,父母看着儿子 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 日子也不长了。”
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 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 看了乐呵呵的。
一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 父母伤心,故意装着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父 母还真的以为老莱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 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
父亲曾让童年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 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 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 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 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
1、鲁迅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勒令 他背书。
2、父亲患水肿,长年延医治病,却无法康复。
10、《范爱农》——记叙作者在日本留学
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 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 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 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 恩师、朋友和父亲。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
1、《朝花夕拾》,原题叫(《旧事重提》 ), 是本( 回忆性散文集 )集,共( 10 )篇。
2、书中包括十篇散文: 《狗·猫·鼠》、《阿长和山海经》 、 《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范爱农》
8、《琐记》—— 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 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 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 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 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 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记叙作者在日本留学 时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分别的片段和决 定弃医从文的经过。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 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 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 念。
人物形象—— 范爱农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 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 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 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相关故事及鲁迅对他的态度 1、“绣花鞋风波”“让座事件”(初到日本留 学,关吏检查行李时,被翻出所带的绣花鞋;范爱 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 【鲁迅很是鄙视】
3、父亲临终前,“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一 直叫父亲,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
人物形 邻居——衍太太
1、在父亲临死时怂恿我一直呼唤父亲; 2、鼓励小孩吃冰; 3、鼓励小孩打旋; 4、怂恿孩子看下流书籍; 5、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谣言; 6、 无论孩子闹出什么乱子,也决不去告诉个人的父母。
性格特点:一个十足的两面派,心术不正 , 虚伪自私,多嘴多舌,喜欢使坏的妇人。鲁迅表 面上赞扬她实际心中鄙视她 。
A.迷信 B.不拘小节 C.马虎 D.朴实
5、陈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 什么(B)
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B.一对蟋蟀
6、《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
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
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 B )
A、《琐记》
人物形象—— 范爱农
2、范爱农的老师被杀,但他在东京同乡会反对 鲁迅等人发电回国,与鲁迅作对。
【鲁迅非常愤怒,认为他冷漠无情、懦弱,与 人背道而驰,觉得他“可恶”】
3、没钱回乡,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只得在 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革命的前一年再次遇到鲁 迅,两人冰释前嫌成为好友。
【鲁迅认为他为人正直,爱憎分明】
8、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_无__常_____ 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 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9、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 藤野先生 的照片
10、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 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 往甚密,这位朋友是 范爱农。
1、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A )
这十篇散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前七篇写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绍兴的见闻 和受教育的情景:《狗·猫·鼠》《阿长 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 《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 的病》
后三篇写作者青年时代离开故乡绍兴到南 京、日本求学,再回到故乡绍兴教书的经历: 《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这十篇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 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
2、《阿长与〈山海经〉》——记述儿时与阿 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 又迷信、唠叨、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 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一事充满了尊敬 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 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所谓《二十四孝图》 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 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 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 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 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 可怜。
人物形象——寿镜吾
儿时的私塾老师 ——方正、质朴、博学,是鲁迅先生颇 为敬畏之人 。
1、“我”向他询问 “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 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迂腐,只要学生读自己的书,不 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
2、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 常用。【严格中有和蔼、开明的一面】
1、穿衣服马虎,曾在火车上被人疑心为贼。— —不拘小节
2.添改“我”的讲义——对学生关心,认真负 责;
3.纠正“我”的解剖图——对学生的认真、严 格、循循善诱,对科学的尊重;
4.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对不同文化的尊 重,没有民族偏见,关心学生思想意识的进步;
5.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严谨求实的精 神。
人物形象—— 范爱农
5、绍兴光复后鲁迅当了师范学校的校长,范爱农 当监学,工作认真勤奋。
【鲁迅与他成为战友、知己】 6、报馆案风波后鲁迅去了南京,范爱农失去了工 作,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 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鲁迅得知后作诗悼 念他。 【 鲁迅同情、悼念他。】
人物形象—— 父亲
郭巨埋儿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 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 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 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 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 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 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 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 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 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 养孩子。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 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 奠基人。
写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 作家。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 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 鲁迅 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 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 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 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 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 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 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