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及网上单证基础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EDI及网上单证基础知识讲解

EDI及网上单证基础知识讲解

一、EDI的基础概念
降低纸张使用成本
EDI优势:
(人们称之为“无纸贸易”或“无纸交易”)
使企业能够用标准化的电子格式与供应商之间交换商业单证(如订单) 提高工作效率 节省库存费用 不需人工辨认判断,减少错误数据处理 尽量避免人工重复性输入,节省人员费用
二、EDI系统的组成-三层结构模型
一、EDI的基础概念
¢ ·Ë Í · ½ Æ ó Ò µ µ Ö ¥ ¤ ý ¾ Ê Ý ¢ Ë · Í · ½ Ê ý ¾ Ý ¿ â ò Ó ´ ¡ » ú « Õ ´ æ » ú Ö Ã ½ æ ¥ Ö µ ¤ Ê ¾ Ó Ö Ö Ã ½ æ ¥ Ö µ ¤ ¼ È Â ë Ó Ê ½ Õ · ½ Æ ó Ò µ µ Ö ¥ ¤ ý ¾ Ê Ý Ó Ê ½ Õ · ½ Ê ý ¾ Ý ¿ â
EDI及网上单证基础知识
考核范围17
主要内容

一、EDI的基本概念 二、EDI系统的组成 三、EDI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EDI系统的分类 五、EDI标准体系 六、EDI标准的主要内容
七、EDI标准数据格式
八、网上单证标准体系 九、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对象和内容 十、网上订单传输业务流程
Ï Í º ¬ Ï µ Í ³ EDI ¦ Ó Ó Ã ² ã í ¿ Ð É Ö ¤µ Ï Í ³
Ì ¼ É ì Ï µ Í ³
Æ µ Ö ¥ Ï µ Í ³
Æ Î ² ñ Ï µ Í ³ Ë Ë Í °ü » º Ë Ï µ Í ³
... ...
ö ¹ ³ ú É ó Å ú Ï µ Í ³
¥ Ö µ ¤Å Ð Ï ¢ EDI ú À ´ í þ Î · ñ ² ã EDI » » ² ½ ã EDIserver EDI± ê × ¼ ± ¨Ä Î EDI½ » » Ï µ Í ³ Æ Ë ¼ ã » ú Í ¨Å Ð Í ø Â ç ¨ Í Å Ð ­ ·ë Ò Ü ¹ í À

EDI详解

EDI详解

EDI详解EDI详解EDI定义根据Wikipedia 的定义,“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is the structured 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organizations by electronic means. It is used to transfer electronic documents or business data from one computer system to another computer system, i.e. from one trading partner to another trading partner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简单的说,符合以下标准的都可以称为EDI :组织机构间通过计算机系统到另外的计算机系统传输结构化的商业数据。

重点包括:1.计算机间传递和处理,尽可能少的人工参与,因此最好是后台系统产生的数据直接到对方的后台系统,如果条件不具备,当然可增加人工过程如收到EDI 后转换为可读的Excel 文件,但需确保源文件可追溯性。

2.标准化结构化的文件数据,目的是计算机可以解读和处理,可以使用私有标准,即你和交易伙伴约定的标准,但为了更多的贸易伙伴都理解,最好是采用行业通用、国际通用的标准。

尽管使用了国际标准为此,一些企业在标准上还需要添加自己的使用取舍和特定业务约定,通常称为EDI 规格书或者MIG消息实施指南。

3.可以用在企业或集团内部,但多数是不同企业间。

这也是为什么EDI是B2B的核心之一的原因。

EDI基础标准EDI基础标准是由EDIFACT幕础标准和EDI其他基础标准组成。

①GB/T14925《电子数据交换术语》.该标准参照采用UN/EDIFACI,的贸易数据交换目录(UNTDID )的术语部分。

②GB/T14805标准等同采用ISO 9735-1992《用于行政、商业和运愉业电子数据交换的应用级语法规则》.该标准是EDI数据传愉和ED[报文设计必须遵守的甚本规则.它规定了交换所用的字符集和语法级以及把数据组成段、报文、交换的规则。

EDI及网上单证基础知识讲解

EDI及网上单证基础知识讲解

一、EDI的基础概念
一、EDI的基础概念 EDI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所有定义中基本 上都包含了如下内容:
计算机应用——条件 通讯网络 ——基础 数据标准化——特征
一、EDI的基础概念
实际上,EDI是用电子数据输入代替人工数据 输入,以电子数据交换来代替传统的人工交换
的方法。EDI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消除纸张的使
一、EDI的基础概念
EDI优势: ❖ 降低纸张使用成本
或“无纸交易”)
(人们称之为“无纸贸易”
❖ 使企业能够用标准化的电子格式与供应商之间交换 商业单证(如订单)
❖ 提高工作效率
❖ 节省库存费用
❖ 不需人工辨认判断,减少错误数据处理
❖ 尽量避免人工重复性输入,节省人员费用
二、EDI系统的组成-三层结构模型
五、EDI标准体系
由于EDI是国际范围的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所以EDI 的核心是被处理业务数据格式的国际统一标准。
包括:
EDI基本标准体系 EDI管理标准体系 EDI单证标准体系(最重要的内容) EDI报文标准体系 EDI通信标准体系 EDI安全保密标准体系 EDI编码标准体系
五、EDI标准体系
二、EDI系统的组成
EDI的软件和硬件 软件:格式转换、翻译软件、通信软件 硬件:计算机、调制解调器、通信线路
PC
PC
PC 单机方式
增值网络
终端 EDI主机系统
终端 主机方式
应用信息系统
通信服务器
EDI服务器
局域网方式
EDI用户
二、EDI系统的组成
EDI中心
EDI中心产生的必要性:贸易伙伴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必须采 用相同的通信协议、相同的翻译软件、相同的计算机等, 在时间上通信双方的计算机必须都处于打开的状态,这样 苛刻的条件很难办到,严重阻碍了EDI的发展

EDI

EDI

EDI条件下贸易单证的传递方式
¢ ·Ë Í · ½ Æ ó Ò µ µ Ö ¥ ¤ ý ¾ Ê Ý ¢ Ë · Í · ½ Ê ý ¾ Ý ¿ â EDIÈ í ¼ þ ±× ê ¼ EDI ê × ± ¼ EDI ¨Ä ± Î ¨Ä ± Î WAN ò » Internet Ó Ê ½ Õ · ½ Æ ó Ò µ µ Ö ¥ ¤ ý ¾ Ê Ý EDIÈ í ¼ þ Ó Ê ½ Õ · ½ Ê ý ¾ Ý ¿ â
(EDIFACT与ANSI X.12)
目前一般采用国际标准的MHS 数据段 通信标准 系统(电子邮件系统)
3.1 EDI系统结构
EDI系统
EDI系统 用户
EDI通信网
本单位其他信息系 统及数据库
EDI系统
EDI系统和用户相关的应用系 统之间的接口;业务管理人 员可用此模块进行输入、查 询、统计、中断、打印等, 及时地了解市场变化,调整 EDI系统和本单位内部其它信息 策略。
4.1 电子商务与EDI的联系
• 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将有效的解决传统EDI成 本高、应用者少的缺点 • 随着Internet的发展,EDI将突破增值网向 Internet发展 • EDI的发展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规范和推动作 用
翻译
EDI标准 文件
通信
映射
平面 文件
翻译
EDI标准 文件
通信
计算 机网 络
用户收阅单据 或传送到MIS
3.2 标准报文
一份公司格式的商业单据必须转换成一份E D I标准报文才 能进行信息交换。其转换步骤为:
例:出口商品检验申请单的转换过程 步骤一:将公司格式的商业单据转换成平面文件;将平面 文件翻译成EDI标准报文

(第6组)EDI基础知识

(第6组)EDI基础知识
1.EDI的基本概念 2.EDI标准化 3.EDI工作方式 4.EDI与电子商务
EDI的基本概念
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缩写, 中文可译为“电子数据互换”,港、澳及海外华 人地区称作“电子资料联通”。它是一种在公司 之间传输订单、发票等作业文件的电子化手段。 它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将贸易、运输、保险、银 行和海关等行业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格 式,实现各有关部门或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数据交 换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全部过程,它 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颖的电子化 贸易工具,是计算机、通信和现代管理技术相结 合的产物。又由于使用EDI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贸 易过程中的纸面文件,因此EDI又被人们通俗地 称为“无纸贸易”。
两者取长补短



EDI语义语法标准(又称EDI报文标准)是要解决各种报文类型 格式、数据元编码、字符集和语法规则以及报表生成应用程序设 计语言等。
EDI Web-EDI方式 新的标准翻译方式 XML/EDI方式



EDI与电子商务
两者关系比较:
概念而论:电子商务是一个整体概念,涵盖商贸的全部。 EDI是一种电子文件的交换技术和手段,是实现电子商务的一种高 效的工作方式。 平台而论:电子商务——互联网Internet EDI——各种增值网VAN。 应用而论:电子商务开放性好、覆盖面广、用户众多、使用成本低廉等。 EDI封闭、可靠及安全等。
EDI标准化

EDI网络通信标准是要解决EDI通信网络应该建立在何种通信网 络协议之上,以保证各类EDI用户系统的互联。目前国际上主要 采用MHX(X.400)作为EDI通信网络协议,以解决EDI的支撑 环境。 EDI处理标准是要研究那些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的各种EDI报文。 相互共有的“公共元素报文”的处理标准。它与数据库、管理信 息系统(如MPRII)等接口有关。 EDI联系标准解决EDI用户所属的其它信息管理系统或数据库与 EDI系统之间的接口。

EDI电子商务

EDI电子商务
单证 数据
发送方数据库 EDI软件
EDI软件 接收方数据库
第五章 EDI电子商务
有关EDI的最初想法来自美国运输业,原因是运输业 流通量大,货物和单证的交接次数多,而单证的交接速 度常常赶不上货物的运输速度。
当时的贸易商们在使用计算机处理各类商务文件的 时候还发现,由人工输入到一台计算机中的数据70%是 来源于另一台计算机输出的文件,过多的人为因素也影 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第五章 EDI电子商务
二、实现EDI需要解决的问题 (1)映射问题 (2)安全问题 • EDI的安全性主要包括保密性、完整性、 可用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3)费用问题
第五章 EDI电子商务
三、 Internet和 EDI的结合方式 1、Web-EDI方式 被认为是目前Internet EDI中最好的方式 。 Web-EDI的目标是允许中小企业只需通过浏览器和
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基于EDI的电子商务目前 仅局限在先进国家和地区以及大型企业范围内应用。
第五章 EDI电子商务
EDI 工 作 流 程 图
上页 下页
第五章 EDI电子商务
5.2 EDI系统
EDI 应用层
合同系统 商检系统 制单系统 财务系统 ...
许可证系统
出国审批系统 退税稽核系统 ...
EDI 代理 服务层
一、Internet对EDI的影响 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
它对EDI有如下影响: 1、Internet是全球网络结构,可以大大扩大参与交易的范围; 2、相对于私有网络和传统的增值网来说,Internet可以实现世界 范围的连接,花费很少; 3、Internet对数据交换提供了许多简单而且易于实现的方法,用 户可以使用Web完成交易; 4、ISP提供了多种服务方式。这些服务方式过去都必须从传统的 VAN那里购买,费用很大。

第二章 物流信息技术 第三节EDI

第二章 物流信息技术 第三节EDI


5.双方计算机之间有网络通信系统,信息传输是通 过该网络通信系统自动实现的。信息处理是由计算机 自动进行的,无需人工干预,人为的介入。6、所传 输的数据是指交易双方互相传递的具备法律效力的文 件资料,可以是各种商业单证,如订单、回执、发货 通知、运单、装箱单、收据发票、保险单、进出口申 报单、报税单、缴款单等,也可以是各种凭证,如进 出口许可证、信用证、配额证、检疫证、商检证,等 等。
改变数量48保存成功点击49选择单证点击410生成平面报文点击411生成edi标准报文点击412发送报文点击413确定发送点击414报文发送进行中415报文发送完成201383物流管理信息系统56四edi的特点及一edi的特点edi传输的是格式化的标准文件并具有格式校验功能edi对于传送的文件具有跟踪确认防篡改防冒领电子签名等一系列安全保密功能edi是非实时通信的具有存储转发功能


EDI的实现过程就是用户将相关数据从自己 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传送到有关交易方的计算机 信息系统的过程,该过程因用户应用系统以及 外部通信环境的差异而不同。

(三)电子数据交换(EDI)与管理信息系统 (MIS)的关系

1、内部应用系统经网络从外部交易方接收 EDI报文,经过语法翻译和映射将数据写入数 据库系统中,或反过来从数据库读取数据,经 映射、翻译生成EDI报文,再通过网络发送给 有关交易方。

2、从技术的角度讲,MIS系统提供EDI系统交 换的内容,完成EDI系统的数据加工,而EDI 系统可以看作是MIS系统的通讯手段。EDI系 统要发送、接收的报文由MIS提交、处理。 EDI系统一般具备对MIS数据格式定义的功能, 通过应用定义,通用的EDI系统可以适应不同 的MIS
三、电子数据交换(EDI)的标准与单证

物流信息技术EDI

物流信息技术EDI

EDI ½» » ²ã
EDI½» » ϵ ͳ ¼Æ Ëã »ú ͨÐÅ Íø Âç
16
EDI各层功能
(1)EDI应用层: 面向最终的具体应用业务。 (2)EDI代理服务层:翻译、通信、管理和协调。 (3)EDI交换层:EDI交换层包含计算机通信网络和
EDI交换系统两部分。EDI通信网络是EDI单证传 输 的 公 共 平 台 ; EDI 交 换 系 统 的 主 要 功 能 是 收 发 EDI报文,并通过存储转发的方式传输各EDI应用 系统的EDI报文
数据元 …
报文结束
11
四、EDI工作原理及框架结构
12
出 口 商 品 检 验 申 请 单 的 转 换 过

出口商品检验申请单
报验日期: 97-11-4
报检单位:
上海市食品进出口公司 报验地点:
/000000001
联系人:
吴继浩
单位地址:四川北路 525 号
托收
协 议 号 : 1716
电话:
63747380
随附单据 HS 编码 16041900
报验商品
商品名称 报验件数 单位 报验重量(毛) 报验重量(净)单位
冻烤鳗
2,803.00 110 33,600.00
28,030.00
035
备注:
以下内容由商检局填写
检验方式(打或补填)
商检施检项目(打)
项目
经 办人
商检检验()
品质/规格()
年月日
项目
共同检验()
发货人
(中文)上海市食品进出口公司
(译文)
受货人
商品名称规格 (中文)冻烤鳗
HS 编码
(译文)Frozen Roasted Eel 16041900 商品出口总值 U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EDI 的基础概念
? EDI优势: ? 降低纸张使用成本
或“无纸交易”)
(人们称之为“无纸贸易”
? 使企业能够用标准化的电子格式与供应商之间交换 商业单证(如订单)
? 提高工作效率
? 节省库存费用
? 不需人工辨认判断,减少错误数据处理
? 尽量避免人工重复性输入,节省人员费用
二、EDI系统的组成-三层结构模型
用而是消除处理延迟和数据的重复录入。
一、EDI的基础概念
发送方企业
单证 数据
发送方数据库
打印机
纸面 单证 邮局
纸面 单证
接收方企业
单证 数据
录入 接收方数据库
传真机
发送方企业
单证 数据
发送方数据库
EDI软件
标准EDI 报文
标准EDI 报文
WAN 或 Internet
接收方企业 单证 数据
EDI软件 接收方数据库
EDI的产生
?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际贸易也空前活跃。在国际 贸易中,由于买卖双方地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必须以银 行进行担保,以各种纸面单证为凭证,方能达到商品与货 币交换的目的。
? 全球贸易额的上升带来了各种贸易单证、文件数量的激增。 虽然计算机及其它办公自动化设备的出现可以在一定范围 内减轻人工处理纸面单证的劳动强度,但由于各种型号的 计算机不能完全兼容,实际上又增加了对纸张的需求,美 国森林及纸张协会曾经做过统计,得出了用纸量超速增长 的规律:即年国民生产总值每增加 10 亿美元,用纸量就 会增加 8 万吨。此处,在各类商业贸易单证中有相当大的 一部分数据是重复出现的,需要反复地键入。
EDI 的产生
?有人对此也做过统计,计算机的输入平均 7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来自另一台 计算机的输出,且重复输入也使出差错的机率增高,据美国 一家大型分销中心统计,有 5% 的单证中存在着错误。同时 重复录入浪费人力、浪费时间、降低效率。因此,纸面贸易 文件成了阻碍贸易发展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
EDI的产生
? 20 世纪 60 年代末,欧洲和美国几乎同时提出了 EDI 的 概念。早期的 EDI 只是在两个商业伙伴之间,依靠计算机 与计算机直接通信完成。
? EDI中心的组成:公用 EDI服务手段、通信接口、公共业务 服务、EDI最终用户
? EDI中心的功能:邮箱管理、回执响应功能、分类区件、断 点重发功能、编制管理报表、检查信件的正确性、 EDI的翻 译功能、安全控制能力、灾害恢复功能、可支持中文传输 功能
三、EDI系统的工作原理
(1)映射—--生成平面文件 (2)翻译──生成EDI标准格式文件 (3)通信 (4)EDI文件的接收
机票预订系统。 ? (4)带有图形资料自动传输的 EDI 。最常见的是计算机辅
助设计(CAD)图形的自动传输。
四、EDI 系统的分类
EDI的特点:
?EDI是企业(制造厂、供应商、运输公司、银行等)单位之 间传输的商业文件数据。 ?传输的文件数据采用共同的标准并具有固定格式;传输过程 必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可靠性 ,保证贸易伙伴之 间的数据不间断交换、主数据库中的资料与设备不受损坏。 ?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一般是增值网和专用网)来传输。 ?数据通过计算机到计算机的自动传输不需要人工介入操作, 由应用程序对它自动响应,实现事务处理与贸易自动化。
一、EDI的基础概念
一、EDI的基础概念 ?EDI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所有定义中基本 上都包含了如下内容:
计算机应用——条件 通讯网络 ——基础 数据标准化——特征
一、EDI的基础概念
实际上, EDI 是用电子数据输入代替人工数据 输入,以电子数据交换来代替传统的人工交换
的方法。 EDI的主要 目的并不是消除纸张的使
二、EDI系统的组成
?EDI的软件和硬件 软件:格式转换、翻译软件、通信软件 硬件:计算机、调制解调器、通信线路
PC
PC
PC 单机方式
增值网络
EDI主机系统 主机方式
终端 终端
应用信息系统
通信服务器
EDI服务器
局域网方式
EDI用户
二、EDI 系统的组成
? EDI中心
? EDI中心产生的必要性:贸易伙伴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必须采 用相同的通信协议、相同的翻译软件、相同的计算机等, 在时间上通信双方的计算机必须都处于打开的状态,这样 苛刻的条件很难办到,严重阻碍了 EDI的发展
? 20 世纪 70 年代,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 EDI 技术的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也带动了跨行业 EDI 系统 的出现。80 年代 EDI 标准的国际化又使 EDI 的应用跃入 了一个新的里程。
? 时至今日, EDI 历经萌芽期、发展期已步入成熟期。英国 的 EDI 专家明确指出:“以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实现 EDI 已不是技术问题,而仅仅是一个商业问题”。
三、EDI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EDI 系统的分类
? 根据EDI的不同发展特点和运作层次,可分为 ? (1)订货信息系统( TDI ),又称为贸易数据互换系统,
它用电子数据文件传输订单、发货票和各类通知。 ? (2)电子金融汇兑系统( EFT),即在银行和其他组织之
间进行电子费用汇兑。 ? (3)交互式应答系统,它可应用在旅行社或航空公司作为
EDI及网上单证基础知识
考核范围17
主要内容
? 一、EDI的基本概念 ? 二、EDI系统的组成 ? 三、EDI系统的工作原理 ? 四、EDI系统的分类 ? 五、EDI标准体系 ? 六、EDI标准的主要内容 ? 七、EDI标准数据格式 ? 八、网上单证标准体系 ? 九、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对象和内容 ? 十、网上订单传输业务流程
一、EDI的基础概念
?什么是 EDI?
EDI —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 电子数据交换 — 无纸贸易 — 一种电子传输方式
EDI 商务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按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 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文档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 传输方法。简单地说, EDI 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 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 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俗称“无纸化贸 易”。
EDI 应用层
EDI 代理 服务层
EDI 交换层
合同系统
商检系统
制单系统 财务系统 ...
许可证系统 单证信息
出国审批系统
退税稽核系统 ...
EDIserver 通信 翻译 管理 EDI标准报文
EDI交换系统 计算机通信网络
二、EDI 系统的组成
EDI系统的三要素
? 通信网络 ? EDI软件及硬件 ? EDI数据标准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