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护理课件

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护理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重型颅脑损伤概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策略 • 护理与康复 • 并发症与预后 •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与宣教
01
重型颅脑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暴力作用 后导致的严重脑组织损伤,常常伴随 颅内出血、脑水肿等症状。
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调整床头高 度,避免舌后坠。
控制颅内压
使用脱水剂、调整卧位 、避免过度刺激等。
06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与宣教
提高公众意识
公众缺乏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知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途径普及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和急救知识,提高公众对 重型颅脑损伤的认知水平。
开展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重型颅脑损伤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发放宣传 资料,提高公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视程度。
功能。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 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
信心。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家庭环境调整
根据患者需求调整家居布局,创造安 全便利的生活环境。
药物管理与随访
向患者及家属传授颅脑损伤的自我观 察与急救知识,提高应对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 穿衣、洗漱、进食等。
分类
重型颅脑损伤可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 和开放性颅骨和硬脑膜破损。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 通事故、跌落、暴力打击等。
发病机制
当头部受到外力作用时,脑组织 在颅骨内快速移动或变形,导致 脑组织挫伤、出血、水肿等病理 生理改变。
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伤情和医生的经验判断 。
$number {01}
目录
• 重型颅脑损伤概述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策略 • 护理与康复 • 并发症与预后 •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与宣教
01
重型颅脑损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暴力作用 后导致的严重脑组织损伤,常常伴随 颅内出血、脑水肿等症状。
化。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吸痰、调整床头高 度,避免舌后坠。
控制颅内压
使用脱水剂、调整卧位 、避免过度刺激等。
06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与宣教
提高公众意识
公众缺乏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知
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途径普及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和急救知识,提高公众对 重型颅脑损伤的认知水平。
开展宣传活动
组织开展重型颅脑损伤宣传周、宣传月等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发放宣传 资料,提高公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视程度。
功能。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 支持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康复
信心。
家庭护理与自我管理
家庭环境调整
根据患者需求调整家居布局,创造安 全便利的生活环境。
药物管理与随访
向患者及家属传授颅脑损伤的自我观 察与急救知识,提高应对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 穿衣、洗漱、进食等。
分类
重型颅脑损伤可分为闭合性颅脑损伤 和开放性颅骨和硬脑膜破损。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病因包括交 通事故、跌落、暴力打击等。
发病机制
当头部受到外力作用时,脑组织 在颅骨内快速移动或变形,导致 脑组织挫伤、出血、水肿等病理 生理改变。
手术方式包括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具体选择应根据患者的伤情和医生的经验判断 。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总结查房情况
对查房情况进行总结,对患者的病情状况 和护理措施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 议。
查房后总结与改进
整理查房资料
对查房过程中收集的资料 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形成完整的查房报告。
分析护理问题
对查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 出改进措施。
反馈改进情况
将改进措施反馈给相关医 护人员,督促其落实改进, 提高护理质量。
和急救措施。
培训内容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因、病理、临 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
急救措施及护理技能操作。
培训方式
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操作 等。
患者及家属教育
教育目标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护理意识 和能力。
教育内容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日 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康复训练等。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 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 康复。
03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 实践
查房前的准备
01
02
03
确定查房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确保所 有参与查房的医护人员都 能参加。
准备查房工具
准备必要的查房工具,如 PPT课件、病例资料、护 理记录等。
了解患者情况
提前了解患者的病情、治 疗情况、护理措施等,以 便更好地进行查房。
教育方式
口头讲解、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康复指导手册等。
社会宣传与普及知识
宣传目标
提高社会公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知水平,减少 意外伤害的发生。
宣传内容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措施、急救知识、康复训练 等。
宣传方式
公益广告、宣传海报、社交媒体等。
对查房情况进行总结,对患者的病情状况 和护理措施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 议。
查房后总结与改进
整理查房资料
对查房过程中收集的资料 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 形成完整的查房报告。
分析护理问题
对查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 出改进措施。
反馈改进情况
将改进措施反馈给相关医 护人员,督促其落实改进, 提高护理质量。
和急救措施。
培训内容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因、病理、临 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
急救措施及护理技能操作。
培训方式
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操作 等。
患者及家属教育
教育目标
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护理意识 和能力。
教育内容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要点,日 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康复训练等。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 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 康复。
03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查房 实践
查房前的准备
01
02
03
确定查房时间
选择合适的时间,确保所 有参与查房的医护人员都 能参加。
准备查房工具
准备必要的查房工具,如 PPT课件、病例资料、护 理记录等。
了解患者情况
提前了解患者的病情、治 疗情况、护理措施等,以 便更好地进行查房。
教育方式
口头讲解、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康复指导手册等。
社会宣传与普及知识
宣传目标
提高社会公众对重型颅脑损伤的认知水平,减少 意外伤害的发生。
宣传内容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措施、急救知识、康复训练 等。
宣传方式
公益广告、宣传海报、社交媒体等。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和查房PPT课件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如头颅CT或MRI等,可以对重型 颅脑损伤进行明确诊断。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 案。
02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急性期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呼吸 、心率、血压等指标,发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是交通事故 、跌落、撞击等意外伤害,也有部分 病例是因头部受到暴力打击或挤压所 致。
病理
重型颅脑损伤发生后,大脑组织受到 压迫或损伤,导致颅内压升高、脑组 织水肿、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 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常会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瞳孔散大、偏瘫等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 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 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颅脑损伤的 康复知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
和预防复发的能力。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褥疮预防
定期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避免褥疮的发生。
肺部感染预防
加强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咳 嗽排痰,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 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 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康复过程,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家 庭护理指导。
社会支持
联系社会资源,如康复中 心、职业培训机构等,为 患者回归社会提供支持。
05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与教育
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如头颅CT或MRI等,可以对重型 颅脑损伤进行明确诊断。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 案。
02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急性期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呼吸 、心率、血压等指标,发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原因是交通事故 、跌落、撞击等意外伤害,也有部分 病例是因头部受到暴力打击或挤压所 致。
病理
重型颅脑损伤发生后,大脑组织受到 压迫或损伤,导致颅内压升高、脑组 织水肿、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 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通常会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瞳孔散大、偏瘫等症状,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 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 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颅脑损伤的 康复知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
和预防复发的能力。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褥疮预防
定期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避免褥疮的发生。
肺部感染预防
加强呼吸道护理,鼓励患者咳 嗽排痰,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心理疏导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 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 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家属支持
鼓励家属参与康复过程,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家 庭护理指导。
社会支持
联系社会资源,如康复中 心、职业培训机构等,为 患者回归社会提供支持。
05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与教育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PPT课件

康复护理措施
早期康复训练
01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 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认知训练等。
物理治疗
02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刺激、温热疗法等促进神经 功能恢复。
作业治疗
03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心理护理
04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增高或脑疝等危险。
肢体活动
检查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以判 断是否有偏瘫、截瘫等神经系统
损伤。
患者状况评估
颅脑损伤程度
根据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的病 情和预后。
并发症情况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并 发症,并评估其对护理的影响。
营养状况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以便为患者提供合适的 营养支持。
染。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颅内压增高
严密监测颅内压变化,及时给予脱水 治疗,预防脑疝形成。
应激性溃疡
定期检查下肢周径、血流变等指标, 给予抗凝治疗。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 励患者咳嗽排痰。
深静脉血栓形成
给予保护胃粘膜、制酸止血等药物治 疗,预防消化道出血。
04
重型颅脑损伤的康复护理
护理研究的热点问题
01
02
03
康复护理
研究如何通过康复护理手 段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 高。
心理护理
探讨如何有效应对重型颅 脑损伤患者的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研究如何预防和处理重型 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 症,如肺部感染、褥疮等。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重型颅脑损伤查房护理课件

重型颅脑损伤查房护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重型颅脑损伤概述 •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要点 • 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措施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与宣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重型颅脑损伤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外界暴力导致 头部受到严重损伤,引起大脑结构和 功能损害的疾病。
控制出血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立即 止血,避免过多的失血导 致休克。
维持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和 体温等,确保患者的基本 生理功能稳定。
转运途中护理
固定头部和身体
在搬运患者时,应保持头 部和身体在一条直线上, 避免头部过度摇晃或扭曲。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转运过程中,应随时观 察患者的呼吸道情况,确 保呼吸道畅通无阻。
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深呼吸等技 巧,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 的心理疏导措施,帮助患者释放情 绪、缓解压力。
家属的心理护理指导
家庭支持
向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 况,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
心和支持。
情绪调节
指导家属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避免将焦虑、抑郁等情绪传递给
认知康复
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康复训练, 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等方面的 训练。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 合康复治疗。
03 重型颅脑损伤的 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
01
02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使 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便 于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的 流出。
contents
目录
• 重型颅脑损伤概述 •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要点 • 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措施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与宣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重型颅脑损伤概 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由于外界暴力导致 头部受到严重损伤,引起大脑结构和 功能损害的疾病。
控制出血
对于开放性伤口,应立即 止血,避免过多的失血导 致休克。
维持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和 体温等,确保患者的基本 生理功能稳定。
转运途中护理
固定头部和身体
在搬运患者时,应保持头 部和身体在一条直线上, 避免头部过度摇晃或扭曲。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转运过程中,应随时观 察患者的呼吸道情况,确 保呼吸道畅通无阻。
通过渐进性肌肉放松、深呼吸等技 巧,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 的心理疏导措施,帮助患者释放情 绪、缓解压力。
家属的心理护理指导
家庭支持
向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 况,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
心和支持。
情绪调节
指导家属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避免将焦虑、抑郁等情绪传递给
认知康复
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康复训练, 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等方面的 训练。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 和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 合康复治疗。
03 重型颅脑损伤的 急救措施
现场急救
01
02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呼吸道异物,使 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便 于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的 流出。
重型颅脑外伤急救护理PPT课件

管或切开。
维持循环稳定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 量,维持循环稳定。
控制颅内压
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 脑水肿。
止血与抗休克
对于有出血征象的患者,应迅 速止血,并补充血容量,纠正
休克。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吸痰, 加强口腔护理和肺部物理治疗
。
应激性溃疡
预防性应用制酸剂,观察患者 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
院内急救护理
完善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 检查,明确伤情和诊断。
手术治疗
严密观察
在院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尤其是意识状态、瞳孔和生 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
对于严重的颅脑外伤,可能需03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电解质紊乱
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电 解质失衡。
褥疮
定期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
病情告知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案,增强其 信任感和配合度。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 理疏导和支持。
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日常护理方法,如饮 食、休息、康复训练等。
降低颅内压
对于颅脑外伤导致的颅内 压增高,可给予甘露醇等 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缓 解脑疝风险。
转运护理
平稳搬运
确保搬运过程中患者头部 和身体保持水平,避免剧 烈晃动,以免加重脑部损 伤。
监测病情
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和瞳孔变化,及时发现病 情恶化迹象。
建立静脉通道
在转运前或途中建立静脉 通道,以便及时给药和补 充液体。
碍。
维持循环稳定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 量,维持循环稳定。
控制颅内压
应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减轻 脑水肿。
止血与抗休克
对于有出血征象的患者,应迅 速止血,并补充血容量,纠正
休克。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吸痰, 加强口腔护理和肺部物理治疗
。
应激性溃疡
预防性应用制酸剂,观察患者 有无消化道出血症状。
院内急救护理
完善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 检查,明确伤情和诊断。
手术治疗
严密观察
在院内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病 情变化,尤其是意识状态、瞳孔和生 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 症。
对于严重的颅脑外伤,可能需03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电解质紊乱
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纠正电 解质失衡。
褥疮
定期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 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
病情告知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案,增强其 信任感和配合度。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 理疏导和支持。
日常护理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日常护理方法,如饮 食、休息、康复训练等。
降低颅内压
对于颅脑外伤导致的颅内 压增高,可给予甘露醇等 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缓 解脑疝风险。
转运护理
平稳搬运
确保搬运过程中患者头部 和身体保持水平,避免剧 烈晃动,以免加重脑部损 伤。
监测病情
在转运过程中持续监测患 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和瞳孔变化,及时发现病 情恶化迹象。
建立静脉通道
在转运前或途中建立静脉 通道,以便及时给药和补 充液体。
碍。
重型颅脑损伤护理课件

临床表现
01
02
03
意识障碍
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 识丧失或昏迷,表现为呼 之不应、对刺激无反应等。
颅内压升高
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 视乳头水肿等症状,严重 时可出现脑疝。
神经功能缺损
患者会出现偏瘫、失语、 感觉障碍等症状,严重时 可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 难等并发症。
02
CATALOGUE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要点
现场急救
保持呼吸道通畅
降低颅内压
确保患者头部后仰,抬起下颌,清除 呼吸道异物,防止舌后坠和窒息。
对于怀疑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保 持安静、平卧,避免头部剧烈晃动, 并及时就医。
控制出血
对于明显的头皮裂伤或出血,应使用 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压迫止血,并尽快 送往医院。
院前急救
快速评估
对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等进行快速评估,初步判断伤情
提供社会支持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机会,帮助患者重建社交网 络,提高生活质量。
05
CATALOGUE
重型颅脑损伤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预防措施
建立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 众对颅脑损伤的认知和
预防意识。
规范交通规则
完善交通规则,加强交 通执法,减少交通事故
的发生。
改善工作环境
定期健康检查
严密观察病情
对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等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
理并发症。
04
CATALOGUE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评估与干预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了解患者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状况,判断 其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重症颅脑损伤的护理 ppt课件

枕骨大孔疝
幕下的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 骨大孔被挤向椎管内,称为枕 骨大孔疝或小脑扁桃体疝。
临床特点:突然呼吸不规则或 停止。
小脑幕切迹 疝
枕骨大孔疝
ppt课件 17
临床表现—全身性改变
(一)生命体征的改变:
先测呼吸→脉搏→血压,脑干→中枢性高热。
“两慢一高”(脉搏、呼吸慢,血压高,即cushing征),脑疝早期 症状。
成人正常颅内压:0.7~2.0kpa(70~200mmH2O)
儿童正常颅内压:0.5~1.0kpa(50~100mmH2O)
我科常见颅内压增高的原因有:⑴脑组织损伤、 炎症、缺血缺氧、中毒等导致脑水肿;⑵高碳酸 血症,PaCO2增高,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多; ⑶脑积水。
ppt课件
15
临床表现—脑疝
ppt课件 29
(二)加强呼吸道护理
气管切开护理:
病房环境要求:设单人病人,室温18~20℃,湿度50%~70%,定时 通风消毒,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痰;
严格无菌操作,做到一人一次一管插吸。吸痰管的粗细要适宜,吸痰 每次不超过15 秒,吸痰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气道粘膜而出血, 吸痰后听诊肺部评价效果,同时应注意观察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 变化。
ppt课件 3
临床表现
1、意识障碍
2、头痛和呕吐
3、瞳孔的改变 4、锥体束征 5、脑疝 6、全身性改变
ppt课件
4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是否应用镇静剂、肌松剂,应根据个体 状况 而定,肌松剂较长时间应用,有肺炎 及败血症发病率增高的倾向,不要常规采 用。但在无脑疮征象时,镇静剂、肌松剂 可用于躁动的病人
.
18
▪ 3.伤后早期低血压、低血氧可增加重型颅 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低血压是以收缩压 低于90mmHg为界。低血氧指氧分压低于60 nmlHg,早期采用升高血压的手段能改善预 后。
▪ 据我国200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颅脑创伤占创 伤病人总数的15%左右,其死亡率占整个创伤 病人的85%。
.
6
脑外伤
分类: 轻:COMA〈0.5小时 头痛 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中:COMA〈12小时 轻度阳性体征 T,P,R,BP改变 重:COMA〉12小时 明显阳性体征 T,P,R,BP明显 改变 特重:COMA〉12小时 明显阳性体征 T,P,R,BP明 显改变,合并脑疝 特急型颅内血肿:颅内急性出血〈3小时,合并脑疝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记录但较落后,(儒家思想:身体发肤皆乃父 母所赐)。
Craniocerebral Trauma
.
3
2001年在山东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做过开颅手术的 颅骨。边缘已经开始愈合、圆滑,证明患者在开颅手术 后至少活了2年,将我国开颅手术上推到5000年前。
Craniocerebral Trauma
▪ 间接损伤:传递性损伤:脊柱至颅底,坠落传导 挥鞭样损伤:植物状态的主要原因 (剪力,DAI弥漫性轴索损伤) 创伤性窒息:躯干挤压经循环系统上传,过度充盈
Craniocerebral Trauma
.
10
Craniocerebral Trauma
.
11
Craniocerebral Trauma
.
Craniocerebral Trauma
.
7
颅脑外伤的诊断
1.外伤史和损伤机制 2.意识状态和变化情况 3.症状和体征 4.生命体征变化 5.辅助检查
Craniocerebral Trauma
.
8
GCS(glasgow coma scale)
特重〈5分 ,重6-8分 ,中9-12分,轻13-15分, 昏迷<8 分
▪ 4.采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
19
▪ 5.过度通气 过度通气使脑血管收缩,减少 脑血流以降低ICP。研究表明,颅脑损伤第 1日,脑血流量较正常人减少一半,因此, 持续过度通气(Pa002<30mmHg)有引起脑缺 血的危险,并有可能使脑血管自主调节功 能丧失,而且不能持续降低ICP。
▪ 6.脑外伤病人复苏的基本目标是恢复循环 血量、血压、通气和通氧,不主张采用干 扰这一目标的其他措施,如不适当的过度 换气。
美秘鲁人墓穴发现公元前500年环钻标本(木把 ,黑雎岩)。
最早的神经外科学论文由Edwin Smith瘫等。
最早记录环钻的人:Hippocrates(公元前460年)进一步记录了癫痫、 面瘫、颅高压症状,及交叉支配.指导神经外科学2000年。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
.
1
颅脑损伤是外力作用于头部所致。 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约占 全身损伤的15-20%,死亡率为 20-30%,居首位。
Craniocerebral Trauma
.
2
历史
秘鲁考古学家发现,公元前7000-3000开颅标本,颅孔由金片填补, 头发缝合伤口,无伤口感染征,有颅骨炎性反应。
.
2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压及呼吸复 苏
▪ 1.应尽一切可能避免低血压(收缩压<90mmH g),现场发现呼吸暂停、发绀(PaO2<60mmH g),应立即行气管内插管辅助呼吸予以纠正。 治疗过程中,平均动脉压保持在90mmHg以上, 同时脑灌注压在70mmHg以上。
Eye
Scal
正常
4
呼之睁眼 3
刺痛睁眼 2
无反应
1
无反应
1
Verbal
Scale Move
Scal
回答正确 5 回答错乱 4 言语不清 3 只能发音 2 肢体过伸 2
遵嘱活动 6
定位动作 5
肢体回缩 4
肢体屈曲 3
无反应
1
Craniocerebral Trauma
.
9
损伤方式
▪ 直接损伤:加速伤:运动的物体撞击头部,棒击等 减速伤:运动的头部撞击静止的物体,对冲伤 挤压伤:挤压颅骨变形致伤,产伤
Craniocerebral Trauma
.
16
Craniocerebral Trauma
.
1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复苏过程中神经外科处理方 案
▪ 1.首要是迅速而充分的生理复苏。无ICP 增高、脑疝者,不需要应用控制ICP的特殊 治疗。有ICP增高者,迅速进行过度换气、 应用甘露醇等治疗。甘露醇应在足量的液 体复苏后进行。重视避免低血压、低血氧。
12
Craniocerebral Trauma
.
13
Craniocerebral Trauma
.
14
损伤机理
▪ 颅骨骨折变形,挤压,刺破脑组织
内凹,颅高压,冲击力 回弹,负压
▪ 脑组织在颅内的运动
直线运动:对冲伤:额,颞,顶,枕,颅面伤 旋转运动:DAI:大脑镰,小脑幕等
Craniocerebral Trauma
▪ 开始:1889Wihelm Wagner 进行了首例开瓣开颅 ▪ 新纪元:神外2巨人:Harvey Cushing:电凝器,银夹,
术中死亡率由60%至10% Walter Dandy:脑积水,脑室造影,
后颅凹手术,松果体手术
Craniocerebral Trauma
.
5
▪ 近年来,颅脑损伤已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伤病 致死的首位原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当 今中国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已超过100/10万人口, 其中重型颅脑损伤(sTBI)占18-20%。
.
4
近代颅脑创伤学
▪ 时间:过去的100年发展而来的 ▪ 前提:1846麻醉,1867抗菌,1891无菌
立体定位:Pierre Paul Broca(36岁,1861年)发现额 中回后部为语言中枢(一21年失语,一脑卒中 失语的病解) Robets Barthlow (1874年,美)电刺激明确 对侧支配
.
15
损伤机制
1.接触性损伤机制:冲击点伤(coup trauma) 2.惯性损伤机制:
直线加速运动,旋转加速运动,角加速运动 压力,牵张力,剪力 对冲伤(contrecoup trauma) 3.决定损伤的主要因素: 外力的大小,速度,方向,作用的时间,部位(受 力点)和接触面积 4.损伤形式: 直接损伤:加速或减速性损伤 间接损伤:挥鞭样损伤
.
18
▪ 3.伤后早期低血压、低血氧可增加重型颅 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低血压是以收缩压 低于90mmHg为界。低血氧指氧分压低于60 nmlHg,早期采用升高血压的手段能改善预 后。
▪ 据我国200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颅脑创伤占创 伤病人总数的15%左右,其死亡率占整个创伤 病人的85%。
.
6
脑外伤
分类: 轻:COMA〈0.5小时 头痛 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中:COMA〈12小时 轻度阳性体征 T,P,R,BP改变 重:COMA〉12小时 明显阳性体征 T,P,R,BP明显 改变 特重:COMA〉12小时 明显阳性体征 T,P,R,BP明 显改变,合并脑疝 特急型颅内血肿:颅内急性出血〈3小时,合并脑疝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记录但较落后,(儒家思想:身体发肤皆乃父 母所赐)。
Craniocerebral Trauma
.
3
2001年在山东发现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做过开颅手术的 颅骨。边缘已经开始愈合、圆滑,证明患者在开颅手术 后至少活了2年,将我国开颅手术上推到5000年前。
Craniocerebral Trauma
▪ 间接损伤:传递性损伤:脊柱至颅底,坠落传导 挥鞭样损伤:植物状态的主要原因 (剪力,DAI弥漫性轴索损伤) 创伤性窒息:躯干挤压经循环系统上传,过度充盈
Craniocerebral Trauma
.
10
Craniocerebral Trauma
.
11
Craniocerebral Trauma
.
Craniocerebral Trauma
.
7
颅脑外伤的诊断
1.外伤史和损伤机制 2.意识状态和变化情况 3.症状和体征 4.生命体征变化 5.辅助检查
Craniocerebral Trauma
.
8
GCS(glasgow coma scale)
特重〈5分 ,重6-8分 ,中9-12分,轻13-15分, 昏迷<8 分
▪ 4.采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
19
▪ 5.过度通气 过度通气使脑血管收缩,减少 脑血流以降低ICP。研究表明,颅脑损伤第 1日,脑血流量较正常人减少一半,因此, 持续过度通气(Pa002<30mmHg)有引起脑缺 血的危险,并有可能使脑血管自主调节功 能丧失,而且不能持续降低ICP。
▪ 6.脑外伤病人复苏的基本目标是恢复循环 血量、血压、通气和通氧,不主张采用干 扰这一目标的其他措施,如不适当的过度 换气。
美秘鲁人墓穴发现公元前500年环钻标本(木把 ,黑雎岩)。
最早的神经外科学论文由Edwin Smith瘫等。
最早记录环钻的人:Hippocrates(公元前460年)进一步记录了癫痫、 面瘫、颅高压症状,及交叉支配.指导神经外科学2000年。
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进展
.
1
颅脑损伤是外力作用于头部所致。 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损伤,约占 全身损伤的15-20%,死亡率为 20-30%,居首位。
Craniocerebral Trauma
.
2
历史
秘鲁考古学家发现,公元前7000-3000开颅标本,颅孔由金片填补, 头发缝合伤口,无伤口感染征,有颅骨炎性反应。
.
20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压及呼吸复 苏
▪ 1.应尽一切可能避免低血压(收缩压<90mmH g),现场发现呼吸暂停、发绀(PaO2<60mmH g),应立即行气管内插管辅助呼吸予以纠正。 治疗过程中,平均动脉压保持在90mmHg以上, 同时脑灌注压在70mmHg以上。
Eye
Scal
正常
4
呼之睁眼 3
刺痛睁眼 2
无反应
1
无反应
1
Verbal
Scale Move
Scal
回答正确 5 回答错乱 4 言语不清 3 只能发音 2 肢体过伸 2
遵嘱活动 6
定位动作 5
肢体回缩 4
肢体屈曲 3
无反应
1
Craniocerebral Trauma
.
9
损伤方式
▪ 直接损伤:加速伤:运动的物体撞击头部,棒击等 减速伤:运动的头部撞击静止的物体,对冲伤 挤压伤:挤压颅骨变形致伤,产伤
Craniocerebral Trauma
.
16
Craniocerebral Trauma
.
1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复苏过程中神经外科处理方 案
▪ 1.首要是迅速而充分的生理复苏。无ICP 增高、脑疝者,不需要应用控制ICP的特殊 治疗。有ICP增高者,迅速进行过度换气、 应用甘露醇等治疗。甘露醇应在足量的液 体复苏后进行。重视避免低血压、低血氧。
12
Craniocerebral Trauma
.
13
Craniocerebral Trauma
.
14
损伤机理
▪ 颅骨骨折变形,挤压,刺破脑组织
内凹,颅高压,冲击力 回弹,负压
▪ 脑组织在颅内的运动
直线运动:对冲伤:额,颞,顶,枕,颅面伤 旋转运动:DAI:大脑镰,小脑幕等
Craniocerebral Trauma
▪ 开始:1889Wihelm Wagner 进行了首例开瓣开颅 ▪ 新纪元:神外2巨人:Harvey Cushing:电凝器,银夹,
术中死亡率由60%至10% Walter Dandy:脑积水,脑室造影,
后颅凹手术,松果体手术
Craniocerebral Trauma
.
5
▪ 近年来,颅脑损伤已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伤病 致死的首位原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当 今中国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已超过100/10万人口, 其中重型颅脑损伤(sTBI)占18-20%。
.
4
近代颅脑创伤学
▪ 时间:过去的100年发展而来的 ▪ 前提:1846麻醉,1867抗菌,1891无菌
立体定位:Pierre Paul Broca(36岁,1861年)发现额 中回后部为语言中枢(一21年失语,一脑卒中 失语的病解) Robets Barthlow (1874年,美)电刺激明确 对侧支配
.
15
损伤机制
1.接触性损伤机制:冲击点伤(coup trauma) 2.惯性损伤机制:
直线加速运动,旋转加速运动,角加速运动 压力,牵张力,剪力 对冲伤(contrecoup trauma) 3.决定损伤的主要因素: 外力的大小,速度,方向,作用的时间,部位(受 力点)和接触面积 4.损伤形式: 直接损伤:加速或减速性损伤 间接损伤:挥鞭样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