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闻传播史(王昆)第五章 资产阶级报业的黄色化与垄断化
中外新闻事业传播史重点

中外新闻事业传播史重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1.唐朝孙樵《经纬集》中《读“开元杂报”》,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报纸的记载。
2.官报的历史历程:发端于唐朝的封建官报中国古代报纸是封建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与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的。
主流:封建官报读者对象:封建地主(在统治阶级内部发行)①、唐朝“进奏院状报”邸(自汉朝)→邸吏状→进奏院状报(公元777)其具有一般报纸的特征:a.广泛采集新闻b.及时发布消息c.以单幅的纸张为载体d.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公开性②、宋朝中央级官报:“进奏院状报”(北宋)“朝报”(南宋)地方级官报:“邸报”(首次出现此称呼)③、明两朝元朝——通政院明朝——通政司元朝无封建官报,但是有民间报纸记载。
明朝官报——“邸报”日刊书册形式由内阁、通政司、六部、提塘发布到各地。
④、清朝初年,称“邸抄”,由内阁、通政司、六部、提塘发布到各地。
中叶,由民间报馆代为宣传。
清末,新式官报——政治官报、内阁官报(手写)3.定本制度:宋真宗咸平二年(999)→中国最早的新闻检查(预审)→内容规范化,时效性降低。
小报: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元、明也有类似的报纸。
“小报”(宋朝),最早称为“单状”,清朝称“小钞”。
周麟之的《论禁小报》最早使用“新闻”这个词与报业相联系(宋)。
“小报”的特点:①.它是进奏院进奏官在官报之外私下发行的非官方报纸。
②.内容和形式突破了官报的窠臼,更具新闻性。
③.消息来源更广泛出现专门的“探访者”④.传递速度比官报快(无审查)⑤.最早的印刷报纸(南宋雕版印刷报纸记载很多)⑥.因出售而使经营者有利可图⑦.最早使用“新闻”这一词汇与报纸事业相联系⑧.累遭查禁,禁而不绝。
[小结]封建官报产生于唐朝,发展于宋朝,中断于元朝,复兴于明朝,结束于清朝。
其功能:通报政令,传达信息——维护、巩固封建统治4.民间报房:明朝中叶后,出现民间报房(北京)和“抄报房”(外省)——报纸成为行业5.京报:明朝后期,出现京报。
中外新闻传播史第五章第二节资产阶级报刊的垄断化

分析。 从新闻历史的角度来看,报业垄断、所有权集中是一个必
然的趋势。 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报业垄断对社会的发展亦是有利有弊。
它既为报纸质量的提高创造了经济条件,却又被惟利是图 的商人和政治野心家钻了空子。
外国新闻传播史
25
1907年,斯克里普斯创立合众 社。
该报团主要是廉价的大众化 晚报,读者对象是中小工业 城市的工人。
外国新闻传播史
7
(2)芒西报团(Munsey Group)
由弗兰克·芒西创办 最初通过青年杂志《金色船队》打进纽约出版界。 1889年,创办《芒西周刊》 1901年,进军报界,买下《纽约每日新闻》、
为了维持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垄断资本需要加强 对经济,进而对思想、文化等领域的控制。
报纸是近代社会最基本的舆论工具,垄断资本必 须通过控制报纸来控制舆论,以稳固自己的权力 基础。
垄断的政治经济现实,要求建立规模巨大、数量 极少,并能在根本新闻传播史
3
外国新闻传播史
13
3,德国的垄断报团
(1)乌尔斯坦因(Ullstein)报团
其主人乌尔斯坦因,1889年开始经营报业。 旗下有《柏林全德新闻》、《柏林晨邮报》、
《柏林午报》、《沃斯新闻》、《时报晚刊》等。 由于该报团主人是犹太人,希特勒上台后,纳粹
党首先对该报团进行攻击。最终被纳粹党没收。
外国新闻传播史
22
(2)舆论为少数垄断报团所控制
垄断报团控制了众多新闻媒介,多种声音被一种 声音所取代,言论的多样性被高度一致的思想所 打破,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自由公正的意见市场” 被破坏。
垄断报团不仅控制了报纸,控制了消息传播,也 控制了社会舆论。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中外新闻传播史第⼀章新闻传播的起源第⼀节⼝头新闻时代1.以⼝头语⾔传播为主,⾮语⾔传播为辅。
语⾔的产⽣是⼈类历史上第⼀个重要的⾥程碑。
(巴⽐伦通天塔)2.⾮语⾔传播⼿段①标记传播(结绳记事)借助⼀定的物体或标记为载体,传递或储存⾳讯的传播⽅式②声光传播(击⿎传讯,烽⽕报警)以声⾳或光线作为传递信息载体③图式传播(印第安⼈的图形⽂字)(最⾼级)⽤简单的书写符号或图形来表达意思、传递⾳讯、记载事实第⼆节⼿写新闻时代1.⽂字的产⽣和书写材料的改进是⼈类传播史上第⼆个重要⾥程碑,它标志着⼈类原始时代的终⽌,⽂明时代的开始,并为⼿写新闻传播的产⽣奠定了基础。
(苏美尔⼈的楔形⽂字)2.古代西⽅⼿书传播形式①公告式的官⽅公报(古罗马的《每⽇纪闻》)“历史上第⼀份官⽅报纸”②书信式的新闻信(⼩普林尼:苏威尔⽕⼭爆发)3.古代中国⼿书新闻传播汉代:邸报——唐代:进奏院状——宋代:定本制度/民间⼩报摸索题:1.⽂字的传播优势体现在?①便于储存和查找②传播⾯⼴③传播更为迅速④传播具有新闻性⑤传播更具准确性2.《每⽇纪闻》是什么媒介?在西⽅新闻史上为何具有如此突出地位?①是历史上第⼀份公告式的官⽅公报。
②当时,《每⽇纪闻》要紧报道元⽼院的议事记录;历史学家们认为,罗马帝国之因此能统治宽敞的疆域,⾄少还有⼀部分缘故是由于它有⼀个发达的、包括《每⽇纪闻》在内的信息传播系统,⽽罗马帝国的灭亡,也与其扩张过甚、传播系统相对滞后有关。
第⼆章近代报刊的萌芽和争取出版⾃由的⽃争第⼀节近代报业的萌芽和进展1.近代报业显现的历史条件(摸索题)①必要条件: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为印刷新闻传播奠定了基础,是⼈类传播史上第三座⾥程碑)包括⑴毕昇发明活字排版印刷术(宋朝庆历年间1041—1049)⑵德国古登堡改进⾦属活字印刷术(公元1450年前后)②必要条件:社会关于新闻信息的需要信息需求旺盛的缘故:⑴地理⼤发觉、环球航⾏⑵全球市场的形成与殖民掠夺⑶⽂艺复兴运动⑷宗教改⾰⑸近代民族国家的普遍建⽴③重要条件:邮政事业的产⽣2.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后,最早运⽤这⼀新技术的出版物是《⼩字》。
9-中外新闻史笔记(报业垄断化进程)

《中外新闻史》| 张昆2008
第九章报业垄断化进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报业垄断历史背景
1、政治上需要
2、经济上需要
3、报业经营上的需要(报纸规模巨大,资本主义需要、报业资源重新配
置,降低成本、报业内部合理资源配置、广告收入、发挥整体优势)
二、西方主要垄断报团
1、美国
○1斯克里普斯报团(1889)以大众廉价晚报为主,以创办报纸方式扩张
1878年,该报团第一家报纸《克利夫兰新闻报》
业务方面:小标题、短消息,刊消息和评论
受众:发展中的中小城市工人被誉为人民斗士
业务开发:优秀职工携款开展业务
○2芒西报团,芒西创办,以买进报纸方式扩张
○3赫斯特报团,1904年《美国人报》为该报团起点,以买进报纸方式扩张
2、英国垄断报团,19世纪初,由北岩勋爵揭开序幕,扩张方式:购买+创办
○1北岩勋爵报业帝国哈姆华士,英国新式新闻事业的集大成者《新闻晚报》《每日邮报》后来控制《泰晤士报》
○2比弗布鲁克报团,艾特肯“英国赫斯特”之称创办+购买
○3西敏斯特报团,又称史塔姆报团,
3、德国垄断报团19世纪中后期
4、法国垄断报团19后期中后期为什么说法国长期以政党报为主大众化报纸(消息报)发展慢
三、报业垄断的结果及其评价
1、报业垄断的结果
○1一城一报现象普遍化,消除了竞争
○2舆论为少数垄断报团所控制
○3垄断寡头控制报团控制的方式:连锁董事制度、收购媒介公司股票、利用广告影响报团
2、多报业垄断评价
肯定——消除竞争、是媒介扩大财源,经济独立
否定——侵害新闻自由、所有权集中倾向,追求利润
折中——一个报业集团和一家报纸好坏取决于报纸的性质。
中外新闻传播史5

第四编变化中的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第一章信息社会:媒介发展与传播霸权一、信息社会与经济全球化丹尼尔·贝尔前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很低,主要以农业、渔业、采矿等消耗天然资源的经济部门为主的社会形态。
工业社会:大机器工业生产取代了以往的农业、手工业生产。
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经济部门主要以制造业即第二产业为主。
后工业社会:是工业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后工业社会的关键变量是信息和知识,主要经济部门是以加工和服务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甚至第四、第五产业,诸如运输业、公共福利事业、贸易、金融、保险、房地产、卫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
阿尔文·托夫勒第一次浪潮: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
奈斯比特我们正处在工业时代后的信息时代,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伦理道德变革的原动力,它把世界历史带入一个大调整大转折时期,为人类社会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1.信息社会: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工业化社会信息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
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
2.特点: (1)社会经济的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2)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3)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主要依靠信用; (4)贸易不再主要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将成为主流。
(5)信息全球化伴着这经济全球化,国家主权面临新问题,挑战和机遇并存。
3.信息社会的发展阶段初级信息化大众传媒高度普及个人媒介工具开始多样化高级信息化大众传媒进一步发展,广播电视上星开始国际化,以CNN为始新媒介出现,蓬勃发展从智者-阿帕1985年,美国科研主干网NSFnet1990年,万维网1993年,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8年,联合国提出“第四媒体”概念(特点)网络新闻的类型:复制传统媒体新闻加工整合自采独创网络新闻发展的制约因素:权威性和可信性质量原创性和采访权4.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文化交流、融合、冲突全球化政治层面:民族国家及其职能的削弱而相互见的倚赖加强经济层面:跨国公司与跨国金融的大规模运行从而使资源在全球化范围得到优化配制文化层面:信息传递的空前活跃以及以消费为核心的生活方式的盛行二、全球传播与文化霸权(一)全球传播:国际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如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国外扩张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但当时的中国大门紧闭,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话政策。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创办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1813年应马礼逊请求英国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工作,经考察他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于1815年1月15日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
该刊为免费赠送宗教月刊,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
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1842-1860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中国之友》(1842 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香港纪录报》(1827 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连载);《德臣报》(1845 历史129年);《孑子剌报》(1857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
1861年发展逐步落后于上海,退居全国第二位。
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1841);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首次出现收费广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1858)。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19世纪50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
60-70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 美-林乐知)。
90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字林西报》(1864 出版时间长达101年)《华洋通讯》《文汇报》三足鼎立的局面。
取代了香港、广州成为全国新兴的报业中心。
《外国新闻史》第五章

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新型新闻传播事业的 初步建立(1789—1814)
此后,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向国民议会宣誓效忠宪法,做出全面让 步并失去了对政权的控制。短短几个星期内,伴随着封建上 层建筑政治系统的瘫痪,控制报刊的旧集权体系制度也随着 王权的突然削弱而迅速地土崩瓦解了。
小拿破仑
Company Logo
三、第二共和国与第二帝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 业(1848—1870)
1852年2月23日,拿破仑三世建立报刊警告制度。 1868年5月11日的法案规定:废除新闻预审制度,允许自由创办 新报。 1870年9月,巴黎民众推翻了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新闻自由得以部分恢复,当局允许报刊可以不经事先审查出 版发行。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ompany Logo
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新型新闻传播事业的 初步建立(1789—1814)
1793年6日,雅各宾党人上台执政,在其领袖罗伯斯庇尔领导下 开始实施更为严酷的红色专政。 拿破仑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独裁后盾,对新闻出版界加以严格管 制:其一是重建出版许可制度,严格控制报刊,取缔所有反 对派言论;其二是发行或资助出版官方或半官方报刊,供其 操纵全国舆论。 1811年巴黎只剩下了四家官方或半官方报刊,整个巴黎新闻界一 片沉寂。
孟德斯鸠
Company Logo
一、法国启蒙运动与传播新观念的产生
卢梭 对启蒙思想运动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人 民的“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 论和“主权在民”的思想。 卢梭认为人是生而平等的,为了维护社 会的运作和人民的自由与平等权利, 需要订立某种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 约,如果受人民推举产生的统治者变 成了专制暴君,人民就有权废止对他 的服从契约。 卢梭的这些学说和思想对后来的法国大 革命及文明世界产生了巨大的、不可 估量的影响,并对“言论自由”无可 争议地属于人民不可被剥夺的一种“ 天赋人权”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外新闻传播史 习题库(附答案)

填空题(第1章)1.中国古代经典称:“上古结绳面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2.发明家改进了造纸技术,以树皮、破布、废麻为原料,于公元105年制成了质量完好的纸张。
3.孔子编辑而成的,虽然记载历史,但从内容上看,不少篇章酷似现代新闻标题或导语。
4.古代希腊著名的史诗,和《奥德赛》,是行吟诗人历代累积的成果。
5.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在口头传播之外,又发明了结绳纪事、击鼓传讯、烽火报警、、图画传声等传播方式。
6.是记录和传达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思想的新工具。
7.世界各国的文字都是由文字发展演变而来的。
8.纸张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9.公元前59年,尤利乌斯·恺撒当选为罗马执政官不久,就创办了。
10.公元前6年,恺撒的外甥又创办了《每日纪事》。
11.大约在《每日纪事》、《每日纪闻》刊行的同时,罗马境内还出现了早期的。
12.到了唐代,邸演变为,邸报亦由此演变为进奏院状。
13.唐代玄奘的真实地报道了其足迹所至的100多个国家的新闻,增长了人民的见识。
14.在15、16世纪之交,德国富格尔家族雇人将所得到的消息抄写,编辑成对外出售。
填空题(第2章)15.的发明和普及,是近代报刊诞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16.约在公元1450年前后,德国人改进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17.近代报刊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社会对于新闻信息的。
18.法国的邮政制度形成于统治时期的1464年。
19.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印刷品出现于公元11世纪的。
20.1482年发行于德国奥格斯堡的,是欧洲最古老的新闻印刷品。
21.欧洲人最早看到的印刷物是入侵欧洲时带出的纸币和纸牌。
22.根据近代报业的标准,只有在公元初期出现的定期新闻刊物,才能称得上是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23.1615年,爱格诺尔弗·莫尔创办的,被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24.1621年8月,英国出版商鲍尔尼和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高质量的社论版,鼓吹社 但是近年来,还没有人像
会改革;
普利策那样广泛使用。他
4、大量使用插画,连环画; 5、大篇幅、低报价;
的成功引起了模仿。人们 认为这在新闻事业是一种 灾难的趋向,使普利策的
6、重视报纸的推销。
建设性工作显得白费了。”
—引自《美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13
普利策的遗产
普利策奖金的设置
50万美金,奖励优秀历史、音乐、文学, 新闻作品;
赞助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建立
重视报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250万美元,资助设立哥大新闻学院
外国新闻传播史
14
2、赫斯特——黄色新闻的集大成者
威廉·伦道夫·赫斯特
(William Randolph Hearst,1863-1951)
外国新闻传播史
29
4、中国的黄色新闻
1、民国时期的黄色报刊 2、香港地区的不雅出版物 3、当代中国新闻领域的低俗之风
外国新闻传播史
30
(1)民国时期的黄色报刊
十里洋场的上海 《晶报》,原《神州日报》的副刊 《新世界报》 《福尔摩斯》 《金刚钻》 波及面小,附属地位
外国新闻传播史
31
(2)香港地区的不雅出版物
为了维持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垄断资本需要加强 对经济,进而对思想、文化等领域的控制。
报纸是近代社会最基本的舆论工具,垄断资本必 须通过控制报纸来控制舆论,以稳固自己的权力 基础。
垄断的政治经济现实,要求建立规模巨大、数量 极少,并能在根本意义上保证宣传与政治步调一 直的垄断报业。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6
黄色新闻的特点
1、煽动性大标题、红色或黑色的特大字号, 充满刺激
2、使用种种欺骗手段,策划或制造新闻事件 3、诉诸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情感和对弱者
的同情 4、特大图片,有时甚至是伪造图片 5、肤浅刺激的文字、彩色连环画、大出增刊
外国新闻传播史
7
黄色新闻的蔓延
纽约是黄色新闻的发源地 美国黄色新闻的蔓延 欧洲主要国家黄色新闻的兴起 亚洲主要国家黄色新闻的兴起
外国新闻传播史
德《 夫纽 人约 被每 电日 刑新 处闻 死》 的关 报于 道斯
奈
2国的黄色新闻 2、俄国的黄色新闻 3、日本的黄色新闻 4、中国的黄色新闻 5、如何评价黄色新闻
外国新闻传播史
23
1、英国的黄色新闻
北岩勋爵的《每日镜报》 (DAILY Mirror)
创刊于1903年。典型的黄色 报纸。
“如果坏人和坏制度只有 用暗杀的手段才能去掉的 话,那么现在就是使用暗 杀最好的时机。”
1901年9月,麦金莱遇刺。 凶手的衣袋里有一份纽约 新闻报。
副总统罗斯福指控暗杀的 鼓吹者是赫斯特。
外国新闻传播史
19
3、黄色新闻回光返照——庸俗小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特 殊的历史环境
战时紧张的神经需要 松弛,积蓄的能量需 要释放
1895年,英国作家王尔 德因同性恋北被捕,身 上带有一本《黄杂志》 于是黄色开始与不名 誉、色情连续起来。
黄衣少年双胞案
外国新闻传播史
5
2、 黄色新闻的特征
黄色新闻(Yellow Journalisim)的定义
以极度夸张及捏造情节的手法来渲染新闻 事件,尤其是关于色情、暴力、犯罪方面 对事件,达到耸人听闻、进而扩大销数之 目的的新闻报道。以黄色新闻为主要内容 的报纸就是黄色报纸。
黄性与黄色
《好度有度─How do you do》记载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小孩放学回家,哭着对爷爷说,同学笑他的 黄皮肤。在美国黄色代表胆小,骂人是懦夫,「You‘re Yellow!」爷爷说,「在中国,没有颜色比黄色更神气的 了,黄帝是中国最早的古帝王,黄袍是天子之服,黄山是 风景奇美,世罕其比的大山。农人靠黄牛耕田,黄豆用来 制豆油、豆腐、酱油。中国第二大河叫做黄河,金子叫做 黄金。黄酒是美酒,黄教是西藏喇嘛的一派,黄门是官宦 的别称,黄海是中国的大海,黄鱼是美味的鱼,黄花是一 种菊花的名称,黄莺是会唱歌的鸟。道家人称人的脑顶为 黄宫,黄道日比喻好日子。所以如果再骂你是黄种人,你 要说你骄傲是黄种人,你是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早期妇女报纸,1904年改为 半辩士画报,日趋黄色化。
50年代初发行量达500万份。
外国新闻传播史
24
世界新闻报
外国新闻传播史
25
太阳报
太阳报三版女郎
外国新闻传播史
26
2、俄国的黄色新闻
特殊的历史环境 专制、政治高压的政治现实 群众的普遍逆反、御用报纸没有市场 反政府报纸创办于国外,没有合法地位 黄色报纸有空间 《蜻蜓》、《花絮》、《消遣》等
外国新闻传播史
12
续上
评价 魔鬼与绅士兼具的特
性
成功的原因 1、以重大新闻为骨干,添加
轻松、刺激性新闻为佐料;
“他做了一些同他的声望 不相称的事。他恢复了19 世纪30年代便士报时期第 一批大众化报纸上那种危
2、发起社会运动,如自由女 言耸听的手法,虽然这种
神像基座;
手法是有报纸以来就有的,
早期生涯 暴发户矿业主家庭,
1883年进哈佛大学。 与普利策的渊源。 1887年回旧金山主持 《旧金山考察家报》
外国新闻传播史
黄 色 新 闻 的 集 大 成 者 : 赫 斯 特
15
赫斯特
赫斯特的办报方针
尽快得到新闻,不惜代价;不断 以喧嚣刺激读者;
攻击不正当财富,向穷人许愿; 重视犯罪新闻、丑闻、灾祸新闻
外国新闻传播史
37
外国新闻传播史
评光
论明
员日
文报
2004 12 10
章
:
坚 决
年
杜 绝
月
低 俗 之 风
日 发 表 本
报
38
5、如何评价黄色新闻
消极意义:
新闻事业水准的下降 对社会教化的消极影响 转移社会焦点
积极意义:
现代化的表现手法,表现技术创新 进一步大众化 对人性的发掘
外国新闻传播史
39
第二节 资产阶级报刊的垄断化
爵士乐流行,醉生梦 死,相伴随的是爵士 新闻--庸俗小报的 发展
《纽约每日新闻》
帕特森上尉1919年6月26 日创刊.
北岩勋爵《每日镜报》的 影响
定位:文化水平低的下层 读者和外来移民
小型报纸,大幅图片,流 行特稿,举办美女比赛, 渲染暴力色情
外国新闻传播史
20
续上
《每日写真报》
第五章 资产阶级报业的黄色化 与垄断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1
第五章 资产阶级报业的黄色化 与垄断化
第一节、黄色新闻浪潮的兴衰 第二节、资产阶级报刊的垄断化
外国新闻传播史
2
第一节、黄色新闻浪潮的兴衰
一、黄色新闻的由来及其特征 二、黄色新闻浪潮的渊薮——美国 三、其他国家的黄色新闻
外国新闻传播史
3
一、黄色新闻的由来及其特征
人-二十年徒刑-最恶劣的监
狱-一年足以致命-呼吁救助
-向教皇西班牙皇帝申诉-营
救-营救成功-联合广场欢迎
会-与麦金莱总统握手
延续数月,发行增长数十万份
外国新闻传播史
17
续上
与雷明顿的来往电文
雷明顿自哈瓦那:“这里 很平静,不会有战争,想 回去。”
赫斯特:“雷明顿,留在 那里,你提供图片,我制 造战争。”
外国新闻传播史
4
1、黄色新闻的由来
英国的来源
黄色新闻最早出现于 1897年。
纽约《世界报》星期 日版连环画专栏“霍 根小巷”中的主人公 “黄衣少年” (Yellow Kids)
《世界报》与《新闻 报》的竞争
1894年英国一个颓废 派文艺团体创办了一 本<黄杂志>,有色情意 味,但不淫秽
面向成人的不雅出版物 如<天天日报>成人版 东周刊事件
外国新闻传播史
32
东周刊事件
外国新闻传播史
33
东 周 刊 经 过
外国新闻传播史
34
东 周 刊 事 件 余 波
外国新闻传播史
35
(3)当代中国新闻领域的低俗之风
国低 新俗 闻之 媒风 体被 的视 四为 大当 公代 害中
外国新闻传播史
36
对低俗之风的剖析
退役后从事多种杂役
1868年西部邮报记者
座右铭:工作、工作、工 作,思考、思考、思考。
1869年密苏里州议员
外国新闻传播史
10
续上
普利策成功的原因
1878年购买《圣路易 斯邮讯报》,标志着 黄色新闻时代的开始
标榜:
人民喉舌,监督权力, 坚持真理,反对欺骗。
普利策在圣路易 斯邮讯报的遗训
的报道,并大量应用图片。
外国新闻传播史
美 西 战 争 时 期 的 战 争 记 者 : 赫 斯 特
16
与普利策的竞争
不正当竞争
策划新闻的高手
围绕黄衣少年的竞争 西思露丝事件:
世界报星期刊编辑部 古巴革命领袖-外甥女-松岛
人员的争夺
监狱军事长官-强暴-被控美
人计-殖民者拷打-最美的女
外国新闻传播史
11
续上
关纽 于约 缅《 因世 号界 军报 舰》 的一 报八 道九
八 年 二 月
纽约世界报的成功
1883年购买纽约世界报
业务改革:
★注重严肃的报道、评论, 攻击不正当财富,揭露贪污, 倡导社会改革;
★同情下层社会,主张征收 奢侈品税、垄断企业税、巨 额收入税、遗产税等;
★刊登刺激性报道,采用煽 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法; 注重有声有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