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锻炼的产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于盆底肌肉肌力阴道紧缩度的影响分析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于盆底肌肉肌力阴道紧缩度的影响分析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于盆底肌肉肌力阴道紧缩度的影响分析【摘要】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于盆底肌肉肌力和阴道紧缩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盆底肌肉肌力和提高阴道的紧缩度,进而改善盆底功能。

盆底肌肉肌力与阴道紧缩度之间的协调性也得到提升。

持续的康复治疗有助于保持这些改善效果。

个性化的康复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以满足不同患者的特殊需求。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的功能改善起着积极的作用,为产后妇女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关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肉肌力和阴道紧缩度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和康复治疗的实施。

【关键词】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盆底肌肉、肌力、阴道紧缩度、盆底功能改善、协调性、影响因素、个性化康复方案、持续康复治疗、改善效果、产后康复。

1. 引言1.1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在女性产后恢复期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帮助女性加强盆底肌肉力量,恢复盆底肌肉的紧实度,减轻盆底肌肉的松弛和膀胱、子宫、阴道脱垂等问题,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紊乱。

盆底康复治疗还可以加强骨盆底支持结构,提高阴道灵活性,有助于改善性生活质量。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及时性和科学性对于预防盆底问题的发生至关重要。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不仅是女性产后恢复期的必需品,更是维持女性盆底健康的重要手段。

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可以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减少盆底问题对生活的影响,帮助女性重获信心和健康。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对女性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2 盆底肌肉肌力与阴道紧缩度的关系盆底肌肉肌力与阴道紧缩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盆底肌肉是支撑盆腔内脏器的主要肌肉群,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在盆底肌肉收缩的过程中,会对阴道周围的组织施加压力,从而导致阴道的紧缩。

盆底肌肉的肌力和紧缩度不仅受到遗传因素和个体生理状况的影响,还受到生活方式和年龄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产后盆底肌肉的松弛和阴道松弛等问题的出现,盆底肌肉肌力和阴道紧缩度可能会受到影响。

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E F F E CT OB SE R VA TI ON OF E ARL Y P OS T P AR TUM AND 4 2 DAY S P OS T—N AT AL P EL VI C F L OO R M US CL E E XE RCI SE S
分娩 , 自愿 接受 盆底 肌 肉锻炼 的初 产妇 1 5 0例 ( 不 包括 吸 引产) , 年龄 2 0— 3 5 岁, 随机将 产妇 分为 两组 , 对 照组 在产
后进行常规的产后健康教育 , 观察组从产后第二天开始 ,
群及 其作 用 , 介绍 盆底 肌 肉锻 炼 的 目的 、 方法、 锻炼 时机 及 注意 事项 。观察 组产 妇从 产 后 第 二天 开 始进 行 盆 底 肌 肉 锻炼( K g e l 运动) , 具 体 锻 炼方 法 : 产妇平卧 , 头 下 垫 一软 枕, 双腿 屈 曲稍分 开 , 指 导产 妇 在腹 部 放 松 的状 态 下有 意 识 地反 复进行 缩 紧肛 门的 动作 , 每次 收缩 不少 于 3 S , 然后 放松 , 连续做 l 5~3 0 m i n , 每 天 进 行 2~ 3次 ; 或 每 天 做 K g e l 运动 1 5 0 ~ 2 0 0 次, 6 周 为一 个疗 程 … , 产 妇 出院后 电 话 随访 2 ~ 3 次, 了解产 妇 的训 练情 况 , 并对 训练 过程 中 出
现代医院 2 0 1 3年 1月 第 1 3卷 第 1期专 业 Nhomakorabea技 术 篇
Mo d e m Ho s p i t  ̄J a n 2 0 1 3 V o l 1 3 N o l
7 1
产 后 早 期 进 行盆 底 肌 肉 锻 炼 对 盆 底 功 能 的 影 响
林聪 贤 郑 兰花

产后早期开展盆底肌康复操训练的作用介绍

产后早期开展盆底肌康复操训练的作用介绍

产后早期开展盆底肌康复操训练的作用介绍妊娠分娩对每个家庭、社会有着重要意义,伴随近年来我国二胎政策的落实,临床产科诊疗中分娩女性人数逐渐增加,而妊娠分娩导致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病例数也呈现一定增加趋势。

现阶段约有60%的女性,妊娠分娩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以慢性腹部疼痛、子宫脱垂、二便功能异常、盆腔脏器移位等病变常见,严重影响产后女性的康复质量,会对女性的正常生活、工作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产后抑郁发生率逐年升高,除却与精神压力、经济压力等相关外,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严重盆底功能紊乱也是导致产后抑郁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因而积极开展针对性治疗,改善盆底功能紊乱情况即为重要,也是每位育龄期女性须关注的健康问题。

盆底肌康复操训练是目前盆底功能紊乱康复治疗的常用方式,训练方法的合理性、训练的规律性等均会影响康复效果,现就目前临床较为常用的且收效较为理想的盆底肌康复操训练方式进行介绍,并分析于产后早期开展的价值,为妊娠分娩女性盆底功能恢复提供参考。

1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在解剖学中,盆底肌是位于盆腔底部的发挥承托、支撑女性子宫、膀胱、直肠等脏器组织的肌肉,盆底肌的主要生理作用是承托盆腔脏器组织、控制排便与排尿功能、维持阴道紧缩度等。

妊娠过程中,伴随胎儿的逐渐发育与增大,会逐渐牵拉压迫盆底肌,分娩过程也会对盆底肌产生较为剧烈的拉扯,均会对盆底肌的弹性造成影响,影响盆底肌正常生理功能,继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目前关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部分医者研究认为,妊娠过程中子宫体积的增大会逐渐压迫盆腔脏器组织,加之分娩过程中会阴、提肛肌等的损害,均会损害正常神经功能,累及盆底肌肉导致疾病的发生。

2 盆底肌康复操训练的方法开展盆底肌康复操训练前,需要了解目前较为常用的训练方式,以确保训练治疗的顺利开展,由医护人员结合具体盆底功能障碍情况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目前常用的盆底肌康复操训练方法如下:开展盆底肌康复操训练前,需要排空膀胱,保持舒适卧位或坐位,以体位舒适为宜,有意识进行肛门、会阴的收缩,维持5~8s,缓慢放松5~8s,收缩时呼气,放松时吸气,重复训练,单次训练时间约5~10min,每日开展3~5次训练。

普拉提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分析

普拉提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分析

普拉提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普拉提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针对盆底肌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

方法: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取80例产妇在本院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相关资料,按不同的训练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40例对照组应用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基于此,40例观察组增加普拉提,针对两组盆底肌功能、性功能进行对比。

结果:1类、2类肌电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1类、2类肌疲劳度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性功能量表评分,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产妇开展盆底肌康复训练中,采用普拉提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改善盆底功能,还可以提升其性功能,值得推荐。

关键词:普拉提;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盆底肌功能;性功能盆镀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女性产后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以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其的出现会影响产生女性的身心健康[1]。

因此,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非常有必要。

经实践发现,在科学的盆底肌康复运动下能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概率[2]。

而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属于目前临床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可以促进盆底肌的收缩,提高放松功能,促使盆底功能的恢复。

如在此过程中,联合普拉提,可以提升疗效。

本文取80例患者,探究普拉提联合凯格尔盆底康复训练针对盆底肌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取80例产妇在本院进行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相关资料,按不同的训练方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纳入40例。

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31.84±6.63)岁,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如分别29例、11例;观察组年龄23-39岁,平均(32.54±6.59)岁,阴道分娩、剖宫产分如分别30例、10例。

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 68 ·
TODAY NURSE ,April,2018,Vo1.25,No.12
产 褥 期 妇女 坚 持盆 底 肌 功 能锻 炼 的影 响 因素 分 析及 护 理对 策
卢桂 娥
摘要 目的 探 讨影响产褥期妇女 坚持盆底肌 功能锻 炼的 因素 ,提 出有针 对性 的护理 策略。方法 选取 本 院 2014年 1月至 2016
合 并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 的基础上进行康妇 炎胶囊 保 留灌肠以及配合针对性 的护 理干 预 ,盆 腔炎性 疾病症 状缓解 和 消失 比例高 ,对成 功妊娠有 所帮助 ,治疗效果得 到改 善。
参 考 文 献 [1] 孔改 霞.慢 性盆腔炎性疾病疼痛的病 因和 治疗分析 [J].当
度 高、有护理人 员进行 专业盆底 肌功能锻 炼指导 、患者本人 与 家属对盆底肌功能锻炼有 充分认识是 产褥 期妇 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 炼
的保 护 因素。结论 目前我 国产褥期妇女 能够坚持 盆底肌功能锻 炼者 比例 尚不 高,诸如 睡眠质量 、文化程 度、产后 护理指 导等 因素
均会 对其产生影响 ,对该类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帮助其 坚持 盆底 肌功能锻 炼 ,有助于患者盆底肌 张力恢复。
护 理 心 理 干 预 可 以 使 患 者 充 分 了解 疾 病 的发 生 发 展 以及 预 后情况 ,增强患者战胜疾 病 的信心 。护 理人员 通过对 患者心 理 约 3个 疗 程 的 干预 ,让 他 们 放 松 心 情 、缓 解 压 力 ,转 移 注 意 力 ,帮 助她们改变紧 张 、悲观等不 良心理状态 ,帮助患者树立对成功 妊 娠的信心 ,能够积极配 合治疗 ,提高 治疗依 从性 。夏爱玲 _1。。对 60例 慢 性 盆 腔 炎 患 者 开 展 通 情 达 理 式 、个 性 化 护 理 .明 显 提 高 了 临 床 疗 效 。 同 时对 患 者 个 人 卫 生 习 惯 、生 活 方 式 等 行 为 方 式 实施 干预 ,使 导致盆腔炎性疾 病复 发 以及 影响怀 孕 的因素 降到 最 低 ,利 于 盆 腔 炎 性 疾 病 的治 疗 和 患 者 受 孕 。综 上所 述 ,不 孕 症

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的临床影响研究

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的临床影响研究

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的临床影响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已有研究表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盆底肌力,促进盆底肌肉的收缩和舒张,改善盆底肌肉的协调性和功能。

尚缺乏针对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的临床影响研究。

本研究旨在系统评价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客观和科学的依据,以改善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

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的临床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指导意义,可为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的临床影响,通过对产后妇女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观察其对盆底肌力的改善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第一,验证盆底康复治疗是否能够显著提高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第二,评估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在产后康复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希望为产后妇女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促进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产后妇女生活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全面恢复。

1.3 研究意义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对盆底肌力的临床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是产后妇女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影响着她们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通过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产后盆底肌力,减轻盆底功能障碍带来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育年龄推迟的趋势,产后盆底功能问题可能会变得更为突出。

研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对于预防和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的影响,可以为相关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指导临床医生在产后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方案选择和实施。

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提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推动产后妇女健康的发展。

2. 正文2.1 盆底康复治疗的概念盆底康复治疗是一种针对盆底肌肉群的特殊物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产后妇女恢复盆底肌力和功能。

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康复的影响

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康复的影响

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康复的影响摘要:目的:观察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10月的经临床诊断(B超和产前检查)的产妇共100例,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内容为在生产前告知产妇需注意的事项,给产妇详细讲解分娩的方式,并介绍生产的医生及护理人员,告知产妇需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有助于产程的顺利进行。

观察组采用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从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小组成立、健康宣教及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干预,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级和顺产发生率。

依据法国ANAES颁布的GRRUG(会阴肌肉测试标准)进行盆底肌力的测定,级别越高则盆底肌张力越好。

结果:观察组的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顺产率为46.00%,观察组的顺产率为90.00%,观察组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IV级和≤V级的人数分别为14例和21例,对照组≤IV级和≤V级的人数分别为6例和3例,两组产妇分娩后的盆底肌力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后可改善产妇的产程和顺产率,并提高产妇的盆底肌力,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关键词:盆底肌功能锻炼;产后康复;盆底肌力【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renatal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training in 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 METHODS:A total of 100 women who underwent clinical diagnosis(B-ultrasound and prenatal examination)from August 2015 to October 2017 were enrolled. 100 wom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50 cases each. The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is used to inform the mothers of the precautions before delivery. The maternity women are explained in detail about the way of delivery,and the doctors and nursing staff are introduced to inform the mothers to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medical staff to help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labor process.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prenatal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training,intervened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prenatal 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 group,health education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training methods,and observed the maternal and maternal birth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was measured according to the GRRUG (Perine Muscle Test Standard)promulgated by the French ANAES. The higher the level,the better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tension. Results:The incubation period,active period,second stage of labor and total labor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yield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46.00%,the yield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00%,and the yield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V and ≤V was 14 and 21 respectively,and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IV and≤V was 6 and 3 respectively. The pelvic floor mu scle strength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delivery was compar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0.05). Conclusion:Prenatal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can improve maternal labor and yield,and improve maternal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with high clinical value.[Key words] pelvic floor muscle function exercise;postpartum rehabilitation;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临床产妇在怀孕活分娩期间会导致机体发现较大的变化,产后若不及时进行康复护理,会导致产后抑郁、乳腺炎等并发症的出现,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1-2]。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价值分析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价值分析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用于产后盆底肌力康复的价值分析引言产后盆底肌力康复对于女性来说非常重要,盆底肌的松弛和功能障碍会给女性带来诸多不适,甚至影响生活质量。

在盆底康复的治疗中,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和盆底肌锻炼被广泛应用,它们能够有效地帮助产后妇女恢复盆底肌力,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产后盆底肌力康复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分析。

一、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简介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是一种利用电刺激来帮助控制和改善身体功能的治疗方法。

通过精确的电刺激,可以在脑部接收感觉的区域引导患者控制并改善肌肉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盆底肌力康复中,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可用来帮助患者找到盆底肌的准确位置和适当的收缩力度,从而达到有效锻炼盆底肌的目的。

二、盆底肌锻炼在产后康复中的作用盆底肌是人体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支撑着盆腔内的器官,保护着膀胱、子宫、肠道等器官的正常功能。

产后,盆底肌会因为长时间的压迫和伸张而变得松弛无力,导致尿失禁、性生活不适等问题。

而盆底肌锻炼可以有效地帮助产后妇女恢复盆底肌力,预防和改善盆底功能障碍。

通过盆底肌锻炼,产后妇女可以加强盆底肌群的收缩力度和持久力,恢复盆底肌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三、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的优势1. 精准定位: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更精确地找到盆底肌的位置和收缩程度,避免了传统盆底肌锻炼时由于患者无法准确感知肌肉收缩而导致效果不佳的问题。

2. 激励有效性: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能够通过在患者体内产生电刺激的方式来激发盆底肌群的收缩,增强盆底肌的锻炼效果。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还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调整,使治疗更加有效。

3. 促进恢复: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可以帮助盆底肌群更快地恢复功能,减少恢复期间的呼吸困难、疼痛等不适症状,加速产后康复过程,提高治疗效果。

在临床实践中,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的应用效果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底肌康复锻炼的产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09T15:03:30.23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作者:晏阳红[导读] 随着现阶段,新生妈妈的各种产科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生妈妈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产前接受盆底相关知识的加深认识,并愿意在产后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

晏阳红
大竹县人民医院四川达州 635100 随着现阶段,新生妈妈的各种产科知识储备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新生妈妈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产前接受盆底相关知识的加深认识,并愿意在产后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

相信在每一个新生家庭心中,在宝宝呱呱落地的那一刹那带给整个家庭是无法言语的喜悦,但是也不能忘记妈妈们在这一过程中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妈妈们也不能忘记要更加的善待自己,由于妈妈们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在孕育新生命的过程中盆底肌肉也在这个过程中有着或轻或重的损伤。

所以在肌肉损伤后,常导致妈妈们的盆底功能障碍,就像是在一根皮筋上长时间的放着重物,当十月怀胎过后,把“重物”移开后皮筋却很难恢复到以前那种弹性状态,从而就会出现子宫脱垂、漏尿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也会对之后的性生活造成影响。

一、为什么要对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产后的妈妈们如果不能及时对盆底肌肉功能进行修复,症状较轻会受到尿频、便秘、或者是小腹常有坠胀感也伴随有阴道松弛等困扰;症状较为严重的妈妈在生理功能的逐渐下降的条件下就会出现相应的子宫脱垂、尿失禁、还会导致直肠脱垂、膀胱脱垂等等。

所以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重要性,有效的锻炼不仅帮助新妈妈们进行身材的恢复,将自信心恢复至分娩之前,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在产后的42天的8块肌肉的“魔鬼”训练,能够帮助妈妈对子宫脱垂、膀胱脱垂、产后阴道松弛的症状进行减轻,并对通过“十月怀胎”引起的尿失禁的症状减到最轻,再也不会因为剧烈运动或者大力打喷嚏而导致尿失禁这样的尴尬事件发生,对婚后的性生活而言也会更加的和谐。

二、产后盆底肌康复锻炼(一)产前知识教育对于新妈妈而言,在孕期的早期对产后盆底肌康复保健知识的储备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普遍妈妈们的需求,可以在孕前进行在孕妇学校进行听课,了解产后盆底肌松弛、产后的盆腔脏器的脱垂、如何提高产后性生活生活质量等相关知识进行学习。

也可以在孕前的盆底肌肉损伤程度进行评估,指导产妇认识到产后监测的重要性,及时的进行康复保健训练,能够对盆底肌肉损伤进行预防,也能够有效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二)盆底肌康复训练盆底肌肉康复训练主要是针对分娩后的产妇妈妈。

因为妈妈们在分娩过后,盆底肌肉往往因为生宝宝后被过度的拉伸,之后也没有及时的进行恢复,所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容易患上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在进行孕后性生活的时,阴道也比较松弛,导致性体验不佳。

盆底肌肉训练对这些症状都能够有一个明显的改善,下面对康复训练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

盆底肌主要目标及基本原则主要是,对PFD进行治疗和预防,对肌肉收缩能力进行提高,改善性生活的质量。

针对尿失禁这一产后并发症,可以采用Kegal训练法进行训练,加强盆底的肌肉力量,在训练对基础上还可以加以生物反馈技术和电刺激技术的辅助治疗,都能有一个显著的改善。

另外还有盆底肌肉锻炼法,这一锻炼法通过对肛门进行缩紧对动作,通过每日2-3次,每次持续15到30min不少于3S的缩紧锻炼;或者以次数为准,每日做足150-200次,经过一疗程(6-8周)后,训练过程中保证持续时间和重复性,就能保证新妈妈们的盆底肌肉强度和肌肉收缩产生最大的张力,以此达到治疗效果。

除去这两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还有Ⅰ类纤维训练,Ⅱ类纤维训练等,针对力度、速率、重复性、持续时间、肌肉疲劳等这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还可以通过体位的调整进行盆底肌的康复训练。

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类型;1.第一种:站式,也就是保持住站立的姿势,在这样的姿势下缓慢的踮起脚尖,进行深呼吸,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进行收缩,在通过呼气将脚跟缓慢的进行落地,放松盆底肌,妈妈在进行锻炼时可以扶着墙体或者椅子进行站立锻炼。

2.第二种;坐式盆底肌锻炼法,也就是采用坐姿的方式,通常坐姿的话有较多选择,坐在马桶上啊,椅子上,分娩球上都可以进行锻炼,锻炼时背部舒展后双脚平置于地板上,两膝分开,进行深呼吸,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进行收缩练习。

这两种姿势适合于各种场合,在家也方便进行训练。

盘坐式锻炼方法,也就是双腿交叉后盘坐在床上,也可盘坐在瑜伽垫上,再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并进行收缩练习,这种姿势可以同时打开骨盆,并对骨盆处的血液循环进行加速。

3.第三种:仰卧式,这个姿势适合妈妈们平躺在瑜珈垫上或床上就可以进行锻炼,尽量选择不太软的床面。

保持身体仰卧,屈膝并让腰部充分的,跟床面接触,全身放松,进行深呼吸,找到骨盆底肌的位置进行收缩练习。

这种方法其实会更适合产后的妈妈们锻炼,对于孕期的妈妈们不要选择这一种方法,这种锻炼方式会压迫到下腔静脉,并不利于孕期安全哦。

以上有关骨盆底肌肉的训练方法就介绍到这里,这三种比较简单的体式,也可以在锻炼的同时,通过放点舒缓节奏适合的音乐,边听边做,这样也能帮助掌握练习的节奏,更好的恢复。

(三)盆底肌康复训练意义重视妊娠期间,女性盆底肌康复锻炼练习,有助于降低妊娠后的盆底功能性障碍疾病发生的风险,从本质上而言,能够提高妊娠后妈妈们的生活质量。

换个说法而言,盆底肌作为盆底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对盆底其他部位的结构承载和联结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维持盆腔结构的稳定,也维持正常的盆腔生理功能。

现阶段对(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病因素进行相关的研究,大量的专家总结得出,主要的原因有妊娠、分娩还有肥胖、手术损伤等原因。

相对而言,妊娠和分娩还是对引起盆底肌肉损伤的最为重要原因之一。

分娩后采用不同的锻炼方法,例如腹式呼吸运动法、三式锻炼法等以此来锻炼收缩运动、旋转运动、骨盆恢复术、产道肌肉收缩运动,等康复锻炼方式进行产后的盆底肌肉康复锻炼,在不断加强妈妈们机体盆底的肌肉力量,改善盆底的肌肉收缩性和张力,减小PFD的发生率和减少患病影响。

对妈妈们产后早期进性盆底肌康复锻炼,在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康复和产后的健康、生活质量而言都具有深远作用和意义。

结束语
依据每位患者的盆底肌肉损伤程度的不同,在治疗时也会采取不同的锻炼方法。

大部分情况下,患病症状比较轻的患者治疗的时间也会相对较短,在经过42天一个疗程后的治疗后,大部分的新妈妈都能够恢复到之前的身体状态;症状比较严重的妈妈治疗的时间也会相对较长一些,可能需要采取另外的手术辅助手段,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只要积极的配合治疗,盆底肌肉完全有可能恢复至之前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