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小学低年级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阶段,通过灌输古诗词知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由于古诗词的语言古老、内容晦涩,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策略来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策略,以提高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一、结合生活情境小学生的思维和生活经验尚浅,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都不深刻。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生活情境,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出发点,引导学生理解古诗词。

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古诗词,如《静夜思》、《咏柳》等,以生活中的景物和情感为切入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教师也可以结合实地教学,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感受古诗词中所描绘的自然风光,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古诗词的内涵。

二、开展情境化教学在古诗词教学中,情境化教学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策略。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古诗词的诗意和美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诗词演讲会等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也可以利用影视欣赏、音乐赏析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诗意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和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将古诗词的背景故事、历史文化、艺术欣赏等内容通过图像和声音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通过多媒体展示,可以生动直观地向学生展现古诗词所描绘的景物、情感及内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进行情感教育五、注重语文积累古诗词的语言古老、内容晦涩,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积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语文积累,引导学生积累古诗词中的常见词语、典故及意象等。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优秀教学案例
3.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它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以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将详细解读《春晓》这首诗,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受古诗的魅力。
1. 逐句解读诗句,分析重点词汇,如“春晓”、“花落”、“鸟啼”等。
2. 讲解古诗的韵律、节奏,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培养语感。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传承文化、启迪智慧、培养审美等多项功能。小学一年级下册的《古诗两首》选取了两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一首是孟浩然的《春晓》,另一首是李白的《静夜思》。这两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能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又能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诗意,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4.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音乐等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
1. 利用图片展示春天的美景,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
2. 播放《春晓》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初步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例如,在教授《春晓》时,可以提问:“诗中的‘春眠不觉晓’是什么意思?‘处处闻啼鸟’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心得,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让学生分组探讨古诗中的意象、意境,然后进行汇报交流。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能让他们在互动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 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 3篇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1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教师介绍粟。

2、学生,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把这首诗的所以讲一讲。

同桌试讲,共同纠正。

结合讲解板书:春一粒秋万颗饿死4、检查试讲情况,指名讲解。

5、观察课本上的插图,说说图意。

6、为什么丰收农民还要饿死呢?7、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画去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解释。

3、诗句中“一粒”的“粒”表示(),“万颗”中的“万”表示()。

4、用自己的话讲《悯农》的诗意。

5、背诵《悯农》。

小学语文一年级《古诗》教案设计篇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

2、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的意境。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师:诗文画面课件或挂图、怀旧音乐带、相关古诗。

学生:搜集思念家乡的古诗,古诗作者的情况。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首古诗《小池》(一)导入1?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从1册至今,我们已学过很多古诗,愿意把记得的古诗背一背吗?(抽学生背诵)这些古诗语言简洁,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今天,我们将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古诗《小池》。

(板书课题)2?简介杨万里的情况。

3?老师出示挂图或课件,旁白:诗人以清新活泼的语言描写了小池塘初夏时节的勃勃生机,表达出了对自然风光的一种喜爱之情。

(二)初读诗句,学生质疑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抽学生读,分组读,齐读。

3?再读诗句,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4?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初知诗句大意。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古文学习策略指导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古文学习策略指导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古文学习策略指导古文学习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一些策略来引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和理解古文,提高语文能力。

本文将讨论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古文学习策略指导。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兴趣。

古文学习往往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的,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如此。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文的背景故事或引用一些有趣的典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讲述《论语》中孔子的故事来引出《弟子规》中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内容,让学生感到古文学习的意义和乐趣。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古文作为经典的文化遗产,往往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教师可以通过教授识字、抓音读文等技巧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解读古文中的意象和隐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

例如,当学生学习到《论语》中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句话的含义,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另外,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古文学习不仅仅是读懂古文,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所学的古文语言写作。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仿写古文的方式来练习古文写作。

例如,可以要求学生以《庄子》中的寓言故事为基础,写一篇扩写故事或者写一篇自己的寓言故事。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古文的语言特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古文学习需要记忆大量的古文词句和篇章结构,因此记忆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教师可以通过编写记忆卡片、设计记忆游戏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古文内容。

例如,可以将古文词句写在卡片上,让学生进行配对记忆,或者设计古文填空游戏,让学生通过填充古文内容来巩固记忆。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古文是古人的语言文字,其语言风格与现代语言有所不同。

通过口头朗读和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文的韵律和语言特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学习策略指导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学习策略指导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学习策略指导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文将探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学习策略指导。

首先,教师需选择适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古诗词。

一年级学生的语文水平相对较低,他们的词汇量有限、语言表达能力尚未成熟,因此,在选择古诗词时应注重简洁易懂、内容生动有趣。

比如《静夜思》、《七步诗》等脍炙人口的古诗词都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

这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课外拓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咏诵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美妙之处;同时,可以结合图画、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诗词的意义和背景。

在课外拓展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古文化遗址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教学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理解。

例如,可以通过填词游戏、配对练习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锻炼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相互讨论、分享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此外,教师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

一些学生可能对古诗词更感兴趣,他们可以进行深入学习,学习一些较为复杂、含义深远的古诗词;而对于一些语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则可以选择一些词汇简单、内容通俗的古诗词进行学习,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功感。

此外,学生应该注重背诵和朗读古诗词。

背诵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朗读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养。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背诵和朗读的时间,同时也鼓励学生在家进行背诵和朗读的练习。

最后,学生还可以通过绘画、创作等方式,将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表达。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有效策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点有效的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1. 游戏化教学: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设计听课活动,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来猜测古诗词的作者、题材或意境;也可以设计词语接龙的游戏,让学生用古诗词中的词语来接龙。

这样的游戏既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又能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

2. 图片教学:利用图片展示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场景、山水风景或文房四宝等,配以适当的古诗词,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朗读古诗词来感受古人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共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3. 情景演绎:将古诗词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情景演绎。

选择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古人在春天的情景中所经历的一天,通过行动和表情来传达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

这样的情景演绎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古诗词的内涵。

4. 词语解释与比较: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字面意义,更要引导他们理解其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通过解释并与现代诗歌相比较,让学生明白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5. 配乐朗读:可以选择一些与古诗词主题相符的音乐,与学生一起朗读古诗词。

配以音乐,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古诗词的世界中。

6. 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古诗词的题材或意境进行创作活动,可以是续写、插画、曲艺表演等形式。

通过创作活动,既可以巩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又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化教学、图片教学、情景演绎、词语解释与比较、配乐朗读和创作活动等策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其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有哪些方法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有哪些方法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古诗词教学有哪些方法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引导孩子们走进古诗词的世界,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然而,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如何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下是一些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古诗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在教学伊始,可以通过讲述有趣的诗词故事、播放生动的动画视频等方式,激发孩子们对古诗词的兴趣。

比如,在教李白的《静夜思》时,可以先给孩子们讲一讲李白在异乡思念亲人的故事,让他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对这首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比如,在教学《春晓》时,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些春天的场景,如花朵、绿叶等,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春天的美景之中,更好地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景象。

二、多种形式诵读,感受诗词韵律古诗词具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诵读是体会其韵味的重要方式。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如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配乐朗读等。

教师范读时,要注意语音语调的抑扬顿挫,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学生跟读时,要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停顿,帮助他们逐渐掌握诵读的技巧。

配乐朗读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选择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如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等,让孩子们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

同时,还可以开展诵读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提高他们的诵读水平。

三、结合图片和动画,理解诗词内容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诗词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含义。

比如,在教学《咏鹅》时,可以展示大白鹅在水中嬉戏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鹅的形态和动作,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有效策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如何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成为关键问题。

以下是几点有效的策略,帮助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注重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古诗词,首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朗读和欣赏经典古诗词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其美妙的韵律和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讲述背后的故事、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上与古诗词发生联系,增加学习的情感投入度。

二、注重情景还原,提升理解力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往往对古代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缺乏了解,使得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变得困难。

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古诗词中的词语、意象、比喻等,帮助学生还原古代的情景和社会背景。

教学《登鹳雀楼》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南京历史文化,并通过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鹳雀楼的设计和周围的环境,进一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注重语言形式,培养审美能力古诗词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艺术特色吸引着读者。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分析古诗词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美。

在教学《静夜思》时,可以引导学生读出诗歌中的平仄、押韵和句式变化,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独特的音韵美。

四、注重创作实践,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在古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样重要。

老师可以通过韵脚等游戏或比赛,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自然、思考人生等,通过写作表达出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注重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在古诗词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能够加强学习效果。

老师可以使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诗词的美和内涵。

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增加互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的效果。

在实施上述策略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适度安排教学内容和方式,避免过于复杂和抽象的诗词。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在理解和表达上有不同的方式和观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古诗教学策略
摘要:
古诗——中华文学艺术中的一支奇葩,它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语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吟唱千古,滋润了无数代中国人。

它的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有,这些都是先人智慧的结晶、经验的总结、情感的沉淀。

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

关键词:
一年级古诗教学,读诵、画、感悟
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学习要求“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优秀诗歌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健全人格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虽然是一年级学生,但是他们都在幼儿园接触到很多浅显易懂的古诗。

但由于他们年龄较小,对已背的古诗不明其意。

课文中正式接触的古诗只有几篇《村居》、《村晓》、《小池》、《咏鹅》、《画》、
《所见》。

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古诗教学,我采用一下策略。

一、重视读诵,初步领悟。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

古人说:“凡诗,熟读深思子自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强调的就是“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诵读为本,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

并且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如:范读、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配乐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在古诗教学中,诵读是主要的环节,教师要充分利用资源和环境引导学生诵读,使学生投入到古诗的意境中去。

除了诵读,教师还要结合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这一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在诵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想象,更进一步走进诗中,体会诗人的悲欢离合、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另外古诗朗读对字音的要求很高,要把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注意咬字吐字。

如《村居》较为明快,朗读时可适当情绪外露,读得轻快、流畅,体现环境的优美和儿童生活的快乐。

二、画演古诗,探究诗意。

古诗是诗人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

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的领会画出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究,自学能力就会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发挥古诗教学的特有魅力;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

如教学《所见》一诗时,在学生熟背的基础上进行表演,从而体会出“意欲捕鸣蝉”的情趣。

而在教学《小池》的时候可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领会,抓住事物特征用简笔画勾勒,涂抹上色彩,把“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情景粘贴在黑板上,呈现欣赏,诗画结合,
吟诵诗句,陶醉其间,其乐融融。

三、展开想象,再现意境。

古诗的内容大多数都不是小学生阅历中的,有些与他们的生活空间有较大的距离,而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使得古诗词教学更加直观,更容易突破时空的限制,较容易把学生带入到教材描写的情境中,但在教学中不能把多媒体作为依靠,更需要学生在吟诵的基础上,结合诗词中的意象,把古诗描写的客观世界转化成为自己的主观感受,这就需要他们展开心灵的翅膀,利用他们的想象,在头脑中生成一幅幅独特的画卷。

这是一个“澄心直觉得其象”的过程,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才能领悟到诗情画意,仿佛人在画中游。

如袁牧的《所见》,内容为“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想象的翅膀首先要带我们到茂密的森林了,可以让学生骑在桌子上,想象自己就是那位小牧童,手里拿着短笛在吹,忽然耳边传来一阵“知了,知了”的声音,抬头望去,看见知了在枝头高唱。

于是马上停止笛声,跳下“牛”背,轻轻地走到“大树”下。

可以想象墙壁上有只蝉在鸣叫,所以停止笛声。

此时也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
小牧童心里在想些什么?在古诗教学中,要利用想象进入角色,才能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促进学生学得深,学得亲,学得活,学得实。

古诗教学没有固定的格式,我们要更新观念,创建氛围,优化教学,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与喜,让这古典文学精华发扬光大,让古诗真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