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拉丁美洲(共35张ppt)
合集下载
拉丁美洲概况PPT精品课件

②南部:
• 南美洲南端岛屿也较多,最大的是火地岛。火地岛与南美 大陆之间为麦哲伦海峡,是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
• 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当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在 海峡航行时,夜晚曾见南边岛屿上升起一个个火柱(这是 印第安人点燃的烽火),因此这个岛屿也就被称为“火地 岛”。
• 乌斯怀亚:位于火地岛南端港口城市,是阿根廷火地岛区 的行政中心,世界最南的城市,该港是阿根廷和其他国家 去南极考察的后方基地,考察船都在这里补充燃料和食品。 乌斯怀亚城(55°S、68°W)。
二、自然区域特征
• 1、地形:高原山地为主,南北多岛屿 • (1)南北两端岛屿众多:
• 拉丁美洲有众多的岛屿,主要分布在北部和南 部。
• ①北部: • 以西印度群岛为主,广泛散布于加勒比海和
大西洋之间。其中最大的岛屿为古巴岛,岛上 盛产甘蔗。其次为海地岛。
• 海地岛西的国家海地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 之一,东部国家多米尼加西班牙语意为 “星期天、休息日”。旧说哥伦布于15世 纪末的一个星期日到此,故名现以旅游业 为主。第三大岛牙买加岛,牙买加也是世 界上第三大铝土矿出产国。
太平洋与大西洋 (加勒比海
中美地峡(巴拿 马陷落带)
苏伊士运河
基尔运河
亚洲、非洲
欧洲内部
埃及
德国
好望角
8000-10000千米 370~650千米
塞得港、苏伊士(陶 布伦斯比特尔科
菲克港)
克港、基
尔港
大西洋(地中海)与 北海与波罗的海 印度洋(红海)
苏伊士地峡
日德兰半岛南部
(3)山地纵列分布,高原、平原相间排列
• ①西部安第斯山脉:拉丁美洲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墨西
哥高原和安第斯
第16讲 拉丁美洲PPT课件

拉丁美洲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热带经济作物 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 分布 咖啡 3/5 香蕉 1/2 甘蔗 1/2 可可 1/3
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巴西高原等
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地区。
粮食作物
玉米为主,许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阿根廷是出口农产品较多的国家
许多国家靠出产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作为本国经济支柱
煤、石油不足 水能资源丰富
解决燃料不足 伊泰普水电站
与巴拉圭合作
著名城市
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 首都 巴西议会大厦 全国经济、文化中心 巴西第二大城市 1882-1960位首都 是全国最大的海港,可停万吨海轮
全国工商业和金融中心
圣保罗 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全国最大的工商业中心, 以棉纺织和机器制造业为主
(08天津文综-36) 36.( 34 分)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图9 ),回答问题。
(l)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的地形条件是 。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是 (4 分) (2) a 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 业、 业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 美的环境,a 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 、 等新能源。(8 分 ) (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6 分) (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 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差异,你应重点阅读 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 、 、 、 。( 8分) (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 站b 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 4 分) (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 义?( 4 分)
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 湿热,类型众多的原因:
人教版区域地理——拉丁美洲(共80张PPT)

太平洋与大西洋 大西洋(地中海)与 (加勒比海) 印度洋(红海) 中美地峡(巴拿 马陷落带) 苏伊士地峡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
最南端和南极半岛之间,紧邻智 利和阿根廷两国,在巴拿马运河 开凿之前,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 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之 一。海峡内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 洋的所有飓风狂浪,一年365天, 风力都在八级以上。即便是万吨 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 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这片终年狂 风怒号的海峡,历史上曾让无数 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德雷 克海峡被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 60 带”、“暴风走廊”、“魔鬼海 峡”,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死亡 走廊”。
120o W 80o W 23.5o N 0o
23.5oS
40o W
2.海陆位置
看图说话: 描述拉丁美洲的 位置
位于美洲的中部和 南部,东临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北临 墨西哥湾和加勒比 海,南隔德雷克海 峡与南极洲相望
120oW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23.5oN
0o
23.5oS
80oW 德雷克海峡
40oW
类比分析: 类比刚果河分析亚马 孙河河口没有形成明 显三角洲的原因; ①流域内植被覆盖率 高,河流含沙量小 ②世界上三大潮涌区 之一,海浪侵蚀作用 明显,泥沙难以沉积 ③河口地壳下沉
巴拉那河 发源于巴西高原,自北向南注 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该河 上游位于巴西和巴拉圭边境的伊泰普 水电站是目前第二大水电站。 上游:流经巴西,热草气候区 下游:拉普拉塔平原,亚季湿气候区 的的喀喀湖 :世界海拔最高的湖泊。
墨西哥是玉米的故乡,墨西哥人对玉米有着深厚的感情。玉米文化 在现代的墨西哥社会依然受到呵护和弘扬。玉米是墨西哥人的主食, 他们年人均消费大米只有8公斤,而年人均消费玉米却是几百公斤。 因此,玉米食品是他们食谱的主角,无论是街头小吃,家庭的常餐, 还是在国宴上,无论是主食、点心,还是汤、菜、调料,都有玉米 的份儿 。玉米是墨西哥文化的根基,是墨西哥的象征,是他们无 穷无尽的灵感的源泉。
32_高中地理课件拉丁美洲

思考
巴西的能源矿产如 优质煤、石油都不 多,想一想巴西该 怎样解决能源不足 的问题?
a. 利用水能,与巴拉圭合作修建了世界上第二大的水电站
—伊泰普水电站。
b. 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优质煤。
c. 大力发展生物能源。
d. 研究利用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水能等。
e. 加强对海底石油的开采。 f.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 优良(优良 的天然草场) 地广人稀 、土地租金很低 ( 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 距海港近 (促进了牧场的商 品经营) 国际市场广阔
发展措施: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 饲料;开辟水源;培育良种 牛;加强交通建设;合理利 用草场;等。
热带雨林可持续发展的保护措施。
1 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 2 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 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 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 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6 加强雨林缓冲区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3、水文
亚马孙河 巴拉那河
上游:流经巴西, 热草气候区
下游:拉普拉塔平 原,亚季湿气候区
伊泰普水电站
一、位置与地形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赤道 南回归线
思考
简要分析巴西东南 沿海的圣保罗、里 约热内卢等地发展 工业的有利区位。
港口条件好,海陆运 输便利;矿产资源丰 富,资源的配合条件 好;气候温和湿润, 人口密集,劳动力丰 富;是白人殖民者最 早到达和开发地区, 开发历史悠久,经济 基础好。
人口的分布
闷热、潮湿,不适宜人 居住。
思考 为何广大的亚马孙平原人口稀少?
《拉丁美洲区域地理》课件

阿根廷
布宜诺斯艾利斯、米拉马 尔、伊瓜苏瀑布
巴西
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亚 马逊雨林
古巴
哈瓦那、特立尼达、巴拉 德罗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
自然景观
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如亚马逊雨林、安第斯山脉、加 勒比海等,为旅游业提供了得天
独厚的资源。
文化遗产
拉丁美洲拥有玛雅文明、印加文明 等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 量游客前来参观。
移民和混血种人等。
人口增长
近年来,拉丁美洲人口 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 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
城市化进程
拉丁美洲城市化进程加 快,但城乡差距依然较
大。
城市与乡村
01
02
03
04
城市特点
拉丁美洲城市多集中在沿海地 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和人口集聚度。
城市规划
拉丁美洲城市规划存在一定问 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森林资源
亚马逊雨林等地区拥有丰 富的森林资源,对全球生 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水资源
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对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 具有重要意义。
03
拉丁美洲的人文地理
人口与民族
人口分布
拉丁美洲人口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和主要河流平原地区。
民族构成
拉丁美洲民族构成多样 ,包括印第安人、欧洲
教育改革
拉丁美洲政府正在推进教育改革,以提高教 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04
拉丁美洲的国家地理
巴西地理
亚马逊雨林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巴西高原
广阔的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 源和农业潜力。
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布宜诺斯艾利斯、米拉马 尔、伊瓜苏瀑布
巴西
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亚 马逊雨林
古巴
哈瓦那、特立尼达、巴拉 德罗
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
自然景观
拉丁美洲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如亚马逊雨林、安第斯山脉、加 勒比海等,为旅游业提供了得天
独厚的资源。
文化遗产
拉丁美洲拥有玛雅文明、印加文明 等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 量游客前来参观。
移民和混血种人等。
人口增长
近年来,拉丁美洲人口 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 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
城市化进程
拉丁美洲城市化进程加 快,但城乡差距依然较
大。
城市与乡村
01
02
03
04
城市特点
拉丁美洲城市多集中在沿海地 区,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和人口集聚度。
城市规划
拉丁美洲城市规划存在一定问 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森林资源
亚马逊雨林等地区拥有丰 富的森林资源,对全球生 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水资源
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对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 具有重要意义。
03
拉丁美洲的人文地理
人口与民族
人口分布
拉丁美洲人口分布不均 ,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和主要河流平原地区。
民族构成
拉丁美洲民族构成多样 ,包括印第安人、欧洲
教育改革
拉丁美洲政府正在推进教育改革,以提高教 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
04
拉丁美洲的国家地理
巴西地理
亚马逊雨林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拥有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生态系统。
巴西高原
广阔的高原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 源和农业潜力。
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第十节拉丁美洲(共56张PPT)

拉普拉塔平 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大陆地势: 西高东低
1、安第斯山脉
★ 属于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南北走向 ★约9000千米,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最高峰阿空加瓜山 ★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 雄踞七国: 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 、玻利维亚 、智利 、 阿根廷廷
★南端海岸线较破碎曲折(纬度较高,冰川作用影响)北段海岸 线平直。
亚马孙河也是世界上最宽的河流。甚至在离入海口1500公里的内陆地区,河面也 常常有10多公里宽,在雨季则达40公里宽。在它的入海口,河面宽达300多公里,河口 的马腊若岛,面积有瑞士那么大,为世界最大冲积岛。
1.为什么亚马孙河的流量特别丰富?
2.亚马孙平原与刚果盆地都在赤道地区,但年降水量却比刚果 盆地多,原因是什么?
五、自然资源
石油:墨西哥、 委瑞内拉 白银:墨西哥
铁:巴西
铜、硝石:智利
渔业资源
成因:
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
流经过,在常年盛行南风 和东南风的吹拂下,发生
秘 鲁
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 渔
冷海水上泛的现象。
场
森林资源 亚马孙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宝库: 有红木.乌木.纺锤树等珍贵树种.
巨嘴鸟
树 懒
水能资源 伊泰普水电站
用户可以在投影仪或者计 算机上进行演示也可以将
演示文稿打印出来
PART 04
标题文字添加此处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itle
标题文字添加此处
THIS TEMPLATE DESIGNED FOR FEI ER SHE JI
标题文字添加此处
THIS TEMPLATE DESIGNED FOR FEI ER SHE JI
高二下期区域地理《拉丁美洲》优质课35张PPT

(3)简述智利葡萄酒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
智利以盛产优质且廉价的葡萄酒而著称于世。智利葡萄的栽 培和酿酒起始于16世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这 里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许多企业在智利投资葡 萄酒的生产,其产品多出口海外。
自然条件优越,葡萄品质优良; 酿酒历史悠久,经验丰厚; 劳动力丰富; 土地廉价; 距海近,便于出口; 国际市场广阔(任答4点得8分,答案合理 可酌情给分)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4分)
A:高原
B:山地
(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10分)
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量小; 水流平缓。
(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11分) 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干湿季明显;干季需要水源灌溉;中 下游平原地势低平,雨季需要排涝;山区适宜建水库。
80
60
拉 美 的 气 候
拉 美 的 矿 产 资 源
秘鲁渔场(上升流)
据图说出巴西
位置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
据图例说
明此图反 映了什么?
材料一: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 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Z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 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 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有利引进智利工矿业先进技术;有利安徽矿产资源 合理开发;有利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提 高安徽对外贸易水平;促进经济发展。(4分)
(2009福建卷)37、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中的 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甲国为拉丁 美洲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 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 议。
高三地理世界地理复习系列- 拉丁美洲PPT课件

人口分布: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和阿根廷沿海
石油—墨西哥湾沿岸,委内瑞拉
居
矿产 铁—巴西;铜—智利,秘鲁;银—墨西哥
民
天然硝石—智利
和 经
资源
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 (亚马孙河与拉普拉塔) 水能
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
济
生物资源:森林,草原;树懒,大食蚁兽,巨嘴鸟,美洲虎;渔业
粮食作物:玉米(玉米文化——玛雅文明) 农业 经济作物:咖啡—巴西,蔗糖—古巴,香蕉—中美
三、湿热的气候
30ºS 40ºS
气候分布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湿热
主要成因:
(1)纬度因素: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热带,全年高温; (2)海陆因素: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候的明显影响。 (3)地形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
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位置
巴拿马运河:北美航线的中间
交通位置 麦哲伦海峡:最曲折的海峡
拉
火地岛:南极科考的中转站
丁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 地形:西高东低
美
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
河流: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 (巴拉圭河、乌拉圭河、巴拉那河 )
洲 自然环境
热雨:亚马孙
气候 热草: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
其他:亚季,热沙,地中海,温海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居民和经济
• 分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 布 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 廷沿海等地
• 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自 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阿根廷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 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
石油—墨西哥湾沿岸,委内瑞拉
居
矿产 铁—巴西;铜—智利,秘鲁;银—墨西哥
民
天然硝石—智利
和 经
资源
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 (亚马孙河与拉普拉塔) 水能
伊瓜苏瀑布,伊泰普水电站
济
生物资源:森林,草原;树懒,大食蚁兽,巨嘴鸟,美洲虎;渔业
粮食作物:玉米(玉米文化——玛雅文明) 农业 经济作物:咖啡—巴西,蔗糖—古巴,香蕉—中美
三、湿热的气候
30ºS 40ºS
气候分布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拉丁美洲的气候特征:湿热
主要成因:
(1)纬度因素: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热带,全年高温; (2)海陆因素: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候的明显影响。 (3)地形因素影响显著,表现为:
A、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B、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位置
巴拿马运河:北美航线的中间
交通位置 麦哲伦海峡:最曲折的海峡
拉
火地岛:南极科考的中转站
丁
西部:科迪勒拉山系 地形:西高东低
美
东部:高原和平原相间
河流: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 (巴拉圭河、乌拉圭河、巴拉那河 )
洲 自然环境
热雨:亚马孙
气候 热草:墨西哥高原,巴西高原
其他:亚季,热沙,地中海,温海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居民和经济
• 分 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
• 布 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巴西东南部、阿根 廷沿海等地
• 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自 然增长率仅次于非洲、城市人口增长快。阿根廷 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巴西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 卢人口多在1000万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地形
(3)山脉两侧地形特征:
奥里诺科平原
西部山地,沿海 平原面积狭小;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东部高原、平原 相间分布。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墨西哥高原
3、气候
观察左图资料,反映拉 丁美洲气候有什么特点?
气候暖热潮湿, 热带气候类型为主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 草原气候区分布广), 号称“湿热大陆”;
的的喀喀湖不断得到山地大量冰雪融水和雨水的 淡水补给(冲淡);海拔比波波湖高,湖中盐分 通过河流排入波波湖中,盐分在湖中积累少。
波波湖是个海拔较(的的喀喀)低的内陆湖,从 的的喀喀湖输入的盐分不断在湖中积累,湖水盐 度升高变咸。
乌尤尼盐沼位于南美洲玻利维亚的西部高原内,海拔365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盐 沼,有世界“天空之镜”的美称。
1.该地的自然带是( C)
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该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原因是( D)
A.临近太平洋,增温增湿 B.临近亚马孙平原,水汽多 C.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D.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4、河湖
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水量最大、 巴拉那河:发源于巴西高原,南流注入大 流域最广),第二长河(6480km)源于 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位于该河上游 安第斯山,经赤道附近地区注入大西洋。 巴西和巴拉圭边境建有伊泰普水电站。
200
900
600
1、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40°W-120°W 25°N-57°S 热带、南温带 60°W穿过中部 赤道穿过北部 跨南北半球
东临大西洋 西临太平洋 北边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南隔德雷克海峡 与南极洲相望
120oW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
23.5oN 0o
23.5oS
80oW
60oW 40oW
拉丁美洲
Latin
America
印象一: 巴拿马运河
印象二:
印象三:
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 全球最长的山脉
1、地理位置
范围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所有美洲部分的统称。因为这里的居民所用 的语言是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所以称为拉丁美洲。
巴拿马运河
墨西哥 西印度群岛 中美地峡 南美洲
中美地峡是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的陆地,是连接南 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包含七个国家。是科迪勒拉山系的中段,火山 地震众多。
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 海拔3600米 人口825万
巴西首都:巴西利亚 海拔1100米 人口:275万
思考:为什么热带地区,人口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
热带高原、山地的一定海拔范围内,气候较为凉爽, 雨量适中,不易积水, 而且超出疟蚊分布上限,人们可免受疟蚊等疾病的袭扰。
分析的的喀喀湖与波波湖形成一淡一咸的原因(8 分)
入湖水多少
湖泊咸 淡成因
蒸发量大小 是否外流
是否与海水交换
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构造淡水湖,通过德萨 瓜德罗河与波波湖相通,湖水主要来自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该湖与波波湖近 在咫尺又同为内流湖但却形成一淡一咸的奇观。
分析的的喀喀湖与波波湖形成一淡一咸的原因(8 分)
在南美洲的智利,有一个号称是“全世界最干的地区”——阿塔卡玛沙漠。智利圣 地亚哥的琼贡戈村,地处阿塔卡玛沙漠,用水十分紧张。
在副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离岸风和秘鲁寒流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南美洲西部的 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平均年降雨量不到1毫米,被称为世界 的“旱极”。
雾
南美某地,每年有200多天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如 图所示)。完成1-3题。
简述玻利维亚乌尤尼盐沼形成原因。 (课后作业)
5、生物
南美洲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亚马孙雨林 被称为生物基因库。
思考:南美洲动植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湿热大陆,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加上安第斯山脉垂直差异大,所以动植 物种类丰富。
动物物种
巨嘴鸟
食蚁兽
树懒
安第斯山羊驼
1、人口与城市
人
2、经济的发展概况
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构造淡水湖,通过德萨 瓜德罗河与波波湖相通,湖水主要来自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该湖与波波湖近 在咫尺又同为内流湖但却形成一淡一咸的奇观。
分析的的喀喀湖与波波湖形成一淡一咸的原因(8 分)
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构造淡水湖,通过德萨 瓜德罗河与波波湖相通,湖水主要来自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该湖与波波湖近 在咫尺又同为内流湖但却形成一淡一咸的奇观。
利:改善通航条件, 减少运河开凿的工程量; 湖泊与外流河相连,湖面高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湖水能自 流注入水闸。 弊:船舶过闸耗时长,影响通行效率。
开凿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并说明近年来巴拿马运河再次扩建的原因。
意义: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缩短了两洋之间的 航程,节约了时间,节省了燃料; 加强了美洲东、西两侧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 原因: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货物运输的需求增加, 需要拓宽原有航道,提高通行效率; 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船舶吨位不断提高,需要加 深航道,或抬升水位,提高运河的通行能力。
的的喀喀湖
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 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是南美 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 水湖,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 大型淡水湖之一,湖水终年 不冻,湖泊可通航。
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构造淡水湖,通过德萨 瓜德罗河与波波湖相通,湖水主要来自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该湖与波波湖近 在咫尺又同为内流湖但却形成一淡一咸的奇观。
思考探究
秘鲁沿岸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型分布并延伸 到赤道附近的原因。
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原因。 中美洲东岸、西印度群岛东岸和巴西东南部热 带雨林气候形成的原因。(课后作业)
秘鲁沿岸热带沙漠气候呈狭长型分布 并延伸到赤道附近的原因。
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秘鲁沿岸形成沙漠气候;(大气环流) 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的作用使得沙漠气候 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洋流) 山地紧逼海岸,限制沙漠气候向东延伸, 沿海岸狭窄分布;(地形)
墨西哥城
稠密区: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岸、中美地峡、 巴西和阿根廷东南部、墨西哥高原等地区
巴西利亚
影响人口、城市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河流、水源、海陆位置等 社会经济因素:开发历史、交通、经济的发展、政 策、工程建设等。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 海拔2852米 人口224万
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 海拔3700米以上 人口240.9万
德雷克海峡
1、地理位置
交通位置
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 与大西洋的航运要道 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 峡——南大洋的海上通道
Hale Waihona Puke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最窄处,仅宽70千米,运河全长81.3千米,为水闸式 运河,可通航5—10万吨级轮船。1883年 法国正式动工开凿巴拿马运河,但由于恶 劣的自然条件以及公司管理不善,1889年被迫停工。1904年开凿权转手美国再次 动工,至1914年正式通航。目前,巴拿马运河每年承担全世界5%的贸易货运,有 1.4万艘船只从这里通过。因此,巴拿马运河享有“世界桥梁”的美誉。
2、地形
(1)先从安第斯山脉说起
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 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 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 顶终年积雪的高峰。
2、地形
(2)思考:拉丁美洲
西部为什么会形成高大 山脉?
世界六大板块及断裂带的分布图
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 美洲板块隆起抬升,形成高大绵延的山脉。
说明的的喀喀湖形成过程。(6 分)
的的喀喀湖 形成过程
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构造淡水湖,通过德萨 瓜德罗河与波波湖相通,湖水主要来自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该湖与波波湖近 在咫尺又同为内流湖但却形成一淡一咸的奇观。
说明的的喀喀湖形成过程。(6 分)
板块相互挤压,地表褶皱隆 起断裂形成构造盆地; 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的 汇入,积水形成湖泊。
文
特
3、农业的发展
征
4、工业的发展
1、人口与城市
世界人种的大熔炉
原住居民:印第安人——黄色人种; 主要人种——白种人为主(47%); 大量的混血人种; 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
1、人口与城市
读拉丁美洲的人口密度图,找出人口分布的稀少区和稠密区,并说说影响
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稀少区: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