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薪酬战略分析论文
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分析-以格力电器为例-企业发展-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企业发展也越来越迅速,但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持续下降。
目前,由于市场需求的饱和,造成企业行业竞争加剧。
为了解决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企业需要通过财务报表分析与发展战略相结合,了解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具体数据分析,判断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实施是否有良好的效果。
本文以格力电器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PEST框架该对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做出具体分析,通过研究传统数据的财务报表,在此基础上做出了财务分析,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企业的运营能力做出具体数据分析,并将格力电器和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横向对比,得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企业战略视角的财务分析,找出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财务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战略;财务分析;格力电器Financial analysis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tak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as an example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nterprises is increasingly rapid, bu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peed continues to decline. At present, due to the saturation of market demand, the industry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In order to solve the current problems faced by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enterprise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judge whether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s have good effects by analyzing the specific data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Based on th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PEST framework the industry environment of the enterprise to make a concrete analysis, through the stud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traditional data based on this to make the financial analysis, balance sheet and income state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d enterprise operation ability make specific data analysis, and gree electric appliance and other competitors transverse comparis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ocess. Through the financial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 strategy,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financial analysis.Key words: Enterprise strategy; Financial analysis;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企业的发展和所处的环境密不可分。
大学毕业论文:股权激励下的财务效果研究—以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目录摘要 (1)关键字 (1)引言 (3)1 股权激励的涵义及主要表现方式 (3)1.1 股权激励的涵义 (3)1.2 股权激励的主要表现方式 (3)1.2.1 制性股票 (3)1.2.2 虚拟股票 (4)1.2.3 股票期权 (4)1.2.4 业绩股票 (4)1.2.5 股票增值权 (5)1.3 财务效果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5)1.3.1 财务效果的含义 (5)1.3.2 财务效果的表现形式 (5)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及情况概述 (6)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6)2.2 格力电器股权激励方案 (8)2.2.1 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 (8)2.2.2 第二次股权激励方案 (9)2.2.3 第三次股权激励方案 (10)3 格力集团实施股权激励的财务效果分析 (11)3.1 格力集团实施股权激励的财务效果分析 (11)3.1.1 偿债能力分析 (11)3.1.2 盈利能力分析 (13)3.2 基于财务效果对格力集团股权激励评价 (16)3.2.1 格力集团股权激励的优点 (16)3.2.2 格力集团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 (16)4 基于财务效果的格力集团股权激励改进 (17)4.1 做好激励方案实施准备 (17)4.2 完善公司内部制度 (17)4.3 完善公司外部环境 (18)4.4 设置合理的行权价格 (18)4.5 设定多元化的激励方式 (18)5 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股权激励下的财务效果研究—以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摘要:股权激励机制在上市公司的激励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相较于国外的一些国家施行股权激励机制较晚,但推广施行的速度还是不容小觑的,国家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对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的发展起到了支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各大公司想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股权激励制度对员工起到长期激励的效果。
就目前我国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来看,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还不是十分完善,还有提升的空间。
格力电器薪酬管理分析与发展对策

格力电器薪酬管理分析与发展对策薪酬是一家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格力电器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格力电器的薪酬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通过对薪酬结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分析,将为格力电器提供提高员工激情和幸福感的方法。
一、薪酬结构分析薪酬结构是薪酬管理的基础,也是员工收入的组成方式。
格力电器的薪酬结构主要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股权激励和福利待遇。
1. 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员工的固定薪酬,根据员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年限来确定。
然而,格力电器的基本工资在同行业中相对较低,这可能导致优秀员工流失的情况。
2. 绩效奖金:绩效奖金是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来发放的奖金。
当前格力电器的绩效奖金制度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考核标准不明确、评定过程不透明等方面。
因此,需要对绩效考核制度进行优化,建立明确的考核指标和公正的评定机制。
3. 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股票或股权份额的方式激励员工的方式。
格力电器在过去并没有采取股权激励机制,这使得一些高级管理人员缺乏长期激励,并且容易流失。
因此,建议格力电器尝试引入股权激励,以吸引和留住高级管理人才。
4. 福利待遇:福利待遇是员工享受的一些非货币性收入,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带薪休假等。
格力电器在福利待遇方面表现较为出色,可以作为留住人才的一种手段。
二、绩效考核分析绩效考核是激励员工提高绩效表现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格力电器的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的问题。
1. 考核标准不明确:目前格力电器对于不同岗位的员工,并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
这导致员工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表现如何,也无法根据考核结果来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
因此,建议格力电器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
2. 评定过程不透明:格力电器在绩效考核的评定过程中存在缺乏透明度的问题。
员工往往不知道自己被评定的标准和结果。
这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和不公平感。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建议格力电器建立公开、透明的评定机制,让员工参与到评定过程中。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薪酬战略分析报告论文

目录一、格力公司现状分析 (1)二、薪酬战略分析a)薪酬水平分析 (2)b)薪酬结构分析 (4)c)薪酬组合分析 (4)d)行政管理分析 (6)三、格力公司薪酬客观分析a)薪酬政策优点 (6)b)薪酬政策问题 (8)四、格力公司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建议性观点 (9)任务分工情况:公司现状以及文档的最后整理:喻博薪酬的水平分析与结构分析:陈涛薪酬组合与管理分析:邓西蒙薪酬政策有点:邓若舟薪酬政策总结:章天然未来发展以及建议:张翰一、格力公司现状分析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家电企业,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手机、生活电器、冰箱等产品。
2015年排名“福布斯全球2000强”第385名,家用电器类全球第一位。
连续八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5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14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2005年至今,格力家用空调产销量连续10年领跑全球,2006年荣获“世界名牌”称号。
2012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001.10亿元,成为中国首家超过千亿的家电上市公司;2014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400.05亿元,净利润141.55亿元。
格力自1991年成立至今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1994年,因不满激励政策调整,格力部分销售人员“集体哗变”,董明珠临危受命,由普通业务员擢升为经营部部长。
上任后,董明珠便大刀阔斧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上任仅一年时间,经其内外部系列整肃,格力电器销售业绩翻了7倍,格力空调产销量跃居全国首位。
2012年董明珠升任格力董事长,这一年格力电器以执着的实业梦想、彻底的专业路线、持续的自主创新,实现营业收入1001.10亿元,成为中国首家“千亿级”家电上市企业。
对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分析

对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分析一、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于1989.12.13在广东省珠海市前山金鸡西路注册成立;主营“空调、电器”;性质为股份制企业..该公司于1996-11-18上市;股票代码为000651..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面临的整体经济环境和行业竞争环境..一、整体经济环境:全球经济将延续债务危机冲击、宏观再平衡与结构改革的基调..国内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支出相对保守;使得消费能力释放受到了压抑;政策性利好支撑力度减弱;大众消费水平以及更新换代欲望下降;前期刺激性政策透支了消费需求;房地产调控政策继续抑制需求释放等;会一定程度造成国内空调市场销售规模急速下降..二、行业竞争环境《2012冷冻年度中国空调市场白皮书》显示;从2010冷年到2012冷年;国内空调市场整体销售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10冷年国内空调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31.45%;销售额同比增长24.13%;2011冷年;国内重点城市空调器销售量同比增长为20.45%;销售额同比增长更是达到28.64%;而在2012冷年;国内空调市场销售量同比下滑25.12%;销售额同比下滑19.36%;同比大幅增长态势戛然而止..市场饱和与消费信心不足开始向中小城市蔓延;整体市场需求将基本进入更新为主、普及为辅的相对平稳阶段;产品质量、核心功能、售后服务、品牌美誉度将成为今后竞争的要点..三四级市场已成为拉动内销市场高速增长的主引擎..不少企业已经着重于寻找市场增长点和潜力市场..商用空调市场成为企业争抢夺取的“宝地”..三、公司战略及竞争优势一、十多年来;格力电器坚持走专业化生产空调的发展道路;以过硬的产品质量、领先的技术性能、完善周到的服务赢得市场;成为空调业的龙头老大..二、差异化竞争优势:首先;技术创新..自主研发;坚持”核心科技”道路. 其次;营销模式创新..采用“新兴连锁销售——区域股份制销售公司”的自建销售渠道的营销模式..通过其特有的销售渠道挤占其他公司的市场份额、产品创新升级所获得的快速增长;增强的渠道控制力和稳定性..把经销商甚至零售商的资金和经营精力都套牢了;分散了厂家的经营风险和资金压力.. 第三;服务模式创新并注意在供应链上游布点..四、公司2009年—2012年的财报情况及分析一、趋势分析:1、财务状况趋势分析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呈上升趋势;2010、2011、2012年比2009年上涨104%、211%、216%..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销售的增长;而格力电器的销售模式是“先款后货”;销售的直接后果就是应收票据增加..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平稳增长;2010、2011、2012年比2009年上涨30%、34%、61%..根据财报;显示外销销售平稳增加..存货:财报显示;随着销售扩大;原材料和产成品逐年增加..2、经营成果趋势分析营业收入:呈持续上涨势态;2010、2011、2012年比2009年上涨34%、96%、 135%..营业利润:2010年略有下滑;其余都呈快速上涨势态;2010、2011、2012年比2009年上涨-8%、53%、 170%..比较公司的利润情况;净利润逐年大幅增加..而净利润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所带来营业利润的增加..虽然营业总成本也在增加;但观察发现营业成本的增加与营业收入的增加几乎是相同步调的;说明营业成本的增加只是为了满足更多的销售;并无浪费成本的情况..也说明公司的总体经营状况良好..二、结构分析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流动资产/资产0.83 0.83 0.83 0.82流动负债/负债0.99 0.96 0.96 0.99 流动负债/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0.79 0.76 0.75 0.749 从表中可知;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有较大比例;说明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较好..而负债中;流动负债也占有最大的比例;而所有者权益部分想对较少..说明公司在充分利用财务杠杆;股东以少数的资产控制公司并获得给予债权人部分的高于利率的回报..三、比率分析1、偿债能力分析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营运资本周转率18.23 13.39 14.37流动比率 1.04 1.1 1.12 1.08速动比率0.9 0.86 0.84 0.86负债比率0.7933 0.7864 0.7843 0.7436从短期负债能力来看;整体变化相比同行业中的“美的公司”平稳;总体偏弱..从长期负债能力来看;负债比率四年中都高于74%;显示偿债能力很弱;财务风险非常高..但是;由于格力电器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在行业内是较高水平的;而且从格力电器的负债结构来看;有息负债非常的小;大量的无息负债使得财务费用非常小;所以较高的负债率不一定代表其财务风险较高..2、盈利能力分析2009 2010 2011 2012利润率0.0687582 0.070767976 0.063428099 0.074377384由以上数据和图表可知;公司四年来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增长率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及年内销售旺季、淡季影响;存在小幅波动;但总体销售利润稳步增长;净资产收益也得到了稳步的提高;表明公司获利能力增长态势平稳;总体经营稳健..五、分析结论和前景分析一、从上述分析及公司财务报告附注可知:1、公司虽然偿债能力指标显示格力电器有较高的财务风险;但是结合其较高的盈利能力、负债结构、资产结构分析得出格力电器并非存在较高的财务风险..2、独特的财务模式..格力电器通过挤占上下游资金形成了很强的融资能力..格力电器不仅通过有大量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来挤占上游供应商的资金;而且还通过拥有大量的预收账款来挤占下游经销商的资金..由于采用先付款后发货的营销模式;导致格力电器不仅有大量的预收账款存在;而且还有大量的应收票据的存在;实现了其特有的财务模式..同时格力公司通过投资财务公司完善其财务职能;为格力电器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厚实的财务基础..3、较好的盈利能力是格力电器的最大优势..这有赖于格力电器创新的销售模式和格力电器的技术创新..二、2013冷年;空调行业不可能再现前些年的高速增长;但规模总量依然非常可观;在行业趋归平稳发展的阶段;企业要继续加大转型升级、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和速度;除了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力、优良的品质和完善的服务外;还要注重营销渠道上的多点出击;以稳健的企业综合实力应对未来的挑战..2013年;空气能效标准有望于上半年推出实施以及市场对产品质量及售后的进一步期待;都有利于处于空调行业龙头、顺应市场潮流的格力公司的进一步壮大..附注一、短期偿债能力指标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2009年=42;610;815;546.19—40;839;243;955.87=1771571590.322010年=54;532;718;614.97—49;674;947;491.47=4857771123.52011年=71;755;610;465.43—64;193;015;605.56=7562594859.872012年=85;087;645;122.13—78;830;359;476.58=6257285645.552、营运资本周转率=营业收入/营运资本平均数即上年营运资本与本年营运资本之和的一半2010年=60431626050.46÷3314671356.91=18.232011年=83155474504.59÷6210182991.685=13.392012年=99316196265.19÷6909940252.71=14.373.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2009年=1.04;2010年=1.1;2011年=1.12;2012年=1.084、速动比率=速动资产即流动资产总额-存货-其他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额2009年=0.9;2010年=0.86;2011年=0.84;2012年=0.86二、长期偿债能力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2009年=0.7933;2010年=0.7864;2011年=0.7843;2012年=0.7436三、盈利能力分析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论格力电器薪酬管理战略分析

五、结论
五、结论
综上所述,格力电器作为一家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既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 力,也拥有众多发展机遇。未来,格力电器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多元化发展、 国际化拓展和智能化转型等方面的战略实施,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全球消 费者提供更多优质、智能和环保的家电产品。格力电器还需要注意应对市场竞争、 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潜在风险因素,以确保持续稳定的发展。
四、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技术创新。未来家电行业的技术创新将更加活跃,格力电器需要不断推出 新的技术和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四、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3、国际化拓展。格力电器将继续拓展国际市场,在更多国家和地区树立品牌 形象,进一步提高全球竞争力。
四、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4、合作与兼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和提升竞争力,格力电器可能会继续通过 合作与兼并等方式,与同行企业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三、发展战略分析
3、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可能对格力电器的出口产生影响, 从而影响公司的整体业绩。
四、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四、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展望未来,格力电器将面临一系列机遇和挑战。以下是对格力电器未来发展 趋势的分析:
1、消费升级。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对高品质、智能化和环保意识 的提高将为格力电器等优秀企业带来更多机遇。
格力电器推出了多种薪酬激励计划,如“格力之星”员工奖励计划、股票期 权激励计划等。这些激励计划不仅是对员工个人贡献的认可,也是对员工长期服 务的承诺,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3、加强薪酬公平性
3、加强薪酬公平性
格力电器注重薪酬公平性的实现,通过制定明确的薪酬标准和程序,确保员 工之间的薪酬公平合理。此外,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对员工 绩效的评估,合理地进行薪酬调整,进一步保障了薪酬的公平性。
论文——杜邦分析法,以珠海格力公司为例

——以珠海格力公司为例
班 姓
级: 名:
指导老师:
研究目的
杜邦分析法的原理
杜邦分析法存在的问题
案例分析:格力公司公司简介
案例分析:格力公司会计分析
案例分析:格力公司财务分析
案例分析:案例总结
杜邦分析法的改进方案
总结与展望
研究目的
财务综合分析就是依据财务报表及相关的资料,运用技术和方法, 将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及其发展的能力等方面联系 起来,通过一系列综合系统加以分析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率做出 合理的评价。 杜邦分析法能较好的对企业营运、盈利、偿债、成长能力进行综 合分析,相互解释企业各项能力。即从全局上发现问题,找出协调解 决的办法。这是一种用来评价公司赢利能力和股东权益回报水平,从 财务角度评价企业绩效的一种经典方法。 但现代企业的工作性质和资源配置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财务评 价体系己经不能满足企业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的需求。 本课题主旨在研究杜邦分析法在财务分析中的作用,结合实例与 现有的杜邦分析法,对其作用和局限性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改进建 议,从而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金 据 款 项 款 货 资 投 程 费 据 费 款 积 资 票 账 款 收 存 他流 动 权 工 摊 票 税 付 收 收 付 应 股 建 待 付 交 应 应 应 预 他 期 在 期 应 应 他 资 本 公
其他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待摊费用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资本公积
币
其
其
长
长
2011年
案例分析:格力公司公司简介
公司名称: 珠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公司) 格力公司组建于1991年,是由珠海冠雄塑胶有限公司与海利空调器厂合 并而成的。与世界上许许多多类似惠普、索尼这样著名的公司创业之初的情形一 样,格力电器最初也是在一栋破旧的厂房里,依靠20万元的贷款迈出了它创业的 第一步。 上市时间: 1994年经珠海市体改委批准更名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1 月18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字(1996)321号文批准于深圳证券交易 所上市,公司领取4400 001008614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经营范围: 货物、技术的进出口(法律、法规、规章明文规定禁止进出口的货物、 技术除外)。制造、销售:泵、阀门、压缩机及类似机械的制造;风机、衡器、 包装设备等通用设备制造;电机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线、电缆、光 缆及电工器材制造;家用电力器具制造;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基于战略视角的公司财务分析以格力电器为例

目录
02 二、文献综述
03 三、研究方法
04 四、基于战略视角的 格力电器财务分析
05 五、结论与建议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战略和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 凸显。格力电器作为国内知名的家电企业,其战略规划和财务状况对于企业的可 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将从战略视角出发,对格力电器的财务状况进 行分析,以期为企业战略制定和财务决策提供参考。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格力电器 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 结论:
1、格力电器在家电行业中具有 显著的竞争优势
2、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表现出 色,具有稳健的财务状况和良好 的偿债能力。
针对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格力电器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全球行业技术趋势,以保持其技术的领 先地位,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资产负债表: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表稳健,负债率控制在合理水平。这 表明公司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
4、现金流量表:格力电器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这 表明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能够很好地覆盖其现金流出。
四、基于公司战略和家电行业上 市公司的特点对格力电器财务状 况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格力电
结论
通过对格力电器的财务报表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公司保持着良好 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与格力电器专注于创新研发、注重品牌建设和稳健经 营的战略目标是分不开的;另一方面,公司的现金流量管理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当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格力电器也面临着新的 挑战。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竞争优势,公司可以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生 产效率、加大研发投入、拓宽市场份额等措施。同时,格力电器还可以积极拓展 新兴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以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格力公司现状分析 (1)二、薪酬战略分析a)薪酬水平分析 (2)b)薪酬结构分析 (4)c)薪酬组合分析 (4)d)行政管理分析 (6)三、格力公司薪酬客观分析a)薪酬政策优点 (6)b)薪酬政策问题 (8)四、格力公司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建议性观点 (9)任务分工情况:公司现状以及文档的最后整理:喻博薪酬的水平分析与结构分析:涛薪酬组合与管理分析:邓西蒙薪酬政策有点:邓若舟薪酬政策总结:章天然未来发展以及建议:翰一、格力公司现状分析格力电器股份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家电企业,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主营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手机、生活电器、冰箱等产品。
2015年排名“福布斯全球2000强”第385名,家用电器类全球第一位。
连续八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
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5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14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2005年至今,格力家用空调产销量连续10年领跑全球,2006年荣获“世界名牌”称号。
2012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001.10亿元,成为中国首家超过千亿的家电上市公司;2014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400.05亿元,净利润141.55亿元。
格力自1991年成立至今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1994年,因不满激励政策调整,格力部分销售人员“集体哗变”,董明珠临危受命,由普通业务员擢升为经营部部长。
上任后,董明珠便大刀阔斧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上任仅一年时间,经其外部系列整肃,格力电器销售业绩翻了7倍,格力空调产销量跃居全国首位。
2012年董明珠升任格力董事长,这一年格力电器以执着的实业梦想、彻底的专业路线、持续的自主创新,实现营业收入1001.10亿元,成为中国首家“千亿级”家电上市企业。
这一切,都归功于“人”,正是因为一系列的人事政策让格力一步步走向今天。
什么是好的薪酬政策?好的薪酬和政策不只体现在金钱上,更多的是注重对企业员工的培养,让其对自己的岗位充满成就感,“愿意来,愿意留,愿意干,愿意学。
”为了实现这四个目标,格力是这样做的:2001年,董明珠出任格力电器总裁之后就明确提出“百年企业,人才管理是基础”。
为此,格力电器建立了一整套“选、育、用、留”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德才兼备、品德优先的选人机制,“能者上、庸者下”的部晋升机制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施展平台,格力电器由此进入高速发展的十二年。
格力电器重视人才培养和激励体系建设,1995年开始,公司设立科技进步奖,以奖励对公司做出贡献的技术人员,最高奖励可达100万元。
至今格力已与清华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达成了合作协议,开设了机械、自动化、制冷、MBA等硕士专业,专门为格力部员工提供有关的专业课程辅导。
而且格力电器充分吸收高校科研资源,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
为了打造学习型团队,公司投入约3000万建成格力员工培训中心大楼,配备了大量现代化的多媒体培训设施,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2015年首届格力“明珠”销售精英大赛正式开始举办,2016年5月正式落下帷幕,首届全国格力“明珠”销售精英大赛决赛的奖励优厚,奖品丰富,除了获得相关等级证书和奖杯外,凡是入选此次“明珠”销售精英大赛决赛的导购员皆可获得在原有的等级上晋升一级的奖励。
这些活动的举办对格力员工也是一种莫大的激励,让员工体会到公司的人文关怀。
虽然格力拥有如此卓越的人才培养体系,但是人才也成为格力电器面临的一大挑战:行业竞争对手恶意挖人,格力电器用大量的科研费用和经验积累培养起来的人才被批量挖走,不光是国企业,连国外企业也来挖人,俨然此时的格力已经从‘黄埔军校’晋升‘西点军校’。
在2015年格力股东大会上,格力公司透露出光2014年一年就有600多名技术人员被挖走。
如此严重的人才流失需要格力好好反思自己的员工的薪酬战略是不是真正适合公司长远的发展。
二、薪酬战略分析格力的人力资源战略:格力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理念,致力于通过以物质和教育为容的人力资源规划与配置方案,从员工那里得到支持。
通过利润分享计划,股利分红计划及核心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员工更加努力的工作以确保公司利润最大化。
格力公司要加强员工的培训与福利。
格力电器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不要忘记回报广大员工,使员工分享公司的发展成果。
格力公司的为员工提供的福利:2013年4月8日新浪财经《董明珠:我是怎么留住员工的》报道:格力总裁董明珠在谈如何留住员工时说,格力每位员工都有一间20平米的宿舍,加入结婚了则有一套50平的两居,只要员工在格力,房子永不收回,退休也不会,工作三年以上的工人极少离开。
我不明白员工为什么一定要自己买房?我要给他们安全感,解决他们的疑虑。
2012年9月6日特区报《董明珠:企业越困难越不能裁员》报道:“格力绝对不会裁员”,董明珠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正面回答。
她说,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要讲人文关怀。
一个员工为企业服务了十年八年,企业如果一有困难就把员工裁掉,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格力薪酬水平和同行业比较:格力作为电器行业中的领头羊,在员工人数和薪酬总额都处于最靠前的位置,但是在人均薪酬上处在行业平均数之下,根据2011年和2012年的数据显示(如图一,二),格力电器的人均薪酬分别为5.3万和5.6万,低于行业平均5.6万和6.3万,且与具体的企业比较时,年薪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从薪酬水平的角度来看,格力并没有显示出领先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优势,反而处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相较与格力较低的人均薪酬,其在高管薪酬上处于行业第一,远领先于同行业其他企业,具体数据如图三所示。
考虑到格力电器规模很大,解释其高管薪酬总额最高的一部分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格力电器的核心员工股权激励计划,且格力电器的分红非常慷慨,使得高管获得了很高的薪酬。
据时代周报称:格力电器以总股本30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0元现金,整体分红规模超过30亿人民币。
据记者了解,在此之前,格力电器年年实现分红,其2011年的分红方案是每10股派5元,分红金额超过15亿,而据记者统计,自1998年至今,格力电器分红总数超过80亿人民币。
由此可见,格力对于高管以及投资者是非常重视的。
图一:格力人均薪酬与同行业对比图二:标杆企业2012人均薪酬图三:标杆企业高管薪酬水平一般员工与高管薪酬对比(结构):在2012,2013年时,格力爆出了“薪酬危机”,具体表现为迟发奖金,奖金缩水,为员工争取利益的副总裁受到了批评,有些媒体将格力称为血汗工厂。
虽然董明珠讲了种种格力如何留住员工,提供员工福利,但格力对待员工和高管、投资者时完全是两个态度。
2012年下半年,格力电器总人数是89546人,至当年底,这个数字变成了80189人,减少近万人,显然没有能遵守绝不裁员的承诺。
这两种不同态度就催生了一般员工薪酬和高管薪酬在同行业排名中的巨大反差。
至少从数字以及爆发的薪酬危机来看,格力在一般员工和高管利益上的分配是不太合理的,违背了他们自己制定的人力资源战略。
格力此举可能有利润,投资者等方面的考虑,但是其忽视了自己对员工的责任,这将会导致无法留住优秀员工,无法吸引优秀员工加盟。
在薪酬组合方面:薪酬组合分为两部分,一是组合类型政策,二是组合比例政策。
显而易见的是,格力采用的是复杂的组合类型政策,也就是包涵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股权、带薪假,等等一系列措施的薪酬政策。
工资、津贴状况:优厚的薪资福利体系公司提供业领先的薪资福利和五险一金,并设有年终奖、特别奖、科技进步奖、管理创新奖、合理化建议奖、先进个人等众多奖项,以及带薪年休假、餐费补贴、高温补贴、住房补贴、交通补贴、定期体检等多项福利。
格力电器属于市重点培育企业,业绩表现优秀者可申请市政府提供的高层次人才激励、青年优秀人才激励、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津贴、租房补贴等各项现金、非现金人才引进补贴。
(从2012年开始评审至今,格力电器共有281人通过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审核,占市整体通过人数的30%以上,排名市第一,享受津贴总额接近577万元。
)可见其工资状况在同类企业中是优秀的,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奖金方面:董明珠上台后就压住格力电器中层干部2011年和2012年两年的年终奖金不发,直到2013年下半年才终于发放下来了,但大多数人的奖金却被大幅缩水。
更惨的是,从2011年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所有子、分公司和空调各生产基地的中层干部骨干奖金至今未发,涉及数百人员,按以往奖金标准,国几个空调生产基地,包括凌达压缩机、凯邦电机等生产基地在,合计总金额达数千万元。
2014年2月份,格力总部下发通知,要求把所有子、分公司的部门、分厂撤销,一律变为科室、车间,而且还要压缩干部编制,这样一来,子、分公司原来所有的部长、厂长就变成了科长,原来的科长只有变为组长。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待遇,节约所谓的管理成本。
由此一来,所有子、分公司只有科室没有部门,这样的架构本身就显得非常可笑,而且这不但是否决了骨干奖金的发放,也是否决了子、分公司干部的定位,在奖金方面,格力的所作所为是非常奇怪的,已压缩管理成本为名随意克扣员工的奖金,但是另一方面,员工又不敢随意离职,以免被克扣的奖金证的打了水漂。
住房福利方面:2013年4月8日新浪财经《董明珠:我是怎么留住员工的》报道:格力总裁董明珠在谈如何留住员工时说,格力每位员工都有一间20平米的宿舍,加入结婚了则有一套50平的两居,只要员工在格力,房子永不收回,退休也不会,工作三年以上的工人极少离开。
我不明白员工为什么一定要自己买房?我要给他们安全感,解决他们的疑虑。
这一政策是非常有意思的,众所周知,市的房价高企,相当部分的基层员工是没有实力在工作的前几年就有能力拥有自己的住房,另一方面即使不购买房租也将要付出高额的房租,对于原本就不高的工资,房租将会成为生活上的极大负担。
住房福利政策是极大的打消了基层员工的后顾之忧。
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宽阔的人才发展空间公司巨大的企业规模、上不封顶的研发投入、一流的研发硬件平台、完善的职业发展体系、“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双通道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各领域的有志青年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职业发展平台。
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公司建立完善的培训计划体系、部专题培训、自我开发学习、外派学习考察、素质拓展训练、高层次在职学历教育等保证了每位员工获得充足的学习成长机会。
针对应届大学生,公司开创了独具特色的“逐梦格力大学生训练营”,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短、中、长期全方位的培养支持。
2014年7月,公司与被誉为欧洲“优秀工程师摇篮”的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达成合作,共同推进“格力学院”的建设,进一步满足员工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