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区人群脑卒中疾病监测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最新:中国脑卒中变化趋势和特点(全文)

最新:中国脑卒中变化趋势和特点(全文)

最新:中国脑卒中变化趋势和特点(全文)在过去的近30年中,我国脑卒中患病率明显上升,目前我国脑卒中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与发达国家降低趋势相反。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持续加深,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控制欠佳等问题持续存在,脑卒中导致的疾病负担在我国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

相关研究估计,2030年我国脑卒中的发生率将比2010年增加约50%。

为了应对沉重的脑卒中疾病负担,我国各级政府、医疗单位、科研院校和各类学术组织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脑卒中防治研究。

本文对近15年我国脑卒中流行病学趋势和疾病特点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旨在为我国脑卒中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1、我国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和趋势1.1 发病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数据显示,2005年—2019年15年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117/10万上升至145/10万,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由93/10万下降至45/10万(图1a);尽管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但总体而言,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持续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图1b)。

1.2 患病率GBD数据显示2005年—2019年15年间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与美国和日本接近,远高于英国同期水平(图1c);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由1044/10万上升至1256/10万,而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时间趋势较为平稳,由2005年的253/10万下降至2019年的215/10万。

1.3 死亡率GBD数据显示2005年—2019年全球脑卒中死亡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中国脑卒中死亡率远高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图2a)。

我国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自2005年的71/10万下降到2019年的62/10万;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自111/10万下降到60/10万(图2b)。

1.4 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DALY是衡量疾病整体负担的综合指标,包含疾病导致死亡损失的健康生命年和导致伤残损失的健康生命年。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汇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工作汇报

1993-2008年, 脑血管病患者次均 门诊费用呾次均住 院费用分别增长
3.0倍呾1.8倍
住院费用
直接经济负担 间接经济负担
门诊呾住院 次均费用
三 中国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
1 区域脑卒中防治网络
建立了区域脑卒中防治医院 网络,以三级医院为核心、区县级 二级医院呾社区乡镇基层医疗机构 为协作单位,实现了:
一 中国脑卒中疾病负担
1 卒中发病率
中国内地31 个省162 个监测县 (区)入户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脑 卒中总发病率为530/10 万,男性为 600/10 万,女性为 460/10 万。
3 卒中复发率
中国国家卒中登记平台数据显 示,我国急性脑卒中患者第1年复发 率达17.7%,5年累积复发率超过 30%。
2 大型临床研究持续开展
6个在Clinical Trials注册癿大型临床研究 (神经外科5个、血管超声1个)
五 科研项目开展情况
3 与项研究丌断推进
五 科研项目开展情况
完成单中心“椎劢脉裸支架不药物洗脱支架随机对照研究” 启劢“海内外多中心颈劢脉闭塞复合手术治疗研究” 启劢北京市科委“缺血性脑血管病围手术期血管调控
负责人等113人次 培养国内神经介入医生21名、神经外科CEA医生14名为印度尼西亚培养
神经介入医生1名回国后开展了印尼首例急诊劢脉取栓治疗
领导重视 与家劤力 团队作战
THANKS
2 卒中患病率
25 年来,中国脑卒中患病率以每 年8.45%速度递增。根据第六次全国 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估算,全国 40 岁以上脑卒中患者有1088万。
4 卒中死亡率
2015年我国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 亡率为125.78/10万,农村脑血管病 死亡率为151.91/10万。据此推算, 全国每年死亍脑卒中者达188万。

脑卒中情况汇报

脑卒中情况汇报

脑卒中情况汇报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指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闭塞,导致脑部局部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脑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都居高不下,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因此,对脑卒中的情况进行汇报,对于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特点、防控措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病情况。

据统计,脑卒中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

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死于脑卒中,而且脑卒中的患病率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中青年人群中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也居高不下,给国家的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二、流行病学特点。

脑卒中的发病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方式等方面。

首先,脑卒中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中青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与现代社会的高压生活、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其次,脑卒中的发病在不同性别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男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此外,遗传因素也是脑卒中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家族史阳性的患者更容易患上脑卒中。

最后,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脂高盐饮食、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也是导致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

三、防控措施。

针对脑卒中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首先,加强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其次,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和干预,及早发现患者,进行规范治疗,降低发病风险。

此外,提高医疗水平,加强急性期脑卒中的救治工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最后,加强科学研究,探索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和防控策略,为预防和治疗脑卒中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了解脑卒中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脑卒中流行状况及其防控策略

脑卒中流行状况及其防控策略

脑卒中流行状况及其防控策略脑卒中因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均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近年经济发达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存在一定下降趋势,而在中低收入国家却持续上升[1]。

近年来,脑血管病在我国已升至首位疾病死亡原因[2]。

因此,了解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现状,并依此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防控策略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支持下,由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全国脑血管病防治研究办公室)牵头,联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2013年首次完成我国规模最大并有全国代表性的脑血管病流行病学专项调查(Na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Stroke in China, NESS-China)。

此次专项调查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现场开展,包括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7个县(区),最终完成调查的全年龄组人群约60万人。

2013年,NESS-China是我国首次方法规范、标准统一、质控严格并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脑卒中现况调查,填补了我国脑卒中流行病学数据的空缺。

此次调查结果对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脑卒中防控策略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

(一)患病率此次调查结果的脑卒中患病率采用时点终生患病率(point lifetime prevalence),患病时点确定为2013年8月31日24时。

所有在此时点之前发生过脑卒中,并到此时间点仍然存活者均应计入患病率统计。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20岁以上成年人脑卒中患病粗率为1 596.0/10万;加权率为1 114.8/10万。

男性脑卒中患病粗率和加权率分别为1 768.7/10万和1 222.2/10万。

女性脑卒中患病粗率和加权率分别为1 426.2/10万和1 005.7/10万。

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粗率和加权率分别为1 241.1/10万和854.5/10万;脑出血患病粗率和加权率分别为252.3/10万和191.9/10万;蛛网膜下腔出血患病粗率和加权率分别为70.1/10万和48.6/10万[3]。

脑卒中流行病学

脑卒中流行病学

要点三
描述性分析
对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 括计数、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指 标,以初步了解数据分布特征。
研究结果的综合与解释
综合研究结果
将各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脑卒中的 流行病学特征,如发病率、死亡率、危险 因素等。
解释研究结果
根据综合结果,解释脑卒中的流行病学规 律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社区干预试验
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干预措施,通过对比干 预前后的脑卒中发病率和影响因素的变化 ,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04
脑卒中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结词
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肥胖等,这些因素对脑卒中的发生发展 起着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研究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作用,探讨其发病机制和相互关系,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脑卒中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
常规调查方法
长期随访
对特定群体进行长期跟踪调查, 收集与脑卒中相关的数据,以获 得准确的流行病学信息。
病例对照研究
以脑卒中患者和未患病者为研究 对象,通过比较两组间的暴露因 素,探讨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 。
横断面研究
在特定时间点收集某地区脑卒中 患者的相关数据,以评估脑卒中 的患病率和影响因素。
脑卒中流行病学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引言 •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特征 • 脑卒中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 • 脑卒中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 脑卒中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 • 脑卒中流行病学的研究分析
01
引言
脑卒中的定义与特点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于脑部血管发生破裂或堵 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损伤。

北京市东城区人群主要慢性病流行状况及行为危险因素研究

北京市东城区人群主要慢性病流行状况及行为危险因素研究
02 月第 3 卷第 2 期
O i Pe M l y 耐,J e O2 nr u 0, a2
. N. 3 o2
【 调查研 究 】
北 京 市 东 城 区人 群 主要 慢 性 病 流行 状 况 及 行 为 危 险 因素研 究
查 的慢性病 总患病率为 445% ,其 中高血压居第 0 6 。 位,其他依次为冠心病 、糖尿病 、脑卒中和肿瘤。 221 年 龄 分 布 ;高 血 压 、冠 心病 、糖 尿 病 及 脑 卒 .. 中的患病率 均呈 现随年龄 增 长 而增 加 的趋 势 ;4种 病

均在 6 6 5~ 9岁组 达 高峰 ,年龄 患 病 率 经趋 势 卡方 捡
王 玉琴 ,马 立 宪 ,崔玲玲 ,王威
为了解东城 区社 区人群近年来主要慢性病的流行 状况及行为危险因素对慢性病的影响,确定今后慢性
病防治工 作 重 点 ,给 政 府 制 定 政 策 提 供 依 据 ,2O OO 年 6月至 7月 组织 全 区疾 病 监 测 点 进行 本 次调 查 研
究。
≥9 } 0m 【 为 高 血 压 ;③ 体 重 指数 ( M )2 g者 B I 0— 2. 49为正 常 、2 —2 . 5 99为超 重 、≥3 0为肥胖 。 15 统 计分 析方 法 :采用 E i n . 件建 立 数 . p—If 60软 o
据库 、进行数据整理,用 SS P 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
维普资讯
10 ・ 3
中国顶防医学杂志 20 年 6 02 月第 3 卷第 2 期
c P M d Ie 02 h 脚 e ,J 1 20 , u
.№. 3 2
文 化程度 提 高而 降低 的趋 势 ,经趋 势卡方检 验 ,其 差 异 均有非 常显 著性 ( 2 。 表 )

脑卒中筛查调研报告总结

脑卒中筛查调研报告总结

脑卒中筛查调研报告总结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也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

为了及时发现患者的脑卒中风险,许多机构和研究团队开展了脑卒中筛查调研。

本报告对脑卒中筛查调研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首先,脑卒中筛查调研的目的是早期发现脑卒中风险人群,对其进行干预和管理。

调研结果显示,脑卒中的高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

因此,调研团队采用多种方法对这些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包括血液检测、体格检查、问卷调查等。

在调研方法方面,血液检测是最常用的筛查方法之一。

通过检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脑卒中风险。

体格检查可以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肥胖情况。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家族史等,了解患者的脑卒中风险因素。

同时,调研团队还进行了影像学检查,包括颅脑CT、MRI等,以了解患者的脑部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脑卒中筛查的效果优于传统的临床诊断方法。

通过对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可以提前发现并干预患者的脑卒中风险,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

此外,通过筛查还可以发现一些隐藏的高风险因素,进一步指导患者的干预和管理措施。

然而,当前的脑卒中筛查调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筛查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不同人群和不同环境进行调整。

对于高风险人群,可以采用较为敏感的筛查方法;而对于一般人群,可能需要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广泛适用性的筛查方法。

其次,调研过程中的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需要更加严谨,以保证调研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此外,脑卒中筛查调研需要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脑卒中筛查调研是一项十分重要且有价值的研究工作。

通过采用多种方法对高风险人群进行筛查,可以早期发现脑卒中风险,及时进行干预和管理。

然而,当前的调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脑卒中筛查调研将为脑卒中的预防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

中国脑卒中流行概况

中国脑卒中流行概况

中国脑卒中流行概况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2008年公布的中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显示,脑血管病是中国国民第一位死亡原因[1]。

世界卫生组织MONICA研究表明,中国脑卒中发生率正以每年8.7%的速度上升[2]。

脑卒中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文就脑卒中流行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标签:脑卒中;流行病学;危险因素中国卒中协会2015年首次发布的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显示[3],目前我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270万,每年死于脑血管病的患者约130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人死于脑卒中,脑卒中是中国居民第一位死因。

脑卒中给中国造成的经济负担每年高达400亿元,且呈上升趋势。

研究证据表明,80%以上的脑卒中是可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实现早期预防的[3]。

掌握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进行脑卒中疾病负担研究,了解脑卒中分布规律,可以为进行优先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探索脑卒中危险因素,进行分级管理,提高公众对危险因素的知晓率,是实现脑卒中三级预防的重要手段。

1 脑卒中流行情况1.1 脑卒中患病率:中国卫生服务调查四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血管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城市地区脑血管病患病率高于农村地区,但城乡差异近年来基本消除[4](图1)。

2015中国脑卒中大会上中国工程院王陇德院士等公布了中国31省市60余万居民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5],中国40岁以上居民的脑卒中患病率为2.37%。

随着年龄增长脑卒中患病率大幅上升(图2)。

研究还发现,男性比女性脑卒中患病率更高(1.23:1.00),郊区居民脑卒中患病率高于城市居民(2.5% vs 2.2%)。

1.2 脑卒中发病率:据统计[6],2010年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为240.58/10万(95%CI 178.00~310.63),出血性脑卒中年龄标化发病率为159.81/10万(95%CI 117.90~211.9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