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解性默写训练题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10.0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10.0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祠”“鸦”“衡”“鬓”“潦”等。
5.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示例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示例三: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峻”“逋”“荻”“扪”“膺”“皎”“辰”。
9.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惟”“零落”“暮”“鸥”。
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字形有:“逸豫”“蛾”“盈”“炼”“箜篌”“摧”“栈”“钩”。
(3)花与鸟既是传统绘画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又常常在古代诗歌中对举出现,如“,”。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明时不我待,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2)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以江上明月来渲染氛围,烘托送别时的情境。
(3)“子规”因其叫声极其哀切,利于抒发悲苦哀怨之情,自然就成了古诗文中的常客,如“,”。
(3)猿的啼叫常常在古诗文中出现,或抒发诗人悲伤的情感,或营造凄清的气氛。比如“,”。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中,“,”两句以积土成山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做事须持之以恒,不能前功尽弃的道理。
(2)李白《蜀道难》中,“,”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事实。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00题与答案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00题与答案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00题与答案高中必背14篇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逍遥游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39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39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古诗词中有这样一种意境: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

这小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草木是古诗词常用意象,其兴衰往往寄寓作者复杂的情感,如屈原《离骚》(节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集句联是从古诗文中选句组成对联,既要原文不变,又要浑成出新。

以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为上联,可与杜甫的“心迹喜双清”形成宽对;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为上联,再集王勃的“闲云潭影日悠悠”为下联,堪称佳联。

4.中央领导人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的太空之家,遨游苍穹”,体现了我国航天科技高速发展的成果;而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情感细腻、想象丰富的诗人们则常常借用美丽神秘的太空中的星辰来表情达意,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设计融入了中国玉璧元素,“玉”质细而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香草是屈原钟爱的意象,《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面说用香草作为个人外在的装饰,其实是注重加强品德修养的意思。

7.在中国历史上统治强盛,古诗文中唐代诗人经常用“汉”代替“唐”来称谓,如高适的《燕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

古诗文中猿的鸣叫常常与愁、悲有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集锦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集锦附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理解性默写题集锦1.《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国君决心改变士大夫们养成的种种陋习,“(,)”,才招致众人的强烈反对。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并弘扬“九德”,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那么便可轻松治理国家。

3.《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粮仓中的粮食衬托钉头之多,表现阿房宫殿宇众多,批判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4.《归去来兮辞(并序)》中,陶渊明写自己爱惜美好时光,独自外出,有时亲历农事、躬耕陇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谈到“文”与“质”辩证关系的两句是“______,_____”。

6.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他如果没有祖母,则“____”;祖母如果没有他在身边,则“____”7.《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两句,既凸显了再有谦虚谨慎、敦厚礼让的性格,更彰显了“礼乐”的重要性。

8.在《赤壁赋》中,苏子以“(,)”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即把自然美景当作无穷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

9.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最佳句是“()”。

10.苏轼《赤壁赋》中由无穷的江水、永恒的明月想到“____,___”的须臾人生。

1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诗人被贬出京,江州地处偏远,只能听到民间山歌和村笛小调。

12.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评价,其中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句子是“,”。

13.《过秦论》一文中,“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了秦始皇派遣得力的将领、士兵守卫要塞,盘问过往行人的情景。

14.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附答案)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附答案)

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300题(附答案)(一)高中必背14篇1 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 逍遥游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真题53题(附有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真题53题(附有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1、(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表现作者感叹光阴无情流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写秦统治者生活极尽奢侈,任意挥霍财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作者用比喻手法说自己因才能出众而招致小人嫉妒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类比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形式。

《琵琶行》中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联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3、(1)李白《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山峰之高、崖壁之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面解释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苏轼在《赤壁赋》中,引用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共64篇含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题(共64篇含答案)

高考语文理解性默写(高中14篇,初中50篇含答案)(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023年高考语文开放式理解性默写(高考真题及模拟题)

2023年高考语文开放式理解性默写(高考真题及模拟题)

2023高考语文开放式理解性默写(高考真题及模拟题)训练版1.【2022新高考I卷】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2022新高考II卷】古代京城百业兴旺,精英荟萃,又被称为“京华”,这一美称,在唐宋诗词里经常出现,如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3. 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

古诗文中猿的叫声常常与愁苦、悲伤有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古代常把出行的人或出征的士兵称为“征夫”“征人”,这种称呼,在古代诗词里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管弦”本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管乐和弦乐的统称,古代诗文中常以“管弦”代指音乐,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规,又名杜鹃、蜀魂,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鸣声凄切,古诗词中常借“子规”这一意象抒发伤春、思归、怀人等悲苦哀怨之情,如“,”。

7.荷花,别称芙蓉,在古典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品德。

古人喜欢以“芙蓉”入诗,通过富有美感的意象,表达自己对美好品格的追求,如“,”。

8.“春江”蜿蜒多姿,动人心弦,是诗人钟爱的意象,频繁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9.“酒”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

唐代诗人李白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提到“落木”这一意象体现了语言的精妙和诗人大胆的创造性。

在学过的古诗词中曾出现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梦”以其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艺术魅力,很早就进入文人的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理解性默写训练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2高考理解性默写训练题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 (2)《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中,王湾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来揭示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山西村》中诗人描述了山水萦绕的迷路感觉与移步之后又见新景象的喜悦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轼化解前人的诗意,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1)《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掠夺六国不放过一丝一毫,而自己使用起来却毫不吝惜的两句是“ , ” (2)《蜀道难》中的“ , ”两句描写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3)《春望》中表达在战争中,远征之人对家乡的音信极其珍视的两句是“ , 。

” 4、补齐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①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怨恨楚怀王行事荒唐,不能体察自己忧国忧民之情的两句是“ , ” ②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 , ”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③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两句诗是:“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3)刘禹锡《陋室铭》中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6分)(1)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抒发了国破家亡之悲,感伤离乱之痛,表现了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沙漠冰封,愁云万里的景象的诗句是: , 。

(3)《观刈麦》中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田间劳作的艰苦的诗句是: , 。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叙本志的句子是: , 。

(2)《苟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3)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自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 ”又如杜牧《泊秦淮》“ ,夜泊秦淮近酒家”。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下片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偶工巧流利,真挚自然地表现出作者伤春惜春、感叹年华易逝的心境。

(2)《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来描写琵琶女当年在京城演奏后大家争相打赏的情景。

(3)苏轼在《赤壁赋》中阐述了“盈虚”与“水月”关系,从“变者”的角度看,两者关系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暂,并向往大江永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一文中告诫人们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行路难》中表达对人生自信和对理想的追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⑴唐朝诗人王维有两句诗“,”千古传诵。

人们常用来自勉或勉励他人,遇到逆境、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

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表达的意思与之相同。

⑵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句与《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2)《桃花源记》中直接点明世外桃源中的老人和小孩高兴满足的情态的句子是:,。

(3)《马说》中表现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____ ,。

13、(1)《诗经·氓》中两次写车,一次喜庆,“以尔车来,____________”;一次凄凉,“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车来车往中,命运浮沉里。

(2)《离骚》诗中,屈原愤世嫉俗,批判了世人的两种丑陋行为:“固时俗之工巧兮,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竞周容以为度。

”此非徒古人有之,今人亦然。

(3)《归园田居》中,陶潜自比为鸟,误落尘网三十年时,慨叹“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后,欣喜“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__。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荀子《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官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秦统治者把珍宝美玉当作石头土块一样不加珍惜的奢靡生活。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皎洁的明月映照在江中,四周船儿悄无声息之景来烘托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极写天气的寒冷,与其前两句酒宴饯别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_____________”的结局。

答案:1、(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①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②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1)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6、(1)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7、(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别时茫茫江浸月烟笼寒水月笼沙8、(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9、(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0、(1)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1、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⑵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12、(1).陟罚臧否,不宣异同。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3、(1)以我贿迁渐车帷裳(2)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3)羁鸟恋旧林复得返自然14、(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5、(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