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安全审计
运维操作安全审计系统

案例总结:该运维操作安全审计系统 的成功应用,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 和参考,成为行业内的成功案例之一。
客户反馈与评价
客户对系统的满意度高,认为其提高了运维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客户认为系统的易用性较强,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客户对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客户对系统的售后服务表示满意,认为技术支持团队响应速度快、专业能力强。
未来发展与展望
技术发展趋势
云计算技术的普 及和应用,将进 一步推动运维操 作安全审计系统
的云化发展。
大数据和人工智 能技术的融合, 将提升运维操作 安全审计系统的 智能分析和预警
能力。
容器化和微服务 架构的广泛应用, 将促使运维操作 安全审计系统向 容器化和微服务
化方向发展。
区块链技术的兴 起,将为运维操 作安全审计系统 提供更加可靠和 透明的数据存储
安全性增强:加强系统的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系统被攻击,保证审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未来市场潜力与机遇
云计算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运维操 作安全审计系统的发展
未来将出现更多具有创新技术的安 全审计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企业将更 加重视安全审计,市场需求将持续 增长
能源行业:该系统用于 监控和审计能源行业的 运维操作,确保能源设 施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名称:某大型银行运维操作安 全审计系统
实施效果:该系统的应用大幅提高 了运维操作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有 效降低了安全风险和合规风险。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案例简介:该银行为了提高运维操作 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采用了运维操作 安全审计系统,实现了对运维操作的 全面监控和记录。
linux 安全审计日志

linux 安全审计日志在Linux系统中,可以通过安全审计日志来记录系统的安全相关事件和操作。
安全审计日志是一种重要的安全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员检测潜在的安全威胁,进行安全分析和故障排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Linux安全审计日志:1. Auth日志:位于/var/log/auth.log文件中,记录用户认证相关事件,如登录成功或失败、sudo权限授权等。
可以通过观察Auth日志来检测潜在的入侵行为和异常操作。
2. Syslog日志:位于/var/log/syslog文件中,记录系统的各种日常运行事件和警告。
可以包含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如系统服务启动、网络连接、硬件故障等。
3. Kernel日志:位于/var/log/kern.log文件中,记录Linux内核的事件和警告。
可以追踪系统内核的一些异常情况,如硬件错误、内存溢出等。
4. 命令历史记录:每个用户的历史命令记录默认保存在家目录下的.bash_history文件中。
可以通过查看命令历史记录来追踪用户操作和执行的命令,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5. 应用程序日志:不同的应用程序可能会有自己的日志文件,记录了应用程序的运行事件和错误。
这些日志可能包含有关应用程序的安全相关事件,如登录失败、访问控制错误等。
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来审计和分析Linux的安全审计日志:1. 定期检查和监控相应的日志文件,确保日志的正确记录和保留。
2. 配置日志轮转,避免日志文件过大。
3. 使用工具如logwatch或syslog-ng来集中管理和分析日志。
4. 建立规则和警报机制,根据日志内容设置相应的报警,以便及时响应和处理安全事件。
5. 分析日志,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潜在的安全威胁。
可以使用工具如ELK(Elasticsearch, Logstash, Kibana)等进行日志分析和可视化。
6. 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复漏洞、加强访问控制、更新安全策略等。
总而言之,Linux安全审计日志对于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和保护系统安全非常重要。
操作系统审计检查表

操作系统审计检查表
操作系统审计检查表是用于进行操作系统审计的一种工具,用于记录和检查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以下是一个操作系统审计检查表的示例,包括一些常见的检查项目:
1. 系统设置和配置:
- 操作系统版本和补丁是否是最新的?
- 是否使用合适的账户和密码策略?
- 是否启用了必要的安全功能,如防火墙、安全日志等?
2. 用户权限和访问控制:
- 是否有强制的身份验证机制?
- 是否限制了用户的访问权限?
- 是否及时删除不再需要的用户账户?
3. 安全日志和事件监控:
- 是否启用了安全日志记录?
- 安全日志是否进行定期审查和监控?
- 是否实施了事件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
4. 文件和目录权限控制:
- 文件和目录的访问权限是否正确设置?
- 关键系统文件是否受到适当的保护?
5. 网络安全配置:
- 是否实施了网络隔离和流量监测?
- 是否对网络通信进行加密和认证?
6. 病毒和恶意软件防护:
- 是否安装了有效的防病毒软件并及时更新?
- 是否有病毒扫描日志和恶意软件检测报告?
以上仅是一个示例,实际的操作系统审计检查表应根据具体的操作系统类型和安全要求进行调整和定制。
重要的是根据组织的需求和相关的法规标准,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检查项目和操作系统审计控制目标。
IT系统安全审计方案

IT系统安全审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T系统在企业运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威胁也不断增加,给企业正常运营带来了巨大风险。
因此,对IT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问题,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标与范围2.1 目标本安全审计方案的目标是对企业的IT系统进行全面、准确的安全审计,找出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供整改措施,确保IT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2 范围本安全审计方案的范围包括企业所有的IT系统,涵盖操作系统、网络设备、数据库、应用程序等各个层面。
三、审计方法与步骤3.1 审计方法本安全审计方案采用综合性的审计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文献资料审阅:对IT系统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审阅,了解系统的架构、功能和安全规范。
- 安全策略检查:审查企业的安全策略和规范,评估其合理性与有效性。
- 安全漏洞扫描:利用专业的安全扫描工具,全面扫描IT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并生成扫描报告。
- 弱口令检查:通过对系统账户的密码策略进行审查,检测弱口令的存在。
- 安全配置审查:对IT系统的配置进行审查,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
- 安全事件分析:通过审查日志记录和事件报告,对系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和解读。
3.2 审计步骤本安全审计方案的审计步骤如下: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明确所需资源和时间。
2. 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IT系统的基本情况。
3. 对企业的安全策略和规范进行审查,评估其合理性与有效性。
4. 运用安全扫描工具对IT系统进行全面的扫描,并生成扫描报告。
5. 对系统账户的密码策略进行审查,检测弱口令的存在。
6. 对IT系统的配置进行审查,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
7. 审查系统的日志记录和事件报告,分析和解读安全事件。
8. 根据审计结果,提供整改措施和建议。
9. 编写审计报告,并向企业相关部门进行汇报。
四、团队组成与资源要求4.1 团队组成本次安全审计的团队由以下成员组成:- 审计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审计工作,负责审计报告的编写和汇报。
安全审计技术对系统的安全操作和访问进行审计和记录

安全审计技术对系统的安全操作和访问进行审计和记录安全审计技术对系统的安全操作和访问进行审计和记录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计算机系统来存储和处理重要的信息和数据。
然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黑客攻击、数据泄露和恶意软件成为了常见的威胁。
为了保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安全审计技术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安全审计技术是指利用专业的工具和方法,对系统的操作和访问进行审计和记录。
通过安全审计,可以发现安全漏洞和异常行为,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安全审计技术包括日志记录、行为分析、异常检测等多个方面。
首先,日志记录是安全审计技术的基础。
系统可以通过记录用户的登录、操作和访问行为,提供关键的信息用于安全审计。
这些日志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登录的时间、IP地址、访问的文件或目录、所做的操作等。
通过对这些日志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用户的行为和操作习惯,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其次,行为分析是安全审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分析,可以识别出不正常的行为模式。
例如,如果一个用户在短时间内多次登录不同的账号,并且频繁地访问系统中敏感数据,很可能是恶意攻击行为。
通过行为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阻止这样的攻击。
另外,异常检测也是安全审计技术的关键环节。
通过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网络流量,可以及时发现系统中的异常情况。
例如,如果系统的网络流量突然剧增,或者有大量的异常访问请求,可能是系统遭受到了DDoS攻击。
通过异常检测,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系统的安全。
除了上述基本的安全审计技术,还有一些高级的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例如,基于机器学习的安全审计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历史的审计日志数据,建立起用户行为模型,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出异常行为。
同时,还可以使用强化学习算法,不断优化安全策略,提高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安全审计技术对系统的安全操作和访问进行审计和记录,能够帮助企业和个人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系统的安全。
网络安全审计报价

网络安全审计报价
尊敬的客户:
感谢您对我们公司的关注与支持。
根据您的需求,我们特别为您提供了网络安全审计的报价。
我们的网络安全审计报价如下:
一、基础网络安全审计
1. 基础网络安全风险评估和威胁分析:3000元;
2. 网络设备配置审计与漏洞扫描:4000元;
3. 网络流量分析与监控:5000元;
4.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与业务流程审计:6000元;
5. 网络安全意识教育培训:2000元;
二、系统安全审计
1. 操作系统安全审计:3000元;
2. 数据库安全审计:4000元;
3. Web应用安全审计:5000元;
4. 媒体资源审计:2000元;
5. 移动应用安全审计:6000元;
三、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1. 安全事件处置与恢复:5000元;
2. 安全事件调查与取证:6000元;
3. 安全事件后评估与改进:4000元;
以上报价为标准报价,具体价格会根据您的实际需求和网络环境进行调整。
同时,我们公司还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可以根据您具体的要求制定出适合您的网络安全审计方案。
在网络安全审计过程中,我们将运用行业先进的工具和技术,以确保您的网络系统和业务的安全性。
我们将通过评估和分析,识别并解决潜在的安全威胁和风险,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帮助您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
如您对以上报价或服务有任何疑问或需进一步了解,欢迎随时和我们联系。
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
再次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此致
敬礼
XXX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
Windows系统中的系统安全审计方法

Windows系统中的系统安全审计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是目前用户最广泛采用的操作系统之一,因其广泛使用以及其重要性,系统安全审计显得尤为重要。
系统安全审计可以帮助管理员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并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系统安全审计的方法。
一、事件查看器(Event Viewer)事件查看器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工具,可用于查看系统和应用程序产生的事件日志。
通过查看事件日志,管理员可以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检测是否发生了安全相关的事件。
为了进行系统安全审计,管理员可以关注以下几种类型的事件:1. 安全事件日志(Security Log):记录用户登录、对象访问、用户权限等与系统安全相关的事件。
2. 系统事件日志(System Log):记录操作系统服务和驱动程序的操作和状态信息。
3. 应用程序事件日志(Application Log):记录应用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事件,可以帮助检测应用程序是否存在安全漏洞。
通过事件查看器,管理员可以筛选特定类型的事件,以便更好地进行系统安全审计。
二、组策略审计(Group Policy Auditing)组策略是Windows系统中用于管理计算机和用户配置的功能。
通过组策略审计,管理员可以指定需要进行审计的安全事件,以及设置审计的详细级别。
组策略审计可以跟踪以下几种安全事件:1. 登录和注销事件:记录用户登录和注销操作,包括成功登录、登录失败、注销等。
2. 对象访问事件:记录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包括文件、文件夹、注册表等,可以指定需要审计的具体对象类型。
3. 系统事件:记录系统服务、驱动程序的启动、停止和操作信息。
通过组策略审计,管理员可以灵活地指定需要进行审计的安全事件,以及相应的详细级别,以满足特定的安全审计需求。
三、安全策略分析工具(Security Configuration and Analysis)安全策略分析工具是Windows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可用于分析系统当前的安全策略设置,并提供改进建议。
CentOS Linux 7系统安全审计规范

CentOS Linux 7系统安全审计规范V1.0建设单位:XXXXXX文档更新记录说明:此安全规范符合审计要求。
系统主要检测的项目有如下15项:一、设置密码失效时间| 身份鉴别描述:设置密码失效时间,强制定期修改密码,减少密码被泄漏和猜测风险,使用非密码登陆方式(如密钥对)请忽略此项。
加固建议:使用非密码登陆方式如密钥对,请忽略此项。
在/etc/login.defs 中将PASS_MAX_DAYS 参数设置为60-180之间,如:PASS_MAX_DAYS 90需同时执行命令设置root密码失效时间:chage --maxdays 90 root操作时建议做好记录或备份二、设置密码修改最小间隔时间| 身份鉴别描述:设置密码修改最小间隔时间,限制密码更改过于频繁。
加固建议:在/etc/login.defs 中将PASS_MIN_DAYS 参数设置为7-14之间,建议为7:PASS_MIN_DAYS 7需同时执行命令为root用户设置:chage --mindays 7 root操作时建议做好记录或备份三、密码复杂度检查| 身份鉴别描述:检查密码长度和密码是否使用多种字符类型。
加固建议:编辑/etc/pam.d/password-auth 和/etc/pam.d/system-auth配置文件中包含password requisite pam_cracklib.so 这一行。
增加配置minlen(密码最小长度)设置为9-32位,minclass (至少包含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等4类字符中等3类或4类)设置为3或4。
如password requisite pam_cracklib.so try_first_pass retry=3 minlen=11 minclass=3 操作时建议做好记录或备份四、检查密码重用是否受限制| 身份鉴别描述:强制用户不重用最近使用的密码,降低密码猜测攻击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1 RedHat Linux操作系统RedHat Linux操作系统-安全审计测试类别:风险评估测试对象: RedHat测试类:安全审计测试项:测试内容:确信对系统的主要行为都有审计日志,对于重要服务(ftp ,telnet ,http)及重要操作(su登录等操作)由日志记录。
并且所有的日志文件都有适当的访问权限,除root之外,其它用户没有修改权限。
测试方法:●查看/etc/syslog.conf的配置文件,确定是否对系统日志和网络服务配置了适当的日志记录策略;●查看syslog.conf中制定的,存放在/var/log下日志文件的更新日期,确定是否对相应的动作有实时日志功能(仅对linux系统而言);●确保这些文件的应该属于root用户所有,文件的权限应该是644;●查看hosts.allow和hosts.deny文件内容。
测试记录:1.已配置的日志:2.日志功能是否有效实施,日志记录的日期和内容是否与配置相符合:3.日志文件的访问权限:4.查看hosts.allow和hosts.deny文件内容:备注:签名日期RedHat Linux操作系统-系统安全测试类别:风险评估测试对象:RedHat测试类:系统安全测试项:测试内容:被测操作系统应安装最新的系统补丁程序,只开启必要的服务;系统应保证和常用命令相关配置文件的安全性。
设置安全的访问旗标;并对系统资源作适当的使用限制。
测试方法:●查看或询问是否安装最新补丁程序;●Telnet/ftp登录系统,确定系统旗标信息的是否安全;●是否为用户不成功的鉴别尝试次数定义阀值。
测试记录:补丁安装情况(控制面板|在线更新):是否有安全的系统访问旗标?显示操作系统类型□显示操作系统内核版本□ftp登录察看显示信息:是否使用了用户磁盘限额?□用户磁盘限额策略:用户连续登录失败的次数:默认umask值(#umask):重要文件和目录的读写权和属主:/etc/security 属主访问许可:/usr/etc 属主访问许可:/bin 属主访问许可:/usr/bin 属主访问许可:/sbin 属主访问许可:/var/log 属主访问许可:/etc/*.conf 属主访问许可:/etc/login.defs 属主访问许可:备注:签名日期RedHat Linux操作系统-用户属性测试类别:风险评估测试对象:RedHat测试类:用户属性测试项:测试内容:操作系统应设置安全有效的口令策略(密码强度、密码长度、口令有效期等)。
应限制能够su成root的用户,限制root的远程登录,根据需要设置可以进入单用户模式的用户,应启用用户超时自动注销的功能。
测试方法:●查看/etc/passwd中是否有空口令账户;●查看/etc/login.defs是否设置了适当的口令策略;●查看wheel用户组成员。
测试记录:login.defs口令策略():PASS_MAX_DAYSPASS_MIN_DAYSPASS_MIN_LENPASS_W ARN_AGE能够su为root的用户(/etc/group中wheel组成员):察看/etc/pam.d/su文件是否存在以下项:□auth sufficient /lib/security/pam_rootok.so debugauth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wheel.so group=wheel是否允许root远程登录(登陆验证)?□是否启用了用户超时自动注销功能?□HISTTMOUT=/etc/security/access.conf内容:系统引导程序的访问许可位:文件中是否有口令保护(/etc/lilo.conf)?□备注:签名日期RedHat Linux操作系统-网络及服务安全测试类别:风险评估测试对象: RedHat测试类:网络及服务安全测试项:测试内容:●操作系统应只开放必要的网络服务。
无多余的网络端口开放;●操作系统应使用高强度加密机制替代明文传输数据的协议或服务;●应开启Iptables防火墙,并且规则得到有效实施;应该有防病毒软件安装并且有效运行。
●限制能够访问本机的IP地址。
测试方法:●使用netstat命令来获得系统的端口列表,并记录关键的端口列表;●察看telnet,ftp等明文传输协议是否运行,察看telnet 和ftp的用户属性;●察看iptables是否已开启,iptables日志是否有效记录了现有规则的实施结果。
测试记录:开放网络端口有:TCP端口:UDP端口:启用的服务有(#setup)或查看/etc/xinetd.d目录下的各个文件中disable项的赋值:等网络服务的访问限制:(如果系统没有安装略过此项)FTPTelnet:是否启用了SSH等安全远程登录工具?□取代方法:对连接到本机的访问限制:Iptables是否已开启?□主要规则有:日志内容是否有效?:查看防火墙设置的安全级别:是否安装了防病毒软件?□是否有效运行(察看日志和病毒库更新情况):备注:签名日期RedHat Linux操作系统-备份/恢复容错机制测试类别:风险评估测试类:备份/恢复容错机制测试项:测试内容:●操作系统要求在故障事件发生时能够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操作系统应根据自身情况,对系统数据、用户数据、审计日志、策略文档及注册表数据制定合理的备份/恢复策略,以满足系统在遇到意外事故数据遭受破坏时,系统恢复操作的需要。
测试方法:●查看服务器是否有UPS电源支持,是否有RAID保护;●查看系统备份/恢复机制是否满足系统安全要求。
测试记录:操作系统是否有磁盘冗余阵列?___________________服务器是否有UPS支持?□系统是否有双机热备?□操作系统备份/恢复机制?用户数据备份/恢复机制?日志数据备份/恢复机制?业务应用程序备份/恢复机制?是否使用cron和at定期执行系统管理任务和备份/恢复任务.记录当前的cron任务记录当前的at任务备注:签名日期A.1.2 Solaris操作系统Solaris操作系统-安全审计(标准的Solaris审计)测试类别:风险评估测试类:安全审计(标准的Solaris审计)测试项:测试内容:●操作系统的syslogd应当开启。
系统应该确保错误信息和失败登录信息等的日志记录,并且对日志数据有适当的的访问控制(一般不允许任何用户写日志数据,只有管理员或审计员才能阅读日志数据);●应定期浏览日志数据;●并对日志结果文件的大小、覆盖策略、存放位置和备份清理作必要配置。
测试方法:●查看syslogd是否启动;●查看sydeslog的配置;●查看日志相关文件的内容和最后修改日期;●查看日志相关文件的访问许可;●询问或查看日志相关文件的存放位置,溢满处理和备份清理策略。
测试记录:是否开启syslogd:□察看syslog.conf系统审计配置:Falacility.level action查看inetd的服务是否启动日志功能:ftp的日志功能:查看审计功能是否有效实施,访问许可位和属主:/dev/sysmsg: /var/adm/cron/log:/var/adm/wtmp: /var/log/syslog:/var/adm/sulog: /var/log/authlog:/var/adm/messages: /etc/security/lastlog:是否有单独的日志分区(日志文件是否存放在单独的文件系统):□如果有,察看分区大小是否有定期的日志备份和清理策略:□备份策略备注:签名日期Solaris操作系统-安全审计(BSM审计)测试类别:风险评估测试对象: Solaris测试类:安全审计(BSM审计)测试项:●操作系统的审计子系统SecU Solaris p2.3 BSM应处于开启状态,并且根据需要定制必要的审计内容;●应能对被定制的操作事件自动生成审计纪录;●系统应针对审计结果文件的大小、覆盖策略、存放位置和备份清理作必要配置。
测试方法:●检查系统的安全审计功能是否已经开;●检查系统设置的审计事件和审计对象;●查看审计功能的运行是否实时有效;●检查审计日志是否存储在单独的磁盘分区上,存储审计日志的磁盘分区是否足够大;●是否有定期的日志备份和清理策略。
测试记录:(有条件的话,运行测试脚本文件)是否开启系统审计功能:□(开启:bsmconv)audit_control的配置:审计文件存放位置:审计文件所需剩余空间:指定的系统用户审计事件类:指定的普通审计事件类:查看审计功能是否有效实施,审计记录是否包含事件的日期和时间,事件类型,主体身份,事件的结果:□是否有单独的日志分区(trail文件是否存放在单独的文件系统):□如果有,察看分区大小审计文件的访问许可:是否有定期的日志备份和清理策略(询问):□备份策略查看用户审计事件:备注:签名日期Solaris操作系统-系统安全(1)测试类别:风险评估测试对象:Solaris测试类:系统安全(1)测试项:被测操作系统应安装最新的系统补丁程序,只开启必要的服务,限制服务配置文件的访问权限;系统应保证r族命令和常用命令相关配置文件的安全性;设置安全的访问旗标。
测试方法:●查看操作系统版本和补丁安装情况;●查看超级守护进程配置文件属性及内容,Service配置文件属性;●检查是否存在r族配置文件,确定系统是否运行r族命令;●Telnet/ftp登录系统,确定系统旗标信息的是否安全。
测试记录:1.版本和补丁信息:操作系统版本:补丁集:(如果可以连接Internet,试图ftp匿名访问/pub/patches,或者从从中获取专门的补丁检查工具如PatchPro)来查看安全补丁安装情况(系统所有的Patch文件都存储在/var/sadm/patch中,命名方式为patchID-version)2.超级守护进程配置文件/etc/inetd.conf(#ls -l):属主:访问许可权:开启服务:3.查看是否使用了r族配置文件,并且查看其配置情况$HOME/.rhosts□.netrc □hosts.equiv□4.是否有安全的系统访问旗标?telnet的旗标:显示操作系统类型□显示操作系统版本□显示ftp软件版本□ftp的旗标:显示操作系统类型□显示操作系统版本□显示ftp软件版本□备注:签名日期Solaris操作系统-系统安全(2)测试类别:风险评估测试对象:Solaris测试类:系统安全(2)测试项:测试内容:被测操作系统应保证相关命令文件和配置文件的访问许可合理;对用户、登录设备、失败登录阀值、无操作自动锁定等加以限制;并对系统资源的使用作适当的限制。
测试方法:●查看是否针对用户使用了用户磁盘限额(尤其是邮件服务器);●是否定义了登录相关参数;●是否对重要的命令文件和配置文件设置安全的访问许可权;●是否安装了防病毒软件,邮件过滤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