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寿命的理论分析
不一致性对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影响的分析

第26卷 第7期2006年7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T ransaction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 echnolog y Vol .26 No .7Jul .2006 文章编号:1001-0645(2006)07-0577-04不一致性对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影响的分析王震坡, 孙逢春, 林程(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以明确电池不一致性对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的影响为目标,分析了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动力电池不一致性的形成原因.在电池使用寿命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动力电池组不一致性对使用寿命影响的数学模型,定义了不一致性影响下的电池容量损伤系数.通过理论分析和示范运行证明了提高一致性及电池成组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在电池成组技术、使用维护方面提出了延长电池组使用寿命的动力电池维护措施.关键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不一致性;使用寿命中图分类号:U 469.72;U 463.63 文献标识码:A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Inconsistencies Uponthe Service Life of Power Battery PacksWANG Zhen -po , SUN Feng -chun , LIN Chen(School of M echanical and Vehicular Eng ineering ,Beijing I 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China )A bstract :To ex press the influence upon the service life of battery packs coming from cell inconsistency ,the sources leading to cell inconsistency are analy zed ,i .e .those coming from the manufa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battery .Based on the data of battery service life test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battery pack under the influences on c ell inconsistency is established .At the same time a loss coefficient in battery capacity is defined .Throug h theoretical analy sis and vehicular operation the im portance of improving cell consistency and refinements in packing technology are verified .M aintenance safeguards during th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battery packs are put forw ard so as to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Key words :electric vehicle ;pow er battery ;inconsistency ;service life 收稿日期:20051124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D0305002040211)作者简介:王震坡(1976-),男,博士,讲师,E -mail :wangzhenpo @bit .edu .cn . 在现有的动力电池技术水平下,电动汽车必须使用多块电池构成的电池组来满足使用要求.由于同一类型、同一规格、同一型号电池间在电压、内阻、容量等方面的参数值存在差别,即电池性能存在不一致性,使动力电池组在电动汽车上使用时,性能指标往往达不到单电池原有水平,使用寿命缩短数倍甚至十几倍,严重影响其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因此,不一致性对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影响的研究将有助于动力电池在使用中发挥最大效能,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1-2].此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均为定性分析,没有建立数学模型[3-4].作者在试验基础上提出了不一致性对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影响的数学分析模型,并通过试验得到了验证.1 电池不一致性形成原因分析蓄电池不一致性的产生有两方面原因:①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工艺问题和材质的不均匀,使电池极板厚度、微孔率、活性物质的活化程度等存在微小差别,这种电池内部结构和材质上的不完全一致性,就会使同一批次出厂的同一型号电池的容量、内阻等参数值不可能完全一致;②在装车使用时,由于电池组中各个电池的温度、通风条件、自放电程度、电解液密度等差别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池电压、内阻及容量等参数的不一致性[5-6].由蓄电池不一致性形成的原因,可知蓄电池之间的一致性是相对的,不一致性是绝对的.区别于传统的蓄电池应用领域,蓄电池在电动汽车上作为移动性的电力能源,长期在振动环境下,随车辆实时功率需求放电工作,并且电池组必须耐受电动汽车长期大电流,深放电的使用要求.因此蓄电池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环境恶劣,不一致性表现程度以及对电池组使用寿命的影响明显.2 不一致性与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关系数学模型 二次电池使用寿命定义为:一定的充放电率下电池容量衰减为额定容量某个百分比时充放电循环次数[7].据此定义,参考实际电池使用寿命测试数据和曲线(见图1),假设电池每次充放电容量衰减为定常线性函数,经n次循环后,电池容量可表达为C n=1-nPNC0.(1)式中:C n为经过n次循环后电池的实际容量;N为电池使用寿命;P为电池到达使用寿命后容量衰减百分比;C0为电池初始容量.图1 两种动力电池单体使用寿命测试曲线Fig.1 Curves show ing the service l ife of2kinds of pow er packs 由于不一致性在电池组各电池间绝对存在,在电池组使用中部分单电池由于相对容量小、内阻大,在正常充放电情况下,充放电深度相对较大,并且容易出现过充和过放现象.由于此部分单体电池的影响,导致电池组的实际容量受到影响,加速了容量衰减.因此定义电池组的容量衰减系数,即第i次使用时,受损伤电池容量可以表示为C i=f i-1(ΔC i-1)C i-1.(0≤f i-1(ΔC i-1)≤1)(2)式中:C i为循环使用到第i次时电池的容量值;ΔC i-1为第i-1次相对于第i-2次使用后的容量差;f i-1(ΔC i-1)为第i次使用时电池过充、过放容量损伤系数,是ΔC i-1的函数.由式(2)可以推论得到C i=f i-1(C i-1-C i-2)f i-2(C i-2-C i-3)×…×f i(C1-C0)C0.(3)令f(ΔC)=max{f i-1(C i-1-C i-2),f i-2(C i-2-C i-3),…,f1(C1-C0)},则在不一致性影响下电池组第i次使用时,理想的电池组容量为C i=f i(ΔC)C0.(4)综合考虑电池第n次使用理论容量公式和不一致性影响下电池容量衰减公式,可得电池第n次使用后实际容量表达式:C(n)=f n(ΔC)1-nPN C0.(5)因为电池组各电池间不一致性的存在是绝对的,所以容量衰减系数的存在也是绝对的.从式(5)可知,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永远小于寿命最短的单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应从提高电池一致性和容量衰减系数的角度考虑,研究电池成组运用技术,使电池组使用寿命逐步趋于单电池的使用寿命.3 容量衰减系数的影响因素①电池组使用工况.主要包含电池组的充电578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第26卷方式、放电功率和放电深度.过充电、过放电都将严重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长期在深放电工况下使用的电池组比浅放电工况的电池寿命短;充放电功率超出最佳充放电电流也会影响电池组使用寿命.因此纯电动汽车长期大电流、深放电的工作特性决定电池组的容量衰减系数较大.②电池组的连接方式.不同的连接方式将导致电池组的连接内阻、组间电池容量自消耗不同.电池单体先并联可有效促进并联单体电池间的容量自均衡,并保证电池组连接的可靠性[8].因此这种连接方式的电池组,容量衰减系数小于先串联后并联连接方式的.③电池组的使用环境.主要包括环境温度、振动特性等.高于或低于电池最佳工作温度都将对其使用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电池在车辆上的布置位置不同,通风和散热环境存在差别,电池工作在不同的温度环境内,将扩大电池间的不一致性,从而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将对电池连接、极板固定、电解液流动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④电池组中单体电池数量.由于电动汽车类型和使用条件限制,对电池组功率、电压等级和额定容量的要求存在差别,电池组单体数量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使参数要求相似,由于电池类型不同,所需的电池数量也存在较大的差别.总体看来,单体数量越多,电池一致性差别越大,在使用中不一致性扩散越快,电池组容量衰减也越快.4 电池组使用寿命实例分析根据不一致性对电池组使用寿命影响的数学模型及容量衰减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容量衰减系数是随电池使用工况、环境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参数.在下述计算中假定容量衰减系数为定值,并且f (ΔC )=0.999.根据公式(5),此电池第n 次循环实际容量可以表示为C n =0.999n1-nPN C 0.(6)以此为基础,根据国内外相关标准,按电池的实际容量衰减到80%额定容量(0.8C 0)时为寿命终止[9].分别计算正常放电深度(DOD )为80%,单电池循环寿命为300次、600次和1200次时成组使用的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计算结果如表1.由计算结果可见,电池组使用寿命明显低于单电池使用寿命,单电池使用寿命与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提高不成正比增加,单电池使用寿命提高1倍,电池组使用寿命仅提高几十次.表1 单电池不同使用寿命情况下动力电池组理论使用寿命Tab .1 Theoretical service life of the battery pack underdifferent cell service life序号单电池使用寿命/次电池组使用寿命/次1300132260016731200191 在上述计算中损伤系数f i -1(ΔC i -1)取为定常系数,并取最大值.而实际上f i -1(ΔC i -1)也是一个急剧衰减的时变函数,根据前述不一致性扩大原因分析及电动汽车实际行驶试验,电池不一致性将导致电池组内其它单体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式的连锁反应.因此,若不对电池组进行及时维护,其实际使用寿命将缩短为单电池寿命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上述计算结果在北京市公交示范线示范运行的电动汽车上得到了验证.经厂家及权威检测部门检测,单电池寿命400次以上的铅酸电池和1000次以上的锂离子电池在充放电使用约100次和150次后容量出现了严重衰减.抽检的部分单电池容量已低于电池额定容量的80%.在相关文献中也有类似的结论[10-11].单纯提高单电池使用寿命对电池组使用寿命的提高非常有限,必须提高电池成组运用技术,改善电池组工作环境和使用工况,增加电池在使用中的维护和保养才能有效提高电池组的使用寿命.5 提高电池一致性的措施从以上分析可知,即使在单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性能显著提高的前提下,提高电动汽车性能,特别是增加续驶里程和提高电池组使用寿命的关键就是提高动力电池的成组运用技术,尽可能提高和保证动力电池的一致性.根据动力电池应用经验和试验研究,从电池使用和成组筛选等方面可以采用8项措施,避免电池不一致性扩大,保证电池组寿命逐步趋于单电池的使用寿命.①提高电池制造工艺水平,保证电池出厂质量,579第7期 王震坡等:不一致性对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影响的分析尤其是初始电压的一致性.同一批次电池出厂前,以电压、内阻及电池化成数据为标准进行参数相关性分析,筛选相关性良好的电池,以此来保证同批电池性能尽可能一致.②在动力电池成组时,务必保证电池组采用同一类型、同一规格、同一型号的电池组成.③在电池组使用过程中检测单电池参数,尤其是动、静态情况下(电动汽车停驶或行驶过程中)电压分布情况,掌握电池组中单电池不一致性发展规律,对极端参数电池进行及时调整或更换,以保证电池组参数不一致性不随使用时间而增大.④对测量中容量偏低的电池,进行单独维护性充电,使其性能恢复.⑤间隔一定时间对电池组进行小电流维护性充电,促进电池组自身的均恒和性能恢复.⑥避免电池过充电,尽量防止电池深放电.⑦保证电池组良好的使用环境,尽量保证恒温,减小振动,避免水、尘土等污染电池极柱.⑧研制开发实用性电池组能量管理和均衡系统,对电池组充放电进行智能管理.参考文献:[1]王震坡,孙逢春,张承宁.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组不一致性统计分析[J].电源技术,2003,27(5):438-441.Wang Zhenpo,Sun Fengchun,Z hang Cheng ning.Studyon inconsistency of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pack[J].Chi-nese Journal of Pow er Sources,2003,27(5):438-441.(in Chinese)[2]陈清泉,孙逢春,祝嘉光.现代电动汽车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Chen Qingquan,Sun Feng chun,Z hu Jiaguang.M oder n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M].Beijing:Beijing Instituteof T echnolo gy P ress,2002.(in Chinese)[3]Chan C C,Chau K T.M odern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 gy[M].O xford,England:Ox fo rd University,2001:35-47.[4]谢飞.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行[C]∥陈全世.2005中国电动车辆研究与开发.武汉: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2005:450-459.Xie Fei.Demonstration and running of electric vehicles[C]∥Chen Q uanshi.Research&Dev elo pment of China EV2005.Wuhan:Branch of Electric V ehicle in Society ofAutomotiv e Eng ineering of China,2005:450-459.(inChinese)[5]麻友良,陈全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用蓄电池不一致性的影响分析[J].汽车电器,2001(2):5-7.M a Youliang,Chen Quanshi.T he inconsistent influenceanalysis of battery for hy brid electric vehicle[J].AutoElectric Parts,2001(2):5-7.(in Chinese)[6]陈全世,林成涛.电动汽车用电池性能模型研究综述[J].汽车技术,2005(3):1-5.Chen Quanshi,Lin Chengtao.Summarization of studies onperformance mo dels of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J].Automotive Technology,2005(3):1-5.(in Chinese) [7]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汽车标准汇编[M].天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所,2002:158-183.Standardization Academe of China A utomotive Technology&Research pilation of vehicle criterion[M].T ianjin:Standardization Academe of China Automo tiveT echnology&Research Center,2002:158-183.(inChinese)[8]王震坡,孙逢春.电动汽车电池组连接方法研究[J].电池,2004,34(4):279-281.Wang Z henpo,Sun F engchun.Study on the attendedmode of the EV battery pack[J].Bat tery Bimonthly,2004,34(4):279-281.(in Chinese)[9]Hubbman J.Battery reference book[M].Missouri,U SA:Bitrode Co rporation,2001:101-108.[10]Rand D A J,W oods R,Dell R M.Batteries for electricvehicles[M].Somerset,Eng land:Research Studies PressLT D,1998:59-96.[11]黄坤雄.纯电动汽车用铅酸动力电池充电方法的探讨[C]∥陈全世.2005中国电动车辆研究与开发.武汉: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会,2005:208-211.Huang Kunx iong.Discussion on the charge method ofhead-acid power battery for pure electric vehicle[C]∥Chen Q uanshi.Research&Development of China EV2005.Wuhan:Branch of Electric V ehicle in Society ofAutomo tive Engineering of China,2005:208-211.(inChinese)(责任编辑:李玉丹)580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第26卷。
铅炭储能电池优劣势分析

铅炭储能电池优劣势分析铅炭电池是一种电容型铅酸电池,是从传统的铅酸电池演进而来,它在负极中加入了炭材料,减少铅用量的同时延长了电池寿命,使电池性能得到综合提升。
铅炭储能电池优势:1.安全性高。
相较锂电池而言,铅炭电池使用稀硫酸水溶液作为电解液,不会发生热失控、自燃爆炸情况,安全性能更高,因此可用于受限制的特殊环境如人群密集场所或高价值设备机房。
2.经济性好。
目前,铅炭电池建造成本在0.35-1元/Wh左右,锂离子电池为0.8-2元/Wh,铅炭电池经济性优势明显。
同时随着铅炭电池的技术不断成熟,电芯成本的不断降低,经济性优势预计不断增强。
铅炭储能电站用地面积更小,目前建设IGW的铅炭储能大概只需要30亩,同等规模的锂电储能电站大概要50亩。
3.铅原料价格稳定。
铅炭电池价格很大程度是由铅价格来决定的,铅资源已拥有成熟的定价机制及交易体系,铅价波动非常小,定价相对稳定,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比较稳定,对产业发展有着正向、积极的影响,利于企业根据市场情况扩大产能。
4.产业链成熟、回收率高。
铅炭电池生产链条与铅蓄电池高度重合,技术上比较成熟,上游材料供应稳定,价格透明,因此铅炭电池的成本稳定、可控。
铅蓄电池循环再利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回收价值高,回收率高,是最容易实现回收和再生利用的电池。
铅炭储能电池劣势:1.储能密度较低。
铅炭电池储能密度为30至60Wh∕kg,小于锂电池120至200Wh∕kg的储能水平。
2、循环寿命偏短。
铅炭蓄电池循环寿命较短,理论循环次数为锂离子电池1/2左右。
3.产业链存在铅污染风险。
铅是铅炭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铅为重金属,产业链(包括原生铅冶炼、电池制造、电池回收、再生铅冶炼)存在较高的铅污染风险,管理不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蓄电池基础知识介绍

蓄电池及铅酸蓄电池蓄电池理论上任何两种具差异性的导电体与电解质均可以组成简单的电池铅酸蓄电池以二氧化铅为活性材料组成的正极与以海绵状铅为活性组成的负极插入稀硫酸电解液中,形成的标称电压为2V的蓄电池铅酸蓄电池作用发动机起动时,向发动机、点火系统、电子燃油喷射和其他电子设备供电当发动机没有运转或处于低速或怠速时,蓄电池可向整车用电设备供电当电气设备用电量进过整车充电系统的输出时,蓄电池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供电蓄电池可以稳定整车电气系统的电压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汽车起动及电器一般要求12V的工作电压汽车用蓄电池由6单格串联形成称电压为12V的电池24V电压可以串联2只12V蓄电池获得铅酸蓄电池工作化学原理放电当蓄电池向汽车用电器供电时,它处于放电过程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充电当汽车发电机向蓄电池供电时,蓄电池处于充电过程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铅酸蓄电池基本结构1端柱套6顶盖2汇流排7防爆片3电池极板(正/负极)8中间盖4外壳9极群组5密度计/电眼(选装)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技术衡量指标低温起动性能寿命汽车用铅顶到蓄电池的主要技术衡量指标容量C5=0.8*C20近似对应关系RC=0.83*C201.17其它指标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的技术演变传统加水蓄电池结构特点铸造铅锑合金板栅,有加水口优劣势自放电快,易失水有酸液喷可能更多熔化的铅与空气接触制造了超过必要水平的铅排放一般免维护蓄电池结构特点铸造或铸造铅钙合金板栅,无加水口优劣势拉网或铸造设计无论金属拉得多么均匀,最终产品总是存在,而导致板栅的不一致,从而影响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PowerFrame结构特点高速冲压锻造优劣势保留了铅自身的结构完整性——通过滚筒四次压制——增强了板栅优良的面朝久性全程电脑化的工艺降低了可变性,提高了产品的一惯性板栅少使用20%的能源,使流程更环保汽车用铅酸蓄电池产品命名规则铅酸蓄电池产品命名标准由于产地的不同,铅酸蓄电池的产品命名遵循着不同的标准。
第4章 蓄电池及其充放电模式分析

第4章蓄电池及其充放电模式蓄电池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储能设备。
本章主要介绍蓄电池的基本概念、运行模式、工作原理和充放电控制。
4.1 蓄电池的基本概念与特性蓄电池的功能是储存太阳能电池方阵受光照时发出电能并可随之向负载供电。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对蓄电池的基本要求:①自放电率低;②使用寿命长;③深放电能力强;④充电效率髙;⑤少维护或免维护;⑥工作温度范围宽;⑦价格低廉。
目前我国与光伏发电系统配套使用的蓄电池主要是铅酸蓄电池,特别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因此,本章主要以铅酸蓄电池为研究对象。
4.1.1蓄电池的基本概念蓄电池的主要功能是当日照量减少或者夜间不发电时补充负荷要求的功率。
一般系统当太阳能发电功率急剧下降时,蓄电池起缓冲作用,保证电压的稳定。
蓄电池属于电化学电池,它把化学中的氧化还原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直流电能,因此,它是一种储藏电能的装置。
蓄电池的结构图如图4.1所示;图4.2为蓄电池内部结构组成图。
下面对蓄电池内部的结构做一个详细的说明:正极活性物质:蓄电池正极中的填充物质,蓄电池放电时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负极活性物质:蓄电池负极中的填充物质,蓄电池放电时放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解质:为蓄电池内部离子提供导电的一种介质。
隔膜:一般为绝缘性比较好的材料,为了防止正负极活性物质直接接触导致短路而增加的隔片。
外壳:为蓄电池的容器,能耐电解液的腐蚀,耐髙温,能抗一定的机械强度。
放电:蓄电池内部发生自发反应,向外部用电设备输送电流的过程。
充电:外部向蓄电池内输入电能,形成与放电电流方向相反的电流,使蓄电池内部发生与放电反应相反的反应,此过程称为充电。
充电后,两个电极分别有平衡电势为和φ+和φ-。
4.1.2 蓄电池的主要参数了解蓄电池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是光伏发电系统中有效使用蓄电池的前提之一。
蓄电池的主要参数归纳如下:1. 蓄电池的电动势电动势体现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本领,电动势使电源两端产生电压。
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组件容量和蓄电池容量案例说明

以年辐射总量和斜面修正系数为依据分析光伏发电系统组件容量和蓄电池容量案例说明这也是一个常用的简单计算公式,常用于独立太阳熊光伏发电系统的快速设计与计算, 也可以用于对其他计算方法的验算。
其主要参照的太阳能辐射参数是当地年辐射总量和斜面 修正系数。
首先根据各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每日平均工作的小时数,计算出总用电量: ∑⨯=日平均工作时间用电器功率)负载总用电量(h W水平面平均辐射量斜面修正系数负载用电量安全系数系数⨯⨯⨯=5618P 为方便计算,系数5618是将充放电效率系数、电池组件衰降系数等因素,经过单位换算及简化处理后,得出的系数。
安全系数是根据使用环境、有无备用电源、是否有人值守等因素确定。
一般在1.1~1.3之间选取。
水平面年平均辐射量的单位是kj/m 2·d 。
方阵组件串并联数的计算与其他计算方法相同,在此就不重复叙述了。
下面介绍蓄电池容量的计算方法。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与当地连续阴雨天数关系很大,一般遇到的连续阴雨天为3~5天,恶劣的可能达到7天以上。
这个期间的平均日照量只能达到正常日照天气的15%左右,即缺少85%的日照量所能储存的电能。
照此计算无日照系数为7天×85% =5.95天,也就是说实实在在的阴雨天数也有6天。
在其他公式里,一般都是按照当地最大连续阴雨天数计算蓄电池容量,对系统的正常运行考虑的多,对蓄电池的运行寿命考虑的少。
如果考虑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那么按实际连续阴雨天数来设计蓄电池容量就有问题。
因为蓄电池的放电深度越浅其寿命越长,根据蓄电池放电深度与寿命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放电深度100%与30%的蓄电池寿命将相差6倍。
蓄电池容量大则放电深度浅,寿命将延长。
假设以20天无日照来设计蓄电池容量,理论上讲,蓄电池的寿命可以达到10年甚至更长。
但在实际设计中,又不得不综合考虑初期投资和后期追加维护费用的关系,因此,综合考虑两方面情况,得出一个计算蓄电池容量的简单实用的经验公式:系统工作电压负载总功耗)(蓄电池容量)(10A Wh h C ⨯= 公式中的10是无日照系数,该公式对于连续阴雨天数超不过5天的地区都是适用的。
城轨车辆蓄电池供电及常见故障分析

的性能以及电解液的纯度所致,出现了一些单体严重馈电的现 象。单体电池进行串联使用时,要求各单体电池的容量和内阻 等应尽量接近,当出现某个单体蓄电池馈电到接近于零时,会 出现充电在此中断现象,因此只能对单体蓄电池逐一充电,待 所有单体模块充电电压达到接近 1.2V,再外接大型的充放电 机进行正常充电。
} 负极:22PPbbS+OO42++42HH+2+SO4e4ˉ→→22PPbbS+O24H+22SHO24O O2+H2O+4e→4OHˉ
由反应式可知,在 氧 气 循 环 的 过 程 中,蓄 电 池 容 量 不 会 发 生变化,电能全 部 转 化 为 热 能 释 放。所 以,氧 循 环 的 好 处 是 减 少了水损失,坏处是蓄电池会发热。
蓄电池绝缘电阻测量电路图 通过测量出漏电等效电阻可以判断其绝缘性能,一般要求 蓄电池的对地电阻大于 1MΩ,对于绝缘性能达不到要求的应进 行拆卸更换。 4总结 本文通过着重对铅蓄电池、镉镍电池和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和特性进行了 分 析 比 较,为 蓄 电 池 的 故 障 分 析 工 作 奠 定 了 基 础。归纳了蓄电池供电模块常见的故障,对各种故障从原理上 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诗逸.TGB4C型 DC/DC充电机维修手册.2014. [2]深圳地铁一号线蓄电池维护手册.2014.
锌银蓄电池失效分析及预防措施

的主要影 响因素 , 并提 出相应 的 预防措 施 , 为延 长锌 银 蓄 电池使用寿命 提供依据 。 3 。
1 锌 银 蓄 电池 基本 失效 率模 型 的 பைடு நூலகம்立
1 . 1 理论分析
锌银 蓄 电池失 效模 式 主要有 : 容量 衰减 ; 隔膜 变质 ;
试验样品为国产容量45ah正极主要材料为过氧化银ag2o2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koh型锌银蓄电池电流应力加速寿命曲线14参数在锌银蓄电池加速寿命试验中用温度作为加速应力是常用的方法因为温度对锌银蓄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影响较大通常认为温度应力对锌银蓄电池失效的加速作用遵从阿伦尼斯arrhenius模型dmekt13试验数据分析起失效或退化过程的激活能激活能与锌银蓄电池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有关
i 黼
j
锌 银 蓄 电池 失效 分 析及预 防措 施
夏 远 飞
( 空军第一航 空学 院, 河南 信 阳 4 6 4 0 0 0 ) 摘要 :以工作 电流和工作温度为主要考虑 因素, 建立 了锌银 蓄电池基 本失效率模型和工作失效率模型 。以试验 数据为 基础 , 采用失效率模 型, 通过数值计算得 到基本 失效率预 计值 , 将预计值与试验值进行 了比较 , 结果表明 , 得到的 失效率模型 可 以 应 用 于 工程 实践 , 为 预 防 锌银 蓄 电池 失 效提 供 了理 论 基 础 , 对 锌 银 蓄 电池 在 飞 机 上 的 正确 使 用 具 有重 要 意 义 。 关键词 :失效分析 ; 过电流应力; 锌银蓄 电池 ; 可靠性 ; 模型 中图分类号 : T M9 1 2 . 2 文献标识码 : A
通 镶 电 . 碌 技 术
2 0 1 4年 1月 2 5日第 3 1 卷第 1 期
光伏发电工程后评价的思考

光伏发电工程后评价的思考张亚彬【摘要】当前工程项目评价技术方法日趋完善,为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开展后评价提供了理论指导方法.如何更好地将项目后评价理论应用到光伏发电工程项目中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项目后评价的目的和作用、基本方法等,列出以往光伏发电项目出现的问题,举例说明工程后评价的意义,指出了进一步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后评价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掌握相关技术、经济评价理论方法尤为重要.【期刊名称】《太阳能》【年(卷),期】2012(000)024【总页数】5页(P17-21)【关键词】项目后评价;光伏发电;后评价指标体系【作者】张亚彬【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一引言我国以往实施的离网光伏发电项目,由于对光伏工程的质量缺乏系统有效的后评价,致使一些光伏电站在使用几年后就出现故障甚至废弃,不仅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而且对光伏应用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经验和教训表明,科学有效的全方位后评价指标体系是保证光伏发电项目投资者利益和可持续性不可或缺的手段。
近两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激励和推动下,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我国发展迅速。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光伏发电成本有了明显下降,2011年我国光伏发电累计安装量已经达到3.5GWp。
由于以往的项目中出现光伏发电设备产品质量不稳定、光伏电站选址不规范、工程设计不合理、项目施工不按标准执行、项目管理混乱等问题,使得光伏发电项目在运行2~3年后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影响了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行。
所以适时作出后评价的制度安排并组织开展光伏发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尤为重要。
二项目后评价的目的和作用与其他发电技术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具有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新型发电技术,是今后人类生存首选的供电电源之一。
尽管如此,作为供电电源,光伏发电系统也存在着与普通发电系统相同的供电安全(如交流输出对人身的安全和雷击对设备的安全等)、寿命周期(如光电池寿命是20年以上,蓄电池5~7年,电气设备8~10年等)、管理维护(如严格的管理制度及高素质管理人员)、技术经济性(如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运行后的经济效益)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铅酸蓄电池的寿命因为铅酸蓄电池内的活性物质会产生不利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所以蓄电池的寿命是有限的。
一、铅酸蓄电池的三种寿命铅酸蓄电池的寿命有三种:循环寿命、搁置寿命和日历寿命。
“蓄电池循环寿命”的定义是蓄电池的容量在跌至额定容量的某个百分比之前所完成的总的完全充放电循环次数。
在不同的蓄电池中,这个百分比会不同。
蓄电池使用越久,其容量越下降。
如果蓄电池滥用,其循环寿命会更加缩短。
另一个计算蓄电池循环寿命的方法是测量单体的内阻。
这时,循环寿命的定义是蓄电池在内阻上升到某一点前所完成的总的完全充放电循环次数。
上述的两个定义假定蓄电池的每一次循环都是完全的充放电循环。
如果蓄电池每次只是部分放电,那么其循环寿命会延长。
所以,在使用铅酸蓄电池时务必要知道额定的放电深度。
即使如此,经常放电至额定的深度也会大大地缩短蓄电池的循环寿命。
“蓄电池搁置寿命”是指不使用(搁置)的蓄电池容量在跌至额定容量的某个百分比之前的时间。
“蓄电池日历寿命”是指新蓄电池使用或者搁置后到无法再使用所经过的时间。
由于蓄电池实际使用的情况大不相同,就是同一型号蓄电池的日历寿命通常也会相差很大,所以其实际意义不大。
二、铅酸蓄电池内的化学变化铅酸蓄电池内的不利化学反应会耗掉活性物质并阻止正常的电化学反应。
引起不利化学变化的原因一般有六种:温度、压力、放电深度、充电程度、充电电压和放电率。
温度温度会加剧铅酸蓄电池内的化学反应。
蓄电池越热,化学反应会越快。
高温可以提高铅酸蓄电池的性能,但是同时不利的化学反应也会加快。
高温会引起腐蚀、析气和活性物质脱落,也会使电解液钝化,从而缩短蓄电池寿命。
铅酸蓄电池的搁置寿命和持电状态取决于自放电速度,而自放电是由电解槽内的不利化学反应引起的。
所以,温度不但影响蓄电池的循环和搁置寿命,而且影响持电时间。
阿亨纽斯方程式表示了温度和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
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变化会指数式地加快。
一般而言,温度每上升10摄氏度,化学变化会加快一倍。
就铅酸蓄电池的寿命而言,35摄氏度时的1小时等于25摄氏度时的2小时。
温度的升高会提高蓄电池的性能,同时也会引起不利的化学反应,缩短蓄电池的寿命。
从循环寿命上看,高温是铅酸蓄电池的敌人。
下图表示铅酸蓄电池的寿命随温度的不同而变化。
注意,35摄氏度时,蓄电池的容量可以高于额定的容量,但是它们的寿命会缩短;而长久在15摄氏度下,蓄电池的寿命可以延长。
铅酸蓄电池的储存温度也很重要。
环境温度每升高10摄氏度,自放电率会翻倍。
铅酸蓄电池的滥用也会导致电解液温度上升,从而使蓄电池夭折。
如果蓄电池内产生热量的速度超过了在环境中散热的速度,蓄电池的寿命会缩短。
在此境况下,蓄电池的温度如果继续上升,形成“热失控”,最后导致灾难性的结果。
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尤其是滥用,会产生电解槽内的极板硫化。
硫化的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都会使内部的温度上升,而温度上升又会加剧硫化,形成恶性循环。
硫化是导致铅酸蓄电池死亡的首要原因。
总之,铅酸蓄电池在使用和储存时温度升高会严重影响蓄电池的寿命。
压力压力问题一般同密封蓄电池有关。
电解槽内的压力增加通常是温度升高的结果。
导致温度和压力升高的因素有几个。
过大的充电电流和过高的环境温度会引起电解槽内温度上升和活性物质的膨胀。
这样,电解槽内的压力会上升。
充电过头也会引起温度上升,但是更严重的是会产生气体,导致更大的内部压力。
不幸的是,压力增大会加剧高温的影响,加速形成热失控。
压力过大也会引起电解槽内的机械性损坏,例如,短路、断路、变形和电解槽壳体碎裂。
所有这些情况都会缩短铅酸蓄电池的寿命。
密封蓄电池的调节阀门会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内部过高的压力。
放电深度在一定的温度和放电率下,每次充放电循环时活性物质转换的量同放电深度成比例。
如下图所示,铅酸蓄电池循环寿命和放电深度存在相反的关系。
换句话说,放电深度越浅,蓄电池的循环次数就会上升。
要延长铅酸蓄电池的循环寿命,放电不能过深。
一般而言,开口的浸渍式(有液的)深放电蓄电池的放电深度绝对不能超过额定容量的80%,但是最好是在60%左右。
现场实际测试表明,如果放电深度平均不到80%,那么蓄电池的实际总运作时间会大大延长。
阀控式深放电蓄电池的放电深度一般不宜超过50%。
充电程度铅酸蓄电池充电时过充或者欠充都会缩短其循环寿命。
过充会引起温度升高,导致腐蚀、析气和活性物质脱落,欠充会引起极板硫化,从而引起充电时温度升高。
先进的高频充电机可以保证蓄电池不被过充或者欠充,从而大大地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充电电压充电的电压超过规定的电压上限(临界电压)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不利化学变化,损坏电解槽,缩短蓄电池循环寿命。
充电电压过高会引起蓄电池内的温度和压力上升,可能引起蓄电池的爆炸。
放电率过大电流放电会引起蓄电池内的温度和压力升高。
如前所述,过高的温度和压力都是蓄电池的敌人。
然而,这并不等于说,放电电流越小越好。
这是因为在确定的放电终止电压下,较小的放电电流会放出更多的容量,实际放电更深,而蓄电池放电深度越深,其循环次数就会下降。
三、蓄电池的滥用铅酸蓄电池夭折的主要原因是滥用,而滥用会大大加速蓄电池内的不利化学变化。
除了物理性的损坏之外,下面的例子都属于滥用:•放电电流超过蓄电池的设计•蓄电池超载使用•蓄电池在超高温和超低温下使用和存放•使用不恰当的充电机•充电过头(充电电压过高,电流过大、时间过长)•充电不足•放电过深•在浸渍式蓄电池中,电解液低于下限•在浸渍式蓄电池中,用自来水(而不是蒸馏水)补水•在浸渍式蓄电池中,补水过头,特别是使电解液溢出•蓄电池过渡地受震动和冲击•蓄电池长期搁置不使用,也不充电四、延长铅酸蓄电池的寿命延长铅酸蓄电池寿命的方法有两种:•不滥用蓄电池•用科学的再生方法改变已经产生的不利化学变化并防止其产生铅酸蓄电池最主要的不利化学变化是硫化。
如果积聚在极板上的硫酸铅不被除去,电解槽内不久就会发生机械性的损坏,例如,短路、断路、变形等。
铅酸蓄电池一旦发生机械性的损坏就无法再生。
蓄电池再生是指用科学的、无损的设备和工艺除去硫化,恢复蓄电池的容量和性能,延长其寿命。
科学的再生方法不但能够除去硫化,而且还能防止其产生。
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铅酸蓄电池越早进行再生处理越好。
不滥用铅酸蓄电池不等于不再会产生不利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只是变化能够延缓。
只有加上科学的再生处理,才能使蓄电池获得最大的功效和最长的寿命。
池容量(Ah)的含义是什么?蓄电池的额定容量C,单位安时(Ah),它是放电电流安(A)和放电时间小时(h)的乘积。
由于对同一个电池采用不同的放电参数所得出的Ah是不同的,为了便于对电池容量进行描述、测量和比较,必须事先设定统一的条件。
实践中,电池容量被定义为:用设定的电流把电池放电至设定的电压所给出的电量。
也可以说电池容量是:用设定的电流把电池放电至设定的电压所经历的时间和这个电流的乘积。
为了设定统一的条件,首先根据电池构造特征和用途的差异,设定了若干个放电时率,最常见的有20小时、10小时时率、电动车专用电池为2小时率,写做C20、C10和C2,其中C代表电池容量,后面跟随的数字表示该类电池以某种强度的电流放电到设定电压的小时数。
于是,用容量除小时数即得出额定放电电流。
也就是说,容量相同而放电时率不同的电池,它们的标称放电电流却相差甚远。
比如,一个电动自行车用的电池容量10Ah、放电时率为2小时,写做10Ah2,它的额定放电电流为10(Ah)/ 2(h)=5A;而一个汽车启动用的电池容量为54Ah、放电时率为20小时,写做54Ah20,它的额定放电电流仅为54(Ah)/ 20(h)=2.7A!换一个角度讲,这两种电池如果分别用5A和2.7A的电流放电,则应该分别能持续2小时和20小时才下降到设定的电压。
上述所谓设定的电压是指终止电压(单位V)。
终止电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放电时电池电压下降到不至于造成损坏的最低限度值。
终止电压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大而降低,同一个蓄电池放电电流越大,终止电压可以越低,反之应该越高。
也就是说,大电流放电时容许蓄电池电压下降到较低的值,而小电流放电就不行,否则会造成损害。
电池在工作中的电流强度还常常使用倍率来表示,写做NCh 。
N是一个倍数,C代表容量的安时数,h 表示放电时率规定的小时数。
在这里h的数值仅作为提示相关电池是属于那种放电时率,所以在具体描述某个时率的电池时,倍率常常写成NC的形式而不写下标。
倍数N乘以容量C就等于电流A。
比如20Ah电池采用0.5C倍率放电,0.5×20=10A。
换一个角度举例:某汽车启动蓄电池容量54Ah,测得输出电流为5.4A,那么它此时的放电倍率N为5.4 / 54=0.1C 。
下图是某20小时率的电池产品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终止电压和放电时间的关系,这些数值对通常的铅酸蓄电池具有代表性。
由图可见,同一个电池在不同的放电电流下所得出的Ah(电流和时间的乘积)数是不同的。
假设电池的容量为10Ah,以0.6C倍率也就是6A放电时间只能持续1小时,能够放出的电量仅为6A×1h=6Ah。
而以0.05C也就是0.5A放电时间可以持续20小时,放出电量0.5A×20h=10Ah。
尽管前者的终止电压比后者低得多,但能够放出的电量要远小于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