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080103

合集下载

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图纸

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图纸
22-中心城区公共设施规划图
23-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24-中心城区空间景观规划图
25-中心城区高度分区规划图
26-中心城区密度分区规划图
27-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图
28-中心城区给水工程规划图
29-中心城区污水工程规划图
30-中心城区供电工程规划图
31-中心城区通信工程规划图
32-中心城区燃气工程规划图
客运交通。。。...。..。。..。.。.。.。...。。...。.....。.。。。。.。..。.....。。.....。。..。。.......。。..。.。。.。。。.。...... 39
货运交通.。。。..。。。.。。。.。...。。。.。.....。。.。..。.。.。。.....。。。。。.。。。。.。....。...。....。。....。。。。.。...。。。。。45
远景发展引导。。.。.。.。。..。.。。。..。。。。..。.。......。.。。..。。。。。。.。。。。.。...。。。。。。.。.。.。....。。。.。.。.。。. 88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89
33-中心城区供热工程规划图
34-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图
35-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图(2015年)
36-中心城区蓝线规划图
37-中心城区绿线规划图
38-中心城区黄线规划图
39-中心城区紫线规划图
3
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
第一章
总则
论证稿
第1条

南昆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南昆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南昆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作者:李颜等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28期摘要: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的南昆山已成为珠三角及周边地区人们避暑休闲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介绍南昆山的旅游资源,探讨南昆山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从成立旅游开发机构、树立良好的人地关系、强化特色旅游项目开发、开发各种特色旅游商品、拓宽旅游营销渠道提高知名度和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六个方面提出南昆山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Nankunshan has become one of the preferred destinations for summer holiday and recreation of the people in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Nankunshan, discussed the problem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Nankunshan tourism development, including, establishing tourism development agencies, establishing a g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development of special tourism projects, developing various special tourism products, expanding tourism marketing channels and raising awareness, strengthening the tourism personnel training.关键词:南昆山;旅游资源;旅游Key words: Nankunshan;tourism resources;travel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8-0157-030 引言南昆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境内,是广东名山之一,与广州市辖区的增城区、从化区交界,到东莞、深圳、珠海和佛山等城市大约有90-150分钟的车程。

南昆山七星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1

南昆山七星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1

南昆山七星湖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华农版本)规划建设原则第一节规划理念本规划旨在突出“南亚热带·高山·森林·湖泊”的主题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围绕南亚热带高山森林湖泊的核心景观,优化景区结构与功能布局,在妥善保护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营造宜人的森林旅游景观序列和休闲度假空间,使之成为广州郊区最富有自然生趣的高档次、高品味、纯生态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第二节建设原则(1)景区规划建设必须符合国情、省情,因地制宜,突出南昆山七星湖生态旅游区的特性。

(2)依据七星湖生态旅游区的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兼顾,综合安排。

(3)七星湖生态旅游区规划与建设,应按照“整体保护,重点开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严格保护自然生态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森林景观的培育。

(4)七星湖区为核心,划定15平方公里范围的周边山体作为核心生态保护圈,禁止乱砍滥伐、喷洒剧毒农药、搭建新住宅、打猎、炸鱼等破坏性活动,确保水土不流失、不污染,保持动、植物原有生态的完好。

(5)七星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建设项目,应充分考虑环保与生态平衡要素,防止产生较严重的人为活动污染;建筑设施要与生态环境有机相融、和谐共存。

⑹充分发挥景源综合潜力,展现湖光山色,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加强旅游区运营管理机能,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旅游境域。

⑺合理权衡湖区的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优化景区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防止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旅游区有度、有序地持续发展。

⑻游区建设规划应与相关的国土、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相互协调与衔接。

第三节结构与功能布局本项目建设的重点规划区域,以七星湖区为核心向周边辐射,形成“面”;以入口服务区、漂流河景区、鱼尾地块酒店度假区、1、2号岛分时度假公寓区、日月岛景区等组成多个“点”;以环湖车行、水上游船、沿湖步行等交通联系各分区形成“线”。

惠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

惠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

惠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配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实施,并更合理地运用环境管理手段持续改善惠州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以达到落实惠州市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发展策略的长远目标,在结合惠州市的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制定《惠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方案》(以下简称“本区划”)。

二、本区划适用范围为惠州市行政区域,包括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博罗县、惠东县和龙门县。

经调查,惠州市的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如表1所示。

表1惠州市的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所属行政区保护目标类别等级惠城区墩子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古寨水源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莲塘布水源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大石坑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西湖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惠阳区金桔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白云嶂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黄巢嶂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大坑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白面石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惠东县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古田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省级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省级惠东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坪天嶂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十二崆县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南木桥县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虎竹嶂县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白马山县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博罗县象头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太平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省级黄山洞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罗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罗浮山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龙门县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省级所属行政区保护目标类别等级杨坑洞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寨头水库水源林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市级合仔县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黄草坪县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县级三、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以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本区划对惠州市进行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和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的划分,一类与二类功能区之间设置不小于300米的缓冲带,不设置环境空气质量三类功能区,功能区划分示意图如图1所示,环境空气质量一类功能区的范围信息如表1所示。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080103

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080103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二OO八年一月项目名称: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建设单位: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设计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证书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林资政字甲C0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旅规甲14—2007领导小组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组长副组长成员规划人员名单技术负责:吴楚材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项目负责:陈孝青副研究员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人员:吴楚材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吴章文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陈孝青副研究员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郑群明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魏良春高级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黄健屏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柏智勇教授、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杨道德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魏美才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田雪昀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黄智亮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严伟宾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梅刚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涛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蔡文芳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刘小镜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朱若冰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洵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肖祥艺工程师、副站长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陈红锋博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罗建新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雷晓东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肖剑波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景元甲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国土局徐聪荣高工、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魏国灵院长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O三地质大队何珊儒高级工程师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O三地质大队黄秀丰高级工程师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O三地质大队参加人员:金燕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罗志国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江宁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陈建明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许媛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闫静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吕贵彦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翟学杰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张少冰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义海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翊硕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谷颖乐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刘松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李竹云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何振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田园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何兵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张小磊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罗晓丹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范承保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王儒竑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肖坤立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邓玉林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黄兴强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李昕林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皇甫晓东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周劲松博士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制图:刘其峰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闪旭涛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自强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张焳维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刘保山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前言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1984年4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以来,保护区保护范围、基础条件和外围环境变化较大,为加快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和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编制其总体规划。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总文本•简本】惠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2008.07《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编制工作组组长保继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副组长徐红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博士项目助理罗秋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成员保继刚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徐红罡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导罗秋菊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博士杨云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博士杨彦峰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博士生丁绍莲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博士生王永海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王利伟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李杰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周丹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代姗姗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何然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林敏慧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硕士生目录目录导言...................................................................... . (1)1 规划背景 ..................................................................... (3)2 规划理念 ..................................................................... (3)3 规划目标 ..................................................................... .................................................................. 4 第一章惠州市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 . (5)1 惠州市旅游发展回顾 ..................................................................... . (7)2 惠州旅游在粤港澳的地位判断和竞争格局分析 ..................................................................... .. 83 惠州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9)4 小结:惠州市旅游发展前景 ..................................................................... ................................ 10 第二章惠州市旅游资源评价 ..................................................................... . (11)1 旅游资源类型 ..................................................................... .. (13)2 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 13 第三章惠州市旅游业发展战略与目标 ..................................................................... .. (15)1 惠州市旅游发展战略 ..................................................................... .. (17)2 惠州市旅游发展目标体系 ..................................................................... .................................... 18 第四章惠州市旅游发展分区规划 ..................................................................... .. (23)1 布局依据与原则 ..................................................................... . (25)2 总体空间布局规划 ..................................................................... (25)3 区域合作布局 ..................................................................... .. (27)4 各县区发展规划要点 ..................................................................... ............................................ 27 第五章惠州市度假旅游发展规划 ..................................................................... . (35)1 度假旅游发展思路 ..................................................................... (37)2 产品体系 ..................................................................... . (37)3 配套政策及措施 ..................................................................... .................................................... 39 第六章惠州市会展/商务旅游发展规划 ..................................................................... .. 411 会议/商务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开拓 ..................................................................... . (43)2 展览/商务旅游开发与规划 ..................................................................... .. (45)3 节庆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开拓 ..................................................................... ............................ 46 第七章惠州市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 .. (49)1 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 (51)2 文化旅游产品规划 ..................................................................... (52)3 文化旅游发展保障措施 ..................................................................... ........................................ 54 第八章惠州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与形象策划 (57)I 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总文本简本(修编)1 惠州市旅游客源市场开发促销 ..................................................................... . (59)2 惠州市旅游形象策划 ..................................................................... ............................................ 61 第九章惠州市旅游产品规划 ..................................................................... . (65)1 惠州市旅游产品发展现状分析 ..................................................................... . (67)2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 (67)3 旅游产品提升规划 ..................................................................... (67)第十章惠州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 .. (75)1 惠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目标 ..................................................................... (77)2 旅游核心产业发展规划 ..................................................................... . (77)3 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规划 ..................................................................... ........................................ 82 第十一章惠州市旅游保障体系规划 ..................................................................... . (85)1 基础设施规划 ..................................................................... .. (87)2 旅游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规划 ..................................................................... . (89)3 旅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 ..................................................................... . (89)4 旅游政策保障体系建设 ..................................................................... ........................................ 90 第十二章旅游开发的社会环境影响调控 ....................................................................911 旅游生态环境影响调控 ..................................................................... . (93)2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调控 ..................................................................... . (93)3 惠州市分区调控措施 ..................................................................... ............................................ 93 II 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导言导言1 惠州市人民政府?惠州市旅游局?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导言 1 规划背景《惠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999-2015)》目前在空间布局、产品开发、旅游市场、资源保护等方面都已经不能适应惠州旅游发展的形势。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博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博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博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1.10•【字号】粤府函〔2023〕269号•【施行日期】2023.1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博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粤府函〔2023〕269号惠州市人民政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上报〈博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审查意见的请示》(粤自然资报〔2023〕299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博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博罗县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支撑博罗建设成为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标杆、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和“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

二、严守国土空间安全底线。

到2035年,博罗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89.53平方公里(43.43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267.35平方公里(40.10万亩);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391.04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28.06平方公里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任务,其中2025年不超过5.95亿立方米。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以及洪涝风险控制线等防灾减灾底线,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严格实施空间管控。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基于省级城市化地区的主体功能区定位,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文本简本081122

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文本简本081122

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文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广东龙门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二○○八年十一月项目名称: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建设单位: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设计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证书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旅规甲14—2007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领导小组名单广东省龙门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规划人员名单技术负责:吴楚材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项目负责:吴楚材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主要人员:吴楚材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吴章文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陈孝青副研究员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郑群明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雷晓东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魏良春高级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黄健屏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柏智勇教授、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张理英硕士、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洵硕士、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田雪昀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黄智亮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严伟宾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梅刚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涛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蔡文芳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刘晓镜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朱若冰助工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肖祥艺工程师、副站长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陈红锋博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肖剑波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景元甲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国土局徐聪荣高工、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参加人员:金燕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罗志国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江宁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陈建明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许媛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闫静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吕贵彦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翟学杰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范承保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王儒竑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肖坤立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邓玉林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黄兴强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李昕林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皇甫晓东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制图:刘其峰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闪旭涛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自强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张焳维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刘保山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基本情况 (3)第三章生态环境资源评价 (4)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 (5)第五章旅游客源市场 (9)第六章旅游区性质、产品及形象定位 (10)第七章功能分区与项目布局 (11)第八章旅游服务和基础设施规划 (18)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7)第十章旅游业保障体系规划 (30)第十一章防灾和旅游安全规划 (32)第十二章近期发展规划 (32)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34)第十四章附则 (35)规划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区位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旅游项目用地现状示意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旅游资源分布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客源市场分布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规划总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功能分区与项目布局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道路与游道规划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图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总体规划保护规划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地开发“南昆山生态旅游区”(以下简称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有效保护其生态环境,确保旅游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特编制本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8-2020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二OO八年一月项目名称: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建设单位: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设计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证书编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林资政字甲C0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旅规甲14—2007领导小组名单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组长副组长成员规划人员名单技术负责:吴楚材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项目负责:陈孝青副研究员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人员:吴楚材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吴章文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陈孝青副研究员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郑群明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魏良春高级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黄健屏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柏智勇教授、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杨道德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魏美才教授、博导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田雪昀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黄智亮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严伟宾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梅刚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涛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蔡文芳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刘小镜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朱若冰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洵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肖祥艺工程师、副站长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陈红锋博士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罗建新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雷晓东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肖剑波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景元甲高级工程师湖南省国土局徐聪荣高工、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魏国灵院长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O三地质大队何珊儒高级工程师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O三地质大队黄秀丰高级工程师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七O三地质大队参加人员:金燕博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罗志国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江宁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陈建明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许媛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闫静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吕贵彦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翟学杰硕士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张少冰副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义海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翊硕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谷颖乐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刘松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李竹云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何振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田园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何兵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张小磊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罗晓丹博士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范承保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王儒竑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肖坤立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邓玉林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黄兴强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李昕林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皇甫晓东工程师湖南省永州市环境监测站周劲松博士生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制图:刘其峰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闪旭涛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李自强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张焳维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刘保山助理工程师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前言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1984年4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以来,保护区保护范围、基础条件和外围环境变化较大,为加快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步伐,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和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编制其总体规划。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和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接受委托后专门成立“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组”(以下简称“规划组”),并于2006年2月至11月期间组织了有总体设计、旅游、环保、气象、土壤地质、动植物、微生物、昆虫、大型真菌、水电、园林等相关专业人员深入现场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对保护区功能区划、保护、科研、宣教、生态旅游、多种经营、社区共管及相关的附属工程等项目做了详细的调查,对环境、大气、水质、放射性、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森林小气候、大型真菌、细菌等进行了监测和测定,对区内和周边的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对动植物、地质土壤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考察。

在规划工作中,自始至终注重和贯彻了“保护第一,开发第二、开发促保护”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GB/T20399-2006)完成了“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在规划过程中曾得到广东省林业局、惠州市林业局、龙门县政府、龙门县林业局、龙门县农业局、龙门县气象局、龙门县统计局、龙门县交通委员会、龙门环保局,南昆山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组二00八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规划的必要性 (1)1.3规划的依据 (3)1.4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4)1.5规划期限 (4)1.6工程建设投资概算及事业费用预算 (5)第二章基本情况及现状评价 (6)2.1地理位置与范围 (6)2.2自然地理概况 (6)2.3科教文卫 (10)2.4社会经济概况 (11)2.5生物资源和保护对象概况 (14)2.6保护区历史沿革 (16)2.7现状评价 (20)第三章总体布局 (28)3.1保护区性质、类型和保护对象 (28)3.2规划的目标 (28)3.3功能区划 (30)3.4总体布局 (31)第四章可持续发展规划 (35)4.1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35)4.3科研规划 (45)4.4科普教育规划 (49)4.5社区共管规划 (50)4.6生态旅游规划 (52)4.7多种经营规划 (71)第五章重点建设工程 (73)5.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73)5.2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 (74)5.3科研设施和监测工程 (74)5.4宣传教育和培训工程 (74)5.5防火工程 (74)5.6生态旅游工程 (75)5.7多种经营工程 (75)5.8野生动植物繁育工程 (75)第六章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 (76)6.1组织机构 (76)6.2人员编制 (76)6.3内设机构及其职能 (76)6.4管理体制 (77)6.5经费渠道 (78)第七章组织实施计划 (79)7.1管理计划 (79)7.2实施计划 (79)7.4社区共管 (81)7.5鼓励和监督 (82)第八章投资估算和事业费预算 (83)8.1工程基建投资估算 (83)8.2工程经费投资比例 (88)8.3管理人员工资预算 (88)8.4管理运行经费预算 (88)8.5经费增加幅度 (88)第九章综合分析评价 (89)9.1效益分析 (89)9.2综合评价 (91)9.3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 (91)9.4国际合作与交流 (95)附表附表01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状统计表 (97)附表02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相关社区社会经济现状统计表 (98)附表03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人员现状统计表 (99)附表04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土地资源及利用结构现状表 (100)附表05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统计表 (100)附表06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表 (100)附表07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林地(土地、水域)所有权、管理权统计表 (101)附表08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及其效益补偿统计 (101)附表09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有固定资产统计表 (102)附表10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建设工程表 (103)附表11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设备清单 (105)附表12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投资估算表 (107)附件1、龙门县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南昆山自然保护区的报告》(龙府[1983]79号)2、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惠东古田等六个自然保护区的批复》(粤办函[1984]398号)3、龙林证字(2004)第000952号林权证4、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关于龙门南昆山自然保护区机构编制的函》(粤机编办[2002]172号)附图1、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形图2、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总图3、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图4、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及主要保护植物分布图5、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图6、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规划图7、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图8、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水文地质图9、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区位图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龙门县西南,地处龙门县与从化市交界处。

北至桂皮山,南至佛坳北方保护边界,东至苏茅坪北方海拔587m 的山顶,西至上脑盐顶,总面积1887hm2。

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北缘,林木茂密,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南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集中、原生性强、具有代表性,在世界同纬度地区是少见的,被许多外国专家和学者誉为“北回归带上的绿洲”,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广东省物种宝库”,是理想的科研、教学基地,对于保护和利用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具有重要意义。

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1984年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在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广东省保护区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保护区建设未能完全步入规范化、现代化、集约化发展轨道,在区划布局、保护设施、科研设备、人才培养、机构设置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社区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林护发[2005]55号)文件精神和广东省“既要开发区,又要保护区”科学发展观要求,加速南昆山省级保护区的建设步伐,提高保护区管理水平和建设更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系统,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委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和中南生态旅游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对保护区进行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