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用酶制剂及其在肉鸡养殖中的应用
酶制剂在禽类营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家禽科学2008.4酶制剂在禽类营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8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85(2008)4-0012-03收稿日期:2008-1-10!!!!!!!!!!!!!!!!!!!!!!!!!!!!!!!!!!!!!!!!!!!!!!!!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具有高效性、专一性、无毒副作用、不产生残留等特点。
它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必不可少的成分。
家禽、家畜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也是在消化道中各种酶的作用下将各种大分子降解为易被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
通常酶制剂可粗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内源性酶,与消化道分泌的消化酶相似(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直接消化水解饲料的营养成分;另一类是外源性酶,它是消化道不能分泌的酶,如纤维酶、果胶酶、半乳糖苷酶、β-葡聚糖酶、戊聚糖酶(阿拉伯木聚糖酶)和植酸酶。
外源性酶不能直接消化水解大分子营养物质,而是水解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间接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
几种常见的酶制剂的作用见表1。
在动物营养中使用酶制剂的目的是消除抗营养因子(如NSP 酶和植酸酶),补充动物内源酶(如蛋白酶和淀粉酶),使某些养分容易吸收,提高饲料酶类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植酸酶木聚糖酶表1常见饲用酶制剂的作用作用对象蛋白质淀粉脂肪植物性饲料小麦、黑麦和米糠植物性饲料植物性饲料小麦、黑麦和米糠功能水解蛋白质水解淀粉水解脂肪水解纤维素降解非淀粉多糖分解果胶质水解植酸磷水解阿拉伯木聚糖效果和应用补充内源性蛋白酶,提高蛋白质消化率补充内源性淀粉酶,适应幼龄动物适应幼龄动物纤维素降解,养分充分释放降低肠道内容物的粘性,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磷、矿物元素等利用率,消除植酸磷的抗营养作用降低粘度使养分充分利用酶类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植酸酶木聚糖酶利用率,从而扩大饲料可利用资源、降低饲料成本和减轻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改善日粮风味,饲料广角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养殖行业的现代化。
利用酶制剂降低家禽饲料成本

利用酶制剂降低家禽饲料成本酶制剂是一种可以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特殊酶。
在家禽饲料生产中,使用酶制剂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
酶制剂可以改善家禽对植物纤维的消化。
家禽的消化系统不能有效地消化纤维素,这导致了浪费粮食和营养素的问题。
酶制剂中的纤维素酶可以分解纤维素,将其转化为能够被家禽消化吸收的简单糖类。
这样一来,家禽可以更好地利用饲料中的纤维素,减少粮食浪费,降低饲料成本。
酶制剂可以提高家禽对蛋白质的利用率。
饲料中通常包含一定量的非必需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不能被家禽直接利用。
酶制剂中的蛋白质酶可以分解蛋白质,释放出可利用的氨基酸,供家禽进行吸收和利用。
通过增加蛋白质的消化率,家禽可以更好地利用蛋白质,提高生产性能,减少对蛋白质的需求,从而降低饲料成本。
酶制剂还可以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
饲料中的一些抗营养因子,如纤维素和非淀粉多糖,会影响家禽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酶制剂中的抗营养因子酶可以降解这些抗营养因子,减少它们对家禽的影响。
通过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家禽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使用酶制剂还可以改善饲料的稳定性和防止饲料中的营养素的损失。
在饲料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营养素可能会受到酶的降解和氧化的影响,导致饲料中的营养素含量下降。
酶制剂中的抗酶和抗氧化剂可以保护饲料中的营养素,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营养素损失,降低饲料成本。
在家禽饲料生产中,使用酶制剂可以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
通过改善家禽对纤维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降低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保护饲料中的营养素,可以减少粮食浪费,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
虽然酶制剂使用需要额外的投入成本,但是由于其在饲料成本上的节约效果,可以实现成本的快速回收,最终仍然可以降低整体的饲料成本。
在家禽饲料中使用酶制剂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可带来明显的利益。
饲用酶制剂(Enzyme)

水合非结晶纤维素 Cx1· Cx2 酶
纤维二糖酶 葡萄糖 纤维二糖+葡萄糖
Lactobacillus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4)果胶酶 果胶酶可裂解单糖之间的糖苷键,并脱去水分子, 分解包裹在植物表皮的果胶,促使植物组织的分
解,降低肠内容物的黏度。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2.蛋白酶 蛋白酶将蛋白质水解成为可被肠道消化吸收 的小分子物质。根据最适pH不同,将其分为酸 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由于动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1)淀粉酶 包括α和β—淀粉酶、糖化酶以及支 链淀粉酶和异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双糖、寡糖 和糊精,只能分解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直链部 分。将淀粉也水解为双糖、寡和糊精。饲料中添 加多用β—淀粉酶,使用时应加少量的碳酸氢钠 或碳酸钠以中和胃酸,以利于淀粉酶的活化,防 止该酶在胃肠道失活。
几种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或难于消化的成分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一、酶的特性
(1)酶的作用对环境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如狭窄的pH 值和温度范围; (2)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 (3)酶的催化性。
底 物 酶
二、酶的种类
1、单一酶制剂
(1)非淀粉多糖酶(NSP酶)
半纤维素酶:(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2)半纤维素酶
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
酶等,主要作用是将植物细胞中的半纤维素水解为多种 五碳糖,且降低半纤维素溶于水后的黏度。小麦和黑麦 等谷物中含有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可以吸收其自身重量 10倍的水,形成一种非常黏的液体。这种高黏性液体表 现对动物的影响就是减缓生长速度,降低饲料利用效率。
饲用酶制剂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影响酶制-冯定远

饲用酶制剂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影响酶制剂效果的因素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冯定远20世纪5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酶制剂在饲料中添加的作用,80年代开始在饲料工业中应用酶制剂,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得到了普遍认可。
1996年,在欧洲,80%的肉鸡饲料(使用麦类等粘性谷物为能量来源)使用了相应的酶制剂,从此强化和加快了饲料产业对新技术的应用。
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65 %的含有粘性谷物的家禽饲料中添加了饲料酶制剂,而在猪饲料中应用比例要低得多,不到10%。
10多年来,尽管酶制剂在畜禽饲料中应用的这项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迄今为止,全球所有单胃动物饲料仅有10% 左右使用了酶制剂,总价值约1.5亿美元。
所以Sheppy(2004)特别指出:“饲料酶产业界质疑:饲料酶的发展为什么不能更快些?尤其是那些已经显示出良好商业前景的饲料酶。
由饲料业界给出的解释是:饲料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如下薄弱环节的制约——标准化、公开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良好的热稳定性、更加准确的液体应用系统,较为明确的技术信息公示,以及使生产性能反应更加一致的产品。
显然,饲料酶应用技术发展的潜力巨大,任重道远”。
本来,欧盟最先颁布了饲料中禁止使用某些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这个决定迫使饲料生产企业努力寻找替代品,添加酶制剂成为首选的措施,但实际情况并未如人们所期望的那样,特别是在猪饲料中使用酶制剂并不普遍。
的确,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添加酶制剂以后,原来的饲料数据库和动物营养需要参数并不适合实际情况。
一饲用酶制剂应用存在的问题饲料酶制剂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存在不少的误区和混乱,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饲用酶制剂的应用,对传统的动物营养学说提出了挑战。
例如,现有的饲料原料数据库和动物营养需要参数可能不完全适合使用酶制剂的日粮配方设计,酶制剂对饲料原料营养价值的全面提高将直接影响饲料原料的选择和营养成分配比,是否可以建立一套新的加酶营养体系值得重视。
饲料酶制剂的作用与应用

饲料酶制剂的作用与应用作者:王道坤侯天燕来源:《科学种养》2017年第06期随着饲料科学和饲料工艺的发展,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酶制剂,逐渐受到业界的关注。
对养殖户来说,充分了解饲料酶制剂的作用及原理,掌握饲料酶制剂的应用原则,显得很有必要。
一、饲料酶制剂的种类酶是生物体内活细胞产生的具有高效生物催化活性的大分子物质。
酶的种类繁多,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4000多种,但真正用于饲料生产的酶制剂并不多。
2014年2月1日施行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45号)规定,用于饲料的酶制剂主要有淀粉酶、α-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葡萄糖氧化酶、脂肪酶、麦芽糖酶、β-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植酸酶、蛋白酶、角蛋白酶、木聚糖酶等13种(见下表)。
由于饲料原料的组成和结构都很复杂,因此,除植酸酶外,饲料生产中很少使用单一的酶制剂,更多的是使用复合酶制剂。
复合酶制剂含有2种或2种以上的单酶。
二、饲料酶制剂的作用在畜禽饲料中添加酶制剂,直接作用是促进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补充内源酶的不足,间接作用是提高畜禽机体免疫力、减少粪便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促进消化的机理在于破坏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解离金属元素。
1. 破坏抗营养因子植物细胞壁很难被完全破坏,包围在其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由于无法接触消化液而不能被消化。
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包括木聚糖、β-葡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属于非淀粉多糖(NSP)。
这些非淀粉多糖被称为“抗营养因子”。
在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等非淀粉多糖酶(NSP酶)的作用下,非淀粉多糖可以被降解,营养物质的消化得以更好地进行,又加上消化道食糜的黏度降低,消化酶的扩散和已消化养分的吸收速度都有所加快,饲料利用率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但畜禽体内不分泌非淀粉多糖酶,必须通过外源添加。
因此,非淀粉多糖酶是目前饲料业应用最广的一大类酶制剂。
2. 解离金属元素磷是饲料工业中继能量、蛋白质之后第三大昂贵的饲料资源,添加量相对较大。
酶制剂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

2021.3作者简介:刘春青(1985.5-),女,山东省成武县人,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酶制剂及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刘春青(山东省济南市畜牧技术推广站250306)摘要:畜禽养殖过程中抗生素使用泛滥,人们一直寻求替代抗生素产品,酶制剂是有望成为替代抗生素的产品之一。
本文介绍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机理,在畜禽养殖过程中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生产性能、抑菌杀菌、维护机体健康、维护肠道健康、提高畜禽免疫力、降低环境污染等作用,指出使用酶制剂方式及注意事项,以期为酶制剂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酶制剂;畜禽养殖;非淀粉多糖酶养殖人员应及时处理死亡家禽尸体,可以采取集中焚烧或深度掩埋的方式,避免家禽尸体成为新的疫病源头。
与此同时,做好发生疫病周围环境及其他家禽的消毒和卫生防疫工作,尽可能将病害影响控制在更小范围内,以此降低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3.2做好疫病二次传播防控工作因家禽疫病的传播速度非常快,一只家禽能传染一个养殖舍,一个养殖舍能迅速传染到整个养殖场。
针对已发生疫病的禽舍,养殖人员必须按照正确方法处理禽舍,如妥善处理家禽粪便,清理完粪便后及时对禽舍、家禽活动场所等一切设备进行全面消毒,禽舍经过清洗、消毒后还需要密闭熏蒸消毒,减少疫病二次传播。
养殖人员在进出入隔离禽舍区域时,要到指定的区域更换衣物,防止家禽疫病传染给人体。
结合以往的家禽传染病例,分析养殖场突然爆发疫病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应急措施,严防家禽疫病扩散和蔓延,多多留意已染病家禽的日常饮食情况,若发现经过治疗后仍出现精神萎靡、常卧少立的情况,养殖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染病家禽进行扑杀,防止疫病再次扩散与传播,从根源上控制家禽疫病,最大程度降低家禽疫病对养殖场的影响。
4结束语综上所述,家禽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家禽养殖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提升家禽免疫力与体质,降低因病毒或细菌引发疫病的发生概率,做好养殖场卫生消毒工作,提升饲养水平,为家禽提供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实现有效防控家禽养殖疫病的目标。
饲用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的饲养试验

[ 作者简介】 杜德伟( 1 9 6 3 - ) , 男, 吉林长春人 , 吉林工商学院高教研 究所教授 , 研究方向: 动物 营养 ; 孙 肖明( 1 9 7 5 一 ) . 男.
吉林 工商学院生物工程 学院副教授 , 研 究方 向: 动物营养。
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含有大量 的非淀粉多糖 , 如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 B 葡聚糖 、 阿拉伯木聚糖 、 果胶 等。这些物质不能被动物 自 身分泌的酶分解 ,从而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添加酶制剂能够改善这 现象。 … 与激素作用于动物机体组织不同, 酶制剂主要作用于消化道中的饲料 , 因此 , 不会在器官和组织中 残留。 研究表明 , 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能够提高能量、 蛋 白质 、 赖氨酸 、 蛋氨酸等的利用率 , 同时能够降低氮 、 磷排 泄 , 保护 环境 。这方 面在小麦 一豆粕 型 肉鸡 E t 粮 的研究 中 已经得 到证 实 。 而在玉米 一豆粕 型 肉鸡 日粮
第2 9卷第 2期
2 0 l 3年 4月
吉 林 工 商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J I LI N BUS I NES S AND TE CHNOL OGY C OL LE GE
Vo 1 . 2 9 . NO . 2 Ap r . 2 0 1 3
口应 用技术 研究
饲用复合酶制剂对肉鸡的饲养试验
杜德伟 , 孙 肖明
( 吉林工商学院 , 吉林 长春 1 3 0 0 6 2 )
[ 摘要】 研 究 旨在探 讨饲 用复合酶制剂对 肉仔 鸡生产性能的影响。按重复组体重一致的原则 , 试验分 1 个对照组和 3
个试验 组 : 分 别饲 喂基 础 日粮 ( 对照组 ) 、 基 础 日粮+ 酶制剂( 试验 1 纽) 、 低 能 量 日粮+ 酶 制剂 ( 试 验 2组 ) 、 低 能量 日粮 ( 试
饲用微生物酶制剂及其应用概况

饲用微生物酶制剂及其应用概况酶是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与其它催化剂相比,具有催化效率高,对其所催化的底物具有特异性。
它的分布极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
家禽、家畜对饲料的利用,是在消化道内各种消化酶作用下将各种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易被吸收、利用的小分子。
动物对饲料成分的消化吸收能力决定于消化道内的酶的种类和活力。
但在单胃动物消化道内没有分解植酸盐、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及其其它非淀粉多糖酶,在断奶后期的幼畜或消化道功能障碍家畜,其内源性消化酶分泌不足,同时家畜添食的有机物有相当一部分也不能被消化,因而许多学者建议在畜牧业中广泛使用外源性酶添加到饲料中,以辅助动物消化,提高动物消化能力,改善饲料的利用率,消除抗营养因子,扩大可利用饲料资源范围,改善养殖生态环境。
研究表明,酶在这些方面已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
1. 微生物酶制剂的生产方式目前在饲料中添加的酶制剂,都是由微生物生产的。
动植物也存在各种酶,但提取酶的成本极高,且生产受季节限制。
而用微生物来生产酶制剂,其产量高、生产成本低,且不受季节限制。
利用微生物来生产饲用酶制剂有两种方法,一是固体发酵,一是液体发酵。
用固体发酵的方式来生产酶制剂也叫表层发酵。
与液体深层发酵相比,其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低、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其发酵的酶活力高,酶系全。
但缺点是: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产量不易扩大。
液体发酵生产酶制剂主要的优点是;操作劳动强度小,可自动化,产量可大规模生产。
主要缺点是:生产投资规模大,生产成本高,产生废水易污染环境。
目前国内生产的饲用酶制剂,采用固体发酵法占绝对优势。
因为饲料中成分复杂,多种酶的效果比单酶效果好。
固体发酵生产的酶,酶系复杂,酶不经浓缩,将发酵产品烘干后,粉碎,然后测定其活力单位,再添加填充剂,以达到企业产品标准,包装后成成品。
这样的复合酶比单一酶更受到使用单位的欢迎。
液体发酵的产品一般是其中某一种酶的酶活极高,而其它酶的酶活极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C l g f i l cec n eh ooy Hua giutrl nv r t, hn sa4 0 2 , hn . o eeo ma Sin eadT cn l nnA r l a U ies y C agh 11 8 C ia) l An g c u i
Ab t a t T i a t l n r d c d t e c a a t r t , y e me h n s l t g f co , e e r h a d a p i ai n sr c : h s ri e i t u e h h r c e i i tp , c a im, i i t r r s a c n p l t c o sc mi n a c o c n i o , e eo me t ie t n a d p o p c f e de z me o dt n d v lp n rci n rs e t e n y . i d o of Ke r s f e n y ;e d a dt e b ol r b e d n y wo d : e d e z me f e d i v ; r i ; r e i g i e
LNQa , I hy D izo g I N ut Z A GJ n u I in BNS iu , AI uh n JA GG io, H N ah a, 一 Q 2 a i
Z HUO Z i n L U Xi a g, HI in u Z hl g, I l n 。S a h a, HANG Ya o i J n
料 添 加 剂 不 仅 具 有 提 高 饲 料 利 用 率 、促 进 动 物 生
长 、防治疾病的作用 ,而且有可部分替代抗生素的 作用 ,也可减少动物体内药物残 留和耐药性产生的 副作用 ,是一种绿色环保型饲料添加剂…。
1 酶 ¥  ̄ 种 类 1l JJ 11 单 一酶 制剂 . 单 一酶 制 剂又可 分 为消化 酶 和非消 化酶 。消化
复合 酶 ,用 于 以大麦 、燕 麦 为主 的饲 料原 料 ;以纤
维 素 酶 、木 聚糖 酶和果 胶 酶为 主 的饲用 复合 酶 ,可 破 坏植 物 细胞 壁 ,释放 细胞 中的营 养物 质 ,同时消
添 加剂世 界 A dteWol div r i d
饲用酶制剂及其在 肉鸡养殖 中的应 用
林 谦 .,宾石玉 - ,戴求仲 ,蒋桂韬 ,张建华 ,
卓志龙 。 ,刘希 良 ,史建华 妍 ,张
(1广西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广西 桂林 . 5 10 ; 2 湖南省畜牧兽医研 究所,长 沙 404 .
收 稿 日期 :2 1— 4 1 02 0—3
复合 酶 制 剂一 般 是 以 一 种 或 几 种 单 一 酶 为 主 体 ,加 上其 他单 一酶 混合 而成 的 ,或 由一 种或 几种
微生物发酵获得 ,其根据畜禽种类和生长阶段等特 点进行配置使用能获得较好效果 。复合酶制剂主 要分为以蛋白酶 、淀粉酶为主的饲用复合酶 ,用于 补 充 动物 内源 酶不 足 ;以 一 聚糖 酶 为主 的饲 用 葡
40 2 1 1 8)
4 0 3 111
3 湖 南农 业 大 学 动 物 科 学技 术学 院 ,长 沙 .
摘
要 :文章就饲 用酶 制剂的特 点、种类 、作 用机 理、限制性 因素及近年 来其在 肉鸡 生产 中的应用研 究状
况 、发 展 方 向 与前 景 进 行 了综 述 。
关键 词:饲 用酶制剂 ;饲料 添加剂 ;肉鸡 ;养殖
酶是具 有催 化 活性 的蛋 白质 ,具有 专一性 、安
酶 又称 内源性 消化 酶 ,是 指 动物体 内能 够 自身合 成 并分泌 到消化道 的一类酶 。该 类酶 主要 包括淀 粉酶 、 蛋 白酶等 。非 消化 酶又称 外 源性 消化 酶 ,是 指 畜禽
全性及高催化效率的特点 ,其分布广泛 ,存在于动 物 、植 物 和微 生物 体 内。近 年来 ,通过 酶制 剂来 提 高饲料利用率 、消除抗营养因子 ,其已引起饲料行
中 图 分 类号 :¥ 1.;¥ 3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 04 2 1 )7 0 2 — 5 868 8 1 0 10 8 (0 20me i o l rPr d c i pi t c on o e d En y n Br i o u t e on
(1 C l g f i cec, un x N r l nvri , ul 4 0 4 G agi hn; . ol eo f Sine G agi oma iesy G in5 10 , u n x C ia e Le U t i
2 .Hu a n t ueo i lS in e a d Vee n r e iie Ch n s a41 31 Chn ; n nI si t fAnma ce c n tr ayM dcn , a g h 01 , ia t i
作者简介 : 林谦 (9 6 ) 男 , 18 一 , 湖南长沙人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通讯作者 :教授 ,硕士生导师 ,E ma :bny 8 ao . m. 。 — i is6 @yh oc c l o n
2 饲料博览 21  ̄ 期 8 02 U7
A dteWol 加剂 世界 div r i d添
业 的高 度 重 视 。我 国饲 用 酶 制 剂 的研 究 应 用 起 步
体 内不能够合成分泌到消化道的酶,这类酶可用于 消化动物 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或 降解有害物质等。 该类酶主要包括纤维素酶 、植酸酶、果胶酶等 。
1 复合 酶制 剂 . 2
晚 ,推广使用落后 ,因而发展空间更大。酶制剂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