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在《诗薮(sǒu )》内编卷六中所高度评价的"有挥斥八极,凌属九霄意"。
12
七、结构分析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 ”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 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 “闻道”,表 示惊惜。 “过五溪”,见迁谪(zhé)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
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
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这
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味,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
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
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 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⑹. 闻:听说
⑺.过:经过,超越
⑻.五溪:唐人所说的五溪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yuán )溪,当时属于黔
中道,在今湖南西部和贵阳东部。
⑼.寄:寄托
⑽.忧心:忧愁之心 ⑾.与:给 ⑿.直:直到 ⒀.随风:有的版本写作“随君”。随,伴随。 ⒁.夜郎:唐代在今湖南沅(yuán )陵等地设过夜郎县。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 民族
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这
里 指 湖 南 的 夜 郎 ( 在 今 新 晃 侗 ( dòng ) 族 自 治 县 境 , 与 黔 阳 邻 近 ) 。 李 白 当 时 在 东
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夜郎西:夜郎以西 。
5
四、句子翻译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
_老_ _遭__ _ _深_ _ _ ,也有_ _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共17张PPT) 22—2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共17张PPT) 22—2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情。
课外作业
1. 点名诗人闻讯的时节的一句诗是:

2. 本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名句:


3. 本诗中将明月人格化,托月送情,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的句子
是:
。苏轼《水调歌头》中


也借助月亮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
愿。
4. 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意思相近的诗
句是:
——韩愈《晚春》 杨花无根无蒂,像游子一样漂泊无定。所以常 借杨花表达离恨哀思。
子规
1.惜春、伤春。 “一声杜宇春归尽” 借杜 鹃烘托惜春伤春之情。 2.思念和乡愁。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不如 归去。” 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 的感情。 3.悲苦哀情。望帝(杜宇)传说是周朝末年蜀 地的君王,禅让退位,归隐深山。不幸国亡身 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每年暮春时节日夜 鸣叫,悲鸣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其声凄切,所 以人们借以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
贬 之
以及李白的是深切关怀之情已力透纸背。




细节探究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请从修辞角度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
做简要赏析。
探究
细节探究
• 运用拟人和想象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本来 无知无情的明月,竟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知心 人,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生动形象地表 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忧虑、关心、同情和思念之
尽 标 心 到 寄托给明月,伴随着您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过 与夜


五 明郎

溪 月西

。 ,。

内 容 理 解
细节探究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14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14张
② 一方面,作者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 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另一方面,作者与 友人分隔两地,难以相见,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 和朋友都能看见,也只有依靠明月才能寄托愁心,别 无它法。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
品味
诗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走近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代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 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朗读 诗歌
闻 / 王昌龄 / 左迁龙标 / 遥有此寄
杨花 / 落尽 / 子规 / 啼,闻道 / 龙标 / 过 / 五溪。 我寄 / 愁心 / 与 / 明月,随君 / 直到 / 夜郎 / 西。
品读 诗意
③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
④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牵挂和深切同情。
品读
意象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明月
光明、皎洁 跨越地域限制 古今不变 各种神话传说 阴晴圆缺的变化
时间流逝、命运无常
品读 诗境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① 本句借景抒情,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在作者眼 中成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代替自己陪伴 远在他乡的友人;
以杨花落尽和子规悲鸣起兴,渲染出感伤的氛围, 借月抒怀,表达悲愤、思念,关切、担忧的真挚友 情。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 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拓展
延伸 展开想象,将该诗化成一篇不少于250字的散文
要求:用第一人称来写,必须要有如下意象
杨花 子规 明月
在窗边,近看庭院。起风了!庭院的柳絮在纷 飞,纷飞的柳絮的长枝在飘荡,飘荡的长枝在拨动 着我的心弦,思绪便在这轻渺柔和的风中缓缓漾开。 风里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王昌龄被贬龙标府。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枝上的杜鹃,声声泣血, 悲凉凄异,哀转久绝。 站在窗边,远眺他乡。趟 过了五溪,已是大唐僻远的蛮荒之地,而遥远的龙 标城,更是一层远啊。 曾深深记得,也在这样的 月圆之夜,我和昌龄兄把盏共饮,吟诗作对,欢声 笑语连成天……心心相印的友情在杯光月影里盛开。 那夜,月是笑的,月是醉的。

4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23张PPT).ppt

4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23张PPT).ppt
氛围的词语),提取意象的特点。 ③定作用:结合诗歌情感,具体分析意象在营造氛围、表情达意等方
面的作用。
[参考答案] 首句以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描绘暮 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忧愁的气氛,流露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表达 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
思考探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描写“杨花”“子规”两样 景物起笔,从全诗看,有什么用意?
请缨杀敌,但行至金
陵,因病折返,投奔
当涂县令李阳冰。宝
应元年(762),李白
流放夜郎
矢志平乱 病重,在病榻上把诗 当涂 壮志未酬 文手稿交给了李阳冰,
与世长辞 59—60岁 赋《临终歌》后去世。
李白 男 701—762 西域
唐代
背景链接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数次遭贬,天宝年间被 贬为龙标尉。李白在东南地区漫游期间,得悉王昌龄 这次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关切,当即写了此诗遥 寄给他,以带去一点慰藉,分担他的愁苦。
指王昌龄。古代常用 今湖南西部、贵 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 州东部五条溪流 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的合称。
唐代夜郎有三处,两个在今贵州 桐梓,本诗所说的“夜郎”在今 湖南怀化境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让它伴随 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古诗译文
写作特色
❶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诗中的杨花、子规都是渲染气氛的物象,
展示了凄楚、黯淡的氛围。诗人以此烘托悲 苦的心情。 ❷客观事物人格化,抒情强烈深沉。
将“愁心”寄予明月,化抽象情感 为具体物象,体现了诗歌的浪漫主义色 彩。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关切之 情。
结构梳理
首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9张ppt)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9张ppt)

遥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听说
唐代县名 这首诗
文题交代了事件的背景及人物对象
读懂诗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杨花,柳絮。 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
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豪情万丈,天下无敌啊!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板书设计
文王昌龄 左前龙标 遥有此寄
杨花:漂泊无定 子规:不如归去
离愁别绪
明月:陪伴友人
关怀、思念
课外作业 课外手收集一些有关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
谢 谢观

——杜牧《赠别》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他出生在托克马克(唐时碎叶城),
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 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
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感和性灵,并与作者在感情方面是交流的、共鸣的。
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 王昌龄的仕途屡经挫折,开元二十七年贬放岭南,天宝元年
最“浪”的诗人——李白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浪”起来, 豪情万丈,天下无敌啊! 他出生在托克马克(唐时碎叶城), 虽距长安十万八千里,但从途中可看出, 他几乎走遍了大唐所有风景区, 还真是什么都阻挡不了一颗浪迹天涯的心。

4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4 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教学目标
1.了解李白的相关信息及诗歌写作背景,熟读 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学习情景交 融、客观景物人格化的写法。 3.体会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珍惜朋 友之间纯真的友谊。
解题 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左迁: 古代尊右卑左,左迁即贬官。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出节奏、感情。 3、分组赛读,做最美朗读者。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写景 杨花落尽子规啼, 叙事 闻道龙标过五溪。
龙标:
今湖南黔(qián)阳,唐朝时荒凉偏僻。诗中指王 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
呼一个人。
这首诗是作者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 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 合称“(大)李杜”。其诗构思奇 特,风格飘逸豪放。代表作有《望 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 《将进酒》等。
4.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 和关切。
拓展延伸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 船瓜洲》) 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 月有感》)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14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14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ppt课件14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诗歌内容解析与赏析•诗歌主题思想探讨•艺术手法与风格特点目•唐代文化背景对诗歌影响•知识拓展:相关作品欣赏与比较录01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01020304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唐朝诗歌空前绝后,达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

初唐时期,诗歌创作仍受南朝诗风的影响,但也有一些诗人开始追求新的诗歌风格。

盛唐时期指的是唐朝中期,此时唐朝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诗歌创作也达到了巅峰,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晚唐时期,唐朝经济逐渐衰落,社会矛盾加剧,诗歌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此时的诗歌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语言更加细腻、婉约。

唐代诗歌发展背景《出塞》《芙蓉楼送辛渐》《闺怨》030201诗人其他代表作品02诗歌内容解析与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内容概述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七绝诗描述了王昌龄被贬龙标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歌意象与意境分析关键诗句解读及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自己的愁心寄托给明月,希望明月能将自己的思念带给远方的友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无限思念之情。

同时,“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也展示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即使面对困境也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03诗歌主题思想探讨离别之情与思念之绪描述诗中表达的离别场景和情感氛围探讨诗中时空背景对离别之情的影响分析诗人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传达的思念之绪分析诗中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关怀表达探讨诗人如何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介绍王昌龄左迁龙标的背景和原因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关怀分析诗人在诗中抒发的个人情感探讨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感悟和思考总结诗中所体现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抒发个人情感与人生感悟04艺术手法与风格特点运用修辞手法拟人比喻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共19张PPT)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我听说你被贬官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跋山涉水,经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抒情·直抒胸臆)
愁心寄远——关怀牵挂 明月随君——情深意长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让这轮明月陪伴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的西边。
愁心
“愁心”——可托可寄,可观看感, 有形态显厚重,化抽象为形象具体。
拟人手法,化虚为实 想象奇特,浪漫主义
明 月 “明月”——拟人手法,人格化。知 人情,达人意,随君赴远方的使者。
明月—意象
知识链接
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独特的情感 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就是作者用来寄托主观情感思想的具体的 事物。
简单地说就是借物(象)抒情(意)。
明月
借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字正腔圆·读古诗
初读: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字斟句酌·品古诗
诗题解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迁:官职的调动; 左迁:降职、贬官。
闻?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官为龙标尉,赴偏远的湖 南龙标任职。是因为“不护细行”,并不是由于什 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不拘小节。王昌龄“洛阳 忽闻 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他光明磊落、 廉正高洁,一生却遭遇坎坷与不幸。 惊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背 景 介 绍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 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 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 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 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今甘 肃天水人) 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著有《李太白集》。 代表作有《蜀道难》《望庐山 瀑 布 》《 梦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 《望天门山》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背 景 介 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闻/王王昌昌龄龄/左左迁迁龙龙标标遥/遥有有此此寄寄
[唐]李白
配乐范读
杨杨花花/落落尽尽/子子规规啼/啼,,
闻闻道道/龙龙标标/过过五/五溪溪。。 我我寄寄/愁愁心心/与与明/明月月,, 随随君君/直直到到/夜夜郎郎西/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质疑问难
1、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 恨的句子是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 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 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 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随君好友你一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歌赏析 杨花落尽子规啼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 泊无定的杨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 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叫着 “不如归去”的子规,有离别之恨, 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 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歌赏析
精品资料
灯谜导入
1.油煎豆腐-------打一个诗人的名字。 2.学生回答:李白。 3.同学们还记得以前学过李白的哪些诗歌吗? 学生回答:
《静夜诗》、《望庐山瀑布》、《赠汪伦 》、《送孟 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独坐敬亭山》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道龙标过五溪。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 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 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 远,道路之艰难。以悲景衬托离 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 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歌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这两句诗借景抒情,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
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 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而立,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 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 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 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 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 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目标展示பைடு நூலகம்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和诗歌表达的思想 感情。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意境,提升赏读诗歌的能力, 提高古诗文修养。 4.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 歌的节奏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千
里可共;三是说,人隔两地,难以
相从,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
成为了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拟人),她将诗人对朋
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作者所寄
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
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路的一片深情安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译诗句
杨花都凋谢了,只有杜鹃在声 声哀啼, 我得知你被贬到龙标,跋涉五 溪。 我把愁心托付给明月, 与风一同伴随你奔赴夜郎之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解 诗 意
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这遥远的地方 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扬花落尽了子规鸟儿哀啼,
听说去龙标还要逾过五溪。
我把这颗愁心寄托给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歌主题
诗歌通过对景物的描写, 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无限同情, 将相思情意托付给同照两地的 明月带给对方,又表现了作者 对人世间真挚友情的深情歌颂,
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艺术特色
诗人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表达爱情 的方式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把明月作为信 使,让它把自己的“愁心”,随风逐月寄托 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 ,使之人格化的形象思维法,是本诗巨大的 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同时,作者想像惊人 ,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 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 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 因。
[唐]李白

频 赏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视 频
[唐]李白

读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子规:即杜鹃名, 见前《蜀道难》注。此句点明季节是暮春。 [2]龙标:此处代指王昌龄。 五溪:辰溪、酉溪、巫溪、 武溪,沅溪的总称,在今湖南西部。 [3]寄:托。 与:给。 夜郎:唐县名,治所在今湖南 芷江县西南,天宝元年改名峨山,曾先后为舞州、鹤 州(龙标郡)的治所。此处“夜郎西”即指龙标,当时 龙标县实际上在夜郎县东南,夜郎县即为龙标郡的治 所,而龙标县则为巫州的治所,诗中的“西”只是为 了押韵而泛指附近。二句意谓我将为友人忧愁的心寄 托给明月,随风直到夜郎附近的龙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