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翻译技巧和特点
从翻译美学视角看汉英散文翻译

从翻译美学视角看汉英散文翻译散文是一种修辞性的写作形式,语言的表达要合乎一定的审美标准。
在翻译散文时,要考虑到语言的美感,因为它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篇文章从翻译美学的角度分析汉英散文翻译的问题。
一、音律美音律美是指文字的语音和语调的美感。
首先我们可以注意到汉英的句子长度不同,中文句子较长,英文句子较短。
这是由于英文表达时更注重简洁性,而中文则喜欢使用修辞手法来表达强烈的感受。
因此,在翻译时要保持原文的音律美,在结构、长度、韵律等方面要尽量和原文一致。
例如:“北风卷起枯叶,飘向往事的眼眶”,这句话由于使用了短句,体现了汉语的音律美。
如果翻译成英文时,可以使用并列句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如“North wind whisks up dry leaves, drifting towards the eyes of the past.”使句子结构简洁并保持英文的语音美。
二、意境美意境美是指通过诗意、意象等手法来表达情感的美感。
在散文翻译中,译者要注意保持原文的意境美。
对于使用成语、比喻等修辞的句子一定要理解其中所表达的情感,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英文表达方式。
例如:“时光是把杀猪刀,无情地割下我们的青春。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表达了青春易逝的主题。
翻译时可以选择使用类似的比喻进行表述,如“Time is a butcher's knife that ruthlessly cuts away our youth.”使原文的意境得以保留。
三、形象美形象美是指很容易让读者形成一定的图像感。
在翻译时,要考虑到原文中的人、物、情境等在读者心中的形象。
对于难以翻译的专业术语或领域内的描述,要尽量保留对应的词汇或者使用同义词进行替换。
例如:“深秋的森林中,芦芭河潺潺流过,太阳一点点收起阳光,以天空为组织者,开头接受瑞雾的敬礼。
”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森林景象,其中“芦芭河”这个地方名词在英文中没有对应,可以保留使用拼音,如“Lubahu River”。
如何进行散文的译文赏析

二、内部研究
• A. On ST • 1. 主题:爱默生用《英国人的特性》带读者一同走进英国
人的世界,窥探这个民族所拥有的精神。 • 2. 风格: 淳朴生动,客观准确,充满智慧 • 3. 语言特色: • 用词倾向:抽象名词,生动的动词,小词活用 • 句型特点:长短句结合,排比句,倒装句,省略句 • 4. 艺术技巧:epigram, parallelism, antithesis, inversion,
repeatition • 5. 语篇分析:注重思想内容而没有过份注重词藻的华丽,
行文犹如格言,哲理深入浅出,说服力强,且有典型的 “爱默生风格”。毛姆曾评价:这本书比他的任何一部其 他作品都更生动,更令人愉快,我觉得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 享受。
• B. On TT • 1. 语言特点:从整体上看,译文用句自然流畅,使用大
• 名著名译属于“最好的作品”之列。 • 全神贯注:“静观默察,凝神结想”。
反复阅读,敏锐寻觅
• 对原作和译作的反复阅读过程就是对艺术品的整 体分析与细节分析、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之间进 行反复往返理解的过程。
• 佳译赏析没有例外。赏析:分析和欣赏;分析是 手段,欣赏是目的和结果。
• 鉴赏者:敏锐寻找译文中能打动他心灵的美(可 能是分散的,有些是比较隐晦的),逐词、逐句、 逐行、逐段对照阅读,标点符号不能忽视。如翟 理斯(H. Giles)使用“小词、习语、头韵、尾韵 都娴熟自如,现在分词用得颇为传神。巴金的英 语介词用得非常灵活。对“细枝末节”不能熟视 无睹。
• 微观赏析:逐词、逐句细致的赏析,最好 将翻译赏析与语言学(文体分析、词义分 析:概念含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 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 描述结合起来。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散文英汉翻译技巧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散文英汉翻译技巧发表时间:2019-07-19T11:40:02.077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9月刊作者:宋燕付瑛群王帅琪王红溪[导读] 散文“Sweet September”以优美的文笔、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其汉语译文层出不穷。
本文以刘庆荣的译文《甜美的九月》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视角对原文理解、修辞方法、文化差异、语序调整、词义选择五方面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翻译思路及译本,旨在提高自身翻译水平。
宋燕付瑛群王帅琪王红溪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66590【摘要】散文“Sweet September”以优美的文笔、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其汉语译文层出不穷。
本文以刘庆荣的译文《甜美的九月》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视角对原文理解、修辞方法、文化差异、语序调整、词义选择五方面进行探讨,阐述笔者的翻译思路及译本,旨在提高自身翻译水平。
【关键词】翻译美学;散文翻译;甜美的九月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19)09-075-021.散文翻译与翻译美学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文学体裁,亦称美文。
“美”不仅体现在意境和情趣,更体现在语言形式方面,包括音韵节奏、遣词造句、修辞手法等。
散文翻译就是通过语言艺术和技巧之美,再现内容、形式、感情、意境、情趣之美,从而传达散文之美(李明,2010)。
赏评散文翻译也就是根据美学原理,通过审美意识与审美体验比较原文和译文的审美要素,评价审美再现效果,探索译者再现原文之美的方法和规律(陈宏薇,2000:62)。
因此,研究散文翻译离不开翻译美学。
“Sweet September”节选自美国作家Hal Borland的经典散文著作《一年十二个月》(Twelve Months of the Year)。
它以优美凝练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九月的美好景象,极具想象力和画面感,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
散文翻译技巧教学内容

例2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As far as eye could see, the pool with its winding margin was covered with trim leaves.
----All over the pond with its winding margin what meets the e.ye was a field trim leaves.
例4
连夜雨雪,一点星光都看不见。 It had been snowing all night, not a single star in sight. (译文snowing、single、star、sight用s押头韵,用night和sight 押尾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音律,还要注意保持原作 的感情、韵味、意境和风格。文学作品是一种艺术品, 翻译后还应该是艺术品。
例3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 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And starring these tiers of leaves were white lotus flowers, alluringly open or bashfully in bud, like glimmering pearls, stars in an azure sky, or beauties fresh from the bath.
.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英国散文翻译家Hilaire Belloc 为文学散文翻译制定了6 条. 原则,认为翻译的本质是异地之魂假借本地之躯的复活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ng is the resurrection of an alien thing in a native body) ,强调散文的翻译不能拘泥于原文之字句,要 视段落或部分为整体。
散文翻译的特点和难点

散文翻译的特点和难点散文翻译的特点和难点散文翻译是文学翻译的重要分支之一,它不同于小说、诗歌翻译,散文的编排和写作方式要灵活多变,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方式也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多种难点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从特点和难点的角度探讨散文翻译的具体问题。
一、散文翻译的特点1.灵活多变散文翻译不同于固定结构的小说和诗歌,它没有固定的韵律和格律,更容易使翻译者在翻译时产生死板的感觉。
因此,散文翻译需要翻译者有较高的语感、文化理解和审美素养,使其真实而自然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及情感。
2.简洁明了散文翻译在表达上非常简单明了,意义清晰,一般不太使用复杂的词汇句式。
散文的短小精悍、简洁而有力的表述,给翻译带来了相对困难。
3.生动鲜活散文翻译通常具有生动而鲜活的叙述,通常包括多个情感表达,情感夸张,需要翻译者将这种鲜活感表现出来,让读者在外语文本中感受到原文的独特魅力。
4.思想含蓄散文创作通常将社会态度、文化情感表露于文字之中,因此会呈现出一定的思想含蓄。
这就要求翻译者看懂原意,较为深入的领悟,对于表意就不能都躲在字里行间,而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加入足够的思考和感悟,同时根据译文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点,转换文本的语言为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
5.自由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散文翻译与小说、诗歌等艺术形式相比,具有更高的自由度。
散文在描述事实之间,更多时候依靠写作者自己的思考和情感反应。
这就要求翻译者深刻了解原文作品,深入表达作者当时的思想,理解并加入自己的感知,自由对译文进行加工,保证译文与原文产生了一定的共通性和关联性。
二、散文翻译的难点1.意译散文是优美的文学形式,其语言表达并非只在内容和语言的准确传递上,而是更加重视语感和美感的表达。
这就要求翻译者在翻译时要有一定的意译能力,选择合适的词汇、翻译方法以及表现出原文的美感,尽可能传达原作的风格、气质和情感。
因此,要想准确、生动地表达原文,就必须深入理解原作,合理运用翻译技巧,既保留原文的文化、情感元素又要适应目标语词语的习惯表达方式。
散文英译方法研究

散文英译方法研究
散文是一种记叙性的文体,主要用于记录人的生活体验、感受和思想。
散文英译方法研究是指对如何将中文散文翻译成英文的方法进行研究。
常用的散文英译方法包括:
1.词语翻译法:指逐字逐句翻译散文,注重保留原
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结构。
2.意译法:指将散文的主要意思翻译成英文,而不
是按原文的表达方式进行翻译。
3.文化翻译法:指在翻译散文时,要注意文化差异,
并对文化相关的词语进行适当的转化和解释。
4.自然流畅法:指在翻译散文时,要使英文语言流
畅自然,避免语法错误和不通畅的表达方式。
5.综合法:指在翻译散文时,要综合运用以上各种
方法,根据散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
行翻译。
在进行散文英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保留原文的记叙顺序和逻辑关系。
2.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注意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差异。
4.注意保留原文的情感色彩和感受。
5.注意使英文语言表达方式与中文相对应,如使用
与中文相似的句式和表达方式。
6.注意使用与中文相似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借代等。
7.注意使用与中文相似的语气,如疑问、感叹等。
在进行散文英译时,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根据散文的内容和语言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翻译。
这样才能使英文译文流畅自然,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同时又不失准确性和流畅性。
散文翻译总论

散文翻译的原则
1、准确再现散文之意 、 散文的精髓就在于其达意传情, 散文的精髓就在于其达意传情,状物叙事和说理 真实、真切、平实和直接, 真实、真切、平实和直接,故而准确再现散文之 意是散文翻译的第一原则。这要求译文在意义、 意是散文翻译的第一原则。这要求译文在意义、 形式、趣味、格调等方面力求与原文等质等量。 形式、趣味、格调等方面力求与原文等质等量。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对散文进行充分、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对散文进行充分、细致 的解读。不仅要落实到单个字词的意义、语音、 的解读。不仅要落实到单个字词的意义、语音、 拼写等微妙的细节上, 拼写等微妙的细节上,也要涉及对词语的内涵和 外延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再到句子、 外延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再到句子、语 篇的主题意义等的理解。 篇的主题意义等的理解。 由于散文选材自由,形式开放, 由于散文选材自由,形式开放,解读散文还必须 考虑到字句以外的意义,如文学背景、社会背景、 考虑到字句以外的意义,如文学背景、社会背景、 典故常识、历史地理等。 典故常识、历史地理等。
散文翻译
中国有一种散文特别具有抒情性,特别讲 究文字技巧。它们固然与诗歌有区别,但 是,更多相同处。例如六朝流行的赋,由 于特别讲究骈偶抑扬,辞彩华丽,诗味十 分浓郁。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分行 的诗。欧美文人的若干抒情散文也有类似 的特点。在翻译它们的时候,翻译技巧也 是多种多样的,与诗歌翻译技巧很多是相 通的。和诗歌一样,一篇散文也可以翻译 成若干种风格。
散文的特点
2. 散文的散 散文的选材范围无拘无束,表现形式没有 散文的选材范围无拘无束, 定规,结构韵律没有要求。 定规,结构韵律没有要求。一切都有可能 进入笔端。 进入笔端。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而后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晋 陆机文赋) 陆机文赋) 散文是“自由的艺术” 形散神聚” 散文是“自由的艺术”。但“形散神聚”
004-散文英译的形似与神似

2. 句式的对等
• Raffel在总结散文翻译的技巧时写道: 在总结散文翻译的技巧时写道: 在总结散文翻译的技巧时写道 • “The fundamental argument of the art of translating prose, accordingly, is that proper translation of prose style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to proper translation of prose, and close attention to prose syntax is absolutely essential to proper translation of prose style”。 。 • (Raffel: The Art of Translating Prose ,1994)
散文分类
• 1. 抒情性散文 • 2. 记叙性散文 • 3. 议论性散文
二、散文翻译的技巧
• 散文的特点决定了散文的翻译必须是灵活 地将“ 统一。 地将“形”与“神”统一。 • 许渊冲在谈到文学翻译时说:“文学翻译 许渊冲在谈到文学翻译时说: 不单是译词,还要译意;不单要译意, 不单是译词,还要译意;不单要译意,还 要译味。 并形象地用数学公式表达为: 要译味。” 并形象地用数学公式表达为: • 译词: 译词:1+1=1(形似), (形似), • 译意: 译意:1+1=2(意似), (意似), • 译味: 译味:1+1=3(神似)。 (神似)。
• (2)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来得悲凉。 来得静,来得悲凉。 • In the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 • “清、静、悲凉”三个形容词形成整个文章的 悲凉” 清 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 • 而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三个形容 三个形容 词让英文读者深深体会到原文美丽而悲凉的 意境。 意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翻译散文的要领:
第一、准确把握原文的内容和风格。
朴实无华有口语化倾向,典雅华丽浪漫抒情,还是修辞多样形式工整?
第二、在语言、句式、结构、修辞等方面忠实地重现原文的内容与风格。
二、现代散文特点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欲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
三、要素
第一、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第二、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四、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中,翻译家张培基先生保存散文风格方面的技巧值得学
习:句子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用词简单、明了;修辞处理合理,力求通俗易懂;
语言逻辑关系清晰;对文化因素处理得体,读者对译文无理解障碍。
以上技巧的合理运用,翻译工作者可以此为鉴。
五、散文翻译原则:
1、文气贯通,气韵生动
英国散文翻译家Hilaire Belloc 为文学散文翻译制定了6 条原则,认为翻译的本质是异地之魂假借本地之躯的复活(the essence of translating is the resurrection of an alien thing in a native body) ,强调散文的翻译不能拘泥于原文之字句,要视段落或部分为整体。
翻译要“以意译意( translate intention by intention) ”,以意译意”与林语堂提倡的翻译要“翻译要遵循行文之心理”是高度一致的,这样可以摆脱原文字句的束缚,有利于发挥译入语的优势。
2、传神写照———“意,气,文”三位一体
在散文翻译中,我们要想译得曲尽其妙,须得传神地摹写作者的气质神韵。
每一个作者有每一个的个性特点、气质精神,着手翻译之前,要先对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把握其时代背景、人生经历、创作风格等,这样的翻译方能做到传神达意,否则,难免貌合神离
3、文学翻译非文字翻译
讲求整体效果,即“神韵”。
有些表面忠实的译文,失去了散文的文采,文雅,便失去了自身的价值,终究是失败的译文。
六、从篇章翻译看散文翻译
1、标题的翻译技巧
眼睛对于人来说, 是他们心灵的窗户; 而标题对于一篇文章来说, 就是它的眼睛。
标题凌驾于篇章之上, 却植根于篇章之中。
在翻译时必须牢记: 一是真正看懂全文之后再决定译名; 二是译出的标题必须符合通用的翻译标准: 忠实、通顺、有美感。
在翻译标题
时, 译者充分考虑了两种语言的不同习惯和不同的文化、社会背景, 注重准确选词、增词、结构转换和结合上下文语境的理解来完成。
翻译者在翻译一篇文章的题目时, 不能割裂文章与题目的关系撇开文章内容纯粹地就题目翻译题目, 这样很容易翻译地不够准确, 甚至与原题目或文章内容相差甚远。
只有在把握了全篇文章的内容之后, 再决定题目的翻译, 这样才能把原文的题目成功地翻译成英文。
对于文学翻译来说, 仅仅忠实与通顺还很不够, 还要尽可能彻底地保留原作的美学价值
2、标点符号的转换
根据英汉标点符号对比, 汉语和英语都有16 种, 可以说在用法上是大同小异或基本相同的。
但是在实际的翻译实践中却不可机械对应。
照搬, 会在达意和传神方面留下诸多遗憾。
文章中根据上下文语境的需要做了一些处理和调整, 更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3、词的表现力和修辞手段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翻译成另一国文字, 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张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利用增减词、词性的转换或修辞手段使文字更具感染力, 并使英译文既能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又着力保持原作的神韵和风姿, 达到原作的艺术效果。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特别注意忠实于原文而又不拘泥于原文, 在传达意义和神韵上能与原文保持一致, 采用了增词, 减词, 变通等多种手段, 显示了译者良好的英汉语言文学修养和精湛的译笔, 同时也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美感。
4、句子层面的巧妙处理
A. 句子的衔接和连贯
由于东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角度不同, 其语言表述上的差异当然也是不可避免
的。
例如: 汉语中主语有时可以甚至必须省略, 多个没有主语的句子可以并列在一起。
但是英语的句子结构多以主语+谓语的形式出现。
在照应方面, 英语可用定冠词, 而汉
语没有定冠词; 英语人称代词以及响应的限定词的使用率也大大高于汉语。
在句内词语
的关系方面, 汉语经常省略连接词语, 依靠句内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达到连接
的目的, 英译时则要适时地增加关联词语, 把原文的这种内在联系揭示出来, 以避免句
子结构松散或脱节。
B. 句子的分译和合译。
(汉语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但英语散文的行文紧凑严谨。
)
5、习语的翻译
译者把原文的一些语句巧妙地翻译成英语中的习语; 同时也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来处理原文中的一些习语。